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和安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卧位护理》ppt课件

《卧位护理》ppt课件

背部挺直,可适当垫软枕 注意保持平衡,避免摔倒
03
特殊卧位护理技术
半卧位护理
总结词
半卧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卧位姿势,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 护理。
详细描述
半卧位是指患者仰卧位,床头抬高30°~45°,膝下垫枕,使 髋、膝轻度屈曲的体位。这种体位有助于改善呼吸、循环, 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腹腔引流和炎症局限,减轻局部疼痛 。

环境因素
检查病床、护栏、约束带 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 全使用。
护理操作因素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提高 操作技能,避免因操作不 当导致的风险。
风险应对策略
01
02
03
04
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潜在风 险,制定个性化的安全防护措
施。
加强培训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 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卧位和护理措施,保持患者舒 适和安全。同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02
常见卧位护理技术
仰卧位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床铺平整、无皱褶
枕头高度适中,保持头 部中立位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自 然放松
双腿伸直,脚部可略外 展
侧卧位护理
头低脚高位护理
总结词
头低脚高位适用于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心肺疾 病等。
详细描述
头低脚高位是指患者仰卧位,床尾抬高15°~30°,使头部低于心脏水平,下肢抬 高高于头部。这种体位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
头高脚低位护理
总结词
头高脚低位适用于某些特定疾病的治 疗和护理,如颅内高压、颈椎损伤等 。

病人常见卧位与卧床安全管理护理课件

病人常见卧位与卧床安全管理护理课件

医护人员需定期评估病人的卧位 需求,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医护人员需加强对卧床病人的巡 视,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 隐患,如床栏不牢固、地面湿滑
等。
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中需注重卧床病人的功能训练,如进行关节活动、肌肉锻炼等, 以促进病人的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人员需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卧位姿势,以预防因卧位不当引起 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有助于促进康复
卧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禁忌症
对于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脊柱骨折等 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 避免加重病情。
CHAPTER
病人常见卧位
仰卧位 01 02
侧卧位
侧卧位适用于需要进行口腔、耳鼻喉、 肛门等部位的检查或手术的病人。
俯卧位
半坐卧位
端坐位
患者身体坐直,双脚平放在地上,双手放在膝盖上或自然下垂。 端坐位适用于需要保持清醒和注意力的病人,如正在接受治疗或观察的病人。
康复护理人员需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鼓励病人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树 立康复信心。
WATCHING
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定时通风换气
03Leabharlann 减少交叉感染04提高免疫力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促进下肢活动

避免长时间卧床
使用抗血栓压力带 密切观察下肢情况
CHAPTER
病人卧位与卧床安全管理的 注意事 项
定期更换卧位
长期卧床病人需要定期更换卧 位,以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
每隔2-3小时更换一次卧位,并 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确 保没有压疮发生。
CHAPTER
卧床安全管理护理

卧位和安全课件

卧位和安全课件

卧位安全课件的应用场景
医院病房:护士向患者讲解卧位安全知识, 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养老院:护工向老人讲解卧位安全知识,预 防跌倒等意外发生
家庭护理:家庭成员向卧床患者讲解卧位安 全知识,确保患者安全
学校健康教育:向学生讲解卧位安全知识,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谢谢
保持舒适:选择合适的卧位,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避免压迫:避免长时间压迫身 体某一部位,如四肢、胸部等
保持清洁:保持卧位环境清洁, 避免感染
预防跌倒:注意卧位安全,避 免跌倒和受伤
卧位安全注意事项
保持床铺平整,避
1
免床铺过软或过硬
保持床铺安全,避
免危险物品靠近
6
保持床铺安静,
避免噪音干扰
5
保持床铺清洁,
1
2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课件介绍卧 位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医护人员和 患者的安全意识。
规范操作流程: 通过课件展示正 确的卧发症:通 过课件介绍卧位 不当可能导致的 并发症,提高医 护人员和患者的 预防意识。
4
提高患者舒适度: 通过课件介绍正 确的卧位方法, 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降低卧床期 间的不适感。
案例分析:通 过案例分析, 加深对安全知 识的理解
互动问答:通 过互动问答, 提高学员的参 与度
实践操作:通 过实践操作, 让学员掌握安 全技能
课件效果评估
学生参与度: 学生参与课堂
活动的积极性 1
和参与度
教师反馈:教 4
师对课件的评 价和建议,以
及改进措施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安全知
2 识的理解和掌
卧位和安全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卧位安全 02. 安全课件 03. 卧位和安全课件的结合

