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服务中心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而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则是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煎药前的准备工作
1.中药材要求质地新鲜、干燥、无杂质。
2.煎药器具要求干净、无油腻、无异味。
3.中药材应当正确称量,不得超量或欠量使用。
4.用水要求纯净、无异味、无色素。
二、中药煎药煮制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在使用煮药罐煮中药时,不得离开现场,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
2.煎药时,应先将开水倒入煮药罐中,然后将药材放入罐内,盖上盖子。
待药材入水30秒后,再开火将水烧沸,煎制至汤色变成透明。
3.煮药期间,应不时搅拌汤药,确保水药混合充分。
4.中药煎药过程中,若发现汤药溢出,应立即关火,并将煮药罐从炉子上移走。
5.在将煮出的药汤倒入药盂中,应注意汤药倒注时要保持匀流,防止药渣夹带。
三、中药煎药后的清洗、消毒及储存
1.煎药过后,应及时将煮药罐、煮药器具、药盂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
2.清洗和消毒时,要选择无毒无害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药汤煎好后不要在容器内存放过久,以免因滋生大量细菌,导致品质下降。
4.储存煎好的药汤应该放在密封、干燥、不透光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以确保品质不受影响。
在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中,以上几点要求和注意事项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中药煎药质量和安全。
同时,中
药煎药行业也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来保证中药煎药的质量和效果,
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1、煎药室人药收到药药后~药药药核药病人姓名、性药、年药、科药、药药号号数数或住院、药、每药煎药袋。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药核药无药后再收药本上药收药药取药药药。
如果有疑药~药及药生、药药药系~注意并与医与患者定取药药药。
2、煎药药药药行“煎药操作药程”~保药煎药药量。
药先煎、后下、真另冲烊煎、服、化、包煎、煎药代水等需特殊药理的药物~必药按药定药理。
服、外用药药格分。
内区3、煎药药药取药药起~必药药药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卡从随装容器药移。
4、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药立药整煎药次序~药先即煎药~保药急煎中药不可超药2小药。
5、煎药室药有收药药药药、煎药药药及差药事故药药。
6、药品煎干或煮焦药禁使用~药药掉~重新配方煎煮~包打装袋药药药药未药药造成药液流失~不药用煎煮药的药品再煎煮~药药掉重新配方。
7、药品煎煮好后~包打袋~点量~药好药药以药取药人取装清数药。
8、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药后~药洗干药~以药清下次煎药使用。
停止煎药药药药掉药源药药。
9、煎药药程中药禁药~其他非本室人药非工作需要不得药入煎离药室~不得药行煎药工作无药的活药。
煎药人药药禁私自剩余药液送与将人或自用。
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药禁送人或自用。
10、煎药人药药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药生~药禁煎药手套打药药生手套同用。
与11、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药反~按院药定药药。
内12、下班前药好药、、水、点等~注意安全药患。
窗13、定期;一周,药煎药室所有药面、棚药、药蔽药药。
定期;一清月,药后勤人药药药用水用、药路安全。
定期;一月,药药药药药器~保药起工作正常药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一、煎药室人药接到中药药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药取药;不可超药15分药,~收到待煎药物药~药药“中药房送药药药本”、“煎药药置药”、“煎药袋药药”核药~做到六药五药,六药,姓名、性药、年药、科药、药药号或住院、药金收药章或住院收药章。
中药煎药室工作操作

中药煎药室工作操作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操作指南,帮助员工正确、安全地进行药材煎煮。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 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消毒工作已完成。
- 根据处方要求,准备所需的药材和。
- 确保煎药设备正常运行,水源供应充足。
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2. 药材处理
