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项训练共6份(含解析)

(广西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项训练共6份(含解析)
(广西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项训练共6份(含解析)

题型专项训练一图示、图解类

1.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运输分为下图所示的a、b、c三种类型(图中▲■○代表跨膜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Q侧是细胞质基质

B.转运Y的能量可能是来自转运X时产生的能量

C.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线粒体

D.进行c类型主动运输的生物有可能是某些细菌

答案:C

解析:P侧存在糖蛋白,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Q侧是细胞质基质。Y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此时的能量可能来源于运输X物质时所产生的能量。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c类型为利用光能进行物质运输,因此某些细菌可能存在c类型主动运输。

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下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B.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且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

C.若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则C蛋白是细胞膜完成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

D.若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则其只能与一种物质结合,功能特征表现为专一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酶的专一性,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A项正确。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说明B蛋白是一种载体蛋白,如果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B项正确。C蛋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从而对细胞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说明C蛋白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是一种酶,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结合,从而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项错误。

3.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右上图所示,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胰岛B细胞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部分贮存在ATP中,A项正确。根据题图可知,Ca2+内流会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需通过胞吐方式释放,B项正确。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则进入细胞的葡萄糖量减少,细胞呼吸减弱,引起ATP合成、分解速率降低,K+外流受阻,引起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Ca2+的内流,使得胰岛素的释放量减小,C项错误,D项正确。

4.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呈递抗原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MHC-Ⅱ是由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MHC-Ⅱ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Ⅱ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答案:B

解析:MHC-Ⅱ为分泌蛋白,是由细胞质中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5.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答案:A

解析:在碳循环中,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而其他生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图3中E是生产者,A 是无机环境。

6.南极洲的菲尔德斯半岛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自1985年2月在岛上建立长城站以来,我国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下图是关于菲尔德斯半岛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科学家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黑背鸥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法。

(2)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贼鸥与企鹅的关系是。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3 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kg。

答案:(1)标志重捕

(2)微生物、贼鸥捕食和竞争

(3)念珠藻(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175

解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选用标志重捕法。

(2)分析题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有微生物和贼鸥;贼鸥能捕食企鹅的卵和幼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贼鸥与企鹅又都以鱼为食,二者存在竞争关系。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念珠藻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根据题意,若贼鸥不以尸体为食,则由生产者念珠藻流向贼鸥的食物链有3条,若贼鸥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3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1÷20%÷20%÷20%+1÷20%÷20%+1÷20%÷20%=175(kg)。

题型专项训练二坐标曲线类

1.下列是四幅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

B.图乙中如果再提高CO2浓度,则B点一定上移

C.图丙中,温度为t4℃时,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

D.图丁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e代表类胡萝卜素

答案:D

解析:分析图甲可知,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分析图乙可知,B是光饱和点,该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或CO2浓度,因此提高CO2浓度,B点不一定上移。分析图丙可知,温度为t4℃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净光合速率为0。分析图丁可知,e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f的吸收光谱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e是类胡萝卜素,f是叶绿素。

2.(2019福建南安期末)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进行的三个连续生理过程中某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Ⅰ过程产生的细胞若能发育成个体,则该个体属于单倍体

B.图中Ⅱ过程可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图中BC、EF段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1

D.图中B、D、E点时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原因相同

答案:D

解析:题图中Ⅰ、Ⅱ、Ⅲ过程依次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Ⅰ过程产生的细胞为生殖细胞,由其发育而来的个体为单倍体。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卵细胞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C、EF段分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及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此时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故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1。B、E点时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而D点时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

3.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下图是甲、乙个体数量之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最弱

D.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可知,甲与乙为两个物种,再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最弱,A项错误,C项正确。在有限的环境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型增长,甲种生物最终被淘汰,但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都受本身密度的制约,B项错误。由于两种群的死亡率未知,所以不能确定甲种群出生率与乙种群出生率的大小关系,D项错误。

4.(2017全国Ⅲ理综)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2)降低(3)根冠、萎蔫叶片(4)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解析:(1)由题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幼苗(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的生长受到抑制,根的生长被促进。(2)施加ABA后,突变体植株茎叶的生长减慢,蒸腾速率会减慢,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形成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等。

5.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的胰岛素浓度为5~20 μU/mL,人体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 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与Ⅰ型糖尿病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的峰值分别出现在胰岛素峰值和(均填“之前”“之后”或“同时”),这是因为。

