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产地2015.12.2

合集下载

金萧油茶籽油

金萧油茶籽油

【大龙三宝】之一的金萧油茶籽油是由大龙开发区健康油脂有限公司精选本地优质茶籽精制而成,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单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高达79%,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是贵州知名品牌,是孝敬长辈、馈赠亲友的佳品。

(大龙金萧油茶籽油)油茶籽油俗称山茶油、茶油,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古老的木本食用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较广的国家,是世界上知名的油茶籽油生产基地。

大龙是传统的油茶产区,有近500年的栽培历史,为明洪武年随开发西南进驻玉屏屯垦而栽;油茶成林均在100年以上,且大多为第一代、三代萌生树种;主要为红皮桃形、黄皮桃形、红皮橄榄、黄皮橄榄等含油丰富的品种。

油茶总面积2万余亩,年产油茶1000多吨。

金萧油茶籽油的九大特点1.油茶树果初秋开始孕蕾,11月初开花,第二年10月底采摘,历经冬、春、夏、秋四季,承四季雨露,营养丰富。

2.油茶籽油品质纯净,色清味美,不含胆固醇,不含芥酸。

3.含单不饱和脂肪酸。

4.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无任何毒副作用。

5.易被人体皮肤、毛发等吸收,可直接做润肤、润发之用。

6.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

7.油茶籽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素)。

8.油茶籽油中含有一种生理活性成分角鲨烯。

角鲨烯具有香气,有很好的富氧能力。

9.经专家研究,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

[tips]油茶籽油的食用方法凉拌:普通的食用油在不加热至熟的情况下,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凉拌,而油茶籽油在不需加热的情况下,可直接用于凉拌各种荤、素菜,同时还可以调制色拉酱,具有色泽鲜亮、口味爽滑,清淡、不油腻等特色。

热炒:营养专家指出“热锅冷油”的烹调方式是可以保证菜品色、香、味和营养的正确方法。

用金萧油茶籽油热炒食品不发黑,清爽可口,不油腻。

煎炸:煎炸食物时,普通食用油在高温下会产生过氧化物,对人体极为有害。

而油茶籽油含有抗氧化物(维E),可以在220度高温连续油炸20小时不变质,不产生反式脂肪酸,品质也不会发生改变,是更理想、更健康的煎、炸食用油。

油茶籽的功效与作用

油茶籽的功效与作用

油茶籽的功效与作用油茶籽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籽类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效与作用。

油茶籽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它具有抗氧化、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预防肿瘤等多种功效,对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油茶籽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油茶籽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油茶籽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类黄酮等,它们能够中和体内自由基,减轻由氧化反应引起的氧化损伤,保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完整性,延缓衰老过程,防止皮肤松弛、皱纹产生。

长期食用油茶籽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其次,油茶籽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油茶籽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油酸等,这些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此外,油茶籽中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它能够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和脂肪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减少体脂肪积累。

再次,油茶籽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功效。

油茶籽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油茶籽中的维生素E也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损伤。

油茶籽中丰富的维生素C还能够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有助于保护血管健康。

另外,油茶籽还具有预防肿瘤的功效。

油茶籽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类型的肿瘤,如乳腺癌、结肠癌、胃癌等。

此外,油茶籽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也能够减少由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除此之外,油茶籽还具有促进消化、增强肝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

其中,油茶籽中的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中的水分,预防便秘和痔疮的发生。

油茶籽中的氨基酸和矿物质能够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细胞健康。

广西地区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简介

广西地区油茶栽培管理技术简介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的本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1]。

油茶树高度一般在1~5m ,叶片狭长,常呈椭圆形,叶面绿色且有光泽,花顶生,花瓣呈白色革质,朔果球形,内含3室,1~2粒种子[2]。

油茶种子是油茶林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其种子可提取油茶籽油,是优质的食用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口感较好和营养价值较高[3]。

油茶籽油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等[4]。

油茶在广西地区有大面积种植,是该地区主要林业经济树种之一[5]。

本研究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的油茶栽培项目为例,系统阐述了该地区油茶栽培的核心技术及管理措施,旨在为该地区的油茶栽培工作和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区域概况与油茶适生性分析广西国有七坡林场(22°28′~22°46′N 、107°59′~108°18′E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南郊区。

七坡林场属大明山系南向西支的延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401.4m (栏头岭),平均海拔200m ,以丘陵地貌为主。

