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的农作物》参考课件 PPT

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 间为什么不一样?
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不同, 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气温不同、降雨 量不同,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生长 条件不同。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你搜集了哪些农作物,它们分别生长在什 么地方?
红薯一般生 长在旱地。
莲藕产自湖区。
华北盛产小麦, 江南盛产水稻。《常见的农作物》参考课件源自水稻 萝卜棉花 高粱
小麦 大白菜
油菜 马铃薯
芝麻
苎麻
玉米
莲
花生
记录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
小资料
水稻喜温、耐 湿,在28℃左右发 芽,25℃—30 ℃ 快速生长。江汉平 原一般在4月10日 前后播种水稻。
冬小麦耐寒、 适宜低温季节生长, 适宜温度15 ℃-20 ℃。江汉平原一般 在10月下旬播种冬 小麦。
花生喜温、耐旱、喜光, 25℃ -35 ℃ 发芽。25 ℃ -28 ℃ 开花。
萝卜半耐寒性,生长期适 宜地温15℃ -20 ℃, 发 芽期适宜地温20℃ 左右。
这些农作物,哪些是我们这里没有的? 为什么?
各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 候条件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适宜生 长的农作物也各有不同。
小资料
棉花喜温、好光,适宜 通气排水良好、土层深 厚肥沃的土壤,最适地 温为25 ℃ -30 ℃ 。
玉米喜温、好光,多 春天播种,播种时要 水分充足、通气,温 度不低于8℃ 。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作物生长的发育特性1-2

作物生长、分化与发育的关系可分为四个类型:
协调型 徒长型
早衰型 僵苗型
2. 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S”形生长过程: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长以
及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 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 条“S”形的曲线。
“S”形生长进程理论的应用
性生殖形成的胚珠(ovule)发育成的繁殖器官。 共识的植物学种子:由被子植物经过有性生殖形成的 胚珠或子房(ovary)发育成的种子或果实(fruit)。
作物学意义: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包括三类繁殖器官。 ——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
——无性繁殖器官
1.2 有性繁殖种子及其萌发
2.3.2 直根系作物 直根系建成:双子叶作物的胚根伸长延续形成主根。
——主根上发生侧根和次生侧根构成强大的直根系;
豆科作物的直根系上着生根瘤,因而具备生物固氮功能。
2.3.3 块根作物
块根建成:
——最初的种子根或初生根膨大形成肥 大的肉质根,块根上着生细根。
肉质根的形状有圆筒形、圆锥形、扁
分蘖期:全田有50%植株出现第一分蘖的时间称为分蘖期
(tillering stage)。
有效分蘖(effective tiller)
——早期发生的低位(低次)分蘖能正常抽穗结实(单 穗结实5粒以上)称为有效分蘖。 ——有效分蘖具有独立的次生根系。
3.1.3 禾谷类作物茎、蘖的生长 禾谷类作物的茎或蘖的顶端同时分化形成茎节和叶原 基,以后茎节居间分生组织伴随叶鞘的伸长而伸长。 ——节间伸长一般由下部节开始,依次向上。
分化(differentiation) ——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
《作物育种学总论》课件

分子辅助育种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传统育种,加速品 种的遗传改良。
作物品种改良的途径与方法
选择育种
通过选择优良个体,培 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
利用不同品种间的杂交 优势,创造新品种的方
法。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 诱发基因突变,创造新
品种的方法。
基因工程育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 源基因导入作物中,创
04
作物品种改良的目标与策略
作物品种改良的目标
01
02
03
04
提高作物产量
通过改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
求。
增强抗逆性
提高品种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如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 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改善品质
改良品种的品质特性,如营养 价值、口感、色泽等,满足消
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诱变剂处理种子,诱发基因突 变,从中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选择育种
通过对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变异的选择,选育符合人 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现代育种技术
基因工程育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创 造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细胞工程育种
通过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等技术,创造具有优良 性状的新品种。
