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

合集下载

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与预后评估

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与预后评估

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与预后评估1. 肾细胞癌定义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简称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占所有肾脏肿瘤的85%。

2. 肾细胞癌的病理分型根据不同的病理特征,肾细胞癌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简称ccRCC),占所有肾细胞癌的70-80%。

其他类型包括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肾毛细血管瘤(renal angiomyolipoma)和肾和胚胎癌(renal embryonal carcinoma)等。

3. 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肾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是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进行评估的,常用的病理分级系统是Fuhrman分级系统。

根据Fuhrman分级系统,肾细胞癌可分为4个级别,级别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Fuhrman分级系统的具体描述如下:•Fuhrman分级I:(低分级)细胞大小均匀,核仁较小和均匀分布。

•Fuhrman分级II:细胞大小不均,核仁较大和不均匀分布。

•Fuhrman分级III:细胞形态异型性增加,核仁异常分布。

•Fuhrman分级IV:细胞极异型,并且存在核分裂。

4. 肾细胞癌的预后评估肾细胞癌的预后评估是根据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包括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患者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4.1. TNM分期系统TNM分期是评估肾细胞癌预后的关键指标之一。

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受累情况(N)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将肾细胞癌分为不同的阶段,其中T分期和M分期对预后评估尤为重要。

4.2. 完整性切除完整性切除指肾细胞癌手术切除中是否能够完整切除肿瘤,完整性切除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手术中未能完整切除肿瘤,可能会导致术后复发和转移。

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七. 预后(prognosis)
• • • • 肾癌未能手术切除者3年生存率<5%. 局限性肾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90%. 局部进展性肾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40%-80%. 转移性肾癌5年生存率2%-20%.
R:43 G:46 B:48
谢 谢!
《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
XX
四. 诊断(Diagnosis)
• 1. 临床表现 • 血尿, 腰疼, 腹部包块为肾癌的三联症. 三联症俱全的患者在 诊断时往往为晚期. • 血尿, 尤其是无痛性血尿, 是最常见的症状. • 由于国人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 无症状肾癌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四. 诊断
• 国内外文献报道为13.8%-50%. • 30%为转移性肾癌, 可由于肿瘤转移所致的骨痛, 骨折, 咳血 等症状就诊. • 2.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 (1) 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因慢性出血而引起的贫 血. • (2) 腹部彩超检查. 可以发现肾脏肿瘤.
六. 治疗
• 术后(手术完全切除病灶)辅助治疗(放疗和化疗)的地位并没 有得到确认. • 尚未发现全身治疗能降低复发可能.
六. 治疗
• (3). 转移性肾癌的治疗 • 转移性肾癌应采用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2006年起, 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等)作为 转移性肾癌(透明细胞癌为主型)的一二线治疗用药. • 术后辅助放疗并无益处. 姑息放疗可达到缓解疼痛, 改善生 活质量的目的.
六. 治疗(Treatment)
• 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临床TNM分期, 根据临床TNM分期 初步制定治疗原则. 依据术后组织学确定的侵袭范围进行病 理分期评价, 按病理TNM分期结果修订术后治疗方案. • 1. 局限性肾癌的治疗 • 外科手术是局限性肾癌首选治疗方法

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肾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肾细胞癌的新型检测方法以及创新的治疗策略。

一、影像学技术在肾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影像学技术在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常见的影像学技术有超声检查、CT扫描和MRI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这些影像学技术能够更精确地发现和鉴别肿瘤。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且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在肾细胞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主要优势是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特征和血供情况,并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

2. CT扫描CT扫描是诊断肾细胞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其高分辨率和多平面重建等特点使得早期病变更容易被发现。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3. MRIMRI是另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在肾细胞癌早期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CT相比,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并且不使用放射线。

通过MRI可以评估肾脏解剖结构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二、血液标志物在肾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除了影像学技术外,血液标志物也被广泛应用于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这些标志物包括CAIX、VEGF、MMP、HIF等。

