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土地理

合集下载

公基-山东省情

公基-山东省情

理论攻坚—山东省情 1第一章山东地理概况一、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省会为济南市。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4 省接壤。

东西长 721.03 千米,南北长 437.28 千米,全省陆域面积 15.58 万平方千米。

二、地形地貌( 一) 地形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

(二) 地貌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台地等基本地貌类型。

境内平原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三、河流湖泊( 一) 河流山东省水系比较发达,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

(二) 湖泊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

北五湖包括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

四、海岸海域( 一) 海岸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大陆海岸线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全长约 3345 千米,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 1/6。

(二) 海域全省海洋面积 15.96 万平方千米,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 37%。

近海海域中分散着众多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南长山岛。

五、气候( 一) 气候类型山东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二) 气温和降水全省年平均气温基本遵循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规律,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总体来看,年平均降水量南多北少。

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夏季。

六、海洋资源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中国对虾、扇贝、皱纹盘鲍、刺参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七、植物资源境内有各种果树约90 种,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

山东主要土壤类型分析

山东主要土壤类型分析

(二)成土条件:
1、气候:处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山丘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风化及成土作用多发生在夏季,降雨量500~700mm。
2、植被:自然植被,夏绿阔叶林,伴生旱生森林及灌木,但多数已被垦
殖,现在为次生林,侧柏石质山地无植被。 3、地形:低山丘岭,山麓平原,河谷阶地。 4、母质:碳酸盐类母质,黄土及黄土性沉积物上。
(三)主导成土过程: 1、粘化过程:残积粘化及淋溶粘化同时进行,有一深厚的粘 化层。 2、钙化过程:CaCO3的淋溶,淀积明显,土壤正处于脱钙 阶段,沉积层中有菌丝体,砂姜。
3、生物积累聚积过程:比棕壤弱,因褐土必须脱钙至一定程
度时植物才能生长 (四)土壤属性: 1、剖面形态:
A B Bca C D
⑴前震旦纪的黑云母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片岩、石英岩, 面积最大;
⑵中生代的花岗岩常穿插侵入在变质岩区,构成较大山体的山岭
和顶峰(如崂山); ⑶另外也有沉积岩:砂岩、页岩、砾岩、粉砂岩; ⑷玄武岩在蓬莱一带有出露。
这些母岩的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是山丘土壤的主要母质,
另外第四纪松散积物很多,有黄土及黄土状堆积物,沿海一 带有宽窄不一的海洋沉积物。 3、气候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在750— 850mm,干燥度1.1—1.2,年均温在11.0—12.0℃,温暖湿润 的气候,造成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较强烈,土壤 微酸性,沉积粘化明显。
二成土条件地形起决定作用平坦低洼地下水排泄不畅各种湿生和水生型草本植物曾茂盛生长为黑土层中腐殖质的形成积累提供了条件且为湖积母质含较多游离碳酸钙是地下水碳酸氢钙的富集区三成土过程1草甸潜育化过程草甸景观生物积累强烈积累腐殖质并使土壤浸染为暗黑色的黑土层
第六章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

最新青岛地理会考——山东省(青岛市)乡土地理资料

最新青岛地理会考——山东省(青岛市)乡土地理资料

2016青岛中考—乡土地理一、位置:1、纬度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地处中纬度、北温带(暖温带)。

2、海陆位置:山东省东临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望。

自北向南依次与冀豫皖苏相邻。

3、青岛(36°N ,120°E )地处东八区,临黄海。

二、地形:1、山东省地形以平原(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丘陵(山东丘陵)为主。

2、著名山脉:东岳泰山(山东境内最高点)、崂山(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

三、气候: 1、气温分布规律 2、降水分布规律: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和夏季风3、青岛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4、温度带:暖温带 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6、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四、河流:1、水源补给以降水为主。

2、水文特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有凌汛(黄河山东段)、水位季 节变化大。

3、黄河下游有“地上河”现象。

4、山东省内的主要河流(湖)有黄河、京杭运河、大沽河(青岛)、微山湖等。

五、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胜利油田(东营)、招远金矿(烟台)、兖州煤矿(济宁)等。

2、新能源:核电:山东的核电群集中在烟台市和威海市这两个地级城市,包括三个核电项目:海阳核电站、乳山核电站和荣成核电站。

2015年11月14日,海阳核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已全部送电成功,标志着海阳核电站送出工程竣工投运。

