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下肢动脉阻塞疾病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护理

机 收集 外 周 血 单 个 核 细 胞 ( 细胞 ) 5ml 异 体 干 细 干 5 。
刺激 因子 , 日 2次 , 次 7 g 连用 5d 每天 抽 血 每 每 5 , 。 测血 常规 , 观察 自细胞 总 数 及 单 个 核 细 胞 数 , 白细 待
胞总 数达 ( 0 0~ 4 . ) O / 2. O 0 x 1。 L及 末 梢 血 中单 个 核 细胞 数 占 3 ~ 8 时 , 用 C 一0 0 ls 细胞 分 离 采 S3 0 pu 血
及与 患者 很好 的 沟通 能力 。 者 人 院 时微 笑 接 待 , 患 送
1 2 1 干 细胞 动员 . .
皮 下 注射 重 组 人 粒 细 胞 集 落
患者 到床 边 , 绍 住 院环境 及 主管 医 生 、 士 , 细介 介 护 详 绍从 采集 干 细胞 到移植 干 细胞 的全 过 程 , 绍 成 功病 介 例 。 对有 不 良心 理 反应 的患 者 ( 失 去 信 心 甚 至 有 针 如
解。 1例 自体 干 细 胞 移 植 后 1 5d由 于 左 外 踝 上 1 m 0c
主要症 状 , 病 情进 一步 发展 , 发 生肢 体 远 端溃 疡 、 若 将 坏疽 。 0 3年 1 20 2月至 2 0 0 6年 2月 我 院利用 血 管再 生
治 疗原 理 , 1 例 AS 为 5 O患 者行 外周 血 干细胞 移植 , 取
下 肢 动 脉 硬 化 性 闭 塞 症 ( tr slrss Arei c o i o e O lea sAS 是 全 身 性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局 部 表 bi rn , O) t 现n , ] 主要 以间 歇性 跛行 、 疼痛 ( 息痛 ) 下肢 发 凉 为 静 、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36-0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是一种退行性病变。
多见于下肢,患肢常有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和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
高发病率、严重的并发症[1]及病因多元性[2]等共同导致该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及较高的死亡率[3],因此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全方位的规范护理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我科于2008年应用脐血干细胞移植(cord blood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 ,cbsc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37例(37条患肢)。
男28例,女9例,年龄43~88岁,平均67.2岁。
体检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均明显减弱,皮温低于正常。
其中合并有高血压30例,糖尿病26例,冠心病11例,脑卒中4例,长期吸烟(>20年)31例。
1.2 移植方法:①术前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对于有局部感染及皮肤破溃的,对症给予抗炎、换药处理,待皮肤初步愈合,同时给予凯时20μg每日1次静滴;②脐血干细胞移植:在手术室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术,cobe6. 1 spectra v ersion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和分离干细胞,将采集的干细胞配制成 1×108/ml 左右的细胞混悬液, 根据缺血范围按2 cm 间距进行肌肉注射, 每个穿刺点0.5 m l, 根据病人个体情况,调整穿刺点位置及数量。
③术后无菌纱布包裹患肢,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3天即可出院,术后1、4、12周复诊。
干细胞在周围血管闭塞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在周围血管闭塞症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介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以及干细胞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方法: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结果: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更新、高度增生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特殊原始细胞。
相关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已经取得了成功。
结论:肢体周围血管闭塞缺血性疾病需要靠新生血管才能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移植相关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带来疾病治疗的新变革。
关键词:干细胞周围血管闭塞症移植治疗【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26-02周围血管闭塞症在临床上表现疼痛,感觉异常,溃疡或坏疽。
现传统药物及手术方法效果不佳,有多数病人因此而面临截肢。
干细胞在周围血管闭塞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无法克服的难题,现就干细胞在周围血管闭塞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有关干细胞的研究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更新、高度增生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特殊原始细胞。
根据不同干细胞的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胚胎干细胞(es)和成体干细胞(hb)[1]。
1.1es细胞。
es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环境,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
因此可从人早期胚胎中分离提纯出的多能干细胞,并于体外长期分离培养及扩增。
它不但具有向各个胚层发育的能力,同时还能在体外分化扩增成胚胎外的体细胞。
这种多向分化及增殖潜能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发展奠定基础。
1.2hb细胞。
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
成年个体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大多处于休眠状态,在病理状态或在外因诱导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再生和更新能力。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6例