它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CAIX碳酸酐酶IX(CAIX)是一种细胞膜上表达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其在肾细胞癌中高表达。

研究发现,CAIX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肾细胞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2.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与肿瘤血管形成和生长密切相关的因子。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VEGF水平,可以评估肿瘤的血管生成情况及预后,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三、个体化治疗策略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随着对肾细胞癌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个体化治疗策略也日渐兴起。

肾癌

肾癌

肾癌编辑: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网肾癌(carcinoma of kidney)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极为多见,少数侵及全肾;左、右肾发病机会均等,双侧病变占1%~2%。

肾癌病因肾癌的病因未明,但有资料显示其发病与吸烟、解热镇痛药物、激素、病毒、射线、咖啡、镉、钍等有关;另有些职业如石油、皮革、石棉等产业工人患病率高。

(一)吸烟大量的前瞻性观察发现吸烟与肾癌发病正相关。

吸烟者发生肾癌的相对危险因素(RR)=2, 且吸烟30 年以上、吸无过滤嘴香烟的人患肾癌的危险性上升。

(二)肥胖和血压发表在2000年11月2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高体重指数(BMI)和高血压是与男性肾癌危险性升高相关的两个独立因素。

(三)职业有报道接触金属铺的工人、报业印刷工人、焦炭工人、干洗业和石油化工产品工作者肾癌发病和死亡危险性增加。

(四)放射有统计使用过一种弱的α颗粒辐射源导致的124例肿瘤中有26例局限在肾,但是未见放射工作者和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放射暴露与肾癌的相关报道。

(五)遗传有一些家族内肾癌,在进行染色体检查时发现。

肾癌高发生率的人中第三对染色体上有缺陷。

多数家族性肾癌发病年龄比较早, 趋于多病灶和双侧性。

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斑痞性错构瘤(VHP) 病的患者发生肾癌者多达28%~45% 。

(六)食品和药物调查发现高摄入乳制品、动物蛋白、脂肪,低摄入水果、蔬菜是肾癌的危险因素。

咖啡可能增加肾癌的危险性与咖啡用量无关。

在动物实验中,由于女性激素(雌激素) 原因而致肾癌已得到证明,但在人体尚无直接的证据。

滥用解热镇痛药尤其是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可增加肾孟癌危险性。

利尿剂也可能是促进肾癌发生的因素。

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红藤草又名“千根”, 可能诱发肾癌的结论, 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已要求国内企业停止生产红藤草食品添加剂。

肾癌,膀胱癌,睾丸癌

肾癌,膀胱癌,睾丸癌
N

区域淋巴结
NX:无法确定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区域性淋巴结,最大直径<2cm
N2:单个区域淋巴结,最大直径>2cm,但≤5cm,或多个淋巴结,直径 ≤5cm N3:淋巴结最大直径>5cm

M

远处转移
MX:尚未确定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或主动脉分叉以上淋巴结转移
一、局部解剖
膀胱是位于盆腔前部腹膜外的一个中空的肌
膜性囊性器官。空虚时呈倒锥形,尖端朝向 前上方,膀胱底朝向后下方。 顶底之间的大部称膀胱体,膀胱与尿道相连 的地方称膀胱颈。 膀胱壁分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 和浆膜层。
一、局部解剖
膀胱癌的淋巴引流与静脉相伴行。
淋巴引流至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和骶前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3)X射线检查:可观察膀胱有无充盈缺损 及充盈扩张不良,检查上尿路是否存在肿瘤 等。 4)CT检查:对膀胱肿瘤分期的准确率可达 90%。 5)超声检查:可发现0.5cm以上的肿瘤。 6)取得病理后诊断成立,但应和膀胱炎、 结核、结石、前列腺癌等鉴别。
UICC 2002年TNM分期
淋巴结。
少数可至髂总动脉和腹主动脉淋巴结。
二、病理
〈一〉 源于上皮的膀胱癌,占膀胱癌的98% 1)移行上皮癌:最常见,95%的膀 胱癌属于此类型。 2)鳞状上皮癌:少见,好发于膀胱底部,恶 性程度高,预后差。 3)腺癌/印戒细胞癌: 少见,好发于膀胱顶壁 以及三角区,预后差。 4)原位癌,多为伴发原位癌,原发少见。
浸润膀胱癌:T2
T3
T4
五、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各期均适用于放疗,主要用于不 适合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 1)原位癌、T1期:首选手术,经尿道切除电灼或 直接向膀胱镜注射卡介苗、MMC 等。对T1、T2a 还可以采取外照射加组织间插值,和手术效果相似。 2)T2b 、T3期:根据侵润范围局部晚期侵润性膀 胱癌可以通过术前放疗缩小肿瘤后再行手术治疗。 3)术后有复发高风险的可以补充放化疗。 3)T4姑息放疗或化疗,减少痛苦。 4) 鼓励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肾透明细胞癌分级标准