③ ② ①建成意义:①缓解岛城的用电紧张状况。

青岛目前电力供应格局单一,完全依靠火力发电,电煤资源供应日趋紧张,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岛城用电紧张的局面。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减轻环境污染状况;④拉动地区经济发展;⑤增加就业机会等。

3、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4、水资源: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

可爱的家乡——山东-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可爱的家乡——山东-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可爱的家乡——山东导入在初中地理下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中国各地的地理知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我们中华大地上的一个美丽而又富有特色的地方——山东。

在课程中我们将会了解山东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一起来探索这个魅力无穷的地方吧!一、地理位置山东位于中国东部、黄海之滨,东临渤海,南接江苏,西毗安徽、河南,北靠辽宁。

总面积15.5万平方千米。

山东省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

主要河流黄河流经全省西部,是我国的重要河流之一。

二、自然环境1. 气候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冬季稍冷,夏季适宜,四季分明。

东部海岸地区气温相对较低,特别是冬季寒冷,温度很少超过零度。

2. 地貌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其地貌特征是以平原、丘陵为主。

山东的山区分布在东南部、以及山东与河南交界的临沂一带。

泰山位于山东境内,是我国五岳中的第一峰。

3. 植被山东省的植被资源相对丰富,以草原、林地、盐渍沼泽等为主。

由于山东地处季风区域,呈现出四季分明,并且降水分配不均,决定了山东的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和温带草原为主。

同时,山东也是重要的果林种植区之一,以苹果、梨、桃等为主要果蔬品种。

三、历史文化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明和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山东也是中国的道教发源地之一,泰山被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

山东的文化古迹众多,其中包括春秋时期的鲁国文化和周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孔、墨等人的思想文化等。

四、经济发展山东经济基础扎实,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在全国省区市中名列前茅。

山东既是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又是商贸服务业发达的省份之一。

其工业重点是机械、电子、化工、钢铁、纺织、食品等领域,拥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

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山东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可以配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乡土地理提纲 济南

乡土地理提纲  济南

济南——荡荡悠悠泉上船摘要:泉水是济南最具特色的城市自然景观。

济南的城市沿革、文化蕴涵、风土人情,无不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亲近的关系。

泉水不仅是大自然赋予济南的天然名胜,也是蕴涵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

所以,泉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济南城市意象。

济南的泉水是天然名胜和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典范。

泉水在哺育和滋养人类生命的同时,还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成为流淌在城市文化中绵延不绝地的文化底蕴。

泉文化不仅为济南平添物色之美、人文之韵,还以其智慧性、哲理性与审美价值彰显着这座古朴之城的灵动之性。

因而,泉文化是最具济南特色的城市文化。

关键词:泉济南城市意象人文解读前言:泉激发人的灵感,鼓舞人的斗志,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胸臆。

无怪乎诗圣杜甫发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赞誉。

金末元初的大作家元好问也曾感叹曰:“羡煞济南山水好, 有心常做济南人”。

济南泉水盛,济南名泉多,济南泉水美。

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以及章丘的百脉泉,最负盛名。

济南泉水,千姿百态,或白浪翻腾,如银花玉蕊;或晶莹温润,如明珠璎珞;或如洪涛倾注,虎啸狮吼;或如细雨潇潇,冰弦低语。

在济南逗留的越久,就越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古朴和韵味,泉生济南。

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城市,能将山、泉、湖、河、城如此多美好元素融合得这么和谐自然。

也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像济南这样把泉水放在自己的心中,由内而外慢慢地沁出。

1.济南泉水的形成2.济南泉水的分区3. 特色名泉简介3.1 名泉七十二3.2 趵突泉3.3介绍柳絮泉3.4介绍黑虎泉4.泉城茶事-------泉水与茶文化5.游览名泉赏析名联5.1约突泉.5.2珍珠泉5.3鹅泉5.4难老泉6.文化之泉6.1济南城市意象的人文解读6.2水文化6.3名士文化。

专题9乡土地理山东青岛

专题9乡土地理山东青岛

山东局部地区图 八年级地理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9乡土地理——山东省 青岛市【复习目标】1.了解山东省的简称及“齐鲁”由来及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了解山东发达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山东省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说出影响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

【复习过程】一、自然地理环境1.名称:山东简称__________,省会城市_______,山东又称__________,春秋战国时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

2.位置:(1)纬度位置:山东省位于34°N—38° N之间,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位于高中低纬度的______纬度地区。