作物育种实践案例分析
水稻育种
介绍我国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典型案例,如超级稻的培 育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小麦育种
分析小麦育种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在提高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 的实践成果。
玉米育种
探讨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在提高产量和抗 逆性方面的实践案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传统育种,加速品 种的遗传改良。
作物品种改良的途径与方法
选择育种
通过选择优良个体,培 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
利用不同品种间的杂交 优势,创造新品种的方
法。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 诱发基因突变,创造新
品种的方法。
基因工程育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 源基因导入作物中,创
04
作物品种改良的目标与策略
作物品种改良的目标
01
02
03
04
提高作物产量
通过改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
求。
增强抗逆性
提高品种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如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 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改善品质
改良品种的品质特性,如营养 价值、口感、色泽等,满足消
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诱变剂处理种子,诱发基因突 变,从中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选择育种
通过对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变异的选择,选育符合人 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现代育种技术
基因工程育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创 造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细胞工程育种
通过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等技术,创造具有优良 性状的新品种。
作物育种实践案例分析
水稻育种
介绍我国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典型案例,如超级稻的培 育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小麦育种
分析小麦育种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在提高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 的实践成果。
玉米育种
探讨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在提高产量和抗 逆性方面的实践案例。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三)影响茎枝(分蘖)生长的因素
1、种植密度:苗稀,单株营养面积大,光照充足,
植株分枝(或分蘖)力强;反之,苗密,则分枝力(或 分蘖力)弱。
2、营养状况:施足基肥、苗肥,增加土壤中的氮
素营养,可以促进主茎和分枝(分蘖)的生长。如氮 磷钾施用比例得当,则更有利于主茎和分枝(分蘖)
的生长。
3、品种特性。选用分蘖力强、矮秆和茎杆机械组
例如:稻、麦类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 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玉米分为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 成熟期;
豆类分为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 熟期;
水稻的一生及产量的形成
3、物候期
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
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是人为制定的一定具 体指标,以便科学地指导作物的生育进程。
禾谷类作物的叶(真叶)的组成
2、双子叶作物的叶
它由子叶(2片,内含营养物质供发芽和苗期使用) 和真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组成,称之为完 全叶,如棉花、大豆和花生等,而甘薯、油菜缺少托 叶,烟草缺少叶柄称之为不完全叶。 )组成;叶片 有单叶、复叶;复叶有三出复叶、羽状复叶和掌状复
叶等。
双子叶作物叶的组成
4、气候生长期
是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天数(无霜 期)。气候生长期的始日定义为5日滑动平均气 温≥0℃的日期,终日定义为5日滑动平均气温< 0℃的日期。气候生长期以天数表示。通常情况 下、全国以及北方、南方和青藏高原的分别是
300、260、360和230天以内。
第二节 作物器官建成
一、种子的萌发
经历作物体由小到大、由轻到重,伴随形成新的组织和 器官。
生长发育特征:
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专题PPT课件全解 通用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
倍。
(2)该叶片在10℃、5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
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 mg.
