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学习300字
《三字经》读后感(通用25篇)

《三字经》读后感《三字经》读后感(通用2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字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字经》读后感篇1自宋朝开始,《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大约一千一百多个字,已算得上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极易成诵。
其内容,包括我国的传统教育,农业、地理、天文以及道德,还有一些民间传说等受到历代世人们所传承。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讲的是西汉人路温舒用蒲草编成席子用来抄书;公孙弘自己制作竹简用来抄书。
他们的生活都很贫苦,没有钱来买书,但是自己却能做到勤奋自勉、刻苦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练,自勤奋。
”讲的是汉代时期的孙敬为了防止自己读书时打瞌睡,把头发吊在了房梁上;战国时的苏秦读书犯困的时候,就会用锥子来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
学习时,懒惰便是最大的敌人,好学之心,便可使你在学习之路上所向无敌。
你望天上繁星点点,一颗星星有它不同的意义,独一无二,可能它们的形状会相同,可每颗星星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不是吗?正如《三字经》一般,每一句,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代表了不同的道理,彰显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所以,学好《三字经》,不仅能在学习上给予自己莫大的帮助,更是对古人们智慧结晶的尊重。
《三字经》读后感篇2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教师让我们读“三字经”,每一天放学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们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象唱歌一样的齐声朗读,对于“三字经”的资料没有太多的理解,此刻,再次听到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背诵“三字经”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们的样貌。
“三字经”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特别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两句话,使我深有感触、至今难忘。
这个故事讲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迁住所,孟子不好好学习,母亲就割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来让孟子明白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优秀5篇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优秀5篇字经优秀读后感200字篇一三字经这本书内容丰富,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本书里有原文欣赏、精彩解说、故事链接。
我们先解识一下吧,如第一句说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
小时候,这种天性人人都相近,差别不多。
但是长大后,每个人受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之分。
于是原来都是善良的本性,因此而相差得越来越远,形成了有善有恶的分别。
就如孟母三迁的道理是一样的。
孟子家第一次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学下葬祭祀人的样子,孟母看见了就把家搬到了市场旁,可孟子又学小商贩的叫卖声,孟母只好又把家搬到学校旁,孟子这才开始认真学习了。
每一本书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师让我更加聪明起来。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篇二放暑假,爸爸让我背三字经,我同意了,于是我的三字经旅途就开始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九岁就知道孝顺父母,我十岁了,还让父母操心。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蔡文姬从小喜欢听琴,久而久之,她能从琴中听出弹奏者抒发的心声。
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从小喜爱读书,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了。
她们不过是两名弱女子,但却如此聪明过人比我聪明上一百倍。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凡是勤学钻研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懒惰嬉戏的人,不仅无益反倒有害。
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自勉自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暑期,我看了一本书叫《三字经》,里面的字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里面有怎么教做人的,怎么做事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意思是:汉朝人孔融四岁时就把大梨让给哥哥吃。
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扩展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学会计算,懂得文理。
还有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长辈和晚辈之间要注意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要注意守信用和讲义气,君主对臣子要敬重臣子君主要负起责任,尽心尽力做事。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挑选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篇1】读完了《三字经》这本书,我的心里有许多的想法,在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他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最初的本性是一样的,可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环境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性格和爱好才有了不一样。
“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孟子”上更好的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曾经搬了三次家,终于让孟子在长大后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句话写的是东汉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点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尊敬和谦让兄长的道理和孝顺父母的道理一样,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我们不光要孝敬父母,还要谦让自己的兄弟姐妹。
让我们一起学习《三字经》,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养成讲礼貌,爱学习,爱劳动的习惯,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篇2】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啄,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一句话。
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
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
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
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300字范文10篇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300字范文10篇《三字经》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小百科全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读三字经心得体会300字10篇,方便大家学习。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300字1《三字经》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孔融有七个兄弟,他排行第六位。
四岁时,他就已经懂得谦让之礼了。
有一天,邻居给他家送来一筐梨,孔融从容地选了一个小梨,把大梨让给了哥哥们吃。
大人问孔融为什么挑小梨呢?他回答说:“诸兄年长,正宜用大的。
我乃小弟之辈,年尚幼小,自应取小,‘犯上’不妥。
”这个故事被广为传颂。
这个故事对应的三字经是: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三字经》让我在愉悦的阅读氛围内汲取知识养料;精彩的内容配以精美的插图,给我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我相信这本书不仅可以激发我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丰富我的内心世界,提高我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从而达到启迪智慧和净化心灵的作用,愿这本书成为父母教育我的得力助手,成为我成长中的好朋友!我真诚地希望我能与经典同行,收获知识,获取快乐。
读三字经心得体会300字2今天,我们听了复旦大学钱文忠的“讲解《三字经》”第一、二集。
虽然只有原文六句,但是这六句却在钱文忠教授独树一帜的讲法中变得趣味盎然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字经》是宋朝时的儿童启蒙课本,内容通俗易懂。
钱文忠教授之所以能让这有点枯燥乏味的简单文字,让人理解起来如此传神,还是因为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
他在每一段话的背后加上一个轻松、诙谐的小故事。
通过第1、2课(集)的学习,我们已初步领悟到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知道了“五子登科”、“才高八斗”等成语的由来。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曹操四子的故事。
传说曹操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曹植、曹丕、曹彰、曹冲。
这四个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性格各异,又不像亲兄弟。
曹植才高八斗、憨厚老实,喜欢吟诗作画,才华横溢。
曹丕__诈、贪婪,占有欲很强。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1我愿做一只小鸟在书的天空飞翔,我愿做一条可爱的小鱼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愿做一只小小的书从在书的世界读全世界的书。
这个月我读了国学启蒙的精典《三字经》。
