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

合集下载

手术室以外病人麻醉

手术室以外病人麻醉

手术室以外病人麻醉手术室外的病人麻醉是指在手术室外,例如在医院病房或门诊部进行的一种麻醉方法。

通常情况下,手术室外麻醉适用于需要进行小型手术或者检查的病人,比如给病人进行针灸、手术缝合、胃镜、镇痛等。

手术室外麻醉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静脉麻醉等。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通常运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手术或者检查。

在进行全身麻醉的时候,医生通常会注射镇静剂或者其他药品使病人进入昏迷状态,然后进行监测,以确保麻醉效果良好。

全身麻醉具有作用迅速,深度可控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的风险。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通常适用于手术部位较小、手术时间短暂的手术。

在进行局部麻醉的时候,医生会在手术部位注射麻醉剂,将疼痛感暂时控制住。

局部麻醉的好处在于麻醉剂的作用仅限于手术部位,避免了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

同时,术后复原期也相对较快。

静脉麻醉:静脉麻醉通常用于短时间内进行的手术或者某些检查。

在进行静脉麻醉的时候,医生会将麻醉剂通过静脉输送到患者的身体里。

静脉麻醉的好处在于快速有效,且麻醉剂的剂量也比较容易控制。

缺点在于可能会导致恶心、头昏等不适感。

除了以上的麻醉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使用的镇痛剂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术室外麻醉的方式。

可以适用于对全身麻醉有担忧或局部麻醉不适用的患者。

镇痛剂通常是通过注射或口服将药物输入到病人体内,以达到缓解病痛的效果。

尽管手术室外麻醉看起来并没有手术室内的麻醉那么显著和紧急,但是准确的进行麻醉,配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手术特点,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感,降低手术风险,并且更好地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进行手术室外麻醉的时候,需要医生和护士们的精心配合和认真操作,以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最佳,术后恢复更快。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镇静、镇痛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镇静、镇痛

曲张静脉切除术
耳部手术
肌松药
吸入麻醉药 空气进入胃肠道 抗胆碱酯酶药
较早进食
全身性低血压 迷走神经兴奋
防治PONV指南
危险因素:女性、PONV史或晕车史、不吸烟、术后使用阿片药物
低风险 20% 1个危险因素 未预防性用药
中度风险 40% 2个危险因素 1种止吐药
高风险 60% 3个危险因素 2种止吐药
• 预防
–镇静不宜过深,维持气道通畅 –适当的监测 –专业人员在场负责给药和监护
术后管理
• 疼痛 • 麻醉后恶心和呕吐
– 门诊患者最常主诉的并发症,也是门诊患者 术后住院的主要原因 –好发因素:运动性眩晕病史者,长期应用吗 啡类药,应用N2O,胃胀,严重疼痛,腹腔镜 手术、睾丸固定术、斜视矫正术,体位性低 血压或低氧血症 –治疗:吸氧,5-HT3受体拮抗剂
– 总体并发症可高达1:106,高于全身麻醉 (1:120)、局部麻醉(1:277)和区域麻醉(1:268) – 另一影响因素是手术时间的长短,短于1h 的 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155, 而长于3h为1:35
• 并发症
–促成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最常见因素
• 气道梗阻 • 误吸 • 支气管痉挛 • 严重心律紊乱
• 应用范围
– 消化道内窥镜术,纤维气管镜术,儿科影像术
– 各种血管造影、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 牙科手术,眼、耳鼻喉科手术,体外震荡碎石 – 体表包块和病灶切除及其它整容外科手术 – 关节镜及肢体手术,疝修补、静脉曲张手术 – 膀胱镜,经尿道肿瘤和前列腺切除术
– 经阴道子宫切除及修复术,会阴部手术
– 局部和区域麻醉需要镇静的病人 – ICU需要耐受体内的某些有创或半有创装置的病人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课件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课件