(2)图示数据说明,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且高峰(填“提前”或“延迟”)出现。

(3)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填“增加”“降低”或“基本不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形成胰岛素抵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肥胖者尽早减轻体重,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4)胰岛素含有两条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②含有49个肽键③胰岛素的分泌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④胰岛素能促进细胞中糖原的水解

答案:(1)之后之前口服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并释放进入血液;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低延迟(3)降低降低(4)②③

解析:(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口服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体液的运输到达全身细胞,使全身各个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储存葡萄糖,尤其是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并且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储存和利用,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主要促进肝细胞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去,从而升高血糖浓度,使机体血糖浓度趋于平衡。因此,若同时检测,则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前,胰高血糖素的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之后。(2)图示数据显示,Ⅱ型糖尿病肥胖者的胰岛素分泌曲线低于非糖尿病肥胖者的胰岛素分泌曲线。相同时间内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的分泌量低于非糖尿病肥胖者,高峰出现在120min时,而非糖尿病肥胖者高峰出现在45min时,高峰延迟出现。(3)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可推测其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4)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①错误;胰岛素含有两条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因此其肽键数=51-2=49(个),②正确;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有关,③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细胞中糖原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浓度,④错误。故选②③。

题型专项训练三表格分析类

1.(2019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

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答案:C

解析: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甲组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末期,乙组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也可能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或中期,也可能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各个时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等,A、B两项错误。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这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关,C项正确。甲组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和两条Y染色体;乙组细胞中可能含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也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还可能含两条Y染色体;丙组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或只含一条Y染色体,D项错误。

2.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

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

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

B.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

C.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

答案:C

解析:根据丙组结果,黄色F1自交,子代出现的黑色为隐性性状,A项正确。乙组为Aa×aa,子代为1aa∶1Aa,Aa自交,子代为1AA∶2Aa∶1aa,黄∶黑=3∶1,丙组雌性为黄∶黑=3∶1,而雄性为黄∶黑=2∶1,推断雄性AA致死,只有AA致死而Aa和aa正常,说明致死基因为隐性基因纯合致死,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项正确,C项错误。雄性AA致死,雌性AA正常,说明雄性激素促使与A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纯合时表达,D项正确。

3.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右上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A.状况①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

B.状况②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答案:C

解析:酶活性与蛋白质的结构密切相关,所以状况①可能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A项错误。状况②可能是因为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B项错误。状况③中酶Y的氨基酸数目小于

酶X的氨基酸数目,原因可能是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C项正确。状况④中酶Y的氨基酸数目大于酶X的氨基酸数目,原因可能是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D项错误。

4.(2019湖北十二校调研)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即为高山灌丛和草甸。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增加。下表是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下列与该生态变化描述相符的是( )

A.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树线上升过程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C.臭氧层被破坏造成气候变暖从而影响树线移动

D.树线上升幅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种间关系无关

答案:B

解析: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不同是因为海拔高度不同,因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项错误。树线上升过程中,树木增多,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B项正确。温室效应是CO2过量排放造成的,而不是臭氧层被破坏,C项错误。树线上升幅度受到植被厚度指数的制约,即树线上升幅度受种间竞争关系的制约,D项错误。

5.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 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 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答案:(1)不同光照强度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可靠的

(2)黄色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代表不同的光照强度。2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条件下,3~7号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水草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的综合反映。1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NaHCO3可维持CO2浓度的相对稳定,2~7号试管为实验组。综上所述,若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2)2号试管进行了遮光处理,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但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所以试管内CO2浓度高于3号试管,X代表的颜色应为黄色。(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与对照组1号试管的相同,均为浅绿色,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和释放的CO2量相等。

6.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存在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存在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羽毛均为绿色,丁羽毛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小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

组合四乙×丁绿色∶蓝色=3∶1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

(3)杂交组合三的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该组合中F1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杂交组合二中F1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答案:(1)符合

