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1动物体或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2构成人体的5个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3四大组织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结缔组织:种类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4人体可分为八大系统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消化系统(口腔、咽、食管、胃、肠)内分泌系统(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等)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神经系统(大脑、间脑、脑干、小脑等)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生殖系统、生殖腺、生殖器)运动系统(骨、关节、骨骼肌)5人体的内环境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特点是相对稳定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参与内环境的稳定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糖类分解成葡萄糖等,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甘油等物质。

在小肠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氧气从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呼吸系统的活动可补充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维持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稳定泌尿系统: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

一个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的排出:肾脏 --- 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循环系统:完成物质的运输和交换,在完成内环境的稳定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成为互相协调的整体。

6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含有血红蛋白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可能是贫血,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豆腐、木耳、虾皮、海带等,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高于正常参考值,可能有炎症感染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低于正常参考值,受伤出血时凝血时间长。

沪教版生命科学复习提纲

沪教版生命科学复习提纲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主题一人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一、使用显微镜观察构成人体的几种组织1、显微镜的结卞和使用(P7)2、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P5)o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3、组织(细胞分化产生组织)(1)组织的概念:(P7)(2)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点(P8—P10)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二、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1、器官的本K念(P10)以胃的横切面为例说明器官是由有关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的2、知道人体的重要器官及其着生部位(P12)3、系统的概念(P15)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其主要组成器官:三、人体的整体性1、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人体的整体性及其意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主要对生命活动行使调节功能。

人体的内环境一、测定人体的体温、心率、唾液、PH值等1、一些工具的使用:例:体温计2、某些人体生理数据的正常值心率:60次/分——100次/分体温:正常为37摄氏度二、内环境及其组成成分1、内环境概念(P21)2、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红细胞(数量最多):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体积最大):免疫防御3、血液血小板(细胞碎片、体积小):促进血液凝固(止血)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会分析血液常规检查报告三、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等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P25)四、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意义(P30)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神经元)2、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脑发出的神经)脊神经(脊髓发出的神经)大脑: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3、人脑小脑:维持身体平衡间脑:脑干:其中的延髓是重要的生命中枢(主管呼吸、心跳等)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一反射1、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的概念(P41):(2)反射弧概念(P41):(3)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效应器2、反射的类型(会举例)(1)非条件反射分析膝跳反射(P41)(2)条件反射三、激素调节(P47)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只能对特定的组织细胞(靶细胞)起作用。

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1-3)复习提纲 生物

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1-3)复习提纲 生物

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1~3)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知识点:1、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简史2、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研究3、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4、初步学会显微镜和测微尺的使用方法(实验1.1)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内的无机化合物◆知识点:1、知道水的含量、形态和生理作用2、知道无机盐的含量、形态、生理作用和缺乏症第二节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知识点:1、知道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通式、分类和某些糖的生理作用2、知道脂质的性质、分类和生理作用3、知道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氨基酸通式;4、理解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相关计算、多样性和生理功能5、知道核酸的分类、基本单位和生理功能;6、知道维生素的含量、分类和生理功能、缺乏症7、初步学会鉴定还原性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实验2.1)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一节细胞膜◆知识点:1、知道细胞膜的位置、形态和生理功能;2、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知识点:3、知道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类型;4、理解每一种运输方式的本质特点,并能进行辨析。

◆知识点:5、知道细胞的吸水方式;6、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7、理解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8、初步学会洋葱鳞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实验3.1)第二节细胞核和细胞器◆知识点:1、理解细胞质的组成,特别是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2、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4、初步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观察(实验3.2)第三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知识点:1、理解病毒的结构;2、知道病毒的分类、生活方式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生命科学 知识点梳理(精华版)

生命科学 知识点梳理(精华版)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90分以上优秀)单元知识梳理(精华版)第1章人体结构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八大系统:呼吸(气体交换)、消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泌尿(排出代谢废物,水盐酸碱平衡)循环(运输和交换)、神经(调节和控制)、内分泌(调节)、运动、生殖系统。

