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轴对称题型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轴对称练习题及答案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图形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数学轴对称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1. 练习题一在平面上,画出图形ABC,其中AB=3 cm,BC=4 cm,AC=5 cm。

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并标出。

解答:首先,根据给定条件画出图形ABC。

由题目可知,三角形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ABC=90°。

以边AC为轴,将三角形沿中点F对折,使得点B和B'重合。

连接BB',则BB'即为轴对称线,其交点F即为图形ABC的对称中心。

2. 练习题二如图所示,J、K、L、M是矩形ABCD的四个顶点,N是JL的中点,P是KN的中点,连接BM和CP,交于点O。

证明:BO=OC。

解答: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我们可以先证明三角形MBN与三角形PCO全等。

首先,由矩形ABCD的性质可知,AD∥BC,故∠NBC=∠BAN=90°。

其次,由题目可知,N是JL的中点,所以NJ=NL,结合矩形的性质可得∠NJL=∠NLF=90°,因此NFBJ是一个矩形。

同理,NEDK也是一个矩形。

由于FB=EK,NJ=NL,所以根据余角定理可知∠NBF=∠NEK。

再根据SSS全等定理,得到三角形MBN与三角形PCO全等,因此MB=PC。

又因为M和P分别是BC和KN的中点,故MB=BC/2,PC=KN/2。

所以BC/2=KN/2,即BC=KN。

由于BO和OC分别是BM和CP的中线,所以BO=BM/2,OC=CP/2。

综上所述,BO=OC。

3. 练习题三已知矩形EFGH中,AB=8 cm,BC=6 cm。

在边AB和BC上分别取两个等分点D和I,并连接DI。

求证:DI垂直于FG。

解答: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我们可以先证明三角形GBD与三角形ACI全等。

首先,由矩形EFGH的性质可知,EF∥GH,所以∠FGB=∠AGH=90°。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轴对称》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1)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轴对称》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若a ,b 是等腰ABC 的两边长,且满足()2370a b -+-=,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A .13B .13或17C .17D .202.以下尺规作图中,点D 为线段BC 边上一点,一定能得到线段AD BD =的是( ) A . B .C .D .3.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点,D E 是射线AB 上的两个动点(点D 在点E 的右侧).且,CE DE =连结CD ,若ACE x ∠=,BCD 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A .()900180y x x =-<<︒B .()101802y x x =<<︒C .()39001802y x x =-<<︒D .()201803y x x =<<︒ 4.如图,在ABC ∆中,90,30C B ︒︒∠=∠=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接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60ADC ︒∠=;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若2AD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1,:1:2DAC ABC S S ∆∆=A .2B .3C .4D .55.如图,等边ABC 的顶点(1,1)A ,(3,1)B ,规定把等边ABC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这样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ABC 顶点C 的坐标为( )A .(2020,13)-+B .(2020,13)---C .(2019,13)-+D .(2019,13)--- 6.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是高,BE 是中线,CF 是角平分线,CF 交AD 于点G ,交BE 于点H ,下面说法:①△ABE 的面积=△BCE 的面积;②∠AFG =∠AGF ;③∠FAG =2∠ACF ;④BH =CH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③7.如图,在△ABC 纸片中,AB=9cm ,BC=5cm ,AC=7cm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DE 的周长为是( )A .9cmB .11cmC .12cmD .14cm 8.下列推理中,不能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 B .,60AB AC B =∠=︒C .60,60A B ∠=︒∠=︒D .AB AC =,且B C ∠=∠ 9.如图,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AC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E 交CD 于M ,BD 交CE 于N ,交AE 于O ,则①DB AE =;②AMC DNC ∠=∠;③60AOB ∠=︒;④DN AM =;⑤CMN △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0.如图,是一个 3×4 的网格(由 12 个小正方形组成,虚线交点称之格点)图中有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在网格中可以画出( )个与此三角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格点三角形.A .6B .7C .8D .911.如图,AC AD =,BC BD =,则有( )A .AB 与CD 互相垂直平分B .CD 垂直平分ABC .CD 平分ACB ∠ D .AB 垂直平分CD12.如图,在等腰ABC 中,118ABC ︒∠=,AB 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 的垂直平分线PQ 交BC 于点P ,交AC 于点Q ,连接BE ,BQ ,则EBQ ∠=( )A .65︒B .60︒C .56︒D .50︒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60AOB ︒∠=,点P 在边OA 上, 10OP =,点,M N 在边OB 上, PM PN =,若3,MN =则OM 的长是___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1B ,与y 轴交点于D ,且111,60OB ODB =∠=︒,以1OB 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11AOB ,过点1A 作12A B 平行于x 轴,交直线l 于点2B ,以12A B 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212A A B ,过点2A 作23A B 平行于x 轴,交直线l 于点3B ,以23A B 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323A A B ,…,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点6A 的横坐标是______.15.如图,ABC 中,AB BC =,点D 在线段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 作法如下:①连接AD ,作A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点,P Q ,连接,DP DQ ,则APQ DPQ △≌△;②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在线段AC 上截取AQ ,使AQ DP =,连接,PQ DQ ,则APQ DQP △≌△;③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连接PQ ,则APQ DQP △≌△;④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连接DP ,使DP AQ =,连接PQ ,则APQ DPQ △≌△.以上说法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序号)16.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一点,,105AC AD DB BAC ==∠=︒,则B ∠=________°.17.如图在钝角△ABC 中,已知∠BAC=135°,边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于点D 、E ,连接AD 、AE ,则∠DAE=_____18.如图,在锐角△ABC 中,AB =62 ,∠BAC =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19.如图,∠AOB =45°,OC 平分∠AOB ,点M 为OB 上一定点,P 为OC 上的一动点,N 为OB 上一动点,当PM +PN 最小时,则∠PMO 的度数为___________.2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CM 平分ACB ∠交AB 于点M .(1)ACM ∠的大小=__________(度);(2)AMC ∠的大小=__________(度);(3)已知4AB =,点D 为射线CM 上一点,作∠DCE=60︒,()CE CD CD AB =≠,连接DE 交射线CB 于点F ,连接BD ,BE 当以B ,D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EF 全等时,线段CF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 B AE BE ∠=∠=,点D 在AC 边上,12,AE ∠=∠和BD 相交于点O . (1)求证:AEC BED ∆≅∆(2)若70BDE ︒∠=,求1∠的度数.22.如图,已知∠A =∠D =90°,E 、F 在线段BC 上,DE 与AF 交于点O ,且AB =CD ,BE =CF .求证:(1)Rt △ABF ≌Rt △DCE ;(2)OE =OF .23.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1)尺规作图:过A 点作//AE BC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AE 是ABC 的一个外角角平分线.24.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AC 的中点,点P 在射线BC 上,点Q 在线段AB 上,120PDQ ∠=︒.(1)如图1,若点Q 与点B 重合,求证:DB DP =;(2)如图2,若点P 在线段BC 上,8AC =,求AQ PC +的值.25.已知:90,A D AB DC ︒∠=∠==,点,E F 在直线BC 上,位置如图所示,且BE CF =.(1)求证:AF DE =;(2)若PO 平分EPF ∠,求证:PO 垂直平分线段BC .26.(1)如图①,已知:在ABC 中,90BAC ∠=︒,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DE BD 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a ∠=∠=∠=,其中a 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 BD 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③,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 ,若BDA AEC 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不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绝对值非负性的性质以及平方的非负性可知a和b的值,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情况计算即可;【详解】∵()2-+-=,a b370∴ a=3,b=7,若腰为3时,3+3<7,三角形不成立;若腰为7时,则周长为7+7+3=1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性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点D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可知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据此可得答案.