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术后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腰椎滑脱护理查房

脱。分为两型:a.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b.峡部仅仅拉长而没有 断裂,仍保持连续性。
●③退行性滑脱: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④创伤后滑脱:由于创伤而引起后关节突脱位,常导致脊柱严重骨折
或脱位。 ●⑤病理性滑脱: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⑥医源性滑脱:多见于外科手术治疗后,由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
●入院诊断 第4腰椎Ⅱ度滑脱。 ●主要的护理问题 疼痛、躯体活动障碍。 ●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 术前镇痛,绝对卧床休息,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择期行腰4椎体滑脱复位并椎管扩大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钉棒 内固定术。
二
【护士长提问】
什么是腰椎滑脱?
●答:腰椎滑脱(图6-10)是指相邻椎 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 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腰椎滑脱 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 天性的。
主要为小关节松弛退变、椎间隙塌陷、韧带松弛。 ●②真性滑脱,又称峡部裂性滑脱。此类型椎体向前滑移,腰椎后方结
构不完整,滑脱发生的原因与腰椎退变及峡部裂有很大关系。一般在 预后上峡部断裂者加重的可能性较大。
●(2)按病因分型 ●①先天性滑脱: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
腰5至骶1脊柱裂。 ●②峡部性滑脱: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
●(5)病理性滑脱 多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 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除三大常规及实验室检查外,常还须做哪些辅助检查?这些辅助检查 分别有什么意义?
●答:还须做X线、CT和MRI检查,各项检查的意义如下。
●(1)X线片 对腰椎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十分重要。采用 侧位、左右斜位及动力性X线片是必要的。侧位片可了解是否有滑脱 及滑脱的程度,斜位片清晰地显示峡部病变,动力性拍片即腰部过伸 屈位拍片可判断出腰椎不稳定的程度。术前摄片主要用于明确诊断, 术后主要用于确定手术效果。
●③退行性滑脱: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④创伤后滑脱:由于创伤而引起后关节突脱位,常导致脊柱严重骨折
或脱位。 ●⑤病理性滑脱: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⑥医源性滑脱:多见于外科手术治疗后,由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
●入院诊断 第4腰椎Ⅱ度滑脱。 ●主要的护理问题 疼痛、躯体活动障碍。 ●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 术前镇痛,绝对卧床休息,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择期行腰4椎体滑脱复位并椎管扩大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钉棒 内固定术。
二
【护士长提问】
什么是腰椎滑脱?
●答:腰椎滑脱(图6-10)是指相邻椎 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 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腰椎滑脱 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 天性的。
主要为小关节松弛退变、椎间隙塌陷、韧带松弛。 ●②真性滑脱,又称峡部裂性滑脱。此类型椎体向前滑移,腰椎后方结
构不完整,滑脱发生的原因与腰椎退变及峡部裂有很大关系。一般在 预后上峡部断裂者加重的可能性较大。
●(2)按病因分型 ●①先天性滑脱: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
腰5至骶1脊柱裂。 ●②峡部性滑脱: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
●(5)病理性滑脱 多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 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除三大常规及实验室检查外,常还须做哪些辅助检查?这些辅助检查 分别有什么意义?
