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教练员培训计划
教练员的培训计划

教练员的培训计划第一部分:教练员的角色和责任1. 教练员的定义- 介绍教练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分析教练员在运动员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中的重要性2. 教练员的职责- 强调教练员在运动员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发展和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分析教练员在培养学生潜能、增强团队协作、促进健康成长等方面的责任3. 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探讨教练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道德素质和教练风格- 强调教练员应具备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第二部分:教练员的培训内容1. 运动训练知识- 系统介绍运动训练理论、方法和技术- 强调教练员应具备对运动员进行个性化训练和指导的能力2. 运动心理学- 分析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障碍的解决- 探讨教练员应具备的心理辅导技能和方法3. 运动生理学- 分析运动生理学在训练中的应用和意义- 强调教练员应了解运动训练对身体的影响和适应机制4. 运动营养学- 介绍运动饮食的原则和方法- 探讨教练员应关注运动员饮食营养状况及合理调配饮食的能力第三部分:教练员的实践能力培养1. 实践指导- 安排实际案例教学和训练- 考核教练员的实际操作能力2. 现场演练- 组织现场模拟教学和指导- 强调教练员面对突发情况和挑战的应对能力3. 实地考察- 安排实地考察和调研- 考核教练员的实地运用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第四部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培养1. 团队协作- 强调教练员在团队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角色- 分析教练员应具备的团队合作和团队建设能力2. 领导能力培养- 探讨教练员领导团队和引领运动员的能力- 强调教练员应具备的决策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第五部分:综合评估和考核1. 学员综合考核- 安排学员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 对学员在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进行综合评价2. 教练员培训成果评估-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学员的实际表现和发展情况来评价培训成果第六部分: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发展1. 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强调教练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 探讨教练员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途径2. 与行业同行交流和合作- 倡导教练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强调教练员应借鉴和吸收其他教练员的优秀经验和做法教练员的培训计划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也需要教练员持续的学习和提升。
教练员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

教练员培训方案及培训计划一、培训方案1. 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学员,促进学员的综合发展。
2. 培训内容:(1)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及教练员的职业道德(2)运动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3)专业技术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培训(4)学员心理素质的指导(5)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3. 培训方式:(1)理论课程学习(2)实践操作训练(3)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4)观摩学习和实地教学4.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培训时间为三个月,每周培训5天,每天8小时。
5. 培训人员:(1)训练部门的专业教练员(2)有相关教学经验的专业教练员二、培训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1. 第一周主要内容: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及教练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学习目标:了解教练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职业行为规范,培养教练员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2. 第二周至第三周主要内容:运动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学习目标:熟悉运动科学理论知识,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的基本知识,为教练员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专业技术培训1. 第四周至第六周主要内容:专业技术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培训形式:实践操作训练、观摩学习和实地教学学习目标: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教练员的教学意识和能力。
第三阶段:心理素质培训1. 第七周至第八周主要内容:学员心理素质的指导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训练学习目标:了解学员心理特点,学习相关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提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和辅导能力。
第四阶段:安全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1. 第九周至第十一周主要内容: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践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实践操作训练、实地教学学习目标:了解运动场馆安全知识,掌握急救技能,提高教练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五阶段:总结交流及培训考核1. 第十二周主要内容:总结交流及培训考核培训形式:理论课程学习、实践操作训练学习目标:对前期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和交流,进行培训成绩考核,对合格者进行培训结业和颁发证书。
教练员团队年度培训计划

教练员团队年度培训计划一、绪论教练员是体育训练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培训水平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成绩表现。
