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 原文 译文

合集下载

祖逖原文及翻译赏析

祖逖原文及翻译赏析

祖逖原文及翻译赏析祖逖原文及翻译赏析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①,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②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③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④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主簿:州、府长官的佐僚,主管文书簿籍。

②睿:司马睿,即以后东晋的元帝,当时任左丞相。

③郡国:指全国各地。

郡,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国,皇帝分封的藩国。

④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叫“部曲”,由本族贫民、佃户组成。

【文言知识】词的本义及引申义“济”的本义是“过河”或“渡”,成语有“同舟共济”。

上文中的“复济”指再一次渡江。

由“渡”引申为“救助”、“救济”,此类行动是帮助别人渡过难关,如“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中山狼传》)中的“济”就是此意。

再引申为抽象的“完成”、“成就”,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中的“济”即是“完成”之意。

【译文】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和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一起睡觉,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不吉祥的叫声。

”于是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于是就让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人人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果真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让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让祖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闻鸡起舞翻译

祖逖闻鸡起舞翻译

祖逖闻鸡起舞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文言文】
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

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一日,中夜闻鸡鸣,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

后渡江,募士铸兵,欲扫清中原。

【注释】
1.光复:收复,恢复。

2.俱:一同。

3.司州:古州名。

4.主簿:负责文书的官员。

5.绸缪:交情深切。

6.寝:睡觉。

7.蹴:踏,踢。

8.此非恶声也: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古人认为半夜鸡叫是不吉祥的。

【译文】
祖逖是东晋人,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常常希望能够收复中原失地。

后来他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人交情很好,盖同一条被子睡觉。

一天,夜半时听到鸡叫,祖逖踢
醒刘琨,说:“这不是不吉祥的声音!”于是起身在院子里舞剑。

后来渡江,他招募士兵,铸造兵器,打算将敌人逐出中原。

祖逖传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祖逖传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

父寔,魏黄初中为幽州刺史。

逖少孤,家贫,博学,善属文,与刘琨俱为司空刘琨之友。

及琨为并州刺史,以逖为参军,共图进取。

会石勒之乱,琨奔晋阳,逖乃率宗族子弟,收合义士,起兵讨勒。

石勒败走,逖收其众,复立刘琨,还并州。

逖留其将贾南风守晋阳,自领兵马,北伐胡、赵,所向披靡。

会刘琨死,逖乃还晋阳,立琨子刘聪为帝,自称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摄朝政。

【注释】1.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祖逖,字士稚,是范阳遒地的人。

2. 父寔,魏黄初中为幽州刺史:他的父亲祖寔,在魏黄初年间担任幽州刺史。

3. 少孤,家贫,博学,善属文:祖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学识渊博,擅长作文。

4. 与刘琨俱为司空刘琨之友:他与刘琨一起成为司空刘琨的朋友。

5. 及琨为并州刺史,以逖为参军,共图进取:当刘琨担任并州刺史时,祖逖成为他的参军,共同追求进步。

6. 会石勒之乱,琨奔晋阳,逖乃率宗族子弟,收合义士,起兵讨勒:适逢石勒叛乱,刘琨逃往晋阳,祖逖于是率领家族子弟,收罗义士,起兵讨伐石勒。

7. 石勒败走,逖收其众,复立刘琨,还并州:石勒败走后,祖逖收编他的部众,重新拥立刘琨,回到并州。

8. 逖留其将贾南风守晋阳,自领兵马,北伐胡、赵,所向披靡:祖逖留下将领贾南风守卫晋阳,自己率领军队,北伐胡、赵,所向无敌。

9. 会刘琨死,逖乃还晋阳,立琨子刘聪为帝,自称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摄朝政:刘琨去世后,祖逖回到晋阳,拥立刘琨之子刘聪为帝,自称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总揽朝政。