●答:还须做X线、CT和MRI检查,各项检查的意义如下。
●(1)X线片 对腰椎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十分重要。采用 侧位、左右斜位及动力性X线片是必要的。侧位片可了解是否有滑脱 及滑脱的程度,斜位片清晰地显示峡部病变,动力性拍片即腰部过伸 屈位拍片可判断出腰椎不稳定的程度。术前摄片主要用于明确诊断, 术后主要用于确定手术效果。
腰椎滑脱术后患者护理查房

简单地说腰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 另一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
腰椎滑脱症: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慢 性下腰痛、腰骶神经卡压症和马尾 综合征等表现。
疾病简介|病因与病理
PART 1 ● ● ● ● ● ●
腰椎滑脱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大量研究表明先天性 发育缺陷和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是两个可能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以后者为主。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减轻腰部负荷 2、制动:腰围、外固定支具 3、牵引:缓解肌肉紧张、调整小关节位置 4、手法治疗 5、腰背肌锻炼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有:①Ⅱ度以下滑脱、顽固性下腰部疼痛或下 腰部疼痛症状加剧,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②伴有腰椎间 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出现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 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③病程长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症 状轻重与滑脱加重程度和椎间盘退行变程度相符,影像 学检查证实滑脱进度。④Ⅲ度以上严重滑脱。
疾病简介|诊断性检查
PART 1 ● ● ● ● ● ●
X线片:X线表现对于腰椎滑脱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十 分重要。凡疑诊本病者均应常规拍摄站立位的前后位、左 右斜位、侧位及动力性X线片。
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三维重建可以明确椎间孔 变化及滑脱程度。
核磁共振检查(MRI):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 椎间盘退变程度。
突一同向前滑移。”
腰椎椎体解剖
椎骨中较大者 椎孔大近似三角形 棘突呈矢状位的长方形板状,水平
向后,尖端圆钝 椎弓与椎体连接处缩窄的部分称椎
弓根 椎弓板位于椎弓根和棘突之间。 峡部:上下关节突间部
腰椎滑脱症: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慢 性下腰痛、腰骶神经卡压症和马尾 综合征等表现。
疾病简介|病因与病理
PART 1 ● ● ● ● ● ●
腰椎滑脱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大量研究表明先天性 发育缺陷和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是两个可能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以后者为主。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减轻腰部负荷 2、制动:腰围、外固定支具 3、牵引:缓解肌肉紧张、调整小关节位置 4、手法治疗 5、腰背肌锻炼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有:①Ⅱ度以下滑脱、顽固性下腰部疼痛或下 腰部疼痛症状加剧,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②伴有腰椎间 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出现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 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③病程长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症 状轻重与滑脱加重程度和椎间盘退行变程度相符,影像 学检查证实滑脱进度。④Ⅲ度以上严重滑脱。
疾病简介|诊断性检查
PART 1 ● ● ● ● ● ●
X线片:X线表现对于腰椎滑脱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十 分重要。凡疑诊本病者均应常规拍摄站立位的前后位、左 右斜位、侧位及动力性X线片。
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三维重建可以明确椎间孔 变化及滑脱程度。
核磁共振检查(MRI):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 椎间盘退变程度。
突一同向前滑移。”
腰椎椎体解剖
椎骨中较大者 椎孔大近似三角形 棘突呈矢状位的长方形板状,水平
向后,尖端圆钝 椎弓与椎体连接处缩窄的部分称椎
弓根 椎弓板位于椎弓根和棘突之间。 峡部:上下关节突间部
腰椎滑脱手术病人的护理查房

手术步骤 确认需复位的椎弓根
准备螺钉孔道 螺钉的植入 植骨床的准备 棒的剪裁和折弯 钉棒的连接 安装横连接 植骨 放置引流、关闭切口
手术配合 递布巾钳拎起部分椎体,递开口器、开路器 顺椎弓根进入椎体,递包裹骨蜡定位针 C-臂机协助定位 递合适丝攻建立孔道,球探测深
