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用好 奥林巴斯E-510(非原创4-3论坛下载整理)

非专业用好 奥林巴斯E-510(非原创4-3论坛下载整理)
非专业用好 奥林巴斯E-510(非原创4-3论坛下载整理)

(一),用Silkypix解码、用Neatimage降噪

针对非专业人士初学E-510遇到的问题,准备写一个系列专门介绍用好E-510的的办法,讲得不一定都对,但保证真实。希望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如何用好E-510的方法。

先说我的电脑,CPU是Core2-E6300,1.86GHz,3G内存,硬盘是SA TAII(300Gb/s),老式的内置显卡VGA输出,Dell的22吋液晶屏,系统是windows2000。

强调一下,初学请把E-510、Photoshop、Silkypix的色彩空间统一为sRGB。避免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出现色彩空间转换,影响对关键问题的判断。当熟练以后,可以使用其他的色彩空间。软件缺省的情况下一般都是sRGB,所以不清楚的不要动它即可。

解码使用的Silkypix,版本是3.0.14.0。首先打开直方图、Exif数据窗口,图中指示了位置。从直方图上看高光可能有溢出,为保险起见,调整“曝光补偿”-0.5或-1/2。图中有说明。

调整过曝光补偿后依次调整白平衡、颜色、锐度。

“白平衡”我给了固定色温2800,不为什么,就是看上去感觉比较好。拍照时用了一盏白炽灯照亮面部,用了一盏节能灯照亮背景,白炽灯的色温大约3000K,在此色温下感觉偏暖,想硬朗一点,就降到2800K。“色差”、“黑色调整”全部给0,建议以后有了经验再去动它。

“影调”中初学者建议只调“对比度”,我调到1.7,比平均值提高了0.2。搞艺术的人习惯说“反差”,搞技术的人习惯说“对比度”,对比度稍高,照片看起来明朗,通透,但过了头就会损失很多细节。调的时候要同时注意看三个地方,第一,高光(也就是还能保留细节的最亮的地方),有没有丢失重要的细节;第二,阴影(也就是还能保留细节的最暗的地方),有没有丢失重要的细节;第三,直方图,有没有严重的变形,比如向两侧扩展的太多,超出边界太多,超出边界越多,丢失的细节也越多。显然,不熟练的情况下,边拉边看有点忙不过来,应该调一点,停下来仔细观察,再拉一点,再观察,反复做。

“色彩”我喜欢“Memory color 1”, “饱和度”定位1.10。你可以每一种风格都试一下,我觉得“Memory color 1”最讨人喜欢。调“饱和度”时注意看照片颜色变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直方图,初学常犯的错误是“饱和度”调得过高造成色彩溢出,要注意看直方图,色彩溢出人眼不容易发现,在直方图上就是某个颜色超出边界了。

最后是“锐度”,锐度也是艺术家喜欢的词,技术人员常常细分为边缘增强和纹理增强,这两种情况处理图像使用的滤波器不同。纹理就是图像中大面积的细节,比如大理石和木头看起来不同就是因为纹理、细节的不同。而同为大理石,黑金沙和大花绿,不仅纹理有区别,图案的边缘轮廓的区别也很大。提高“锐度”既要增强纹理,也要增强边缘。“轮廓增强”就是强调的边缘,“细节增强”就是强调的纹理。对风景照片,我常用的是的50、75、50。如果是人像,我常用50、30、50。

都处理完成后就可以出图了。

我每次拍完照片回来,把照片用读卡器传送到电脑里,就手刻成DVD盘,用自己做的纸袋子装好保存。用silkypix查看电脑里的照片,把废片直接删除,剩下的选一张用上面的方法调整(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白平衡”选自动),调好后选“文件”-“保存出图参数”,存成一个文件,然后“编辑”-“全选”,再“文件”-“加载出图参数”,最后“出图”-“为选择的场景批量出图”,在“保存尺寸”里把两个钩都选上,宽、高都给1000,按过执行就去吃饭、看电视、或者睡觉。回来时,一批长宽最大1000的照片就好了。如果个别有严重偏色的,再挑出来重新修改一下色温,对其中非常好的照片,再仔细、精确的重新调整,打印输出。

所以我没有觉得用RAW格式拍片,用Silkypix解码有什么特别麻烦的地方。每次需要特别认真处理的照片也不是太多,尤其是按长边最大1000的尺寸出片,电脑观看足够了,因为尺寸缩小,噪声也不明显了。

对我来说,自我感觉良好的,准备打印输出的照片,必须要降噪处理的。我用Neatimage降噪,版本是5.2(中文)。安装完成后,从Neatimage的安装目录里找到NeatImage.8bf文件,把它拷贝到Photoshop安装目录里的Plug-Ins目录的“滤镜”子目录下,这样就可以在PS里使用Neatimage降噪滤镜了。

这是前面用Silkypix出图的ISO100的照片,下面与ISO800的100%的局部对比。

用PS打开要降噪的ISO800照片,从PS里的“滤镜”启动Neatimage。先点击“自动配置”开始自动检测噪声,自动找到的区域会用一个蓝框标明。完成后点“噪声过滤设置”,先按一下右侧画红圈的地方(目的是使用缺省的配置,也就是刚刚检测噪声的结果),用鼠标画一个框(或点击“预览”),框内是降噪后的效果。