- 按照配方要求,将所需药材称量准确。
- 对于不同药材,分别进行清洗、去杂、浸泡等处理步骤。
- 处理后的药材应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变质。
3. 煎煮操作
- 根据处方要求,将处理好的药材放入煎药中。
- 确保加入的药材数量和比例准确。
- 调整煎煮设备参数,如温度、时间等,以符合处方要求。
- 启动煎药设备,并密切观察煎煮过程,确保操作安全。
4. 清洗与消毒
- 煎药完成后,立即关闭煎药设备,并断开电源。
- 将煎药及相关工具进行清洗,彻底去除残留物。
- 使用推荐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彻底漂洗干净。
5. 工作记录
- 按规定记录每次煎药的药材名称、用量、煎煮参数等信息。
- 如遇异常情况或药材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报告。
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 在煎煮过程中,严禁离开工作台,以防止操作失误或发生意外。
- 如遇到设备故障、煎药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处理。
煎药服务中心操作规程

煎药服务中心操作规程煎药服务中心由五个区域组成,分别是:接方室、配方室、煎药区、待发区、药渣区,各个区域所负责的工作为以下几方面:1、接方室:接收—初审—审方—信息录入和打印条码—复印—转交。
1.1、接收:当传真机显示有传真传入时,等待处方信息传送。
接方员接收到处方后,应按照医院进行分类、编号,并及时登记各家医院所接收到的处方数目。
1.2、初审:接方员审查处方的完整性,主要的审查项目有:处方中姓名、帖数、药名、各药味数量、单位名称等处方内容是否完整、清晰。
1.3、审方:审方时需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
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对处方适应性进行审核,应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的或缺味、药名数量等字迹模糊等情况,应请原处方医师确认,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不得擅自代替、更改。
审核无误后,规定好煎煮时间,然后签上名字。
1.4、信息录入和打条码:审方完成后,在电脑中录入处方中姓名、帖数、药名、各药味数量、单位名称、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等处方内容(药材信息可以后录),根据录入的信息打印相应的条码标签,并在处方上贴上条码标签。
1.5、复印:处方上贴上条码标签后,作为处方原件,将每张处方原件进行复印,处方复印件应保证清晰。
处方原件,留底保存,处方复印件交配方人员进行调配。
1.6、转交:接访人员将处方复印件移交给配方人员。
2、配方室:扫码—配方—复核—移交。
2.1、扫码:配方人员接到处方后,先在扫码机上扫描自己的身份条码,然后再扫描处方上的条码,当扫码机显示绿灯方可进行配方,如果显示红灯,应先找到原因解决后方可配方。
2.2、配方:配方人员在调配前,应先检查电子天平是否归零,保持计量器具准确性,以保证调配处方剂量准确。
调配处方时,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配。
处方中有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要求的,应严格遵照医嘱。
处方调配完毕,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字,交给复核员。
2.3、复核:复核人员按处方内容逐药复核。
复核人员检查复核盘中饮片是否有无以生代制,应捣未捣,有无漏发(如发现漏发则应退还配方人员补齐,后再复核),错发(如确定错发则应退还配方人员把错发品种挑出,挑不出的则整张处方从新调配),称量药袋的总重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5%)。
中药煎药室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煎药操作规程
一、煎药前要进行手卫生的清洁,工作时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清洗煎药锅禁用铁锅、量杯及其他煎药器具;
二、煎药人员将领回来的药品,应认真核对病人姓名、病区、床号、日期、剂数等相关信息,如有疑问或错误应及时查询清楚或加以更正;
三、将事先打印好的标签及煎药操作记录卡分别挂贴在煎药锅和盛药容器上;
四、浸泡:将饮片倒进已清洗干净的煎药锅里,并向锅内加水至浸过药面2~5厘米,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五、将浸泡后的药物加热煎煮,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兑服等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六、煎药过程中搅拌药料2~3次;搅拌完一药料后应当清洗后再搅拌下一药料;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
七、煎煮好的汤药过滤并适当冷却后装入经过清洗或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后再分装,并将煎药锅上的标签贴在盛装容器上;