(2)BbYy BBYy BbYY bbYy

(3)1/4 BbYY、BbYy 4 1/2

(4)白后代全为黄色后代中出现了白色(或后代中既有黄色又有白色)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为B_Y_(绿色)、B_yy(蓝色)、bbY_(黄色)、bbyy(白色)。因此,甲、乙、丙的基因型为B_Y_,丁的基因型为bbY_。(1)由组合三子代中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可知,小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组合三中甲(B_Y_)与丁(bbY_)杂交,子代出现白色(bbyy),说明甲、丁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组合四中乙(B_Y_)与丁(bbYy)杂交,子代中绿色(B_Y_)∶蓝色(B_yy)=3∶1,说明乙的基因型为BBYy;结合组合一、二可推出丙的基因型为BbYY。(3)甲、丁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因此,组合三的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BbYY、BbYy。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BBYy、BbYY,因此,杂交后代中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BBYY、BbYy、BBYy、BbYY4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4)甲、丙杂交,子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bbYY、bbYy,为了判断其基因型,可与组合三中F1的隐性纯合子(bbyy)即白色小鹦鹉进行测交。若后代全为黄色个体,说明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后代中出现了白色个体,说明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题型专项训练四直方图类

1.(2019江苏盐城模拟)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记为M e),研究细胞癌变后的代谢水平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图2是在培养液中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测得的相关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M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M e产生

B.M对该呼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大于M e

C.M e的线粒体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高于M

D.M e的培养液中酒精含量要高于M的培养液

答案:B

解析:乳腺癌细胞(M e)的产生是M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A项错误。据图2可知,加入线粒体内膜呼吸酶抑制剂后,M的数量减少较多,说明M对该呼吸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大于M e,B项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没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C项错误。乳腺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不会有酒精产生,D项错误。

2.下页左上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2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O2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O2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B

解析:O2浓度为a时,O2吸收量为0,此时只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不利于贮藏该植物器官,A项错误。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释放CO2的量=O2的吸收量,无氧呼吸释放CO2的量为(8-3)=5。据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5,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2.5,B项正确。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释放CO2的量为4,无氧呼吸释放CO2的量为(6-4)=2,故无氧呼吸不是最弱,最弱应为0,C项错误。O2浓度为d时,CO2的释放量=O2的吸收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D项错误。

3.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①代表碳元素

B.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加过氧化氢酶、Fe3+及自然条件下等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相对含量

C.夏季晴朗白天的正午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时,植物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趋势为①→②,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则相反

D.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则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答案:D

解析: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鲜重时水最多,则①代表氧元素,A项错误。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加过氧化氢酶、Fe3+及自然条件下等量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而产生氧气的相对含量相同,B项错误。夏季晴朗白天的正午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时,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趋势为②→①,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则相反,C项错误。若该图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干重时蛋白质最多,则①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项正确。

4.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抗锈病和感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 R、r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病(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做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则丁的基因型是( )

A.Pprr

B.PPRr

C.PpRR

D.ppRr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甲、乙杂交子代性状全部表现为毛颖抗锈病,所以毛颖和抗锈病都为显性性状,所以甲的基因型为PPrr,乙为ppRR,丙为PpRr,F2中抗锈病与感锈病数量比为3∶1,符合分离定律;毛颖与光颖数量比为1∶1,推出丁的基因型为ppRr,D项正确。

5.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分别处理豌豆黄化苗茎切段一段时间,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的浓度和处理茎切段的时间分别属于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B.在50 μmol·L-1浓度时,赤霉素比生长素促进伸长的效果更好

C.250 μmol·L-1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共同使用促进伸长的效果最佳

D.106μmol·L-1的生长素对茎切段的作用可能与诱导乙烯的产生有关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形,实验的自变量为激素的浓度和激素的种类,处理茎切段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A项正确。50μmol/L时,赤霉素处理的茎段长度大于生长素处理的茎段长度,因此,浓度为50μmol/L时,赤霉素的促进伸长效果更好,B项正确。图中所示为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的结果,无法判断二者共同使用的作用效果,C项错误。据图分析,106μmol/L 的生长素一组和对照组相比,茎切段短,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对茎伸长有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乙烯合成,从而抑制细胞伸长,D项正确。

6.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的吸收量及其体内的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2)若将体长为2.8 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 kg,至少需要藻类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理由是。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 4.2 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答案:(1)竞争和捕食(2)30 (3)偏高(4)绿藻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5)24.6 kJ/(cm2·a)

解析:(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2)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中植食性∶肉食性=1∶1,则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传递效率为20%)为1÷20%+1÷(20%×20%)=30(kg)。(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种