方位术语:外侧和内侧,浅和深……内环境 1、组成:血浆+组织液 2、特点:相对稳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例如小肠(消化吸收)、肺泡(气体交换)、肾单位(尿生成)第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先天)、条件反射(后天)4、激素失常:侏儒症、巨人症·生长激素;呆小症、甲亢·甲状腺激素;糖尿病·胰岛素(降血糖)5、人的体细胞染色体;23对(46条)= 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或XX)6、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不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引起第3章健康与疾病健康的基石:均衡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规律作息预防传染病的三环节传染源管理隔离、检疫…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粘膜非特异性免疫(无针对性)第二道:炎症物质和巨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有针对性)抗原能够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根据是否需医师处方,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第4章生物的类群一、光合作用1、主要场所: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2、过程:3、影响因素:光照(热量)、温度、水分等备注: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温度较高,水分充沛,有利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二、叶的结构、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1、上表皮、下表皮2、气孔: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门户3、叶肉(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4、叶脉三、鸟类(飞行?):纺锤形、羽毛、翼、肺、双重呼吸四、鱼类(水生?):保护色、梭形、鳞片、鳃、鳍、侧线五、节肢动物(繁盛?):群居,体型较小,分节、外骨骼、口器多样,繁殖能力强,自我保护方式多样六、概念:自养/异养、发酵、根瘤菌、共生/寄生/腐生、双名法(属名种加词)第5章生态系统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2、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竞争)、种间关系(捕食、寄生、共生、种间竞争)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复习提纲

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复习提纲

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知识点:1、介绍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公元6世纪《齐民要术》,16世纪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盖伦。

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制订了生物命名方法,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奥地利孟德尔为近代遗传学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摩尔根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遗传机制。

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我国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晓得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研究后基因学,转基因学,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3、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明确提出疑点,明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行实验,分析数据,结论,代莱疑点4、初步学会显微镜和测量微尺的采用方法(实验1.1)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内的无机化合物◆知识点:1、知道水的含量、形态和生理作用生物体由化学元素共同组成,通常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有,无机化合物包含水和无机盐。

人和动物体内水约占体重的70%,生物体中的水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约占细胞全部水分的4.5%。

人体非政府器官的含水量(%),牙本质10,骨骼22,骨骼肌76,心脏79,血液83,脑84,胎儿脑91。

功能:细胞生活的环境生物体中各种化学反应的理想介质帮助运输物质参与体内各种生理活动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2、晓得无机盐的含量、形态、生理促进作用和缺乏症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含量少,约占生物体的1%,有些无机盐是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有些无机离子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生物体需要适量的无机盐。

生理促进作用:1参予体内许多关键化合物构成2维持细胞功能3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缺乏症:fe贫血ca小儿呕吐zn发育不良i甲状腺肿小第二节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知识点:1、知道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通式、分类和某些糖的生理作用符合化学通式(ch2o)n的物质称为糖类功能: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生物体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分类:单糖无法水解的最简单的糖。

生命科学会考复习提纲

生命科学会考复习提纲

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由它们所发出的神经(一)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读图:P36P37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是产生意识的唯一部位。

大脑受损:无意识,昏迷。

小脑:调节身体随意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例:喝醉酒走路不稳脑干:延髓(重要生命中枢,参与调节心率、呼吸和血压,又称活命中枢)脑桥、中脑组成。

顺口溜记忆:沿着桥的中间走,记忆延髓、脑桥、中脑。

举例:植物人,虽有呼吸和心跳,但其他活动能力消失,脑中没有损伤的可能是脑干。

要保护脑干所在的部位。

间脑:丘脑:所有感觉信息(嗅觉除外)向大脑传递的最后驿站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联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纽带控制垂体脊髓:椎管内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发自脑部脊神经发自于脊髓(二)、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也称神经细胞。

图:P5 1、结构: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树突轴突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3、兴奋传导的方向:树突末稍—细胞体—轴突—轴突末稍—其它神经或肌肉、腺体通过各类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神经系统才能对人体、动物体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三)、脑(详见上面的总结)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四)脊髓P381、位置:脊柱的椎管内2、结构:脊髓横断面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位于中央,“H”组成:神经元细胞体(大部分运动神经元细胞体分布在灰质中,以及中间神经元细胞体)无髓鞘的神经纤维举例:小儿麻痹症,病毒侵蚀了灰质相应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

白质:灰质的周围组成:神经传导束,(时有髓鞘的神经纤维组成)作用:在脊髓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的各部分之间起联系的作用相关定义帮助记忆,但不要求掌握:◆轴突或长的树突,和包裹在外面的髓鞘一起——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分成许多分支,——神经末稍。

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分◆周围神经系统中,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形成的膜——神经。

