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9木质素磺酸盐在肥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
木质素磺酸盐

“木质素磺酸盐”资料合集目录一、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二、木质素磺酸盐的溶液行为及其在气液和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研究三、木质素磺酸盐的接枝共聚反应及两性木质素基絮凝剂LSDC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四、蔗渣木质素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五、木质素磺酸盐对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六、木质素磺酸盐的结构特征及其作为染料分散剂的性能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木质素磺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木质素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建材、石油、农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稳定性,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
本文将介绍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主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等,而化学方法则包括酸析、离子交换等。
其中,沉淀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调节pH值或改变温度等条件,使木质素磺酸盐从溶液中析出,再经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得到分离。
吸附法则利用某些物质的吸附性能将木质素磺酸盐从溶液中吸附出来,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等。
膜分离则是利用膜的透过性,使木质素磺酸盐透过膜而被截留,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木质素磺酸盐的降解主要采用生物或化学方法。
生物降解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木质素磺酸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酸、醇、酮等。
而化学降解法则主要采用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将木质素磺酸盐分解为更小的分子。
其中,氧化降解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将木质素磺酸盐氧化成小分子物质。
还原降解则是采用还原剂如硫酸钠、氯化钙等将木质素磺酸盐还原成低分子量物质。
水解降解则是利用酸或碱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糖或多糖。
木质素磺酸盐的分离及降解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对木质素磺酸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处理需求越来越高。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更高效、环保的分离及降解技术,以实现木质素磺酸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化回收。
木素磺酸盐应用简介

木素磺酸盐在生产中的应用一、在酸法制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煮废液(俗称红液) ,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
为对蒸煮红液进行有效的治理,红液综合治理成为了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木质素磺酸盐是红液综合治理主要副产物之一,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们对木质素磺酸盐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渐趋活跃。
二、鉴于木质素磺酸盐的独特分子结构和表面物化性能,其应用范围及其广泛,涉及到工业、农业各个方面的很多领域。
木质素磺酸盐在工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木质素磺酸盐制备合成树脂和胶粘剂由于木质素结构中既有酚羟基,又有醛基、羧基等,因此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树脂,然后根据原料不同,进而制得木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或黑液--酚醛树脂胶粘剂。
2木质素磺酸盐作橡胶补强剂一般来说,传统的橡胶补强剂为炭黑,而生产一吨炭黑需要6--8万立方米天然气,相对而言,价格昂贵,并且有些炭黑还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同时,每年又有大量的木质素资源被浪费,并造成对环境的威胁,用木质素代替部分炭黑生产橡胶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矛盾。
3木质素磺酸盐制备油田化学品由于木质素磺酸盐相对优良的性能及丰富的来源和低廉的价格,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石油化学品,在我国石油工业所用的16大类262个品种的油田化学品中,现在己能用木质素磺酸盐生产5大类24种油田化学品,且主要用于钻井泥浆添加剂、堵水剂和调剖剂、稠油降粘剂及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等。
4木质素磺酸盐作建材助剂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建材助剂主要应用了其表面活性这一性能,且在建筑科学领域,木质素磺酸盐主要作为混凝土减水剂、水泥助磨剂、化学灌浆材料及沥青乳化剂等来应用。
除此之外,木质素磺酸盐还可以制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活性炭和碳纤维、染料分散剂、合成软剂、磁铁矿浆助滤剂、水体防垢剂、磨削液、混凝剂、粘结剂、水煤灰复合添加剂、絮凝剂等。
木质素磺酸盐不仅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的很多方面,如作为肥料和各种肥料的添加剂、农业缓释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土壤改良剂、水面保水剂,主要是液体地膜的应用;另外还可以作为水果和植物的杀菌防腐剂以及栽培食用菌等。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的研究进展

天津造纸 2011 年第 2 期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的研究进展
翁彩珠 巨 敏 刘军海 (陕 西 理 工 学 院 化 学 与 环 境 科 学 学 院 ,陕 西 汉 中 ,712003)
(下转第 48 页)
纸 天津造 2011 年第 2 期
书馆内,供学者们阅读和研究,作为埃及的古文化保 留下去。
5 几点初步联想
我们从一个古老的用品,从生到亡,由失而 生, 这种轮回循环的现象可以得到一些什么启 示呢?