该地区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6],年均气温在21~22℃,年均降雨量1200~1300mm ,降雨量较高,但受季风影响,降雨季节分配不均,≥10℃的活动积温7500℃,相对湿度在79%左右。

土壤以赤红壤为主,土壤疏松肥沃,养分均衡,排水良好。

七坡林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蓄积量约381.5万m 3,森林覆盖率可达82.1%。

油茶是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树种,一般在年均气温14~21℃,年均降水量1000mm 以上,相对湿度70%~85%,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海拔800m 以下的低山、丘陵、盆地地带生长良好。

七坡林场符合油茶生长的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油茶可望在该地区良好生长。

2油茶栽培核心技术2.1良种选择用于栽培的油茶种子应采自种子园,纯度、优良度、生活力需达95%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12.31•【文号】食药监食监一〔2015〕280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指导意见食药监食监一〔2015〕2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就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为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供依据。

本指导意见中所指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本指导意见中所指的记录信息包括原料验收、生产过程、产品检验、产品销售、人员设备等主要内容。

生产企业要对物料来源、加工过程和产品去向、数量等信息如实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所有环节可有效追溯。

生产企业可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保障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需要,适当调整或增加记录内容。

二、信息记录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应能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一)原料验收信息包括原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运输车船信息、供货者信息(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合同号(订单号)、入库人员、入库日期、入筒仓号(罐号)、筒仓(罐)期初库存、筒仓(罐)期末库存、验收要求及检验报告编号等。

原料为花生及制品的,应记录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见附件1)。

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含食品加工助剂)等可参照上述要求执行。

油茶籽

油茶籽

椰子油、橄榄油、茶油、棕榈油油茶籽油介绍俗称山茶油、茶油,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古老的木本食用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茶籽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少量的分布。

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

油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

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

历史上,油茶籽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据史料记载,用小米面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丁和调味品、油茶籽油,是宫廷的御膳食谱,足可显示享用油茶籽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九大特点1.油茶树果初秋开始孕蕾,11月初开花,第二年10月底采摘,历经冬、春、夏、秋四季,承四季雨露,营养丰富。

2.油茶籽油品质纯净,色清味美,不含胆固醇,不含芥酸。

3.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为诸多植物油之冠,长期食用,有利于降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4.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无任何毒副作用,是最好的药用油之一。

5.易被人体皮肤、毛发等吸收,可直接做护肤、护发之用。

6.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是紫外线的天然过滤器,可用做防晒油,减少皮肤癌的发生。

7.油茶籽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素)。

根据美国国家医药中心实验证实,油茶籽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的功效。

8.油茶籽油中含有一种生理活性成分角鲨烯。

角鲨烯具有香气,有很好的富氧能力,因而可抗缺氧和抗疲劳,并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的功能。

9.油茶籽油能抗紫外线,防止晒斑及减少皱纹,对黄褐斑、晒斑很有效果。

经专家研究,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

油茶品种

油茶品种

第一节主要栽培物种1.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油茶、中果油茶等。

它是我国目前的主栽物种,主要形态特征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

叶革质,椭圆形。

花白色,顶生,花瓣5-7,分离。

蒴果,直径1.8-2.2cm。

种子含油30%以上,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8.03%,硬脂酸1.05%,油酸81.91%,亚油酸8.05%,亚麻酸0.51%。

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18个省区,湖南、江西和广西是其中心产区。

2. 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 Hu.)又名江西子、小茶、鸡心子等。

灌木或小乔木,分枝角度小。

叶椭圆形,长2.5-5.5㎝;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开白色花,花瓣5-8枚,倒披针形。

朔果于10月上旬成熟,通常为球形、桃形、近橄榄形,果皮极薄,每果有1-3粒种子。

单果平均重3.4-16.0g,鲜出籽率44-58%,干籽出仁率66-70%,种仁含油率40.02-48.52%,干籽含油率20.5-31.6%。

3. 攸县油茶(CamelliayuhsienensisHu.)又名长瓣短柱茶、野茶子、薄壳香油茶。

常绿灌木,树皮灰白色或黄褐色,分枝角度小;叶多为宽卵形、椭圆形,先端渐尖。

2月中旬至3月底开花,花白色,花瓣5-7枚;朔果10月底成熟,中等大小,果皮极薄。

平均果重6.0(3.4-18.0)g,每果有子1-12粒。

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很高,油质好。

主要分布在湖南中部、江西、湖北、贵州和云南等地。

第二节主栽优良新品种1.湘林1号。

别名羊古老1号,区1号,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0年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