学习交流PPT
9
门诊手术种类
普外科:
脓肿切开引流 痔、瘘修补 乳房活检 疝修补 淋巴结活检 趾甲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眼科:
白内障手术 眼板腺切除术
鼻泪管再通 斜视矫正术 眼压测量
妇科:
巴氏腺囊肿切除 活检、刮宫术 宫腔镜检查 息肉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术 输卵管结扎术
学习交流PPT
10
泌尿科:
包皮环切术 前列腺活检 碎石术 睾丸切除术 经膀胱镜手术
学习交流PPT
15
2、术前准备
• 麻醉前访视 • 禁食禁饮 • 用药情况
学习交流PPT
16
麻醉选择与麻醉管理
学习交流PPT
17
• 麻醉药物选择原则
• 麻醉诱导迅速平稳 • 麻醉易于维持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 术后恢复迅速完全 • 无或低麻醉并发症 • 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学习交流PPT
18
• 术前用药
• 孕后年龄小于60周的早产儿需气管插管全麻者 • 术后当晚家中缺乏可负责任的成人护理的患者。
学习交流PPT
13
麻醉前准备
学习交流PPT
14
1、术前检查
• 根据门诊手术病人术前检查标准进行,并告知 病人到达医院的时间、穿合适服装、禁食时间、 手术持续时间
• 必需的实验室检查(40岁以下既往健康成人不 作为常规)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对40岁以上 或伴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者需行ECG或X线 检查、测定凝血功能、血清电解质等
学习交流PPT
20
区域麻醉
• 蛛网膜下隙阻滞 • 硬脊膜外阻滞 • 周围神经阻滞
• 局部静脉麻醉 • 臂丛阻滞
学习交流PPT
21
术后管理

手术室外的麻醉

手术室外的麻醉

麻醉方法 1:丙泊酚1---2.5mg/kg缓慢静脉注射,等药物 作用高峰时开始操作(大约60—90秒)密切观察 生命体征及呼吸动度,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预 防缺氧的发生。 2:芬太尼0.5---1.0ug/kg+丙泊酚0.5—1mg/kg 顺序缓慢 iv,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呼吸动度,及 时解除呼吸道梗阻,预防缺氧的发生. 3:术中根据刺激强度、手术进程及患者的反应 及时追加麻醉药物,丙泊酚每次10---20mg,尽 量减少体动及呛咳的发生。
谢谢
麻醉适应症和术前准备 原则上为所有需要麻醉的患者提供麻醉服务,术 前常规禁饮食,问清病史。

实施流程 1:门诊医师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意愿决定是否 申请麻醉。 2:需要申请麻醉的门诊患者(无痛人流、无痛 Leep刀锥切术、无痛诊刮、无痛射频、无痛取环、 无痛高频治疗· · · )到门诊收费处交费等待。 3:麻醉医师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一般病史、 既往史、手术过敏史)根据情况进行评定:ASA I—II级,无明显心肺异常的及无严重过敏的患者 可直接约定麻醉、手术时间,同时与患者签署 《麻醉知情同意书》和《麻醉、精神药品使用知 情同意书》,并开具缴费单、处方。
麻醉方法 1:芬太尼0.8---1.5ug/kg,iv,约2—3分后缓慢静 注,丙泊酚1---2mg/kg(建议两药不要同时选最 大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呼吸动度,及时解 除呼吸道梗阻,预防缺氧的发生。 2:芬太尼0.8---1.5ug/kg,iv依托咪酯0.2— 0.3mg/kg iv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呼吸动度,及 时解除呼吸道梗阻,预防缺氧的发生. 3:术中根据刺激强度、手术进程及患者的反应 及时追加麻醉药物,丙泊酚每次20---30mg,依 托咪酯每次4—6mg,尽量减少体动的发生。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ppt课件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ppt课件

02
门诊麻醉的流程与技术
麻醉前评估
评估患者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慢性疾 病、家族遗传病史等,以便制定
合适的麻醉方案。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评估其心肺 功能、肝肾功能、营养状况等,以 确保患者能够耐受麻醉。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手术室外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发新的麻醉技术
02
加强科研力度,研发新的麻醉技术,提高手术室外麻醉的效率
和安全性。
拓展应用范围
03
探索手术室外麻醉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如疼痛治疗、重症监护
等,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05
门诊及手术室外麻醉的 伦理与法律问题
门诊及手术外麻醉的伦理原则
尊重自主性原则
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确保 患者在麻醉前充分了解麻醉风
指导患者康复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康复 指导,如饮食调理、活动 锻炼等,促进患者尽快康 复。
03
手术室外麻醉概述
手术室外麻醉的定义与特点
01
手术室外麻醉是指在手术室以外 的场所进行的麻醉,如门诊手术 、日间手术等。它具有时间短、 操作简便、恢复快等特点。
02
手术室外麻醉需要麻醉医生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 醉药物和麻醉方式,确保患者在 短时间内安全地完成手术。
手术室外麻醉的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医院手术室外麻醉实施过程中 出现意外,导致患者死亡。
失败案例二
某医院手术室外麻醉在胆囊切除 手术中应用,患者术后出现严重
并发症。
失败案例三
某医院手术室外麻醉在关节置换 手术中应用,患者术后出现感染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操作的复杂化,手术室外麻醉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严谨的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内容以及实施过程进行探讨。

