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煎药的操作规程

煎药的操作规程

煎药的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药材: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准备所需的药材,并按照剂量进行称量。

2. 准备器具:煎药需要使用煎药壶、燃料、过滤器、研钵、搅拌棒等器具,确保器具的清洁和完好。

二、煎药步骤
1. 煎药浸泡:将经过称量的药材加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清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处方要求而定。

2. 煎药加热:将煎药壶放在燃料上,逐渐加热至沸腾,然后维持沸腾状态,根据处方要求持续煎煮一定时间。

3. 煎药搅拌:在煎煮过程中,使用搅拌棒轻轻搅拌,确保药材充分释放有效成分,避免粘壶或煎糊。

4. 煎药倒出:煎药时间到达后,将煎好的药液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出渣滓,留下清澈的药液。

三、整理工作
1. 清洁器具:熄火后,将煎药壶和其他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2. 整理药材:将煎剩下的药渣做好标记,用于进一步处理或丢弃。

3. 记录信息:记录煎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下次煎药时的参考和改进。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煎药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因火候不足或过热引起意外。

2. 在操作煎药壶时,要小心烫伤,避免倾倒药液时溅起热液造成伤害。

3. 在清洁器具时,要小心使用清洁剂,避免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

通过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可以确保煎药的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治疗服务。

中药煎药的流程及细节

中药煎药的流程及细节

中药煎药的流程及细节
1. 准备:砂锅、清水、炉灶,环境应宽敞通风。

2. 煎药流程:煎药前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一般叶类、草类的中药可以浸泡30分钟左右,质地非常坚硬的中药,尤其是一些矿物质,可以浸泡一小时左右。

浸泡完毕后即可把药物倒进砂锅进行第一煎,加水量应以超过药表面约3厘米为宜。

第二煎水量酌减,滋补性中药应酌情多加水。

3. 煎药时间:第一煎药煮沸后煎20分钟;第二煎药煮沸后煎15分钟。

药的品质坚硬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钟;清热、发表的药煎的时间要短一些。

4. 火候掌握:一般中药未煮沸时用急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煮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5. 煎药次数和量:一般每副中药需煎两次,每次煎至药量约150毫升,将两次煎的药量混合在一起共300毫升,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滋补药可煎三次,混合在一起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6. 特殊煎煮:凡注明先煎、后下、另煎和包煎等要求的中药饮片要特殊处理。

先煎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的药材应先煎煮30分钟,再投入其他药材(已先行浸泡)同煎。

后下药:含有挥发油、成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在第一煎药出锅前10~15分钟投入同煎。

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后,就能正确完成中药的煎药流程了。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中医药专家。

煎药机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机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机煎药操作规程
1.煎药前应将中草药浸泡30分钟以上,煎药效果最佳。

2.将多孔桶放入亚麻布袋,再将浸泡好的中草药放入煎药锅中,加水量一般为高于药面2-3cm,视草药成分和吸水量不同可适当调整加水量。

3.盖上药锅盖,压好锁紧装置(对角线按下)。

4.按“启动”键,此时控制板上的大、中、小火指示灯即亮,炉盘加热指示灯亮,说明已开始正常加热。

5.待蜂鸣器叫,炉盘指示灯频闪,进入倒计时阶段,按“模式”键,可以任选大、中、小火(一般使用中火),此时可进行搅拌,数码管显示搅拌时间。

6.当倒计时到剩2分钟时,蜂鸣器连续长鸣,提醒煎药即将结束,当倒计时结束后,煎药过程自动停止,各指示灯均熄灭。

7.水沸腾后,只要按“模式”键,随时进入倒计时。

8.按“▲”“▼”可随时延长或缩短时间。

9.煎药完成后,重新打开煎药锅电源,再打开过滤阀,煎药锅中的药液便被汽压压到过滤锅中,待完成后关闭加热和过滤阀即可。

(完整版)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完整版)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一、领药煎药室拿取药剂。

二、浸泡将需要煎煮的药材装入专用药袋,放入洁净桶内,加水浸泡1小时,然后翻转药袋继续浸泡至透为止。

加水量为:需要调剂出的液体量+1000ml(根据不同的药材做适当调整)。

三、加料将浸泡好的药袋放入煎煮罐内,加入适量水,以轻压药袋时可见到水为准,盖上盖。

注意此时不要对罐内药物进行挤压,以免空间不够,药物无法充分吸水膨胀导致煎煮不透。

四、煎煮打开机器电子开关,将温度设为110度,根据药材质地,设定高温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开始运行工作。

