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讨论记录另页书写,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主要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死亡病例讨论示例】章新明死亡病例讨论时间:2005 年12 月21 日。
地点:内科医护办公室。
参加人员:符斌副主任医师、邱日森副主任医师、秦卫国主治医师、何家桐主治医师、李飞主治医师、陈华赋主治医师、谢丽明医师和唐雅幽护师等10 人主持人:符斌副主任医师。
病历报告:谢丽明医师(内容略)。
发言记录:谢丽明医师: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明确,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眩晕,属肾气亏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3 级、脑动脉硬化症、左侧脑梗死。
该病特点是患者长期抽烟,且量大.又有陈旧性脑梗死、心梗病史,长期抽烟其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易产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加之寒冷、饥饿等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致死亡。
李飞主治医师;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属高危状态,易急性发作变生他证,且久病多病体衰,正气亏虚,入院时患者心率偏缓,心率48次/分,I 度房室阻滞,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一旦发生心脏骤停,较难心肺复苏成功。
从舌脉看患者系脾肾亏虚,痰阏内阻,用药宜注重温阳之品以扶正气;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肾功三项指标升高,考虑存在高血压肾病还是药物性肾损害?心血管病患者危险性较高,宜注意保暖、休息等防护措施。
唐雅幽护师:该患者没有较好卧床休息,且死亡前做完体外反搏后自觉情况可,自行在床边走廊锻炼,活动量较大,对其病情变化有影响。
心血管病人发病多在晚上,宜重视夜间巡房,加强观察,该患者心绞痛夜间频发,应注意病情变化。
除了注意卧床、保暖、保持大便通畅外,在护理上还有什么其他措施?邱日森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诊断明确,中医为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眩晕,属肾气亏虚,痰瘀阻络;西医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3 级、脑动脉硬化症、左侧脑梗死。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讨论记录另页书写,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主要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死亡病例讨论示例】章新明死亡病例讨论时间:2005年12月21日。
地点:内科医护办公室。
参加人员:符斌副主任医师、邱日森副主任医师、秦卫国主治医师、何家桐主治医师、李飞主治医师、陈华赋主治医师、谢丽明医师和唐雅幽护师等10人主持人:符斌副主任医师。
病历报告:谢丽明医师(内容略)。
发言记录:谢丽明医师: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明确,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眩晕,属肾气亏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脑动脉硬化症、左侧脑梗死。
该病特点是患者长期抽烟,且量大.又有陈旧性脑梗死、心梗病史,长期抽烟其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易产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加之寒冷、饥饿等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致死亡。
李飞主治医师;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属高危状态,易急性发作变生他证,且久病多病体衰,正气亏虚,入院时患者心率偏缓,心率48次/分,I度房室阻滞,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一旦发生心脏骤停,较难心肺复苏成功。
从舌脉看患者系脾肾亏虚,痰阏内阻,用药宜注重温阳之品以扶正气;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肾功三项指标升高,考虑存在高血压肾病还是药物性肾损害?心血管病患者危险性较高,宜注意保暖、休息等防护措施。
唐雅幽护师:该患者没有较好卧床休息,且死亡前做完体外反搏后自觉情况可,自行在床边走廊锻炼,活动量较大,对其病情变化有影响。
心血管病人发病多在晚上,宜重视夜间巡房,加强观察,该患者心绞痛夜间频发,应注意病情变化。
除了注意卧床、保暖、保持大便通畅外,在护理上还有什么其他措施?邱日森副主任医师:患者入院诊断明确,中医为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眩晕,属肾气亏虚,痰瘀阻络;西医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脑动脉硬化症、左侧脑梗死。
死亡病历讨论记录

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第一篇:死亡病历讨论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1)讨论时间:2011-07-20 –16:10(2)讨论地点:住院部医生办公室(3)主持人:XXXX院长(4)参加讨论人员:①XXXX院长②XXXX副院长③XXXX主任④XXXX医师⑤XXXXX医生患者因反复腹痛20多年,加重伴腹泻10余天,于2011-07-14入院。
2011-07-19死亡。
死亡原因:胃癌晩期致全身衰竭死亡。
最后诊断:胃癌。
① XXX医师:介绍病历(略)② XXXX副院长:患者男性,老年人,反复腹痛20余年,近10余天病情加重伴恶心、呕吐、腹泻,无粘液脓血便。
查体:体温:36.7℃;脉搏:84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 58mmHg 神志清,恶病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啰音。
心率8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上腹部正中可见约15CM 纵行手术痕,左上腹部可见长约20CM外置营养管,营养管根部皮肤无红肿,腹壁静脉无怒张,未见肠型,全腹压痛无反跳痛。
