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标本磁参数计算公式修改意见
磁法标本测量

磁法标本测量
利用质子磁力仪测量岩石磁性时,其测定装置见下图。
探头轴向置于南北方向,标本盒放在一个无磁性合页板的倾斜板面上,倾斜板面的倾角应与当地地倾角I一致,倾斜面朝北,置于探头轴向两侧东或西,使标本盒中心与磁系中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此装置同于高斯第二位置测定法。
但标本测量轴受地磁场T磁化。
当两个探头间距较小时,梯度读数相当于标本所产生的磁场。
每个轴须每旋转90度读一次数,每个轴的正反向都需测量。
测量的结果须满足如下条件:
n1+n2/2, n3+n4/2, n5+n6/2<= n0
计算参数可按下式计算:
k‘=(5R3/3T0V)*[ n1+n2 + n3+n4+ n5+n6]*10-3(SI)
Mr=(5R3/V)*[(n1-n2)2+(n3-n4)2+(n5-n6)2]1/2*10-3(A/M)
以上测得磁化率均为视磁化率,可利用近似球体标本的计算公式求得其真磁化率k,即
k=k‘/(1-1/3k’)
*由此,在知道岩石磁性后,就可大概计算出岩石的体积及所产生的磁场强度。
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单位

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单位摘要:1.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概述2.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单位3.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4.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单位的重要性正文: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概述磁法标本计算公式是一种在考古学和地球科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岩石或磁性材料的磁场强度来推断其年龄或地质信息。
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地球磁场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解读地质历史。
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单位在磁法标本计算公式中,单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单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磁场强度单位:通常使用微特斯拉(nT)或高斯(G)表示。
2.磁化率单位:通常使用10^-3(体积磁化率)或10^-6(质量磁化率)表示。
3.时间单位:通常使用年(a)表示。
4.距离单位:通常使用米(m)或千米(km)表示。
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磁法标本计算公式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定岩石或磁性材料的年龄:通过测量岩石或磁性材料的磁场强度,可以推断其年龄,这对于研究地球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地球磁场的变化规律: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地球磁场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解读地质历史。
3.探测地下资源: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测地下的磁性矿产资源,为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单位的重要性磁法标本计算公式单位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单位使用不正确,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因此,在进行磁法标本计算时,研究人员需要仔细核对各个单位的使用,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磁粉检测磁化次数计算公式

磁粉检测磁化次数计算公式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利用磁粉在磁场作用下的特性来检测材料表面和亚表面的缺陷。
在实际应用中,磁粉检测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磁化次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介绍磁粉检测磁化次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根据计算公式来选择合适的磁化次数,以提高磁粉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粉检测磁化次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N = \frac{B \cdot L}{H} \]其中,N为磁化次数,B为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L为材料的长度,H为磁场的磁场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磁化次数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被检测材料的性质。
不同的材料对磁场的响应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磁化次数。
其次,需要考虑被检测部位的情况。