第一,莎草纸是纸还不是纸,不必纠缠于谁对或 谁错, 历史上的是非标准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 没有必要永远争论下去,这一页历史早已翻过去了。 我们讨论的目的是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搞清楚它 对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作用, 搞清楚它之所以由生 而亡的影响因素,等等。
木质素磺酸钙可应用于普通的减水剂, 但是在 较高强度混凝土则是达不到要求的。 由于其本身引 气孔过大、缓凝,很难成为高效减水剂。 通过对木质 素磺酸钙进行改性,增加分子链,减水性能得到很大 的提高。 如贾陆军等[10]将木质素磺酸钙表面与丙烯 酸、 马来酸酐合成接枝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 结果表明,改性木钙对水泥颗粒的分散作用、减水作 用能力提高。 大大增强了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缩 短凝结时间,降低有害气孔率。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 其他一些木质素磺酸盐 的应用不断被开发出来。 如将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 酰胺接枝共聚得到的改性木质素磺酸盐, 可用于工 业废水中镉、镍、铜等的絮凝处理,具有较好的絮凝
38
木质素磺酸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

木质素磺酸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宋军旺;郭睿;鹿凯;徐瑛;赵鹏飞;孙宾涛【摘要】The sodium lignosulphonate was fractionated by means of ultrafiltration, and the grafted copolymer 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5 000-10 000 fraction and acrylic acid.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surface tension, contact angle and the properties of coal water slurry (CW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fted co-polymer(LA) was more available to decrease the surface tension, and the contact angle of LA was less than that of sodium lignosulphonate. When the grafter was used in additives for CWS, the CWS viscosity could be reduced 100 mPa o s to 300 mPa o s which was equal to sodium naphthalene sulfonate and it could give a better static stability.%采用超滤分级的方法筛选出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10000的木质素磺酸钠,对其进行了丙烯酸接枝聚合.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表面张力、接触角以及进行了水煤浆性能测试.实验表明,与木质素磺酸钠相比,接枝聚合产物LA能更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接触角θLA<θ木质素磺酸钠,应用于水煤浆(CWS)添加剂可使黏度降低100 mPa·s~300 mPa·s,与萘磺酸钠作添加剂的水煤浆黏度相当,水煤浆的静态稳定性也明显增强.【期刊名称】《煤炭转化》【年(卷),期】2012(035)004【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超滤;木质素磺酸钠;丙烯酸;接枝聚合【作者】宋军旺;郭睿;鹿凯;徐瑛;赵鹏飞;孙宾涛【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710021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710021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710021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710021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710021 西安;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710021 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83.5;TQ325.70 引言水煤浆(coal water slurry)简称CWS,是一种以煤基代油的燃料,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势.水煤浆分散剂的添加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到水煤浆的性能和生产成本.[1-2]目前,我国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合成添加剂,原料较为短缺,价格偏高,因此需要研发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新型水煤浆添加剂[3-4],木质素磺酸盐就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木质素磺酸钠是一种价格低廉、结构复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源于亚硫酸盐制浆法的造纸废液.木质素磺酸盐分子是由大约50个苯丙烷单元组成的近似于球状的三维网络结构体,其中心部位为未磺化的原木质素三维分子结构,外围分布着被水解且含磺酸基的侧链,最外层由磺酸基的反离子形成双电层[5],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300~100 000之间.根据木质素的碱性硝基苯氧化反应证明了木质素主要含有3种结构基团:愈疮木基苯丙烷结构、对羟基苯丙烷结构和紫丁香基苯丙烷结构.