状尤改善 , 于术后 I 周行左下肢高位截肢术。例 4术后第 2
天开始右小腿 、 右足温度较1 明显升高 . 1 i 『 右足疼痛 明 减轻 , 术后 2个月右下肢症状完全缓解。 5 6均于术后 2个月左 例 、 右下肢缺血症状消失。
3 讨 论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干细胞可迅速释放人外周血 , 经外周血可获取骨髓单个 核细 胞( 即造血干细胞 )操作 简单 , , 创伤小 , 费用低 , 移植时不存
在组 织 配 型及 排 斥 反应 。
2 Ma s ed TSe h n o n f l J ,tp e s n RA.Do s r n ueha rscin o r i e t srtrl e e t fp— a o
o t t o r mie t e r d c l te t n f p o tt a c r e sa e c mp o s h a i a r a me t o r sa e c n e . m- S
i U n o,19 ,43 : 4 n m O c l 9 6l () 7 . l
梗 阻的前列腺癌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 , 明显提高患者 可 生 活质 量并 延长其生存时间 , 降低治 疗的不 良反应 , 是治疗
合并膀胱出 口梗 阻的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参 考文 献
I 孙颖浩, 许传亮, 钱松溪, 经 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 列腺癌( 等. ; i 『 附 4 例报告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9 8 t( :3 7 . 19 .9 ) 4 95
C A、 例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 巾 1 T 1 其 例表现为 歇性跛行 , 5例表现为静息痛 ; 4例出现患足 ( )坏疽 ; 趾 1 例 曾接受患肢 P A 支架成形术和 自体血管旁路转流术 。病 '+ r
骨髓干细胞动员对下肢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预防

血管腔内治疗 下肢动 脉闭塞 症 (r r c rs b t as A O) a ei sl oi ole n , S t o e s ir 的应用越 来越 广泛 , 得 了满 意 的近期 治疗效 果… 。但 是再狭 取 窄成为困扰业 内的一个 难题 。20 0 4—0 -2 0 9- 09—0 , 9 我们 对 8 7 例下肢 动脉硬化闭 塞症患 者进行 腔 内闭塞段 支架植 入术 , 中 其 4 5例围手 术期行 自体 骨髓干细 胞动员 , 加速植 入支架 腔内 内皮
动脉硬化 闭塞症是 当今世界 上致死 、 致残的首要病 因之一 ,
近年来 , 随着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 , 以经皮血管腔 内成形术 ( e- pr
Ct eu as mnl ni l t,T 和 支架 植入 术 为代 表 的 t no 8rnl ia ago a y P A) l a t u ps
化进 程 , 取得较好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L时 , 据病 变选择相 应的支架通 过介入 的方式植入 , O 个/ 根 并
进行抗血小板和 内科伴随病的治疗 。对 照组仅按相应病 变植入
支架 , 并进行抗血小板和 内科伴 随病 的治疗 。
2 结 果
2组病例在术后 ( o 、( 1 、( 2 、( 3 、8个月 ( , D ) 1 D ) 3 D )6 D ) 1 D )
[]郭华 . 3 骨科褥疮 患者 评价 与 临床应用 [ ]基 层 医学论 坛 , J.
2 0 ,3 2 )6 6 . 0 9 l ( 1 :2— 3
( 收稿
2l 0 0 1— 8—1 ) 6
骨 髓 干细 胞 动 员 对 下 肢 动 脉 闭塞 症腔 内治 疗 后 再 狭 窄 的预 防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关键词】干细胞移植;慢性下肢缺血;治疗;临床研究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58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699-02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皮肤内血管成形术及药物治疗。
然而对于下肢动脉流出道差,无动脉转流术适应证者,或体质差无法耐受搭桥手术者治疗办法则较少,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最终难以避免高平面截肢。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多学科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下肢缺血的临床运用越来越深入[1]。
干细胞移植技术能够促使动脉缺血性肢体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症状,降低截肢率或截肢段面,为此类疾病的患者带来希望。
1 基础与临床研究1.1 基础研究①提供细胞材料与成血管细胞因子:目前已经证实,体外细胞培养时多种骨髓源性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细胞标记物显示植入体内的骨髓源性干细胞结合进缺血组织侧支动脉和毛细血管管壁内[2]。
这些结果提示干细胞可能作为细胞材料参与血管壁的组成。
②促进血管生成与动脉生成:前者是指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在原有的血管上以出芽的方式生长出新的血管;后者是指在原来没有血管系统的情况下,通过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和造血干细胞产生血流的新通道[3]。
1.2 临床研究 2002年tateishi yuyama等[4]首次报道了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2003年起谷涌泉等[5]首次报道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虽然国内外研究报道的结果稍有差异,但多数报道临床效果较好,且目前暂未发现相关手术并发症,说明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安全、有效。
2 适应证与禁忌症国内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肢体缺血性疾病尚处于起步阶段,其适应症及禁忌症需经大病例、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根据目前报道,总结如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16例围术期护理

