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会计(专硕)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会计(专硕)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1 经济管理学院7 含深圳研究生院1名020100理论经济学01理论经济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5经济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计量经济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1管理科学与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6运筹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专业综合(含信息系统,生产运作)120200工商管理01工商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7微观经济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企业管理125100工商管理420 专业学位01MBA全日制项目02MBA国际项目03MBA在职项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1.2013年全部招生名额通过提前面试录取,不再组织联考后的正常批面试。

没有提前申请面试并获得条件录取资格的考生请勿报名。

2.请登录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网站查询2013年招生通知。

网址:http://mba.sem.tsinghua .edu.cn 3.联考时须加试《政治理论笔试》和英语听力测试,考试范围将于11月份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招生网站公布。

025100金融10 专业学位,含深圳研究生院10名01金融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1金融学综合脱产学习,录取后均为自筹经费或单位委托培养。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专业综合(含公司金融和投资学)125300会计 1 专业学位01会计硕士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脱产学习,录取后均为自筹经费或单位委托培养。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综合考试(主要考核对经济管理现象的分析)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简介会计专业硕士项目旨在培养通晓世界会计准则和会计发展趋势,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

2015年清华大学安全工程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复试安排

2015年清华大学安全工程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复试安排

盛世清北教育2015年清华大学安全工程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清华大学安全工程院校介绍招生专业:工程物理(工程物理专业既招收普通生也招收面向国防科研单位的定向生)本专业所在的学科领域目前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如何?工程物理是清华大学最具有“理工结合”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涵盖了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技术两个工科方向,以及物理学一个理科方向的必修课程。

其中,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清华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

该学科注重物理学原理探究与工程技术应用的结合。

在核电安全、聚变工程、第四代核能系统、钍资源综合利用、加速器技术、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工业无损检测、公共安全检测、辐射成像医学诊断与放射治疗等应用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工程物理系的物理学方向,主要是充分利用在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上所具备的工程技术能力,通过建设具有世界最厚覆盖层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及广泛深入参与国际合作研究,来开展包括寻找暗物质、探究宇宙起源和自然界反物质缺失成因等物理学重大前沿问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工程物理系的安全科学与技术方向主要研究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技术,以及城市安全与人员防护等问题。

清华与其他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比较,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工程物理系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2003、2008年两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均位居全国第一,并在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所该一级学科下4个二级学科齐全的高校。

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可以学到什么?会学一些什么样的主干课?培养一些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工程物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厚基础、宽平台”理念下,为学生提供工科领域最深、最广、最好的数理基础教育,并为学生传授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及安全科学与技术学科方向全国最好的专业基础知识。

创造条件使其可以在大的专业平台,诸如核与粒子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医学物理及工程、安全科学与技术方向上发展成为拔尖创新性人才。

清华大学研究生各专业报录比例__黄金版

清华大学研究生各专业报录比例__黄金版

48 34 16 22 28 30 24 31 64 38 45 29 22 24 51 28 25 34 156 326 18 14 13 27 22 2268 49
5 4 2 3 3 2 2 3 3 3 3 2 4 4 6 3 3 4 14 41 1 1 1 2 2 240 5
10.42% 11.76% 12.50% 13.64% 10.71% 6.67% 8.33% 9.68% 4.69% 7.89% 6.67% 6.90% 18.18% 16.67% 11.76% 10.71% 12.00% 11.76% 8.97% 12.58% 5.56% 7.14% 7.69% 7.41% 9.09% 10.58% 10.20%
07报录比 报名人数 53 63 42 33 41 38 36 22 93 39 131 89 64 78 92 14 57 41 75 182 193 125 342 34 38 录取人数 10 10 7 5 5 5 5 2 10 5 12 10 6 10 11 1 6 4 9 20 20 11 30 4 4 报录比 18.87% 15.87% 16.67% 15.15% 12.20% 13.16% 13.89% 9.09% 10.75% 12.82% 9.16% 11.24% 9.38% 12.82% 11.96% 7.14% 10.53% 9.76% 12.00% 10.99% 10.36% 8.80% 8.77% 11.76% 10.53% 推免报录比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2015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

