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楼道自动照明灯

合集下载

楼道声控灯工程方案

楼道声控灯工程方案

楼道声控灯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楼道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照明系统也逐渐得到关注。

传统的楼道灯一直存在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管理不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声控灯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楼道和走廊里。

声控灯以其节能、环保、智能化等优势,成为楼道照明系统的首选。

二、工程目标本工程旨在为楼道照明系统升级,将传统的照明系统替换为声控灯。

通过声控灯系统的实施,实现楼道照明的智能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工程方案1. 系统设计(1)声控灯系统采用红外感应技术,当有人在楼道活动时,灯光将自动开启。

当没有人活动时,灯光将自动关闭,实现智能化控制。

(2)声控灯系统应具备智能亮度调节功能,根据光线情况自动调节亮度,避免能源浪费。

(3)声控灯系统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通过手机APP或者遥控器,可以随时随地对楼道灯光进行控制。

2. 灯具选型(1)灯具应选用LED灯具,LED灯具具有节能、寿命长、抗震抗振、响应速度快、无紫外线辐射等优点。

(2)灯具应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保证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3. 安装及调试(1)针对楼道的特殊结构,应合理设计灯具的布局,保证照明均匀度。

(2)灯光的感应区域和感应范围应设计合理,避免出现死角和盲区。

(3)灯光的亮度和色温应经过合理的调试,保证不会对居民的视觉造成影响。

(4)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功能性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环保效益1. 节能减排声控灯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功能,可以根据楼道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调整照明系统的亮度和开启时间,从而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2. 资源利用采用LED灯具,具有长寿命、低能耗的特点,减少了对于资源的需求,延长了灯具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对于资源的浪费。

3. 社会效益声控灯系统的智能化功能,提高了楼道照明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为居民提供了更为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毕业设计105红外感应式楼道照明开关的设计

毕业设计105红外感应式楼道照明开关的设计

红外感应式楼道照明开关的设计1 引言1.1 课题的背景与目的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当代产品开发的首要考虑因素和最大卖点。

由于我国在新能源研发方面处于落后局面,目前市场上的普通船型开关、拉线开关占据着灯具开关市场的主要位置。

然而由于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及人们日常习惯所限,造成了大量的电能的浪费。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空无一人的教室十多盏日关灯依然亮着,非常安静的楼道内灯火通明,卫生间无人使用却不熄灭灯光……全国每年因此而损耗的电能可以以亿度计量,同时因灯具使用时间的过长,也缩短了灯具的使用寿命,频繁的更换灯具也造成了人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所以通过这种直接和间接的损耗,每年电能的损失就达数亿元。

近十年以来,我国建筑体系的不断发展,也对照明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 住宅电子化出现。

近几年楼宇智能化(智能家居是以家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通讯、信息家电、网络家电、自动化和智能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控制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节能、健康、环保的家居环境。

)又飞速发展起来,其中实现自动照明系统可以减少电能浪费成为实现现代化住宅的重要一笔。

本课题从实际出发,准备对红外线楼道自动照明系统进行探索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等等行业的用电量都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电能的浪费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此观之,如何有效的节省照明用电的浪费和更好的管理照明系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问题。

1.2 热释电红外感应开关简述普通人体会发射10um左右的特定波长红外线,用专门设计的传感器就可以针对性的检测这种红外线的存在与否,当人体红外线照射到传感器上后,因热释电效应将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控制信号。

这种专门设计的探头只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敏感,所以除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不会引发探头动作。

探头内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物业管理制度中的夜间照明规定

物业管理制度中的夜间照明规定

物业管理制度中的夜间照明规定在现代社会,物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夜间照明管理是保障小区居民生活安全与舒适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的夜间照明规定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还能有效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光污染。