对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部位,磁化次数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还需要考虑磁粉检测的要求。
对于对检测结果要求较高的情况,通常需要选择较高的磁化次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计算公式来选择合适的磁化次数呢?首先,需要了解被检测材料的性质和要求,然后根据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合适的磁化次数。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被检测部位的情况,以及磁粉检测的要求。
在选择磁化次数时,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磁化次数。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检测结果,以确保选择的磁化次数能够满足检测要求。
除了磁化次数,磁粉检测的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磁粉的选择、磁场的磁场强度等。
因此,在进行磁粉检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磁粉检测磁化次数的计算公式为N = B L / H,选择合适的磁化次数需要考虑被检测材料的性质、被检测部位的情况和磁粉检测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合适的磁化次数,并进行多次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磁化次数。
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提高磁粉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法标本磁参数计算公式修改意见

磁法标本磁参数计算公式修改意见作者:刘国栋王富群王卫东王绍杰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1期刘国栋王富群王卫东王绍杰(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河南许昌 461000)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磁性标本的磁参数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及其单位换算,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规范《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中给出的磁参数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提出关于该公式修改意见。
关键词:磁参数计算公式高斯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067-021 引出我院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中规定的第一高斯位置法进行内蒙古标本磁参数测量并计算时碰到磁化率单位问题。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规范《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中附录C的磁化率和剩磁计算公式。
高斯第一位置磁化率:()(1)式中:为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为标本体积;为当地总磁场值。
高斯第一位置剩磁:(2)用以上两个公式进行计算:按照该规范附录C中叙述,选取单位cm,选取单位cm3,与选取单位nT;计算结果值与现实不符,比实际小了约105倍,值与现实相符。
重新选取单位:选取单位m,选取单位m3,与选取单位T;计算结果值与现实不符,比实际小了约105倍,值与现实也不符,比实际小了约109倍。
由(1)式单位换算可以看出,3与的单位相消,与的单位相消,也就是说这四个参数的单位选择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同理:(2)式中,3与的单位相消,的单位单独存在,影响到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是(1)式在推到中出现了错误,(2)式正确,的单位应为nT。
2 公式推导约束条件。
高斯第一位置:,,高斯第二位置:,,2.1 高斯第一位置根据磁偶极子模型,可得到标本在高斯第一位置产生磁场感应强度B的大小:式中:r为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m为,为标本总磁矩;为在SI单位中。
核磁定量计算公式

核磁定量计算公式(一)特点:1、对于确定的核(质子),其信号强度与产生该信号的核(质子)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核的化学性质无关。
2、利用内标法或相对比较法,分析混合物中某一化合物时可无需该化合物的纯品作对照。
3、信号峰的宽度很窄,远小于各信号之间的化学位移的差值,因而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信号之间很少发生明显的重叠。
4、方法简易快速、专属性高,可选择性地测定复方药物或药物制剂中的组分乃至药物的立体异构体;一般无需分离,且不破坏被测样品。
(二)定量分析方法:NMR图谱中,可获得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共振峰面积或峰高。
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是结构测定的重要参数;而共振峰面积或峰高是定量分析的依据。
共振峰面积或峰高直接与被测组分的含量成正比。
定量分析时,一般只对该化合物中某一指定基团上质子引起的峰面积或峰高与参比标准中某一指定基团上质子引起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即可求出其绝对含量。
当分析混合物时,也可采用其各个组分的各自指定基团上质子产生的吸收峰强度进行相对比较,然后求得相对含量。