【详解】解:∵点D到点A、点B的距离AD=BD,∴点D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故选择: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与尺规作图.3.B解析:B【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ABC=x+∠BCE和∠D=∠DCE=y+∠BCE,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ABC=∠D+∠BCD ,即x+∠BCE= y+∠BCE+ y ,即x=2y ,得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详解】解:∵AB AC =,ACE x ∠=,∴ ∠ACB=∠ABC=x+∠BCE ,∵CE DE =,BCD y ∠=∴∠D=∠DCE=y+∠BCE ,∵ ∠ABC 是△BCD 的一个外角,∴∠ABC=∠D+∠BCD ,即 x+∠BCE= y+∠BCE+ y ,即x=2y , ∴()101802y x x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熟练掌握并运用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AC=60°,再利用基本作图对①进行判断;利用∠BAD=∠CAD=30°得到∠ADC=60°,则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B=∠BAD 得到DA=DB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对③进行判断.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详解】解:由作法得,AD 平分∠BAC ,所以①正确;∵∠C=90°,∠B=30°,∴∠BAC=60°,∴∠BAD=∠CAD=12×60°=30°, ∴∠ADC=90°-∠CAD=60°,所以②正确;∵∠B=∠BAD ,∴DA=DB ,∴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③正确;在直角△ACD 中,∠CAD=30°,∴CD=12AD , ∴BC=CD+BD=12AD+AD=32AD ,1124DAC S AC CD AC AD ∆=⋅=⋅.∴11332224ABC S AC BC AC AD AC AD ∆=⋅=⋅=⋅, ∴13::1:344DAC ABC S S AC AD AC AD ∆∆=⋅⋅=,故④错误. 所以,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作图-基本作图.解题时需要熟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D解析:D【分析】先求出点C 坐标,第一次变换,根据轴对称判断出点C 变换后在x 轴下方然后求出点C 纵坐标,再根据平移的距离求出点C 变换后的横坐标,最后写出第一次变换后点C 坐标,同理可以求出第二次变换后点C 坐标,以此类推可求出第n 次变化后点C 坐标.【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3-1=2∴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1+21=+2 ∴C(2,1+由题意可得:第1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1,1),即(1,1-,第2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21),即(0,1+第3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3,1),即(-1,1--第n 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n ,1)(n 为奇数)或(2-n ,1+为偶数), ∴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等边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2019,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即翻折)和平移的特点求解点的坐标,在求解过程中找到规律是关键. 6.B解析:B【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可判断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 =∠CAD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推出②;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FAG =∠ACD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判断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断④即可.【详解】∵BE 是中线,∴AE=CE,∴△ABE的面积=△BCE的面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故①正确;∵CF是角平分线,∴∠ACF=∠BCF,∵AD为高,∴∠ADC=90°,∵∠BAC=90°,∴∠ABC+∠ACB=90°,∠ACB+∠CAD=90°,∴∠ABC=∠CAD,∵∠AFG=∠ABC+∠BCF,∠AGF=∠CAD+∠ACF,∴∠AFG=∠AGF,故②正确;∵AD为高,∴∠ADB=90°,∵∠BAC=90°,∴∠ABC+∠ACB=90°,∠ABC+∠BAD=90°,∴∠ACB=∠BAD,∵CF是∠ACB的平分线,∴∠ACB=2∠ACF,∴∠BAD=2∠ACF,即∠FAG=2∠ACF,故③正确;根据已知条件不能推出∠HBC=∠HCB,即不能推出BH=CH,故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题目比较好,属于中考题型.7.B解析:B【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DE=CD,BE=BC=5cm,求出AE=4cm,根据△ADE的周长为AD+DE+AE=AC+AE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折叠得:DE=CD,BE=BC=5cm,∵AB=9cm,∴AE=AB-BE=9cm-5cm=4cm,∴△ADE的周长为AD+DE+AE=AC+AE=7cm+4cm=11cm,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判断.【详解】A 、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由“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A =60°,∠B =60°”可以得到“∠A =∠B =∠C =60°”,则由“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判断△ABC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由“AB =AC ,且∠B =∠C”只能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1)由定义判定: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9.C解析:C【分析】易证△ACE ≌△DCB ,可得①正确;即可求得∠AOB =120°,可得③错误;再证明△ACM ≌△DCN ,可得②④正确和CM =CN ,即可证明⑤正确;即可解题.【详解】解:∵ACD △和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ACD =∠BCE =60°,∴∠DCE =60°,在△ACE 和△DCB 中,AC DC ACE DCB CB CE =⎧⎪∠=∠⎨⎪=⎩,∴△ACE ≌△DCB (SAS ),∴∠BDC =∠EAC ,DB =AE ,①正确;∠CBD =∠AEC ,∵∠AOB =180°−∠OAB−∠DBC ,∴∠AOB =180°−∠AEC−∠OAB =120°,③错误;在△ACM 和△DCN 中,60BDC EAC DC ACACD DCN ∠=∠⎧⎪=⎨⎪∠=∠=︒⎩, ∴△ACM ≌△DCN (ASA ),∴AM =DN ,④正确;∠AMC =∠DNC ,②正确;CM =CN ,∵∠ACD =∠BCE =60°,∴∠MCN =180°-∠ACD-∠BCE =60°,∴△CMN 是等边三角形,⑤正确;故有①②④⑤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CE ≌△DCB 和△ACM ≌△DCN 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先确定对称轴,再找到对称点进而可以找到符合题意的对称三角形即可.【详解】解:如图,左右对称的有4个,如图,上下对称的有1个,如图,关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对称的有2个,∴一共有7个与原三角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找到正确的对称轴,画出相应的对称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解答.【详解】∵AC AD =,BC BD =,∴AB 垂直平分CD ,故D 正确,A 、B 错误,OC 不平分∠ACB ,故C 错误,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2.C解析:C【分析】根据等腰ABC ,118ABC ︒∠=,得到AB=CB ,∠A=∠C=1(180)312ABC ︒︒-∠=,由DE 垂直平分AB ,求得∠ABE=31A ∠=︒,同理:31QBC C ∠=∠=︒,根据∠EBQ=∠ABC-∠ABE-∠QBC 计算得出答案.【详解】在等腰ABC 中,118ABC ︒∠=,∴AB=CB ,∠A=∠C=1(180)312ABC ︒︒-∠=, ∵DE 垂直平分AB ,∴AE=BE ,∴∠ABE=31A ∠=︒,同理:31QBC C ∠=∠=︒,∴∠EBQ=∠ABC-∠ABE-∠QBC=56︒,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5【分析】作PH⊥MN于H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MH=NH=MN=15在Rt△POH中由∠POH=60°得到∠OPH=30°则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OP=解析:5【分析】作PH⊥MN于H,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MH=NH=12MN=1.5,在Rt△POH中由∠POH=60°得到∠OPH=30°,则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12OP=5,然后计算OH-MH即可.【详解】作PH⊥MN于H,如图,∵PM=PN,∴MH=NH=12MN=1.5,在Rt△POH中,∵∠POH=60°,∴∠OPH=30°,∴OH=12OP=12×10=5,∴OM=OH-MH=5-1.5=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5【分析】过A1作A1A⊥OB1于A过A2作A2B⊥A1B2于B过A3作A3C⊥A2B3于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A1的横坐标为A2的横坐标为A3的横坐标为进而解析:5【分析】过A1作A1A⊥OB1于A,过A2作A2B⊥A1B2于B,过A3作A3C⊥A2B3于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A1的横坐标为1212-,,A2的横坐标为2212-,A3的横坐标为3212-,进而得到A n的横坐标为212n-,据此可得点A6的横坐标.【详解】解:如图所示,过A1作A1A⊥OB1于A,则OA=12OB1=12,即A1的横坐标为12=1212-,∵160ODB∠=°,∴∠OB1D=30°,∵A1B2//x轴,∴∠A1B2B1=∠OB1D=30°,∠B2A1B1=∠A1B1O=60°,∴∠A1B1B2=90°,∴A1B2=2A1B1=2,过A2作A2B⊥A1B2于B,则A1B=12A1B2=1,即A2的横坐标为12+1=2212-,过A3作A3C⊥A2B3于C,同理可得,A2B3=2A2B2=4,A2C=12A2B3=2,即A3的横坐标为12+1+2=3212-,同理可得,A4的横坐标为12+1+2+4=4212-,由此可得,A n的横坐标为212n-,∴点A6的横坐标是62163==31.522-,故答案为31.5.【点睛】本题是一道找规律问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要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总结出关于点A的系列点的规律.15.①②③【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得证【详解】解:①如图∵PQ为AD的垂直平分线∴PA=PDQA=QD∴在△APQ和△DPQ中∴△APQ≌△DPQ解析:①②③【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得证.