[6]国内外关于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酸接枝聚合的研究很多,Moze等[7,8]分别以 CaCl2/H2O2 和 FeSO4/H2O2为引发剂,研究了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张致发等[9]研究了木质素磺酸盐与丙烯酸电化学接枝共聚反应,但是,对不同分子质量段的木质素磺酸钠的改性研究很少.华南理工大学的邱学青等[10]研究了不同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对煤粉的分散作用,研究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10 000的木质素磺酸钠分子中亲水基团如羟基、酚羟基、磺酸根质量分数最大,随着分子质量的增加,亲水基团质量分数降低.因此,本实验对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10 000的木质素磺酸钠进行了改性研究.1 实验部分1.1 原料与试剂木质素磺酸钠:工业品,河南双环助剂有限公司生产.丙烯酸:分析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双氧水(30%):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硫酸亚铁: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生产.1.2 木质素磺酸钠的超滤分级采用XX80EL005型超滤设备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超滤分级,超滤膜有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000和10 000两种规格.1.3 实验方法将一定量的木质素磺酸钠溶于水中,加入装有搅拌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FeSO4· 7H2O,开动搅拌.待反应液温度上升到70℃~80℃时,开始并流滴加一定量的单体丙烯酸和H2O2,反应一定时间后,即得共聚物粗品.加入异丙醇,分离出沉淀,再用乙醇抽提丙烯酸均聚物,剩余沉淀再用甲醇除去未反应的木质素磺酸钠,蒸馏溶液即得接枝共聚物,再对其进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及接触角比较.1.4 红外光谱实验分离提纯后的样品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做红外光谱测试,所用仪器为德国BRUKER公司VECTOR—22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1.5 接触角比较用Easy Drop接触角测定仪分别测定水、木质素磺酸钠溶液和LA溶液与煤粉的接触角.1.6 样品表面张力的测定测量样品不同水溶液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实验温度为25℃,所用仪器为XJZ—200全自动界面张力仪.1.7 水煤浆制备以及流变性能检测采用干法制浆,所有浆样均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分散剂用量为干基煤样的0.4%.水煤浆成浆性能测试:采用博力飞Brookfield公司DV—Ⅲ型流变仪,在室温下,表观黏度取剪切速率为80r/min,浆体稳定性采用析水率表示.2 结果与讨论2.1 接枝共聚反应条件的优化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优化后的工艺条件.设A表示反应温度(℃),B表示反应时间(h),C表示FeSO4·7H2O与 H2O2的质量分数(%),D表示单体丙烯酸与木质素磺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指标为水煤浆的定浓黏度值,即利用不同条件制备的接枝共聚物作为分散剂制备水煤浆.正交实验的因素水平见表1,结果分析见表2.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Table 1 Experimental factors for optimizationLevel ReactionReactionInitiatorAcrylic acid temperature/℃time/hamount/%amount/% 1 70 3.5 2 6 2 75 4.0 3 7 3 80 4.5 4 8 Factors表2 正交实验与数据分析Table 2 Results of optimization using the factorsA B C D Factors Temperature/℃ Time/h Initiator amount/% Acrylic acid amount/% CWS viscosity/(mPa·s)1 339 2 A1 B2 C2 D2 1 352 3 A1 B3C3 D3 1 407 4 A2 B1 C2 D3 1 442 5 A2 B2 C3 D1 1 204 6 A2 B3 C1 D2 1382 7 A3 B1 C3 D2 1 316 8 A3 B2 C1 D3 1 497 9 A3 B3 C2 D1 1 264 Mean 1 1 366.000 1 365.667 1 406.000 1 269.000 Mean 2 1 342.667 1 351.000 1 352.667 1 350.000 Mean 3 1 359.000 1 351.000 1 309.000 1 448.667 Rang 1 A1 B1 C1 D1 e 23.333 14.667 97.000 179.667由表1和表2可见,A2,B2,C3和D1都对应着煤浆黏度最低点,所以正交实验的优化组合为A2B2C3D1,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0h,引发剂用量4%,丙烯酸单体用量6%.四因素对共聚物定浓黏度性能的影响顺序是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2.2 接枝共聚物的IR分析木质素磺酸钠与接枝聚合产物LA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见图1.图1 LA和木质素磺酸钠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ig.1 FTIR spectrum of LA and sodium lignosulphonate由于接枝丙烯酸后木质素磺酸钠上引入了羧基,共聚物在1 723cm-1处出现了明显的羰基吸收峰,同时1 050cm-1处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明显增强,谱图中其他峰没有明显改变,说明木质素磺酸钠分子中引入了丙烯酸,生成了接枝共聚物.2.3 接触角分析第58页图2为水、木质素磺酸钠溶液和LA溶液与煤粉的接触角,由图2可知,θLA<θ木质素磺酸钠<θ水,木质素磺酸钠溶液和LA溶液均可以润湿煤粉颗粒,并且LA溶液通过改性后接触角明显变好.