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

合集下载

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探讨

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探讨

随着江苏省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城市将以工业发展为主,城市开发力度不断增大,农业土地将被大量征用。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失去了大量农业用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分析和研究其他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加本地区农民收入,为我国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1]。

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开发背景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及成因,提出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1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1.1美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美国作为一个地多人少的国家,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国土面积达到了937万km2,其中耕地面积约占1.87亿hm2,美国总人口30071万人,平均0.62hm2/人(2006年)。

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和个人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农产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美国最先推行农业现代化。

美国在农业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

1933年美国就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用法律规定的方式保证农产品价格,以此来保证本国农场主的经济收入。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病虫害,美国会将其列入政府应急处理事件,同时为受灾的农户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

1.2日本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日本拥有37.79万km2国土面积,其中479.4万hm2为耕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全国总人口达1274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不足0.04hm2,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

日本人口密度比较大,多山丘岭、国土狭长,耕地分布相对较零散,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是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

日本的现代农业开始于明治维新,当时的日本政府偏向于西方化发展策略。

自1870年开始,日本不断从西方引进大型农业机械,想通过机械化作业来改变现有的农业耕种方式,但是由于日本国土与资源结构的限制,大型机械化生产模式并没有在日本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技、管理和经营手段,通过提高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形式。

在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化。

首先,国内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高效现代农业的转变。

中国农业以传统的农耕方式为主,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较低。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引进,农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现代化管理和精细化种植技术,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产品供应越来越丰富。

其次,在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日趋明显。

许多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例如,美国通过基因工程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了生产力,并且在粮食产量上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

同样,欧洲国家也在有机农业和农产品认证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此外,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过去,农业生产常常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土壤侵蚀、水污染和化学农药残留等。

现代农业倡导绿色发展,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该模式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农民和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总的来说,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相似的,即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手段的引进,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

在国内,现代农业发展可以有效解决人口增长和农民收入问题;在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和安全食品的需求。

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虽然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亟需加强,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国内外发展对比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国内外发展对比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国内外发展对比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与发展前景。

一、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国内:近年来,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

传统农业逐渐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

一些农村地区开始转型为农业产业园区,逐渐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国外:国外农村经济同样在推动农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一些发达国家将农村产业与科技相结合,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村地区不仅注重传统的农副产品生产,还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如农业旅游和农产品电子商务。

二、农村金融服务升级国内: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国外: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注重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他们致力于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金融服务和产品。

同时,一些国家还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如开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电子银行等业务。

三、农村就业机会拓宽国内: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方面,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另一方面,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吸引了部分农民外出务工。

国外:国外一些农村地区通过提供新兴产业和就业培训等方式,拓宽了农村就业机会。

一些发展中国家注重农村就业领域的投资,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收入水平。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内: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

农村交通、电力、通信等领域得到了持续改善和加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国外:国外一些农村地区同样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他们通过建设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供水供电等举措,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五、农村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国内:中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学校逐渐改善设施和教学质量,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加。

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进展

3、政策成果:为了促进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 策。例如,荷兰政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研发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并提 供资金支持;日本政府则将设施农业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设 施农业的发展。
四、未来研究方向
虽然国内外在设施农业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未来研究应该以下几个方面:
结论
国内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进展表明,现代农业正朝着技术化、可持续化、城 市化与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虽然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需要进 一步探讨的问题和方向。
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效果;如何制定更 加科学合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农业发 展的有机融合;如何更有效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等。这些 问题需要国内外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持续和努力探索,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贡献智 慧和力量。
数学,无论是其历史还是其现状,都并非只是新概念和新定理的简单堆砌。它 更像是一座富含思想和方法的宝库,不断积淀、发展和演进。近年来,国内外 对于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愈发深入,这些研究不仅对我们理解数学的本质 和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也为我们的数学教育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指 导。
首先,从国外的角度看,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的数学研究。欧洲的数学家 们以独特的视角和严密的逻辑,为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 他们强调数学是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工具。这种观点的提出,使得我们重新 审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和教授数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电商服务外,互联网企业还为农民提供了各种生产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可 以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管理 等。例如,农田管家就是一款集成了上述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深受广大农民 的喜爱。

