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小池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研活动小池(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小池(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园特开展“小池”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小池》这首古诗为载体,旨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挖掘诗歌教育价值,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活动目标1. 理解《小池》这首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2. 掌握诗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 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教师提前阅读《小池》这首古诗,了解其背景和意境。

2. 准备与《小池》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3. 教室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布置与《小池》相关的背景音乐和图片。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与《小池》相关的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氛围。

2. 教师出示《小池》这首古诗,带领幼儿朗读。

(二)理解诗歌1. 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引导幼儿了解诗人杨万里。

2. 教师分析诗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的意境。

3. 教师提问:诗中的小池有哪些特点?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

(三)诗歌教学1. 教师展示与《小池》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诗歌表演,如朗诵、歌唱、舞蹈等。

3.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诗歌创作,发挥想象力,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教师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分享在诗歌教学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诗歌教学提供参考。

五、活动效果1. 幼儿对《小池》这首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师掌握了诗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共同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六、活动反思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 教师在讲解诗歌背景时,可以更加深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人情感。

幼儿园古诗小池教案

幼儿园古诗小池教案

篇一:语言活动教案:小池大班第14周活动设计:语言:小池主备人:王二荣活动目标:1.学习朗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盛夏荷花池边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重难点:1.能朗诵古诗《小池》。

2.能通过欣赏古诗,体会大自然的美。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的内容。

这幅画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二、基本部分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出诗句并讲解句意。

(1)泉眼无声惜细流:池子里的缓缓的流水好像静止一样的没有声音。

(2)树阴照水爱晴柔:池边茂盛的树木,树荫投影在清澈的池面上,仿佛爱上那晴光下那柔和的水波。

(3)小荷才露尖尖角:刚长出来的荷花,才刚刚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

3、叫诗朗诵古诗,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神奇。

4、教师和幼儿讨论。

教师:(1)你觉得这首诗美吗?你最喜欢诗里的哪一句?为什么?(2)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读完这首诗,你会想怎么画诗中的景色呢?说说看。

5、字词句教学。

教师将诗中出现的词“细流”“树荫”“蜻蜓”制作成字卡,请幼儿解释字卡所代表的意思。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篇二:古诗-小池教案(总第课时)篇三:小池(古诗)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篇四:小池教学设计小池二、学习目标1.认识“立、池”等7个生字。

会写、会用“立”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是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迎来了那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同学们你们高兴吗?你想对小弟弟小妹妹说些什么呢?预设:1、小朋友们好!——真有礼貌,让我们一起跟小弟弟小妹妹问声好。

2、欢迎小弟弟小妹妹来听课。

——真是个热情的孩子。

陈老师也特别开心,特别激动,所以准备了一份春天的礼物送给大家。

课件欣赏春天的古诗。

(一)新旧链接,铺垫情感。

是的,古人用那么多美妙的诗句向我们展现了风景如画、生机勃勃的春天。

《小池》教案(精选11篇)

《小池》教案(精选11篇)

•••••••••••••••••《小池》教案《小池》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池》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池》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小池)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的。

(1127-1206),江西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与同时代的诗人陆游、范成大、尤袤(mào)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

他的诗一部分是反映时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数是描写自然风物的。

特点是构思新巧,语言活泼明畅,借题发挥,富有风趣。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3.学生自由读诗。

4.区别字:昔()惜()腊()廷()蜓()延()晴()情()蜻()河()何()荷()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小池》教学设计

《小池》教学设计

《小池》教学设计《小池》教学设计(精选2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池》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赏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尽情发挥想象,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美。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导人课文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池塘》,齐读课题。

2、还记得《北风和小鱼》的故事吗?你能学着北风的样子给小池塘吹口气吗?(学生吹气)3、北风吹得可真猛啊,它猛吹一口气,小池塘里的水就结冰了,小池塘整整睡了一个冬天。

春天来了,看,谁吹来了?(课件演示春风姐姐)(二)、赏读理解,放飞想象a、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件出示句子: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池塘里的冰就融化了,小池塘醒来了。

谁来学着春风姐姐的样子对小池塘轻轻吹一口气,在它耳边悄悄说上几句话,唤醒小池塘?你能把春风姐姐温柔的样子给读出来吗?2、小池塘被春风姐姐温柔地唤醒了,醒来后的小池塘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看,池塘里的水波(出示词语:一闪一闪),这一闪一闪的水波多像它的眼睛在一眨一眨呀!小池塘真像一只(出示:“明亮的大眼睛”,指读)课件出示“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指导读好这句话。

瞧,池塘边的什么长起来了?(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现在,小池塘长出这么多芦苇,真像小池塘这只大眼睛的(出示:“长长的睫毛”)课件出示“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指导读句子3、小朋友,你们感觉到小池塘怎么样?小池塘这只明亮的大眼睛美的真像是一首诗,让我们像读诗歌一样来美美地读好这第一自然段。

小池优秀教案(优秀5篇)

小池优秀教案(优秀5篇)

小池优秀教案(优秀5篇)小池教案(最终版篇一《小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吟诵古诗,背诵古诗。

2、认识“池、惜”等7个生字。

会写“立”1个生字。

3、抓住诗眼“惜、爱”体会小池之美、画面之谐、诗人之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点:吟诵古诗,体会诗情。