图2 水和木质素磺酸钠溶液及LA溶液与煤粉的接触角Fig.2 Contact angles of water,sodium lignosulphonate and LA between coal powdera——Water;b——Sodium lignosulphonate;c——LA2.4 不同浓度样品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配制不同浓度的原木质素磺酸钠和接枝聚合产物的水溶液,温度为25℃,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相同浓度的水溶液,LA能更好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图3 不同浓度木质素磺酸钠溶液和LA溶液的表面张力Fig.3 Surface tensions of sodium lignosulphonate and LA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2.5 样品添加量对水煤浆黏度的影响用原木质素磺酸钠和接枝聚合产物LA对神华煤制浆,在制浆浓度为60%条件下,测不同添加量的水煤浆黏度,结果见图4.由图4可知,在相同条件下,LA比原木质素磺酸钠对神华煤制浆的黏度小.图4 添加剂用量与水煤浆黏度的关系Fig.4 Influence of dosage of additive for CWS on the CWS viscosity2.6 水煤浆流变性测试以原木质素磺酸钠样品、改性后产品以及萘磺酸钠作为添加剂,在相同条件下制成水煤浆,在温度为25℃时,测得水煤浆在剪切速率为100s-1下的质量分数与黏度关系(见图5).由图5可知,以LA为添加剂制得的煤浆黏度比以原木质素磺酸钠为添加剂制得的煤浆黏度低100mPa·s~300mPa·s,与萘磺酸钠的分散效果相比较,二者的制浆黏度相差不大.图5 水煤浆质量分数对黏度的影响Fig.5 Effect of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ofC WS on viscosity■——Sodium lignosulphonate;●——Sodium naphthalene sulfonic;▲——LA2.7 水煤浆稳定性测试在制浆浓度为60%条件下,将LA和原木质素磺酸钠所制成的水煤浆试样放置6d,测其析水率,结果见表3.表3 添加剂对水煤浆的静态稳定性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dispersants on the static stability of slurry(%)Additive 1d bleeding 2d bleeding 3d bleeding 4d bleeding 5d bleeding 6d bleeding Sodium0 0.49 1.14 3.67 6.55 8.96 phonate A 0 0 0.56 1.96 3.32 5.78 lignosul L由表3可以看出,浆样放置2d后,原木质素磺酸钠所制成的浆样出现少量析水,而改性后产品LA所制得的浆体尚未出现煤水分层现象.6d后,浆体均未产生硬沉淀,但原木质素磺酸钠所制成的浆体析水率远远高于LA所制成的浆体的析水率,说明用LA所制成的水煤浆静态稳定性效果要比用原木质素磺酸钠制成的明显.3 结论1)通过红外表征,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 10 000的木质素磺酸钠与丙烯酸接枝聚合成功,正交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0h,引发剂用量4%,丙烯酸单体用量6%.2)与原木质素磺酸钠相比,LA能更好地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也明显变好,接触角θLA<θ木质素磺酸钠.3)LA分散剂使水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与原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相比,LA具有很好的降黏效果,其性能与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萘系分散剂相当,并明显增强了浆体的静态稳定性.参考文献[1]邹立娥.木质素改性及神华煤浆添加剂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104-107.[2]江红艳,杨东杰,周明松.三聚磷酸钠对水煤浆分散剂性能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1,34(4):29-34.[3]张光华,齐晶晶,朱雪丹.水煤浆分散剂的合成及制浆性能[J].煤炭转化,2008,31(4):69-71.[4]谢宝东,邱学青,王卫星.木质素改性和木质素水煤浆添加剂[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3,22(6):120-123.[5] Goring D A I,Vuong R,Gancet Cetal.The Flatness of Lingosulfonate Macromolecules as Demonstrat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J].Journal of Applied of Polymer Science,1979,24(4):931-936.[6]蒋挺大.木质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7] Moze A,Zule J.Graft Copolym Erization of Magnefte Lignin with Acrylic Acid Monomers[J].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1999,33(5):415.[8]李风起,张琦,刘香兰.木质素磺酸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24(1):16-18.[9]张致发,邓国华,叶跃华等.木素磺酸盐和丙烯酸电化学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8,6(1):55-61.[10]邱学青,周明松,王卫星等.不同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对煤粉的分散作用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5,33(2):179-183.。
木质素磺酸盐的制造及应用

木质素磺酸盐的制造及应用木材、竹科、草类等植物中都含有木质素。