农业发展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农业发展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农业发展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农业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之一。

农业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需求,也决定着国家的经济繁荣。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比较国内外农业发展,分析其差异和共同点,并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指导。

一、农业生产模式国内外农业生产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农业常采用科学的耕种和养殖技术,拥有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机械化装备。

例如,欧洲国家大力推行有机农业,注重生态环保与健康,利用科技实现高效生产。

相比之下,国内农业生产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农业设施和机械化设备相对落后,在一些地区仍存在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等问题。

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国内外存在一些显著差异。

国内农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和可靠,在监管和质量认证方面仍存在不足。

而国外的农产品则通常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安全标准,例如欧洲度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认证,确保农产品达到一定的标准。

三、农业支持政策国内外农业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各国常对农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补贴、减税等方式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这些政策能有效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国内的农业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四、农产品流通渠道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和销售网络上。

国外农产品通常由生产者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健全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

而国内农产品往往通过多个中间环节流通,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地与销售渠道脱节、农产品溯源不完善等。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内外农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外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通常更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采用节水、节能和环境友好的技术手段。

国内则需要更加关注农业生态保护、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农村扶贫与农民收入农村扶贫与农民收入问题是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共同关注点。

国外国家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简介
国际现代农业(Inter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e)作为一种可持
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得到全球的重视与发展,其发展趋势和全球
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国家、地区农业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关联。

下面将从农
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机械化、多种农业形态和新型农业技术、科技种植
技术和现代农业的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随着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也不断增加,有利于改善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流动性,减少收购和运输成本,提高农业产
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如,世界银行一直在努力促进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三、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农业机械化
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而且还有利于控制农业的环境污染,
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等。

比如,世
界各国都日益强调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科技,以提高农业生产力,
促进农业发展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多种农业形态和新型农业技术
除了农业机械化。

国内外现代农业成功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现代农业成功经验及启示

西




国 内外 现 代 农 业 成 功 经 验 及 启 示
郭 民 生 ,张 岳
( . 西 中医 学院 , 西 咸 阳 1陕 陕 7 2 4 ;2 西北农 林科 技 大 学 ,陕 西 杨 凌 10 6 .

720 ) 1 1 0
要 : 过 分 析 国 内外 现代 农 业 发 展 的成 功 经验 发 现 : 代 农 业 的基 本 功 能 仍 是 向人 们 提 供 农 产 品 , 用 现 通 现 利
高 品质 的 、 而且是 可持 续 性发 展 的现代农 业 。
1 国外 都 市 农 业 发 展 现 状 与趋 势
1 1 美 国 规 模 化 的 现 代 农 业一 市 民农 园模 式 .
发 展走 的是科 技 化 、 产业 化 的现 代 农 业 之 路 。该
国重点 发 展蔬 菜和 花卉 , 科研 投入 力 度大 , 科技 成
() 1 发展 现状 : 四川 省成 都市 锦江 区在 城 乡结
合 部 的红砂 、 福 、 福 、 马 、 家 堰 、 安 桥 6 幸 万 驸 江 大
个 行 政 村 , 设 成 了 占地 1 m 建 2 k 的 以 “ 香 农 花
居” “ 福梅 林” “ 家菜地 ” “ 、幸 、江 、 东篱 菊 园” “ 塘 、荷 月色” 名 的 “ 命 五朵 金花 ” 品牌 的 观光 休 闲农 业 为
0 引 言
现代农 业 的核 心是 科学 化 , 特征 是商 品化 , 方
向是 集约 化 , 目标是 产业 化 。 咸 阳市 要 立足 实际 , 并结 合发 展 机遇 , 积极 发
土地 资源 , 拥有 现代 化 的机 械作业 , 市 高度 的城 城