20 04年 3月 一20 0 9年 8月 , 我们 为 1 6例下肢动 脉缺 血性 疾病患者行 自体外 周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 并给 予精 心护理 , 取 得满意效果 。现将 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3 1 3 动员阶段 护理 ..
按 医嘱肌 内注射 重组 人粒 细 胞集 落
3 围 术 期 护 理
3 1 术前护理 . 3 1 1 心理护理 .. 细致地做 好解释工 作 , 向患 者简 要介 绍干 细胞 移植 的基 本原 理、 手术过程 , 讲解 成功病例 , 帮助患者 建立 信心 , 以积 极 的态
沐浴并更换患者服 。有 下肢 溃疡者 , 每天用 1 %高效碘 溶液消
动脉缺血性 疾病患者行 自体外周血 干细胞 移植治疗 , 并做 好术前护理 、 术后 护理 , 察患者症 状改善情 况。结果 : 观 本组 9 例肢 端小溃疡在 6个月 内愈合 ; 2例半年后愈 合 ; 1例血栓 闭塞性脉 管炎截趾 后切 口愈 合 良好 ; 1例糖尿病 足溃疡经 干细 胞移植 治疗 1个月渍疡愈合 出院 。结论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有效 而安 全 , 加强 围术期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 1 年第 1 卷第 2 01 7 期
自体外周血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 动脉 缺血性疾病 1 围术期护理 6例
宁 力清 , 影青 郑
( 中山大学附属 中山医院 广东 中山 58 0 ) 24 3
摘 要 目的 : 讨 自体外周血干 细胞移植 治疗下肢动脉 缺血性 疾病 患者 的 围术期 护理方 法。方法 : 1 探 对 6例 下肢
可有效减 少并发 症发生 , 高移植 治疗效果 。 提
关键词 干细胞 ; 动脉缺 血 ; 下肢 ; 静息痛 ; 围术期护理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6— 26 2 1 )2— 0 3— 2 10 7 5 (0 1 0 0 2 0 中图分类号 : 4 3 6 1 7 . 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症进展

述
Cl 0E N EI L H AFRl D A N GM C
外 周 血 造 血 干 细 胞 采 集 治 疗 下 肢 动 脉 栓 塞 症 进 展
赵 楠 吴南 ( 内蒙 古血 液 中心 呼和 浩 特 0 0 0 1 7) 0
【 摘要 】遣血干 细胞 采集 与移植 已成 为下肢 动脉 硬化 闭 塞症及血 液 恶性疾 病等 多种疾 病的重要 治疗 手段 , 周血造血 干细 胞采 集 与移 外 植 以其 简捷 . 副作 用小, 遣血 重建 速度 明显优 于骨髓 移植 等特点 , 以及遣血 干细 胞的 多分化性 , 更 多的疾 病治疗 带来可 能。 给
的 进 展 , 血 干 细 胞 采 集 与 移 植 应 用 不 断 增 加 , 用 范 围也 在 不 造 应 断 拓 宽 , 得 的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得 以肯 定 , 且 外 周血 造 血 干 细 胞 取 并 采 集技 术 的 日趋 成 熟 与 简捷 , 很 多 病 人 带 来 了重 生 的 希 望 。 给
辅 助 细 胞 , 移植 后 造 血 重建 有 一 定 支 持 作 用 ; BS 对 P C中干 细 胞 对
造血干 细胞数量相对稳定 。
B M基 质 细胞 的 负调 控 效 应 不 敏 感 ; B C 细 胞 在 增 值 中 的 系列 P S 干 偏 倚 特 性 , 其 产 生 更 多的 C U— M , 而加 快 了造 血 的 恢 复 使 F G 从 在正 常 生 理 条件 下 , 周 血造 血 干 细 胞数 量 比 骨髓 少 的 多 , 外 难 以满足 造 血干 细胞 移 植 的需 要 , 但它 容易 受 多种 因素 的影 响而 起伏 很 大 , 现较 强的 机 动性 , 而 为 采集 外 周 血造 血 干 细胞 提 供 了有 表 从 利 条 件 。 今 发现 影 响 外 周血 造血 干 细 胞和 祖 细 胞 数量 的 因素 有 。 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