这本书的外皮是黄色的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那个男生在读一本书小女生在旁边看着小男生读书在书中有三字经,又有一点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我最喜欢的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是《和氏璧》这个故事里讲的:“何氏在上山捡到一块玉石,他献给了当时的国王楚力王,历王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断了他一条左脚。
他又献给了武王,武王也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下了他右脚。
后来文王发现这是一块好玉,人们为了纪念他发现这个玉,玉就叫《和氏璧》。
《和氏璧》虽然名贵,可不被打磨只是一块石头。
这个故事主要讲玉石不被打磨就不能成为一块精品好玉。
我读了这本书不仅会背三字经,还学会做人的一些道理,大家快来读一读这本书吧!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2我愿做一只小鸟在书的天空飞翔,我愿做一条可爱的小鱼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愿做一只小小的书从在书的世界读全世界的书。
这个月我读了国学启蒙的精典《三字经》。
这本书的外皮是黄色的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那个男生在读一本书小女生在旁边看着小男生读书在书中有三字经,又有一点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我最喜欢的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是《和氏璧》这个故事里讲的:“何氏在上山捡到一块玉石,他献给了当时的国王楚力王,历王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断了他一条左脚。
他又献给了武王,武王也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下了他右脚。
后来文王发现这是一块好玉,人们为了纪念他发现这个玉,玉就叫《和氏璧》。
《和氏璧》虽然名贵,可不被打磨只是一块石头。
读三字经有感精选作文300字5篇

读三字经有感精选作文300字5篇推荐文章读《三字经》有感500字作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300字范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400字范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200字范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300字10篇热度:《三字经》全文仅一千一百多字,内容却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社会家庭、历代兴衰、文化变迁,应有尽有;其中更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全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读三字经有感从我上一年级时,学校就要求背诵《三字经》现在我都能背下来了,我从中能悟出了一些道理。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的意思是“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人的性情才有很大的差别,不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得到改变,所以从小关心教育儿童非常重要。
”还有“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是说“子女不用心学习是不应该的,年纪小不努力,长大了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还有什麽用。
古代人都知道这些道理,我做为一个小学生更要发奋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暑期,我看了一本书叫《三字经》,里面的字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里面有怎么教做人的,怎么做事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意思是:汉朝人孔融四岁时就把大梨让给哥哥吃。
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扩展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学会计算,懂得文理。
还有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长辈和晚辈之间要注意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要注意守信用和讲义气,君主对臣子要敬重臣子君主要负起责任,尽心尽力做事。
看完让我懂得在家里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做人守信用,负责任。
读三字经有感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我最喜欢一本书名为《三字经故事》的课外书。
爸爸对我讲《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学教材,流传近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现在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优秀范文《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三字经》读后感3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三字经》读后感300字1妈妈给我买了本国学三字经,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
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
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2从一年级开始,爸爸就让我朗读《三字经》了。
虽然我那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但是读起来依依呀呀的倒是别有一番韵味,朗朗上口。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能将其背得滚瓜烂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从中悟出了些道理,也慢慢明白了爸爸一直鼓励我背《三字经》的一片苦心。
《三字经》中有很多让人感人的故事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曾子杀猪传千古”。
有一日,曾子和他夫人要一块去赶集,曾子的儿子死活不让自己母亲走,母亲就哄孩子说:“回来给你吃猪肉!好不好!”。
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就松开了拉着母亲的手。
赶集回来后,曾子磨刀霍霍,准备杀猪。
其妻看见了说:“我是哄孩子的!”“哄孩子?以后孩子长大了哄你、我,怎么办?如何了得!”说完曾子一刀便把猪杀了。
曾子是《大学》的作者,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三字经》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它将永远鞭策着我,使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三字经》读后感300字范文一《三字经》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小百科全书。
这不,我最近读了这本叫《三字经》的书。
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种类如:名人类(孟母)、人生类季节类等等多种类型。
一篇三字经都有翻译文,原文,故事等。
在这中,我也学会不少,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对,习惯差了,人生也不好了,相反,习惯好了,人生也就好了。
这四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新的都一样,到后来习惯差了,人生也不好了,相反,习惯好了,人生也就好了。
再比如:“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这六句话说得就是无人不知的孟母,她有一个故事,叫《孟母三迁》这句话说明了我们读书要认真,要有优良的环境,如与旁边的小朋友玩来玩去的话,那么学习肯定不好。
这让我想起诸葛亮说过的“非淡泊以无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话。
三字经真让人受益匪浅。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范文二《三字经》仅仅只用几千字,就概括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很值得我们骄傲。
《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它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较好的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有关于为人的句子“首孝悌,次见闻;父子亲,夫妇顺……”有关于教子的句子“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关于历史的句子“无灭金,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读了《三字经》,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后一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他亲眼看到一位老妇人,把一根铁棒磨成绣花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一】
妈妈在庐山买了一套书给我。
这套书的总称是《中国古典文库》,里面有《三字经》、《增广贤文》和《百家姓》。
其中我最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里我最喜欢这一句三字经: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
它的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一定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
年轻人应该经常用这两句话告诫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
一读这句话,我就想起一个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
一天,他逃学去玩时,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
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杵做什么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铁杵一定会磨成针。
”李白听了,后悔自己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
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后来成为了大诗人。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二】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等等。
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讲得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告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