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食品药品安全常识

食品药品安全常识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在,也是国家民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食品药品安全的基本常识,以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一些基本常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食品安全常识1. 食品安全的意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状态。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安全食品的摄入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传染病、慢性疾病等后果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保障食品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食品安全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谣言传播等。
其中,食品污染问题是最为突出的,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
3. 食品安全的预防措施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从不明来源购买食品。
其次,加强食品的储存和烹饪卫生,避免食品被污染。
另外,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4. 食品安全的标志食品安全标志是对符合一定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进行认定和标识的标志。
根据国家规定,合格的食品包装上应有产品标志、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对于农产品,还应有产地、批号等标示。
5. 常见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物中毒、食品过敏、食品感染等。
对于食物中毒,应及时就医并保存食物样本,以便通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调查。
对于食品过敏,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及时就医。
对于食品感染,应尽量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加强个人卫生。
二、药品安全常识1. 药品的定义和分类药品是指通过药物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物质或物质的组合,包括中西药物、生物制品、中药饮片等。
根据用途和性质的不同,药品可分为保健药品、处方药、非处方药等。
2. 药品安全的要求药品安全是指药品在合理使用条件下,对人体不产生明显的有害反应的状态。
药品要保障其安全性,需要符合国家相关药品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食品药品安全常识

食品药品安全常识食品药品安全是指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防止食品和药品中的有害物质超标、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食品药品安全的常识:一、食品安全常识:1. 食品的储存和保存:食品保存时要遵循“新鲜、温度、封闭、分离”的原则。
即新鲜的食材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冷冻食品需要保持在零下18℃以下,开封的食品要用密封袋或容器封存,生食和熟食要分开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2.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添加剂等。
选择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可以减少对农药的摄入;减少进食海鱼和食物油炸的食物可以减少摄入的重金属;避免食用添加剂含量过高的食品。
3. 食品安全标志: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上的安全标志,如QS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认证等。
这些标志通常表明产品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检验和认证,对人体健康无害。
4.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了解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如正确储存食物、防止食物中毒、正确选择和食用食品等。
这样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二、药品安全常识:1. 合法药品渠道:购买药品时,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药店或药品网上销售平台,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药品,避免购买到伪劣或过期药品。
2. 药品存放和使用:药品的保存应遵守药品包装上标注的存储条件(温度、湿度等),定期清理过期或变质药品。
在使用药品时,要遵循医生的开药说明,严格按照剂量和用药时间服用。
3. 药品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皮疹等),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向医生咨询。
不能随意更改或增减药物剂量。
4. 合理用药:药品只是针对具体疾病或症状的辅助治疗,用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治疗。
不能滥用药物、共享药物、随意中断治疗等。
5. 药品安全知识普及:了解一些基本的药物知识,如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等,对于合理用药和避免药物误用非常重要。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大事,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问答题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竞赛问答题1. 什么是食品药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是指食品和药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污染、不产生毒性或不良反应,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2. 为什么食品药品安全非常重要?食品药品安全对人们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不安全的食品和药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药物反应、过敏等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3. 食品和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等。
药品安全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
4.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增加食品特性,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物质。
例如防腐剂、色素、增味剂等。
5.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食品和药品?首先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和药品,查看产品标签和生产日期。
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6.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哪些?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菌会导致食物中毒和胃肠道感染。
7. 如何避免食物中毒?为了避免食物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食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 煮熟食物,特别是肉类、禽类和海鲜。
- 注意存储温度和时限,避免食品变质。
- 注意餐具、水源和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
8. 如何避免药物过敏反应?避免药物过敏反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在使用药物之前,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
- 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应听从医生的指导。
- 严格按照医生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药物。
9. 如何辨别假药和劣药?辨别假药和劣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购买药品时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院药房。
