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300字

合集下载

三字经优秀读后感300字(精选13篇)

三字经优秀读后感300字(精选13篇)

三字经优秀读后感300字精选13篇推荐文章三字经读后感简短10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300字10篇热度:有关三字经的读后感精选10篇热度:《三字经》读后感300字10篇热度:《三字经》读后感600字范文10篇热度:《三字经》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

一篇又一篇的寓意能增进我们的知识和见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三字经优秀读后感300字,欢迎大家阅读。

三字经优秀读后感300字篇1《三字经》是一本极富哲学的书,其中浓缩了天文、地理、人格、宇宙星体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五行相克,知识量极大。

在阅读时,我遇到了困难,当然是理解上的问题。

其首篇,我认为是讲人格的,因为一开始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句讲的是每个孩子刚生下来,内心都是善良的,习性很像,但因大人,习惯差的很远。

这里才十二个字,却蕴含了大道理。

在此篇章中,相信“孔融让梨”这一段在大家心里印象很深。

因为小孔融四岁就懂得谦让,懂得照顾比自己小的人,把大梨让给他们,也懂得体谅比自己年长的人,也把大梨让给他们。

而自己却吃最小的一个梨。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这一小段,说明了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孝道,做到孝之后,再增长见识,去认真学习数字、文字。

虽然只有一小段,但富含的这里却很多。

我以后还要认真品读《三字经》三字经优秀读后感300字篇2这个寒假,我读了《三字经》,是文言文的,比较难懂,妈妈也和我一起,我们每天都学习了几句,要弄懂意思还真不容易。

《三字经》内容很丰富,有告诉我们要孝敬长辈,友爱兄弟的,有告诉我们天文地理知识的,有告诉我们历史的,还有告诉我们古人学习的故事的,读了以后觉得非常有意义,不但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还教了我们很多知识。

《三字经》虽然每句话只有三个字,很简洁,但是表达的意思又多又清楚。

古人写文章还蛮厉害的。

三字经优秀读后感300字篇3在我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读过许多三字经,其中最难忘的是“孟母三迁”的那一段。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左右推荐(3)篇2024年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左右推荐(3)篇2024年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左右推荐(3)篇2024年〖三字经读后感300字左右第【1】篇〗说起三字经大家不陌生,连小孩一般都能背一点,可是你们知道他的意思吗?恐怕你们就不知道了。

下面为你们做介绍:《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

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不可避免的含有糟粕,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人们所公认,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中有一些跟某句三字经对应的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

1、明代黄佐2、南海黎贞撰3、黎贞增广之说4、世传王应麟撰。

古人说:“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介绍完了,现在大家认为三字经这本书如何?〖三字经读后感300字左右第【2】篇〗今天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三字经”。

同学们你们对三字经要都很熟悉了吧!今天我就给你们朗诵一段吧。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优秀5篇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优秀5篇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优秀5篇字经优秀读后感200字篇一三字经这本书内容丰富,让我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本书里有原文欣赏、精彩解说、故事链接。

我们先解识一下吧,如第一句说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

小时候,这种天性人人都相近,差别不多。

但是长大后,每个人受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之分。

于是原来都是善良的本性,因此而相差得越来越远,形成了有善有恶的分别。

就如孟母三迁的道理是一样的。

孟子家第一次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学下葬祭祀人的样子,孟母看见了就把家搬到了市场旁,可孟子又学小商贩的叫卖声,孟母只好又把家搬到学校旁,孟子这才开始认真学习了。

每一本书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师让我更加聪明起来。

读三字经有感300字篇二放暑假,爸爸让我背三字经,我同意了,于是我的三字经旅途就开始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九岁就知道孝顺父母,我十岁了,还让父母操心。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蔡文姬从小喜欢听琴,久而久之,她能从琴中听出弹奏者抒发的心声。

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从小喜爱读书,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了。

她们不过是两名弱女子,但却如此聪明过人比我聪明上一百倍。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凡是勤学钻研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懒惰嬉戏的人,不仅无益反倒有害。