八、将药渣倒除后,清洗煎药锅并清场;将分装好的汤药在上午10点前送至病区,由护士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无误后再发放给患者,并在纪录本上签收确认签名;
九、煎药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煎药工作完毕后应清除积水,擦拭台面、处理好药渣;
检查水和电开关,做好安全工作;。
医院煎药室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总则为确保中药煎药室工作顺利进行,保证中药煎制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人员要求1. 煎药室工作人员需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2.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熟悉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掌握中药煎药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操作流程1. 领药核对(1)工作人员收到药剂后,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2)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2. 浸泡(1)将需要煎煮的药材或饮片装入专用药袋,放入洁净桶内,加水浸泡1小时,然后翻转药袋继续浸泡至透为止。
(2)加水量为:需要调剂出的液体量1000ml(根据不同的中药饮片作适量调整)。
3. 加料(1)关闭煎煮罐上部的蒸汽阀门和下部的出料阀门。
(2)将浸泡后的药袋放入煎煮罐内,加入适量水,以轻压药袋时可见到水为准,盖上盖,按照对角顺序拧紧压盖螺丝。
(3)注意此时不要对罐内药物进行挤压,以免空间不够,药物无法充分吸水膨胀导致煎煮不透。
4. 煎煮(1)打开机器电子开关,将温度设为110度,根据药材质地,设定高温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开始运行工作。
(2)煎煮过程中,注意观察药液量,防止药液煎干。
5. 出料(1)待温度、压力和时间都达到标准时,机器会出现提示音,此时,打开上出料阀门到贮液罐内或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接盛药液。
(2)打开出料阀门时,注意要微开,不要开的太大,出液方向不要有人员,以避免蒸汽灼伤。
(3)出液停止时,关闭出料阀门,将煎煮罐内的药袋翻转,再次加入约1000ml的水,其余操作同前,继续煎煮15-20分钟。
6. 包装(1)煎煮好的药液,经核对无误后,用洁净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2)包装袋上应标明病人姓名、性别、科别、床号、剂数、煎煮日期、时间等信息。
(3)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中药煎熬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准备工作1. 确保煎药室环境整洁、干净,通风良好。
2. 检查煎药设备,如煎药机、煎药锅、过滤网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准备煎药所需的工具,如煎药袋、剪刀、量杯、筛网等。
4. 检查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合格,无变质、过期现象。
二、煎药流程1. 核对处方: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
2. 配药:根据处方,准确称取药材,并按照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处理方法进行分类。
3. 浸泡:将称取的药材放入煎药袋中,用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以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
4.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根据药性选择火候和煎煮时间。
一般口服药煎煮时间为30-60分钟,外用药煎煮时间为60-120分钟。
5. 过滤:煎煮完成后,将药液通过过滤网过滤,去除药渣。
6. 分装:将过滤后的药液倒入量杯中,根据处方要求分装至相应的煎药袋中。
7. 标签:在煎药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病人姓名、煎药日期、剂数、药液量等信息。
8. 储存:将分装好的药液放入冰箱或阴凉处储存,确保药液新鲜。
三、注意事项1. 煎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药液变化,防止煎煮过度或不足。
2. 严格按照处方要求煎煮,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煎煮方法。
3. 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确保煎药安全。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5. 煎药完毕后,清洗煎药用具和容器,保持煎药室环境整洁。
6. 定期检查煎药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7. 记录煎药过程,包括煎药日期、病人姓名、药液量等信息。