患者的卧位与安全的护理ppt课件

患者的卧位与安全的护理ppt课件

(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目的
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 动的病人移向床头,恢复 安全而舒适的卧位。
一人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
适用于生活能部分自理的病人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
核对解释 过程及配合事项,说明操作要点。
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
固定装置 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知识拓展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去枕仰卧位以防头痛】
1)病人在脊髓腔穿刺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后1~3天内会出现头痛。
由于蛛网膜和硬脊膜被穿破,脑脊液从穿刺孔漏入硬脊膜外 腔,受重力作用而出现外漏,脑脊液的漏失超过它的生成速 度,导致脑脊液减少,颅内压下降,脑组织失去支撑而下沉, 造成对脑膜、颅神经和血管的牵拉,而产生头痛。
半坐卧位(摇床法)
半坐卧位(靠背架法)
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 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 病人下肢屈膝,用大单 包裹软枕,垫在膝下, 大单两端固定于床缘, 床尾足底垫软枕。
返回
端坐位
【适用范围】
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 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 病人被迫端坐。
操作方法
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 头抬高70°~80°,病人 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 跨床桌,桌上放一软枕, 使病人背部也能向后依靠, 膝下支架抬高15°~20°
8. 记录交班
观察背部皮肤并进 行护理,记录翻 身时间和皮肤状 况,做好交接班
7. 检查安置
检查并安置好病 人,肢体各关节 处于功能位及病 人身上放置的多 种导管保持通畅
6. 放置软枕
将一软枕放于病 人背部支撑身体, 另一软枕放于两 膝之间并使双膝 处于功能位
5. 转向对侧

患者卧位和安全的护理PPT课件

患者卧位和安全的护理PPT课件
和技巧。
设备改进
提供适合患者使用的床、椅子 、轮椅等设备,确保其稳定和
安全。
定期检查
定期对患者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预防患者烫伤的护理措施
温度控制
严格控制热水器的水温,避免烫伤事 故的发生。
安全标识
在热水很抱歉,您的请求似乎被意外 中断,我无法继续为您提供帮助。请 提供更具体的问题或重新提问,以便 我更好地为您提供帮助。
卧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卧位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 问题。
卧位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01
舒适卧位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02
良好的卧位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 感,提高治疗依从性。
不同卧位的选择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侧卧位
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 胃镜、肠镜检查等。
端坐位
适用于心衰、哮喘发作的患者 ,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 负担。
对患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 别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卧位与安 全问题,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
对患者卧位与安全问题的处理与改进
针对发现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处理和改进。
定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患者卧 位与安全管理制度。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 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建立患者卧位与安全的管理制度
制定患者卧位与安全 管理制度,明确管理 要求和流程。
建立责任制,明确各 级医护人员在患者卧 位与安全管理中的职 责。
规定不同类型患者的 卧位安置标准和注意 事项,确保患者舒适 与安全。
定期对患者卧位与安全进行检查与评估
定期对患者卧位进行检查,确 保患者卧位安全、舒适、符合 要求。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PPT课件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PPT课件
需求。
病人及其家属的指导内容
日常护理技巧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如清洁、更换床单、翻身等, 以确保病人舒适和卫生。
观察病情变化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血压 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记录护理情况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如何记录护理情况,如病人的饮食、排泄、睡眠等, 以便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被动卧位
病人无法自己调整卧位,需要护理人员协助完成。护理上需 要定期给病人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和 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半卧位与端坐卧位
半卧位
病人身体呈45度角卧位,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减轻呼吸困难和心脏负担。 护理上需要注意保持床铺平整、舒适,定期检查病人姿势是否正确,防止身体 下滑。
病人及其家属的宣教内容
卧位的重要性
卧位对于病人的康复和舒适度至 关重要,不同的卧位有助于减轻 疼痛、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呼吸、
消化等系统的正常功能。
安全防护措施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如何预防跌 倒、烫伤、窒息等意外事件,以 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寻求帮助和
进行自救。
正确卧位的方法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如何选择正确 的卧位,如平卧、侧卧、半卧等, 以及如何调整卧位以适应病人的
应采取平卧头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03
病人安全护理的措施
预防病人跌倒的护理
01
02
03
04
评估病人情况
对病人的年龄、病情、认知情 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容易发
生跌倒。
提供安全环境
保持病房整洁、地面干燥、无 障碍物,提供足够的照明,确