群中的个体总数=初次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若标记个体更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使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变小,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4)两种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能力相同,但蓝藻中藻毒素含量远高于绿藻,会对罗氏沼虾和露斯塔野鲮鱼造成危害,因此选择的藻类是绿藻。如果藻类大量繁殖也会破坏环境,所以放植食性较高的鱼类,即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此类鱼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5)罗氏沼虾同化量=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51.6-27.0=24.6kJ/(cm2·a)。

题型专项训练五信息给予类

1.(2019河北衡水模拟)环磷酰胺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该药物可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合成,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但是大剂量的环磷酰胺可以抑制B细胞活性和自身抗体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磷酰胺作用后的肿瘤细胞,其染色质不能正常复制出染色单体

B.注射大剂量环磷酰胺的肿瘤患者体液免疫能力会有所下降

C.目前,常见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只有化疗和手术两种方法

D.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的细胞周期短

答案:C

解析:环磷酰胺可以抑制DNA的合成,从而使染色质不能复制出染色单体。大剂量的环磷酰胺可以抑制B细胞活性和自身抗体的形成,因此会使肿瘤患者体液免疫能力下降。目前,常见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有化疗、放疗、手术等。癌细胞能够进行连续的增殖,其细胞周期比正常细胞周期短。

2.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B.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C. 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A项正确。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只能传递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其本身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项错误。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项错误。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一旦缺少,葡萄糖便无法进入细胞内,这是胰岛素无法替代的,D项错误。

3.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大多数激素属于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发生的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C

解析: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A项正确。神经递质和大多数激素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属于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即第一信使,B项正确。真核生物基因的翻译

发生在细胞质中,C项错误。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项正确。

4.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图表示位于甲状腺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的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分泌的,它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2)推测“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应是促进的合成和分泌。左下图的作用机理也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作用于。

(3)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①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4)若该功能蛋白A起催化作用,说明功能蛋白A基因通过,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功能蛋白A相对分子质量变小,经测序表明这些分子前端氨基酸序列正确,但从某个谷氨酸开始以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丢失,则功能蛋白A基因转录的模板链上相应的位置碱基发生的变化为(已知谷氨酸密码子是GAA、GAG,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

答案:(1)垂体细胞间信息交流

(2)甲状腺激素靶器官、靶细胞

(3)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4)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C→A(或CTC→ATC,或CTT→ATT)

解析:(1)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进而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2)分析图示可知,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与位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甲状腺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而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由此推测:图中“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应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其作用机理也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3)人体不同

高考生物选择题综合专项练习及答案

1.细胞生长是细胞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全部来自组织液 B. 生长素可促进也可抑制植物细胞生长 C. 细胞生长可通过胞吐增加细胞膜面积 D. 细胞生长导致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 2.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 A. 基质中含有O2 B. 基质中含有ADP C. 基质中含有 NADPH D. 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酶分子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模板是mRNA B.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酶分子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 D.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一种酶能催化的反应种类更少 4.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B. 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 C. 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D. 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增重的有机物中 B. 能量传递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 C.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D. 如果停止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会立即消亡 6.下列选项中的比例不符合1∶3的是() A.酵母菌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与不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2017年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答案及解读<新课程word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98字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读】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hQvEoS10kB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86字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hQvEoS10kB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74字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hQvEoS10kB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96字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课堂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一柴娜 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用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结构延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分。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5题,包括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分。总体来看,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总体感觉平稳有序。 一、考点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查特点 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2、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生物重点题型考能专项突破

高考生物重点题型考能 专项突破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重点题型研析1——分析推断题 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 )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思维建模 答案C 第一步:关键信息的获取: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准并提取关键信息,用波浪线做好标记。 第二步:知识信息的推断:充分利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题目对应的生物学知识,利用因果关系等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推断。 第三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分析推断的基础上得出合理科学的结论,再从结论入手逆向分析其推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1.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裂,则该细胞 ( )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2.(2009·山东卷,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 A.血红蛋白基因B.ATP合成酶基因 C .DNA解旋酶基因D.核糖体蛋白基因 跟踪训练 重点题型研析2——模式图类解题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部分综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填图中的序号): (一)植物细胞 (1)如 质中应 (2)如 中的[ [ ]、 (3)若 的蔗糖 (4)若 方式为 成___ 内[ _____ (5)在 [ ], (6)科 因a转 中。若 为模板 此图作 (二)人 (1)若 ①图中 它们形 ②该细 是___ 程属于 的细胞 ③该细 _____ _____ (2)若和[ ]较 (3)若 _____ (4)若 的[ 供___

