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粉中SO3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矿渣粉实验表

矿渣粉实验表
按火焰光度计使用规程进行测定,在工作曲线上查出100mL测定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m2(g)
氧化钾含量XK2O(%)
XK2O=(m1×0.1)/m
氧化钠含量XNa2O(%)
XNa2O=(m2×0.1)/m
碱含量X(%)
X=XNa2O+0.658XK2O
单值
平均值
单值
平均值
1
2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序号
试样质量m(g)
灼烧后沉淀的质量m1(g)
三氧化硫含量Xso3(%)
Xso3=(m1×0.343/m)×100
单值
平均值
(4)密度
序号
试样质量
G(g)
李氏瓶中未加试样时无水煤油弯月面第一次读数
V1(mL)
李氏瓶中加入试样后无水煤油弯月面第二次读数
V2(mL)
密度ρ(g/cm3)
ρ=G/(V2-V1)
FBT-6
012
0-999
0.1
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
GB/T18046-2008
(1)含水率
烘干前试样的质量m1(g)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m0(g)
含水率W(%)
W=[(m1-m0)/m0]×100
(2)烧失量
水泥试样质量m((g)
灼烧后试样质量m1(g)
烧失量X(%)
X=[(m-m1)/m]×100
(3)三氧化硫
比表面积S(10cm2/g)
单值
平均值
1
2
(9)活性指数
胶砂种类
水泥(g)
掺和料(g)
标准砂(g)
水(mL)
28d破Hale Waihona Puke 荷载(kN)28d抗压强度

矿粉试验记录

矿粉试验记录
初始读数(mL) 矿粉质量(g)
烘干后恒质量(g) 49.89
第二次读数(mL) 单次密度值(g/cm )
3
含水量(%) 0.2
平均值(g/cm )
3
0.7 0.6
密度值(g/cm3)
60.02 60.01
试样质量(g)
21.9 22.0
沉降时间(S)
2.83 2.80
单次比表面积(cm2/g)
2.80
0.0115 0.0118
活性指数 2013-4-11 (%)
0.69
试验胶砂 荷载KN 活性指数 (%)
活 性 指 数
7d 抗 压
60.40 59.55 60.90 61.80 59.50 61.95 37.9
31.60 34.45 29.85 33.60 32.95 30.80 20.1
53
28d 抗 压
平均值 MPa
84.54 81.73 81.65 82.33 83.54 81.02 51.5
79.08 80.66 81.03 80.16 80.55 78.21 50.0
97
平均值MPa
对应相关试件
检测结论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该批矿粉所检指标符合GB/T18046/2008中S95级别技术指标的规定。可 作混凝土掺合料。
对比胶砂 荷载KN
220 225
单次烧失量(%)
102
平均烧失量 (%)
试样质量(g)
灼烧后总恒质量(g)
17.5326 17.5344
试样质量(g)
1.91 2.10
三氧化硫(%)
2.0
平均值(%)
灼烧后沉淀物质量(g)
0.5784 0.5821

矿粉试验报告

矿粉试验报告

96
≥95
/
≤4.0
/
≥2.8
/
≤0.02
/
≤14
/
/
/
≥95
≥75
/
试验结论:
该磨细矿渣粉试样所检项目均符合《铁路混凝土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要求。
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盖章无效;对检测结果若有异议,限收到报告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 (章)
KF0911002-120 KF0911002-120 KF0911002-120
S95 2009.11.05
试验项目
S105
含水率W(%)
烧失量X(%)
比表面积S(m2/kg)
需水量比W1/225(%) 流动度比(%)
三氧化硫含量XSO3(%) 密度ρ(g/cm3)
氯离子含量Xcl(%) 氧化镁含量XMgO(%)
99
≥95
/
≤4.0
/
≥2.8
/
≤0.02
/
≤14
/
/
/
≥95
≥75
/
试验结论:
该磨细矿渣粉试样所检项目均符合《铁路混凝土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要求。
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盖章无效;对检测结果若有异议,限收到报告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 (章)
99
≥95
/
≤4.0
/
≥2.8
/
≤0.02
/
≤14
/
/
/
≥95
≥75
/