五、出料待温度、压力和时间都达到标准时,机器会出现提示音,此时,打开上出料阀门到贮液罐内或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接盛药液,打开出料阀门时,注意要微开,不要开的太大,出液方向不要有人员,以避免蒸汽灼伤。

出液停止时,关闭出料阀们,将煎煮罐内的药袋翻转,再次加入约1000ml的水,其余操作同前,继续煎煮15-20分钟,放出药液,待出液停止时,转动挤压杆尽量将药渣里的药液挤压至净,将两次的药液合并。

六、浓缩将药液用不锈钢容器浓缩至规定量,注意此时需要有专人看守,不可擅自离开。

七、封装打开加热封装按钮,待温度达到封装要求,将浓缩后的药液趁热灌入封装容器内,根据袋数和服用次数来调解设定每袋装量。

八、清场煎煮机:将煎煮罐内的药渣袋取出,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水冲洗内壁至洁净,关闭下出料口。

等待下一次煎煮。

封装机:封装完毕后,关闭封装机电源,待存贮罐冷却后,打开出料口,以室温水冲洗至洁净,关闭阀门,等待下一次封装使用。

控制要点:1、所用水质纯净无污染。

2、保持容器洁净。

3、阀门微开,注意出料时的安全,出液口不可正对人员。

4、清洗贮罐时要注意使用室温水,以免玻璃存贮罐炸裂。

5、封装时,药液一定要趁热封装,以免药液凉后发凝(特别是方中有胶类药时)甚至产生沉淀(容易阻塞输液管路影响药物滤出)。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1.煎药人员接到代煎中药后,首先核对姓名,剂数,收费发票,然后按煎药卡逐项登记,并给患者交代取药时间。

2.煎药时煎药卡必须放在煎药锅上方,核对无误后方可煎药。

3.包装药液时核对煎药卡,正确无误后方可包装贴签,4包装好的药液,经煎药人员复查无误后签字,然后摆放在代发药区架上。

5发药人员必须核对患者姓名,日期,剂数,发票,准确无误后方可发药。

6操作人员,复核人员,发药人员每一环节必须签字。

煎药人员岗位职责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发【2009】3号文件的有关要求,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得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得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得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岗位培训。

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是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煎药室负责发放煎煮中药工作,每个操作环节均应注意工作质量。

分为收药,登记,煎煮,发药。

一、收药1.接到代煎中药饮片后,先审核是否已经交费,交费发票,处方剂数与所交待煎费相符2.处方中如有先煎,后下的药品应按要求做特殊煎煮。

3.写煎药室工作记录本,填写项目:姓名,剂数,服用方法,特殊煎法并告知取药时间。

二、煎煮按煎药操作规程将药煎煮完毕,贴上标签,核对无误后交发药窗口.三、发药1.发药时间首先核对取药发票,患者姓名,剂数等,注意相关或相似的姓名,防止发错造成事故。

向患者详细交待用法用量,有无禁忌保存方法等。

2.患者在煎药室记录本内取药人一栏内签字。

四机器的使用保养1.煎药人员按《煎药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严格操作,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

2.机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机器安全运转,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修理,无法处理时,报相关部门解决。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中医煎药操作规程是指在中医药治疗中使用煎药技术进行药物煎煮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1200字的中医煎药操作规程。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一、煎药前的准备工作1. 对煎药的药材进行检查,确保无虫蛀、霉变等问题,并核对是否为正确的药材。

2. 清洁煎药器具,包括煎药锅、煎药钵等,并确保器具干净,无油脂残留。

3. 准备好所需的煎药器具,包括煎药锅、煎药钵、熬药器等,并做好消毒处理。

4. 准备好煎药所需的辅助器具,如称药器、火源、药材袋等。

二、煎药的操作步骤1. 称药:按照处方中所列药材的剂量,使用精确的称药器将药材按比例称取准确的重量。

2. 准备药材:将称好的药材放入洗净的药材袋中,并将药袋系牢。

3. 准备药材配方:根据药材的特性,确定是否需要提前泡制、研磨或剪碎等处理。

4. 准备煎药水:煎药水的准备要根据药材的性质进行调整,一般采用适量的清水。

5. 灌药:将药材袋放入煎药器具(煎药钵或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煎药水,保证药材充分浸泡。