(3)该叶片在20℃、2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
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
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⑷CO2的供应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
原料,故在一定范围内提 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 光合作用的效率。
⑶提供适宜温度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都需要 酶,而酶在适宜的温度下效率高,故而 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晚间进行呼吸 作用要消耗养料,而呼吸作用也必须有 酶的参与。适当降低温度能降底呼吸酶 的活性,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 有机物的积累量。
(8分)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 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则 勒克斯、加则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
生物固氮
• 什么叫做生物固氮?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
• 固氮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根瘤菌→豆科植物 共生固氮微生物 放线菌→非豆科植物
蓝藻→水生蕨类等
自生固氮微生物
圆褐固氮菌(好氧) 梭菌(厌氧) 鱼腥藻等为代表的固氮蓝藻
1.共生固氮微生物
• 概念: 指与一些绿色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
③日照长短 ④光照时间:间作、轮作、套作 ⑤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
2.植物激素的利用.根据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发挥植物激素在农 业生产中的作用,如适时解除作物的顶端优势现象、生长素的除 草作用、无子果实的培育、乙烯的催熟作用等。
⑷CO2的供应
CO2
吸
C
收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2、双子叶作物的茎
一般接近圆形,实心,由节和 节间组成。 其主茎每一个叶腋有一个腋芽, 可长成分枝。 从主茎上长成的分枝为第一级 分枝,从第一级分枝上长出的分枝 为第二级分枝,依此类推。 棉花主茎每一个真叶叶腋内有两 枚芽,正中的为正芽,旁边的为副 芽,正芽长成叶枝,为单轴枝,副 芽长成果枝,为多轴枝。棉花主茎 下部几个节长出的枝一般为叶枝, 主茎中上部节长出的枝一般为果枝。
叶的分化、出现和伸展受温、光、水、矿质营养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4、影响叶生长的因素
主要有温、光、水、矿物质营养等;较高的气温有利于 叶片长度和面积的增加;较低的温度则有利于叶片宽度和厚 度的增加;光照强有利于叶宽度和厚度的增加,反之光照弱 则有利于叶长度和面积的增加;缺水叶片小而厚,反之则叶 片大而薄;氮素促进叶面积增大,钾肥即可促进叶面积增长 又能延缓叶片的老化,磷在生长前期增加叶面积,但在后期 又能加快叶片的老化。 另外。叶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分化时生长锥的大小决定, 叶原基分化后在同样环境条件下,生长锥越大的定形叶越大。
的天数作为生育期的。
2、生育时期
在作物的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在植株外形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就称之为作物的生育时期(也叫生育阶 段)。根据这些变化,特别是形态特征上的显著变化,可将 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例如:稻、麦类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 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玉米分为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 成熟期; 豆类分为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 熟期;
此外还有块根(fuborous)类型(如甘薯、山药、
豆薯、菖等);肉质根 (succulent root)类型(褥甜 菜、萝卜、胡萝卜)等。
《作物栽培学绪论》课件

重要性
作物栽培学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满足人类需求,保障粮食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物栽培学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
传统农业阶段
以经验为基础,依靠耕作、施肥 、灌溉等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
近代农业阶段
随着生物学和化学的进步,开始深 入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 求,出现了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延 续。
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阶段性
根据作物生长和发育的特点,将其划 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萌发、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等。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 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作物通过自身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与环 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与环 境的相互作用。
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总结词
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生产目标,合理配置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面积 和布局,以提高农业生作物种植结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气候变化、技术进步等。通过调整不 同作物的种植比例和布局,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方法
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方法,有效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PART 04
作物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
REPORTING
作物种植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作物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作物种植的组成、配置、排列及其相应技术措施的综合,是作物生产的 总体规划。
详细描述
作物种植制度的概念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轮作换茬和土地利用等方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作物种植制 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种植方式可分为连作和轮作,按照土地利用状况可分为单作、间作、混作和套种。
作物栽培学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满足人类需求,保障粮食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物栽培学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
传统农业阶段
以经验为基础,依靠耕作、施肥 、灌溉等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
近代农业阶段
随着生物学和化学的进步,开始深 入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需 求,出现了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延 续。
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阶段性
根据作物生长和发育的特点,将其划 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萌发、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等。
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 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作物通过自身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与环 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与环 境的相互作用。
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总结词
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生产目标,合理配置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面积 和布局,以提高农业生作物种植结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气候变化、技术进步等。通过调整不 同作物的种植比例和布局,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 的可持续发展。
防治方法
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方法,有效控制 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PART 04
作物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
REPORTING
作物种植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总结词
作物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作物种植的组成、配置、排列及其相应技术措施的综合,是作物生产的 总体规划。
详细描述
作物种植制度的概念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轮作换茬和土地利用等方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作物种植制 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种植方式可分为连作和轮作,按照土地利用状况可分为单作、间作、混作和套种。
《常见的农作物》农田PPT课件-完美版

《常见的农作物》农田PPT课件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常见的农作物》农田PPT课件
常见的农作物有哪些?
