煎药室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精选)
中药煎药室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煎药操作规程
一、煎药前要进行手卫生的清洁,工作时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清洗煎药锅禁用铁锅、量杯及其他煎药器具;
二、煎药人员将领回来的药品,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区、床号、日期、剂数等相关信息,如有疑问或错误应及时查询清楚或加以更正;
三、将事先打印好的标签及煎药操作记录卡分别挂贴在煎药锅和盛药容器上;
四、浸泡:将饮片倒进已清洗干净的煎药锅里,并向锅内加水至浸过药面2~5厘米,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五、将浸泡后的药物加热煎煮,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兑服等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六、煎药过程中搅拌药料2~3次;搅拌完一药料后应当清洗后再搅拌下一药料;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
七、煎煮好的汤药过滤并适当冷却后装入经过清洗或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后再分装,并将煎药锅上的标签贴在盛装容器上;
八、将药渣倒除后,清洗煎药锅并清场;将分装好的汤药在上午10点前送至病区,由护士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无误后再发放给患者,并在纪录本上签收确认签名;
九、煎药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煎药工作完毕后应清除积水,擦拭台面、处理好药渣;
检查水和电开关,做好安全工作;。
医院煎药室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确保中药煎药室工作顺利进行,保证中药煎制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人员要求1. 煎药室工作人员需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熟悉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掌握中药煎药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操作流程1. 领药核对(1)工作人员收到药剂后,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2)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2. 浸泡(1)将需要煎煮的药材或饮片装入专用药袋,放入洁净桶内,加水浸泡1小时,然后翻转药袋继续浸泡至透为止。
(2)加水量为:需要调剂出的液体量1000ml(根据不同的中药饮片作适量调整)。
3. 加料(1)关闭煎煮罐上部的蒸汽阀门和下部的出料阀门。
(2)将浸泡后的药袋放入煎煮罐内,加入适量水,以轻压药袋时可见到水为准,盖上盖,按照对角顺序拧紧压盖螺丝。
(3)注意此时不要对罐内药物进行挤压,以免空间不够,药物无法充分吸水膨胀导致煎煮不透。
4. 煎煮(1)打开机器电子开关,将温度设为110度,根据药材质地,设定高温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开始运行工作。
(2)煎煮过程中,注意观察药液量,防止药液煎干。
5. 出料(1)待温度、压力和时间都达到标准时,机器会出现提示音,此时,打开上出料阀门到贮液罐内或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接盛药液。
(2)打开出料阀门时,注意要微开,不要开的太大,出液方向不要有人员,以避免蒸汽灼伤。
(3)出液停止时,关闭出料阀门,将煎煮罐内的药袋翻转,再次加入约1000ml的水,其余操作同前,继续煎煮15-20分钟。
6. 包装(1)煎煮好的药液,经核对无误后,用洁净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2)包装袋上应标明病人姓名、性别、科别、床号、剂数、煎煮日期、时间等信息。
(3)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流程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流程一、接收处方1.接收处方:当处方从门诊或者医生处方箱中送到煎药室时,将接收处方并记录处方的流水号、开方医生、病人姓名、煎药剂量等基本信息。
二、验方核对1.验方核对:核对处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包括查看是否有页面缺失、剂量是否明确等。
2.参照处方将需要的草药从存储柜中提取,根据处方剂量进行称量,记录所用草药的批号和数量。
三、草药加工1.草药清洗:将所用的草药放入清洗盆中,使用适量的清水对草药进行清洗,去除泥土、杂质等,保证草药的干净程度。
2.草药研粉:将洗净的草药进行研磨,可以使用传统的研钵和臼、电动研磨器等设备进行研磨,将草药研磨成粉末状。
3.草药包装:将研磨好的草药按照处方剂量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法包括纸包法、布包法、纱包法等。