2006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S-SC-CO-13-2006。

湘林1号树势旺盛,树体紧凑,枝条分枝角40°左右,树冠自然圆头形或塔形,湖南通常于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5-6瓣,叶椭圆形,墨绿色至绿色,果实成熟期10月下旬,果实橄榄形,红黄色,每500克果数15-30个,鲜出籽率46.8%,干籽含油率35%,鲜果含油率8.869%。

我国油茶产量及产值

我国油茶产量及产值

我国油茶产量及产值油茶树一般需要5年左右才能结果,前4、5年属于低产期,到第10年才进入高产期,之后产量逐渐递增,每年中秋后可收成一次,总收益期可达50年。

有专家推算,一颗油茶树能产50多公斤生油茶籽,可榨约15公斤茶油[17]。

我国是世界上木本食用油料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木草本油料种植面积约2.3亿亩。

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耗食用油为15kg,而我国人均年消耗量还不到10kg。

虽然在大力发展茶油产业,不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的同时,不难发现,我国油茶的产量并不高。

2005年时,由于茶油品质不高,云南省富宁县每667m2油茶林产出的成品油为5-8kg,而出油率仅为10%-16%。

从2008年起,开始大量培育优良品种,特别是在湖南长沙全国油茶现场会后,开始规模化新造油茶两种林,从栽培只加工利用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我国油茶向产业化发展新模式迈进。

我国山区的年产油量也从每亩3-5公斤提高到了30-50公斤,使亩产值突破了3000元。

由于新品种少,良化程度低,而且我国大部分油茶林是80年以上的实生老林,通过连年栽培同种油茶,很容易导致土壤中供油茶吸收的肥力不足,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产量低且不稳定,效益下降。

然而低产林的改造又需要大量优良品种的油茶补充,由于苗木的繁殖主要采用芽苗砧嫁接育苗,其繁殖技术难度大,程序复杂,育苗周期较长,成本高等因素,良种苗的严重缺乏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18]。

因此,茶油的产油量虽有提高,但仍不乐观。

表3:全国主要城市油茶籽生产情况单位:吨地区油茶籽产量全国合计1480044湖南516808江西427212广西151503浙江48860福建81899广东60393湖北82916贵州32550 安徽31608 云南5447 河南22375 重庆3854 陕西9928 海南38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林业年鉴》。

油茶

油茶

广西五省。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 与橄榄、棕榈、椰子并称世界四大 木本油料植物。

嫩枝有粗毛。叶革质,长圆形或倒
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
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
有时具钝齿,叶柄长4-8毫米,有粗
毛。
形态特征

花顶生,近于无柄,苞片与萼片约10片, 由外向内逐渐增大,阔卵形,背面有贴 紧柔毛或绢毛,花后脱落,花瓣白色, 5-7片,倒卵形,先端凹入或2裂,基部 狭窄,近于离生,花药黄色,背部着生; 子房有黄长毛,3-5室。
0.5~6
微量 / 微量
32~45
7~11 3~6 8~12
2~7
2~6 1~3 2~5
微量
0.3~3 0.6~4 微量
53
15 17 17
茶籽油的特点
一长
生长期长,从开花到结果、采 摘需要5个季度,常能见到花果 同株现象,誉为“抱子怀胎”
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不 足10% 油烟低 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高于橄榄油 VE含量高,是橄榄油的两倍 无胆固醇 耐高温,热稳定性号,适合反复煎炸,性 无黄曲霉 无防腐剂 质依然稳定,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无人为加工杂质
二低
三高
四无
茶籽油生产过程
压榨过程(毛油):
采摘 清理除杂 压榨出油 脱壳及壳仁分离 沉淀 过滤 茶仁 毛茶油 蒸炒
物理精制过程:
毛茶油 精品茶籽油 过滤 脱胶 脱色 脱酸
茶籽油生产
茶籽油应用价值
1 2
3
医用价值 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 美容价值
医用价值

茶籽油具有消炎,消肿,止痛、保护皮肤的作用。民间还用茶籽油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油茶籽产地:一、湖南省长沙周边的浏阳、宁乡、望城、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长沙将重点扶持浏阳市淳口镇、沙市镇,宁乡县喻家坳乡、枫木桥乡,长沙县高桥镇、开慧镇等地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优质油茶基地建设;重点支持规模油茶加工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创造长沙油茶产品知名品牌。