【翻译】祖逖,字士稚,是范阳遒地的人。

他的父亲祖寔,在魏黄初年间担任幽州刺史。

祖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学识渊博,擅长作文,与刘琨成为司空刘琨的朋友。

当刘琨担任并州刺史时,祖逖成为他的参军,共同追求进步。

适逢石勒叛乱,刘琨逃往晋阳,祖逖于是率领家族子弟,收罗义士,起兵讨伐石勒。

石勒败走后,祖逖收编他的部众,重新拥立刘琨,回到并州。

祖逖留下将领贾南风守卫晋阳,自己率领。

祖逖文言文翻译小学

祖逖文言文翻译小学

原文: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

父武,有勇略,仕魏为将。

逖少而好学,善骑射,年十六,从父征蜀,以功拜郎中。

后魏乱,逖随父归晋,拜骑都尉。

晋室南迁,逖留北方,与石勒、刘琨等结盟,共讨国难。

时刘琨为并州刺史,逖为前锋都督,率众击石勒,大破之。

石勒败走,逖追击,直至并州。

刘琨惧,欲与逖合兵,逖不从。

刘琨遂叛晋,投石勒。

逖率众北伐,收复冀、并二州,威震北方。

晋帝闻之,拜逖为镇西将军,封范阳侯。

逖以疾辞官,退居洛阳。

后石勒死,其子石虎继位,欲灭晋,逖起兵讨之。

石虎败走,逖追击,直至长安。

石虎惧,遂降。

晋帝以逖功封中山公,拜大将军。

逖卒,年六十一。

译文:祖逖,字士稚,是范阳遒地的人。

他的父亲祖武,有勇猛的才略,曾在魏国担任将领。

祖逖从小好学,擅长骑射,十六岁时,跟随父亲征讨蜀地,因功被封为郎中。

后来魏国发生动乱,祖逖随父亲归附晋朝,被封为骑都尉。

晋朝南迁后,祖逖留在北方,与石勒、刘琨等人结盟,共同抗击国难。

当时刘琨担任并州刺史,祖逖担任前锋都督,率领士兵击败石勒,大获全胜。

石勒战败逃走,祖逖追击,直至并州。

刘琨害怕,想要与祖逖联合兵力,但祖逖没有答应。

刘琨于是背叛晋朝,投靠石勒。

祖逖率领士兵北伐,收复冀、并二州,威震北方。

晋帝得知此事后,封祖逖为镇西将军,封为范阳侯。

祖逖因病辞去官职,回到洛阳。

后来石勒去世,他的儿子石虎继位,想要消灭晋朝,祖逖起兵讨伐。

石虎战败逃走,祖逖追击,直至长安。

石虎害怕,于是投降。

晋帝因为祖逖的功绩,封他为中山公,封为大将军。

祖逖去世时,享年六十一岁。

祖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勇猛善战,忠诚正直,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了忠诚、勇敢的代名词。

祖逖闻鸡起舞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祖逖闻鸡起舞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屯:驻扎。
注释:
主簿:州、府长官的佐僚,主管文书的官员。
郡国:指全国各地。郡,地方行政区名称;国,皇帝分封的藩国。
此非恶声:古人认为半夜鸡鸣是不祥之兆,祖狄不这么认为。
部曲:部下,军队。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叫“部曲”,由本族贫民、佃户等组成。
骁健:骁勇,健壮的人。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下面是祖逖闻鸡起舞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翻译: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祖逖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祖逖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

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属文。

弱冠之年,便以文才名噪一时。

后仕魏,历官侍中、征东将军。

魏帝崩,司马昭篡位,逖遂归晋,累官至征东大将军、兖州牧。

时值晋室南迁,中原丧乱,逖遂领兵北伐,志在恢复汉室。

时敌强我弱,逖临危受命,以弱胜强,屡建奇功。

尝率精兵五千,横渡黄河,直捣敌营,所向披靡,威震敌国。

然逖性刚直,不事权贵,故虽功高震主,而不为时所重。

及晋室东迁,逖亦随迁,遂家于江左。

虽居南方,心系中原,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每有战事,必请缨北伐,以报国恩。

然逖年事已高,屡请北伐,而朝廷以老病为由,屡屡不许。

逖忧心如焚,遂发病卒。

临终,遗命其子祖约,曰:“吾生为晋室之臣,死当为晋室之鬼。

吾死后,汝宜继吾志,北伐中原,勿忘先帝之托。

”祖约遵命,遂继父志,北伐中原,虽未能成功,然其忠义之心,足以垂名后世。

译文:祖逖,字士稚,是范阳的遒地人。

他年轻时就热爱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写作。

在他二十岁时,就因为文才而名声大噪。

后来在魏国做官,历任侍中、征东将军。

魏帝去世后,司马昭篡位,祖逖于是归附晋朝,官至征东大将军、兖州牧。

当时晋朝南迁,中原地区陷入混乱,祖逖于是领兵北伐,立志恢复汉室。

当时敌强我弱,祖逖在危难时刻受命,以弱胜强,屡次建立奇功。

曾经率领五千精兵,横渡黄河,直捣敌营,势不可挡,威震敌国。

然而祖逖性格刚直,不阿谀奉承权贵,因此虽然功高震主,却不被当时的人所重视。

等到晋朝东迁,祖逖也随着迁都,于是定居在江左。

尽管住在南方,但他心系中原,常常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每当有战事,他必定请求北伐,以报答国家的恩情。

然而祖逖年纪已高,多次请求北伐,但朝廷以他年老多病为由,屡次不允许。

祖逖忧心如焚,最终因病去世。

临终前,他留下遗命给儿子祖约,说:“我生前是晋朝的臣子,死后应当成为晋朝的鬼魂。

我死后,你应该继承我的志向,北伐中原,不要忘记先帝的嘱托。

”祖约遵从父亲的遗命,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北伐中原,虽然未能成功,但他的忠义之心,足以流传后世。

范阳祖逖文言文翻译

范阳祖逖文言文翻译

范阳祖逖文言文翻译范阳祖逖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必考的题型,也是很多同学失分较大的题型,文言文大多考的是课外文章,为大家分享了范阳祖逖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原文祖逖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起床舞剑,后来“闻鸡起舞”就成了有志者及时奋发的典故。

东晋王朝偏安于建康(今南京市),祖逖力主北伐,收复失地。

他征募士兵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情辞慷慨。

宋以后的诗文多用“中流击楫”这个典故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

范阳祖逖(tì),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②,同寝,中夜闻鸡鸣,蹴(cù)琨觉(jué),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ruì)③以为军谘祭酒④。

逖居京口⑤,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⑥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⑦既遭残贼⑧,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⑨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jǐ)千人廪(lǐn)⑩,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翻译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奋发杀敌,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晋书-祖逖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祖逖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祖逖传》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晋书-祖逖传》原文及翻译【导语】:原文:祖逖,字士稚,范阳道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选自《资治通鉴》
译文: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