肾透明细胞癌分级标准

肾透明细胞癌分级标准
肾透明细胞癌是指肾脏中的透明细胞癌,也被称为肾癌的一种类型。

它是肾癌的最常见类型,占据了肾癌病例的70%~80%。

肾透明细胞癌
分为四个分级,以帮助医生分类病情严重程度并推荐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肾透明细胞癌分级标准:
一级:肿瘤直径小于2.5cm,仅在肾脏的皮质部分生长。

二级:肿瘤直径2.5cm至4.0cm,并已扩散至肾脏的内部。

三级:肿瘤直径超过4.0cm,已扩散至肾脏周围血管或脂肪组织。

四级:肿瘤已扩散至腹膜或其他器官,或是对肾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肾透明细胞癌的分级标准并没有考虑是否在淋巴结或
远处器官发现肿瘤,因此医生还需要使用其他评估工具来确定病人的
状况和最佳治疗方案。

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测试,如CT扫描,胸片和骨扫描来检查肿瘤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

总之,了解肾透明细胞癌的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病情严
重程度,进而推荐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被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无论分级如何,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接受治疗至关重要。

肾细胞癌治疗指南

肾细胞癌治疗指南
•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肾细胞癌(RCC)指南小组对该临床指南进行了编撰,目的 在于为泌尿外科医师提供肾细胞癌管理的循证医学数据以及治疗推荐。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肾细胞癌(RCC)占所有恶性肿瘤2%~3% ,以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最高。在过去 20 年 间,虽然在丹麦和瑞典 RCC 发病率持续下降,但在整个欧洲以及全球范围内,RCC 发病 率年均增长约 2% 。
Ⅰ级 单纯性良性肾囊肿,囊壁薄,发线样, 囊内不含分隔、钙化或实性成分。与水的密 度相同,增强扫描无强化。
Ⅱ级 良性肾囊肿,可能含有少量薄纤细分隔。在囊壁或分隔可有细小钙化灶。直径< 3 cm,密度均匀一致的高密度囊肿,边缘清晰无增强。
ⅡF级 囊肿包含较多薄壁分隔。可见纤细分隔或囊壁呈现轻微的增强。分隔或囊壁可能存 在小部分的极轻微的增厚。囊肿可能包含结节状和增厚的钙化灶,但无增强。囊肿包含无 增强表现的软组织成分。这类囊肿亦包含完全位于肾内的、非增强的、≥ 3 cm 的高密度 的肾脏囊性病变,通常其边界清晰。
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影像学检查
• 通常认为大多数存在骨和脑转移的患者在疾病诊断时是有症状的,这已达成共识。因此通 常不需要进行常规骨或脑部影像学检查
• 胸部 CT 是进行胸部分期的最准确方法。 • 当存在特定的临床或实验室征象和症状时,则可能需要进行骨扫描、脑部 CT 或 MRI 检
查。
肾囊肿的 Bosniak 分级
组织学诊断
3 个主要的 RCC 亚型: • 透明细胞型 RCC(cRCC) • 乳头状RCC(pRCC)(分为Ⅰ型和Ⅱ型) • 嫌色细胞型 RCC(chRCC)
分类
• Bellini 集合管癌 • 肾髓质癌 • 肉瘤样肾细胞癌 • 未分类肾细胞癌 •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 嗜酸细胞瘤 / 嫌色细胞癌杂合性肾细胞癌 • MiT 家族异位相关肾细胞癌 • 管状囊性肾细胞癌 • 其他