(广西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项训练共6份(含解析)

题型专项训练一图示、图解类 1.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运输分为下图所示的a、b、c三种类型(图中▲■○代表跨膜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Q侧是细胞质基质 B.转运Y的能量可能是来自转运X时产生的能量 C.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线粒体 D.进行c类型主动运输的生物有可能是某些细菌 答案:C 解析:P侧存在糖蛋白,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Q侧是细胞质基质。Y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此时的能量可能来源于运输X物质时所产生的能量。进行b类型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c类型为利用光能进行物质运输,因此某些细菌可能存在c类型主动运输。 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下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 B.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且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 C.若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则C蛋白是细胞膜完成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

D.若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则其只能与一种物质结合,功能特征表现为专一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酶的专一性,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A项正确。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说明B蛋白是一种载体蛋白,如果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B项正确。C蛋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从而对细胞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说明C蛋白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项正确。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是一种酶,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结合,从而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项错误。 3.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右上图所示,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胰岛B细胞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部分贮存在ATP中,A项正确。根据题图可知,Ca2+内流会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需通过胞吐方式释放,B项正确。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则进入细胞的葡萄糖量减少,细胞呼吸减弱,引起ATP合成、分解速率降低,K+外流受阻,引起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Ca2+的内流,使得胰岛素的释放量减小,C项错误,D项正确。

解题技巧04: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一.高考生物学科试题特点: 1.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2.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就,展示社会热点,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3.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4.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研究性学习形式命题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5.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解答生物试题的三个过程: 1.审题: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题眼——审题的最关键之处) 2.破题: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答题:全面组织知识,完整规范作答。(清楚、准确、完整、规范。) 三.生物试题的类型、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题 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①直选法、②排除法(淘汰法)、③推理法(正推法、倒推法、假设反证法)、④比较和对比法(分组对比法)、⑤图表法(对语言叙述繁琐的题干,将语言转换成为简洁的图表)、⑥计算法、⑧综合解题法(将上述方法综合应用) 2.选择题的类型、解题方法 (1)直接提问类: 例1.鉴别一个真核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 【解题方法】:分析、比较和对比法、正确答案D 例2.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B.乳酸;C.二氧化碳;D.水 【解题方法】:分析、对比法、正确答案D (2)不完全陈述类:

高考生物各类题型答题模板

高考生物各类题型答题模板及生物学科得高分的关键点 一.高考生物各类题型答题模板 通过对比历年的高考试题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首先从出题模式来看,29题考查新陈代谢,30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31题考查遗传变异,32题考查生物与环境,也就是说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不会变的,再从题型来看,有曲线类、表格信息类、图形图解类、实验探究类、数据计算类、信息迁移类、遗传推断类等,现将各类题型的模板整理如下: 题型一曲线类答题模板 正确解答曲线坐标题的析题原则可分为识标、明点、析线三个步骤 1.识标: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基础。 2.明点:坐标图上的曲线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应以行或列为单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3.析线: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从而揭示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可先分析每一条曲线随横坐标变量的变化规律,再分析不同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题型二表格信息类答题模板 题型特点:表格题是高考试卷中考查同学们分析综合能力的常见题型之一,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材料题,但又不同于一般材料题。可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题型,其反映的信息相对比较隐蔽,不易提取,因而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首先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表格材料,明确该表格反映的是什么信息。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专题训练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大题】专题训练20题 1.甘肃天水市“花牛”苹果自1965年出口香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回答下列有关“花牛”苹果果园生态系统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该果园土壤中的蚯蚓属于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 (2)某“花牛”苹果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A引起的。A招来了B和C,B把卵产入A体内,孵出的B的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A的其他个体,C特别喜食A,也捕 食B。在体内有B幼虫的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C发现而被捕食。 ①B和C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②C捕食疯狂摇摆的A,对A种群的生存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 ③体内有B幼虫的A摇摆身体为C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这表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 分解者 (2). 物质循环 (3). 捕食和竞争 (4). 有利 (5). 通过捕食,使体内有B幼虫的个体死亡.客现上促进了A种群的发展,有利于A的生存 (6). 种间关系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1)蚯蚓能分解有机物形成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2)①C特别喜食A,也捕食B,说明C与B存在捕食关系,C又和B争夺A,故二者又存 在竞争关系。 ②在体内有B幼虫的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C发现而被捕食。通过捕食,使体内有B幼虫的个体死亡,客现上促进了A种群的发展,有利于A的生存。 ③体内有B幼虫的A摇摆身体为C提供了捕食的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睛】根据“B把卵产入A体内”,可知A、B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又根据“C特别喜食A,也捕食B”,可知,B、C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A、C之间有捕食关系。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名校必备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 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一.高考生物学科试题特点: 1.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2.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就,展示社会热点,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3.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4.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研究性学习形式命题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5.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解答生物试题的三个过程: 1.审题: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题眼——审题的最关键之处) 2.破题: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答题:全面组织知识,完整规范作答。(清楚、准确、完整、规范。) 三.生物试题的类型、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题 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①直选法、②排除法(淘汰法)、③推理法(正推法、倒推法、假设反证法)、④比较和对比法(分组对比法)、⑤图表法(对语言叙述繁琐的题干,将语言转换成为简洁的图表)、⑥计算法、⑧综合解题法(将上述方法综合应用) 2.选择题的类型、解题方法 (1)直接提问类: 例1.鉴别一个真核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 D.有无细胞壁。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二卷的模式是6道选择题,4道大题和2个选修大题,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2016、2017和2018三年高考生物难度都不大,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 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也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从整体上看,201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测试生物试题部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有一定的诠释。生物命题将科学性作为首要 和第一性原则。试题科学、准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全覆盖,很好体现了《考试 说明》的要求。 综合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重点 突出学科内的综合。三套试卷考查综合性的试题占较大比 重,2017年比2016年又有很大提升。如:Ⅰ卷除第5题外,其他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节之间和模块之间,进行了 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综合性试题由2016的84.44%—94、44%。Ⅱ卷提升幅度更大58.89%—94、44%。Ⅲ卷86.67%—80%。综合性试题除跨节和必修三个模块之间外,在选修模块中考