四、煎煮制药1.器具准备:准备好煎药所需要的煎药锅、过滤网、煎药袋等器具,保证器具的清洁度和无菌性。
2.煎药计量:将包好的草药放入煎药袋中,并根据煎药剂量进行计量,将煎药袋放入煎药锅中。
3.加水煎煮:将煎药锅中的草药和适量的水放入煎药机中,按照处方要求设置煎药时间和火力等参数,开始进行煎药过程。
4.过滤煎药:煎药结束后将煎药液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去除草药渣滓,得到清澈的煎药液。
五、制剂包装六、煎药记录1.煎药记录:将每次煎药的草药配方、煎药时间、煎药机种类等信息记录在煎药记录簿中。
七、煎药室清洁1.煎药室清洁:煎药室的清洁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包括器具、煎药机、草药存储柜等的清洁和消毒。
八、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煎药室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草药的质量检测、煎药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等,确保所煎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九、药品储存1.药品储存:煎药室需要建立合适的药品储存系统,包括对药品的分类、摆放、保质期管理等,确保药品的保存和管理质量。
以上所述为中药煎药室工作制流程,共1200字以上。
煎药室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准备:在中药调剂室领取住中药,认真核对患者、处方等相关内容。
填写煎药证剂建立相关记录并随药进入下一操作程序。
一、煎煮:1、浸泡: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中药饮片应先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药、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浸泡过程要用不锈钢胶棒搅拌药料2-3次。
搅拌一药料后应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2、煎煮:没剂中药饮片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在分装。
煎煮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药后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煮沸后在煎煮40-60分钟。
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
加水量:煎煮开始时间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的应当酌量加水。
二、分装:提前预热中药液体包装机,设定好袋长,按照中药液体包装机操作规程操作。
核对好煎药机与盛药不锈钢桶的标签,无误后合并两次的药液,到入中药液体包装机的玻璃桶内,加热烧开后分装。
黏贴好中药煎剂标签,完成中药煎煮过程。
儿童每剂一般煎制100-300毫升,成人每剂煎制300-400毫升。
每剂分2袋。
四、清洗: 1、储药容器:浸泡药料结束时应清洗干净才能用于浸泡下一剂中药饮片。
2、煎药机:当排完药液时,打开排气阀门,使压力表指针复位到零,逆时针不动为止,松开锁紧手柄,掀开锅盖,排气阀门保持开启状态。
在压力表指针没有复出到零以前,严禁松动锁紧手柄掀开锅盖,以防发生伤害事故。
3、中药液体包装机:包装完成后,用净水清洗过滤装置和中药液体包装机玻璃桶、管道并排出废水关闭排水阀门。
再向包装机内加些净水,剪开位于轴下的包装袋的下口。
按“开始/注入”净水从注药管总成中流出,再按“停止/调节”按钮,停止并完成清洗。
五、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2、后下药:应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煎煮2小时,取汁;3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另煎药或炖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在分装。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流程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流程一、接收医生开方1.接收医生开方:中药煎药室通过电子系统或人工方式接收医生开立的传统中药处方。
3.确定煎药规格:根据开方要求,确定煎药的规格,包括药材的种类、重量和比例等。
二、取药抓药1.到药房领药:根据审核通过的开方,中药煎药室的工作人员到药房领取所需的药材,确保取药的药材种类和数量准确无误。
2.抓药核对:工作人员将领取的药材逐一核对,确保所取药材的品质和数量与开方要求相符。
三、煎药炮制1.洗净煎药器具:将采购回来的煎药器具洗净、消毒,确保器具的清洁卫生。
2.称量药材:根据开方要求,将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数量称量好,备用。
3.煮药:将药材放入煎药器具中,加入适量的水,按照煎药的要求进行煮药,掌握好火候和时间。
4.过滤和取药:煎煮完成后,用细漏网将药渣和药液分离,将过滤后的药液倒入容器中备用。