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自勉自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暑期,我看了一本书叫《三字经》,里面的字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里面有怎么教做人的,怎么做事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意思是:汉朝人孔融四岁时就把大梨让给哥哥吃。

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扩展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学会计算,懂得文理。

还有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长辈和晚辈之间要注意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要注意守信用和讲义气,君主对臣子要敬重臣子君主要负起责任,尽心尽力做事。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挑选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篇1】读完了《三字经》这本书,我的心里有许多的想法,在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他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最初的本性是一样的,可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环境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性格和爱好才有了不一样。

“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孟子”上更好的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曾经搬了三次家,终于让孟子在长大后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句话写的是东汉的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点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尊敬和谦让兄长的道理和孝顺父母的道理一样,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我们不光要孝敬父母,还要谦让自己的兄弟姐妹。

让我们一起学习《三字经》,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养成讲礼貌,爱学习,爱劳动的习惯,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篇2】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啄,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这是我阅读《三字经》里的一句话。

这几句讲的非常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

老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老师的懒惰。

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

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己的父母与老师。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1我愿做一只小鸟在书的天空飞翔,我愿做一条可爱的小鱼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愿做一只小小的书从在书的世界读全世界的书。

这个月我读了国学启蒙的精典《三字经》。

这本书的外皮是黄色的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那个男生在读一本书小女生在旁边看着小男生读书在书中有三字经,又有一点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我最喜欢的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是《和氏璧》这个故事里讲的:“何氏在上山捡到一块玉石,他献给了当时的国王楚力王,历王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断了他一条左脚。

他又献给了武王,武王也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下了他右脚。

后来文王发现这是一块好玉,人们为了纪念他发现这个玉,玉就叫《和氏璧》。

《和氏璧》虽然名贵,可不被打磨只是一块石头。

这个故事主要讲玉石不被打磨就不能成为一块精品好玉。

我读了这本书不仅会背三字经,还学会做人的一些道理,大家快来读一读这本书吧!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五篇2我愿做一只小鸟在书的天空飞翔,我愿做一条可爱的小鱼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愿做一只小小的书从在书的世界读全世界的书。

这个月我读了国学启蒙的精典《三字经》。

这本书的外皮是黄色的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那个男生在读一本书小女生在旁边看着小男生读书在书中有三字经,又有一点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我最喜欢的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是《和氏璧》这个故事里讲的:“何氏在上山捡到一块玉石,他献给了当时的国王楚力王,历王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断了他一条左脚。

他又献给了武王,武王也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下了他右脚。

后来文王发现这是一块好玉,人们为了纪念他发现这个玉,玉就叫《和氏璧》。

《和氏璧》虽然名贵,可不被打磨只是一块石头。

读三字经有感精选作文300字5篇

读三字经有感精选作文300字5篇

读三字经有感精选作文300字5篇推荐文章读《三字经》有感500字作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300字范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400字范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200字范文5篇热度:读《三字经》有感300字10篇热度:《三字经》全文仅一千一百多字,内容却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社会家庭、历代兴衰、文化变迁,应有尽有;其中更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全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读三字经有感从我上一年级时,学校就要求背诵《三字经》现在我都能背下来了,我从中能悟出了一些道理。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的意思是“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后天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人的性情才有很大的差别,不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得到改变,所以从小关心教育儿童非常重要。

”还有“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是说“子女不用心学习是不应该的,年纪小不努力,长大了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还有什麽用。

古代人都知道这些道理,我做为一个小学生更要发奋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三字经》有感暑期,我看了一本书叫《三字经》,里面的字都是由三个字组成的,里面有怎么教做人的,怎么做事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意思是:汉朝人孔融四岁时就把大梨让给哥哥吃。

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扩展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见闻,学会计算,懂得文理。

还有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长辈和晚辈之间要注意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要注意守信用和讲义气,君主对臣子要敬重臣子君主要负起责任,尽心尽力做事。