肾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和分类

肾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和分类

肾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和分类1. 引言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占据了成人肿瘤的2%-3%。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全球约有27万新的肾细胞癌病例,其中约有13万人死于该病。

病理特征和分类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肾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和分类。

2. 病理特征肾细胞癌起源于肾脏的细胞,主要来源于跨过肾单位边缘的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

其病理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组织学类型根据肾细胞癌组织学特征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主要类型:2.1.1 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肾细胞癌总数的75%~80%。

其特征是细胞贫血、细胞膜清晰、胞浆丰富,被众多小的脂质液滴充填。

2.1.2 集合管癌集合管癌是第二常见的类型,占肾细胞癌总数的10%~15%。

它是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的肿瘤,以呈腺样高柱状细胞、腺性间质增生为特征。

2.1.3 鼠状细胞癌鼠状细胞癌占肾细胞癌总数的5%~10%。

鼠状细胞的特点是核多形性明显,呈“鼠尾样”(红染剂最明显)。

2.1.4 患上黑色素瘤患上黑色素瘤占肾细胞癌总数的1%~2%。

其特点是瘤细胞含有较多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黑色素标记。

2.2 组织学分级根据肾细胞癌瘤细胞核的核分化程度、核多形性和固有的瘤细胞核的数量分为四级。

2.2.1 G1级(低分化)G1级肾细胞癌的瘤细胞核大多较规则、细胞贫乏、核多形性不大。

2.2.2 G2级(中度分化)G2级肾细胞癌的瘤细胞核规模大多较规则、细胞贫乏、核多形性和核仁增多。

2.2.3 G3级(高分化)G3级肾细胞癌的瘤细胞核形态多样、瘤细胞鳞片发育好,核多形性增大,有核仁增多。

2.2.4 G4级(非分化)G4级肾细胞癌的瘤细胞核非常不同,细胞富有异型性。

异型核形成为其主要特征。

3. 分类根据国际泌尿学肿瘤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的分类标准,肾细胞癌可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类型:3.1 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以早期识别及治疗术后预后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肾肿瘤
肾肿瘤多为恶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较常见的肾恶性肿瘤有: 1.肾细胞癌:源自肾实质;成人常见 2.肾母细胞瘤:源自肾实质,小儿最常见恶性实体肿瘤
3.肾盂肾盏移行细胞肿瘤 :源自移行上皮,较少见
1
一、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又称肾腺癌,简称肾癌,
13
一、肾细胞癌 治疗
1.根治性肾切除术: 是公认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
范围包括:肾周筋膜、肾周脂肪、患肾、患肾部分输尿管,肾上腺和肾
门淋巴结根据个体情况决定,不再是肾根治必须切除的范围。 方法有:开放手术、 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途径: 经腹或者经后腹腔
14
一、肾细胞癌
治疗
2. 保留肾单位手术
2.颗粒的细胞:细胞浆呈毛玻璃状
3.梭形细胞:呈纺锤形/梭形
大约半数肾癌同时有两种细胞。梭形细胞为主的肾癌恶性程度高。
5
一、肾细胞癌