以下将详细阐述物业管理制度中关于夜间照明的相关规定。

一、照明设施的设置与布局(一)公共区域1、小区出入口:应设置亮度充足、光照范围广的照明灯具,确保车辆和行人在进出小区时能够清晰看到道路和周围环境。

2、道路:道路两侧应均匀布置路灯,灯杆高度和间距要根据道路宽度和照明需求合理设定,保证路面亮度均匀,无明显暗区。

3、停车场:停车场内的照明要保证车辆停放和行驶的安全,车位上方和通道处都应有足够的照明。

4、休闲广场和花园:设置景观照明,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但要避免强光对居民造成不适。

(二)楼道和楼梯间1、每层楼道应安装感应式灯具,在有人经过时自动亮起,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以节约能源。

2、楼梯间应保证每级台阶都有足够的光照,防止居民上下楼梯时发生意外。

(三)特殊区域1、小区内的配电室、泵房等重要设施区域,应设置专用照明,确保设备维护和紧急情况时的照明需求。

2、垃圾收集点应配备照明设施,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二、照明时间的规定(一)日常照明时间1、冬季(具体时间区间 1):路灯和公共区域照明应在日落前X分钟开启,至日出后X分钟关闭。

2、夏季(具体时间区间 2):由于日照时间较长,照明开启时间相应推迟,关闭时间提前,具体时间根据当地实际日落和日出时间调整。

(二)节假日和特殊活动期间1、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节等,照明时间可适当延长,营造节日氛围。

2、小区内举办特殊活动时,如晚会、运动会等,应根据活动时间和需求提前安排好照明设施的开启和关闭。

三、照明亮度和色温的要求(一)亮度1、道路照明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主干道的平均照度不低于X勒克斯,次干道不低于X勒克斯。

2、公共区域如广场、花园的照明亮度要适中,既能满足活动需求,又不会造成刺眼的感觉。

楼道感应灯原理

楼道感应灯原理

楼道感应灯原理
楼道感应灯的原理是利用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有人靠近时,传感器会发出信号,信号被接收并转化为电流。

电流通过电路连接到灯泡,使其亮起。

传感器通常采用红外线或微波的工作原理来监测周围的人体热量或运动。

红外线传感器发射红外线,当人体或其他物体靠近并遮挡红外线时,传感器就会察觉到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开关,从而控制灯泡的开关状态。

微波传感器则发射微波信号,当人体或物体靠近并产生回波时,传感器的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变化并触发开关。

这些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楼道的墙壁或天花板上,以便能够覆盖整个楼道的范围。

此外,为了节省能源和延长灯泡寿命,楼道感应灯还配备了定时器或延时器,以便在人离开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灯泡。

总的来说,楼道感应灯通过传感器监测人体热量或运动,然后转化为电流信号,最终控制灯泡的开关状态,实现智能化的楼道照明。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方便了用户,让楼道照明更加智能、便捷。

楼梯灯原理

楼梯灯原理

楼梯灯原理
楼梯灯原理是利用光感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来实现自动感应楼梯有人经过时灯光自动点亮的技术。

具体原理如下:
1. 光感传感器:楼梯灯安装在楼梯的侧壁或顶部,利用光感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亮度的环境。

2. 控制电路:当光感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光照强度低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电路会自动判断楼梯有人经过,并触发灯光的控制信号。

3. 灯光控制:控制信号会触发灯光控制器将电源连接到楼梯灯上,使之点亮。

通过设置适当的延时,可以实现灯光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以节约电能。

4. 传输介质:控制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

有线方式需要将传输线路铺设在楼梯附近,而无线方式则通过无线模块将信号传输到灯控制器。

总之,楼梯灯原理是通过光感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光照强度,当环境光弱时触发控制信号,使灯光自动点亮。

