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氩氦刀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治疗肿瘤的区别

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海扶刀,氩氦刀,哪个效果好?屈立新现代微创治疗肿瘤的方法越来越多,各类“刀”五花八门,都被吹得天花乱坠。
而患者及家属没有专业医学知识,无法判断真实疗效,也不了解它的治疗风险及副作用。
我们目前了解到的“刀”就有物理消融方面的如:射频刀,氩氦刀,微波刀,海付刀以及最新出来尚未在国内应用的纳米刀;射频刀,微波刀,海扶刀都是属于热消融,其中射频刀及微波刀均使用电产生的高温杀灭肿瘤细胞,而海扶刀是通过超声聚焦加热高温杀灭肿瘤。
由于海扶刀只能在超声下进行,不适合肺肿瘤。
氩氦刀则是冷热交替消融杀灭肿瘤细胞。
其杀死肿瘤细胞是依靠反复多次迅速降温以及升温造成的细胞崩裂。
单纯的超低温冷冻可以保存组织,但是要复活细胞则需要非常缓慢的升温调控,反复超低温及复温下肿瘤细胞完全无法存活。
在这里我们只重点列出射频消融及冷冻消融。
因为它们是全世界肿瘤医生(包括中国大陆正规医院)公认权威的美国NCCN抗癌指南(2013版)中用于肺癌肝癌(含转移癌)的除外科切除手术外的唯一推荐治疗方法。
没有列出立体定向放疗是因为它对于肝癌效果甚微。
1.1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多极射频肿瘤消融术的原理是在CT、彩色B超的引导下,将多极子母针消融电极准确刺入肿瘤部位,射频消融仪在电子计算机控制下将射频脉冲能量通过多极针传导到肿瘤组织中,使肿瘤组织产生局部高温(70℃——95℃),从而达到使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可能被扩散的组织凝固坏死的目的,治疗范围约5公分。
1.2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的禁区:1.贴近心脏及全身各大血管的肿瘤,热效应有可能造成严重心律失常;也可能烧穿血管造成无法控制的出现。
2.贴近胆囊,胆道,尿道,神经及胃肠道的肿瘤,这些部位如果烧穿将导致胆汁瘘,尿瘘及神经永久性损害。
3.贴近胸膜,隔膜的肿瘤如肺肿瘤肝肿瘤,胸膜烧伤可能导致严重的胸痛;而横隔膜烧穿的话有可能造成出血及隔疝。
2.1冷冻消融氩氦刀治疗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也是在CT,B超等影像引导下将多根氩氦刀探针插入肿瘤内部,氩气在针尖内急速释放,十几秒内冷冻肿瘤组织到零下120℃-零下160℃;而当氦气在针尖急速释放时,将产生急速复温快速将冰球解冻反复多次彻底杀灭肿瘤细胞。
肝癌微波消融课件

•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 • 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占全
球肝癌病人的55%,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 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 •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 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
肝癌治疗方法
• 1.手术治疗 • 2.微创治疗:微波消融、射频消融、高强度
聚焦超声、动脉化疗栓塞、酒精注射、冷 冻治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和中医药治疗等。主要用于由于各种原因 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 • •
凝血酶原时间>30s,凝血酶活动度<40%,经输 血、给予止血药等治疗仍无改善。 2. 大量腹水,经保肝、利尿等治疗后肝前仍有较 多腹水。 3. 肝性脑病较重,神智恍惚者。 4. 有全身任何部位的急性或活动性的感染病变, 待感染控制后方可治疗。 5.肿瘤体积过大如超过肝脏体积的2/3,或弥漫性 肝癌。 6.肿瘤距离肝门部、胆总管、左右肝管、胆囊不 足0.5cm者慎用。
优势
• 1、它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
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危险性。 • 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 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 • 3. 升温快、组织穿透性强、多点消融可同 时进行、消融范围大、可实时监控温度、 疗效确切
谢谢!!