一、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手术室外麻醉是指麻醉医生在手术室以外的地方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

由于手术室外环境相对复杂,涉及到的麻醉风险也相对增加。

制定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患者安全。

手术室外麻醉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必修的一环,麻醉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室外发生麻醉相关的意外事件。

第二,提高手术效率。

手术室外麻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将会在整个手术周期中占用较长时间。

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麻醉医生更好地组织工作,高效地完成手术室外麻醉任务,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第三,规范职责分工。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工作人员,如麻醉医生、护士、监护人员等。

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作冲突和责任推卸现象,有利于团队的协作和手术室外麻醉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的内容1. 麻醉前评估:包括患者麻醉前的身体状况评估、病史收集、家族史调查等,以确保患者的麻醉前准备工作充分完善。

2. 麻醉操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要求,包括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麻醉设备的使用、监测仪器的操作等。

并对手术室外麻醉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和并发症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3. 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对手术室外麻醉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以发现问题并对操作流程进行改进。

4. 紧急处理方案:制定应对麻醉过程中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包括心跳骤停、呼吸停止、药物过敏等,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麻醉相关的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

手术室外麻醉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手术室外麻醉的工作流程,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并手降低手术室外麻醉的风险。

二、参考文献: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二版)。

三、名词定义:制定手术室外麻醉的工作流程及管理细则。

四、内容:1、麻醉科人员配置手术室外的麻醉必须在麻醉科主任统一领导下,实行主治医师负责制,每台配备麻醉科医师2名,其中1名必须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麻醉科医师。

必要时配备护士1名以上。

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手术室外麻醉中心组合系统模式,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

2、场地配置手术室外麻醉的场所必须分别设置诊疗室和恢复室,床位根据各单位开展情况而定。

成立中心组合系统的单位,应设立麻醉办公室、麻醉准备室等。

3、仪器设备配置供氧源、加压吸氧装置和麻醉机等设备,监护仪(具有BP、SpO2、HR、R、PCO2和ECG等基本监测项目)、麻醉咽喉镜、气管导管、口(鼻)咽通气道、喉罩和吸引装置、除颤仪等抢数设备。

4、必备药品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碱、硝酸甘油、地塞米松、甲强龙和利多卡因等;特殊药品:纳洛酮、佳苏仑、止吐药、肌松药、氟马西尼、胺碘酮等。

5、术前谈话签字制度建立手术室外麻醉前谈话制度,并签署《手术室外麻醉知情同意书》。

麻醉科医师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评估麻醉风险,掌握适应证范围,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有关麻醉的实施目的、过程麻醉前后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意外等,达到医患沟通,体现个性化服务理念。

患者本人或者被授权人在《手术室外麻醉知悄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麻醉。

患者如果委托其家属代为签字,需由患者本人写书面委托书,方为有效。

6、适应证(1)胃肠等消化道内镜检查和治疗及纤支镜的检查和治疗。

(2)人工流产术。

(3)介入治疗。

(4)门诊手术。

(5)电复律。

(6)需麻醉支持的其他检查和治疗等。

7、禁忌证下列情况者应列为手术室外麻醉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具体以麻醉医师会诊为准):(1)对麻醉药物有过敏史。

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制度

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制度

临床工作制度手术室以外1、范围:常去的地点为CT MRI室、门诊胃肠镜室。

2、要求:负责手术室外麻醉的医师应在预定时间到达,必须携带抢救箱,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有关问题,签写麻醉同意书,严格按照麻醉操作常规进行。

如果病人存在较大可能导致麻醉意外发生的合并症,应向相关科室医师及病人家属提出,并建议暂停检查及治疗。

3、关于手术室外麻醉的要求迄今为止,手术室外的麻醉(OutOperating Room Anesthesia是麻醉科医师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①手术室外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家属往往认为他们要求的只是病人睡觉,而不是麻醉。

从而对手术室外麻醉的高度风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对其实施的物质和精神准备不足,也容易将麻醉科医师的要求或拒绝误解为嫌麻烦。