【详解】解:①如图,∵PQ为AD的垂直平分线,∴PA=PD,QA=QD,∴在△APQ和△DPQ中,PA PDPQ PQQA QD=⎧⎪=⎨⎪=⎩,∴△APQ≌△DPQ(SSS),①正确;②如图,∵PD ∥AC ,∴∠DPQ=∠AQP ,∴在△APQ 和△DQP 中,AQ DP AQP DPQ QP PQ =⎧⎪∠=∠⎨⎪=⎩,∴△APQ ≌△DQP (SAS ),②正确 ;③如图,∵PD ∥AC ,∴∠DPQ=∠AQP ,同理∠DQP=∠APQ ,∴在△APQ 和△DQP 中,DPQ AQP PQ PQDQP APQ ∠=∠⎧⎪=⎨⎪∠=∠⎩, ∴△APQ ≌△DQP (ASA ),③正确 ;④如图,△APQ ≌△DPQ 不成立,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与平行线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题关键.16.25【分析】设∠ADC =α然后根据AC =AD =DB ∠BAC =105°表示出∠B 和∠BAD 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C 的度数进而求得∠B 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C =AD =DB ∴∠B =解析:25【分析】设∠ADC =α,然后根据AC =AD =DB ,∠BAC =105°,表示出∠B 和∠BAD 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DC 的度数,进而求得∠B 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C =AD =DB ,∴∠B =∠BAD ,∠ADC =∠C ,设∠ADC =α,∴∠B =∠BAD =2α , ∵∠BAC =105°,∴∠DAC =105°﹣2α, 在△ADC 中, ∵∠ADC +∠C +∠DAC =180°,∴2α+105°﹣2α=180°, 解得:α=50°,∴∠B =∠BAD =2α=25°, 故答案为:25.【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9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连接DAEA 如图∵∠BAC=135°∴∠B+∠C=180°-135°=45°∵D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EG 是AC 的垂直平解析:9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连接DA、EA,如图,∵∠BAC=135°,∴∠B+∠C=180°-135°=45°,∵DF是AB的垂直平分线,EG是AC的垂直平分线,∴DA=DB,EA=EC,∴∠B=∠DAB,∠C=∠EAC,∴∠DAB +∠EAC =∠B+∠C=45°,∴∠DAE=∠BAC –(∠DAB +∠EAC)=135°-45°=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8.6【分析】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析:6【分析】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AB=2∠BAC=45°,∴BH=AH∴222+=AH BH AB∴BH=6.∵BM+MN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19.45°【分析】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作M′N⊥OB于点N交OC 于点P则此时PM+PN的值最小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解析:45°【分析】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作M′N⊥OB于点N,交OC于点P,则此时PM+PN 的值最小,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找到点M关于OC对称点M′,过点M′作M′N⊥OB于点N,交OC于点P,则此时PM+PN 的值最小.∵PM=PM′,∴此时PM+PN=PM′+PN′=M′N′,∵点M与点M′关于OC对称,OC平分∠AOB,∴OM=OM′,∵∠AOB=45°,∴∠PM'O=∠AOB=45°,∴∠PMO=∠PM'O=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寻找最短路径的知识,涉及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的知识,有一定难度,正确确定点P及点N的位置是关键.20.2或6或【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解答;(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当点D在线段CM上时当点D在线段CM的延长线上时分别画出图形利用全解析:3090 2或6或2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解答;(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当点D在线段CM上时,当点D在线段CM的延长线上时,分别画出图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详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CM平分ACB∠,∠ACB=30,∴∠ACM=12故答案为:30;∠,(2)∵△ABC是等边三角形,CM平分ACB∴CM⊥AB,∴∠AMC=90︒,故答案为:90︒;(3)∵∠DCE=60︒,CD=CE,∴△CDE是等边三角形,∴DE=CE=CD,∵∠BCM=∠ACM=30,∴∠BCE=30,∴CF平分∠DCE,∵CD=CE,∴CB垂直平分DE,①当点D在线段CM上时,当△BDM≌△BEF时,如图1,∴BF=BM=2,∴CF=CB-BF=4-2=2;当△BDM≌△EBF时,如图1,则EF=BM=2,∴CD=DE=4,,∵AB=4,CD<CM<4,∴此种情况不成立,舍去;②当点D在线段CM的延长线上时,当△BDM≌△BEF时,如图2,∴BF=BM=2,∴CF=BC+BF=4+2=6,;当△BDM≌△EBF时,如图3,则EF=BM=2,∴CE=2EF=4,∴2223CF CE EF =-=,故答案为: 2或6或23..【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40°【分析】(1)由12∠=∠得到BED AEC ∠=∠,然后根据ASA 即可证明AEC BED ∆≅∆; (2)由(1)得DE=CE ,70C BDE ∠=∠=︒,由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出1∠的度数.【详解】解:()11=2∠∠,BED AEC ∠=∠∴又,A B AE BE ∠=∠=()AEC BED ASA ∴∆≅∆;()2AEC BED ∆≅∆70,BDE C DE CE ∴∠=∠=︒=70C EDC ︒∴∠=∠=11802704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行解题.2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于△ABF 与△DCE 是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方法即可证明; (2)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出∠AFB =∠DEC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1)∵BE =CF ,∴BE+EF=CF+EF,即BF=CE,∵∠A=∠D=90°,∴△ABF与△DCE都为直角三角形,在Rt△ABF和Rt△DCE中∵BF CE AB CD=⎧⎨=⎩,∴Rt△ABF≌Rt△DCE(HL);(2)∵Rt△ABF≌Rt△DCE(已证),∴∠AFB=∠DEC,∴OE=O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掌握HL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作∠CAE=∠C即可;(2)延长BA,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有∠EAF=∠B,由(1)可知∠CAE=∠C,再根据AB=AC,可得∠B=∠C,等量替换之后即可得证.【详解】(1)射线AE为所求;(2)证明:如图所示,延长BA,∵//AE BC,∴∠EAF=∠B,∠CAE=∠C,∵AB=AC,∴∠B=∠C,∴∠EAF=∠CAE,∴AE是ABC的一个外角角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4.(1)证明见解析;(2)4.【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30DBC ∠=︒,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30DPB ∠=︒,从而可得结论; (2)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先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再证明QDE PDC ≌,可得QE PC =,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证明:(1)∵ABC 为等边三角形,∴,60BA BC ABC =∠=︒∵D 为AC 的中点,∴DB 平分ABC ∠,∴30DBC ∠=︒. ∵120PDB ∠=︒,∴1801203030DPB ∠=︒-︒-︒=︒,∴DBC DPB ∠=∠,∴DB DP =.(2)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ABC 为等边三角形,8AC =,点D 是AC 的中点,∴4,60AD CD ABC ACB A ==∠=∠=∠=︒.∵//DE BC ,∴60AED B ∠=∠=︒.60ADE C ∠=∠=︒,∴ADE 为等边三角形,120EDC ∠=︒,∴4AD ED AE ===,∴ED CD 4==.∵120QDP EDC ∠=∠=︒,,QDE EDP EDP PDC ∴∠+∠=∠+∠∴QDE PDC ∠=∠.∵,60ED CD AED C =∠=∠=︒,∴QDE PDC ≌,∴EQ PC =,∴4AQ PC AQ QE A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5.(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证明Rt △ABF ≌Rt △DCE(HL)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Rt △ABF ≌Rt △DCE 可得出∠E=∠F ,即△PEF 为等腰三角形,又因为PO 平分∠EPF ,根据三线合一可知PO 垂直平分EF ,从而得出PO 垂直平分BC .【详解】(1)证明:∵BE=CF ,BC=CB∴BF=CE ,在Rt △ABF 与Rt △DCE 中,BF CE AB DC =⎧⎨=⎩∴Rt △ABF ≌Rt △DCE(HL),∴AF=DE ;(2)∵Rt △ABF ≌Rt △DCE ,∴∠E=∠F∴△PEF 为等腰三角形,又∵PO 平分∠EPF∴PO ⊥BC(三线合一),EO=FO(三线合一)又∵EB=FC∴BO=CO ,∴PO 垂直平分线段B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验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1)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3)DEF 为等边三角形【分析】(1)根据BD ⊥直线m ,CE ⊥直线m 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 ,然后根据“AAS”可判断△ADB ≌△CEA ,则AE=BD ,AD=CE ,于是DE=AE+AD=BD+CE ;(2)由∠BDA=∠AEC=∠BAC ,就可以求出∠BAD=∠ACE ,进而由AAS 就可以得出△BAD ≌△ACE ,就可以得出BD=AE ,DA=CE ,即可得出结论;(3)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BAC=120°,就可以得出△BAD ≌△ACE ,就有BD=AE ,进而得出△BDF ≌△AEF ,得出DF=EF ,∠BFD=∠AFE ,而得出∠DFE=60°,即可推出△DEF 为等边三角形.【详解】(1)证明:∵BD ⊥直线m ,CE ⊥直线m ,∴90BDA CEA ∠=∠=︒∵90BAC ∠=︒,∴90BAD CAE ∠+∠=︒∵90BAD ABD ∠+∠=︒,∴CAE ABD ∠=∠.在ADB △和CEA 中:CAE ABD BDA CEA AB AC ∠=∠⎧⎪∠=∠⎨⎪=⎩∴ADB CEA AAS ≌()△△. ∴AE BD =,AD CE =.∴DE AE AD BD CE =+=+.(2)成立.证明如下:∵∠BDA=∠BAC=α,又∵DBA ADB BAC CAE ∠+∠=∠+∠∴∠DBA=∠CAE ,在ADB △和CEA 中:DBA CAE BDA AEC AB AC ∠=∠⎧⎪∠=∠⎨⎪=⎩∴()ADB CEA AAS ≌△△. ∴AE BD =,AD CE =,∴DE AE AD BD CE =+=+.(3)DEF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AB=AF=AC ,∠ABF=∠CAF=60°,BF=AF,∴由(2)可知,△ADB ≌△CEA ,∴BD=AE ,∠DBA=∠CAE ,∴∠DBA+∠ABF=∠CAE+∠CAF ,∴∠DBF=∠FAE ,∵在△DBF 和△EAF 中,BD AE DBF FAE BF AF ⎧⎪∠∠⎨⎪⎩=== ∴△DBF ≌△EAF (SAS ),∴DF=EF ,∠BFD=∠AFE ,∴∠DFE=∠DFA+∠AFE=∠DFA+∠BFD=60°,∴△DEF 为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并灵活运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初中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尖子生提能训练 第十三章 轴对称(提分小卷)-【单元测试】