这种智能化的设计不仅提供了方便和安全性,也能够节省能源和降低电费。

《传感器与传感网技术应用》2-2使用光照传感器控制楼道灯亮

《传感器与传感网技术应用》2-2使用光照传感器控制楼道灯亮

光作为一种电磁波,按频率从低到高分为有无线电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从图2-2-1可以 看出,人眼可以感知的可见光,只是电磁波频谱中很小的一 段,波长在400~760nm之间。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 其他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表示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的程度量,即照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 量。照度的单位为lx(勒克斯),也有用lux的,1lx=1lm/㎡。夏季阳光直射下光照强度 可达60000~100000lx,没有太阳的室外1000~10000lx,室内光照为100~550lx, 夜间满月下为0.2lx。白炽灯每瓦大约可发出12.56lx的光,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 的3~4倍。图2-2-1左图是一种带有数字显示功能的光照强度的传感器。
温度/光照传感模块认识
1
光照传感模块电路板认识
2
光照传感电路工作原理
光照传感电路工作原理
光照传感电路图如图2-2-17所示。LM393 是 由两个独立的、高精度电压比较器组成的集成电 路,失调电压低,专为获得宽电压范围、单电源 供电而设计,也可以双电源供电,而且无论电源 电压大小,电源消耗的电流都很低。该电路由 LM393构成双电压比较运效电路,两个电压信 号分别通过2、3脚输入比较运放器,1脚根据两 脚的电源情况,输出相应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其 中2脚输入电压为比较基准电压,可以通过调节 VR1可以改变基准电压。3脚输入电压受光敏电 阻影响,当正常光照时,亮度较大,光敏电阻阻 值小,则AO电压小于基准电压,1脚输出为低电 平。当亮度变暗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大,AO电 压增大,当AO电压大于基准电压,1脚输出为高 电平。
任务二使使用光照传感器控制楼道灯亮
01 任务资讯 03 任务实施

基于光电传感器声控传感器的楼道声控灯调研的ppt

基于光电传感器声控传感器的楼道声控灯调研的ppt
声光控延时开关不仅适用于住宅区的楼道,而且也适用 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它具有体积小、外形 美观、制作容易、工作可靠等优点,适合于各种楼房走廊的 照明设备。
声控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目前驻极体声传感器及其储电材料近年来迅猛发展. 传统的 FEP(tetrafluoro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 copolymer)驻 极体电容式声传感器及以铁电聚合物 PVDF(poly vinylidene fluoride)家族为芯片的声传感器和超声 换能器仍焕发着青春活力.Si基微型驻极体声传感器的理论和 实验研究已经日趋成熟,而用空间电荷型多孔聚合物驻极体 压电薄膜为芯片可望研制出新一代声电和电声传感器、压力 传感器和驱动器.
74HC123单稳态触发器组成单稳态延时电路,延时控制根据电容C1和电 阻R6控制,其延时时间 。电路图为如下:
方案一
总电路图的设计是将声控放大电路、光控电路、NE555定时器构成的 施密特触发器和74HC123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组合起来,这样就能实现 声控、光控、波形整形和延时的功能。其整体电路图如下所示:
光控电路如下: 用NE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电路。
电路图如下:
方案一
施密特触发器可以对输入波形进行整形,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够把变化缓 慢的输入波形整形成边沿陡峭的矩形脉冲,他的传输是一条带有滞回特性的 曲线,及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到高电平和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所对应的阈值 电压是不同的。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方案二
用两个与非门将声控传感器电路与光控传感器电路组合成声、光控电路。 当同时满足无光和有声音时,驻极体话筒接收信号经过电容隔直通交作用后 经三极管放大LJ1脚输出高电平,光敏电阻阻值增大LJ2脚输出高电平,经过 第一次次与非门后输出低电平,在经过一次与非门由P20脚输出高电平。声、 光控电路如下所示:

LED红外感应灯产品说明说明书

LED红外感应灯产品说明说明书

60m mmLED 红外感应灯产品说明 LX-PR-260LED产品描述LED作为近代光源已成为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和能耗相对较低的特点,如何合理及效率地使用成了照明行业的关键问题。

LX-PR-260LED是一个红外感应开关控制的LED灯,红外传感器内置于灯内,内部具有90颗高亮度LED颗粒,总功率为13瓦,其合理的布局使得热流均匀,达到最优化的照明效率。

