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而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则是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煎药前的准备工作
1.中药材要求质地新鲜、干燥、无杂质。
2.煎药器具要求干净、无油腻、无异味。
3.中药材应当正确称量,不得超量或欠量使用。
4.用水要求纯净、无异味、无色素。
二、中药煎药煮制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在使用煮药罐煮中药时,不得离开现场,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
2.煎药时,应先将开水倒入煮药罐中,然后将药材放入罐内,盖上盖子。
待药材入水30秒后,再开火将水烧沸,煎制至汤色变成透明。
3.煮药期间,应不时搅拌汤药,确保水药混合充分。
4.中药煎药过程中,若发现汤药溢出,应立即关火,并将煮药罐从炉子上移走。
5.在将煮出的药汤倒入药盂中,应注意汤药倒注时要保持匀流,防止药渣夹带。
三、中药煎药后的清洗、消毒及储存
1.煎药过后,应及时将煮药罐、煮药器具、药盂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
2.清洗和消毒时,要选择无毒无害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药汤煎好后不要在容器内存放过久,以免因滋生大量细菌,导致品质下降。
4.储存煎好的药汤应该放在密封、干燥、不透光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以确保品质不受影响。
在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中,以上几点要求和注意事项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中药煎药质量和安全。
同时,中
药煎药行业也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来保证中药煎药的质量和效果,
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药煎药室工作操作

中药煎药室工作操作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操作指南,帮助员工正确、安全地进行药材煎煮。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 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消毒工作已完成。
- 根据处方要求,准备所需的药材和。
- 确保煎药设备正常运行,水源供应充足。
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2. 药材处理
- 按照配方要求,将所需药材称量准确。
- 对于不同药材,分别进行清洗、去杂、浸泡等处理步骤。
- 处理后的药材应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变质。
3. 煎煮操作
- 根据处方要求,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煎药中。
- 确保加入的药材数量和比例准确。
- 调整煎煮设备参数,如温度、时间等,以符合处方要求。
- 启动煎药设备,并密切观察煎煮过程,确保操作安全。
4. 清洗与消毒
- 煎药完成后,立即关闭煎药设备,并断开电源。
- 将煎药及相关工具进行清洗,彻底去除残留物。
- 使用推荐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彻底漂洗干净。
5. 工作记录
- 按规定记录每次煎药的药材名称、用量、煎煮参数等信息。
- 如遇异常情况或药材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报告。
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 在煎煮过程中,严禁离开工作台,以防止操作失误或发生意外。
- 如遇到设备故障、煎药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处理。
中药煎药室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煎药操作规程
一、煎药前要进行手卫生的清洁,工作时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清洗煎药锅禁用铁锅、量杯及其他煎药器具;
二、煎药人员将领回来的药品,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区、床号、日期、剂数等相关信息,如有疑问或错误应及时查询清楚或加以更正;
三、将事先打印好的标签及煎药操作记录卡分别挂贴在煎药锅和盛药容器上;
四、浸泡:将饮片倒进已清洗干净的煎药锅里,并向锅内加水至浸过药面2~5厘米,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五、将浸泡后的药物加热煎煮,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兑服等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六、煎药过程中搅拌药料2~3次;搅拌完一药料后应当清洗后再搅拌下一药料;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
七、煎煮好的汤药过滤并适当冷却后装入经过清洗或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后再分装,并将煎药锅上的标签贴在盛装容器上;
八、将药渣倒除后,清洗煎药锅并清场;将分装好的汤药在上午10点前送至病区,由护士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无误后再发放给患者,并在纪录本上签收确认签名;
九、煎药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煎药工作完毕后应清除积水,擦拭台面、处理好药渣;
检查水和电开关,做好安全工作;。
医院煎药室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确保中药煎药室工作顺利进行,保证中药煎制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人员要求1. 煎药室工作人员需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熟悉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掌握中药煎药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操作流程1. 领药核对(1)工作人员收到药剂后,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2)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2. 浸泡(1)将需要煎煮的药材或饮片装入专用药袋,放入洁净桶内,加水浸泡1小时,然后翻转药袋继续浸泡至透为止。
(2)加水量为:需要调剂出的液体量1000ml(根据不同的中药饮片作适量调整)。
3. 加料(1)关闭煎煮罐上部的蒸汽阀门和下部的出料阀门。
(2)将浸泡后的药袋放入煎煮罐内,加入适量水,以轻压药袋时可见到水为准,盖上盖,按照对角顺序拧紧压盖螺丝。
