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类作文分论点导写-教案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用)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基本要素
1 主题提出
清晰地提出与亲身经历或观察相关的主题。
2 论证展开
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或数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3 论证技巧
4 结论总结
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论证的力度。
对整篇作文进行总结,强调观点和主题的重 要性。
提供例文分析
主题一例
详细分析一篇优秀的关系型话题 作文,解读其中的论证、结构和 技巧。
主题二例
探索创造性写作的例子,分析其 独特的结构和观点。
主题三例
分析一篇辩论性质的关系型话题 作文,解读其有效的论证策略。
如何挖掘经验、展开论述
1
亲身经历
选择亲身经历来支持观点,增加作文的可信度和相关性。
2
资料收集
通过阅读、听取他人经历或收集数据来得出支持观点的事例。
3
论证展开
Hale Waihona Puke 利用论证技巧展开对亲身经历或资料的解读和论证。
阅读高质量的关系型话题 作文范文,学习他人的写 作技巧。
3 寻求反馈
向他人请教并接受他们的 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写 作。
结束语
通过掌握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我们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 导(用)
在这个演讲中,我们将探讨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了解为什么这种作 文具有挑战性,并学习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为什么关系型话题作文很具挑战性
主题多样性
关系型话题作文要求涉及多 个主题,需要灵活应对。
观点整合
需要将不同观点进行整合, 达成一个完整的论述。
逻辑推理
在限定的字数内展开论述, 需要精确的逻辑推理能力。
如何论证、论证应该注意什么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之分论点拟写教学设计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之分论点拟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论点的概念和作用。
2.帮助学生掌握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三种分论点拟写的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拟写分论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分论点的拟写方法。
2.难点:能够根据中心论点准确、合理地拟写分论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 教师:同学们,在高考作文中,分论点的拟写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论证有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拟写分论点。
- 提问:大家认为分论点在作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分论点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更能突出中心论点。
- 教师:对,分论点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分析,阐述其中某一个事理,论证其中某一方面的观点。
那么,分论点应该如何拟写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具体的方法。
2.讲解分论点的基本要求(5分钟)- 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论点的基本要求。
请大家看课件。
- 展示课件中关于分论点基本要求的内容:- 字数:语言精炼,15字以内最佳。
- 个数:分论点一般三、四个。
- 位置:放于段首或单独成段。
- 结构:分论点句式要保持统一。
- 扣题:分论点的主题词必须与中心论点保持一致,或者至少做到扣题。
- 内容:分论点之间做到界线清晰,不要存在包含重复关系,或者交叉关系。
- 教师:大家要注意,分论点的拟写要符合这些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中心论点服务。
比如,分论点的字数不宜过长,否则会显得啰嗦;分论点的个数要适中,太少会导致论证不充分,太多会使文章显得杂乱;分论点的位置要明确,这样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分论点的句式要统一,这样会使文章更有节奏感;分论点要紧扣中心论点,不能偏离主题;分论点之间要相互独立,不能有重复或交叉的部分。
3.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15分钟)- 是什么的角度- 教师:我们先来学习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中的“是什么”的角度。
关系型议论文导写及例文

关系型议论文导写及例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拿破仑曾豪气冲天地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因为他身后有千军万马,更因为他是一位勇者——勇者无畏!孔子也曾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者不惧”。
但孔子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请以“勇与畏”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一是外显的——的捍卫我们要“勇”,畏缩退避只会成为“一介懦夫”,遭来唾弃;而对自然的法则、事物的规律、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则要“畏”,逆流而上只会成为“一介莽夫”,遭到惩罚。
二是内隐的——使人作出不同的抉择。
如面对人格遭受侮辱,韩信为了“将以有为”而选择了“畏”——受胯下之辱;孙天帅为了“维护人格、国格”而选择了“勇”——坚决不下跪。
为此,对“勇与畏”的抉择和评价,我们要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异。
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辨才能全面、客观、深入、辩证,从而在“立意深刻”的高原上去展示自己夺目的才情、才思和才华。
【例文一】勇与畏苏轼在《留侯论》中认为“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似乎“勇”,就是要能忍。
诚然!但我觉得“畏”这个与“勇”貌似相反的东西,也是“勇”所必不可少的。
如何处理两者间的关系很有一番学问。
有“勇”而不“畏”者。
这类人天不怕地不怕,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如拿破仑。
他一生从不知畏,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迎头而上,不断地扩张他的版图,侵略别国,一连打了四十几场胜战,成就了名誉,满足了雄心,但却被欧洲许多国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最终他迎来了滑铁卢之战,成了俘虏,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最后被人毒死。
一代英豪,仅仅因为不知畏,而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看来有勇无畏者,即使风光也仅一时。
他最终面对的是惨痛的教训。
有“畏”而不“勇”者。
这些人往往遇到困难就退缩,把自己看得甚至比蚂蚁还弱小。
关系类作文如何写作(作文教案)5

关系类作文如何写作(作文教案)5第一篇:关系类作文如何写作(作文教案)5如何写好高考关系类作文一、认识关系型作文(一)关系式作文。
所谓关系型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文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常见的关系有并列、对立、从属、因果和层进等,而这些关系中,都包含辩证的、矛盾的关系。