原生木质素不能溶解于水中,就是说原生木质素不具有活性功能,不能被人类生产活动所利用。
无论是十几米、几十米高大树木还是风中摇摆的芦苇和小草,它们是以怎样强度和韧度支持着自已的身躯,这就是木质素的功劳。
以木材为例,其主要成份是一、纤维素,占木材的50%左右;二、半纤维素,占20%左右;三、木质素,占木材的20%左右;四、浸提物,占木材的10%左右;此比例在针叶材和阔叶材中有所不同。
我们把高大的树木比做大楼的话,那细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尤如砖块,而木质素恰如那水泥浆,把这些砖块粘结起来,形成了树木整体。
由于生长周期、生产环境、生长习性等因素的不同,各类木质素的分子量、都有所不同,单元分子结构也不同。
木质素的分子结构是苯基丙烷结构:针叶材苯基的3位上含有一个甲氧基的结构较多;阔叶材在苯基丙烷的3-5位上含甲氧基结构比较多;而草类木质素的苯基上则基本不含有甲氧基.实际上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对将来我们在木质素磺酸盐的加工和使用上都有着具大的影响。
影响木质素磺酸盐质量的因素一是它的基础结构,二是它的提取方法。
制浆造纸技术距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木质素的应用距今只有百余年历史,在中国的应用只是在50年代后期。
一九五七年,前苏联政府支援我国的工业建设,派出专家组来到我国吉林省长春一汽。
在当时中国的经济还十分落后,工业生产更是举步唯艰,手工的翻砂造型工艺采用的是在当时非常珍贵的糯米浆,苏联专家看到后说:你们守着那么近的粘合剂资源基地,为什么要用这么珍贵的粮食来做粘合剂呢?当时的人都在问,在哪呢,哪有工业粘合剂?专家说:在你们本省,东北第一造纸厂(解放初期国家命名的造纸厂,后期更名为石岘造纸厂)。
接着又有了苏联专家来石岘造纸厂建设全国第一个亚硫酸盐制浆废液的综合治理利用项目,实际上就是将亚硫酸盐废液浓缩成50%固形物的浓缩液。
在这之前,制浆造纸废液一直是排放到江河湖泊的,由于把它专门做为铸造砂型粘合剂来使用的,因此人们一直把它叫做粘合剂,延续至今(当地人如果不是专业搞木质素的,叫木质素都还很陌生)。
20140319木质素磺酸盐在肥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

木质素磺酸盐在肥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张玉娟20140319木质素作为地球上每年生长的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仅国内制浆造纸工业每年大约就有5000吨左右的木质素副产品,制浆废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外,还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硫等,若加以综合利用,则可变废为宝,带来可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2012.7)仅有安徽天一纸业、山东泉林纸业等少数企业实现了综合利用,在众多中小型造纸企业成为污染环境的废物。
实现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拓宽木质素的应用领域,推动中小型造纸企业资源化回收黑液中的木质素,由此中小型造纸厂可通过出售木质素或其它衍生产品,收回全部木质素分离投资成本,显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制浆黑液中木质素资源化利用不论是从解决造纸工业污染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都是一个重要课题。
[1]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木质素磺酸盐等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与作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经特定的化学反应以及物理吸附合成有机-无机复混肥。
肥料中的养分释放是随着木质素在自然界的腐解而进行的,而木质素在土壤中降解缓慢,因此这种肥料具有较强的缓释特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市场广阔,若能将木质素产品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既可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污染问题,又能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条极具特色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有效途径。
[2]近年来,研究者们正致力于腐植质类缓释或控释氮肥的开发,目的是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木质素是土壤中形成腐植质物质的重要先体,已经通过不同的方法广泛用于缓释或控释氮肥的制备研究。
[3]一、木质素磺酸盐作包膜剂类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张夫道等2005年发明了“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料生产方法”,以干基40%发酵腐熟的规模化畜禽场粪便或风化煤(腐殖酸含量50%以上)与60%的化肥(氮、磷、钾可按不同作物需求进行不同配比)为原料,使用有机复混肥干基量0.5%-1%的造粒粘结剂CF2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筛选要求粒径1-5mm。
木质素磺酸盐市场分析报告

木质素磺酸盐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介绍木质素磺酸盐市场分析报告的背景和重要性。
可以包括木质素磺酸盐在工业、化工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市场对于该产品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同时,也可以简要介绍本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让读者对整篇报告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将首先介绍木质素磺酸盐的定义与特性,包括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以便读者对木质素磺酸盐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接着将深入探讨木质素磺酸盐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具体运用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的趋势和特点。