查必修模块的知识,在多年高考题特别是Ⅱ卷中体现明显, 如:2016年39题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此题选修1只占4分,考细胞呼吸等必修1的内容占11分。2017年三套试题均有体现。这也充分体现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关系:选 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科学探究性试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地。 创新性和理性思维的题也有较多体现:体现在试题的呈 现方式,是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对核心素养的很好的 诠释。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有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Ⅰ卷 的29题,Ⅲ卷的29、32题,II套的38题,选修模块在开放性上有较大变化,值得关注。三套试题都在关注生物学科 的本质,考查考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以及 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于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今后高中生物的教与 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已经释放出明 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 题换取高分会越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

高考生物大题常考考点的答题规范专题训练

高考生物大题常考考点的答题规范专题训练 考点1有关分子组成和鉴定的应用 典型例题: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 (2)A的中文名称为,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 (3)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 。过程②为,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航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4)细胞结构Ⅱ的名称为,其在细胞中分布场所为。 (5)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 的双缩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收蛋白质。备选选材料: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④。 实验结果预测:。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总结分析】N是蛋白质的组织成分,参与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某些激素也是蛋白质,这些物质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所以N也参与了生命活动的调节。 P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也是磷脂的组成成分,参与构成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ATP中含磷酸,所以磷酸也参与了动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Na在动物体内是一种必需元素,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在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在植物体内不是必需元素。 Ca在动物体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的Ca2+浓度过低,动物就会出现抽搐;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人体长期缺钙,幼儿会得佝偻病,成年人会得骨质疏松症。

2016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生物)试题分析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生物组 2016.6.17

二试题特点 1 选择题评析: 基础知识要求扎实,能力考察要求高 选择题侧重考查主干核心知识,对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如第1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4题有关神经细胞内发生 的生命活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要求高。第2、3、5、6题对核心知识掌握及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 2 非选择题评析:立足核心知识,突出能力考察 非选择题中必考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例如,第29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对ATP 结构、DNA复制的准确掌握,并据此获取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对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题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度,并且对信息获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第32遗传题,是一道开放度较高的题,以扎实的遗传基础知识为依 据,突出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选修任选题知识模块分布与去年一致,但是今年题型设计更强调以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 总体分析,今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题型设计更突出能力考查,对考生能力要求高,考生可能会感觉到难度有所增加。 具体的试题分析:见附录 三、学情分析 1.这次试题的题型变化较大,以前学生丢一个空只丢1分或2分,今年的试卷三个空12分,所以学生很不适应,尤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 2.对多数学生来说,相关的知识能记住,程度好一些的学生会用这些知识,但是只有少数的学生才掌握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今年的生物改变了原来背一背就能拿个六七十分的局面,而这一改变对那些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2020版 生物 高考冲刺总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三--(附解析)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三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体的有无可作为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依据 B.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磷酸基团具有疏水性 C.细胞骨架是指由生物膜相连形成的网状支撑结构 D.活细胞中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 解析:选D 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中心体的有无不可作为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依据,A错误;生物膜中磷脂分子的磷酸基团具有亲水性,B错误;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C错误;活细胞中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旺盛的部位,D正确。 2.下列关于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形成过程需要细胞中ATP水解供能 B.细胞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 C.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代谢中的吸能反应