看完让我懂得在家里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做人守信用,负责任。

读三字经有感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我最喜欢一本书名为《三字经故事》的课外书。

爸爸对我讲《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学教材,流传近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现在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300字十篇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300字十篇

三字经读后感范文300字十篇三字经读后感300字1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的,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暑假,我重读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字经》,让我受益匪浅。

《三字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珍宝。

读起来朗朗上口,短短的文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就告诉我们:我们就像一块璞玉,要想发光,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像播种一样,只有洒下汗水,才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讲的就是黄香温席,孝顺父母的故事。

这些古朴的文字把我带入了一个爱的世界。

我的眼前,如同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炎炎夏日,黄香在父亲睡觉时,轻轻地为父亲扇凉,用孝心吹散炎热;寒风刺骨的冬天,他先睡到床上,用自己的体温暖床,再让父亲睡上去,用孝心驱走严寒。

他的孝心像春雨点点,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读着读着,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孝心女孩”——陈春林。

母亲病逝,父亲瘫痪,可这些事都没有难倒她,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重担。

用自己的孝心燃起了父亲生活的盼望,用细心地照护让父亲重新站了起来。

她带父上学的行为更是感动了很多的人,成为家喻户晓的“孝心女孩”。

无论是黄香还是陈春林,他们都用孝心给我们树立了的榜样——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这样经典的故事在《三字经》里数不胜数,《三字经》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又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发扬光大,让生活充满爱。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2《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教材,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全书三字一句,有两句一韵,共有一千多字。

所以,它也是部儿童识字课本,包括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奇,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含有丰富的典故,知识性强,全书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国学精粹中难得的启蒙读本。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三字经》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它将永远鞭策着我,使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300字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三字经》读后感300字范文一《三字经》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小百科全书。

这不,我最近读了这本叫《三字经》的书。

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种类如:名人类(孟母)、人生类季节类等等多种类型。

一篇三字经都有翻译文,原文,故事等。

在这中,我也学会不少,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对,习惯差了,人生也不好了,相反,习惯好了,人生也就好了。

这四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新的都一样,到后来习惯差了,人生也不好了,相反,习惯好了,人生也就好了。

再比如:“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这六句话说得就是无人不知的孟母,她有一个故事,叫《孟母三迁》这句话说明了我们读书要认真,要有优良的环境,如与旁边的小朋友玩来玩去的话,那么学习肯定不好。

这让我想起诸葛亮说过的“非淡泊以无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话。

三字经真让人受益匪浅。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范文二《三字经》仅仅只用几千字,就概括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很值得我们骄傲。

《三字经》中的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它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较好的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

有关于为人的句子“首孝悌,次见闻;父子亲,夫妇顺……”有关于教子的句子“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关于历史的句子“无灭金,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读了《三字经》,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后一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他亲眼看到一位老妇人,把一根铁棒磨成绣花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三字经读后感300字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300字,欢迎大家分享。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1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

我要读着本书,每一句都是三个字,后面还有小故事呢!《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人刚出生时,其禀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来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习性才会千差万别。

小故事是曹操之子,就是讲曹操的四个儿子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他们个个都有过人之处,但是性格不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和教育不同,人的性格就不同。

第二句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意思是如果对孩子不从小就进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因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发生改变。

教育好一个人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小故事是唐寅学画的内容是明朝有个画家叫唐寅,他和他的师傅沈周学画画,学了一年,唐寅觉得自己画的很好了想回家,后来他发现师傅比自己画的还好,就不想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还要专心,才能学好。

对于我来说专心我有了,可是坚强的意志力我还差一点点。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我很喜欢这本书。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2我愿做一只小鸟在书的天空飞翔,我愿做一条可爱的小鱼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愿做一只小小的书从在书的世界读全世界的书。

这个月我读了国学启蒙的精典《三字经》。

这本书的外皮是黄色的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那个男生在读一本书小女生在旁边看着小男生读书在书中有三字经,又有一点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我最喜欢的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是《和氏璧》这个故事里讲的:“何氏在上山捡到一块玉石,他献给了当时的国王楚力王,历王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断了他一条左脚。