高二生命科学复习提纲.doc

高二生命科学复习提纲.doc

笫-节:一、发展简史1、 著作:贾思勰《齐民要素》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药书、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2、 显微镜发明:生物硏究进入细胞水平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建立:研究进入分了水平 (微观领域) 我国成就:介成结晶牛胰岛索、酵母内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核酸领域)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无机物一、 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1、 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 ,生命停止2、 作川: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3、 存在形式:自山水(大部分,参与上述2的作用)结合水(少量,牛物细胞组织中的成分)二、 无机盐:离子状态存在1、作用:a 、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 2+ 骨骼:Ca 2+【缺钙,肌肉抽搐】PO 4‘磷脂的组成成 分、Mg 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 多种醜的组成元素、1叩状腺素的原料) b. 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 实验2.1食物屮的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1、 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还原性糖(術萄糖、麦芽糖)一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2、 蛋白质—— (5%NaOH 和1%C U SO4)双缩IR 试剂(紫色)3、 脂肪——苏丹III (橘红色)第二节:有机化合物(所有牛物必含的物质是蛋门质与核酸)一、 糖类化学通式:(CH20) n (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06)注:组成元素C. H 、O 1、 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木原料 2、 分类A 、单糖:葡萄糖(糖屮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B. 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一一植物:乳糖一一动物C. 多糖: 巒(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耍来源)羽触素(精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怀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JC 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 L 肌糖原13、 多糖+脂质二糖脂 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 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 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组成单位:脂肪酸 斫口脂肪酸:动物脂肪甘油 穂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索的溶剂)注:组成元素C 、H 、O 2、 磷脂:细胞膜、核膜等冇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空气一水界而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高二生命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3、 4、 5、 1、 2、 1、 林耐一生物分类法则施莱登、施旺一细胞学说孟徳尔一遗传学奠基人 摩尔根进一步揭示遗传机制(伴性遗传) 生命科学研究手段:描述法、比较法 实验滦 人类基因组计划一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丿J 计划”(川于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 展望: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生命科学定义:以心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第二节: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木步骤:提出问题——捉出假设一一设计实验一一实施实验一一分析数据一一得出结论 —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实验要求:重视观察和实验 2、实验1.1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K 左眼观察.睁开右眼 2、 观察:先低倍后高倍,将物像移到视野止中央,移动转换器到高倍镜,再调细调节器 3、 物像为倒像,(视野)同向移、(载玻片)反向移 4、 放人倍数:目镜X 物镜 5、 FI 镜测微尺的使用:(理解练习册习题即nJ P2)注:组成元素C. H. O. N. P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徂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作用 申成某些激索(雌、雄激索、肾上腺皮质激索)辛晒太阳可转化为维牛索D 三. 蛋白质:含量壽多的有机物(干重占50%)注:组成元素C 、H 、0. N 等1、单位:氨基酸(2()种,其小8中必需氮基酸,须从食物屮获得)2、 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高二生命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二节: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2、实验要求:重视观察和实验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1、左眼观察、睁开右眼2、观察:先低倍后高倍,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移动转换器到高倍镜,再调细调节器3、物像为倒像,(视野)同向移、(载玻片)反向移4、放大倍数:目镜X 物镜5、目镜测微尺的使用:(理解练习册习题即可P2)测量细胞长度从细胞膜开始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无机物一、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1、人体缺乏表现:缺水10%,生理紊乱;缺水20%,生命停止2、作用:良好溶剂、输送、参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介质);水比热大,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3、存在形式:自由水(大部分,参与上述2的作用)结合水(少量,生物细胞组织中的成分)二、无机盐:离子状态存在1、作用:a、生物体组成成分(例子:血红蛋白:Fe2+骨骼:Ca2+【缺钙,肌肉抽搐】PO43-磷脂的组成成分、Mg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甲状腺素的原料)b、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实验2.1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1、糖类:淀粉(非还原性糖)——碘液(蓝色)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 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2、蛋白质——(5%NaOH和1%CuSO4)双缩脲试剂(紫色)3、脂肪——苏丹III(橘红色)区别:BTB第二节:有机化合物(所有生物必含的物质是蛋白质与核酸)一、糖类化学通式:(CH2O)n (水解后的组成单位:葡萄糖(C6H12O6)注:组成元素C、H、O1、作用: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2、分类A、单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5碳糖)B、双糖:(两份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C、多糖:淀粉(植物内糖的储存形式,人类糖的主要来源)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糖原(与血糖保持动态平衡)肌糖原3、多糖+脂质=糖脂多糖+蛋白质=糖蛋白1g→16.4kJ二、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注:组成元素C、H、O1g→36.4kJ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注:组成元素C、H、O、N、P亲水头部:含氮碱基、磷酸、甘油疏水尾部:脂肪酸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作用合成某些激素(雌、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晒太阳可转化为维生素D三、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干重占50%) 注:组成元素C、H、O、N等1、单位:氨基酸(20种,其中8中必需氨基酸,须从食物中获得)通式:——NH2 (氨基)——COOH(羧基)氨基酸的不同在R基2、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二册)
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一节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一、感受器的类型:物理(皮肤感受器、光感受器、声波感受器、其他感受器)