灯亮起时光照度超过60W白炽灯的亮度,同时续航时间也远超普通卤素灯。

当有人进入本产品的探测范围,并触发传感器时,红外传感器工作,灯亮;当人离开探测范围内,在设定延时时间到后灯灭。

自动探测环境光照度,并可依据实际需要调节、设置灯起亮的环境照度值,环境照度低于设定值时灯起亮、工作,高于设定值灯不工作。

触发感应亮灯后,延时时间到后灯关闭,如有连续感应信号,时间自动叠加,灯持续点亮。

产品可使用于室内照明;楼道照明;公共建筑区域的节能照明。

作为节能光源该产品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替代品。

1.电压:220-240V/AC2.频率:50Hz3.负载功率:13W 最大4.探测距离:5±2米 最大(24°C )5.延时时间:最小12±3秒最大5±1分钟(可调)6.光控照度:10-2000LUX(可调)7.材质:灯体:PC 灯罩:PC参数8.待机功耗:<0.7W 9.LED 颗粒:90颗10.LED 型号:T283511.探测移动速度:0.6~1.5m/s 12.工作温度: –10°C ~ +40°C 13.相对湿度:小于95%RH14.安装高度:1.5-3米(吸顶或墙壁安装)各部位名称红外感应器PC灯罩光控时间图.1探测角度130°探测区域:由上下、左右服务区构成的大范围探测区,探测范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但探测区内人行走方向与灵敏度有很大的关系;自动识别白天、黑夜:产品工作时的环境照度用户可以自行调整,调整至太阳(最大)时它不分白天和黑夜都能工作,调至月亮(最小)时它只能工作在10LUX 以下的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应式楼道自动照明灯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介绍了感应式自动照明灯安装在楼道,为了方便夜晚有人在楼道出行,自动照明灯会自动点亮一段时间,白天照明灯停止工作。

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节能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本电路可以用于家庭走廊、卫生间照明、贮藏室、学校楼道或者梳妆台前的自动开关,起到了“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作用。

只要有人在夜间行走时,走近灯就会亮,离开灯延时一段后自动熄灭,使用十分节能方便。

关键词: 自动照明灯光敏传感器感应开关延时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一、总体方案论证 (2)1、方案比较 (2)二、系统方案 (2)2.1实现方法: (2)2.1.1红外发射装置 (3)2.1.2、红外接收电路 (3)2.1.3、光控亮灯时间控制电路 (5)三.设计及实现过程 (5)四.系统功能测试 (6)4.1红外发射电路 (6)4.2红外接收电路 (7)4.3光控亮灯时间控制电路 (7)4.4总体测试 (7)五.总结及体会 (8)引言本装置利用微波多普勒效应,在一定的空间内建立为电场,当有人或活动物进入电场时会反射回波,进电子线路混频后检测出极微弱的移频信号,此信号经智能处理后,可输出控制信号,微波感应模块安装方便,模块内部采用专用微处理能够对信号进行脉频和脉宽处理,可以排除小体积动物、远距离晃动的树木、高频通讯信号、闪电、和电器‘开、关时的干扰犷口及艾的输出端采用集成极开路输出,当微波电路检测到有人经过楼道口时,内部三极管导通仓吵,A点为低电平,经F’I反相后为高电平,咫和光敏电阻组成光控电路,白天左电源电压为低电平,与非门F2封锁,输出高电通过州硬已上电压充至电源电压,夜晚劲阻值较大,B点为高电平,此时若有人经过时,灯就会亮一段时间然后熄灭。

一、总体方案论证1、方案比较方案一:利用光敏电阻和红外线人体传感器组成并联开关,本文介绍感应式楼道照明灯,光敏电阻使电路不能在白天触发。

只有在夜间才能被触发,电路采用红外线反射式电路结构,红外发射器与接收器需安装在同一方向的同一平面内,这就需使发射器与接收器成为一体化结构,并使用同一电源供电,这种工作方式正好适应该电路的长期待机,短时间的工作状态。