D.硝化细菌可利用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 解析:选C ATP 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需要细胞中ATP水解供能,A正确;细胞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 中,B正确;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代谢中的放能反应,C错误;硝化细菌可利用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D正确。 3.下列关于染色体或DNA发生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互相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互换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菌发生了DNA分子交换 D.染色体倒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两次断裂后的片段颠倒交换形成的 解析:选C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互相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互换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菌发生基因重组,而不是DNA分子交换,C错误;染色体倒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两次断裂后的片段颠倒交换形成,D正确。 4.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下列关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今年试题题型与去年相同,包括6道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有4道必考题,1道选考题。共计90分。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点内容分布 2018年生物各小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如下: 1.人体中蛋白质的功能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人体内的激素调节 4.种子风干处理的作用 5.病毒 6.癌细胞的特点 29.动物激素调节 30.光合作用 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2.遗传的基本规律 37.消毒和灭菌 38.基因工程 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核心考点,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2018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教材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 如第31题,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科素养当中的“理性思维”。题中引入了“恐惧生态学”的名词,并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能解释一些生态现象。此题是整篇考题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考生作答时文字量最大的一道题,共计11分,只有3个空,这就要求考生能对生态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体现多个采分点,对而全,才能得满分。 如第29题,是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的体现,对考生进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此题难度不大,只需填充实验组、对照组的处理,及简单步骤。但考生要注意题中要求A组是对照组,还要使用切除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这些细节也会决定考生能否得分。

新高考高中生物核心题型突破:动物调节类非选择题

题型6 动物调节类非选择题 该类题型一般每个题考查两、三个知识点,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答案外,许多题目的答案都是来自相关内容:如课本上的原话,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等,考查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利用的能力。 (1)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 1

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所以找到关键词,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解答“科学、合理、规范、简洁”。此类题型难度不会太大,这就要求尽量不失分,力争组织满分答案。答案如果不科学,或者不合理,与已有知识矛盾,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盾,那肯定是错误的,而且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避免得不全分。 (2019·郑州名校联盟)下图是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

(1)图中物质A是一种________,其作用于GHRH神经元,导致该神经元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应激状态下,GH分泌增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Ⅰ间接调节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迅速长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长激素分泌调节过程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患者由于垂体分泌的GH增多而患上“垂体性糖尿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神经递质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负反馈调节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 3

高三生物大题专项练习(2)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xx学校xx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二、多选题(共0小题,每小题5.0分,共0分) 分卷II 三、非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 1.生物细胞呼吸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的比值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细胞呼吸释放的CO2/细胞呼吸吸收的O2。为了测定种子萌发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个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用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 ℃恒温环境中培养。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细胞呼吸,甲装置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水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 (3)只有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因此还要利用乙装置来测定发芽小麦细胞呼吸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测定单位质量的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将下面主要的方法步骤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和备考策略分析

近三年使用的新课标全国Ⅱ卷生物试题考点 1. 近三年考题总体分析 表1. 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 表2. 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考点分布及分值分析 表3. 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点考查频率分析