化学(味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
二、各种感受器的作用
1.皮肤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痛感受器、接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
2.光感受器:光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觉
折光装置: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3.声波感受器:(同光)
收集声波:耳廓
传递声波:外耳道、鼓室、咽鼓管、听小骨
感觉声波:耳蜗
4.特殊感受器:鱼(侧线)
蛇(红外线感受器)
5.嗅觉感受器:嗅细胞、嗅毛
6.味觉感受器:味蕾(味孔、味细胞、味绒毛、味觉神经)
人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一、神经系统
1、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类型: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3、神经元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结构:细胞体
突起:树突、轴突
功能分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位置分布:在中枢部分:细胞体构成灰质
神经纤维构成白质
在周围部分:细胞体构成神经节
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二、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
1、兴奋在一个神经元内的传递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静息状态:膜内外离子分布情况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2)兴奋状态:膜内外离子分布情况
动作点位(外负内正)
特点:电位差、局部电流、形成回路、双向传导
电流方向: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3、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
(1)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受体)(2)突触传递的过程
经递质排出至突触间隙大量涌入细胞
位变成动作电位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脊髓的结构:灰质、白质(上行神经纤维、下行神经纤维)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组成: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弧的功能:通过神经系统对身体外刺激作出反应
四、脑对信息的处理
1、脑的结构:小脑(左右半球)、大脑(左右半球)、脑干(中脑、脑桥、延髓)、间脑(丘
脑、下丘脑)
2、大脑皮质
(1)定义:灰质
(2)大脑皮质上的高级神经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3)条件反射:由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后天习的、由高级中枢参与、短时间五、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负交感拮抗
实验5.1 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
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中的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人体的内分泌腺(内分泌器官的名称、所分泌激素的名称、作用、失调症)
(1)肾上腺: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体内水盐代谢、糖代谢)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应急性激素)
(2)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呆小症甲亢甲状腺肿大
(3)胰岛: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升高血糖浓度)
(4)生殖腺: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5)垂体: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促……激素(调控相应的内分泌腺的活动)
2、激素的调节作用
(1)区别:内分泌腺(无导管、体内)
外分泌腺(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2)特点:特异性(激素靶细胞)
高效性(量少、效果显著)
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慢,但持续作用久
3.激素的反馈调节
负反馈是调节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
一、细胞识别
1、定义:对异己物质的识别
2、抗原
(1)定义:异己物质或自身老化病变的细胞
(2)化学成分:蛋白质(多糖、脂类)
(3)来源:内源性或外源性
二、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天生、无特殊针对性、稳定性
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2、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巨噬细胞伪足吞噬消化排出)
三、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特点:后天获得性免疫有特异的选择性B或T淋巴细胞
1、B淋巴细胞参与的体液免疫(针对病毒)
2、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破坏靶细胞)
四、天然免疫与人工免疫
1、天然免疫:获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
2、人工免疫: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
(1)定义
(2)疫苗:成分:灭活减毒的病原微生物
种类:活疫苗、死疫苗
第五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一、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
经典实验(处理方法、结论)
1.达尔文父子实验:植物幼苗在单侧光照下会向光弯曲(不透明小帽)
结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弯曲发生在尖端以下部位
2.杰逊实验:明胶云母片
3.温特实验
二、生长素
1、小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2)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3)发生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
2、生长素
(1)化学名称:吲哚乙酸(2)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3)运输方向: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胚芽鞘尖端以下(极性运输植物形态学)(4)作用:双重性(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统一浓度对不同器官影响不同
3、产生向光性的原因
4、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植物器官的反应;植物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生长素的反应(2)顶端优势
5、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无籽果实(2)促进插枝生根(3)去除顶端优势
三、其它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脱落酸
2、乙烯
3、细胞分裂素
4、赤霉素
四、植物的运动
1、感性运动(定义、实例)
2、向性运动(定义、实例)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一节遗传信息
一、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取材、处理、结果、结论)
步骤: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二、DNA的结构
1、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2、平面结构:向右双螺旋结构
碱基种类和名称:A 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多核苷酸链的形成方式:氢键连接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 C—G
3、空间结构(模型的建立者、双螺旋结构)美国:沃森、克里克
三、蕴藏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1、DNA分子的多样性:顺序种类数目
2、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
四、生物的遗传物质
1、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RNA)
2、病毒的遗传物质(典型实例)
第二节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一、DNA的复制
1、定义:以亲代DNA分子为模版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过程(解旋、模板、母链、子链、碱基互补配对、原料、条件、相关计算)
3、场所:细胞核
4、方式:半保留复制
5.发生时间:细胞分裂间期
6、意义:传递遗传信息保持一定连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