因此,在测量峰面积或峰高以前,必须了解化合物的各组成基团上质子所产生共振峰的相应位置,也就是它们的化学位移值(d值),并选择一个合适的峰作为分析测量峰。
常用的NMR定量分析方法有:1、内标法(绝对测量法):在样品溶液中,直接加入一定量内标物质后,进行NMR光谱测定。
将样品指定基团上的质子引起的共振峰(即吸收峰)面积与由内标物质指定基团上的质子引起的共振峰面积进行比较,当样品与内标均经精密称重时,则样品的绝对重量(Wu)可由下式求得:Wu/Ws=Au·EWu/As·EWs——Wu=Ws·Au·EWu/As·EWs式中:Au为样品测得和峰面积(不少于5次测定的平均值);As为内标物测得的峰面积(不少于5次测定的平均值);EWu为样品在该化学位移处的质子当量;EWs为内标在该化学位移处的质子当量。
若样品重为W,则百分含量=Wu/W×100%对内标物要求:(1)最好能产生单一的共振峰,在扫描的磁场区域中,参比共振峰与样品峰的位置至少有30Hz的间隔;(2)应溶于分析溶剂中;(3)应有尽可能小的质子当量(EWs);(4)不应与样品中任何组分相互作用。
磁性材质的基础知识之术语与公式

磁性材质的基础知识之术语与公式术语与公式磁性材料的术语(1)磁滞回线:铁磁体从正向反至反向,再至正向反复磁化至技术饱和一周,所得的B与H的闭合关系曲线称为磁滞回线,也称B-H曲线。
(2) 饱和磁感应强度:(饱和磁通密度)磁性被磁化到饱和状态时的磁感应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饱合磁感应强度往往是指某一指定磁场(基本上达到磁饱和时的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
(3)剩磁感应强度:从磁性体的饱和状态,把磁场(包括自退磁场)单调减小到此为0的磁感应强度。
(4)磁通密度矫顽力:它是从磁性体的饱和磁化状态,沿饱和磁滞回线单调改变磁场强度,使磁感应强度B 减小到此为0时的磁场强度。
(5)内禀矫顽力:从磁性体的饱和磁化状态使磁化强度M减小到0的磁场强度。
(6)磁能积:在永磁性体退磁曲线上的任意点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乘积为磁能积;其中一点对应的B与H乘积的最大值称为最大磁能积(BH)max.(7)起始磁导率:磁性体在磁中性状态下磁导率的比值。
(8)温度系数:在两个给定温度之间,被测的变化量除于温度变化量。
(9)磁导率的比温度系数:磁导率的温度系数与磁导率的比值。
(10)居里温度有力在此温度上,自发磁化强度为零,即铁磁性材料(或亚磁性材料)由铁磁状态(或亚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的临界温度。
磁粉芯的有效面积与有效磁路长度电感量和额定电感量每种尺寸磁粉芯的额定电感量都与其有效磁导率有关,有效磁导率仅作参考,环型磁芯的电感测试是依均匀分布的单层绕组作测度依据,以非均匀分布而少圈数的磁芯作测试会产生比预期要大的电感读数。
铁粉芯(lron Powder Cores)额定电感量均在10KHZ的频率下及10高斯(1mt) 的AC 磁通密度峰值为测试依据。
合金磁粉芯的电感系数值是以1000圈时为测试依据,其中电感系数偏差通常在±8%之间。
磁场强度和安培定律安培定律揭示了磁场强度(H)与电流、圈数和磁路长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安培定律,磁场的强度在靠近磁粉芯内位置强(因为磁路长度短),引入有效磁路长度,可以提供穿过磁粉芯整个截面上磁场强度平均值(Haverage)除非另有说明,在本样本中使用的都是平均磁路长度及平均磁场强度。
磁法数据处理

➢三、位场处理和转换 目的: (1)使实际异常满足或接近解释理论所要求 的假设条件。如曲化平,异常分离等;
(2)使实际异常满足解释要求。如分量转换,化极, 频谱特征等; (3)突出异常的某一特征。如上延压制浅部干扰,方向滤 波或方向导数相对突出某一走向的异常特征。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三、位场处理和转换
内容:
(1)区域场与局部场分离(圆滑滤波) (2)空间换算:上、下延拓;
(3)分量换算:(DT(Za)-Za\Ha\Ta等); (4)导数换算:垂向,X向,Y向,一次和二次等; (5)不同磁化方向之间的换算。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八页。
对于DT有:
DT
(x,
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 rN
所以:
x
x0
DT x
y
y
0
DT y
z0
DT z
NDT x, y
称为N阶齐次欧拉方程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八页。
➢二、反演
3、欧拉反演(2D和3D)
如果是计算出垂向导数,则必须作二度磁异常的假定。方程中的 未知量只是x0, (y0),z0和N。坐标(x0, z0)表示等效点源对于剖面 的深度和位置,而N表示对磁异常模拟得最好的那种磁源类型。各种简 单模型有特定的N值(如下表)。
1)磁异常随深度变化特征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四十页,共五十八页。
➢四、磁异常综合解释
1、 磁异常特征分析
2)磁异常随板状体宽度变化特征
当前您浏览的位置是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八页。
➢四、磁异常综合解释 1、 磁异常特征分析
磁粉检测公式及计算2010

例 题
2.3、解: Ir 4000 × 0.05 3185( =3185(A/m) 1、H 5 = = 2 2 2πR 2π × 0.1 I 4000 6369( 2、H 10 = = =6369(A/m) 2πR 2π × 0.1 I 4000 3185( =3185(A/m) 3、H 20 = = 2 2πr 2π × 0.2
6.4、解:采用直流 电(整流电)连续法; 取 整流电)连续法; I = 32D = 32 ×120 = 3840(A) 3840( 6 .6 、 解 : 采用直流电(整流电) 连续法;取 采用直流电(整流电) 连续法; 32( I = 32D = 32(d + 2T) 28)=1696( =32(25 + 28)=1696(A ) 32( )=1696 πD 3.14 ×159 N= = L ( 4 - 0 . 4 )d 3.14 ×159 = =5 . 6 ≈ 6 3.6 × 25