查看效果时,要重点观察的区域,第一是表现边缘的地方,比如眼睫毛、头发等等线条多的部位;第二是表现纹理细节的地方,比如衣服、围巾等等面积较大,细节重要的部分;第三是较暗的背景、阴影,这些地方的光线较暗,是噪声容易出现的部位。

这种自动检测噪声自动处理的方法能对付75%以上的情况,操作很简单。但有时“自动配置”会出现降噪过度、降噪不足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把照片放大到100%,仔细观察,人工寻找噪声突出,而图案没有纹理细节,或细节很少的地方,用鼠标画出一个区域,再点击“自动配置”分析噪声。这种地方可能是马路的路面,均匀的墙壁,很暗的天空,但切忌使用草坪、树林、裸露的黄土等等提取噪声,因为这些地方即使看不出细节,实际上有丰富的细节,如果用来提取噪声模型,降噪一定会过度。

降噪后的ISO800的100%局部。

降噪不足的时候,可以对不同地方的噪声多次配置,反复降噪。有经验的朋友可以使用“高级模式”,直接调整降噪配置。

针对ISO800的照片,“自动配置”噪声的结果可以存盘,下次有ISO800的照片,直接使用本次的配置进行处理。

有时某张照片上人工也无法找到足够大的均匀部分供配置噪声,可以把照片插值放大到200%,降噪后再恢复原来的尺寸。

如果还是无法找到可供配置的均匀区域,可以用相同的ISO,拍张白纸,曝光补偿-2.0或-3.0,用这张照片配置噪声,配置完成后存盘,打开要处理的照片读出预先存好的配置直接降噪。再来一组ISO800用PS的“阴影、高光”提高背景亮度,高光数量0%,阴影数量80%,这已经是很极端的情况了,看看再次降噪后的效果。

最后提几点注意事项。

1、E-510用RAW格式拍摄时,为了便于后期用Neatimage降噪处理,菜单里的“噪声过滤”和“减少噪声”都要关掉,否则可能对噪声性质有影响(原因尚未完全清楚),Neatimage的降噪效果不好。

2、再提醒一遍,当你用RAW格式时,请把E-510菜单中的“色彩空间”设定为sRGB,请把PS里的“颜色设置”里的工作空间设置为sRGB,请把silkypix的“出图图像设置”里的“输出色彩空间”设置为sRGB。除非你确切的知道不同色彩空间的大小、厚薄的区别,熟悉色彩转换的方程式,能一眼看出哪些颜色会在转换中丢失,哪些颜色是某个空间特有的;除非你的作品的出版商指定你的照片必须使用某个色彩空间。请放心RAW与色彩空间无关,现在用sRGB只是对你的照片按sRGB解释,当今后的某个日子你需要其他的色彩空间时,解码软件对RAW重新解释就可以了,你没有任何损失。目前解码软件是按你的E-510里预设的色彩空间来解释的,如果你用了其他设置,后期处理时,你可能要几次的转换空间,会使照片的颜色看起来古怪。

3、以后还想专门谈“紫边”的问题,所以用了一些手段使小女孩的左边袖子出现了一个“很漂亮”的色散轮廓,请不要误以为是镜头的毛病,特别提醒。

如果在使用Silkypix、Neatimage时遇到问题,请跟帖我们一起讨论,如果用了Silkypix、Neatimage取得了好的效果,也请跟帖告诉大家。

(三),简单用PS调片

很多摄影初学者都希望能使用DSLR机身的JPG直接出片,觉得数码摄影的后期比较复杂,学起来很难。我有一个朋友喜欢与我抬杠,我是必须后期派,他是不许后期派。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没有结果。最后我才发现,争了半天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我可以后期,也可以不后期,而他根本不会后期。我猜不少抵制后期的人和我朋友一样,主要是不会后期,不会用PS。所以要不要直出、要不要后期,应该是基本掌握了后期技术以后,再讨论的话题;所以初学者不要被误导,DSLR用家,首先要学会了后期再去评价后期的长短。

Photoshop“最坏”的功能之一就是抠图,遗憾的是许多PS的教材都是从教抠图开始,我也是从抠图开始学PS,但学会了却没有用武之地,调照片的后期,亮度、对比度、灰阶、色彩平衡、阴影/高光都比抠图常用得多。

在讨论亮度、对比度、灰阶、色彩平衡、阴影/高光对照片的影响之前,先要稍微确定一下好照片的技术标准。我从网上找了一些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拍的照片。我读过他写的《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黑白胶片的照片他是自己放大,有丰富的暗房经验,我喜欢他的照片不仅仅是思想性、艺术性,而是他的每一张照片在技术上都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功底十分扎实。新闻记者拍摄时的状况可能千变万化,可我看过的他的照片从来没有技术上的错误,非常佩服。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照片的影调。

面对多雾的阴天,天空的影调正好处于过曝的边缘,天空出现的任何比天暗的东西都能被记录下来,比如远处的起伏的山峦。再看人们深色的裤子,虽然很暗,接近于黑色,但从直方图上看保留有丰富的细节。如果这张照片不是从网上看,不是缩得太小,打印出来,放大看,丰富的影调能更好地表达现场的气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