随后,我们将进行木质素磺酸盐市场现状的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份额、主要参与者等方面的综合调研。
最后,我们将对木质素磺酸盐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市场竞争格局做出深入分析和展望。
通过这一系列的内容,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木质素磺酸盐市场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全面展望。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木质素磺酸盐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了解其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和市场现状。
通过对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的研究,提出对木质素磺酸盐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增进对木质素磺酸盐市场的了解,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木质素磺酸盐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定义与特性、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现状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木质素磺酸盐在不同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从市场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木质素磺酸盐市场正不断扩大和成熟,竞争日益激烈。
在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木质素磺酸盐的市场需求将会继续增长,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
总的来说,木质素磺酸盐市场充满希望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对市场的了解,加强行业合作,拓展应用领域,以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待未来木质素磺酸盐市场能够迎接更多发展机遇,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木质素磺酸钠用途

木质素磺酸钠用途哎,说起木质素磺酸钠啊,那可真是个多面手,在咱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里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想象一下,这木质素磺酸钠,就像是那大自然的魔法师,从树木里头提取出来的宝贝,经过一番巧妙的变身,就成了咱们各行各业的得力助手。
首先说说它在农业上的妙用吧。
农民伯伯们可喜欢这木质素磺酸钠了,为啥?因为它能当个好肥料啊!把这东西撒到地里,嘿,那土壤就像是喝了营养快线一样,变得松软肥沃,透气性也好了。
这样一来,庄稼们可就乐开了花,根系扎得深,叶子绿得发亮,收成自然也差不了。
这木质素磺酸钠啊,简直就是庄稼的“超级营养液”,让农民伯伯们的脸上笑开了花。
再来说说它在建筑行业的贡献吧。
你瞧那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混凝土是不是得用得杠杠的?木质素磺酸钠这时候就派上了大用场。
它就像是混凝土里的“和事佬”,能让水泥、沙子、石子这些原本互不搭理的家伙们,手拉手、心连心地抱成一团。
这样一来,混凝土不仅强度高了,还更耐用了。
你说这木质素磺酸钠厉不厉害?简直就是建筑工人的“秘密武器”嘛!还有啊,在环保领域,木质素磺酸钠也是一把好手。
随着大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废水处理成了个大问题。
这时候,木质素磺酸钠就挺身而出,当起了“环保小卫士”。
它能把废水里的有害物质给吸附住,然后一起带走,让废水变得清亮亮的。
这样一来,咱们的环境就变得更美好了。
你说这木质素磺酸钠是不是挺有“爱心”的?除了这些,木质素磺酸钠在纺织、造纸等行业也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纺织业里,它能提高染料的利用率,让布料染得更均匀、更鲜艳;在造纸业里,它又能作为助留助滤剂,让纸张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这木质素磺酸钠啊,就像是个全能选手,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
总而言之啊,这木质素磺酸钠真是个好东西!它不仅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便捷,还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咱们得好好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啊!同时呢也希望科学家们能继续研究这个神奇的物质让更多的领域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这样一来咱们的生活就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质素磺酸盐在肥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张玉娟20140319木质素作为地球上每年生长的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仅国内制浆造纸工业每年大约就有5000吨左右的木质素副产品,制浆废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外,还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硫等,若加以综合利用,则可变废为宝,带来可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2012.7)仅有安徽天一纸业、山东泉林纸业等少数企业实现了综合利用,在众多中小型造纸企业成为污染环境的废物。