六、电流峰值与电表指示值关系1、交流电: 交流电: I m= 2 I e (有效值) 有效值) 2、单相半波整流电: 单相半波整流电: I m=πI d (平均值) 平均值) πI d 3、单相全波:I m= 单相全波: 2
2πI d 4、三相 半波:I m= 3 3 πI d 5、三相全波:I m= 三相全波: 3 6、直流:I m=I d 直流:
2.3、解: 1、B 5=μH 5=μ r ⋅ μ0 H 5 -7 3185= =400 × 4π ×10 × 3185=1.6(T ) 2 、B10=μH 10=μ r ⋅ μ0 H 10 -7 6369= =400 × 4π ×10 × 6369=3.2(T ) 3 、B 20=μH 20=μ r ⋅ μ0 H 5 -7 -3 3185= =1 × 4π ×10 × 3185=4 ×10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面高精度磁测规范磁性标本参数计算公式修改意见刘国栋1,王富群21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许昌(461000) 2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许昌(461000)E-mail :liuuodong1985@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磁性标本的磁参数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及其单位换算,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规范《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中给出的磁参数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提出关于该公式修改意见。
关键词:磁参数计算公式 高斯 第一位置 第二位置1.引言我院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中规定的第一高斯位置法进行内蒙古标本磁参数测量并计算时碰到磁化率单位问题。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规范《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071—93中附录C 的磁化率和剩磁计算公式[1]: 高斯第一位置磁化率:3-6345612000051---1043222n nn n n n r n n n SI T V χπ⎡++⎤+⎛⎫⎛⎫⎛⎫=⨯++⨯⨯⨯ ⎪ ⎪ ⎪⎢⎥⎝⎭⎝⎭⎝⎭⎣⎦(κ) (1)式中:r ——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 V ——标本体积;0T ——当地总磁场值; 高斯第一位置剩磁:3-35110/2r r I A m V=⨯ (2)用以上两个公式进行计算:按照该规范附录C 中叙述,r 选取单位cm ,V 选取单位cm 3,0T 与i n 选取单位nT ;计算结果χ值与现实不符,比实际小了约105倍,r I 值与现实相符。
重新选取单位:r 选取单位m ,V 选取单位m3,0T 与i n 选取单位T ;计算结果χ值与现实不符,比实际小了约105倍,r I 值与现实也不符,比实际小了约109倍。
由(1)式单位换算可以看出,r 3与V 的单位相消,0T 与i n 的单位相消,也就是说这四个参数的单位选择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同理:(2)式中,3r 与V 的单位相消,i n 的单位单独存在,影响到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是(1)式在推到中出现了错误,(2)式正确,i n 的单位应为nT 。
2.公式推导约束条件:高斯第一位置:212n n +,432n n +,652n n + 0n ≥ 高斯第二位置:212n n +,432n n +,652n n + 0n ≤2.1 高斯第一位置根据磁偶极子模型,可得到标本在高斯第一位置产生磁场感应强度B 的大小[2]:03214mB r μπ=式中:r ——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m ——()i r m M M V =+,为标本总磁矩;0μ——在SI 单位中720410N A μπ--=⨯⋅;建立以X 轴向东,Y 轴向北,Z 轴向下直角坐标系,则:()x ix rx m M M V =+()y iy ry m M M V =+ ()z iz rz m M M V =+以Z 轴为例:21034m z B z rμπ= (3) 假设标本放置前仪器读数为0n ,放置6面与地磁场方向相同读数2n ,5面与地磁场方向相同读数1n ,则应该有如下关系:2()90()106034M M Viz rz n n r μπ+--⋅= (4) 2()90()105034M M V iz rz n n r μπ---⋅= (5) 1求解磁化率(4)式与(5)式相加:900650332()2()(2)1044iz rz iz rz M M V M M Vn n n r r μμππ-+-+-⋅=+ (6) 化简求取iz M :396500410()22iz n n r n M Vπμ-+⋅⋅-=(7)由公式00MT μκ=(0T 单位取T )计算得到:396500410()2()2z n n r n SI T Vπκκ-+⋅⋅-=(8)同理:392100410()2()2x n n r n SI T Vπκκ-+⋅⋅-=(9)394300410()2()2y n n r n SI T Vπκκ-+⋅⋅-=(10)从而求得磁化率的平均值,1/3()x y z κκκκ=++: 即磁化率χ:3345612000021()3222n n n n n n r n n n SI T V πχκ⎡++⎤+⎛⎫⎛⎫⎛⎫=⋅-+-+- ⎪ ⎪ ⎪⎢⎥⎝⎭⎝⎭⎝⎭⎣⎦也可以写成:53634561200005101410()3222n nn n n n r n n n SI T V χπκ-⎡++⎤+⨯⎛⎫⎛⎫⎛⎫=⋅-+-+-⋅⨯ ⎪ ⎪ ⎪⎢⎥⎝⎭⎝⎭⎝⎭⎣⎦(11)式中:r——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单位cm ;V ——标本体积,单位cm 