2015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

2015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院校介绍、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安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校介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机构始建于1979年10月,当时名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室”,1985年11月扩建,改名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1998年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之后成立教育技术研究所。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质量提高的需要,2009年3月经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由校务委员会批准,教育研究所与教育技术研究所合并正式成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本院下设高等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技术三个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和办公室。

现有在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另外兼职教授、其他研究及工作人员40余人。

全院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

教育研究院设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和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自199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为高等学校、国家机关、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高质量的毕业生;同时,教育研究院还招收教育专业博士(EdD)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学员,旨在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培养教学研究和管理骨干。

以本院为秘书处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分别成立于1986年和2004年。

作为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设有13个研究小组,拥有会员200多人,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教工开展教育研究的积极性,力求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

目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正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科学事业,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1979年10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室成立1985年11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成立1986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教育研究所1990年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1993年教育管理学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1998年教育技术学硕士生点获得教育部批准1999年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开始招生1999年清华大学教育软件研究中心成立2001年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成立2003年高等教育学博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2003年12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教育软件研究中心合并成立教育技术研究所2004年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教育研究所2009年3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成立2009年11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授权点获得教育部批准截止2011.3月,研究院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为:高等教育学:主要研究方向有高等教育学原理;大学制度的演进与创新;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中外大学比较研究;大学课程与教学;大学文化研究。

2015年清华大学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2015年清华大学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2015年清华大学法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一、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根据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成绩统计结果和我校各学科招生计划,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对入围复试的考生初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

各院系在达到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

1.统考生、联考生:见附表。

2.单考生: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业务课满分15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业务课满分30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180分;且总分不低于300分。

3.“强军计划”考生(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职单考班):总分不低于240分,单科不限。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所有考试科目总分满分500分的要求总分不低于305分,总分满分300分的要求总分不低于185分,单科不限。

二、复试办法1.院系制定本单位复试工作办法各院系根据学校复试分数制定复试工作办法,要求于3月7至23日安排考生复试。

2.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入围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期间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查:(1)准考证;(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3)毕业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4)一张1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5)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6)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缴纳100元复试费,由考生通过网上缴费平台()在复试前完成缴费。

缴费后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已经缴纳复试费的考生,参加校内调剂复试不再重复收费。

复试结束后,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3.复试内容复试一般包含以下内容:①笔试或实践(实验)能力测试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内容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满分为100分。

清华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数学科学系应用统计硕士专业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42 数学科学系 5 含数学科学中心1名(方向码:05,06,07)070100数学01基础数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43数学分析④840高等代数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抽象代数、泛函分析(二选一)02计算数学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数值分析03应用数学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抽象代数、泛函分析、常微分方程(三选一)04运筹学与控制论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二选一)05基础数学-数学科学中心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抽象代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拓扑与几何、偏微分方程与常微分方程、复分析(五选二)06计算数学及几何图像-数学科学中心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算法分析、数值分析、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拓扑与几何、数理统计(五选二)07应用数学-数学科学中心同上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抽象代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与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四选二)025200应用统计硕士 3 专业学位01应用统计硕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2统计学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科学系应用统计硕士专业简介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是创建于1927年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和前工程力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以及1979年恢复建立的应用数学系。