(二)要辨明关系型作文命题要素间的关系。
关系型命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命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关系型作文命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自由与纪律”这个命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
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命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
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命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如“痛苦与成功”这个命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
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3.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命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
议论文教案三关系类作文指导

议论文教案三:关系类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回顾上次单向型作文构思要领,综合采用多种论证结构方式,讲评《同情心》和《羞耻》的成败得失。
2、引出世界上很多人和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联系的。
联系的方式有三种:近似型、关联型、相对型。
3、指导练习《轻视和欣赏》关系作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讲探,第二课时:练第三课时:评和议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学的环节:记得有一年高考题目是《树木-森林-气候》,请同学们还举出今年高考题目中的问题。
例如《走与停》、《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人与路》等等。
师生一起互动。
引入今天主讲的内容:关系类文章的写法探讨。
2.讲的环节:本部分以教师主讲为主:关系型话题,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由这种话题构成的作文题目就是关系型话题作文。
写作这类作文,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如2003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题目所给材料是“智子疑邻”的寓言故事,由此导引出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很明显,这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
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由两个概念“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构成,而“感情亲疏”是一个主谓短语,包括两个方面:感情亲(亲近)、感情疏(疏远),这两个方面又构成并列关系;“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认知”(认识)。
话题中的“和”为一连词,连接这两个概念。
该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弄清楚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其关系是开放性的,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也不是唯一的:①从正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由此可谈及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情人眼里出西施,真挚的感情引导健康的审美意识(爱憎分明)。
②从反面看,感情的亲疏有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由此可谈及任人唯亲、偏信则暗、徇情枉法、有失公允及恨乌及屋等。
③全面地看,感情有亲有疏,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能受情感亲疏而左右。
甚至有专家将它们间的关系列出了16种。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选择一个你对其充满兴趣的话题, 写作会更有动力。
选择一个新颖的话题,能引起读 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写作结构
一个合适的写作结构可以帮助你组织思想,清晰地传达观点和论据。
1
引言
引入关系型话题的重要性和相关背景信息。
2
论述中心
逐一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相关论据,把握层次逻辑。
3
总结结论
总结主要观点,给出结论并重申立场。
语法准确
避免语法错误,使用正确的时态和语法结构。
拼写正确
仔细检查拼写错误,确保文章没有基础的拼写错误。
使用工具
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工具来提高准确性。
提出有效的论点和论据
有效的论点和论据可以增强你的观点的说服力,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你的立场。
1 分析关系
深入分析关系,理解各个 因果关系和相关性。
2 提供证据
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引用来 支持你的观点。
3 逻辑连贯
确保论点和论据在逻辑上 相互一致和连贯。
有效的段落组织和过渡
良好的段落组织和过渡可以使文章更易读,帮助读者理解观点的发展和转变。
主题句
每个段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句,概括段落内容。
支持句
在段落中使用支持句来进一步 解释和支持主题句。
过渡词语
使用合理的过渡词语来连接段 使用具有连贯性和多样性的词汇可以丰富你的表达,增加文章的质感。
词汇多样性
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和形容词来 使文章更加生动多样。
词汇连贯性
确保使用的词汇在上下文中连贯 性和一致性,避免重复使用。
积累词汇
通过阅读和听力扩大自己的词汇 量,不断积累新的词汇。
强化论点和观点
通过引用专家意见和研究结果来加强你的论点和观点,增加说服力。
《议论文如何拟写分论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掌握拟写分论点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在写作议论文时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分论点的概念:分论点是支持主论点的论点,是论证主论据的依据。
3. 拟写分论点的方法:根据主论点提炼分论点;根据论据提炼分论点;根据问题提炼分论点。
4. 拟写分论点的技巧:逻辑顺序、并列顺序、递进顺序、转折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拟写分论点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写作议论文时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主论点、论据、问题提炼分论点,并运用适当的技巧组织文章结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分论点的概念及拟写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议论文范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拟写分论点的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拟写分论点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分论点的概念,阐述其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