6. 上药炉:将煎药器具放置在熬药器上,根据煎药器具的要求调整炉火大小,使火力均匀。

7. 第一次煎煮:等待药材煎煮至一定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取出煮沸至轻微沸腾的程度。

8. 第一次取药:煮沸一定时间后,取出药渣,放置在药材袋中,挤压药渣,使其尽可能放出药效。

9. 第二次煎煮:将取出的药材袋重新放入煎药器具中,再次加入适量的煎药水,继续煎煮。

10. 第二次取药:煮沸一定时间后,取出药渣,放置在药材袋中,进行第二次挤压,使其药效尽可能发挥。

11. 返煎次数:根据需要,可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煎煮和取药操作,以提高药效。

12. 药液沉淀:将药液倒入容器中,等待其沉淀,以便后续取用。

13. 药液过滤:对药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或药渣。

14. 药液储存:将过滤好的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以防药液变质。

三、煎药后的处理1. 清洁煎药器具:将使用过的煎药器具充分清洁,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无污染。

中药房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房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泡药:采用加水公式,计算浸泡药材的水量。

浸泡时间大于30分钟。

(2)设定:选择密闭模式,设定好煎药时间及温度,按运行键。

(3)灭菌:在煎煮时间结束前,系统自动进入升温灭菌。

(4)完成:灭菌结束后,自动进行挤压,实现药渣的自动分离,会声光提示,按任意键关闭提示(若按排液键,直接进入出药状态)。

(5)出药:关闭提示后,完成灯和排液灯交替闪烁,按排液键、并缓缓打开出药阀,将药液打入包装机中。

(6)出药完成:药液和锅内的压力排净后,关闭出药阀。

开启锅盖,取出药渣
(7)清洗:确保自来水接入煎药机并打开水龙头,打开排液阀,按清洗键,机器自动进水冲洗,再配合人工手动
清洗煎煮锅和储药桶。

(8)排液:清洗后的水还存留在煎煮锅内,按排液键排出,等锅内的水排干净后,再按排液键,结束排液,并手动
关闭排液阀。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是中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煎药操作规程对于中药的药效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选材:首先要选择优质的中草药材料,确保无杂质、混杂或
虫蛀等情况。

2.洗净:将选好的中药材洗净,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保持
中草药的质量。

3.浸泡:将洗净的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根据中药
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浸泡时间在半小时到数小时之间。

4.煎药:将浸泡好的中药材和适量的水放入药锅中进行煎药,
火候要适中,一般来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

煎药时间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维持在20-30分钟之间。

5.取药:在煎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中药材的变化,根据
具体情况控制火候,煎煮好的中药液需要及时取出并过滤,去除渣滓,取得清澈的中药液。

6.冷却:取出煎好的中药液后,需要让其自然冷却,保持中药
的活性成分。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药效。

正确的煎药操作规程可以帮助中药材充分释放药效成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中医人员在进行中药煎药的操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做到慎重细致,确保中药煎煮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操作规程
一、严格执行中药汤剂领发、登记、核对制度,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次服用量,每剂服用次数和煎煮方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二、严格标明内服、外用、外洗、灌肠等,以防止差错。

三、煎药操作规程
(一)一般药物的煎煮
1、煎药必须使用饮用水。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可浸泡30-4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2、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3、根据方剂的性能确定煎煮时间。

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

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4、煎药量: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或遵医嘱。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
凡注明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再投入群药同煎。

2、后下药:在群药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炖或另煎药: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开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

另煎应切成小薄片一般煎1-2小时左右(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药时间),所煎得药汁与方剂中其它药汁混匀后再分装。

4、溶化药(烊化):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5、包煎药: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6、煎汤代水药:根据医嘱要求,对于质地松泡、用量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7、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四、质量要求
(一)药渣煎透度要做到三无,即无糊块、无白心、无硬心,合格率≥90%。

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二)药汁做到质浓味厚,合格率≥90%。

(三)患者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度≥95%。

五、煎药注意事项
(一)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者煎焦。

(二)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

(三)内服药与外用药应有不同的标识区分。

(四)煎出的药液量与方剂的剂数相符,分装剂量必须准确。

(五)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六、定期对煎药室及其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七、汤剂包装好后,应进行核对,送到病区后认真核对签收,并做好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