从1927年创建至今,清华数学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27年至1952年从创建到辉煌发展的阶段、1952年至1979年从院系调整到复建的特殊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可以说,在每个发展阶段清华数学系都为中国数学科学之发展和中国杰出科技人才之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1927年创立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的25年间,先后担任过清华数学系主任的著名数学家有郑之番、熊庆来、杨武之、江泽涵、赵访熊、段学复等。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2015 年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
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目录
专业
方向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00-无
科目一 科目二 101-思 想政治 201 英语一 理论
科目三 303-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三科目四 复试笔试科目备注
信息管理与运 管理科学含运筹学和管 837-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 含运筹学 和管理信 息系统
管理综合 含管理
初试参考书
参见经济学院
1.《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教 程》 左美云、邝孔武著 清华 大学出版社 2.《管理信息系统》及习题集 黄梯云主编 李一军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应 用与方法》 毛基业 清华大学 出版社 4.《管理信息系统》 周山芙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运筹学》或者《运筹学教 程》(第三版)及配套习题册 胡运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1.《管理学原理》(修订版) 王利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专注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辅导
录取人数 教学地点
报名总人数 联考 推免
北京
547
36
34
苏州
442
78
北京
84
31
8
北京
179
26
8
北京
116
28
14
北京
96
24
6
北京
22
8
5
北京
16
3
3
北京
91
20
1
北京
1164
157
22
苏州
190
29
33
苏州
213

2015年清华大学生物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2015年清华大学生物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

2015年清华大学生物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报录比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招生目录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简介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官方参考书目生物学2012年复试分数线一、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根据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成绩统计结果和我校各学科招生计划,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对入围复试的考生初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

各院系在达到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

1.统考生、联考生:见附表。

2.单考生: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业务课满分15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业务课满分30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180分;且总分不低于300分。

3.“强军计划”考生:总分不低于240分,单科不限。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总分不低于290分,单科不限。

清华大学201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资格基本要求分析变化:(箭头表示与2011年该校分数线对比变化↑表示上升↓表示下降)附注:①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指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并报考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统考考生)总分在所报考院系(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20分,单科下降5分。

②西部及东北地区考生(目前在重庆、四川、陕西、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市、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统考考生)总分在所报考院系(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10分,单科下降5分。

③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完成服务期、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的考生,总分在所报考院系(专业)最低控制线下降10分。

考生须提前向报考院系提出申请,复试时须出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志愿服务鉴定书》和服务单位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一、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根据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成绩统计结果和我校各学科招生计划,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对入围复试的考生初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

各院系在达到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

1.统考生、联考生:见附表。

2.单考生: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业务课满分15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业务课满分30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180分;且总分不低于300分。

3.“强军计划”考生(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职单考班):总分不低于240分,单科不限。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所有考试科目总分满分500分的要求总分不低于305分,总分满分300分的要求总分不低于185分,单科不限。

二、复试办法1.院系制定本单位复试工作办法各院系根据学校复试分数制定复试工作办法,要求于3月7至23日安排考生复试。

2.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入围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期间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查:(1)准考证;(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3)毕业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4)一张1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5)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6)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缴纳100元复试费,由考生通过网上缴费平台()在复试前完成缴费。

缴费后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已经缴纳复试费的考生,参加校内调剂复试不再重复收费。

复试结束后,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3.复试内容复试一般包含以下内容:①笔试或实践(实验)能力测试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内容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满分为100分。

条件许可的院系可单独组织对考生的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②面试面试可采取口试、笔试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方式。

面试时将核查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件,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状况、外语听说能力等。

③体检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

4.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入围复试的同等学力考生(含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笔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录取1.所有拟录取考生都必须经过复试。

各院系自行决定考生初试和复试总成绩计算办法,严格按考生总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2.对有特殊才能和突出贡献的考生,如在各项国际或国家级大赛中获奖,或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录取时予以优先考虑。

3.复试中,面试成绩小于60分者;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课程成绩不合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均不予录取。

4.单考生总成绩原则上也按照上述办法进行排序,择优选拔。

单考生不得调剂录取。

5.校内调剂录取的考生,必须由录取院系进行复试。

考生必须达到原报考专业的清华大学学科门类复试基本要求,方可在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进行校内调剂。