2004年WHO肾细胞癌病理分类
★ 透明细胞癌最常见,约占60-85%;乳头状肾细胞癌约7-14%;嫌色细胞癌410%
6
一、肾细胞癌
组织学分级(Fuhrman分级):
11
一、肾细胞癌 其他相关检查
放射性核素肾扫描ECT:了解双肾的分肾功能,治疗决策
胸片、胸部CT:
骨扫描、PET: 穿刺活检和肾血管造影: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有限,不推荐作
为常规检查项目,但特定病例可考虑使用(不能手术的晚期
肾肿瘤需化疗或其他治疗的患者、姑息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者)
12
一、肾细胞癌 治疗
副瘤综合症:发热、高血压、血沉增快、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
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高血糖、凝血机制异常、精索静脉曲张 转移表现:病理性骨折、咳嗽咯血、转移部位疼痛等; 转移方式:直接侵润、经血液转移(静脉癌栓、肺、肝、骨、脑)、 淋巴转移最先到肾蒂淋巴结
9
一、肾细胞癌 诊断
• 临床表现特点,肾癌三联征; • 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 实验室检查作为对患者术前一般状况、肝肾功能 以及预后判定的评价指标;
适应证: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如先天性孤立肾、对侧肾功
能不全或无功能者以及双侧肾癌等。一般选择肿瘤位于肾上、下 极或肾周边、单发,肿瘤最大径<4cm 的肾癌
15
一、肾细胞癌 治疗
3. 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冷冻消融适应症:不适宜外科手术、需尽可能保留肾
单位、有全身麻醉禁忌、有严重合并症、肾功能不全等。
占肾恶性肿瘤的85%左右,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
病因学尚未明
★危险因素:吸烟、肥胖、长期血液透析、长期服用解 热镇痛药物、某些病毒感染等有关
★相关职业:皮革、石棉、石油等产业工人患病率高
★遗传因素:遗传性肾癌和家族性肾癌约占2-4% ,如VHL抑癌基因 突变或缺失
2
一、肾细胞癌 流行病学
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 男:女约为2:1 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
• I、II级为高分化; • Ⅲ级为中分化; • Ⅳ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
病理报告:(右)肾透明细胞癌( Fuhrman分级II)
肾周脂肪未见明显浸润
7
一、肾细胞癌
2010年AJCC的TNM分期
8
一、肾细胞癌 临床表现
无症状肾癌:体检发现,约占30-50%;
肾脏表现:肉眼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较晚期临床表现。
18
16
一、肾细胞癌 治疗
4. 肾动脉栓塞法:姑息治疗、控制出血; 5.放化疗:肾癌对放射及化学治疗不敏感; 6. 免疫治疗:干扰素-α 、白介素-2对预防和治疗转移癌有一定疗 效; 7. 分子靶向治疗: 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菲尼,舒尼替尼)针对 晚期透明细胞癌。
17
一、肾细胞癌 预后及随访
最主要因素是病理分期,包括组织学类型: 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的预后好于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Ⅰ型的预后好于Ⅱ型; 集合管癌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差; 其他因素:组织学分级、患者的体力状态评分、症状、肿 瘤是否有组织坏死等有关 术后定期检查是否有复发、转移以及评估肾功能状况。
术前根据临床分期制定初步治疗原则;术后依据病理分期修订治疗方案。
1. 根治性肾切除术( radical nephrectomy) 2. 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
3. 冷冻消融、射频消融;
4. 肾动脉栓塞法治疗
5. 放射及化学治疗 6 . 免疫治疗 7 . 靶向治疗
• 确诊需术后病理学检查;穿刺活检不是常规 ;
10
一、肾细胞癌 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统彩超:敏感性高,体检/门诊筛查常用;超声造影; CT平扫和增强/CTA血管成像:术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MRI:对肾癌诊断的准确性与CT 相仿(显示器官侵犯、静脉癌栓优于CT);
X线检查:尿路平片( KUB)、静脉尿路造影 (IVU),现已少用。
3
一、肾细胞癌
病理学
大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
多为单侧肾脏、单个类圆形实性肿瘤
大小不等,常有假包膜;
双侧先后或同时发病者仅占散发性肾癌的2% 遗传性肾癌则常表现为双侧、多发性肿瘤 切面以黄色为主,可有出血、坏死、钙化、囊状结构
4
一、肾细胞癌 病理学
镜下观:肾癌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
1.透明细胞 肿瘤细胞浆含大量胆固醇,在切片染色过程中胆固醇被 溶解,因此细胞浆在镜下呈透明状。 最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