学习难点:“细流”与“泉眼”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以诗引诗浓诗味1、吟咏春天(课前热身)孩子们,伴着春风,随着春雨,春姑娘来了,她吹红了桃花,点绿了柳树,大地立刻成了一幅五彩的画。

有多少诗人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

我们来背背。

(学生背诵春天的诗)春天过去就是夏天,夏天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荷花池边走走,去欣赏一下夏天的风景。

二、观图说话,激趣导入1、图片出示:小朋友,你在荷花池边看见了什么?(从训练学生根据图画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古诗的语言品味学习。

)2、引出《小池》。

是呀,夏天也是这么美丽动人的,有一位诗人叫杨万里,他为这一方小小的荷花池写了一首诗——《小池》(板书:小池杨万里)指名读。

3、学生认真地看老师板书课题,强调“池”是翘舌音。

学生读课题。

三、反复诵读、品味诗语1、夏天到了,小小的荷花池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诗人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吧。

课件出示。

2、你也能像诗人这样轻轻地来读一读吗?⑴学生读诗(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⑵教师示范读(读出古诗的韵味)⑶学生继续读(指名读、正音、齐读)3、提炼词语品味(出示词语)(1)学生读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晴柔(2)这些都是小池中的景物,你能从刚才那幅图中找到这些景物吗?然后找景物,乘机理解词语。

①小荷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夏天刚刚来到的时候,池塘里有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只露出尖尖的小角。

我们把这个时候的荷叶叫做“小荷”。

(课件出示“小荷”一词)②你看见过泉眼吗?这是黑龙江二龙泉的泉眼,泉水从一个小小的口子中流出,这个小小的口子就叫泉眼。

泉水就从泉眼里不停地流出来。

《小池》教案精选8篇

《小池》教案精选8篇

《小池》教案精选8篇《小池》教案设计参考篇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

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新词。

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2、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

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

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

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小池》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池》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池》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池》教案篇一教学预设目标: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预设第一课时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

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预习"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

(大声朗读)二读: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轻声读)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

如:?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两名)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古诗《小池》幼儿园优质教案范本

古诗《小池》幼儿园优质教案范本

古诗《小池》幼儿园优质教案范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材《古诗启蒙》的第二单元,具体章节为《小池》。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诗《小池》的全文解读,对诗中描绘的景象进行生动描绘,让幼儿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朗读古诗《小池》,并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小池》挂图、卡片、小池景象模型。

2. 学具:幼儿用书《古诗启蒙》、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池景象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小池的美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10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现古诗《小池》,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并逐句解读诗意。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诗中的“泉眼无声惜细流”为例,引导幼儿观察泉眼的特征,理解“无声”和“惜”字的含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朗读古诗,并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中景象。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小池,让幼儿尝试用古诗中的词语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小池》全文。

2. 在板书旁边附上诗中关键词汇的解析,如“泉眼”、“细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小池》中的景象,并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共同阅读其他古诗,培养幼儿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古诗中的景象,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古诗《小池》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夏日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朗读并背诵古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呢?现在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别样的夏天,看你们喜欢老师说的夏天吗。

播放配乐,朗诵描述一段描述夏天的美文。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天还不是很热,在一个小池塘里,不时有涓涓细流涌出,竖起耳朵听听有传说中的泉水丁冬声吗?没有,也许是流的实在太细了吧。

不远处,柳树随着风轻抚水面,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好是这浓密树阴也爱上了晴天午后柔美的风光,放眼望去,几只蜻蜓在露出绿头的荷花投影上嬉戏呢。

这样的夏天美吗?有位诗人叫杨万里,只用了个字写了首诗就把这样美的夏天描述了出来,小朋友想学学吗?出示古诗《小池》范读一遍。

二、学习古诗。

1、讲解古诗大意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的和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吗?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泉眼似乎很珍惜泉水,所以水流的很细很慢,树荫照在水中,似乎爱上了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出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苞,就已经有蜻蜓站在了上面。

2、小朋友说说这样的景色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第一遍,跟读第二遍,跟读。

3、小朋友们读的都非常的好,接下来我有个好注意,这样读太没意思了,我们给他遍上好看的动作读一遍好吗?
4、小朋友们都读的非常好,动作也做的很漂亮呢,我要告诉小朋友,小池还有一首歌呢,接下来我们听一遍,然后我们唱的时候把我们编的动作加上好吗?好的,我们先来听一遍。

5、好玩吗?接下来有更好玩的呢,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太简单了,接下来我给小朋友一个任务。

把你们按照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的小朋友合作起来给每句诗遍编个动作,老师来指派个小组长负责好不好?
好的,现在老师念那句,表演那句的小朋友就赶紧摆好动作好不好,我们来比一比那组最快。

6、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我们现在来检查下通过刚才的游戏有没有小朋友已经会背这首始了呢?
三、拓展活动。

我们在来做个游戏,老师呢给小朋友每人发一张画,但是它没画完,一会小朋友根据这首诗我们再在画上我们还认为要有的东西好不好?
小朋友们,觉得这副画把夏天画完了吗,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

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

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

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现在。

我们去外边看看,还有什么,然后回来把他添在我们的画上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