递起子及合适螺钉,拧入椎弓根螺钉
递尖刀切除关节囊;咬骨钳咬除关节软骨、横突、骶 翼等皮质 递模棒测量长度及弯曲弧度,弯棒器根据模棒弯棒 递持棒钳上棒,用眼螺栓(顶丝)做临时固定,递抱 紧器、压棒器确定位置后锁紧眼螺栓(顶丝) 递合适尺寸的横连接棒安装,递起子锁紧眼螺栓(顶 丝) 递合适的骨松质植入
• 临床表现 ➢体征 −腰椎侧凸 −腰部活动障碍 −压痛、叩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X线: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 − CT: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 − MRI:显示椎管形态、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腰椎管狭窄症
清点物品递圆刀片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达肌肉; 干纱布擦拭血出血点电凝止血
递甲状腺拉钩牵开皮下组织,术者用骨剥包裹纱布或 组织剪钝性和锐性交替分离
5.显露椎体前方前方沿血管鞘与内脏鞘间隔分离并显 露
6.摘除椎间盘及减压
递椎体牵开器牵开显露椎体,尖刀片切开椎间盘,髓 核钳摘除椎间盘组织,递刮匙刮除终板软骨,暴露终 板软骨下骨;神经剥离子探查颈椎管
• 腰椎滑脱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 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间歇性跛 行等症状的疾病。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
手术配合
腰椎滑脱护理查房汇总

•4
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 • 5、认真做好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勤整理、勤更换。 • 2013-1-16 9:00
• O: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
• 2012-12-1 9:00 • P7:躯体活动障碍—与椎体滑脱有关 • 1、协助患者进食、排便及个人卫生 • 2、移动患者躯体时,动作应稳、准、轻、
• O:患者情绪稳定,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 2012-11-20 9:00 • P2:部分自理缺陷-与卧床休息有关; • I:1、备好传呼器及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到的
地方。 • 2、加强巡视,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以理解
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病人交流,了解生活所需,尽 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协助病人洗漱、更衣、床上 擦浴 • 3、助病人处于适合就餐的体位,为病人做好口 腔、皮肤清洁护理,使病人身心舒畅,保持乐观 情绪。 • 4、提供温度、软硬度适中的食物,以适合病人 咀嚼和吞咽能力。 • 5、病情予允许时指导和帮助病人逐渐恢复力所 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
• 2013-1-17 9:00 • O:患者能适量的下床小范围活动
• 2013-1-18 8:00
• P9:高危险性伤害(有跌倒的危险)—与 逐渐下床活动有关
• I: 1、做好放跌倒工作,及时挂上防跌倒标 志,拉好床栏。
• 2、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下床尽量有家 属陪伴,穿好防滑鞋。
• 2013-1-22 17:00
• 2012-12-11 8:00 • 0:患者体温恢正常
• 2012-11-30 11:00 • P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有
关 • I:1、保持床单元干燥、平整,及时更换衣物。 • 2、经常按摩受压处皮肤。 • 3、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注意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
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 • 5、认真做好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勤整理、勤更换。 • 2013-1-16 9:00
• O: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
• 2012-12-1 9:00 • P7:躯体活动障碍—与椎体滑脱有关 • 1、协助患者进食、排便及个人卫生 • 2、移动患者躯体时,动作应稳、准、轻、
• O:患者情绪稳定,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 2012-11-20 9:00 • P2:部分自理缺陷-与卧床休息有关; • I:1、备好传呼器及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到的
地方。 • 2、加强巡视,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以理解
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病人交流,了解生活所需,尽 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协助病人洗漱、更衣、床上 擦浴 • 3、助病人处于适合就餐的体位,为病人做好口 腔、皮肤清洁护理,使病人身心舒畅,保持乐观 情绪。 • 4、提供温度、软硬度适中的食物,以适合病人 咀嚼和吞咽能力。 • 5、病情予允许时指导和帮助病人逐渐恢复力所 能及的生活自理能力.