当有人经过时,红外线人体传感器感应到人辐射的红外线,开关接通,此时整个电路构成通路,系统开始工作,当人离开时,红外线人体传感器检测不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开关断开,延时一段时间后灯自动熄灭。

这种系统可以有效的区别人体和其他物体,并且当人不再移动时也可以保证自动照明灯不熄灭。

方案二: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组成调理电路,当在白天时光敏传感器低阻,在夜晚时光敏传感器高阻,它可以控制一个继电器开关,进而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超声波检测楼道内有无人通过,若有人通过时打开另一个开关,整个电路接通。

此种方法可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但超声波传感器无法区别人体和宠物、物体等,并且当人站在楼道不移动时超声波传感器不能检测到人体的存在,自动照明灯会自动熄灭,这样会带来不不必要的麻烦。

本例介绍采用超声波传感器作为探测器件的感应式延时照明灯,在工作状态时不受自身灯光的影响,因此安装比较方便,(使用时,将该开关中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并接在原照明灯开关两端即可),它适用于卫生间、贮藏室、楼道、梳妆台前灯等,可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自动控制功能。

二、系统方案2.1实现方法:感应开关是指红外线人体传感器,是一种当有人从红外感应探测区域经过时自动开启的开关,人的体温一般载37度,所以会发出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线,红外线人体传感器就是一种可以探测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线的装置,红外线人体传感器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它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自动触发开关。

当有人经过探测区域时,红外人体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光敏传感器和LED灯驱动电路构成回路。

人不离开探测区域时,开关持续接通,人离开探测区域时开关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整个电路停止工作。

2.1.1红外发射装置电路图如图所示为以555为核心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发生频率为fmax=1/[0.7(R2+2R3)C1]=42.5KHzfmin=1/[0.7(R1+R2+2R3)C1]=36.5KHzD1为红外发射器发射频率通过滑动变阻器R1可改变范围在fmin~fmax2.1.2、红外接收电路系统实现框图电路如图所示是以芯片CX20106为核心通过红外接收管D2为信号接收元件的控制电路实现开关功能。

当D2未接收到信号时芯片引脚1为高电平,芯片输出端7为高电平三极管Q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截止,输出端A为高电平并保持不变。

当D2管附近时D1发出的红外光经人体反射到D2时D2的电阻变得很小,芯片1脚相当于接地即1脚为低电平,此时经过芯片处理7脚输出一个低电平脉冲即产生一个下降沿。

在此下降沿期间三极管Q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导通A端输出一个低电平控制光控亮灯时间控制电路。

2.1.3、光控亮灯时间控制电路电路如图所示为以555为核心的单稳态触发器,为低电平触发。

D4为LED 小灯泡,RL为光敏电阻通过与滑动变阻器R12组合控制555的工作状态并可以改变感应的光亮度,当光强较大时时光敏电阻RL较小555的4脚为低电平555不工作,当光强较小时RL电阻很大,555的4脚为高电平555正常工作。

555正常工作时当A输入低电平时单稳态触发器触发输出端3为高电平灯亮,触发时间T=1.1RC,可以通过改变R11大小改变触发时间长短。

三.设计及实现过程本作品是基于CX20106红外控制器及NE555芯片来设计的。

人体感应部分是利用物体表面能反射红外线的原理,将红外线发射管和接收管并排放置,并将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频率与所接收的红外线中心频率调为一致,这样一来,当人走近时会将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反射到接收管并触发后续电路工作。

红外线发射器部分我们设计为采用NE555搭接的多谐振荡器连接红外线发射管来产生所需频率的红外线。

多谐振荡器的振荡电阻是可调的,这样有得于得到最合适的振荡频率。

红外线接收器部分的核心芯片我们选用了CX20106,原因有二:第一是CX20106的外围电路极其简单,所需的元件参数基本上都是典型值,因此不容易出错;第二是当接收管未收到红外信号时CX20106的输出端7脚输出高电平,当接收到信号时,输出一个低电平脉冲。