四、质量检查1.质量抽检:中药煎药室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对已煎煮好的药液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2.质量追溯:如发现煎煮药品存在质量问题,中药煎药室将追溯到具体操作环节,查找问题源头并进行整改。
五、配送发药1.整理打包:将分装好的中药制剂整理打包,按照科室和患者的要求进行分别分类。
2.配送发药:将打包好的中药制剂送至各科室,并将其交给对应患者的医护人员。
3.记录登记:中药煎药室记录每次的分发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煎煮药剂等相关信息,以备追溯和统计之用。
六、清洗器具1.清洗药具:中药煎药室对使用过的煎药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清洁卫生。
总结:。
煎药室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
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影响疗效。
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侵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侵泡20-60分钟为宜。
3、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
第一煎先用武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文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
4、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花、叶、草)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坚实的块根、矿石等)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
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ml。
6、注意事项: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
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
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
煎药室工作流程

中药煎药室工作流程
1、领药时认真核对煎药凭证,进行登记。
2、把需要煎煮的饮片放入布袋,扎好袋口放入容器中,用冷水浸泡30分钟。
3、清洗煎药机,把浸泡透的饮片放入药桶,加入浸泡饮片的液体和适量的水(水量一般应浸过药面5CM,特殊药材酌情增加)。
4、核对煎药凭证无误,按下加热键,设定好煎药时间,机器自动加热,武火完成自动转到文火,文火结束后,自动停止加热。
5、药煎好后,关闭加热功能,检查各阀门开关情况是否正确(所有应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相对应的煎药锅注入球阀,挤压药包,打药液到包装机里,设置包装数量,容量,按下启动、注入按键,开始灌装,达到数量后自动停止(灌装药液之前,需要提前按下热合键,给包装机预热30分钟以上)。
6、核对煎药凭证及数量后,送中药房或护士站核对签收。
机头转动时,防止夹手和切手,严禁手指伸入轴之间。
煎药时防止烫伤,压力锅煎药时,先泄压排汽,再开锅盖。
7、作业结束,清洗煎药机药桶以及注入管路。
桶内放入适量清水,养护锅底,人走断电。
煎药室室标准化操作规程

煎药室标准化操作规程一、浸药1、准备浸泡容器1-2个,一般塑料桶即可。
2、将布袋洗净,把要煎的中药装入,一般不能超过15贴(根据药的分量而定)。
然后用光滑的棉线或麻绳扎紧袋口。
3、分处方浸泡,浸泡时间约30分钟。
4、中药吸水量约为药重的1.5-2倍,加水量以淹过药袋为准。
5、注意把处方单要夹在浸泡的容器桶上,以防混乱搞错。
二、煎药1、检查充填阀门和备用阀门是否关合。
2、估计煎药水量:先把浸泡中的药的水倒进药煲内,已浸泡的中药先在过滤网内,每贴药物约加400毫升的水(根据药的分量而定),再加煎制过程蒸发量约100-150毫升/付(贴)的水,核定水量后(按中药贴数计算水量),再将已浸泡的中药及过滤网放进药煲内,严格防止中药掉进煲内影响包装时阻塞。
3、打开药煲电源总开关。
按加热键,分别设定煎制需要的武火和文火时间后,然后返回武火状态开始煎药。
4、阿胶等胶类药物不宜直接入药煲煎熬,应另取容器化解,再等中药煎好后加入药煲内,搅拌均匀后和药液一起包装。
三、包装1、在开始包装前20-30分钟打开热合键,首先设定上温为160,下温为170,设定后,绿灯按照设定要求自动跳示设定指标平衡为止,开始包装。
2、煎药完毕后,提起药煲内的过滤网斜放在煎药煲上口,用挤压器挤压袋内药渣,使药液沥尽。
3、设定包装数量;根据药煎完毕后看煎药表上的数量而定包装数量,一般设定为150-200毫升,一付为二包装,4、打开填充总阀门,按下注入键和起动键便可自动完成包装。
5、要包装分量最好用手动为宜,起动键切断装满一包马上关掉,等药液注满后再打开起动键,继续循环操作才能达到分量包装。
四、清洗1、清洗煎药煲;加清水药煲内,用软布擦洗煲壁(禁用钢丝棉擦洗以免电磁阀门阻塞)。
2、清洗填充总开关管道;煎药煲内再加适量的水,用剪刀将机头下端包装袋的封口剪开,打开填充总开关,按下注入键排完污水和遗留药液停止,然后关好填充总开关。
3、清洗布袋;检查是否有遗留药渣,并查布袋是否破损时,如有破损要及时缝合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