•
术前检查
• 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和
活动度。 • 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 • 50岁以上患者查心电图和拍胸片,糖尿病 患者测血糖,宜将这些指标调理到较佳状 态下时进行治疗。
术前准备
• • • • •
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 禁食水2小时 开通静脉通路 心电监护 吸氧
穿刺前准备
• 体位:平卧位或右前斜位 • 路径:根据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周
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何忠勇谭建春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射频消融治疗吧,这种手术与普通手术存在着较大差异,就只需要借助仪器进方可完成。
大多数朋友都了解一些简单的射频消融治疗的知识,为了提高读者对射频消融的认知。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可以治疗哪些疾病?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主要是通过股动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途径,于心脏处插入电极导管,应用电生理标测技术,找到患者心脏内异位搏动点或异常电传导通道。
然后,应用电极于心肌组织处,产生阻力性电热效应,促使心肌细胞干燥坏死,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射频,即:无线电频率,但并不属于无线电通信中波段。
当射频的电流频率超过100kHz时,引起摩擦生热,即:组织内带电荷的离子运动。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让肿瘤局部坏死,通过冷冻、微波、氩氦刀、变频等方式,都局部的肿瘤细胞。
一般来讲,若温度加热到90°~120°。
在冷冻时,也可以达到-70°,把肿瘤细胞让它坏死。
微波消融就是让局部肿瘤坏死达到一个最大范围的减低瘤负荷,其真正的原理来讲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在操作上、研发器械上来讲,可能需要就需要一些精细的科学原理,譬如微波变频,外面是冷的、里面是热的等。
但在实际上,局部治疗就是杀死肿瘤,让局部肿瘤坏死,坏死有加热、有加热冷冻都可以的。
与传统治疗相比,作为射频消融术的主要优势的创伤小,只会于术后形成1个约3~4mm直径及深度的微小切口,不会对周围正常心肌组织造成影响,而且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患者术后6~12h就可以离床活动,一般在2~3d既可以出院了。
我们都知道射频消融术为微创手术,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是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
因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一般处于较为清醒状态。
但是患者在接受电生理检查或电脉冲时,患者不会感觉到太明显的疼痛感,而且操作过程较为简单,风险小,安全性高。
肺部肿瘤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微波消融

肺部肿瘤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微波消融美国近来每年的新检出肺癌患者持续增加大约为175000例。
肺癌已经成为持续保持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一位,尽管外科切除术仍然是早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诸多患者因为晚期肺癌或是机体因为心血管疾病等身体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放疗)作为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仍然是一种选择,尽管这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治愈率比手术效果差。
在一项关于71例原发性淋巴结阴性肺癌患者接受60Gy体外放疗的研究中,3和5年的生存率仅为19%和12%。
最近的一项60例I期和II期NSCLC患者接受体外放疗的研究中,有53%的患者在平均18.3个月后发生肿瘤生长,全部的平均中位生存率为20个月。
另外体外放疗具有副反应,其中放射性肺炎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并发症,尤其对那些由于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上面的研究中有8.3%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为标准体外放疗技术的新的发展方法正在逐步进入临床应用来治疗那些不能耐受手术或者不适合手术的肺癌患者治疗其原发肺癌和一部分局限的肺部转移瘤。
现在正在为世界多个医学治疗中心所应用的新方法是射频消融技术(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技术(SRS)。
另一种消融技术,就是微波消融术(MWA),也已经开始用于临床,尽管对这种方法临床还没有经验。
本文回顾综述这些治疗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治疗胸部肿瘤方面的意义。
射频消融的原理是利用高频波使目标蛋白受热变形达到治疗目的的。
射频消融系统由3个主要部件:1、主机,2、一个置入肿瘤的主动电极,3、一个贴在患者大腿上的体外电极(电极板)。
当射频能量经主机发出,经由体内电极、人体,然后经体外电极回到主机,形成回路的时候,粒子在组织内振动,摩擦生热。
随着组织内温度的增高,达到60度以上时,因为蛋白变性和凝固坏死,细胞就会随之死亡。
RFA最多的经验来自于肝肿瘤的应用,不论是用于手术的辅助治疗还是主要治疗。
因为较少的并发症发生率,RFA已经较多的替代了其他的未创治疗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比较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比较李丽珍; 钟秋红; 黄昌辉; 陈成彩【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4页(P76-78,82)【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经皮微波消融; 超声引导; 肿瘤射频消融; CT【作者】李丽珍; 钟秋红; 黄昌辉; 陈成彩【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广西百色 533000;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百色 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原发性肝癌为国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以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纳差、消瘦、黄疸、腹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1];虽早期肝癌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2],但国内肝癌患者大多由乙肝、肝硬化等发展而来,绝大部分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且多发病灶位于不同叶段、病灶靠近大血管等,加之较多高龄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已然已失去外科手术切除机会。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展,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在肝癌治疗中逐渐被医务人员及患者认可[3],两种治疗方法均属于热凝治疗,都具有创伤小、疗效切确、可重复性等显著优点,为临床中较为常用的热消融技术,两者均逐渐成为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方法[4],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微创消融技术在肝癌患者治疗中各自优势,对2009年2月~2013年3月我院微创介入治疗科收治的46例(72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3年3月我院微创介入治疗科收治的46例(72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所有纳入对象均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且符合第8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通过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②肝功能分级分为A级或B级,凝血酶原时间<25s,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40%;③单个结节直径≤5cm,或最大结节直径≤3cm;④患者对本次研究所用手术无相关禁忌症;⑤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的区别

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的区别