1、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69.2万亩)常宁位于湘南,地处湖南省衡阳、郴州、永州三地交界处,交通便利。

下辖4街道、15镇、6乡、1民族乡。

街道办事处:宜阳街道、培元街道、泉峰街道、水口山街道;镇:柏坊镇、松柏镇、烟洲镇、荫田镇、白沙镇、西岭镇、盐湖镇、三角塘镇、洋泉镇、庙前镇、罗桥镇、板桥镇、胜桥镇、官岭镇、新河镇;乡:宜潭乡、蓬塘乡、兰江乡、大堡乡、江河乡、弥泉乡、塔山瑶族乡。

2001年,常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现有油茶林69.2万亩,茶油年总产量达3500吨。

全市油茶林面积最多时达到了5.2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5.7%,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92.8%。

油茶遍布全市各地,油茶林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的有宜潭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4000公顷以上的有蓬塘、荫田和烟洲3个乡镇。

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585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371.3公顷。

2、湖南省浏阳县(70万亩)浏阳素有“中国油茶之乡”之称,油茶林种植面积达70万亩,当地出产的油茶籽出油率高,品质一直有口皆碑,浏阳淳口镇就是典型代表。

3、湖南省邵阳县(56.2万亩)邵阳县是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被冠名“中国茶油之都”和“中国油茶之乡”,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56.2万亩。

4、湖南省祁阳县(50万亩)祁阳县是“中国油茶之乡”和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如今,该县已引进新品种油茶27种,完成油茶改造面积35.4万亩,占了现有50万亩油茶林的7成。

祁阳油茶产业快步走进“春天里”。

2014年该县生产茶油3000吨,产值达5亿元,主产区农户户均收入2800元。

5、湖南省株洲市攸县(45万亩)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攸县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该县油茶总面积达3万公顷(4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占有林地面积23.4%、占经济林总面积的90.9%;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434个村,且以西部、中部和西南部集中连片分布为主;油茶林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的乡镇有16个。

2004年,该县油茶总产量达到2000吨,产值近亿元。

全县辖15个乡级建制镇,即:鸾山镇、黄丰桥镇、柏市镇、酒埠江镇、网岭镇、皇图岭镇、丫江桥镇、新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渌田镇、石羊塘镇、桃水镇、莲塘坳镇;4个乡,即: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鸭塘铺乡;设2个街道办事处,即:联星街道办事处、江桥街道办事处。

全县共有304个村(社区)。

二、江西省1、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76.5万亩)2001年,上饶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上饶县现有76.5万亩油茶林,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分布3万亩以上的乡镇有:湖村、清水、煌固、华坛山、望仙、枫岭头、郑坊、石人、尊桥、黄沙岭等镇(乡)。

2、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该县有油茶林63.8万亩,年产茶油2700吨,产值近3亿元。

江西省赣州兴国县在油茶主产区的均村、茶园等乡镇,油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市被评为全国首个“高产油茶之乡”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袁州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宜春市依托丰富的油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油茶产业逐步兴起、茁壮成长。

截至目前,全市有8个县(市、区)被列入国家油茶产业建设项目县,袁州区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丰城市被评为全国首个“高产油茶之乡”,现已形成了4家规模油茶品牌加工企业,组建了25家农民油茶专业合作社,去年,全市油茶加工产值突破4亿元。

油茶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宜春油茶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油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设区市前列,是全国的油茶核心产区。

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近213万亩,约占全省油茶林总面积的20%,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79.6%。

全市常年油茶产量在8000吨左右,产值2亿多元。

以县为单位,袁州区油茶面积居全国第二、产量居全国第一。

三、广西省四、湖北省1、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油茶籽种植23.72千公顷,产量3.31万吨。

2009年,阳新县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2、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油茶籽产量6900吨。

2009年10月14日,湖北省麻城市收到中国经济林协会发来的通知,经实地考察评审,正式认定麻城市为“中国油茶之乡”。

据悉,麻城市是湖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

湖北省兴远县五、福建省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全县油茶主要分布在11个乡镇,总面积11.96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40.4﹪,年产茶籽6609吨,种植基地面积及茶油产量居全省第二,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现有9利和永得里两家茶油加工企业,主要生产精制茶油、精制茶粉、茶粕等产品,年生产茶油1454吨,茶籽粉2100 吨,茶皂粉1200吨,精制茶皂粉1000吨,产值8450万元。