这一输出特性正好满足NE555搭接的单稳态触发器的触发条件。

也就是说接收器电路与延时亮灯电路的连接不需要做电平转换工作,省下了许多麻烦。

延时亮灯电路我们采用NE555搭接的单稳态触发器为核心,输出接LED灯,当CX20106七脚的低脉冲送入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端时,单稳态触发器进入暂稳态,LED亮起并延时熄灭。

定时电阻采用可调电阻,这样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节灯亮的持续时间。

同时,我们考虑到本作品通常可用于洗手间夜间照明及床头闹钟的夜间照明,所以又在延时亮灯部分加入了光控部分,利用光敏电阻在不同光强下电阻的巨大差异,使得白天光线充足时单稳态触发器的NE555始终处于复位状态,并且该灵敏度也是通过电位器可调的,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

如此一来,本作品属于长期待机,短时工作的状态,在白天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四.系统功能测试在进行系统调试时,我们是按照模块分步进行的。

我们是对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光控亮灯时间控制电路这三部分分别进行调试好用后,进行总体测试的。

印刷电路板4.1红外发射电路红外发射电路主要是通过NE555产生38~42KHz的方波,占空比大小不影响红外发射。

我们首先完成了红外发射电路,但是当测试时发现555并不产生方波,555持续输出高电平,更换了555之后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认为是电路有问题,后来我用面包板将电路重新插了一遍,能够产生所需的方波,这说明电路没有问题。

那就是电路板的问题,后来我用万用表测试发现电路铜线上有一条很小的断线,将该处断线连上后红外发射能够正常工作。

4.2红外接收电路红外接收电路主要是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接收信号,芯片CX20106处理信号产生低电平脉冲的电路,电路连接好后输出脚一直为低电平并不是高电平导致三极管持续导通,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后来用面包板将该电路查了一遍,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发现输出电压为高电平,当一脚输入一个有效信号时,电压表示数发生改变说明电路没有问题应该是电路板有问题.后来用万用表测量电路板发现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短路了,后来解决这一问题电路好用了。

4.3光控亮灯时间控制电路该电路为以555为核心的单稳态触发器,为低电平触发。

光敏电阻通过与滑动变阻器组合控制555的工作状态并可以改变感应的光亮度,当光强较大时时光敏电阻较小555的4脚为低电平555不工作,当光强较小时电阻很大,555的4脚为高电平555正常工作。

555正常工作时当输入低电平时单稳态触发器触发输出端3为高电平灯亮,触发时间T=1.1RC,可以通过改变RC大小改变触发时间长短4.4总体测试将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光控亮灯时间控制电路连接到一起进行总体测试,在光亮处灯不亮,在黑暗处测试时灯可以亮。

调节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距离,可以改变电路的灵敏度,将两管距离调近一些灵敏度较高。

五.总结及体会首先,自动照明灯调理电路时基于555集成电路的一种节能照明灯。

555是集模电与数字于一体的集成电路。

按照555集成电路的应用方式分为:多谐振荡器的应用、双稳态电路的应用、电路施密特电路的应用以及特殊引脚的应用。

这次的红外线感应式延时照明灯电路制作我们用到了2个555元件,第一部分的红外发射部分是以555为核心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第三部分的红外接收灯控亮灯部分是以555为核心的单稳态触发器。

在一个电路中我们用了2个555芯片作为核心器件,构成了多谐振荡器以及单稳态触发器。

其次,在制作的电路中用到了红外接收和发射模块。

在之前的电子制作中从来没有接触过红外接收和发射模块,于是我们认真的学习了有关方面的资料,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后我们开始分析整个电路图,再次,自动照明灯可以使用于车库、洗手间、读报栏等场所的自动照明,红外触发开关由于不需要人发出任何声音,而是利用经过的人辐射的红外线控制灯具的开启,当人离开时延时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

它不需要声音或手动开关的控制,从而避免了声控噪音的侵扰,同时它是感应人体辐射控制开关,可以避免无效电能的损耗,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