目前,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是医学,尤其肿瘤消融治疗里面非常常用的热消融手段。
这两个消融基本的原理是通过加热使肿瘤细胞蛋白凝固、坏死,进而消灭肿瘤。
但是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又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首先从工作原理来说,微波消融实际上有点像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它是用一种磁性的东西使肿瘤内部水分子发生变化。
射频消融就像天线一样,发射射频波。
在治疗这方面,医务人员在操作这两种设备的时候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微波消融的功率要比射频消融的功率大,也就是说同样消除一个5公分大小的肿瘤,用微波治疗可能3分钟就可以了,用射频消融可能需要十几分钟。
另外,根据脏器的部位不同,选用的消融方式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在肿瘤病人的治疗中,尤其是肿瘤的微创治疗中,是非常好的手段。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对比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对比郭志远;付吕平;付志国;康振桥【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 RFA)与微波消融术( MWA)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110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50例患者接受经皮射频消融术,60例接受微波消融术。
比较射频组和微波组的生存率、肿瘤消融率、局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射频组和微波组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2%、74.1%、63.4%,94.2%、70.5%、61.7%;肿瘤消融率射频组为98.3%,微波组为97.7%;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0%和15.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8.3%。
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 PRFA) and mi-crowave ablation ( MWA) for liver cancer.Methods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50 pa-tients received PRFA,60 patients received MWA.The survival rate,tumor ablation rate,local recurrence rate,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PRFA group and MWA group,1-,3-and 5-year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s were 96.2%,74.1%,63.4%,and94.2%,70.5%,61.7%;tumor ablation rates were 98.3% and 97.7%;local recurrence rates were 12%and 15%;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ere6.0%and 8.3%respectively.Conclusion PRFA and MWA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ve similar therapeutic effects,and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1386-1388)【关键词】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治疗效果【作者】郭志远;付吕平;付志国;康振桥【作者单位】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056001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群体也逐渐向低龄化转变。
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与xx射频消融之间的比较肿瘤的局部热消融治疗是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方法主要是在影像引导下,将某种能量导入体内,作用于肿瘤组织,使治疗区温度达到60℃(即刻)或54℃(3分钟),造成组织细胞不可逆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射频、微波、激光及海扶均属局部热消融治疗,在各种热消融方法中,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除具有其他热消融技术的优点外,还具有不受电流传导影响、受碳化及血流灌注影响小、温度上升快、消融范围大等特点。
1、消融肿瘤大小:多极射频采用伞状多爪的电极形式,目的是为了有效扩大消融范围,一改单极射频消融范围小的缺点。
目前进口多极射频理论上最大消融范围在5cm左右。
而微波消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进,目前2450MHz仪器的单针实际消融范围已稳定在5cm以上,915MHz仪器的单针实际消融范围可达8cm。
2、消融时间:微波在消融同样大小肿瘤的情况下,基本只需要多极射频一半左右时间。
而术中多极射频因为要多次打开和收回伞状电极所以这过程将大大增加手术时间。
所以微波的手术时间大大优于多极射频可有效降低麻醉的风险和其他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上述两点在国际上以已得到广泛认同。
3、电极穿刺操作中的复杂程度:首先微波电极是不需要Pad(负极板)的,而多极射频一定要在病人的大腿或臀部贴一个Pad。
Pad贴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多极射频的消融范围。
并且要求病人体内不能有供心脏使用的仪器。
其次相对于微波电极的一针穿刺到位,多极射频在术中要多次反复的打开和回收电极,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复杂度。
又因为在肿瘤组织内伸缩电极,因肿瘤组织质的的不同,电极的形态不可能像在空气中打开一样完美,所以必然影响消融形态。
4、两种消融方法在现有影响引导方式下的风险不同:现在引导方式,无论CT、超声或其他方式都是在2D的图像下进行引导。
微波的单针电极在2D图像下完全没有风险。
而多极射频的伞状电极是立体打开的,所以在2D图像下医生不能完全撑握所有电极的伸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导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医疗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微创手术被医学家们发明出来,不仅成功几率高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也较小。
比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医疗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微创手术被医学家们发明出来,不仅成功几率高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也较小。
比如治疗肝癌的手术就有很多种,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较为常用,那么该选取何种手术呢?先来看看两者的区别吧。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均属于物理热消融范畴,两者物理原理有所不同,但均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下将电极准确插入肿瘤内,当电极工作时,通过一定时间和功率,使电极产生100度以上高温,当瘤体内温度达到一定时,蛋白质就会变性,40~50度就能变性,60度以上就会凝固坏死,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射频消融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电流,在高压电流作用下,肿瘤体内极性分子会高速运转,产生热量达到杀死肿瘤细胞作用;而微波消融是通过电极发出微波(有点类似家用微波炉),通过电压改变瘤体内水分子的极性,形成交变电场产热而起到杀灭作用。
肝癌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均属于微创治疗,但微波相对射频有以下特点:一、热效率更高。
射频升温慢,对于大肿瘤,热效应会特别慢,有可能瘤体内温度不能达到目标温度,热量就吸收了;如果肿瘤在血管旁边,血流也会很快带走热量,即“热沉效应”。
而微波升温快,抗热沉效应好。
二、微波升温快,消融范围比较大,手术时间也更短,更适合年老体弱病人。
但同时,如果肿瘤临近胃肠道、胆囊旁等位置,微波消融需慎重。
三、微波不需使用正负极产生电流,避免对电生理的影响,如对起搏器的影响,不使用电极板,避免皮肤灼伤(但目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