初中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尖子生提能训练 第十三章 轴对称(提分小卷)-【单元测试】

第十三章轴对称(人教版)提分小卷(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河北七年级期末)下面的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赵爽弦图B.费马螺线C.科克曲线D.斐波那契螺旋线【答案】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3.(2021·重庆南开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列对三角形ABC的判断,错误的是()A.若∠A:∠B:∠C=1: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若AB=BC,∠A=60°,则△ABC是等边三角形C.若∠A=20°,∠C=80°,则△ABC是等腰三角形D.若AB=BC,∠C=50°,则∠B=50°【答案】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逐一进行判定即可;【详解】解:A、∵∠A:∠B:∠C=1:2:3,则设∠A=x,∠B=2x,∠C=3x,∵∠A+∠B+∠C=180°∴6x =180°,∴x =30°,∴∠C =3x =90°,∴△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AB =BC ,∠A =60°,则△ABC 是等边三角形,选项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A =20°,∠C =80°,∴∠B =80°=∠C ,∴AB =AC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选项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AB =BC ,∴∠A =∠C =50°,∴∠B=180°-100°=80°,选项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021.绵阳市八年级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 ,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则AD BD =,AE BE =B .若AD BD =,AE BE =,则直线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C .若PA PB =,则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D .若PA PB =,则过点P 的直线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答案】D【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 、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AE BE ∴=,AD BD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若AD BD =,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同理E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若PA PB =,则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若PA PB =,则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但过点P 的直线有无数条,不能确定过点P 的直线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故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准确进行推理判断.4.(2021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期末)如图,若ABC 是等边三角形,6AB =,BD 是AC 边上的高,延长BC 到E ,使CE CD =,则BE =( )A .7B .8C .9D .10【答案】C 【分析】因为△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C =∠ACB =60°,BD 是AC 边上的高,则∠DBC =30°,AD =CD =12AC ,再由题中条件CE =CD ,即可求得BE .【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ACB =60°,AB =BC =6,∵BD 是AC 边上的高,∴AD =CD =12AC =3,∠DBC =12∠ABC =30°,∵CE =CD ,∴CE =12AC =3,∴BE =BC +CE =6+3=9.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AD =CD =12AC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1·四川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110,25B A '∠=︒∠=︒,则C ∠的度数为( )A .25︒B .45︒C .70︒D .110︒【答案】B 【分析】根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求得未知角即可.【详解】解:∵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ABC ≌△A′B′C′,∴∠A =∠A′=25°,∵∠B =110°,∴∠C =180°−∠B−∠A =180°−25°−110°=4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6.(2021·湖北大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B .()1,2-C .()2,1D .()1,2--【答案】A【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其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析】解:点A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关于x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7.(2021·河北保定市·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若ABC 的周长为16,3BE =,则ABD △的周长为( )A .6B .10C .12D .20【答案】B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 CD =,BE CE =,即可得到10AB AC +=、ABD △的周长为AB AD BD AB AD CD AB AC ++=++=+,即可求解.【详解】解:∵DE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BD CD =,BE CE =,∵ABC 的周长为16,3BE =,∴10AB AC +=,∴ABD △的周长为10AB AD BD AB AD CD AB A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021·江苏汇文实验初中八年级月考)如图是一个台球桌面的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若一个球按图中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则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A .1 号袋B .2 号袋C .3 号袋D .4 号袋【答案】B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详解】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知,台球走过的路径为:∴最后落入2号球袋,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判定,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出图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021·鄱阳县第二中学八年级月考)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BC 长为4,面积是18,腰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C ,AB 边于E ,F 点.若点D 为BC 边的中点,点G 为线段EF 上一动点,则△CDG 周长的最小值为( )A .7B .9C .11D .13【答案】C 【分析】连接AD ,由于△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D 是BC 边的中点,故AD ⊥BC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 的长,再再根据EF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C 关于直线EF 的对称点为点A ,故AD 的长为CG+GD 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连接AD ,∵△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D 是BC 边的中点,∴AD ⊥BC ,∴S △ABC = 12BC•AD= 12×4×AD=18,解得AD=9, ∵EF 是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点C 关于直线EF 的对称点为点A ,∴AD 的长为CG+GD 的最小值,∴△CDG 的周长最短=(CG+GD )+CD=AD+12BC=9+ 12×4=9+2=1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2021·贵州印江·初二月考)如图,已知1111222233334,,,AB A B A B A A A B A B A B A B ==== ……,若∠A =70°,则11n n n A A B --∠的度数为( )A .702nB .1702n +C .1702n -D .2702n - 【答案】C【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A 1B=∠A=70°,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等边对等角可得∠A 1A 2B 1=12∠AA 1B=702︒=35°,同理可得:∠A 2A 3B 2=12∠A 1A 2B 1=2702︒=17.5︒,∠A 3A 4B 3=12∠A 2A 3B 2=3702︒=8.75︒,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1AB A B =,70A ∠=︒∴∠AA 1B=∠A=70° ∵1112A B A A =∴∠A 1A 2B 1=∠A 1 B 1A 2∵∠AA 1B=∠A 1A 2B 1+∠A 1 B 1A 2∴∠A 1A 2B 1=12∠AA 1B=702︒=35° 同理可得:∠A 2A 3B 2=12∠A 1A 2B 1=2702︒=17.5︒ ∠A 3A 4B 3=12∠A 2A 3B 2=3702︒=8.75︒ ∴11n n n A A B --∠=1702n -︒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初中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中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中数学轴对称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图形中,哪个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圆形C. 三角形D. 长方形2. 如果一个图形关于直线L对称,那么它的对称图形与原图形:A. 完全重合B. 部分重合C. 不重合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_。