农业发展趋势与国内外经验借鉴

农业发展趋势与国内外经验借鉴

农业发展趋势与国内外经验借鉴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国内外农业经验的借鉴,农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这些趋势对于我们指导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对农业发展趋势与国内外经验借鉴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力、质量和品种丰富度。

国内外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中国通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功培育出了多个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进行了农业产业化的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许多国家已经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付出了艰苦努力,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四、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机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发展。

我们可以借鉴有机农业的经验,加快有机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农业合作交流国际合作交流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内外的农业合作交流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通过与国外的合作交流,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农业各方面的发展。

六、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经营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国外,许多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七、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农业投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多 地少
人少 地少
表2 美国农业现代化阶段
机械化阶段 时 间 特 征 人力和畜力为驱 动,按机械原理设 计制造的给改良农 机具取代传统具; 内燃机和电力代替 畜力,以机引或电 动的大型农业机器 代替改良的农机 具,主要田间作业 机械化。 农机具数量增加、 性能提高;设计和 制造出适应精细农 业的农业机械。 成 就 发明改良了许多农机具。 如轧棉机、铁犁收割机、 脱粒机联合收割机、玉米 割捆机等 1910-1940美国农场的拖 拉机总数从1000台增加到 154.5万台;载重汽车2000 辆104.7万台;谷物联合收 1920年的4000台-19万台。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农业装备技术
技术特征
食品制造技术 可持续农业技术
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等高 新技术
(二)科学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社会化服务
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意义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保障工业原料需求 3.保护消费者健康 4.促进农民增收 5.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6.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三、国外现代农业模式与借鉴
(一)三种现代农业模式比较
三种现代农业模式比较 模式类型 典型国家 农业禀赋 地多 人少 模式路径 基本特征
美国 加拿大 美国模式 澳大利亚 日本 荷兰 日本模式 比利时 法国 意大利 欧盟模式 德国
机械化—技 规模化、机械化、 术现代化— 专业化、农民组织 经营管理现 化、政府保护 代化 集约化—— 小规模、集约化、 技术现代化 生物技术和化学技 术应用、农民组织 化、政府保护 机械化和技 机械化、信息技术 术现代化并 和生物技术、农民 重,再集约 组织化、政府保护 化
注:中国为1994年数据,其他国家为1991年数据。 资料来源:戴武雄《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1.7
(二)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借鉴
1.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4. 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政府对农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政府对农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政府对农业的集中统一领导
现代农业的内涵