卧位安全PPT医学课件

卧位安全PPT医学课件
固定平车;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衣,将盖被平铺于平车 上;二人站于床同侧,将患者移至床边;一名护士一手托 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另一名护士一手托 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使患者身体稍向护士倾斜, 两名护士同时合力抬起患者,移步转向平车,将患者轻放 于平车上,为患者盖好被。
37
四人搬运法
31
保护患者安全的措施
• 保护具的应用
保护具是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某部位 的活动,以达到维护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 种器具。 常用保护具
32
常用保护具
• 床档(bedside rail restraint) • 主要用于预防患者坠床。
多功能床档 半自动床档 木杆床档
• 约束带(restraint) 用于保护躁动患者,限制 身体或肢体活动,防止患者自伤或坠床。
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23
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 position)
• 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
牵引力
24
头高足低位(dorsal elevated position) • 适用范围:
38
搬运注意事项
1.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2.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以达到节力。 3.将患者头部置于平车的大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 4.推车时车速适宜。护士站于患者头侧,以观察病情,下坡
时应使患者头部在高处一端。 5.对骨折患者,应在平车上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再搬
11
二、卧位的分类
• 稳定性卧位:
支撑面大,重心低,平衡稳定,患者感到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半坐卧位的适用 范围:1)心肺疾患引起呼 吸困难的病人。原因: 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 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 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 减轻,增加肺活量;
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 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 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改善呼吸困难。
2)胸、腹、盆腔手术后 或有炎症的病人。原因: ①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 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 染向上蔓延引起部位 的检查、治疗、手术。 2)产妇分娩时。
截石位
(三)更换卧位的方法 1.帮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1)目的 1)协助不能起床的病 人更换卧位,使其舒适。 2)预防压疮、坠积性 肺炎等并发症。 3)满足检查、治疗、 护理的需要。
(2)操作方法:略 一人操作:先将病人肩、 臀部移向护士侧,再移 下肢。
2.帮助病人移向床头 (1)目的:协助已 滑向床尾而自己又不能移 动的病人移向床头,使其 安全、舒适。
(2)操作方法:略 注意:枕头横立于床头。
(3)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情 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 如发现皮肤红肿或破损, 应及时处理,并增加翻身 次数,做好记录及交班。
2)协助病人翻身时,不可 拖拉,防止皮肤擦伤。两 人为病人翻身时,动作要 协调一致,用力要平稳。
5)注意节力原则:翻身 时护士应让病人尽量靠近 自己,使重力线通过支撑 面以保持平衡,缩短重力 臂,以达到节力、安全的 目的。
(2)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 配合胃镜、 肠镜检查。 2)臀部肌内注射 (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3)预防压疮:与仰卧位 交替以减少局部受压时 间。
3.半坐卧位
(1)要求:摇床,摇起时, 先摇床头支架呈30°~50° 角,再摇膝下支架,以防病 人身体下滑;放平时,先放 平膝下支架,再放床头支架。
卧位和安全
一、卧位 (一)卧位的性质
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 卧位通常分为: 1.主动卧位 病人自主 采取的卧位。
2.被动卧位 病人自身无 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 被安置的卧位,如:昏 迷、极度衰弱、瘫痪等 病人。
3.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晰, 有改变卧位的能力,由 于疾病、治疗的原因, 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 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 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 卧位。