(3)注意此时不要对罐内药物进行挤压,以免空间不够,药物无法充分吸水膨胀导致煎煮不透。
4. 煎煮(1)打开机器电子开关,将温度设为110度,根据药材质地,设定高温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开始运行工作。
(2)煎煮过程中,注意观察药液量,防止药液煎干。
5. 出料(1)待温度、压力和时间都达到标准时,机器会出现提示音,此时,打开上出料阀门到贮液罐内或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接盛药液。
(2)打开出料阀门时,注意要微开,不要开的太大,出液方向不要有人员,以避免蒸汽灼伤。
(3)出液停止时,关闭出料阀门,将煎煮罐内的药袋翻转,再次加入约1000ml的水,其余操作同前,继续煎煮15-20分钟。
6. 包装(1)煎煮好的药液,经核对无误后,用洁净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2)包装袋上应标明病人姓名、性别、科别、床号、剂数、煎煮日期、时间等信息。
(3)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中药煎熬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准备工作1. 确保煎药室环境整洁、干净,通风良好。
2. 检查煎药设备,如煎药机、煎药锅、过滤网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准备煎药所需的工具,如煎药袋、剪刀、量杯、筛网等。
4. 检查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合格,无变质、过期现象。
二、煎药流程1. 核对处方: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
2. 配药:根据处方,准确称取药材,并按照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处理方法进行分类。
3. 浸泡:将称取的药材放入煎药袋中,用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以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
4.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根据药性选择火候和煎煮时间。
一般口服药煎煮时间为30-60分钟,外用药煎煮时间为60-120分钟。
5. 过滤:煎煮完成后,将药液通过过滤网过滤,去除药渣。
6. 分装:将过滤后的药液倒入量杯中,根据处方要求分装至相应的煎药袋中。
7. 标签:在煎药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病人姓名、煎药日期、剂数、药液量等信息。
8. 储存:将分装好的药液放入冰箱或阴凉处储存,确保药液新鲜。
三、注意事项1. 煎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液变化,防止煎煮过度或不足。
2. 严格按照处方要求煎煮,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煎煮方法。
3. 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确保煎药安全。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5. 煎药完毕后,清洗煎药用具和容器,保持煎药室环境整洁。
6. 定期检查煎药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7. 记录煎药过程,包括煎药日期、病人姓名、药液量等信息。
四、结束工作1. 清理煎药室,确保环境整洁。
2. 关闭电源,拔掉插头。
3. 做好煎药室消耗用品的登记和管理。
通过以上中药煎熬操作规程,确保中药煎煮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中药煎煮质量,提高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准备:在中药调剂室领取住中药,认真核对患者、处方等相关内容。
填写煎药证剂建立相关记录并随药进入下一操作程序。
一、煎煮:1、浸泡: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中药饮片应先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药、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浸泡过程要用不锈钢胶棒搅拌药料2-3次。
搅拌一药料后应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2、煎煮:没剂中药饮片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在分装。
煎煮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药后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煮沸后在煎煮40-60分钟。
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
加水量:煎煮开始时间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的应当酌量加水。
二、分装:提前预热中药液体包装机,设定好袋长,按照中药液体包装机操作规程操作。
核对好煎药机与盛药不锈钢桶的标签,无误后合并两次的药液,到入中药液体包装机的玻璃桶内,加热烧开后分装。
黏贴好中药煎剂标签,完成中药煎煮过程。
儿童每剂一般煎制100-300毫升,成人每剂煎制300-400毫升。
每剂分2袋。
四、清洗: 1、储药容器:浸泡药料结束时应清洗干净才能用于浸泡下一剂中药饮片。
2、煎药机:当排完药液时,打开排气阀门,使压力表指针复位到零,逆时针不动为止,松开锁紧手柄,掀开锅盖,排气阀门保持开启状态。
在压力表指针没有复出到零以前,严禁松动锁紧手柄掀开锅盖,以防发生伤害事故。
3、中药液体包装机:包装完成后,用净水清洗过滤装置和中药液体包装机玻璃桶、管道并排出废水关闭排水阀门。
再向包装机内加些净水,剪开位于轴下的包装袋的下口。
按“开始/注入”净水从注药管总成中流出,再按“停止/调节”按钮,停止并完成清洗。
五、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2、后下药:应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煎煮2小时,取汁;3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另煎药或炖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在分装。
煎药室设备操作规程

煎药室设备操作规程
一、开启总电源,检查供电是否正常。
二、将煎药机内体清洗干净,并保证各管道通畅。
三、将待煎药按先后顺序浸泡并保证药、签相符,药签自始至终跟随该药,以避免差错;将所煎药登记在工作簿上。
四、关闭出水截门后,将泡好的药放人煎药机内并注入适量水;盖稳上盖并锁紧;关闭机上所有阀门,开启电开关。
五、检查包装机各开关是否处于规定位置,温度设定是否合理;烙铁压盘等部件是否干净;贮药器是否洁净;无存水后关闭排液阀备用。
六、药液煎好后,关闭电开关,打开与包装机相连的出药截门,使药液完全放出,待压力回零后开锁,清洗内壁排空后关闭注药和排水截门以备下次使用。
