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8课 彩点点(教案)
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打造杰出人才——《彩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彩点点》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和哲理。
3. 通过阅读《彩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彩点点》的故事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色彩描述。
2. 第二课时:学习故事中的色彩词汇,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颜色,提高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
3. 第三课时:分析故事中色彩的变化及其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4. 第四课时:讨论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第五课时:总结全文,进行阅读拓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类似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故事中的色彩奥秘。
2.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直观的氛围中学习色彩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内容,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画作,并写一段文字描述色彩的含义。
2. 阅读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彩点点》故事书。
2. 图片:各种颜色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区分颜色。
3. 实物:彩色笔、彩色糖果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
4. 多媒体:故事动画视频,增加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5. 阅读拓展书籍:提供一些类似的故事书籍,供学生自主阅读。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故事背景:介绍《彩点点》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色彩变化,让学生思考色彩在故事中的作用。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8. 彩点点》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8. 彩点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彩点点》是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点的构成、大小、颜色和位置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并通过实践,让学生运用点进行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对颜色、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点的构成、大小、颜色和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点的构成、大小、颜色和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2.如何将点运用到绘画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发现点的特点和美感。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点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3.准备一些绘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点的特点和美感。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点是如何运用的,以及点的构成、大小、颜色和位置等方面是如何影响整幅作品的美感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富有特色的绘画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点的知识运用到其他美术创作中,如剪纸、手工等。
《彩点点》教案:让孩子轻松学习!

《彩点点》教案:让孩子轻松学习!第一章:认识色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基本的颜色词汇,如红、橙、黄、绿、蓝等。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3 教学内容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示范如何用色彩画出简单的图案。
引导学生进行颜色搭配练习。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1.4.2 讲解: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原色、间色、复色等。
1.4.3 示范:示范如何用色彩画出简单的图案,如红太阳、绿草地等。
1.4.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颜色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4.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1.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颜色搭配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颜色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色彩的搭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3 教学内容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协调、重复等。
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创作出美观的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2.4 教学步骤2.4.2 讲解: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协调、重复等。
2.4.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创作出美观的作品。
2.4.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4.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2.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色彩搭配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色彩搭配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色彩的运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运用方法。
培养学生对色彩运用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3 教学内容讲解色彩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运用方法。
示范如何运用色彩创作出有吸引力的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色彩运用练习。
培养创造力,开启未来——《彩点点》教案

培养创造力,开启未来——《彩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意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形状和构图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的技能。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创意的基本概念:介绍创意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 创新思维的培养: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联想思维、逆向思维等。
3. 创作技能的训练:学习如何运用色彩、形状和构图等元素进行创作。
4. 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通过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5. 探索未来世界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意的基本概念、创新思维的方法和创作技能的训练。
2.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4. 启发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未来世界的可能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彩点点》教程一本。
2. 教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创作工具。
3. 课件:创意、创新思维、创作技能等相关教学课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创作作品的质量:色彩搭配、形状设计、构图布局等方面。
2. 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在创作过程中能否灵活运用所学方法。
3.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表现:在创作过程中能否独立解决问题。
4. 学生探索未来世界的热情:对未来的思考和设想是否具有创意。
六、教学进程:1.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创意作品,引发学生对创意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教学新课:讲解创意的基本概念,介绍创新思维的方法和创作技能的训练。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5. 总结讲解: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创新思维和创作技能的重要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创意展览,拓宽学生的创作视野。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八课 彩点点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八课彩点点︳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点点进行创作的兴趣和技能。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彩点点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彩点点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彩点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彩点点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彩点点进行创作,如何欣赏和评价彩点点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彩点点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彩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彩点点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彩点点进行创作。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彩点点的创作练习。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彩点点作品。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点点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彩点点的创作练习。
2. 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以及“彩点点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彩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 色彩丰富:彩点点作品通常使用多种颜色,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使画面充满活力。
2. 点状元素:彩点点以点状元素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点的疏密、大小、颜色等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3. 抽象性:彩点点作品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不拘泥于具体的形象,注重表达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八课 彩点点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第八课彩点点︳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点点进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彩点点的概念和特点2. 彩点点的表现手法3. 彩点点的创作方法4. 彩点点的欣赏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彩点点进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彩点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新课内容a. 彩点点的概念和特点向学生介绍彩点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彩点点是一种以点为主要造型元素的绘画形式,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b. 彩点点的表现手法向学生介绍彩点点的表现手法,如点的大小、形状、颜色、排列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c. 彩点点的创作方法向学生介绍彩点点的创作方法,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进行构图、如何运用彩点点进行表现等。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彩点点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彩点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了彩点点的创作方法。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但在评价环节中,部分学生对作品的评价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提高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继续探索彩点点的其他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彩点点的作品欣赏和评价活动。
3. 引导学生运用彩点点进行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如彩绘、剪纸等。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彩点点的表现手法”。
这个部分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对彩点点表现手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彩点点的大小彩点点的大小可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彩点点》教案:让孩子轻松学习!

《彩点点》教案:让孩子轻松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颜色,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 学习颜色搭配:对比色、邻近色等。
3. 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快乐、悲伤、愤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颜色认知和搭配,学会用色彩表达情感。
2. 教学难点:颜色搭配的运用,以及如何用色彩表达抽象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彩笔、水粉、画纸等绘画工具。
2. 教材:《彩点点》教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颜色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颜色。
3. 课堂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颜色搭配练习,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色彩表达情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5. 个人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6.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颜色搭配,并用色彩表达情感。
9. 课后辅导: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后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10. 课程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活动:1. 举办色彩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颜色搭配和情感表达技巧。
2. 邀请专业画家或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3.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或美术馆,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对色彩和艺术的兴趣。
彩点点教案

彩点点教案
教案主题:彩点点教学
教案目标:
1. 认识彩色点点和黑白点点,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习使用彩点点和黑白点点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细致观察和耐心。
教具准备:
1. 彩色点点和黑白点点的图片。
2. 色彩纸和白纸。
3. 彩色和黑白颜料。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彩色和黑白点点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点点绘画的好奇心。
2. 介绍:向学生介绍彩点点和黑白点点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彩色点点是用不同颜色的小点点来组成图画,而黑白点点则是用黑色和白色的小点点组成。
3. 实践:供学生选择一种点点来进行创作。
提供彩色纸和白纸以及彩色和黑白颜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不同颜色和间距的点点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猜测他们所画的图案或意境。
5.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彩点点和黑白点点的
创作方法和意义。
6. 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并记录身边的事物,尝试使用彩点点和黑白点点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运用彩色和黑白点点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耐心的品质,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彩点点和黑白点点的创作方法和意义,还能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并尝试从自己的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
安全培训试卷
姓名:单位:崟鑫质检科分数: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2.5分)
1、进入化验室后,首先搞好卫生工作,()、洗涤所用玻璃仪器。
2、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氨水等时、尤其是在夏季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盖上再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以防止气液冲出引起事故。
3、化验室停止供电时,应立即将()全部关上,以防止供电时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
4、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
决不能将()倒入浓硫酸中。
5、操作中使用或产生有毒气体时,应在()内进行。
6、不准未按规定穿戴()用品上岗。
7、在进行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工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
经常接触浓酸、浓碱液的工作人员还应戴()手套。
8、通常毒物侵入人体有三条途径:即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通过()和粘膜吸收侵入人体。
9、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三类。
10、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防消结合。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坚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