头高足低位
8.膝胸位
(1)要求:病人跪于床上, 小腿平放,大腿与床面垂 直,两腿稍分开,胸部贴 于床面,腹部悬空,臀部 抬起,两臂屈肘放于头两 侧,头转向一侧。
(2)适用范围 1)肛门、直肠、乙 状结肠的检查、治疗。 2)矫正子宫后倾和 胎位不正。 3)产后促进子宫复 原。
膝胸位
9.截石位 (1)要求:病人仰卧在检 查台上,两腿分开并放于 支腿架上,臀部齐床沿, 两手放于身体两侧或胸前。 注意遮挡及保暖。
(2)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 配合胰、胆管造影等。 2)腰、背、臀部有 伤口或脊椎手术后,病人 不能平卧或侧卧。
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 原因:可使腹腔容积增 大,以缓解胃肠胀气。
俯卧位
6.头低足高位 (1)要求:病人仰卧,枕 头横立于床头(保护头 部),床尾垫高15~ 30cm。
(2)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 使 痰液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 以利于胆汁引流。
3)病人身上带有多种导 管时,协助翻身前应先 安置妥当,翻身后应检查 有无脱落、扭曲、移位、 受压等,以保持导管通畅。
4)特殊病人: ①协助手术后病人翻身前, 应检查伤口敷料,先换药 再翻身;
②颅脑手术后病人,头 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 导致突然死亡,因此一般 只卧于健侧或平卧;
③进行骨牵引的病人, 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④石膏固定、伤口较大的 病人,翻身后应注意将患 处置于合适位置,以防受 压。
(二)常用卧位
1.仰卧位 :去枕仰卧位、 中凹卧位、屈膝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1)要求:病人去枕 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 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 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
2)去枕仰卧位的适用 范围: 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 的病人,用于防止呕吐物 流入气管所引起的窒息或 肺部并发症;。
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 术后6~8小时的病人,用 于防止颅内压降低所引起 的头痛。
中凹卧位
(3)屈膝仰卧位 1)要求:病人仰卧, 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 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2)适用范围:①腹部 检查的病人,腹肌放松, 利于检查;②导尿的病人, 利于暴露操作部位。
屈膝仰卧位
2、侧卧位
(1)要求:病人侧卧, 两臂屈肘,一手放于枕旁, 另一手放于胸前,下腿伸 直,上腿弯曲,必要时放 置软枕。
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 自穿刺点漏出至脊膜腔 外,造成颅内压降低, 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 等组织,引起头痛
(2)中凹卧位 1)要求:病人头胸 抬高10°~20°角,下肢 抬高20°~30°角。
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头胸部抬高,利于保持 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 下肢抬高,利于静脉回 流,增加心排血量,缓 解休克症状。
3)腹部手术后病人。原因: 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 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 人。原因:减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 的病人。原因:使病人 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 于向站立过渡。
半坐卧位
4、端坐位 (1)要求:病人坐位, 身体稍前倾,跨床小桌放 于床上,桌上放软枕,病 人可伏于桌上休息。
摇起床头支架呈70°~ 80°角,膝下支架呈 15°~20°角,病人 背部也可向后靠。
(2)适用范围:急性 肺水肿、心包积液、支 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 人,因极度呼吸困难而被 迫端坐。
端坐位
5.俯卧位 (1)要求:病人俯卧, 两臂屈肘放于头两侧,两 腿伸直,头偏向一侧(使 舒适且利于呼吸)。
3)妊娠时胎膜早破,以 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及胫骨结节 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 力作为反牵引力。
头低足高位
7.头高足低位 (1)要求:病人仰卧,枕 头横立于床尾,床头垫高 15~30cm。
(2)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病人进 行颅骨牵引时,以利用人 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2)减轻颅内压,以 预防脑水肿。 3)开颅手术后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