(2)海陆位置:山东省地处_________半岛,位于_______下游,北临A_______海、东临B________海。

(3)相对位置:山东省西与________省、_______省为邻,南与_______、_______省为邻。

山东半岛与______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3.地形:(1)山东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甲__________丘陵,乙___________平原,山东省的最高点为位于中部的_______山,山东东部最高峰是位于青岛的_______山。

(2)山东省以_______、________地形为主,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气温降水图 山东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山东省7月气温分布图 山东省1月气温分布图 4.气候:(1)山东省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温度带)带,____________(干湿区)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山东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山东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地理第十六章济宁乡土地理复习课件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地理第十六章济宁乡土地理复习课件

色、具有多元性和兼容性、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
3.人口及分布 (1)济宁市的人口增长比较迅速,总人口846万人(2011年 末),人口密度约为770人/平方千米,高于全省的605人/
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多。尽管计划生育
政策贯彻得力,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全市每年净增人口 达3.65万人。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仍十分严峻。
(八)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1.环境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气环境呈恶化趋 势;水污染相当普遍;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为集中,以煤矸 石和粉煤灰为主;农业生态环境呈逐年恶化趋势。
2.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要采取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
针,集预防、治理、保护于一体。预防要从根本上杜绝新 污染源,重点治理水污染;要重点做好植树造林工作,适 度扩大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
3.自然风光秀美,其中以雄伟奇秀的峄山、万顷碧波的南 四湖、神奇的梁山、千姿百态的泉林泉群及国家级森林公 园石门山最引人入胜。
(七)组群式的城市格局
1.城市规模构成中,中小城镇在数量上居主导地位。 任城 已达大城市规模,_______ 邹城 已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_______
_______ 兖州 、曲阜均为小城市。四城市“组群式”特征非常 明显,功能互补性较强,并且各具特色。
(2)水资源:全市淡水储量近60亿立方米,占山东省的六 分之一,是山东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年际、季节 和区际水资源利用不平衡。 少 (3)土地资源:土地面积较大,人均占有量_____;地形复 杂,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土壤类型多样,中高产田居
高 ,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多;开发利用率_____
(4)森林资源:东部山区森林面积较大,曲阜_______ 石门 山、 泗水_______ 凤仙 山等林木茂密,其中石门山已批准为国家级 森林公园。

山东乡土地理知识要点(答案)

山东乡土地理知识要点(答案)

山东乡土地理知识要点参考答案1.C2.D【解析】1.山东旅游资源丰富,人们常说其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其中“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是指黄河,“一圣人”是指孔子。

①河段是黄河下游在山东河段,该河段为“地上河”,水流平缓,水能资源不丰富,航运价值不大;该河段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因该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春季易发生凌汛现象;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该河段的汛期出现在夏季,②④⑤正确。

故选C。

2.“一山”是指②泰山,“一圣人”是指孔子,A正确。

山东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正确。

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春季因降水量少,蒸发旺盛,需水量大,易发生春旱,C正确。

A-B 之间的铁路线是东西向的济青铁路,而京沪线是南北向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山东简称“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

山东地势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

3.D【详解】青岛、烟台、日照是山东的海港,ABC不符合题意;连云港是江苏省的海港,不属于山东海港,D符合题意。

故选D。

4.A5.D【分析】4.读图可知,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故A正确;根据纬度划分,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山东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故B错误;山东大致位于115°E~123°E之间,故C错误;山东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5.读图可知,淄博大致位于山东省中部,故A错误;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方分界线,也就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淄博处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故C错误;山东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和北方水果的主要产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乡土地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地形地貌]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

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

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

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万余平方公里。

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山东省人口9367万(截止至2007年底),是中国人口第二大省。

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左右。

【行政划分】山东省会济南。

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省总计17个地级市: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临沂、日照、烟台、威海、泰安、莱芜、聊城、菏泽、枣庄、济宁、德州、滨州、东营市,140个县级单位(其中市辖区49,市31,县60),1931个乡镇级单位(其中街道办事处460,乡277,镇1194)。

[历史]山东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约7000--4000年之间,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

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

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

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枣庄石榴、大泽山葡萄以及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潍坊萝卜等都是山东久负盛名的特产,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

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

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

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

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5种。

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

水资源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

根据山东1956—1999年实测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为222.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2.57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69.65亿立方米。

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黄河高村站1951—2001年资料)为376.1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是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四位。

海洋资源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

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浅海贝类百种以上。

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此外,山东已建成多处大中型盐场,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

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400多万亩,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类70多种。

旅游资源山东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大省,又是旅游资源大省,资源种类、规模、品味和布局均属全国上乘。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泰山从这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由这里入海,奥运从这里扬帆,足球在这里起源。