四、结束工作1. 清理煎药室,确保环境整洁。
2. 关闭电源,拔掉插头。
3. 做好煎药室消耗用品的登记和管理。
通过以上中药煎熬操作规程,确保中药煎煮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中药煎煮质量,提高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准备:在中药调剂室领取住中药,认真核对患者、处方等相关内容。
填写煎药证剂建立相关记录并随药进入下一操作程序。
一、煎煮:1、浸泡: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中药饮片应先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药、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浸泡过程要用不锈钢胶棒搅拌药料2-3次。
搅拌一药料后应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2、煎煮:没剂中药饮片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在分装。
煎煮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药后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煮沸后在煎煮40-60分钟。
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
加水量:煎煮开始时间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的应当酌量加水。
二、分装:提前预热中药液体包装机,设定好袋长,按照中药液体包装机操作规程操作。
核对好煎药机与盛药不锈钢桶的标签,无误后合并两次的药液,到入中药液体包装机的玻璃桶内,加热烧开后分装。
黏贴好中药煎剂标签,完成中药煎煮过程。
儿童每剂一般煎制100-300毫升,成人每剂煎制300-400毫升。
每剂分2袋。
四、清洗: 1、储药容器:浸泡药料结束时应清洗干净才能用于浸泡下一剂中药饮片。
2、煎药机:当排完药液时,打开排气阀门,使压力表指针复位到零,逆时针不动为止,松开锁紧手柄,掀开锅盖,排气阀门保持开启状态。
在压力表指针没有复出到零以前,严禁松动锁紧手柄掀开锅盖,以防发生伤害事故。
3、中药液体包装机:包装完成后,用净水清洗过滤装置和中药液体包装机玻璃桶、管道并排出废水关闭排水阀门。
再向包装机内加些净水,剪开位于轴下的包装袋的下口。
按“开始/注入”净水从注药管总成中流出,再按“停止/调节”按钮,停止并完成清洗。
五、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2、后下药:应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煎煮2小时,取汁;3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另煎药或炖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在分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服务中心操作规程
煎药服务中心由五个区域组成,分别是:接方室、配方室、煎药区、待发区、药渣区,各个区域所负责的工作为以下几方面:
1、接方室:接收—初审—审方—信息录入和打印条码—复印—转交。
1.1、接收:当传真机显示有传真传入时,等待处方信息传送。
接方员接收到处方后,应按照医院进行分类、编号,并及时登记各家医院所接收到的处方数目。
1.2、初审:接方员审查处方的完整性,主要的审查项目有:处方中姓名、帖数、药名、各药味数量、单位名称等处方内容是否完整、清晰。
1.3、审方:审方时需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
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对处方适应性进行审核,应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的或缺味、药名数量等字迹模糊等情况,应请原处方医师确认,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不得擅自代替、更改。
审核无误后,规定好煎煮时间,然后签上名字。
1.4、信息录入和打条码:审方完成后,在电脑中录入处方中姓名、帖数、药名、各药味数量、单位名称、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等处方内容(药材信息可以后录),根据录入的信息打印相应的条码标签,并在处方上贴上条码标签。
1.5、复印:处方上贴上条码标签后,作为处方原件,将每张处方原件进行复印,处方复印件应保证清晰。
处方原件,留底保存,处方复印件交配方人员进行调配。
1.6、转交:接访人员将处方复印件移交给配方人员。
2、配方室:扫码—配方—复核—移交。
2.1、扫码:配方人员接到处方后,先在扫码机上扫描自己的身份条码,然后再扫描处方上的条码,当扫码机显示绿灯方可进行配方,如果显示红灯,应先找到原因解决后方可配方。
2.2、配方:配方人员在调配前,应先检查电子天平是否归零,保持计量器具准确性,以保证调配处方剂量准确。
调配处方时,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配。
处方中有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要求的,应严格遵照医嘱。