肝、脾触诊欠满意,肠鸣音活跃。
患者病后,曾在湛江农垦中心医院诊断“胃癌并手术”外置营养管治疗。
在院外做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
本人认为该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入院时已向患者家属告知病危,家属表示理解并鉴名。
入院后予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抗炎、护胃等对症及支持治疗,用药合理,护理工作好,管房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好。
患者于2011-09-19 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用药合理、及时。
经30分钟抢救无效死亡。
死亡原因:癌症晩期,全身衰竭死亡。
③XXXX主任:患者老年人,病程长,病后曾在湛江农垦中心医院诊断“胃癌”入院时患者症状、体征、结合患者腹部B超检查示:肝内多发性实性肿物声像。
综合分析,认为入院诊断“胃癌”治疗用药合理,护理工作好,死亡原因:呼吸、循环衰竭。
④XXXXX医生:该患者入院前,曾在湛江农垦中心医院住院诊断“胃癌”手术治疗好转出院。
该患者病史明确,同意诊断“胃癌”治疗及时,用约合理,患者死亡原因是呼吸、循环衰竭。
急诊科死亡病例讨论纪律示范模版(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XXX XXX XXX XXX
主持人:XXX
现病史:患者6小时前出现无明显诱因胸痛,为胸骨后闷痛,呈持续性,伴后背部放射,无腹胀,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入院时间为2012.01.15 11:31,急诊心电图示:v1~v6 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给予急诊心电监护,0.9%NS 500ML 硝酸甘油0.25g 静点,11:46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紧急给予电复率后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持续约11:54出现室颤,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心肺复苏术,随即患者心电图呈直线。12:30经全力抢救后仍无呼吸、无心跳。宣布死亡。
该病例诊断明确,抢救措施及时、准确,属正常死亡病例。
XXX(医师):此患者突发胸痛6小时,入院后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诊断明确。该患者正处于急性期,病情很难迅速稳定。绝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死于恶性心率失常,此病例为典型病例,属于正常死亡比例。
XXX(医师):该患者发病在急性期内,心脏的广泛前壁缺血、梗死面积大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该病例无急性溶栓的可能,主要是病情迅速恶化,没有溶栓的时间点。抢救迅速、及时,属于正常死亡病例。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科室
急诊科
主持人
XXX
时间
2012
患者姓名
XXX
性别
XX
年龄
XX岁
参加人员:
XXX(副主任医师、科主任)XXX(医师)
XXX(主治医师)
XXX(医师)
讨论内容(发言顺序:主管医师、专业组医师、上级医师、科主任或副主任3人以上):
XXX(医师)首先介绍病情:主诉:突发胸痛6小时
XXX(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总结:该病例死于恶性心率失常,是由“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所引起,该诊断准确,抢救非常及时、到位。在此病例中我们应该看到此类病症的危险性,在今后工作中对于此类病人应引起高度重视。
(完整版)死亡病例讨论模板-精选【新版】

·死亡病例讨论时间:2012年1月13日地点:消化科示教室主持人:尹兰宁科长记录:孔桂香住院医师参加人员:医疗安全科尹兰宁科长、张德奎主任医师、樊红副主任医师、金安琴副主任医师、冯彦虎副主任医师、孔桂香住院医师、郝艳护士长、王小艳、张昕瑜、廖晶苍、郭蕊娇、韩雪、叶晓晶、髙珑瑜、张婷、朱鹤鸣、余燕、刘盼、马小红、师艳花、王鹏飞、魏丽娜、胡洁琼、于忆、郝晋雍、王伟。
讨论内容:1.孔桂香住院医师汇报病例:患者栾大明,男,36岁,因“间断呕血、黑便一月余,加重一天”。
门诊以“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收住我科。
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解黑色成形软便约200ml,伴乏力,头晕,出冷汗,无呕血、腹痛、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等,后间断解黑色和暗红色大便,遂就诊与兰大一院。
于2011年12月30日下午5点35分收住消化科,入院后给予特护、心电监测、禁食水、输血、输血浆、营养支持等补液治疗,并向家属详细告知病情,下病危通知,患者入院当天晚上仍间断解暗红色血便4次,约800—1000ml。
当晚急请普外科会诊会诊考虑患者病情较重,肝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建议内科保守治疗,之后仍积极请普外科主任医师会诊,并积极给予治疗。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多次与家属沟通,并请内科ICU予以会诊,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家属拒绝转入内科ICU。
患者于2012年1月1日早上9点40分,自诉心慌、气短不适,烦躁不安,血氧饱和度波动于95%—97%,心率145—158次/分,呼吸33—36次/分,上级医师查房后指示患者仍活动性出血,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反复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嘱给予西地兰0.2mg入壶,申请冷沉淀5u改善凝血功能,急查血常规提示为血红蛋白为40g/L,拟积极联系输血。
患者于上午11时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给与平痛新20mg肌注,11点45分出现自主呼吸微弱,神志不清,心率150次/分,血压108/80mmHg,血氧饱和度54%,立即给予抢救,给予面罩吸氧,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滴,尼可刹米一支入壶,11点55 分患者呼之不应,呈叹气样呼吸,血氧饱和度67%,血压74/34mmHg,给予尼可刹米三支入壶,中午12点患者仍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给予心脏胸外按压,监测生命体征,分别于12点15分和12点20分各给予肾上腺素1支和肾上腺素3支,12点20 分患者血压测不出,继续心脏胸外按压,至12点23分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一条直线,各项生命迹象已停止,遂宣布临床死亡。