水稻
棉花
高梁
小麦
萝卜 油菜
大白菜
马铃薯
玉米
莲与莲蓬
花生
芝麻 苎麻
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一样吗?了解 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记录在下面。
农作物的名称 水稻 小麦 油菜 马铃薯 玉米 萝卜 大白菜 红薯
•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播种时间 4月10日左右 当年秋季8~12月 长江流域秋种
3月播种 5月底种 5-6月播种 秋季种 5-6月播种
成熟时间 八月初(104天)
翌年5~7月 翌年5月 6月收 9月初收 7-8月收获 11月收 10月收
说一说: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期不一样 与什么有关?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水稻种子在28℃左右萌发快而且发 芽整齐,秧苗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5~30℃。江汉平原一般在4 月10日前后 播种水稻。因为该地区在此后雨水充足,地温上升到25 ℃以上,适宜水 稻生长。
•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 Nhomakorabea刻的句 子方法 :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常见的农作物》农田PPT课件
常见的农作物有哪些?
水稻
棉花
高梁
小麦
萝卜 油菜
大白菜
马铃薯
玉米
莲与莲蓬
花生
芝麻 苎麻
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成熟的时间一样吗?了解 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记录在下面。
农作物的名称 水稻 小麦 油菜 马铃薯 玉米 萝卜 大白菜 红薯
•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播种时间 4月10日左右 当年秋季8~12月 长江流域秋种
3月播种 5月底种 5-6月播种 秋季种 5-6月播种
成熟时间 八月初(104天)
翌年5~7月 翌年5月 6月收 9月初收 7-8月收获 11月收 10月收
说一说:在同一地区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期不一样 与什么有关?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水稻种子在28℃左右萌发快而且发 芽整齐,秧苗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5~30℃。江汉平原一般在4 月10日前后 播种水稻。因为该地区在此后雨水充足,地温上升到25 ℃以上,适宜水 稻生长。
•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 Nhomakorabea刻的句 子方法 :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3
(二)作物种子萌发过程
1、吸胀:种子吸收 水分达到饱和;
2、萌动:胚根露出 白嫩的根尖(胚 根先出,胚芽后 出);
3、发芽:种子发芽 的标准:禾谷类 作物胚根长到与 种子等长;双子 叶作物胚芽长到 与种子一半长度。
PPT课件
14
(三)种子发芽的条件
1、水分:不同作物的种子吸水量不同,一般是含淀粉多 的种子吸水量较少,如小麦为种子重量的150%-160%, 玉米为137%;含蛋白质、脂肪较多的种子吸水量较多, 如大豆为220-240%。 2、温度:一般原产北方的作物需要的温度较低,如小麦 最低温度是3-5℃,最适温度15-31℃,最高温度30- 43℃。而原产于南方的作物所需要的温度较高,如水稻 最低温度是10-12℃,最适温度30-37℃,最高温度40 -42℃。 3、空气:含油量多的种子需要较多的空气,如花生、大 豆等;含油量少的种子需要较少的空气,这仅是相对而 言。
裂时期和原生质积累时期,生长比
较缓慢。பைடு நூலகம்
2、快速增长期;细胞体积随时间而
呈对数增大,因为细胞合成的物质
可以再合成更多的物质,细胞越多
,生长越快。
3、减慢增长期;生长速率下降,因
为细胞成熟并开始衰老。
4、缓慢下降期;生长继续以恒定速 率(通常是最高速率)增加。
同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也符合
“S”型的曲线变化。
一、种子的萌发
(一)作物的种子: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是泛指能够繁 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它包括植物学上的3类器官:
1、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来的种子;它包括豆类、麻类、 棉花、油菜和烟草等。
2、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它包括稻类、麦类、玉米、 高梁和谷子等。
3、无性繁殖用的根或茎;它包括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 块茎、甘蔗的茎节等。
PPT课件
15
几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
PPT课件
11
4、气候生长期
是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天数(无霜 期)。气候生长期的始日定义为5日滑动平均气 温≥0℃的日期,终日定义为5日滑动平均气温< 0℃的日期。气候生长期以天数表示。通常情况 下、全国以及北方、南方和青藏高原的分别是
300、260、360和230天以内。
PPT课件
12
第二节 作物器官建成