矿渣粉试验原始记录

矿渣粉试验原始记录

矿渣粉试验原始记录实验目的:通过对矿渣粉进行试验,分析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评估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潜力。

实验材料:1.矿渣粉2.水3.砂浆(水泥、砂子)4.搅拌机5.钢筛6.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1.获取矿渣粉样本并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2.检测矿渣粉的颗粒大小分布。

-将矿渣粉样本通过钢筛筛选。

-将筛选后的颗粒按照不同粒径分类,并记录筛孔尺寸和筛后颗粒的质量。

3.测定矿渣粉的比表面积。

-将矿渣粉样本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制成矿渣糊。

-将矿渣糊样本取出一定量放置在瓷盘中。

-使用比表面积测定仪器,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定。

-记录测定结果并计算出矿渣粉的比表面积。

4.测试矿渣粉的亲水性。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滴水,记录水滴的接触角。

-向水滴中加入少量矿渣粉,再次记录接触角。

-比较两次接触角的差异,并判断矿渣粉的亲水性。

5.测定矿渣粉的密度。

-获取一定量的矿渣粉样本,放置在容器中。

-使用密度计测定仪器,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定。

-记录测定结果并计算出矿渣粉的密度。

6.制备矿渣粉砂浆样本。

-准备所需的矿渣粉、水、砂子和水泥。

-按照一定配比将材料混合,制成砂浆样本。

-打样本后等待一定时间,使其充分固化。

7.测试矿渣粉砂浆样本的抗压强度。

-使用万能试验机,在规定的负荷下进行压缩试验。

-记录每个样本的最大承载力,并计算出抗压强度。

8.测试矿渣粉砂浆的吸水性。

-将砂浆样本放置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取出样本并记录其湿重。

-将样本放置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等待其干燥。

-取出干燥后的样本并记录其干重。

-计算出砂浆样本的吸水率。

9.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

-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图表。

-通过比对不同样本的数据,分析矿渣粉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潜力。

实验结果:1.矿渣粉的颗粒大小分布:- 筛孔尺寸为1mm,颗粒质量为10g。

- 筛孔尺寸为0.5mm,颗粒质量为20g。

- 筛孔尺寸为0.25mm,颗粒质量为30g。

2.矿渣粉的比表面积:-测定结果为100平方米/克。

矿粉实验原始记录

矿粉实验原始记录
标准值
单项判定
矿渣粉试验原始记录共2页,第2页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样品编号
规格型号
产品标准
样品状态
试验记录
流动
度比
试验样品:水泥:225g,矿粉:225g,水:225mL,标准砂:1350g。
对比样品:水泥:450g,矿粉:0g,水:225mL,标准砂:1350g。
次数
水泥胶砂流动度(mm)Lm
矿粉胶砂流动度(mm)L
g
g
2
g
g
烧失量
次数
试样重(m1)
灼烧后试样重(m0)
烧失量
XLOI=(m1-m0)/m1×100
平均值
标准值
单项判定
1
g
g
2
g
g
活性
指数
对比胶砂编号
矿粉胶砂:水泥:225g,矿粉:225g,水:225mL,标准砂:1350g。
水泥胶砂:水泥:450g,矿粉:0g,水:225mL,标准砂:1350g。
矿渣粉试验原始记录共2页,第1页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样品编号
规格型号
产品标准
样品状态
试验记录
密度
次数
试样重
m
煤油在李氏瓶
中的刻度v1
试样+煤油在李氏瓶中的刻度v2
试样体积
v=v2-v1
密度(g/cm3)
ρ=m/v
平均值
(g/cm3)
标准值(g/cm3)
单项判定
1
g
mL
mL
mL
2
g
mL
mL
mL
比表
面积
试样层体积V(cm3)