3; 0T ——当地总磁场值,单位nT ;i n ——仪器读取值,单位nT ;2求解剩余磁化强度用(4)式减去(5)式:965032()1024rz n n M Vr μπ--⋅= (12)求取rz M :396510410()22rz n n r M A m Vπμ---⋅⋅=⋅ (13)同理:392110410()22rx n n r M A m Vπμ---⋅⋅=⋅ (14) 394310410()22ry n n r M A m Vπμ---⋅⋅=⋅ (15)标本的剩余磁化强度,r M =39104102r r M m V πμ--⋅=⋅ (16)代入720410N A μπ--=⨯⋅,(16)式化简,即剩余磁化强度r I :33151102r r I A m V--=⋅⋅ (17)式中:r——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单位cm ;V ——标本体积,单位cm 3;i n ——仪器读取值,单位nT ;2.2高斯第二位置根据磁偶极子模型,可得到标本在高斯第二位置产生磁场感应强度B 的大小:0314mB rμπ=式中:r ——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m ——()i r m M M V =+,为标本总磁矩;0μ——在SI 单位中720410N A μπ--=⨯⋅;这与高斯第一位置相比,只差了二倍的关系,一次可以仿照高斯第一位置推导过程来导出高斯第二位置测量时的,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
应注意的是,在第二位置上,仪器读数变小,为了保持与高斯第一位置形式一致,需要进行一次符号运算。
同样以Z 轴为例:90063()()104iz rz M M Vn n r μπ-+-⋅=(18)90053()()104iz rz M M Vn n rμπ---⋅= (19)1求解磁化率(4)式与(5)式相加,化简求取iz M :396500410()2iz n n r n M Vπμ-+⋅⋅-=(20)同样由公式00MT μκ=(0T 单位取T )计算得到:392100410()2()x n n r n SI T Vπκκ-+⋅⋅-=(21) 394300410()2()y n n r n SI T Vπκκ-+⋅⋅-=(22)396500410()2()z n n r n SI T Vπκκ-+⋅⋅-=(23)同理得到平均磁化率χ:3345612000041---()3222n n n n n n r n n n SI T V πχκ⎡++⎤+⎛⎫⎛⎫⎛⎫=⨯++ ⎪ ⎪ ⎪⎢⎥⎝⎭⎝⎭⎝⎭⎣⎦也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6363456120000101410()3222n n n n n n r n n n SI T V χπκ-⎡++⎤+⎛⎫⎛⎫⎛⎫=⋅-+-+-⋅⨯ ⎪ ⎪ ⎪⎢⎥⎝⎭⎝⎭⎝⎭⎣⎦(24)式中:r——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单位cm ; V ——标本体积,单位cm 3; 0T ——当地总磁场值,单位nT ;i n ——仪器读取值,单位nT ;2求解剩余磁化强度用(4)式减去(5)式,求取rz M :396510410()2rz n n r M A m Vπμ---⋅⋅=⋅ (25) 同理:392110410()2rx n n r M A m Vπμ---⋅⋅=⋅ (26)394310410()2ry n n r M A m Vπμ---⋅⋅=⋅ (27)标本的剩余磁化强度,r M =3-9-10410r r M m V πμ⨯=⨯ (28)代入720410N A μπ--=⨯⋅,(16)式化简,即剩余磁化强度r I :3311510r I r A m V--=⋅⋅ (29) 式中:r——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的距离,单位cm ;V ——标本体积,单位cm 3;i n ——仪器读取值,单位nT ;3.实验及结果分析3.1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中关于剩余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率的计算公式单位标注不明确,规范引用公式适用于CGSM 制,而不是SI 制,但是规范内容阐述全都应用SI 单位。
3.2建议做适当修正,以满足行业规范的唯一性和标准性。
参考文献[1]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 1993-05-18发布,1994-01-01实施 [2] 焦新华 吴燕冈《重力与磁法》 吉林大学 2005 [3] 《应用地球物理—磁法教程》 成都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和合肥工业学院合编 地质出版社 1980Some Correct Opinions about Calculative Formulas forParameters of the Geomagnetic SamplesLiu Guodong 1,Zhang Peiyao 21 DDWTGCKC Office of the Henan Province, Xuchang, (461000)2 DDWTGCKC Office of the Henan Province, Xuchang, (461000)Abstract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d the deduction about the calculative formulas for parameters of the geomagnetic samples and units ,gave out some correct opinions about calculative formulas for parameters of the geomagnetic samples which were mentioned in DZ/T 0071—93Keywords: calculative formulas for parameters of the geomagnetic samples, Gauss, first place, second place作者简介:刘国栋,男,1985年生,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