- 查看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注意是否有防伪标识或批号。
- 注意药品的外观、颜色和质地是否正常。
- 药品的价格不宜过低,过低的价格可能是假药的标志。
10. 如果发现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应该怎么办?如果发现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向当地食药监部门或投诉热线举报,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食品药品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食品药品的安全知识有哪些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在关注食品药品安全,但是大多数的人不知道食品药品安全的一些知识。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一、什么是合理用药?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要求是,药物适合患者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患者个体需要、疗程足够和药价。
具体标准是,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二、不同的人服用同样的药,为什么有的人有不良反应,有的人没有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等,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四、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该怎么办?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向医药专业人员咨询,可疑症状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避免再服用同样药物。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个人发现药品可疑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五、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
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者为得到欣快感而不得不定期或连续使用某些药物。
身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
用药者反复地应用某种药物造成一种适应状态,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能引起依赖性的药物常兼有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阿片类和催眠镇痛药在反复用药过程中,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身体依赖性。
可卡因、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主要引起精神依赖性,但大剂量使用也会产生身体依赖性。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100问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100问一、食品安全篇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有什么区别?答: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经有关部门认定,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的,2.3.4.5.“白发变黑”、“齿落更生”、“抗癌治癌”,或者其他类似用语;“祖传秘方”、“滋补食品”、“健美食品”、“宫廷食品”或其他类似用语;在食品名称前后,冠以药物名称或以药物图形及名称暗示疗效、保健或其他类似作用。
6.食品保持期和保存期的区别是什么?答:保持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最终使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使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7.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答: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8. 清除水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方法有几种?答:清水浸泡洗涤法;减水浸泡洗涤法;加热烹饪法;清洗去皮法;储存保管法。
9.蔬菜为什么不宜久存?答: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非常危险的,危险来自蔬菜含有的硝酸盐。
硝酸盐本身无毒,然而在储藏了一段时间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这却是一种有毒物质。
10.?11.1~2天。
12.答: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化学成分。
这种成分本身并无毒性,但是当它进入人体被氧化后,会迅速生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
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3~20毫克秋水仙碱,可以导致死亡。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1、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2、在您选购食品时,务必做到“六不买”(1)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在您选购食品时,尽可能选择在大中型商场、超市、粮油专卖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证照齐全的食品店等正规店铺购买。
如果您购买的食品是在无证、无照经营的摊贩或流动商贩处购买的,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您将很难追偿或索赔,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2)有包装的食品标签内容不全的不能买。
标识内容不全、不清楚的包装食品,一般都不是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3)感觉不好的食品不能买。
感觉不好的食品是指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絮状物、结块、异物、发粘、返砂、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油脂酸败、霉变生虫、腐败变质等现象。
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4)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不能买。
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是指一些不法分于为谋取暴利对食品采取掺兑、替代、抽取、粉饰、混充、假冒等手段,使食品质量降低,有的甚至带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建议您最好到正规的店铺购买,以防上当受骗。
(5)露天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露天经营的食品一般情况下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器具,其食品极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您的健康。
(6)过期食品不能买。
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一旦过期,食品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有的甚至会变质,食用后可能影响到您的健康,还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这样的食品不能卖。
3、经营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销售明知是过期、变质、掺假掺杂、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除接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处罚外,消费者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经营者支付10倍价款,最低1000元的惩罚性赔偿。
如消费者购买了一袋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奶粉,支付的价款是15元,那么在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向经营者要求10倍价款的赔偿,因为150元达不到最低赔偿,所以是最低1000元的惩罚性赔偿。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者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食品安全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1.2 为什么食品安全重要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传染病等健康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1.3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国家食品安全法: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规范。