相互调剂的专业统考科目必须一致,且业务课考试科目须相同或相近。

报考工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达到我校工学门类分数线。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会计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能调入该四个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四、向校外招生单位调剂在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后,对达到教育部复试要求而我校不予录取的考生,可按我校网上通知办理调剂手续。

未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统考、联考考生和报考我校的单考考生均不得调剂到其他招生单位。

五、工作日程3月7日以前各院系确定复试方案、复试学生名单。

3月7-23日各院系组织考生复试。

复试期间考生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月下旬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分数线后向外单位进行调剂。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校介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机构始建于1979年10月,当时名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室”,1985年11月扩建,改名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1998年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之后成立教育技术研究所。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质量提高的需要,2009年3月经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由校务委员会批准,教育研究所与教育技术研究所合并正式成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本院下设高等教育、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育技术三个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和办公室。

现有在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另外兼职教授、其他研究及工作人员40余人。

全院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

教育研究院设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和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自199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为高等学校、国家机关、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高质量的毕业生;同时,教育研究院还招收教育专业博士(EdD)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学员,旨在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培养教学研究和管理骨干。

以本院为秘书处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分别成立于1986年和2004年。

作为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设有13个研究小组,拥有会员200多人,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教工开展教育研究的积极性,力求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

目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正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科学事业,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和体系,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1979年10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室成立1985年11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成立1986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教育研究所1990年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1993年教育管理学硕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1998年教育技术学硕士生点获得教育部批准1999年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开始招生1999年清华大学教育软件研究中心成立2001年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成立2003年高等教育学博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2003年12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教育软件研究中心合并成立教育技术研究所2004年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教育研究所2009年3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成立2009年11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授权点获得教育部批准截止2011.3月,研究院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为:高等教育学:主要研究方向有高等教育学原理;大学制度的演进与创新;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中外大学比较研究;大学课程与教学;大学文化研究。

教育经济与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有公共政策;政府管理与创新;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公民社会与治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究院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为:教育技术学:主要研究方向有数字校园理论、规划与设计;E-Learning理论与实践;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与评价。

从2010年起,研究院开始授予教育专业博士(Ed.D)学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现院长为谢维和教授、史静寰常务副院长、袁本涛和韩锡斌为副院长一、2015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招生目录二、2015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参考书三、200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真题四、2014清华大学考研复试时间安排根据清华大学官网的最新消息,2014清华大学考研复试时间安排如下:(一)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根据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成绩统计结果和我校各学科招生计划,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对入围复试的考生初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

各院系在达到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

1、统考生、联考生:见附表。

2014年清华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已经公布2、单考生: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业务课满分15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业务课满分300分的科目单科成绩不低于180分;且总分不低于300分。

3、“强军计划”考生(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职单考班):总分不低于240分,单科不限。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所有考试科目总分满分500分的要求总分不低于305分,总分满分300分的要求总分不低于185分,单科不限。

(二)复试办法1、院系制定本单位复试工作办法各院系根据学校复试分数制定复试工作办法,要求于3月7至23日安排考生复试。

2、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入围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期间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查:1)准考证;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一份复印件;3)毕业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4)一张1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5)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6)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缴纳100元复试费,由考生通过网上缴费平台()在复试前完成缴费。

缴费后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已经缴纳复试费的考生,参加校内调剂复试不再重复收费。

复试结束后,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3、复试内容复试一般包含以下内容:①笔试或实践(实验)能力测试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笔试内容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满分为100分。

条件许可的院系可单独组织对考生的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②面试面试可采取口试、笔试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方式。

面试时将核查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件,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想状况、外语听说能力等。

③体检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

4、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入围复试的同等学力考生(含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笔试时间每门为3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录取1、所有拟录取考生都必须经过复试。

各院系自行决定考生初试和复试总成绩计算办法,严格按考生总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2、对有特殊才能和突出贡献的考生,如在各项国际或国家级大赛中获奖,或在相关领域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录取时予以优先考虑。

3、复试中,面试成绩小于60分者;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课程成绩不合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均不予录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