2. 如果一个点P(3,4)关于直线x=1对称,那么它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 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1,2),B(2,-3),C(-3,-1)。

请找出点A关于直线y=0的对称点A'的坐标。

2. 假设有一个矩形,其对角线相交于点O,且矩形的一边与x轴平行。

如果矩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P1(1,2),P2(1,6),P3(5,6),P4(5,2),请找出点P1关于x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

四、应用题1.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它的中心点关于x轴对称。

求出长方形中心点的坐标。

2. 某建筑物的平面图是一个等腰梯形,上底长为8米,下底长为10米,高为6米。

如果这个等腰梯形关于y轴对称,求出它的对称轴的方程。

五、拓展题1. 考虑一个点集,其中每个点都关于x轴对称。

如果这个点集的中心点是(0,5),请证明这个点集的对称中心也是(0,5)。

2. 给定一个圆心在原点,半径为5的圆。

如果这个圆关于直线y=3对称,求出圆上任意一点P(x,y)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P'的坐标。

结束语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轴对称中的最值模型问题(将军饮马)重难点题型专训(学生版)-初中数学

轴对称中的最值模型问题(将军饮马)重难点题型专训(学生版)-初中数学

轴对称中的最值模型问题(将军饮马等)重难点题型专训题型一将军饮马之线段和最值题型二将军饮马之线段差最值题型三将军饮马之两定一动最值题型四三点共线最大值题型五双对称关系求周长最小值题型六两定两动型最值题型七两动一定最值题型八费马点最值问题将军饮马中最短路径问题四大模型一两定点在直线的异侧问题1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 A+PB 的和最小。

连接AB ,与直线l 的交点P 即为所求。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P A +PB 的和最小。

二两定点在直线的同侧问题2:将军饮马作法图形原理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得P A +PB 的和最小。

作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 ,连AC ,与直线l 的交点P 即为所求。

化折为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P A +PB 的和AC 最小。

三两动点一定点问题问题3:两个动点作法图形原理作P 关于OA 的对称点P 1,作P 关于OB 的对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PC +PD +CD点P 在锐角∠AOB 的内部,在OA 边上找一点C ,在OB 边上找一点D ,,使得PC +PD +CD 的和最小。

点P 2,连接P 1P 2。

的和最小。

四造桥选址问题问题4:造桥选址作法图形原理直线m ∥n ,在m ,n 上分别求点M 、N ,使MN ⊥m ,MN ⊥n ,且AM +MN +BN 的和最小。

将点A 乡向下平移MN 的长度得A 1,连A 1B ,交n 于点N ,过N作NM ⊥m 于M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AM +MN +BN 的最小值为A 1B +MN 。