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睡觉就是在各种中枢性抑制药的作用下的麻醉。

与睡觉不同的是病人丧失了各种保护性的反射如呛咳反射和吞咽反射等,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和肌肉松弛(包括食道下段张力的消失),进而继发呼吸道梗阻,这些都可导致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② 手术室外麻醉的场所往往没有实施麻醉的基本设备,使麻醉的实施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抢救不能有效地进行;③到手术室外实施麻醉的麻醉科医师都是孤军作战,遇紧急情况时无内行帮助,很难实施有效地抢救;④手术室外麻醉的场所往往不具备无菌的条件,实施神经阻滞时有很大的风险;⑤由于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外麻醉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对由此而发生的意外无法接受,往往是麻醉医疗纠纷的根源。

因此,虽然麻醉科愿意积极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为兄弟科室解决困难,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为了避免麻醉科及兄弟科室医护人员和医院陷入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麻醉科申请医院医务科、麻醉科和相关科室一起制定手术室外麻醉的常规:1)手术室外的麻醉是风险极高的医疗行为,应引起相关科室的高度重视。

2)禁止在没有合格无菌条件的地方实施神经阻滞。

3)申请手术室外麻醉的科室应在麻醉场所准备:装有足够高压氧气、氧气减压表和运输氧气管道的钢瓶;电动或中心吸引器及配套的吸引瓶和吸痰管;注射器和常规的抢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新福林、阿托品、麻黄素、氨茶碱、西地兰、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速尿等);静脉输液设备;监测仪(包括:ECG, NIBP和SP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高风险 >80%
>4个危险因素 3种止吐药复合其它手段
止吐药物:5-HT3拮抗剂、氟哌利多、地塞米松、东莨菪碱、NK1拮抗剂、 乘晕宁、异丙嗪(仅在补救时用)
补充措施:P6穴位针灸刺激 其它干预措施:补液治疗、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区域麻醉、全静脉麻醉
精品课件
术后恶心和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种类与药物 苯扎明类
➢ 局部静脉麻醉 ➢ 臂丛阻滞
精品课件
术后管理
精品课件
▪ 疼痛 ▪ 麻醉后恶心和呕吐
➢ 门诊患者最常主诉的并发症,也是门诊患者 术后住院的主要原因
➢ 好发因素:运动性眩晕病史者,长期应用吗 啡类药,应用N2O,胃胀,严重疼痛,腹腔镜 手术、睾丸固定术、斜视矫正术,体位性低 血压或低氧血症
➢ 治疗:吸氧,5-HT精3品受课件体拮抗剂
甲氧氯普胺 酚噻嗪类
甲哌氯丙嗪 类固醇
地塞米松 5-羟色胺拮抗药
昂丹司琼 拟交感神经药
麻黄碱 抗胆碱能类
东莨菪碱片
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成人10~20mg静注 儿童0.1~0.2mg/kg静注
5~10mg/70kg 静注/肌注 成人4~10mg静注 儿童0.5~1.0mg/kg静注 成人1~4mg/40~80kg静注 儿童0.1mg/kg静注
▪ 建立静脉通路 ▪ 监测
➢ 全麻 ➢ 区域麻醉
精品课件
全身麻醉
▪ 诱导
➢ 异丙酚或依托咪酯 ➢ 儿童可吸入氟烷或七氟醚诱导
▪ 气道控制
➢ 面罩、喉罩或气管插管
▪ 麻醉维持
➢ 吸入麻醉药(如地氟醚、七氟醚)或合用 N2O ➢ 静脉泵注异丙酚加芬太尼复合N2O吸入
精品课件
区域麻醉
▪ 蛛网膜下隙阻滞 ▪ 硬脊膜外阻滞 ▪ 周围神经阻滞
儿外科:
包皮环切术
睾丸引降固定术
精品课件
门诊手术禁忌
▪ 可能威胁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并且未得到最适宜处理(如 一过性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性哮喘)
▪ 合并症状性心血管(如心绞痛)或呼吸(如哮喘)疾病的病 态肥胖
▪ 多种慢性中枢兴奋性药物治疗(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帕吉林 、反苯环丙胺)和可卡因滥用,可增加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 风险甚至死亡