处方调配完毕,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字,交给复核员。
2.3、复核:复核人员按处方内容逐药复核。
复核人员检查复核盘中饮片是否有无以生代制,应捣未捣,有无漏发(如发现漏发则应退还配方人员补齐,后再复
核),错发(如确定错发则应退还配方人员把错发品种挑出,挑不出的则整张处方从新调配),称量药袋的总重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5%)。
发现其他调剂要求不符的情况,要及时要求配方人员更改。
复核无误后在处方上签字。
2.4、移交:包药时应将先煎、后下等特殊处理的饮片小包装放在群药上面,鲜药应放在药袋上面,处方放在药袋中,交给煎药间,并交代清楚对处方中有医嘱特殊要求的药味及煎制方法。
3、煎药区:检查机器-接收-扫码-浸药-扫码-煎药-扫码-出药-灌装。
3.1、检查机器:每天煎药前,先打开电源,检查机器的运行是否正常,排水、排气孔是否通畅。
检查完毕后,先切断电源,清洁机器。
打开风机、水泵,运行废气处理系统。
3.2、接收:接收配方间调配好并复核过的药袋,检查袋中是否有处方跟随,浸药人员将药袋运至浸药区。
3.3、扫码:浸泡人员接到药袋后,先在扫码机上扫描自己的身份条码,然后再扫描处方上的条码,当扫码机显示绿灯方可进行浸泡,如果显示红灯,应先找到原因解决后方可浸泡。
3.4、浸药:此操作须在浸药区完成,将处方从袋中取出,然后将药袋放入浸药桶,浸泡前查看处方中是否有先煎、后下、另煎、包煎、冲服、烊化等特殊要求的饮片(配方间用封口袋另包的),有则将之取出,按照处方要求分开浸泡或处理;并将处方夹于该浸药桶的固定夹上。
根据药袋大小加入饮用水,要求水浸没过药袋5厘米。
浸药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5、扫码:煎药人员接收浸泡完成的药袋后,先在扫码机上扫描自己的身份条码,然后再扫描处方上的条码,当扫码机显示绿灯方可进行浸泡,如果显示红灯,则是浸泡时间不足30分钟,应等浸泡时间到达30分钟后方可进行煎煮。
3.6、煎药:从浸药区接收浸泡完成的药袋,将处方夹在煎药机外,检查排气、排水阀门是否关闭,确定关闭后将浸泡完成的药袋放入煎药机中,把药袋放平。
加饮用水适量(加水量(ml)=贴数×400+2000ml),将煎药机的顶盖放下,并拧紧固定螺栓或扣上锁紧手柄。
调节煎煮温度和煎煮时间。
(一般煎煮温度为120℃,煎煮时间以审方人员规定时间为准)。
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等特殊要求的中药,应使用十全功能煎药机,
并设定压力为常压,另用药袋将特殊要求的饮片装好,按如下步骤操作,确保煎药质量。
3.6.1、先煎药:应将先煎药袋放入煎药机煮沸15分钟后,打开顶盖再加入其他群药同煎。
3.6.2、后下药:在群药即将煎至预定量(煎煮完成前10分钟)时,打开顶盖,投下后下药袋同煎10分钟。
3.6.3、另炖或另煎药:另炖药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饮用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小时。
另煎药单独煎2小时左右,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药时间(用水适量)。
3.7、扫码:灌装人员待煎煮完成后,先在扫码机上扫描自己的身份条码,然后再扫描处方上的条码,当扫码机显示绿灯方可进行灌装,并且标签机会自动打印出标签,如果显示红灯,则是煎煮时间规定时间,应等煎煮时间到达后方可进行灌装。
3.8、出药:
3.8.1、使用十功能自动煎药机达到规定煎药时间后,先按“运行/暂停”键,停止煎药,将处方和煎药机号牌从煎药机上传递到灌装岗位人员,做好灌装前储药准备,交接清楚后在十功能自动煎药机上按“排放、挤压”键,将药液输送到灌装机储药桶中。
3.8.2、药液输送完毕后,将煎药机号牌返回煎药岗位人员,煎药人员按复位键进行复位操作,打开排气阀3-5分钟,关闭排药阀门。
3.8.3、气排尽后打开顶盖取出药袋,将袋内药渣倒入带盖药渣桶内。
将药袋置于周转筐内,并加盖。
打开排水阀、排气阀,清洗煎药机内壁。
清洗完毕后,关闭排水、排气阀门。
3.9、灌装:罐装—移交—检查—外包装
3.9.1、灌装:先用开水清洗灌装机,使玻璃缸内壁无药液残留,清洗完毕后待用。
接受并将处方放置在和号码牌对应的灌装机固定夹上,关闭灌装机阀门,药液完全进入灌装机后,按“冲洗”键,并将该冲洗包弃去,再按“包装”键,按照处方的要求设定包数和剂量,(一贴为两包),设定完成后,按“走卷”键,进行灌装。
灌装完毕后,在药液包上贴上标签,将处方从固定夹上取下,和对应药
液包一起放到方盘上进行移交;打开放药阀门,排出残余药液,并及时清洗灌装机。
3.9.2、移交:灌装员将盛有药液包和对应处方的方盘,运至待发区进行移交。
3.9.3、检查:检查药液包和处方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或处方遗失等现象,如有问题应立即告知部门主管,并及时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外包装操作。
3.9.4、外包装:检查合格后,外包装人员核对处方和标签上的姓名、帖数是否一致,药袋数量是否准确。
确认一致后进行外包装,并在外包装上贴上对应的标签。
如有不煎带回的饮片,亦应一并放入,然后进行封口操作,封口后把药袋放入对应医院的运输框中,等待运输。
4、待发区:运输人员对运输框中的代煎药进行复核,检查代煎药标签上的医院是否与运输框对应、代煎药有无漏液现象,复核无误后,装车运输。
5、药渣区:煎药人员先把药渣倒入药渣桶内,暂存于煎药区,等药渣桶装满后,把药渣桶存放到药渣区,每天傍晚由清理人员清理,清理完后,清理人员应在《药渣清理表》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