矿渣粉检测(报告)自动计算表

矿渣粉检测(报告)自动计算表
密度ρ(g/cm3) 氯离子含量Xcl(%)
玻璃体含量(%)
放射性 活性指数A7(%) 活性指数A28(%) 检测评定依据: GB/T 1G8B0/4T68G0B74/T2G0B8-/1T994 176-2008
S105 ≥500
≥95
试验结果
≤1.0
0.4
≤3.0
0.50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使用部位 样品产地 样品编号
XXX混凝土有限公司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试验报告
1233 原产品规格: S95
报告编号 送样日期 报告日期 检评依据 见证人
GB/T18046-2008
试验项目
含水量W(%)
烧失量X(%) 比表面积S(m2/kg)
流动度比(%) 三氧化硫含量XSO3(%)
≥400
≥300
422
≥95
103
≤4.0
0.72
≥2.8
2.76
≤0.06
/
≥85
/
合格
/
≥75
≥55
检测中
≥95
≥75
检测中
试验结论:
该磨细矿渣粉试样所检项目符合GB/T18046-2008中 S95级指标要求。
注:未经本站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检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批准
审核
校核
检验

矿渣粉试验记录 1

矿渣粉试验记录 1

胶砂种类 试验胶砂 对比胶砂 附注: 试验:
计算:
复核:
混凝土用磨细矿渣粉试验记录(一)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样品产地 规格种类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样品编号 代表数量 试验日期
表号:铁建设试录019 标准代号:Q/CR 9205-2015示值范围分辨力温度(℃)相对湿度(%)
样品状态描述 (1)含水率 次数 1 2 (2)三氧化硫 烘干前试样的质量m1(g)
(5)密度 次数 1 2 水泥 (g) (6)需水量比/流动度比 需水量比 矿渣粉 标准砂(g) (g) 用水量(mL) 结果(%) 流动度比 用水量(mL) 流动度(mm) 结果(%) 试样质 李氏瓶中未加试样时无水煤油弯 李氏瓶中加入试样后无水煤油弯 月面第一次读数V1(mL) 月面第二次读数V2(mL) 量G(g) 密度ρ (g/cm3) ρ =G/(V2-V1) 单个值 平均值
采用标准 含水率ω (%) ω =[(m1-m0)/m0]×100 单值 平均值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m0(g)
三氧化硫含量XSO3(%) 次数 1 2 (3)灼烧后的三氧化硫 次数 1 2 (4)烧失量 试样质量m(g) 灼烧后试样质量m1(g) 烧失量X(%) X=[(m-m1)/m]×100 校正后烧失量X校正(%) X校正=X+0.8(WSO3-XSO3) 单值 平均值 试样质量m(g) 灼烧后沉淀的质量m1(g) 灼烧后三氧化硫含量WSO3(%) WSO3(%)=(m1×0.343/m)×100 单值 平均值 试样质量m(g) 灼烧后沉淀的质量m1(g) XSO3(%)=(m1× 0.343/m)× 100 单值 平均值

矿渣粉检测原始记录

矿渣粉检测原始记录
对比胶砂
\
450
1350
225
L0=
试验胶砂
225
225
1350
225
L =
X=(L/L0)×100
含水量
(%)
烘干前样品质量ω1(g)
烘干后样品质量ω0(g)
含水量W(%)
备注
W=[(ω1-ω0)/ω1]×100
烧失量
(%)
灼烧前质量G(g)
灼烧后质量G1(g)ຫໍສະໝຸດ 损失(G-G1)(g)
烧失量
X15(%)
备注
灼烧温度:950℃-1000℃
X15=(G-G1)/G×100
比表
面积(m2/Kg)
体积V(m3)
密度ρ(g/cm3)
空隙率ε
样品质量W(g)
比表面积(m2/Kg)
备注
W=ρV(1-ε)
记录说明
校核: 主检:
单块值(MPa)
平均值(MPa)
单块值(MPa)
平均值(MPa)
对比样
试验样
7天抗压强度
28天抗压强度
单块值(KN)
平均值(MPa)
单块值(KN)
平均值(MPa)
对比样
试验样
7天活性指数(%):
28天活性指数(%):
流动
度比
(%)
胶砂种类
矿渣粉(g)
水泥(g)
标准砂(g)
用水量(g)
流动度(mm)
流动度比X(%)
矿渣粉检测原始记录
03-06A
样品名称
委托编号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检测依据
环境条件
设备名称
烘箱
设备编号
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