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体育先进市,同时被授予“中国中小电机之都,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油茶油之乡、中国南方葡萄之乡、中国民间船舶修造基地、中国绿竹笋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3、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09年5月7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福建省浦城县为“中国油茶之乡”,并颁发匾牌和证书。

浦城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3.5 万亩,居南平地区之首。

年产茶籽10560吨,产茶油2640吨,产值13500万元。

六、广东省广东省梅州市平原县2010年,该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油茶实际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成年油茶林18万多亩,主要集中在两个油茶主产区,分别是赤光片主产区(含赤光、田心、岩镇、回龙4个镇),黄石片主产区(含黄石、黎咀、车田、四都、义都5个镇),油茶产品以赤光镇“千家欣茶油”和黄石镇“双峰茶油”两个市级品牌产品为主。

2011年全县油茶产量达100多万公斤。

4、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2007年,连南瑶族自治县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连南油茶林面积,种植面积达到10.6万亩。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辖7个镇(三江、寨岗、大麦山、香坪、大坪、涡水、三排)71个村居委会,是瑶族聚居县,县城设在三江镇。

8、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09年该市油茶总面积将达到20.2万亩,全年产茶籽2700万吨。

2009年,兴宁市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七、浙江省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2014年,中国经济林协会通过对我县油茶产业进行专业的考察和评议,正式命名我县为“中国油茶之乡”。

现有油茶林面积19.6万亩,占全省油茶种植面积的9%、全县林地面积的6.5%,位居全省第四位。

八、贵州省6、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1958年,玉屏油茶产籽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玉屏因而获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

2001年,国家林业局再次授予玉屏“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2013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776公顷,增长19.97%;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湖北、福建、广东、浙江、贵州等省,其中湖南、江西的油茶种植最广。

由中国经济林协会评定的中国油茶之乡,主要有江西丰城市,湖南攸县,广东兴宁市、平远县,湖北麻城市、兴远县,湖南邵阳县,福建省福安市等。

1、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常宁位于湘南,地处湖南省衡阳、郴州、永州三地交界处,交通便利。

下辖4街道、15镇、6乡、1民族乡。

街道办事处:宜阳街道、培元街道、泉峰街道、水口山街道;镇:柏坊镇、松柏镇、烟洲镇、荫田镇、白沙镇、西岭镇、盐湖镇、三角塘镇、洋泉镇、庙前镇、罗桥镇、板桥镇、胜桥镇、官岭镇、新河镇;乡:宜潭乡、蓬塘乡、兰江乡、大堡乡、江河乡、弥泉乡、塔山瑶族乡。

2001年,常宁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现有油茶林69.2万亩,茶油年总产量达3500吨。

全市油茶林面积最多时达到了5.25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5.7%,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92.8%。

油茶遍布全市各地,油茶林面积在2000公顷以上的有宜潭等12个乡镇,其中油茶林面积在4000公顷以上的有蓬塘、荫田和烟洲3个乡镇。

油茶林面积最大的村是蓬塘乡芝江村,该村总面积585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就有371.3公顷。

2、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2001年,上饶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上饶县现有76.5万亩油茶林,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分布3万亩以上的乡镇有:湖村、清水、煌固、华坛山、望仙、枫岭头、郑坊、石人、尊桥、黄沙岭等镇(乡)。

3、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09年5月7日,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福建省浦城县为“中国油茶之乡”,并颁发匾牌和证书。

浦城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3.5 万亩,居南平地区之首。

年产茶籽10560吨,产茶油2640吨,产值13500万元。

4、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2007年,连南瑶族自治县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连南油茶林面积,种植面积达到10.6万亩。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回归线以北、辖7个镇(三江、寨岗、大麦山、香坪、大坪、涡水、三排)71个村居委会,是瑶族聚居县,县城设在三江镇。

5、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油茶籽产量6900吨。

2009年10月14日,湖北省麻城市收到中国经济林协会发来的通知,经实地考察评审,正式认定麻城市为“中国油茶之乡”。

据悉,麻城市是湖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市。

6、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1958年,玉屏油茶产籽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玉屏因而获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

2001年,国家林业局再次授予玉屏“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2013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776公顷,增长19.97%;7、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油茶籽种植23.72千公顷,产量3.31万吨。

2009年,阳新县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8、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09年该市油茶总面积将达到20.2万亩,全年产茶籽2700万吨。

2009年,兴宁市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