景区(点)遍布全省各地,文化、生态、乡村、民俗等资源多姿多彩。

“山水圣人”、“黄金海岸”两大旅游带优势突出。

孔子故里曲阜、五岳之首泰山代表了东方文化的高峰。

山东沿海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连成一片,成为中国独有、世界少见的海滨旅游城市集群。

遍及全省各地的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多采,极具特色。

在此基础上,以“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好客山东”为旅游整体形象品牌,整合现有资源和产品,打造山水圣人、黄金海岸、逍遥游“三大骨干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山东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

截止2007年年底A级旅游区221处,5A级旅游景区3处,4A级旅游景区38处,3A级旅游景区95处,2A级旅游景区80处,1A级旅游景区5处。

其中世界级遗产2处,分别是泰山风景名胜区和孔子故里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旅游区;还有“人间仙境”蓬莱,齐国故都临淄,“道教圣地”崂山,“世界风筝都”潍坊,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荣成“天尽头”,“泉城”济南,黄河入海奇观,“仙山之祖”昆嵛山,有着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的峄山,以集聚水浒英雄而着名的史称“八百里水泊”的梁山泊等等,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一、位置和范围1.纬度位置:山东省大致位于北纬34°~38°之间,位于北温带。

【北纬36度左右的地形剖面图,路过华北平原、山东省、黄海、青岛(北纬36度)】2.经度位置:山东省大致位于东经114°~122°之间,位于东九区(时区)。

3.海陆位置:山东省面海靠陆,东临渤海和黄海,隔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对外联系便利。

4.范围:华北平原包括西起太行山,东到渤海和黄海海滨,北依燕山,南到淮河,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北、河南的大部,江苏和安徽的北部。

【山东省的邻省】5.轮廓:描绘本区域图(华北平原各省区轮廓、海陆轮廓、渤海、黄海、朝鲜半岛、日本、黄河、京杭运河),山东省轮廓象一只头朝东伏卧在地的骆驼。

二、地形山东省地处华北平原,大部分为平原,中部和山东半岛上有山地和丘陵分布,统称为山东丘陵。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是山东省最高峰。

泰山的地质构造是地垒,地形是断块山。

【地形:地形类型+地势】三、气候、植被、自然带1.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月均温<0℃),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冬春旱灾影响的农作物是小麦】2.温度带:根据≥10℃积温,我国自南向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山东和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农作物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日照市也是暖温带】3.降水和干湿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分布趋势为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山区多于平原。

位于半湿润地区,但山东半岛东部因为位于沿海,降水多,属于湿润地区。

【原因:夏季风的进退、、】4.植被和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气象灾害:旱涝、低温与霜冻、干热风、冰雹等。

四、水文:1.主要河流:华北平原地区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淮河、京杭运河等。

2.黄河、海河的水文特征:(1)水量较小,因降水较少。

(2)含沙量大,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

【含沙量从孟津到入海口逐渐降低】(3)冬季结冰:1月月均温在0℃以下。

3.黄河断流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

(1)原因: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主要原因):上游沿岸地区过度引水。

(2)影响:①给下游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②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③影响下游大堤的防洪能力。

(3)应对措施:①统一调配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②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③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④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如中游黄土高原地区);⑤节约用水。

比如在农业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工业中治理水污染,循环利用水资源。

⑥提高水价;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4.黄河凌汛问题(1)现象:河流在水文上冰坝阻塞水流时水位升高的现象(2)成因:①发生地区:最冷月月均温低于0℃;②发生河段:黄河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宁夏、内蒙古)和下游山东境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即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的河段;③发生季节:初冬河水开始封冻,或初春河水开始解冻的季节;④现象:纬度较高处水面封冻,纬度较低处的水流,携带冰块不断涌来,冰块堆积成冰坝且越积越高,阻塞水流,抬高水位。

(3)危害:洪水溢出堤坝或决堤而泛滥成灾。

(4)措施:用飞机、大炮等炸开冰坝,排除冰块,降低水位。

【今年好像动用了无人机】5.京杭运河(1)开凿时间:隋朝(2)沟通水系:自南向北依次是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且经过山东省的南四湖。

(3)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北起北京,南到杭州,自北向南依次流经京、津、冀、鲁、苏、浙。

(4)历史上的作用:沟通我国南北,是历史上南粮北运的大动脉。

(5)现在:济宁以南还能通航,北段已淤积为陆地。

目前成为南水北调(东线)的线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