因此,为了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我们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旨在加强教练员的知识储备、技能提升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更好地服务运动员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准,增强训练实践能力;2. 激发教练员的热情和动力,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3. 提升教练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交流与合作;4. 加强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三、培训内容1.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1)运动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2)训练方法与技能的进一步提升与掌握;(3)体能、教学、领导、管理技能的培养与锻炼。
2. 实践能力培养(1)组织实践活动,让教练员亲自动手,深入实践中学习;(2)指导教练员结合实际进行训练安排和教学操作;(3)促进教练员在实践中加深对训练进程的理解与把握。
3. 团队合作与交流(1)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2)组织团队活动、交流讨论、行为模拟等,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3)推动教练队伍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培训计划1. 制定年度教练员培训计划(1)由领导小组商定出整体计划;(2)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和地点;(3)确定培训方式和教学大纲。
2. 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培训(1)举办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邀请资深专家授课;(2)组织教练员集体学习,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3)安排培训课程考核,检验学员学习效果。
3. 开展实践能力培养(1)安排实际操作训练课程,让教练员亲身参与;(2)举办训练实习活动,培养教练员的实践指导能力;(3)设立实践考核环节,考核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4. 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1)举办团队合作活动,加强团队建设;(2)定期组织交流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3)组织各类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于教练员培训计划

关于教练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教练员是体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体育爱好者的身心健康和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因此,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已成为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培训内容1. 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理论知识、训练方法论、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队伍管理学、体育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技能在实践技能方面,主要包括运动训练、运动技术、运动表现力训练、运动损伤防护和急救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3. 信念和态度培训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教练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及对健康体育的信念和态度。
三、培训措施1. 线上培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教练员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方便更多的教练员参与培训。
2. 线下实践除了线上培训外,还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实地实践。
通过实地实践,可以让教练员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技能。
3. 多种形式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授课、讨论、实验、实习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可以激发教练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
四、教学方法1. 实践导向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导向,鼓励学员动手实践,锻炼自己的技能。
2. 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的学员,可以根据其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个性化的辅导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实战模拟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实战模拟环节,让学员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操作和训练,增强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 考试评估培训结束后,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评估,以检验其培训成果。
2. 实践评估除了考试评估外,还可以通过实践评估的方式,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更全面地了解其培训情况。
3. 阶段性评估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设置一定的阶段性评估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辅导措施,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教练员培训计划

教练员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教练员是体育竞技运动的重要一环,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练才能。
因此,教练员培训成为了培养优秀体育教练员的必由之路。
本培训计划旨在为有志从事教练员工作的人员提供专业、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练员。
二、培训目标1. 理论知识:帮助学员全面掌握相关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教学原理、训练方法、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技术能力:提高学员的体育技能水平,包括训练技术、指导技巧、运动员管理和比赛策略等方面的能力。
3. 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让学员积累丰富的教练经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
4. 专业素养: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和教练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三、培训内容1. 理论课程:体育学理论、运动生理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2. 技术课程:包括训练技术、运动员技能训练、战术训练和比赛准备等方面的课程。