我们分析比较以上表格发现,近三年必考内容中,试题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是:必修一的细胞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细胞代谢;必修二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必修三的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其保护;选修一的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选修三的基因工程。这些考查内容不但出现的频率高,而且分值比例大,并且这些内容也是每本教材中的核心内容,这体现了高考重点考查主干知识的特点,在复习中学生能把这些高频考点强化透彻掌握,也有助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如在必考题的75分中,必修1:2017年占23.3%、2015年占18.7%、2016年占21.3%;必修2:2017年占33.3%、2015年占33.3%、2016年占32%;必修3:2017年占26.7%、2015年占48%、2016年占46.7%;从分析中可以看出2017年必修2、3考查力度偏大;2015和2016年也是必修2、3考查力度偏大;在近三年的考查中必须1考查力度有所下降,必须2考查力度提升,必须3考查力度比较稳定。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复习中,过去复习重点抓必修1、3,必修2不够重视,这种复习战略思想不能再延用;在备战2018年高考的复习中,要重视必修2遗传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知识与生活联系的应用考查,同时基因的本质和基因表达基础知识要强化掌握。必修3重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试卷从选择题命题情况看,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等考查较多,在非选择题中,细胞代谢结合实验、动植物调节、生态系统、遗传规律及结合实验、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等方面的考查基本稳定。近三年很少考或基本没考过的知识点:细胞的分子组成、生物进化、。其中生物的变异、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没考,但是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从未考查过人类遗传病,而2015年出现了一个选择题,这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重点强化练35突破“连续自交及自由交配”的相关题型(含解析)

重点强化练35 突破“连续自交及自由交配”的相关题型1.(2019·齐齐哈尔八中检测)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 A.1/8B.7/8 C.7/16D.9/16 2.(2020·菏泽模拟)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所得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让其自交,第二组让其自由传粉。则一、二组子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16B.1/6、1/9 C.1/6、5/12D.3/8、1/9 3.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制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4.鸡的雄羽与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母鸡只能表现为母羽,公鸡既可以是雄羽也可以是母羽。现用两只母羽鸡杂交,F1公鸡中母羽∶雄羽=3∶1。让F1母羽鸡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雄羽鸡的比例为( ) A.1/8B.1/12C.1/16D.1/24 5.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 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6.(2019·河南郑州高三上模拟)基因型为Bb的玉米自交后所结的一个玉米穗上结出700多粒种子(F1),挑选F1植株中的显性个体均分为两组,甲组自交,乙组自由交配,下列有关两组所产子代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组子代中隐性个体占1/6,乙组子代中隐性个体占1/9 B.两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均分别高于其杂合子比例 C.两组子代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不同 D.基因B在两组子代中的基因频率不同 7.(2019·东莞模拟)小麦的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让杂合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F5播种后淘汰感锈病类型,则长出的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 A.31/33 B.31/32 C.31/64 D.31/66 8.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B.15∶7 C.9∶7D.15∶9 9.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B.4∶4∶1 C.1∶2∶0D.1∶2∶1 10.来航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能够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 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羽毛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若F2中黑色羽毛来航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F2黑色羽毛来航鸡自由交配得F3。则F3中( ) A.杂合子占5/9 B.黑色个体占8/9 C.杂合子多于纯合子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11.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 生物学科育人功能,创新试题呈现方式,体现劳动精神。试题凸显生物学科鲜明特色,聚焦 科学探究,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引导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保持一贯的 风格特征,稳中有进;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倡导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助力推进素质教育。 1、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引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生物学科发展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劳动实践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 学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精选生物学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的 应用实例,着意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强化科学劳动的意识、树立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弘扬劳 动精神,反映出生物学科在劳动教育中独特的育人价值。理科综合全国III卷第29题以探究 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为素材进行设计,传达劳动实践需要科学指导的理念,有助于 增强学生劳动生产的科学意识,促使学生将科学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 2、着力关键能力考查,注重实验探究 生物试题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体现科学思维的重要落脚点,是高考生物的显著特征。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实验思路、预期结果、结论得出等维度,此类试题能 够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达到的水平。2019年高考生物全国卷有多道试题要 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综合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对 中学实验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对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引导 学生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如:理科综合全国I卷第29题要求考生验证植物在干旱逆境 条件下气孔关闭适应性表现的直接诱发因素,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全国 III卷第29题要求考生对农作物吸收氮元素形式的偏好性进行确定。依托实验方案设计考查 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有助于中学教学注重实验探究中科学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掌握。 3、关注生态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理念 高考生物试题坚持学科素养导向,着意传递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建设生态文明的 使命担当。如:理科综合全国II卷第37题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创设筛选能降解土壤污染物 细菌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分离、培养、筛选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全国I卷第37题要 求考生对高效降解环境污染有机物细菌的分离过程进行深入思考,深度考查对微生物分离、 纯化等内容,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理念。 4、凸显生物学科特色,保持稳中有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