实现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拓宽木质素的应用领域,推动中小型造纸企业资源化回收黑液中的木质素,由此中小型造纸厂可通过出售木质素或其它衍生产品,收回全部木质素分离投资成本,显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因此,制浆黑液中木质素资源化利用不论是从解决造纸工业污染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都是一个重要课题。
[1]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木质素磺酸盐等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和较强的吸附能力,能与作物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经特定的化学反应以及物理吸附合成有机-无机复混肥。
肥料中的养分释放是随着木质素在自然界的腐解而进行的,而木质素在土壤中降解缓慢,因此这种肥料具有较强的缓释特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市场广阔,若能将木质素产品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既可解决制浆造纸工业的污染问题,又能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条极具特色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有效途径。
[2]近年来,研究者们正致力于腐植质类缓释或控释氮肥的开发,目的是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木质素是土壤中形成腐植质物质的重要先体,已经通过不同的方法广泛用于缓释或控释氮肥的制备研究。
[3]一、木质素磺酸盐作包膜剂类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张夫道等2005年发明了“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料生产方法”,以干基40%发酵腐熟的规模化畜禽场粪便或风化煤(腐殖酸含量50%以上)与60%的化肥(氮、磷、钾可按不同作物需求进行不同配比)为原料,使用有机复混肥干基量0.5%-1%的造粒粘结剂CF2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筛选要求粒径1-5mm。
采用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包膜剂:磺化木质素胶结包膜剂、腐殖酸类混聚物胶结包膜剂、废弃塑料-淀粉混聚物胶结包膜剂、粘土-聚酯混聚物胶结包膜剂包膜,生产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料,从而延长复混肥料中氮素的释放时间,适用于各种作物施用。
包膜的生产方法:复混肥经皮带输送至旋转包膜圆筒的包膜室,一边在旋转圆筒内转动上扬,一边喷洒雾状包膜剂,至复混肥表面完全湿润为止(包膜剂母液使用量为复混肥干基质量的1%-3%),然后进入扑粉干燥室,湿润的肥料颗粒一边转动、上扬和滚动,一边沾上一层滑石粉(过200目筛孔),最后再干燥、筛选、装袋。
[4]为了评价各肥料氮素养分的缓释性能,采用土柱间歇淋洗法结果如下:土柱中氮素累积淋出率(%)土柱水淋洗结果,20天氮素累积淋出率以废弃塑料-淀粉混聚物包膜肥为最低,其次为磺化木质素混聚物包膜肥和腐殖酸类混聚物包膜肥,再其次为粘土-聚酯混聚物包膜肥,造粒粘接剂CF2胶结肥氮素累积淋出率较高,氮远低于等NPK化肥,说明CF2粘结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同时说明用以上包膜剂包裹后,可延长肥料中氮素的释放时间。
这4种包膜剂均可用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包膜剂,设备简单,在现有复混肥设备基础上改造完善即可生产有机-无机复婚缓释肥。
[4]其中,磺化木质素胶结包膜剂的生产方法为:以浓造纸黑液(硫酸盐法或碱法制浆,固形物约50%以上)为原料,采用氧化、磺化、分散、高剪切技术,先通入空气约70℃氧化,然后加入10%-20%的硫酸溶液调节黑液pH至7.0左右,磺化木质素析出,用板框过滤机过滤上述磺化木质素混合液,并用水冲洗除掉硫酸钠,获得磺化木质素滤饼,经破碎后,加入5-10倍自来水,边加边搅拌,制备成木质素悬浮液,加入木质素量5%-1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10000r/min的速度搅拌分散10-15min后,再用高剪切机经30000r/min高剪切5-10min,制备成纳米级磺化木质素混聚物水溶液用于石灰性土壤(或调pH后不经过滤、除硫酸钠、加水,其他流程不变,可制得用于酸性土壤的纳米级磺化木质素混聚物水溶液),可用于缓/控释肥包膜胶结剂、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造粒粘结剂、南方酸性旱地土壤旱季保水剂、荒漠化土地固沙保水剂。
[5]造粒粘结剂CF2为全水溶,适用于生产N、P、K有效含量为30%以上,有机物含量40%以上的圆颗粒有机复混肥;造粒粘结剂在土壤中3个月内可全部降解,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也适用于高浓度无机复混肥(N、P、K有效养分≥45%)的造粒。
该造粒粘结剂是用聚乙烯醇缩甲醛、羟甲基化聚丙烯酰胺、交联淀粉按比例混合后,再用混合表面活性剂Amway改性,生成造粒粘结剂CF2,适用于转鼓式造粒机和圆盘造粒机造粒。
[6]二、木质素磺酸盐作无机肥络合缓释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缓释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林先贵、束中立等发明了专利“麦草亚铵制浆造纸废液生产的复混肥”(2005),生产方法为:将麦草亚铵制浆造纸废液浓缩至30%-50%,再将其喷雾到泥炭粉/发酵秸秆粉/风化煤粉/或其两者或三者的混合物有机物载体,制粒、干燥、粉碎得混合干粉,再向其中添加不同配比的无机氮磷钾肥,造粒干燥筛分即得不同含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
木质素磺酸盐是很好的络合剂,与无机营养络合可以提高肥效1-2倍,同时也是一种新型、天然、高效光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7]在本发明基础上他们还进行了“亚铵制浆废液资源化及其在造纸和农业经济中的作用”研究(2007),并通过与安徽省新宇纸业有限公司的技术合作,实现了纸浆废液变废为宝,2002年形成了年产5万吨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肥的闭路循环工艺生产线,2006年扩产到了10万吨。