- 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发布的具体管理措施,如卫生监督管理条例、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与预防2.1 食品安全风险源- 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通过不洁食材、不良加工环境等途径进入食品,引发食物中毒。
- 化学物质残留:农药、兽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在食品生产、采购、加工等环节中滥用或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保质期超限:食品在超过保质期后容易滋生细菌或产生有害物质,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2.2 食品安全预防与控制- 从源头控制: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食材质量安全。
- 规范加工操作: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卫生管理,确保工艺规范和卫生条件符合要求。
- 安全储存与运输:采取恰当的储存、运输方式,防止食品变质、受到污染。
- 定期检测与监控: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对食品进行定期抽检,并监测市场上的食品质量。
第三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3.1 HACCP体系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是一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分析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危险点,并设定关键控制点来确保食品安全。
3.2 GMP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规范,要求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3.3 ISO 22000ISO 22000是国际上通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食品企业建立和实施全面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全程的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一、食品安全知识1、什么是假冒伪劣食品?如何识别假冒伪劣食品?假冒食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
伪劣食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食品。
假冒伪劣食品的识别方法有:(1)观察食品的外包装:观察食品的包装是否存在破损、漏气和胀袋等现象,有则不能食用;观察食品的包装上是否标志有厂名、厂址,厂名和厂址是否一致,无或不一致则不能食用;观察食品包装上是否印制有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有效使用期限,无则不能食用。
(2)观察食品标志:我国批准销售的食品,均有质量安全标志,即“QS”标志。
观察食品有无QS标志,并且看QS标志是否清晰。
2、购买到假劣食品怎么办?⑴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包装、销售票据或小票)。
⑵拨打举报电话(12331)向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举报。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将派人进行核查,确属假劣食品,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将进行处罚,并可要求对方支付消费者食品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3、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有:(1)生熟交叉污染(2)患病操作人员带菌污染(3)食物未烧熟煮透(4)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5)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4、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食物中毒?(1)、在外面吃饭要到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饭店吃饭。
(2)、在家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烹调食品要熟透。
未经烧煮的食品通常带有可诱发疾病的病原体,只有彻底烹调才能杀灭各种病原体,而且加热要保证食品的所有部分的温度至少达到70摄氏度以上。
2)立即食用煮好的食品。
食用在常温下已存放4至5小时的食物极不安全,这是因为烹调好的食品冷却至室温时,微生物就开始繁殖,微生物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可致进食者中毒,放置的时间越长,危险性就越大。
3)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这种情况往往是大意、或不良习惯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假药?按假药论处的情形有哪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3)变质的;(4)被污染的;(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什么是劣药?按劣药论处的情形有哪些?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3)超过有效期的;(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药品广告和药品价格的主管部门是食品药品监管局吗?不是。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机关。
各级物价部门是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机关。
到药店购买药品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一是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
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店堂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是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请向店内的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治疗什么病。
三是购买处方药时必须要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为了您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您处方药。
四是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
五是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向店内的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
六是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的药品。
七是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依据。
怎样识别伪、劣药品?(1)看标签:购买整瓶、整盒的药品,要先看标签印刷得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
国家规定药品的标签必须印有注册商标、批准文号、药品名称、产品批号、生产企业。
其中商标和批准文号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2)看药品: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见有发霉、潮解、结块或有异臭、异味;片剂色泽不一致者,即可视为劣药。
标签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3)看药的真假:游医和地摊药贩以及“卖艺人”,这些人为了赚钱,大都信口开河,或说“奉送”;或说“无效退款”等,实则他们在欺骗人,卖的是假药。
街头墙上张贴的广告,吹虚所谓“祖传秘方”、“包治”某某的药,基本上都是假药。
求神弄鬼“讨来”的药,不需鉴别,都是假药。
价格贵的药品是否更安全有效?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病的效果。
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
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安全有效的药品。
目前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有哪些?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三环锡、氰化合物、3911、久效磷、1059、1605、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灭百可,林丹、西力生、赛力散等。