• 2013-1-17 9:00 • O:患者能适量的下床小范围活动
• 2013-1-18 8:00
• P9:高危险性伤害(有跌倒的危险)—与 逐渐下床活动有关
• I: 1、做好放跌倒工作,及时挂上防跌倒标 志,拉好床栏。
• 2、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下床尽量有家 属陪伴,穿好防滑鞋。
• 2013-1-22 17:00
• 2012-12-11 8:00 • 0:患者体温恢正常
• 2012-11-30 11:00 • P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有
关 • I:1、保持床单元干燥、平整,及时更换衣物。 • 2、经常按摩受压处皮肤。 • 3、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注意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
腰椎滑脱护理查房-38页PPT资料

治疗无效; • 伴发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出现间歇
性跛行、马尾综合征; • 病程长,逐渐加剧,影像学证实滑脱进展; • Ⅲ度以上严重腰椎滑脱。
• (2)后路滑脱复位
• 目前,对复位意见仍不统一,同意者认为 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意者 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
• 一般主张部分复位,切除瘢痕、骨赘,先 撑开后复位,可以恢复脊柱正常力线,增 加接触面积,促进植骨融合。
2019/11/25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
2、侧位片: • 椎弓根后下方细长或见透明裂隙,关节突 间常见硬化征象; • 上位病变椎体出现滑移; • 椎间隙狭窄,椎间隙前后比例异常。 • 可对滑脱程度进行具体测量。
2019/11/25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
2019/11/25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
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 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 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
• 三点支撑法
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将双上肢抬离床面 ,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 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2)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 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 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 滑脱的发生。
预防保健
• 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 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滑脱的趋势。
• 腰背肌肉的锻炼方法: 1.“飞燕法”
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 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 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2.五点支撑法
• 5、手法治疗
镇痛软组织放松:俯卧晃腰法、局部揉、滚 法;
性跛行、马尾综合征; • 病程长,逐渐加剧,影像学证实滑脱进展; • Ⅲ度以上严重腰椎滑脱。
• (2)后路滑脱复位
• 目前,对复位意见仍不统一,同意者认为 重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意者 认为复位易牵拉神经根;
• 一般主张部分复位,切除瘢痕、骨赘,先 撑开后复位,可以恢复脊柱正常力线,增 加接触面积,促进植骨融合。
2019/11/25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
2、侧位片: • 椎弓根后下方细长或见透明裂隙,关节突 间常见硬化征象; • 上位病变椎体出现滑移; • 椎间隙狭窄,椎间隙前后比例异常。 • 可对滑脱程度进行具体测量。
2019/11/25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
2019/11/25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
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 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 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
• 三点支撑法
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将双上肢抬离床面 ,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 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2)减少腰部过度旋转,蹲起等活动,减少腰 部过度负重。这样可减少腰椎小关节的过度 劳损、退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 滑脱的发生。
预防保健
• 加强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腰背肌肉的强劲可增 加腰椎的稳定性,拮抗腰椎滑脱的趋势。