利用麦草亚铵制浆造纸废液作为主要有机肥源,研制开发了多种系列新型有机肥料产品,投放市场以来,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不仅使企业的废液利用率达80%,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在消除污染的同时给造纸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生产的多种肥料都显示出很好的增产、增质效果,并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目前,这种对废液的循环利用是适应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8]林先贵等人还发明了“一种去纤维木质素磺酸肥料的制造方法”(2007)。
以麦草亚铵法制浆造纸黑液和尿素为主要原料制造去纤维木质素磺酸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先除去麦草亚铵法制浆造纸黑液含有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蒸发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木质素磺酸盐粉剂;b.采用熔融制浆旋喷油冷造粒闭路循环工艺,熔融温度120-125℃,油冷介质为5-7号机械润滑油,油温≤35℃,将木质素磺酸盐粉剂和其它配料加工成去纤维木质素磺酸肥料。
较前面所述麦草亚铵制浆造纸废液生产的复混肥相比,由于去除了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容易造粒、颗粒强度明显提高,适宜工业化大量生产。
[9]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占军等研究了“非木材原料黑液的资源化利用”(2012),文章以安徽省涡阳县天一纸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实践为例,说明麦草等非木材纤维原料的亚铵法制浆黑液,经过卧式喷淋蒸发器等装置的蒸发干燥,生产出木质素磺酸盐干粉和生物活性有机肥,使黑液变废为宝。
[1]通过对麦草浆黑液的成分分析发现,亚铵法制浆黑液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磺酸,它是很好的络合剂,常被用来作为提高微量营养元素肥效的一种有效措施,一般可比无机盐肥料提高2-3倍的肥效。
木质素磺酸盐同时也是一种新型、天然、高效光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经过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对多种农作物的应用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示范表明:它对多种作物增进光合作用,提高分蘖能力,增进植物创伤部位的愈合能力,增强抗逆性,调节活性氧的代谢,稳定植物细胞膜系统,有保绿和延缓衰老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蔬菜、瓜果及苗木的扦插、嫁接等;另外亚铵法麦草浆黑液还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丰富的氮等其他元素。
以天一纸业的回收利用技术及应用实例加以说明。
天一纸业于2003年建成麦草制浆黑液资源化利用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主要为高效复合肥、粘合剂、木质素磺酸盐干粉三种,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2005年扩产至年产5万吨纸和10万吨复合肥或粘合剂。
[1]木质素磺酸盐干粉的生产工艺为:经蒸发浓缩后固含量为40%的黑液从料槽中出来,经螺杆泵被送至干燥塔顶部的高速离心雾化机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被粉碎成液滴雾群。
常温空气经过滤后,经鼓风机进入间接式燃煤加热炉系统,被加热至280-300℃,经热风管道、热风分配器均匀进入干燥塔上部,与雾群接触后,使水分蒸发而干燥成粉,气体温度下降至100-110℃。
干燥的产品从干燥塔的下部排出进入集中收料风送系统,少量细粉及尾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在旋风分离器的下部设有杜康锥,干粉经杜康锥、旋转卸料阀后进入集中收料风送系统。
旋风分离器分离排出的尾气经引风机进入水膜除尘器,含有少量干粉的尾气经水膜除尘器充分洗涤后排入大气中。
进入风送系统的干粉在小引风机的作用下经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进入料仓,进行包装。
[1]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功研制了生物活性有机肥,天一纸业生物活性有机肥的年产量为3万吨。
其生产流程为:将稀黑液浓缩至40-45%后,辅加尿素、硫铵、磷酸一铵等磷肥、钾肥、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泥炭、风化煤、农作物秸秆、啤酒渣、蔗糖渣、油饼、禽粪),经过混合、破碎、造粒、干燥、冷却、筛分、包装等工序得到产品。
[1]安徽国祯生物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李华等发明了“木质素磺酸铵做植物根系生长调理剂生产工艺”(2011)。
本发明针对目前肥料利用率低,对耕地造成板结,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一种利用木质素磺酸铵作植物根系生长调节剂的生产工艺。
有机肥配方:有机质≥60%的有机原料加入40-70%,秸秆发电草木灰30-45%,凹凸棒土5-15%,木质素磺酸铵2-6%;无机复混肥配方:尿素20-40%,磷酸一铵20-30%,含量60%的氯化钾10-30%,硫酸铵2-6%,中微量元素2-6%,凹凸棒土5-15%,木质素磺酸铵2-6%;有机-无机复混肥料配方:尿素10-20%,磷酸一铵10-20%,氯化铵20-30%,氯化钾5-15%,硫酸铵2-6%,有机质≥60%的有机原料加入10-20%,中微量元素2-6%,木质素磺酸铵2-6%,凹凸棒土2-6%。
按以上配方各种原料在混拌盘内混拌,按照一般生产复混肥的生产工艺,经粉碎、造粒、烘干、筛分、冷却与包装形成肥料商品。
[10]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杨益琴杨益琴等进行了“尿素改性木素磺酸钙制备缓释氮肥的工艺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