食物中毒应如何处理?饮食不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凡是吃了有毒的食物得病的,就叫做食物中毒。
人吃了有毒食物后,多数在几小时内发病,一般以急性胃肠炎最为多见。
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的还可以引起死亡。
①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抢救越早效果越好。
急救的原则是尽快清洗和排出同肠道内的有毒物质,防止毒物被吸收,并给予对症治疗。
症状重的应住院治疗。
②催吐:让病人呕吐是排出胃内有毒食物的最重要的方法,而且简单易行。
一般在食后4至6小时内部应及时进行催吐,但对肝硬变、胃溃殇患者禁忌催吐。
常用的催吐方法是: 剌激咽部:利用手边方便的东西如筷子、压舌板、笔杆、鸡翎或或手指刺激咽后壁,使之引起呕吐反射。
有时由于食物过稠,不易吐出和吐净,可让患者喝点温的清水,然后再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吐物中没有食物为止,或口服1:1000的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有刺激胃粘膜的作用,可引起呕吐。
一般毒物吸收后多由肝脏解毒或由肾脏随尿排出,能饮水的病人口服大量液体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排毒方法。
饮用豆浆应注意什么?①一定要将豆浆彻底煮开,否则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②豆浆中不能冲入鸡蛋。
③不要空腹饮豆浆。
④不要用保温瓶储存豆浆。
⑤不要过量饮豆浆。
10楼如何食用和保存酱油?酱油最好勿生吃。
酱油不经过加热也可以食用,但是,由于酱油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常因卫生条件不良而造成污染,甚至混入肠道传染的致病菌,人吃生酱油后,对健康很不利。
据科学实验证实,伤寒杆菌在酱油中能生存20天,痢疾杆菌在酱油中可生存2天。
酱类食用后易产酸,胃酸过多的胃病患者要慎食。
蔬菜为什么不宜久存?①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非常危险的,危险来自蔬菜含有的硝酸盐。
硝酸盐本身无毒,然而在储藏了一段时间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这却是一种有毒物质。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可生成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
②蔬菜中硝酸盐来自肥料。
化肥本身没有毒,给蔬菜施肥也没有错。
问题在于人们往往大量地、单一地施用氮肥,这就超过了植物的需求量,或是在采收之前还在施肥。
由于植物来不及把它们全部合成营养物质,只好以硝酸盐的形式留在蔬菜中,成为隐患。
营养丰富的绿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根类、茄果类蔬菜更高。
③储存过久的蔬菜不仅产生有害物质,而且可造成营养素的损失。
实验证明,在30℃的屋子里储存24小时,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而亚硝酸盐的含量上升了几十倍。
因此,在市场上采购应当挑选新鲜的,不应贪图便宜而购买萎蔫、水渍化、开始腐烂的蔬菜。
萝卜和水果能同时食用吗?虽然萝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水果也含大量维生素,但两者不能同时食用。
因为萝卜被摄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产生一种叫“硫化氰盐”的物质,并很快代谢成硫氰酸;而柑橘、苹果、葡萄和梨等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中有黄酮类物质,该物质在人体肠道内能被细菌分解转化成羟苯甲酸和阿魏酸,两者可加剧硫氰酸的抑制甲状腺作用,日久,可能诱发和导致甲状腺瘤。
因此,萝卜与水果不宜同食。
◆吃剩饭为什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剩余饭菜如保管不当或再食用前不能充分加热,使剩饭菜中已繁殖的大量细菌不能被杀死,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食物中毒症状。
▲储存食品应做到哪四防?防蝇、防尘、防鼠、防潮(防霉或防腐)。
●金属容器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存放酸性食品?因为酸性食品可与金属容器发生化学变化,贮存时间越长,金属溶出越多,达到一定量就引起中毒。
◆为什么冰箱不能长期保存食品?因为冰箱的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速度而不是杀灭细菌,储存时间较长,细菌仍不断缓慢繁殖而增多,从而引起食品腐败。
▲食品的保存日期和保质日期怎样区别?①保存日期:指预示在任何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
在此之后,该食品不再适用于食用;②保质日期:指预示在任何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质量的日期。
在此期间,食品完全适用于出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
●为什么街头油炸臭豆腐吃不得?油炸臭豆腐这种吃食在制做工艺上是不科学的,在臭豆腐的加工制做过程中,需用一种化学制剂为载体,普通豆腐经过这种化学制剂溶液的浸泡,很快就反应生成一种叫做硫化氢(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有臭鸡蛋气味,低浓度接触仅刺激呼吸道及眼的局部,高浓度时会使人感到头痛、头晕和恶心,甚至使人死亡)的物质,臭豆腐的“臭味”其实就是这种叫硫化氢的东西在起作用。
通过这种程序制做出来的臭豆腐,人吃了绝对是对身体有害的。
▲吃胡萝卜对身体有那些好处?胡萝卜的奇妙功效在于当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消化道后,能增强人体的抗癌能力。
这是因为经过消化的胡萝卜,可转化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不仅对眼睛和皮肤有保健功能,经研究发现,维生素A对胃癌、膀胱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而且,胡萝卜素还含有维生素C和木质素等多种成分,同样具有抗癌功效。
胡萝卜无论采用何种烹饪方法,其中的胡萝卜素都不会完全破坏。
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维生素,无论烧煮或炖汤,只要加入适量的肉类,就可起到助溶的作用,方便吸收。
■那些食物不宜直接“解饿”?①牛奶、豆浆这两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空腹饮用,蛋白质将“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
正确的饮用方法是与点心、面饼等含面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后两小时再喝,或睡前喝均可。
②空腹饮用酸奶,会使酸奶的保健作用减弱,而饭后两小时饮用,或睡前喝,既能促进消化,又有排气通便的作用。
③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人体短时间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值,使血液中的血糖骤然升高,容易导致眼疾。
而且糖属酸性食品,空腹吃糖还会破坏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各种微生物的平衡,对健康不利。
④柿子、西红柿含有较多的果胶、单宁酸,上述物质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凝胶块,易形成胃结石。
⑤香蕉中有较多的镁元素,空腹吃香蕉会使人体中的镁骤然升高而破坏人体血液中的镁钙平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⑥山楂、橘子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骤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胀满,吐酸水。
⑦白薯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引起烧心等不适感。
怎样有效去除蔬菜农药残留?①淡盐水浸泡;②碱水浸泡;③开水烫;④日光照;⑤淘米水浸泡。
◆为什么大米会陈化,怎样防止大米陈化?①大米经过长时间的贮存后,由于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大米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会发生各种变化,使大米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毒素等)。
贮存时间、温度、水分和氧气是影响大米陈化主要因素,另外大米品种、加工精度、糠粉含量以及虫霉危害也与大米陈化有密切关系。
大米陈化速度与贮存时间成正比,贮存时间愈长,陈化愈重。
水分大,温度高,加工精度差,糠粉多,大米陈化速度就快。
不同类型的大米中糯米陈化最快,粳米次之,籼米较慢。
②普通大米在水中淘洗,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而且在淘洗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损失相当大。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普通大米经过淘洗,蛋白质损失达5.5%-6.1%、钙损失达18.2%-23.3%、铁损失达17.7%一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