• 腰背肌肉的锻炼方法: 1.“飞燕法”
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 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 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2.五点支撑法
• 5、手法治疗
镇痛软组织放松:俯卧晃腰法、局部揉、滚 法;
腰椎滑脱术后护理查房

③ III度--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滑脱50%-75%
④ IV度--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滑脱75%-100%
疾病简介|分度
PART 1 ● ● ● ● ● ●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滑脱程度较轻,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
症状、体征不明显者。年龄大、体质差、不能 耐受手术的患者。 2.手术治疗: 矫正畸形、解除神经根压迫、加强腰椎稳定、 提供骨融合、解除疼痛。
突一同向前滑移。”
腰椎椎体解剖
椎骨中较大者 椎孔大近似三角形 棘突呈矢状位的长方形板状,水平
向后,尖端圆钝 椎弓与椎体连接处缩窄的部分称椎
弓根 椎弓板位于椎弓根和棘突之间。 峡部:上下关节突间部
疾病简介| 概述
PART 1 ● ● ● ● ● ●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 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 分或全部的滑移。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手术方式、步骤:
① 椎管减压:是否减压决定于有无神经根压迫症状,CT片 有无椎管、神经根管狭窄;
② 滑脱复位:目前,对复位意见仍不统一,同意者认为重 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 神经根;
③ 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临床上运用较为普 及:
疾病简介|诊断性检查
PART 1 ● ● ● ● ● ●
X线片:X线表现对于腰椎滑脱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十 分重要。凡疑诊本病者均应常规拍摄站立位的前后位、左 右斜位、侧位及动力性X线片。
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三维重建可以明确椎间孔 变化及滑脱程度。
核磁共振检查(MRI):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 椎间盘退变程度。
腰椎管滑脱患者护理查房记

生活自理 ADL:100分 生活可自理
心理情况 良好
入院情况 T:36.6℃、P:100次/分、R:20次/分/BP:169/89mmHg
专科检查
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左踇背伸肌肌力及趾屈肌力约IV级 双踝关节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 深感觉存在 双上肢未见畸形 关节未见红肿
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2020年11月11日因“活动 双下肢乏力1年”入我院心 内科,后由我科医生会诊 后考虑“腰椎滑脱”,11 月17日由心内科转入我科 继续治疗
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
2020年12月30日患者经高压氧会诊
后行高压氧治疗,十天一疗程,并
继续配合针灸,营养神经等对症治
疗。
。
术后第五十天
术后第五十三天
2021年01月02日,患者自诉行高压 氧治疗后右下肢活动更灵活,其余 未诉不适,嘱其继续行高压氧治疗 和针灸康复治疗。
辅助检查
尿液检查
日期 11月13日 11月18日 11月27日 12月18日 12月20日
2020-11-25日在全身麻醉 下行后入路双通道脊柱内 镜下腰4/5椎管减压+椎间 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经 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入院
术前
手术
完善相关检查,尿液提示: 白细胞:779.7/ul↑,红细 胞 : 605.00ul↑ , 细 菌 : 5035/ul↑,提示尿路感染
术后
11月26日患者术后第一 天未诉不适,生命体征 平稳,各方面状况良好
护理查体(控制在15分钟)
T:36.5℃ P:65次/分 R:20次/分 BP:115/70mmhg 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左踇背伸肌肌力及趾屈肌力约II级 右踇背伸肌肌力及趾屈肌力约I级 双足内侧缘浅有感觉 双上肢未见畸形 关节未见红肿
腰椎滑脱护理查房_图文_2022年学习资料

腰推滑脱的术前护理-①指导病人戒烟、戒酒-2-教给病人正确有效的咳痰方法,避免术后因咳痰无力,发-生坠积性 炎。-3-预防感冒,减少外出,避免到人多的场合。-④-保证足够的睡眠,睡眠欠佳者,可遵医嘱口服安眠药物。强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养成习惯, 避免因术后不习-惯导致尿潴留或便秘。-根据病情指导三点式、五点式功能练习(三点式:头及双-足跟;五点式:头 双时及双定跟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椎管前后径延长“双管征”:-2020/4/24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滑脱椎体“双边征”;-2020/4/24-17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椎间盘于相邻椎体层面以相反方向超出椎体边缘-“夹心征”-3-2020/4/24-1
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表现-三腰椎MRI片-椎弓峡部崩裂面粗糙的低信号带;-2020/4/24-19