3. 实践课程:根据学员的不同专业背景,设计实践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实践、实习训练、实战演练等。
4. 职业素养课程:职业道德、团队合作、领导力、沟通技巧等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
四、培训方式1. 课堂授课: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践指导:安排学员到体育场馆进行实践指导,让学员亲自操作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实习实训:安排学员到体育学校或俱乐部进行实习实训,让学员参与实际的教学和训练工作,积累教练经验。
4. 网络学习: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为学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五、培训考核与证书1. 常规考核:定期组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检测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
2. 实习评估:对学员的实习实训情况进行评估,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员进行奖励和表彰。
3. 结业证书:通过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得结业证书,证明其通过了教练员培训,并具备一定的教练水平和能力。
教练员培训方案计划

教练员培训方案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训练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并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同时,培训还将注重培养教练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协调管理团队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二、培训内容1. 运动训练理论的学习教练员需要了解运动训练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损伤防护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教练员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和竞技成绩。
2. 运动技能培训教练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教授运动员。
本次培训将包括对常见运动项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和训练方法的学习,以及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护和治疗知识的学习。
3. 教学方法和教练技能除了运动技能外,教练员还需要学习教学方法和教练技能,包括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何组织训练内容、如何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和潜力等方面的知识。
4. 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作为教练员,他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沟通技巧、领导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 专业素养教练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包括热爱运动、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素养。
本次培训还将注重培养他们的这些素养。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学习培训将以理论学习为主,包括授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
教练员将通过听课、讨论和作业的方式,学习运动训练理论和教学方法。
2. 实践训练培训还将包括一定的实践训练环节,教练员将通过观摩和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
3. 经验交流培训也将包括一些经验交流活动,教练员将有机会与来自其他地区和其他项目的教练员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学习成果。
四、培训安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将安排为一个月,每周安排5天的培训时间,每天8小时。
2. 培训地点:培训将在专门的培训中心进行,确保教练员能够安心学习和实践。
驾校对教练员培训计划

驾校对教练员培训计划一.课程目标为了提升驾校教练员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管理的要求,提高驾校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培训内容1. 交通法规与道路交通安全2. 交通心理学和交通事故理论3. 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培养4. 教练员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5. 驾驶技能和教学实践三.培训目标1. 全面了解和掌握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熟练掌握车辆驾驶技能。
2. 掌握一定的交通心理学知识,提高交通事故处置能力。
3. 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能够熟练开展驾驶教学工作。
4. 具备较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学员规范驾驶行为。
5. 通过考核合格,取得教练员资格证书,具备从事驾驶教学工作的资格。
四.培训步骤1. 自学任务教练员培训之前,参训教练员需预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完成预习学习任务。
2. 集中培训驾校统一安排集中培训课程,通过专业培训机构组织专业讲师进行培训,分阶段组织培训,课程设置包括交通法规、交通心理学和驾驶教学理论等相关内容。
3. 教学实践在集中培训后,组织教练员进行教学实践,学员分批次根据培训内容展开实际教学,通过实习教学加深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4. 结业考试在培训结束后,组织教练员进行final考核,通过指定的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颁发教练员资格证书。
五.培训方式1. 课堂授课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组织专业讲师进行课堂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交通法规、交通心理学和教室教学理论等相关内容。
2. 实际操作在教学实践环节,组织教练员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和真实教学等环节,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3. 学习交流教练员培训过程中,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员学习效果。
六.培训方法1. 讲授通过专业讲师授课,讲解相关知识点,并引导学员进行学习。
教练员培训方案范文

教练员培训方案范文一、培训目标1.培养具备专业素养、丰富教练经验的教练员。
2.提高教练员的教学技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教练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培训内容1.理论知识培训(1)运动科学基础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