例如:稻、麦类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 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玉米分为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 成熟期;
豆类分为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 熟期;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水稻的一生及产量的形成
PPT课件
10
3、物候期
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
经历作物体由小到大、由轻到重,伴随形成新的组织和 器官。
PPT课件
2
生长发育特征:
生长以渐进方式进行,周期内呈现S型(慢——快——慢)
的生长曲线。 ——整个植株体是这样; ——每个器官体是这样。
PPT课件
3
发育以芽顶端的突变方式进行。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生长也以发育为基础。
例如:作物幼苗的生长必须由发育完整的种子萌发开始, 而幼苗的生长进一步促进新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分 化发育。
作物育种学通常以出苗——抽穗或开花所持续 的天数作为生育期的。
PPT课件
7
2、生育时期
在作物的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在植株外形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就称之为作物的生育时期(也叫生育阶 段)。根据这些变化,特别是形态特征上的显著变化,可将 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是人为制定的一定具 体指标,以便科学地指导作物的生育进程。
例如水稻分为8个时期,即: 出苗:不完全叶突破芽鞘,叶色转绿。 分蘖: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1cm。 拔节:植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早稻达1cm,晚稻达2cm。 孕穗:剑叶叶枕全部露出下一叶叶枕。 抽穗:稻穗穗顶露出剑叶叶鞘1cm。 乳熟: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充满颖壳,呈乳浆状,手压开始有硬物感觉。 蜡熟: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黏,手压有坚硬感,无乳状物出现。 成熟:谷粒变黄,米粒变硬。 玉米分为6个时期。
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如营养器
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轻重和多少来 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特点是
分化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 上的质的变化。
生长发育:自种子萌发
新一代种子发育成熟的生命
周期的生命活动,最终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物产品。
第二章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本章重点:
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发育特性, 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本特征和高产优质的 调控途径。
难 点:
作物生长中心和阶段发育,作物生长 相关性,作物群体结构与高产的源、库、 流特征,高产优质的调控途径。
PPT课件
1
第一节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概念与进程
一、作物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
PPT课件
6
三、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和物候期
(一) 作物 生育 期、 生育 时期 和物 候期
1、作物生育期:
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称之为作物的大田生 育期;一般用天数来表示。也就是从播种材 料播种到主产品收获的适期天数。
作物生育期长短主要是由作物的遗传性和所处 的环境条件决定的。
早熟品种单株生产力低,晚熟品种单株生产力 高。
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或人为)改变,可能改变作物生长
发育的轨迹,导致生长与发育间的不协调(矛盾)。
过分旺盛的生长,可能推迟发育的进程; 遇到高温、干旱抑制生长,则可能提早花器官发育进程。
PPT课件
4
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一) S型生长过程
作物的器官、个体和群体的生长
通常是伴随着时间的延长呈“S”型 的曲线变化。它一般分为4个时期: 1、缓慢增长期;种子内细胞处于分
PPT课件
5
(二)S型生长过程的应用
1、是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 依据; 2、是提供各种促控促控措施的依据,即 在作物生长发育最快速率来临之前进行。 3、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器官,其S型生长曲 线不同、生长速率各异,因此在不同生育 时期,所采用的促控措施不同,达到应有 的长势长相也不同,但目的是使作物向高 产优质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