1:焦虑:与担心本次治疗效果有关-护理目标:树立病人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措施-1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对疾 的担心,解答患者的疑-2加强树立患者信心,向患者介绍治愈病例,消除患者-不信任心理-3注意休息,加强看护防 意外发生-4提供所需的生活护理-护理评价:患者夜间可间断入眠,对本次治疗产生信心。
治疗过程-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于11月27日上午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L4椎体切开复位+L4,5椎间融合术毕返回病房,立即给于吸氧,心电监护应用-生命体征平稳,患部无菌敷贴覆盖,干洁,切-口引流管和留置尿管各一根 均在位畅,术后带-回红悬2U,血浆400ml,14:20开始输注,-17:00输注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无不 反应,-现术后第11天,患部无菌敷贴覆盖,干结,伤口-愈合良好。
专科情况:视:神情,查体合作,痛苦貌,头颅-四肢无畸形,末梢血运良好,余未见明显异常-触:腰部叩击痛阳性, L4椎体附近明显,并向-右下肢放射痛及酸胀感,未及骨擦感,右下肢外-侧稍麻木感不适,左侧正常。-动:腰部屈 活动稍受限,右下肢上抬活动受限-右膝跳反射无,右跟键反射无,左侧跟腱反射-弱阳性,右下肢肌力减弱,左侧正常 量:双下肢等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腰椎滑脱症术后护理查房
康复科 黄圆媛 2016-01
2
目录
PART 1 疾病简介
PART 2 病史汇报
PART 3 护理查体
PART 4 护理程序
PART 5 健康教育
3
疾病简介| 概述
PART 1 ● ● ● ● ● ●
1782年比利时医师Herbinlaux最先描述了腰5椎体在 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
16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手术方式、步骤:
① 椎管减压:是否减压决定于有无神经根压迫症状,CT片 有无椎管、神经根管狭窄;
② 滑脱复位:目前,对复位意见仍不统一,同意者认为重 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 神经根;
③ 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临床上运用较为普 及: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脑内出血后遗症
18
病史汇报|入院病情
PART 2 ● ● ● ● ● ●
3年前患者劳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卧床休息后稍可缓解,行腰 椎键盘CT检查示“腰4椎体滑脱,致椎管狭窄”,未引起重视也 未行特殊处理。期间腰背部疼痛反复出现,并逐渐出现右下肢 麻痛,麻木感以小腿外侧明显,远距离行走后即出现麻痛。
椎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对检出椎管内突出物价值较 大。只在神经体征明显、不排除肿瘤或计划在术中行复位 者时应用。
11
疾病简介|分度
PART 1 ● ● ● ● ● ●
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度: ① I度---- 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 1/4者。滑脱<25%
② II度---超过1/4,但不超过2/4者。滑脱25%-50%
④ 植骨融合:内固定物是暂时的,植骨自身骨性融合才能 保持持久稳定;
17
病史汇报|基本资料
PART 2 ● ● ● ● ● ●
姓名:朱宁生 性别:男 年龄:56岁 职业:行政人员 婚姻状况:已婚 入院方式:平车推入 住院号:201533371
出生地:安徽 民族:汉 住址:安徽省合肥市潜山路 入院时间:2015-12-8 入院诊断:腰椎滑脱症术后
8
疾病简介| 临床分型
PART 1 ● ● ● ● ● ●
Ⅰ型 先天性滑脱:先天峡部发育不良; Ⅱ型 峡部性滑脱:峡部部分缺损,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
Ⅱa 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 Ⅱb峡部拉长,没有断裂,保持连续性; Ⅲ型 退行性滑脱:椎间盘退变,中老年多见; Ⅳ型 创伤后滑脱: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Ⅴ型 病理性滑脱: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Ⅵ型 外科治疗后:多见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压术后。
历
1854年Kilian提出脊柱滑脱症的概念,将其定义为“ 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一椎体相对向前滑移”。
史
1855年Robert指出神经弓缺陷是本症的基本病变。
回
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报道椎弓崩裂与脊柱滑脱。
顾
1957年Taillard将脊柱滑脱症定义为“由于关节突间 连续断裂或延长而引起椎体与其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
10
疾病简介|诊断性检查
PART 1 ● ● ● ● ● ●
X线片:X线表现对于腰椎滑脱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十 分重要。凡疑诊本病者均应常规拍摄站立位的前后位、左 右斜位、侧位及动力性X线片。
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三维重建可以明确椎间孔 变化及滑脱程度。