(2)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教学方法等。
(3)运动训练知识:训练计划编制、训练方法与技巧等。
(4)竞技规则与裁判知识:各类竞技项目的规则和裁判标准。
2.实践技能培训(1)运动训练实践:教练员需参与不同项目的实际训练,熟悉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并能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教学实践:教练员需在实践中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引导学员进行锻炼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团队合作实践:培养教练员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教练员之间的合作训练和协作比赛。
三、培训方式本培训方案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1.理论学习(1)课堂授课:邀请专业的教育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理论授课。
2.实践教学(1)实地训练:组织教练员参与不同项目的实地训练,熟悉运动技术与教学方法。
(2)实习实训:安排教练员到专业体育机构或学校进行实习,实际指导运动员训练和比赛。
3.团队合作(1)合作训练:组织教练员之间的合作训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协作比赛:组织教练员参与协作比赛,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四、培训计划1.学习阶段(1)第一阶段:进行理论学习,了解运动科学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基础知识。
(2)第二阶段: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熟悉运动训练实践和教学实践。
2.实习阶段(1)所有教练员到专业体育机构或学校进行实习,实际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2)实习期间,进行团队合作实践和协作比赛。
五、培训效果评估1.知识考核: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评估教练员的理论学习水平。
2.实践能力评估:对教练员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运动训练实践、教学实践和团队合作实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教练员脱岗培训计划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积极有效的提高我校教练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教学服务水平,决定开展我校教练员脱岗培训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设立教练员脱岗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二、培训对象本校所有在岗教练员。
三、培训内容1、教练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训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3、规范化教学方法与新教学手段4、教育心理学,驾驶安全意识5、驾驶新技术新知识6、交通事故处理与紧急救护常识页脚内容1四、学习组织与时间安排页脚内容2五、具体要求1、教练员对此次脱岗培训要予以高度重视,讲解人须按规定培训内容认真备课。
2、教练员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脱岗培训活动,缺席脱岗培训总课时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停岗整顿。
**县**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八年二月十日教练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一、教练员的定义:教练员是培养驾驶员的教师,是保证驾驶培训质量,提高驾驶员素质的最关键环节,只有高素质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和安全的驾驶员。
二教练员应该具备的素质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良好的安全意识和驾驶习惯页脚内容33、扎实的专业知识4、丰富的驾驶经验5、良好的教学能力三、教练员的职责1、培养学员安全意识2、普及学员安全驾驶知识3、传授学员全面驾驶技能四、教练员良好的职业道德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3、廉洁教学4、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大纲,认真组织教学;5、模范遵守交通法规五、教练员的职业行为规范1、珍爱生命,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2、遵章守法,培养学员安全驾驶习惯3、诚实守信,服务学员页脚内容44、文明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六、教练员的义务1、领会教学大纲内涵,满足教学要求;2、保证学员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3、规范教学,确保教学过程安全4、尊重学员,创造和谐教学氛围;5、服务学员,满足学员学习需求交通事故急救常识交通事故在我们身边发生以后,该怎么办?首先要保持头脑冷静,控制情绪,切莫惊慌失措,乱喊乱跑,造成现场更加混乱,同时,应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采取行动,抢救伤员。
一、抢救的步骤页脚内容51.应急措施(1)抢救。
如:迅速止血,处理休克等。
(2)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其他危险再度发生。
(3)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2.立即打电话报警(1)发生事故的地点?(2)是什么样的事故?如:车撞车,车撞物,翻车等。
(3)有无其他连锁事故?如:起火,爆炸,建筑物倒塌等。
(4)多少人受伤?(5)报警人的姓名?3.急救措施(1)应有医护知识或较熟练的人来进行。
(2)就近寻找合适的场地,临时安置伤员。
(3)包扎伤口。
(4)将有生命危险者迅速送往医院或移交给赶来现场的专职救护人员。
(5)其他帮助。
二、抢救的具体事项页脚内容61.救护车在出现交通事故时的正确行驶一定要按照交通管理有关条例与规则行驶。
救护车的行驶车道如图⑴、图⑵所示。
救护车在行驶时,为本车行驶考虑一条能畅通的车道,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伤员,特别是对一些需立即动手术的伤员。
救护车在行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行车前方如出现障碍,应逐渐减速,而不要突然刹车,以防与后车碰撞。
(2)救护车应在离出事地点一段距离时就停下来,并尽可能停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保证再度起动时车辆平稳,并仍靠右行驶。
(3)救护车必须打开警示灯、响装置,必要时司机可打开车门以便及时观察。
另外,可将后车盖打开。
(4)确定事故地点后,离事故地点尽可能远些,并打亮三角警告指示标志。
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至少距离事故地点100米以外就应出示警告标志。
(5)对迂回曲折的道路或者凹凸不平的小路,要细心注意障碍物。
(6)对川流不息的车辆,应要求放慢车速行驶。
交通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协助处理。
(7)在高速公路上,要警惕因前面的汽车司机出于好奇而突然减慢自车速度而引起后车碰撞前车的事故。
2.从车行道上把受伤者拖出来把受伤者拖出,使其离开车行道的方法。
如下图⑶、⑷、⑸所示。
页脚内容73.从车内把受伤者拖出来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按图⑹所示将其从车内拖出。