死亡病例讨论本记录本

保山市人平易近病院【1 】
逝世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科室:
时光:年月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逝世亡病例评论辩论。
(完整版)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日期:2010—03-15,15:00 地点:脑外科医生办公室主持人:王XX主任医师参加人:李XX副主任医师,张XX主治医师、高XX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多名。
讨论意见:高XX住院医师(报告病历):患者男性,66岁,退休工人,因“意识不清、呕吐20小时”于2010-03-05,16:00入院。
患者于2010-03-04,21:00无明显诱因地突发头痛,呈撕裂样,即之意识不清,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近2年测血压偏高(具体数字不详),未进行治疗.入院时查体:T 37.2℃,P 80次/分,R 20次/分,BP 200/10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轻度意识障碍。
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颅外观正常,双眼裂等大,双侧瞳孔3mm,等大,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未见玻璃体下出血,颈部有抵抗感。
双肺(—),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2>P2,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发现。
脊柱四肢无畸形。
神经系统查体:眼底视乳头边界清,动脉细,反光强。
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有不自主运动。
肱二头、肱三头肌及膝腱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颈部抵抗.颅脑CT 示四脑室、鞍上池、纵裂池、环池、左桥小脑角池、外侧裂池高密度铸型,中线居中。
入院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给予绝对卧床、镇静、止血、解痉、降颅压等综合治疗后,第二天意识转清,但仍头痛,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其家人不愿行血管造影和腰穿检查.2010—03—12 14。
00 咳嗽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随之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4mm,左侧3mm,对光反射存在,颈硬,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再次出血,即给予止血芳酸、尼莫地平,甘露醇、速尿等治疗,病情无改善。
2010-03-15 10:00出现间歇性呼吸,随之呼吸停止,血压、脉搏消失,双侧瞳孔扩大固定,立即给予呼吸兴奋剂、阿托品1mg、肾上腺素1mg、利多卡因50mg静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1小时,心电图呈直线,于10:30临床死亡.(以上病历报告内容记录可省略)。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日期:xxxx年xx月xx日参与者: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生、护士长病例概述:病人,男性,60岁,主诉持续高热、乏力、骨痛已一周,查体脾脏肿大,无明显病理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
经进一步检查,全身PET-CT示多个淋巴结、肝脾、骨髓病变,骨髓活检提示肉芽肿型肉芽肿性血管炎。
讨论内容:1.病因探究: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如旅行、暴露史等,排除感染性因素。
2.相关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清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以评估器官功能是否受损。
3.神经系统评估:进一步观察患者是否有神经症状,如头痛、肢体麻木等,以评估肉芽肿型肉芽肿性血管炎是否累及神经系统。
4.治疗方案:结合肉芽肿型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全身病变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5.随访及预后:细致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并随时进行调整。
结论:经过讨论,最终确定该病例为肉芽肿型肉芽肿性血管炎。
我们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持续进行随访及调整,以提高其预后。
日期:xxxx年xx月xx日参与者: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病理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病例概述:病人,女性,70岁,因胸痛、呼吸困难入院,心电图提示前壁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闭塞,经紧急支架术后,病情无明显好转,心功能继续下降,经过积极抢救无效后,患者不幸去世。
讨论内容:1.回顾病人入院前病史,结合冠脉造影结果,考虑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等潜在因素。
2.分析病人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下降原因,考虑合并症、并发症等可能。
3.回顾治疗过程,评估抢救措施是否到位,及时性等,以提供改进建议。
4.进行病理学研究,检查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以了解病变程度及类型。
结论: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该病例是由于冠脉闭塞引起的心肌梗死,经过紧急支架术无效抢救后,患者不幸离世。
我们将总结病例经过,深入分析并发现潜在问题,以改进类似病例的处理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