他又献给了武王,武王也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下了他右脚。

后来文王发现这是一块好玉,人们为了纪念他发现这个玉,玉就叫《和氏璧》。

《和氏璧》虽然名贵,可不被打磨只是一块石头。

这个故事主要讲玉石不被打磨就不能成为一块精品好玉。

我读了这本书不仅会背三字经,还学会做人的一些道理,大家快来读一读这本书吧!三字经读后感300字3国学《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

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

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4每天我写完作业都要读一些课外书。

这学期,我就读了《三字经》这本书。

它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它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有教我做人的,有教我做事的,还有教我学习的……《三字经》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忧新,如:“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它让我明白从小要好好学习,不能错过最好的学习机会,更不能做一个平庸无能的人。

像“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意思是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

冬天为父母暖被窝,夏天用扇子扇凉席。

他的细心和孝顺是我学习的榜样。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而“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这句话让我体会到兄弟间要相互谦让,做兄长的要呵护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重兄长。

虽然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但我们有伙伴,有同学,所以我们对同学和伙伴也要相互谦让尊重。

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一定用学到的这些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5《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

它易读、易记、易解。

《三字经》内容很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

它会教我们知识,也会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三字经》开篇就讲了:“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意思很清楚,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

小时候,这种天性人人都很相近,但长大后,受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人的性情才有了差别。

我觉得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和谐社会环境,良好的教育氛围,做一个善良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多见识天下事理,懂得计算、计量,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我觉得这句话告诉我要做一个尊老爱幼,懂礼数的好孩子。

读完《三字经》,让我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6说起三字经,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在小时候,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

但是读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

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差别会越来越大。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

所谓“一心不能二用”。

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

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老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他的老师。

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是不是“用心专一”。

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也懂得做人的准则,古人发奋图强的故事,中国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我们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知识,比如,我读《三字经》中讲历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

这就是三字经,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引领我们走向真确方向的书。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7这几天我读了《三字经》,书中的许多告诉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源流长。

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啄,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这是我阅读了《三字经》里的一句话。

这几句讲的十分好,它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过错。

教师如果教书不严厉,那是教师的懒惰。

小时候不学习,将来长大想学也不行了。

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必须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自我的父母与教师。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从那里我们能够看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经》不可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

快和我一齐去读这本好书吧。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8自从上学期以来,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朗诵活动。

从中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其中‘’青赤黄,乃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位,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嗅。

这段话使我感受十分强烈。

这段《三字经》是教育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尤其是读了相关的故事。

我思绪万千。

陈遗是个小官他十分珍惜粮食,每天把锅巴收集起来,在一次打仗时,他们的粮食吃完了没有陈遗突然想起了锅巴,他拿出锅巴分给战士们吃,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

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的用汗水换来的。

想到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我每天吃饭的样子,要是吃米饭,我的嘴像是个漏勺一样,漏了一桌子,而且我还挑食,奶奶说我,我还跟奶奶顶嘴。

想到这儿,我感到非常惭愧,为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我从今以后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并且告诉我身边的朋友也要珍惜粮食。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9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国学丛书之一的《三字经》,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历史人物生活和学习的典故,这些故事都用三字诗歌编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便于我们记忆。

书中介绍有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四面楚歌等故事,我最为感动的几句是:”批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它讲的是西汉路温舒刻苦学习的故事。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常常借别人的书来读,一天,路温舒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蒲草的叶子很宽大,就想到要用蒲草的叶子来编成席子,在上面抄书、写字,于是他就趁放羊的时候到处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上面,他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读了很多的书,成为一名大文学家。

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有启发,首先就是做事情要有毅力,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获得成功。

其次,做事情要突破现有条件的束缚,自己去创造机会。

最后,和路温舒当时相比,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真是好太多了,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10妈妈给我买了本国学三字经,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

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

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三字经读后感300字11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三字经》的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这断话就是三字经的开头。

意思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模仿的东西不同,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