一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武装农业;二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 造农业;三是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四是用现代的经营 形式来推进农业;五是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六是用培 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七是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 化水平;八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 九是提高农业的素质,提高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与 现代农业的内涵、 主要内容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张晓山(2007):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 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 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 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 水平的农业。 孔祥智、李圣军(2007):现代农业是充分利用现 代的生产要素(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农业,是农 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 高的农业,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业,是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同时也 是政府公共财政补贴的农业。
半机械化阶 段(机械化 初始阶段)
18世纪末 —19世纪中期
田间作业机 19世纪中期开 械化阶(机 始,到20世纪40 械化发展阶段) -50年代
全盘机械化 阶段(机械 化成熟展阶 段)
20世纪40-50年 代到70-80年代
谷物联合收由牵引到自走、 液压传动、快速挂接、电 子监控和自动控制。
美国现代农业什么样———去汤姆家开开眼(海外亲历) 自由港是芝加哥西北部的一个小城镇。出镇子不远,汽车驶过弯弯曲曲的土道,就来到汤姆的家。 汤姆是美国的一个普通农民,高高的个头,戴着副眼镜,话不多。看上去倒像个文质彬彬的教授或工 程师。他10岁的儿子约翰和8岁的女儿琳丝,听说我来自中国,马上搬出一本世界地图册,翻到“中 国”那一页,让我讲解。在介绍山西的时候,我送了一张山西民间剪纸“雄鸡啼白”给汤姆的太太玛 瑞。她喜出望外,“我最喜欢的动物就是大公鸡!” 早晨起来,吃过玛瑞做的煎小软饼,就去她家农场。农场离住宅不远,高大的铁皮谷仓,在晨曦 中闪闪发亮。汤姆穿着齐胸的橡胶裤,一早就在猪舍忙碌。走过田埂,只见一辆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 着在地里收割玉米。一老汉从驾驶室探出头来向我热情地挥手。我问玛瑞,“可以上去吗俊彼她笑 答道:“当然可以。” 我登上康拜因的驾驶室,司机是玛瑞72岁的父亲迪贝尔特。老汉穿着牛仔工装,头戴长舌帽,清 晨的冷风吹得脸红扑扑的。他操作熟练,金属犁尖插进成排的玉米中,一次就收割8行,边收割,边 犁地。机器将分离出的玉米杆、叶、穗核绞碎,作为肥料埋进土里。一个来回,玉米粒就装满了拖拉 机的拖斗。一年轻的雇工开来拖拉机,把拖斗拉到谷仓前,先是在电脑控制板上按了几下,然后就将 玉米倒进铺着木板的地槽里。听玛瑞介绍,刚收割的玉米进仓前要去掉水分,湿度由电脑自动控制15 %以下。 汤姆获得过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经营农场当然是得心应手。“种地的收入怎样?”我问。汤姆 告诉我,种地可以得到投资的3%—5%的回报,养猪则可以得到投资的15%的回报。农场常年养了 2000多头猪,其中有300多头母猪。以每两个月出售一次计,农场每年要出售6000头生猪。 汤姆家和每个美国农民家一样,有独立的一整套供水、供热、供电系统。他家地下室是农场的办 公室,也是孩子们的游戏室,大人和孩子都有各自的电脑。傍晚,我正在观赏约翰收藏的几百种蝴蝶 标本,汤姆回来了。他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出芝加哥交易市场的期货信息。汤姆一边喝着咖啡,一 边在电脑键盘上敲打,很快做成几笔谷物和生猪的交易。 美国普通的农场与市场联系如此紧密,令我大开眼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自 80年代初土地分到农户,农民商品生产积极性高涨,但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一家一户手工作业,机械化 尤其是信息化程度极低,要达到汤姆农场目前的水平,还得走很长一段路。 《环球时报 》1998-08-30 第8版
表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与标准
指标名称
单 位 美 元 元 % % % % 美元 吨 美元 %
起步 阶段 标准 800 3000 40 45 40 55 600 3 2500 15
初级阶 段标准 1500 6000 20 60 60 70 1000 6 5000 20
基本实 现标准 3000 10000 10 80 80 80 2000 10 8000 25
四、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1.产业体系支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利益连接机制) 2.资金保障体系支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入) 3.科技人才体系支撑(科研与推广人员、新型农民) 4.农业保护体系支撑(国内支持和边境保护) 5.市场流通体系支撑(合作社、经纪人、物流和市场体系)
59.9 59.4 —— —— 3367. 07 18.21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国家 世界平均 中国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澳大利亚 印度 巴西 平均每个劳动力 承担耕地面积(公 顷) 1.21 0.26 66.18 1.07 14.02 11.87 109.17 117.76 0.76 3.389 平均每个劳动力 生产的谷物(千克) 1703 1194 100695 3410 46984 41031 132426 46572 884 2764 平均每个劳动力 生产的肉类(千克) 154 136 10211 931 4357 5971 6905 6923 9 446
97年 平均 730 2090 49.9 40 32.4 53.5 490 2.6 2300 13.5
04年 平均 1276. 01 2936 46.9 ——
06年 平均 16084 (元) 3587 42.6
1.社会人均GDP 2.农村人均纯收入 3.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重 4.科技进步贡献率 5.农业机械化率 6.农业人员初中以上比重 7.农业人均GDP 8.劳均产量(粮食当量) 9.每公顷农业总产值 10森林覆盖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