注意:本专题部分题目涉及勾股定理,各位同学可以学习完第3章后再完成该专题训练.勾股定理公式:a 2+b 2=c 2【经典例题一将军饮马之线段和最值】1.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E 、F ,画直线EF ,D 为BC 的中点,M 为直线EF 上任意一点,若BC =5,△ABC 的面积为15,则BM +MD 的最小长度为()A.5B.6C.7D.8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B=10,AD平分∠BAC,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A.1.2B.2.4C.4.8D.9.63.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8,AD是∠BAC的角平分线,若E,F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EC+EF的最小值是.4.唐朝著名诗人李颀的代表作品《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其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图1,诗中将士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的A点出发,走到河边饮马后再到B点宿营.请问在何处饮马才能使总路程最短?我们可以用轴对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1)如图2,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连接AB 与直线l交于点C,点C就是所求的位置.理由:如图3,在直线l上另取不同于点C的任一点C ,连接AC ,BC ,B C ,因为点B、B 关于直线l对称,点C、C 在直线l上,所以CB=,C B=,所以AC+CB=AC+CB =,在△AC B 中,依据,可得AB <AC +C B ,所以AC+CB<AC +C B ,即AC+CB最小.(2)迁移应用:如图4,△ABC是等边三角形,N是AB的中点,AD是BC边上的中线,AD=6,M是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M、MN,则BM+MN的最小值是.【经典例题二将军饮马之线段差最值】5.如图,在△ABC中,AB=CB,∠B=100°.延长线段BC至点D,使CD=BC,过点D作射线DP∥AB,点E为射线DP上的动点,分别过点A,D作直线EC的垂线AM,DN.当AM-DN的值最大时,∠ACE的度数为.6.如图,AB⎳DP,E为DP上一动点,AB=CB=CD,过A作AN⊥EC交直线EC于N,过D作DM ⊥EC交直线EC于点M,若∠B=114°,当AN-DM的值最大时,则∠ACE=.7.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已知△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画出格点三角形ABC关于直线DE对称的△A B C ;(2)△A B C 的面积是(3)在直线DE上找出点P,使P A-PC最大,并求出最大值为.(保留作图痕迹)8.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在格点上.(1)画出△A1B1C1,使它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2)在直线MN上画出点D,使∠BDM=∠CDN.(3)在直线MN上画出点P,使P A-PC最大.【经典例题三将军饮马之两定一动最值】9.小王准备在红旗街道旁建一个送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要使A,B两小区到送奶站的距离之和最小,则送奶站C的位置应该在( ).A. B.C. D.10.(2023春·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的A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的西8km北7km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11.(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正△ABC的边长为2,过点B的直线l⊥AB,且△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D为线段BC′上一动点,则AD+CD的最小值是.12.(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B边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若AE=3,(1)求BC的长;(2)若点P是直线DE上的动点,直接写出P A+PC的最小值为.【经典例题四三点共线最大值】13.如图,在△ABC中,AB=AC,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交AB于点M,AB=12cm,△BMC的周长是20cm,若点P在直线MN上,则P A-PB的最大值为.14.如图,AC,BD在AB的同侧,AC=2,BD=8,AB=10,M为AB的中点,若∠CMD=120°,则CD的最大值为()A.12B.15C.18D.2015.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M在△ABC的内部,∠ACM=4∠BCM,P为射线CM上一点,当|P A-PB|最大时,∠CBP的度数是.16.如图,方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A、B、C、M、N都在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直线MN对称的△A1B1C1.(2)若以N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的坐标为0,5,则△ABC关于x轴对称△A2B2C2,写出点A2,C2的坐标.(3)在直线MN上找点P使PB-P A的最大值.最大,在图形上画出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PB-P A【经典例题五双对称关系求周长最小值】17.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AE=120°,∠B=∠E=90°,AB=BC,AE=DE,在BC、DE上分别找到一点M、N,使得△AMN的周长最小,则∠AMN+∠ANM的度数为()A.100°B.110°C.120°D.130°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32°,在边AB,BC上分别找一点E,F使△DEF的周长最小,此时∠EDF=()A.110°B.112°C.114°D.116°19.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9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M,交AC于点N,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使P、B、C三点构成的△PBC的周长最小,则△PBC的周长最小值为.20.在草原上有两条交叉且笔直的公路OA、OB,在两条公路之间的点P处有一个草场,如图,∠AOB=30°,OP=6.5.现在在两条公路上各有一户牧民在移动放牧,分别记为M、N,若存在M、N使得△PMN的周长最小,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21.几何模型:条件:如图1,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 A+PB的值最小.解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连接A B,则A B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P,且P A+PB的最小值为线段A B的长.(1)根据上面的描述,在备用图中画出解决问题的图形;(2)应用:①如图2,已知∠AOB=30°,其内部有一点P,OP=12,在∠AOB的两边分别有C、D两点(不同于点O),使△PCD的周长最小,请画出草图,并求出△PCD周长的最小值;②如图3,∠AOB=20°,点M、N分别在边OA、OB上,且OM=ON=2,点P,Q分别在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B=∠D=90°,AD=AB=4,E是AD中点,M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N是边CD上的一个动点,则AM+MN+EN的最小值是.23.如图,在等边△ABC中,AC=12,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P是AD上一点,且AP=5.如果点M、N分别是AB和AD上的动点,那么PM+MN+NB的最小值为.【经典例题七两动一定最值】24.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6,△ABC的面积为18,BD平分∠ABC,若E、F分别是BD、BC上的动点,则CE+EF的最小值为.25.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点D、E、F分别在边BC、AB,AC上,则线段DE+DF的最小值是()A.BC边上高的长B.线段EF的长度C.BC边的长度D.以上都不对26.如图,在△ABC中,∠ABC=90°,BC=8,AC=10,点P、Q分别是边BC、AC上的动点,则AP+PQ的最小值等于()A.4B.245C.5 D.48527.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8,∠ACB=75°,AD⊥BC于D,点M、N分别是线段AB、AD上的动点,则MN+BN的最小值是.【经典例题八费马点最值问题】28.【问题提出】(1)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若连接MN,则△BMN的形状是.(2)如图2,在Rt△ABC中,∠BAC=90°,AB+AC=10,求BC的最小值.【问题解决】(3)如图3,某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公园ABCD,AB+BC=6千米,∠ABC=60°,公园内有一个儿童游乐场E,分别从A、B、C向游乐场E修三条AE,BE,CE,求三条路的长度和(即AE+ BE+CE)最小时,平行四边形公园ABCD的面积.29.已知点P是△ABC内一点,且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则P点叫△ABC的费马点(Fermat po int).已经证明:在三个内角均小于120°的△ABC中,当∠APB=∠APC=∠BPC=120°时,P就是△ABC的费马点.若点P是腰长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费马点,则PD+PE+PF=()A.6B.32+6C.63D.930.定义:若P为△ABC内一点,且满足∠APB=∠BPC=∠CP A=120°,则点P叫做△ABC的费马点.(1)如图1,若点O是等边△ABC的费马点,且OA+OB+OC=18,则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为;(2)如图2,已知△ABC,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与等边△ACE,线段CD、BE交于点P,连接AP,求证:点P是△ABC的费马点;(3)应用探究:已知有A、B、C三个村庄的位置如图3所示,能否在合适的位置建一个污水处理站Q,使得该处理站分别连接这三个村庄的水管长度之和最小?如果能,请你说明该如何确定污水处理站Q的位置,并证明该位置满足设计要求.31.定义:若P为△ABC内一点,且满足∠APB=∠BPC=∠CP A=120°,则点P叫做△ABC的费马点.(1)如图1,若点O是高为3的等边△ABC的费马点,则OA+OB+OC=;(2)如图2,已知P是等边△ABD外一点,且∠APB=120°,请探究线段P A,PB,P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已知△ABC,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等边△ABD与等边△ACE,线段CD、BE交于点P,连接AP,求证:①点P是△ABC的费马点;②P A+PB+PC=CD.32.若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小于120°,则在其内部有一点所对三角形三边的张角均为120°,此时该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如图1,当△ABC三个内角均小于120°时,费马点P在△ABC内部,此时∠APB=∠BPC=∠CP A=120°,P A+PB+PC的值最小.(1)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若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PB的度数.为了解决本题,小林利用“转化”思想,将△ABP绕顶点A旋转到△ACP 处,连接PP ,此时△ACP ≌△ABP,这样就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将三条线段P A,PB,PC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求出∠APB=.(2)如图3,在图1的基础上延长BP,在射线BP上取点D,E,连接AE,AD.使AD=AP,∠DAE=∠P AC,求证:BE=P A+PB+PC.(3)如图4,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ACB=30°,AB=1,点P为直角三角形ABC的费马点,连接AP,BP,CP,请直接写出P A+PB+PC的值.33.(2024八年级上·浙江·专题练习)如图,△ABC中,点D在BC边上,过D作DE⊥BC交AB于点E,P为D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 A、PE,若P A+PE最小,则点P应该满足()A.P A=PCB.P A=PEC.∠APE=90°D.∠APC=∠DPE34.(24-25八年级上·全国·课后作业)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D,CD⊥AD,P是CD边上的一动点,要使P A+PB的值最小,则点P应满足的条件是()A.P A=PBB.PC=PDC.