3. 演示:通过优秀议论文范例,展示拟写分论点的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主论点,提炼出若干个分论点,并运用适当的技巧组织文章结构。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分论点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拟写分论点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写作实践中运用。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教学资源:1. 优秀议论文范例:用于展示拟写分论点的技巧。
2. 写作练习材料:用于学生实践训练。
3. 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分论点的概念。
2. 第3-4课时:讲解拟写分论点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优秀议论文范例。
议论文指导:关系型议论文如何编写论点_议论文指导

议论文指导:关系型议论文如何编写论点_议论文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议论文指导:关系型议论文如何编写论点1.关系式作文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论题的表现形式。
常见的关系有并列、对立、从属、因果和层进等,而这些关系中,都包含辨证的、矛盾的关系。
(1)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关系式话题题面形式基本有三种:Ⅰ、考题明确给出话题,并且这个话题是一个并列式短语。
如2005年全国高考卷二作文题“位置与价值”,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凤头、猪肚、豹尾”等。
2007年海南高考话题作文“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2007年四川高考话题作文“一步与一生”。
Ⅱ、明确给出话题,但话题不是用并列短语,而是用表关系式的词语组成。
如2005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今年花胜去年红”。
2005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等。
Ⅲ、没有明确给出话题,但从所给的材料中仍然可以归纳出关系式的话题。
如从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所提供的两个图形及其提示文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星形和圆形”的话题。
从湖北省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出与入”的话题。
从2007宁夏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创造是需要一定的机遇和执著”的话题。
话题作文是自2003年至2007年各省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2004年全国各地共有15份高考卷,其中有10份试卷的作文话题是关系式的。
2005年全国各地共有17份高考卷,其中有9份试卷的作文是关系式话题。
(2)从材料作文或者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关系式论题的。
例如从2008年全国2卷新材料作文《海龟和老鹰》的材料中,可以归纳出“动机与结果”的论题。
(3)用并列短语作命题或半命题议论性文章题目的,或者用表示关系的词语组成命题或半命题议论性文章题目的。
用并列短语作命题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题目的也有很多,如“天才与勤奋”、“理想与现实”等,用并列短语来作半命题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的题目也有很多,如“平凡与”(填空线上可以填上“伟大”“平庸”“不平凡”)、“ 与创新”(填空线上可以填上“求实”“继承”“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统一关系类作文分论点导写-教案
2020年新山东高考作文题目为“疫情中的距离和联系”,该题考察了同学们对疫情中“距离”和“联系”两个概念和外在表现的理解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把握,这是一种关系类材料作文。
未来新高考着重考查语文核心素养,其中包括了“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维度,具体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而新山东作文正体现了这一点,这种对对立概念、关联概念的关系进行理解辨析的关系类作文未来会成为考试的热门。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掌握关系类作文分论点设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根据分论点的设置来快速判断一篇考场关系类议论文的分数高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题目讲解中进行价值观教育。
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本课的重点、过程与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对比两组词
A组:正义与邪恶、无私与自私、公正与偏私、善良与凶恶
B组:纪律与自由、继承与创新、独创与共享、独乐与众乐
导语:“未来考试的重点为B组,这组词为“对立统一”的概念,对对立统一关系的辨析,考察了同学们的逻辑思辨能力,这种突出核心素养的考法,未来会成为考试的热门,因此有必要教会同学们一些方法技巧来应对这种考法,今天我们就从一个很小但又很重要的角度切入——分论点。
”
(二)例题示范、归纳要点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
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
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一《在距离中搭建联系的桥梁》
分论点1:疫情当前,病毒肆虐,距离是人们彼此安全的保障,却并未斩断联系。
分论点2: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联系是人心的支柱和动力,拉近了人心的距离。
分论点3:勇毅笃定,战无不胜,拉开距离,密切联系,我们定能战胜疫情。
范文二《路虽遥,心更近》
分论点1:一米黄线,山海横绝,疫情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联系,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分论点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尽管距离越来越远,但人心的温情联系从未断绝。
分论点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适度的距离与绵延不断的联系让我们紧密团结为一体。
请归纳:以上两篇优秀范文,在关系类作文分论点设置上有何技巧?
1.同时扣两个关键词
2.各有侧重,形成梯度
3.第三个分论点要综合二者
4.巧用对句,朗朗上口
(三)优劣评判与分析
以下为市一模中四篇不同档次(上、中上、中下、下)的考生现场作文,请你根据以上归纳的要点,为他们归档。
你的排序是:上:3 中上:1 中下:2 下:4
(四)实战演练
展示2019年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修改版),要求学生按照上一环节中总结出来的分论点设置原则构思三个分论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并展示点评。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
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让越来越多的内容独创者得以共享他们的智慧与成果。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独有成果来发展自身,但同时也需要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来支撑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于“独创与共享”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五)展示、点评分析与总结:略。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