10~25mg/70kg 静注/肌注
精品课件经皮给予0.5mg,3天以上
精品课件
▪ 从病人的角度讲
➢ 可显著缓解病人等手术的时间 ➢ 解除病人住院必须卧床休息的戒律 ➢ 避免病人与亲属分离 ➢ 降低交叉性医院性感染的机会
精品课件
▪ 适应症主要依据麻醉外科医生的技术、 经验,医院设施及费用支付等情况而定
▪ 不仅限于ASAⅠ-Ⅱ级病人,有些ASAⅢ级 病人,只要病情稳定,也可行门诊手术
耳部手术
N2O 肌松药 吸入麻醉药 空气进入胃肠道 抗胆碱酯酶药
较早下床活动 较早进食
全身性低血压 迷走神经兴奋
精品课件
防治PONV指南
危险因素:女性、PONV史或晕车史、不吸烟、术后使用阿片药物
低风险 20%
1个危险因素 未预防性用药
中度风险 40%
2个危险因素 1种止吐药
高风险 60%
3个危险因素 2种止吐药
精品课件
门诊手术的麻醉
精品课件
▪ 门诊全面开展中小型手术已是现代综合医 院发展的一项新动向
▪ 近年欧美各国正在大力开展此方面工作, 建立了日间手术门诊( Day surgery / Same day surgery)
精品课件
门诊手术病人数量占手术总例数的比例逐渐 上升
有些国家已达总手术量的50%~60%
精品课件
门诊手术种类
普外科:
脓肿切开引流 痔、瘘修补
鼻泪管再通 斜视矫正术 眼压测量
乳房活检 疝修补 淋巴结活检 趾甲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
妇科:
巴氏腺囊肿切除 活检、刮宫术 宫腔镜检查
眼科:
息肉切除术
白内障手术
腹腔镜检查术
眼板腺切除术
输卵管结扎术
精品课件
泌尿科:
包皮环切术 前列腺活检 碎石术 睾丸切除术 经膀胱镜手术
引起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因素
病人相关因素
手术操作
相关麻醉药物
其他因素
肥胖
妊娠 晕动病史
斜视矫正术
腹腔镜手术 扩张宫颈及刮宫术
依托咪酯
氯胺酮 阿片类药物
术中血液进入胃 肠道
未控制的疼痛
体位变化过快
既往术后呕吐病史 饱胃 焦虑 女性 月经周期的4-5天 糖尿病 年龄(2岁以下很 少见)
睾丸固定术 曲张静脉切除术
皮肤科:
皮肤病变切除术 激光治疗
骨科:
关节镜手术 骨活检术 囊肿切除术 麻醉下闭合复位 腕管松解、清创 金属器械拆除
口腔科:
面部骨折 拔牙、复位
精品课件
耳鼻喉科:
整形外科:
扁桃体切除术
乳房整形术
异物取出术
基底细胞瘤切除
喉镜检查
唇裂修补术
乳突切除术
耳鼻成形术
鼓膜切开、成形术
植皮术
息肉切除术
疤痕切除术
精品课件
2、术前准备
▪ 麻醉前访视 ▪ 禁食禁饮 ▪ 用药情况
精品课件
麻醉选择与麻醉管理
精品课件
▪ 麻醉药物选择原则
➢ 麻醉诱导迅速平稳 ➢ 麻醉易于维持并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 术后恢复迅速完全 ➢ 无或低麻醉并发症 ➢ 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精品课件
▪ 术前用药
➢ 抗焦虑药:必要时用小剂量咪达唑仑
三方面因素:
治疗观念的改变 外科麻醉技术的改变 医疗保险的要求
精品课件
门诊手术的优点
▪ 缩短了择期手术预约的时间 ▪ 治疗周期短、高效,缓解床位压力 ▪ 减少病人(特别儿童)的心理压力 ▪ 降低创口感染率 ▪ 减少术后并发症 ▪ 节省费用
精品课件
▪ 从国家的角度讲
➢ 可节省大量医疗费用 ➢ 可缓解医院床位的紧张 ➢ 国家可降低新建医院的投资 ➢ 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 孕后年龄小于60周的早产儿需气管插管全麻者 ▪ 术后当晚家中缺乏可负责任的成人护理的患者。Hale Waihona Puke 精品课件麻醉前准备
精品课件
1、术前检查
▪ 根据门诊手术病人术前检查标准进行,并告 知病人到达医院的时间、穿合适服装、禁食 时间、手术持续时间
▪ 必需的实验室检查(40岁以下既往健康成人 不作为常规)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对40岁 以上或伴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者需行ECG 或X线检查、测定凝血功能、血清电解质等
门诊与手术室外患者的 麻醉与镇静
麻醉科
济医附院
精品课件
目的
▪ 1.掌握门诊手术优点、适应症、禁忌症 ▪ 2.了解门诊手术种类 ▪ 3.掌握门诊手术的麻醉选择 ▪ 4.掌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 5.了解术后恢复期分期 ▪ 6.掌握镇静的定义、适用范围 ▪ 7.了解手术室外工作环境特点 ▪ 8.掌握患者术后离院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