∠APB=90°D.∠BPC=∠APD35.(23-24八年级下·四川巴中·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E、F,画直线EF,D为BC的中点,M为直线EF上任意一点,若BC=5,△ABC 的面积为15,则BM+MD的最小长度为()A.5B.6C.7D.836.(23-24八年级下·河南郑州·阶段练习)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120°,∠B=∠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N,使△AMN周长最小,则∠AMN+∠ANM的度数为()A.60°B.120°C.90°D.45°37.(23-24八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在某草原上,有两条交叉且笔直的公路OA、OB,如图,∠AOB=30°,在两条公路之间的点P处有一个草场,OP=4.现在在两条公路上各有一户牧民在移动放牧,分别记为M、N,存在M、N使得△PMN的周长最小.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 ).A.4B.6C.8D.1238.(22-23八年级下·福建漳州·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BC=6,S△ABC=18,D是BC中点,EF垂直平分AB,交AB于点E,交AC于点F,在EF上确定一点P,使PB+PD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A.3B.6C.9D.1239.(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4,动点B在x轴上,连接AB,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至AC,连接OC,则线段OC长度最小为()A.0B.1C.2D.340.(22-23七年级下·山东济南·阶段练习)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AE=120°,∠B=∠E=90°,AB=BC,AE=DE,在BC、DE上分别找到一点M、N,使得△AMN的周长最小,则∠AMN+∠ANM的度数为()A.100°B.110°C.120°D.130°41.(21-22八年级上·四川广元·期末)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2,∠A=∠D=90°,∠B=60°,BC=2CD,在AD上找一点P,使PC+PB的值最小;则PC+PB的最小值为()A.4B.3C.5D.642.(21-22八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在Rt △ABC 中,∠C =90°,∠A =30°,点P 是边AC 上一定点,此时分别在边AB ,BC 上存在点M ,N 使得△PMN 周长最小且为等腰三角形,则此时AP PC 的值为()A.12B.1C.32D.243.(2024七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如图,△ABC 中,AB =AC ,BC =5,S △ABC =15,AD ⊥BC 于点D ,EF 垂直平分AB ,交AC 于点F ,在EF 上确定一点P ,使PB +PD 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44.(23-24七年级下·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D =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使△AMN 周长最小,此时∠MAN =80°,则∠BAD 的度数为.45.(23-24七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在草原上有两条交叉且笔直的公路OA 、OB ,在两条公路之间的点P 处有一个草场,如图,∠AOB =30°,OP =6.5.现在在两条公路上各有一户牧民在移动放牧,分别记为M、N,若存在M、N使得△PMN的周长最小,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46.(22-23七年级下·广东河源·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36°,在边AB、BC上分别找一点E、F,使△DEF周长最小,此时∠EDF=.47.(22-23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如图,点A-2,1,点P是在x轴上,且使P A+PB最小,写,B2,3出点P的坐标.48.(22-23八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ABC的AB边,在直线l上任取一动点O,连结OA、OB、OC.若OA=5,则OB=.若AC=9,BC=6,则△BOC的最小周长是.49.(22-23八年级上·四川绵阳·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是0,2,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ABO=30°,点P与点O关于直线AB对称,在y轴上找到一点M,使PM+BM的值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50.(22-23八年级上·海南海口·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36°,在边AB,BC上分别找一点E,F使△DEF的周长最小.此时∠EDF的大小是.51.(22-23八年级上·湖北黄石·期末)如图,已知∠AOB=30°,OC平分∠AOB,在OA上有一点M,OM=103cm,现要在OC,OA上分别找点Q,N,使QM+QN最小,则其最小值为cm.52.(21-22八年级上·福建厦门·期末)小河的两条河岸线a∥b,在河岸线a的同侧有A、B两个村庄,考虑到施工安全,供水部门计划在岸线b上寻找一处点Q建设一座水泵站,并铺设水管PQ,并经由P A、PB 跨河向两村供水,其中QP⊥a于点P.为了节约经费,聪明的建设者们已将水泵站Q点定好了如图位置(仅为示意图),能使三条水管长PQ+P A+PB的和最小.已知P A=1.6km,PB=3.2km,PQ=0.1km,在A村看点P位置是南偏西30°,那么在A村看B村的位置是.53.(22-23八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3.,B1,1,C5,3(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求△A1B1C1的面积;(3)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C+PB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54.(24-25八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4,B-1,2,C1,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将△ABC平移得到△A B C ,已知A 1,-1,则C 坐标是.(2)求出△ABC的面积;(3)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P A+PB的值最小,保留作图痕迹.55.(23-24八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综合实践活动】【问题背景】如图1,A,B表示两个村庄,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抽水站P,使得它到两个村庄的距离和最短,抽水站P应该修建在什么位置?【数学建模】小坤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轴对称知识解决,他先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如下数学问题:如图2,A,B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点P在直线l上.P在何处时,P A+PB的值最小.画图:如图3,作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连结AB 与直线l交于点P,点P的位置即为所求.证明:∵B和B 关于直线l对称∴直线l垂直平分BB∴PB=,∴P A+PB=P A+PB根据“”(填写序号: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垂线段最短;③两点确定一列条直线.)可得P A+ PB 最小值为(填线段名称),此时P点是线段AB 和直线l的交点.【问题拓展】如图4,村庄B的某物流公司在河的对岸有一个仓库C(河流两侧河岸平行,即GD∥EF),为了方便渡河,需要在河上修建一座桥MN(桥的长度固定不变,等于河流的宽度且与河岸方向垂直),请问桥MN修建在何处才能使得B到C的路线最短?请你画出此时桥MN的位置(保留画图痕迹,否则不给分).【迁移应用】光明区某湿地公园如图5所示,四边形AEDC为花海景区,∠CDE=∠E=90°,AE=80米,DE=50米,长方形CFGH为人工湖景区,为了方便市民观景,公园决定修建一条步行观光路线(折线AM-MN-BN),A为起点,终点B在ED上,BD=30米,MN为湖边观景台,长度固定不变(MN =40米),且需要修建在湖边所在直线CF上,步行观光路线的长度会随着观景台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请直接写出步行观光路线的最短长度.2156.(2023九年级·四川成都·专题练习)在△ABC 中,AC =BC ,点E 在是AB 边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CE ,点P 是直线CE上一个动点.(1)如图1,∠ACB =120°,AB =16,E 是AB 中点,EM =2,N 是射线CB 上一个动点,若使得NP +MP 的值最小,应如何确定M 点和点N 的位置?请你在图2中画出点M 和点N 的位置,并简述画法;直接写出NP +MP 的最小值;(2)如图3,∠ACB =90°,连接BP ,∠BPC =75°且BC =BP .求证:PC =P A .57.(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背景材料】对称美是我国古人和谐平衡思想的体现,常被用于建筑、器物、绘画、标识等作品的设计上,比如图1.同时,对称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也往往有很大的作用.【问题提出】某小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 ,B 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 ,B 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该问题给牛奶公司造成了困扰,现向居民们征求意见.【问题解决】小明同学将小区和街道抽象出的平面图形,并用轴对称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2,作A 关于直线m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与直线m 交于点C ,点C 就是所求的位置.(1)请你在下列阅读、应用的过程中,完成解答并填空:证明:如图3,在直线m 上另取任一点D ,连结AD ,A D ,BD ,∵直线m 是点A ,A 的对称轴,点C ,D 在m 上,22∴CA =,DA =,∴AC +CB =A C +CB =.在△A DB 中,∵A B <A D +DB ,∴A C +CB <A D +DB .∴AC +CB <AD +DB ,即AC +CB 最小.(2)如图4,在等边△ABC 中,E 是AB 上的点,AD 是∠BAC 的平分线,P 是AD 上的点,若AD =5,则PE +PB 的最小值为.【拓展应用】(3)“龙舟水”来势汹汹,深圳“雨雨雨”模式开启,深圳某学校的志愿者们在查阅地图后,画出了平面示意图5.其中,点A 表示龙潭公园,点B 表示宝能广场,点C 表示万科里,点D 表示万科广场,点E 表示龙城广场地铁站.如图6,志愿者计划在B 宝能广场和D 万科广场之间摆放一批共享雨伞,使得共享雨伞的位置到B宝能广场、C 万科里、D 万科广场和E 龙城广场地铁站的距离的和最小.若点A 与点C 关于BD 对称,请你用尺子在BD 上画出“共享雨伞”的具体摆放位置(用点G 表示).58.(24-25八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如图,B、C 两点关于y 轴对称,点A 的坐标是0,b ,点C 坐标为-a ,-a -b .(1)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为;(2)用尺规作图,在x 轴上作出点P ,使得AP +PB 的值最小;(3)∠OAP =度.59.(21-22七年级上·陕西商洛·期末)点C 为∠AOB 内一点.23(1)在OA上求作点D,OB上求作点E,使△CDE的周长最小,请画出图形;(2)在(1)的条件下,若∠AOB=30°,OC=10,求△CDE周长的最小值.60.(23-24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末)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ABC=135°,AB=32,BC=1,在AD、CD上分别找一点E、F,使得△BEF的周长最小,求△BEF周长的最小值.61.(2023八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BC=6,CD平分∠ACB交斜边AB于点D,动点P从点C出发,沿折线CA-AD向终点D运动.(1)点P在CA上运动的过程中,当CP时,△CPD与△CBD的面积相等;(直接写出答案)(2)点P在折线CA-AD上运动的过程中,若△CPD是等腰三角形,求∠CPD度数;(3)若点E是斜边AB的中点,当动点P在CA上运动时,线段CD所在直线上存在另一动点M,使两线段MP、ME的长度之和,即MP+ME的值最小,则此时CP的长度(直接写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
逆定理
定运
轴对称题型举例
【知识框架】
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定理轴对称
画法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性质判