4.如何抢救昏迷不醒的受伤者可能产生昏迷的原因:(1)天气炎热的原因。
(2)缺氧。
(3)各种原因中毒。
(4)暴力刺激大脑。
页脚内容8伤者不会讲话是判断昏迷失去知觉的症状。
抢救前应检查伤者呼吸,见图⑺。
保持侧卧,见图⑻。
对失去知觉的伤者,可采用下列措施,见图⑼。
5.如何抢救呼吸中断者页脚内容9呼吸中断后,应立即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否则会由于缺氧而危及生命。
呼吸中断者的症状表现为无呼吸声音和无呼吸运动。
抢救方法:按图⑽所示,抬下颔角使呼吸道畅通无阻,这种措施在很多场合下对恢复呼吸起很大作用。
如果受伤者仍不能呼吸,那就要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见图⑾。
如果上述人工呼吸不能起作用时,就要检查嘴和咽喉中是否有异物,并设法排除,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页脚内容106.失血受伤者的抢救如果受伤者失血过多,将会出现危险,如:出现休克等症状。
处理失血措施可按图⑿所示进行操作。
通过外部压力,使伤口流血止住,然后系上绷带。
见图⒀、图⒁。
失血过多,往往会产主休克,所以流血止住后,应接着采取一些防止休克的措施。
7.如何抢救休克受伤者受伤者失血过多就有危险,出现休克,其症状表现为:(1)面色苍白。
(2)四肢发凉。
(3)额部出汗。
(4)口吐白沫。
(5)显著焦躁不安。
(6)脉搏跳动变得越来越快和虚弱,最后脉傅几乎摸不出来。
以上症状有时会部分出现,有时又一起出现。
由于休克时间过长,可能致死,所以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置病人到安静的环境。
见图⒂②自我输血:抬起腿部到处于垂直状态,使休克停止。
见图⒃③检查脉傅与呼吸。
见图⒄、⒅页脚内容11④语言安慰。
⑤防止热损耗。
⑥呼救送往医院。
8.如何抢救烧伤受伤者其症状为:皮肤发红、起泡、感觉疼痛。
内部组织受损的烧伤可引起呼吸困难、休克、烧伤性疾病等危险。
对于烧伤程度来说,其烧伤面积和深度是有标准的。
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1)迅速扑灭衣服上的火。
(2)要脱下烧着的衣服。
(3)全身燃烧时,可向其喷冷水。
(4)用消过毒的绷带包上烧伤口。
(5)反复检查呼吸和脉搏。
(6)防止热损耗,可饮盐水(1杯水中放1匙食盐)(7)不可使用粉剂、油剂、油膏或油等敷料。
页脚内容12(8)脸部烧伤时,不要用水冲洗,也不要盖着。
(9)防止休克。
9.把受伤者抬到担架上按图⒆所示:当必须把受伤者抬上担架时,一定要遵循医护工作人员的指导。
如:把受伤者从旁边抬上担架时,3名救护人员的膝盖支撑着受伤者没有伤的部位,把手托放在躺着的烧伤人身下,抬起烧伤人的躯干,在统一指挥下,一起抬上担架。
10.如何抢救中毒患者(1)重视自我预防,以防止中毒。
(2)应迅速把煤气中毒的患者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3)昏迷不醒时要侧卧。
(4)检查脉搏。
(5)停止呼吸时,应进行适当的人工呼吸。
11.腐蚀抢救当肠、胃部分受到了腐蚀时:(1)绝不能刺激其呕吐、只能饮入足量的水,以稀释毒物。
(2)报警。
(3)把发现的毒物送往医院鉴定。
当眼睛受腐蚀时要用水冲洗,见图⒇,然后在两眼敷上消过毒的纱布再报警。
页脚内容1312.如何安置事故中生病患者(1)胸部和腹部突然出现疼痛时,要使病人安静。
能就近找到医生处理则最好。
(2)有心脏和肺病的患者,呼吸困难时可半坐着。
没有医生的嘱咐,不要乱服药,严禁吃、喝、抽烟等。
(3)打急救电话。
13.疼痛处置分析发生疼痛的一些症状与以上各类病情的症状哪些相似,则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使其得以缓解。
另:还可借助下列处理方法缓解疼痛。
腹部肌肉紧张时,可在膝盖下垫高些,如图(21)所示。
呼吸困难时,保持坐势以易呼吸。
如图(22)所示。
14.骨折处置页脚内容14(1)防止休克。
(2)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
(3)脊柱可能受损时,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
(4)确实是骨折,要小心用消毒胶片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如图(23)所示。
15.关节损伤(扭伤、脱臼、骨折)处置(1)不要活动,不要自行复位。
(2)不要改变损伤时瞬间的位置、姿势。
(3)按放到固定位置后,保持损伤骨节的静止。
16.头部损伤救护如果伤员神志清醒,呼吸脉搏正常,损伤不严重时,可进行伤部止血,包扎处理,见图(24)。
然后扶伤员靠墙或树旁坐下。
找一块垫子将头和肩垫好,若伤员出现昏迷,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并密切注意呼吸和脉搏。
在救护转移时,护送人员扶置伤者呈半侧卧状,头部用衣物垫好,略加固定,再转移。
页脚内容15交通事故头部外伤急救法据资料介绍,在交通事故死亡者中,头部外伤占半数以上,而且60%-70%死于伤后24小时以内。
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有很大的可能使受伤者转危为安。
急救措施1.发现受伤者,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
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a:取昏睡体位:即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
b: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摩。
c:若头皮出血时,用纱布等干净直接压迫止血。
2.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负伤者平卧,患侧向下。
即左耳、鼻流出脑脊液时左侧向下,右侧流时右侧向下。
如果喉和鼻大量出血,则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体位,以使其呼吸方便。
注意事项1.受伤后光有头痛头晕,说明是轻伤;除此外还有瞳孔散大,偏瘫或者抽风,那至少是中等以上的脑伤了。
2.脑外伤病人一旦出现频繁呕吐、头痛剧烈和神志不清等症状,那就决不可大意,应速送医院诊治。
3.受伤后如有脑脊液流出时,最好不要用纱布、脱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内,因为这样地引起感染。
交通事故的现场急救1、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常有许多人受伤,其中必有少伤势严重或处于频死状态的伤员急需抢救。
能在页脚内容16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救护,对于减少事故受害者的伤残或死亡至关重要。
2、心肺复苏:当发生突发的呼吸、心跳停止的时候,要及时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以挽救伤员的生命,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成活率最高,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为:(1)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口腔气道通畅;(2)其次是维持呼吸,检验伤员是否还有呼吸,若伤员已没有呼吸,可立即采取口对口的呼吸方法,每3-4秒吹气一次;(3)其三是恢复血液循环,对心跳骤停的伤员,要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术,抢救者应掌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配合的正确姿势及按压动作,有节奏地按压心脏。
3、控制严重出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为4000毫升,当失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便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员出现模糊、口渴、头晕、甚至昏迷现象。
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有:(1)直接加压法。
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15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