核磁共振检查(MRI):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 椎间盘退变程度。
③ III度--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滑脱50%-75%
④ IV度--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滑脱75%-100%
12
疾病简介|分度
PART 1 ● ● ● ● ● ●
13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滑脱程度较轻,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
症状、体征不明显者。年龄大、体质差、不能 耐受手术的患者。 2.手术治疗: 矫正畸形、解除神经根压迫、加强腰椎稳定、 提供骨融合、解除疼痛。
简单地说腰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 另一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
腰椎滑脱症: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慢 性下腰痛、腰骶神经卡压症和马尾 综合征等RT 1 ● ● ● ● ● ●
腰椎滑脱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大量研究表明先天性 发育缺陷和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是两个可能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以后者为主。
1.遗传学说:白种人发病2~6%,爱斯基摩人发病50%, 28%儿童患者父母有峡部缺损;
2. 创伤学说:交通事故、应力骨折、疲劳骨折等外伤可 导致椎体滑脱,运动员和重体力者多见;常合并椎体的骨 折。
3.峡部发育障碍与外伤混合学说:先天发育不良为基础, 后天应力损伤为诱因。
4.退变学说:椎间盘退变、间隙变窄,节段性不稳,关节 突增生,椎体旋转。
14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减轻腰部负荷 2、制动:腰围、外固定支具 3、牵引:缓解肌肉紧张、调整小关节位置 4、手法治疗 5、腰背肌锻炼
15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有:①Ⅱ度以下滑脱、顽固性下腰部疼痛或下 腰部疼痛症状加剧,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②伴有腰椎间 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出现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 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③病程长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症 状轻重与滑脱加重程度和椎间盘退行变程度相符,影像 学检查证实滑脱进度。④Ⅲ度以上严重滑脱。
9
疾病简介|临床表现
PART 1 ● ● ● ● ● ●
1.下腰痛:长期反复发作,站立行走、 负重及弯腰加重,卧床休息减轻;
2.坐骨神经痛: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 疼痛、麻木,膝腱、跟腱反射异常, 直腿抬高试验(+);
3.椎管狭窄表现:间歇性跛行;
4.马尾综合征:鞍区麻木,大小便异 常,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不 全性瘫痪。
突一同向前滑移。”
4
腰椎椎体解剖
椎骨中较大者 椎孔大近似三角形 棘突呈矢状位的长方形板状,水平
向后,尖端圆钝 椎弓与椎体连接处缩窄的部分称椎
弓根 椎弓板位于椎弓根和棘突之间。 峡部:上下关节突间部
5
6
疾病简介| 概述
PART 1 ● ● ● ● ● ●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 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 分或全部的滑移。
腰椎滑脱症术后护理查房
康复科 黄圆媛 2016-01
2
目录
PART 1 疾病简介
PART 2 病史汇报
PART 3 护理查体
PART 4 护理程序
PART 5 健康教育
3
疾病简介| 概述
PART 1 ● ● ● ● ● ●
1782年比利时医师Herbinlaux最先描述了腰5椎体在 骶骨上向前滑移的病例。
16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手术方式、步骤:
① 椎管减压:是否减压决定于有无神经根压迫症状,CT片 有无椎管、神经根管狭窄;
② 滑脱复位:目前,对复位意见仍不统一,同意者认为重 建脊柱序列,减轻椎管狭窄,不同意者认为复位易牵拉 神经根;
③ 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临床上运用较为普 及: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脑内出血后遗症
18
病史汇报|入院病情
PART 2 ● ● ● ● ● ●
3年前患者劳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卧床休息后稍可缓解,行腰 椎键盘CT检查示“腰4椎体滑脱,致椎管狭窄”,未引起重视也 未行特殊处理。期间腰背部疼痛反复出现,并逐渐出现右下肢 麻痛,麻木感以小腿外侧明显,远距离行走后即出现麻痛。
椎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对检出椎管内突出物价值较 大。只在神经体征明显、不排除肿瘤或计划在术中行复位 者时应用。
11
疾病简介|分度
PART 1 ● ● ● ● ● ●
临床上一般分为四度: ① I度---- 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 1/4者。滑脱<25%
② II度---超过1/4,但不超过2/4者。滑脱25%-50%
④ 植骨融合:内固定物是暂时的,植骨自身骨性融合才能 保持持久稳定;
17
病史汇报|基本资料
PART 2 ● ● ● ● ● ●