七、趁药液在高温时包装,检查包装有无漏液现象,查看药签,无误后交下道工序签字验收;清理煎药机、包装机。
八、对机器定时进行维护保养;水电气出现问题时及时报修。
九、每日工作完毕后,关闭各分机的电开关、关闭总电源,并有记录。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中药煎药室是中药制剂的制作基地,煎药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保证中药质量的稳定和药效的可靠性,保障中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此,制定本规程,旨在规范中药煎药室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提高中药煎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煎药室设备及环境1. 煎药室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清洁、光线充足的地方,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低于15℃不高于25℃)。
2. 煎药室应配有专用的煎药设备,包括电磁炉、煎药机、煎药罐等,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 煎药室应贮备符合药材储存要求的药材和辅料,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标识,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纯度。
三、煎药操作流程1. 接方验方:接到医生开的中药处方后,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
2. 称量药材:按照处方中各种药材的比例和质量要求,进行药材的称量和配比。
3. 清洗药材:将配好的药材逐一清洗干净,除去杂质和污垢。
4. 初制煎药:将药材放入煎药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调整煎药时间和火候,进行初制煎药。
5. 滤渣煎药:将初制煎药液滤去渣物,再进行第二次煎药,直至提取出药液。
6. 梳理煎药:将梳理好的药材放入煎药机中,按照规定时间和火候进行梳理煎药,提取出药液。
7. 合并药液:将各次煎药所得的药液按比例合并,调整药液浓度和体积。
8. 测定药液质量:测定药液的物理化学指标,如密度、溶解度、pH值等,保证药液的质量符合标准。
9. 装瓶封存:将药液装入药瓶中,贴上标签,统一编号,进行二次封存。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仔细阅读处方,核对药材和剂量是否正确。
2. 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好口罩和手套。
3. 药材和辅料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存放和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4. 煎药设备应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避免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5. 煎药室应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避免灰尘和异味。
6. 煎药液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定和调整,保证药液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室操作规程
准备:
在中药调剂室领取住中药,认真核对患者、处方等相关内容。
填写煎药证剂建立相关记录并随药进入下一操作程序。
一、煎煮:
1、浸泡: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中药饮片应先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药、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浸泡过程要用不锈钢胶棒搅拌药料2-3次。
搅拌一药料后应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2、煎煮:没剂中药饮片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在分装。
煎煮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
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药后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煮沸后在煎煮40-60分钟。
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
加水量:煎煮开始时间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的应当酌量加水。
二、分装:
提前预热中药液体包装机,设定好袋长,按照中药液体包装机操作规程操作。
核对好煎药机与盛药不锈钢桶的标签,无误后合并两次的药液,到入中药液体包装机的玻璃桶内,加热烧开后分装。
黏贴好中药煎剂标签,完成中药煎煮过程。
儿童每剂一般煎制100-300毫升,成人每剂煎制300-400毫升。
每剂分2袋。
四、清洗:
1、储药容器:浸泡药料结束时应清洗干净才能用于浸泡下一剂中药饮片。
2、煎药机:当排完药液时,打开排气阀门,使压力表指针复位到零,逆时针不动为止,松开锁紧手柄,掀开锅盖,排气阀门保持开启状态。
在压力表指针没有复出到零以前,严禁松动锁紧手柄掀开锅盖,以防发生伤害事故。
3、中药液体包装机:包装完成后,用净水清洗过滤装置和中药液体包装机玻璃桶、管道并排出废水关闭排水阀门。
再向包装机内加些净水,剪开位于轴下的包装袋的下口。
按“开始
/注入”净水从注药管总成中流出,再按“停止/调节”按钮,停止并完成清洗。
五、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
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
2、后下药:应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煎煮2小时,取汁;
3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
另煎药或炖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在分装。
4、溶化药(烊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
待需溶化的药物溶解即可。
5、包煎药:应装入包煎袋封口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
6、煎汤代水药:应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后,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7、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或尊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