【教学建议】
一、关于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讲清、讲透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1、轴对称: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左右两部分→重合
3、对称轴问题:图形上讲是一条直线(细扣概念类题)
4、辩证看概念:分、合思想
二、注重动手操作:(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图步骤→作图痕迹→理论依据
3、线段和最短问题:理论依据→几何证明
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画法:
三、注重符号语言的使用的规范教学:
如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运用时的书写。

四:三条教学主线:
一是边方面:等角对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转化→求三角形的周长;
二是角方面: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求角的度数;
三是实践操作:尺规作图→定理、公理运用。

五:多归纳、多强化:
比如:x轴、y轴对称点问题,可以归纳为:关于什么轴对称,什么坐标不变,另一坐标互
为相反数。

帮助学生理解,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画出草图分析。

【题型举例】
1、求证: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
A
距离相等。

D F
O
B

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AO⊥
E C B C.A
O
B
3、(1)在图1中画出ABC的轴对称图形;(2)如图2,在直线l上确定一个点P,使得
PA+PB的值最小;(3)如图3,在直线l上确定一个点P,使得PA=PB。

A
B B
C
B
A
A
C
l
l 图1图2图3
( (
4、如图: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相交叉的公路, 点 M ,N 表示大学,AO ,BO 表示公路).
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


能确定仓库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在所给的图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用尺规作图)
A
M
O
N
B
5、某班举行文艺晚会,桌子摆成两直条(如图中的AO ,BO ),AO 桌面上摆满了桔子,BO 桌
面上摆满了唐果,坐在 C 处的学生小明先拿桔子再拿唐果,然后回到座位,请你帮助他设计
一条行走路线,使其所走的总路程最短?(要求:尺规作图,并写出作法)
A
O
C
B
6、如图,EFGH 是一个长方形的弹子球台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 A 、B 两点的位置.
(1)试问:怎样撞击黑球 A ,使黑球 A 先碰撞台边 EF 反弹后再撞击白球 B ?
(2)怎样撞击黑球 A ,使黑球先碰撞台边 GH 反弹后再击台边 EF ,最后击白球 B ?
H
G
E
F
7、如图1,∠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
A.20°
B.40°
C.50°
D.60°
8、如图2,△A BC中,∠ACB=100o,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
A.20o
B.25o
C.30o
D.40o
9、如图3,已知AB=AC=BC=AD,求∠BDC的度数。

A A
C
M N
D
B P Q C
A
D E B B
C 图1图2图3
10、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交AB
于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N,交AC于F,求证:BM=MN=NC.
C
N
F
B M
E A
11、已知: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BDE的周长为24,∆ABC与四边形ADEC的周长差是12,
求DE的长。

A
D
B E C
12、在△A BC中,AB=AC=12cm,BC=6cm,D为BC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
以每秒1cm的速度沿B→A→C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那么当t是多少秒时,
过D、P两点的直线将△A BC的周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
A
A
P
P
B D C
B D C
备用图
13、如图,在ABC中,AB=AC,∠A=360,CD、B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CD、BE
相交于点O,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__个
14、如图△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
长为____________
A
A
E
D E
B D
C O
B C
1314

△15、已知:如图, DAC 和△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E 、BD 分别与 CD 、CE 交于点 M 、N ,AE 、
BD 交于点 H ,连接 CH 。

(1)求证:CM =CN ; 2)求∠EHB 的度数;(3)求证:平分∠AHB
E
D
H
M
N
A
C B
16、如图,点 P 是等边三角形 ABC 内一点,∠APB =1100,∠BPC =ɑ,∆ACD ∆BCP 。

(1)求证:∆PCD 为等边三角形;若ɑ=1500 时,试判断∆AP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若∆APD 为等腰三角形,求ɑ的度数。

A
D
P
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