姓名:朱宁生 性别:男 年龄:56岁 职业:行政人员 婚姻状况:已婚 入院方式:平车推入 住院号:201533371
出生地:安徽 民族:汉 住址:安徽省合肥市潜山路 入院时间:2015-12-8 入院诊断:腰椎滑脱症术后
8
疾病简介| 临床分型
PART 1 ● ● ● ● ● ●
Ⅰ型 先天性滑脱:先天峡部发育不良; Ⅱ型 峡部性滑脱:峡部部分缺损,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
Ⅱa 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 Ⅱb峡部拉长,没有断裂,保持连续性; Ⅲ型 退行性滑脱:椎间盘退变,中老年多见; Ⅳ型 创伤后滑脱: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Ⅴ型 病理性滑脱: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Ⅵ型 外科治疗后:多见广泛椎板及小关节切除减压术后。
历
1854年Kilian提出脊柱滑脱症的概念,将其定义为“ 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一椎体相对向前滑移”。
史
1855年Robert指出神经弓缺陷是本症的基本病变。
回
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报道椎弓崩裂与脊柱滑脱。
顾
1957年Taillard将脊柱滑脱症定义为“由于关节突间 连续断裂或延长而引起椎体与其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
10
疾病简介|诊断性检查
PART 1 ● ● ● ● ● ●
X线片:X线表现对于腰椎滑脱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十 分重要。凡疑诊本病者均应常规拍摄站立位的前后位、左 右斜位、侧位及动力性X线片。
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三维重建可以明确椎间孔 变化及滑脱程度。
核磁共振检查(MRI):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 椎间盘退变程度。
③ III度--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滑脱50%-75%
④ IV度--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滑脱75%-100%
12
疾病简介|分度
PART 1 ● ● ● ● ● ●
13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滑脱程度较轻,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
症状、体征不明显者。年龄大、体质差、不能 耐受手术的患者。 2.手术治疗: 矫正畸形、解除神经根压迫、加强腰椎稳定、 提供骨融合、解除疼痛。
简单地说腰椎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 另一椎体上向前或向后移位
腰椎滑脱症:当腰椎滑脱同时伴慢 性下腰痛、腰骶神经卡压症和马尾 综合征等RT 1 ● ● ● ● ● ●
腰椎滑脱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大量研究表明先天性 发育缺陷和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是两个可能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以后者为主。
1.遗传学说:白种人发病2~6%,爱斯基摩人发病50%, 28%儿童患者父母有峡部缺损;
2. 创伤学说:交通事故、应力骨折、疲劳骨折等外伤可 导致椎体滑脱,运动员和重体力者多见;常合并椎体的骨 折。
3.峡部发育障碍与外伤混合学说:先天发育不良为基础, 后天应力损伤为诱因。
4.退变学说:椎间盘退变、间隙变窄,节段性不稳,关节 突增生,椎体旋转。
14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减轻腰部负荷 2、制动:腰围、外固定支具 3、牵引:缓解肌肉紧张、调整小关节位置 4、手法治疗 5、腰背肌锻炼
15
疾病简介|治疗
PART 1 ● ● ● ● ● ●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有:①Ⅱ度以下滑脱、顽固性下腰部疼痛或下 腰部疼痛症状加剧,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②伴有腰椎间 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出现下肢神经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 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③病程长并有逐渐加重趋势,症 状轻重与滑脱加重程度和椎间盘退行变程度相符,影像 学检查证实滑脱进度。④Ⅲ度以上严重滑脱。
9
疾病简介|临床表现
PART 1 ● ● ● ● ● ●
1.下腰痛:长期反复发作,站立行走、 负重及弯腰加重,卧床休息减轻;
2.坐骨神经痛: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 疼痛、麻木,膝腱、跟腱反射异常, 直腿抬高试验(+);
3.椎管狭窄表现:间歇性跛行;
4.马尾综合征:鞍区麻木,大小便异 常,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不 全性瘫痪。
突一同向前滑移。”
4
腰椎椎体解剖
椎骨中较大者 椎孔大近似三角形 棘突呈矢状位的长方形板状,水平
向后,尖端圆钝 椎弓与椎体连接处缩窄的部分称椎
弓根 椎弓板位于椎弓根和棘突之间。 峡部:上下关节突间部
5
6
疾病简介| 概述
PART 1 ● ● ● ● ● ●
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连接异常 发生的上位椎体于下位椎体表面部 分或全部的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