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发热中药方

合集下载

治疗小儿发烧的万全汤-陈士铎名方

治疗小儿发烧的万全汤-陈士铎名方

治疗小儿发烧的万全汤-陈士铎名方组成:柴胡6,白芍12,当归6,白术4,茯苓3,甘草1,山楂6,黄芩4,苏叶1,麦冬12,神曲4。

折合现代的剂量比例,大致如上。

这个方子,从肝,肺,脾胃三个方面着手,陈士铎很自信说,凡小儿发热者,毋论夜热、早热、晚热,用之无不神效。

肝:柴胡,白芍,当归。

疏肝,柔肝,养肝。

肺:黄芩,苏叶,麦冬。

清肺热,润降肺气。

脾胃:白术,茯苓,甘草,山楂,神曲。

四君子汤去人参加山楂神曲,为啥去了补气的人参,治发烧呢,当然去掉了。

这个方子的加减也很精要(加减也是方子的灵魂-对症的)。

冬天加麻黄,这个好理解,夏天出汗多,毛孔开阖,不用也罢,不过如果空调屋,还是得用。

夏天加石膏,清肺胃热,别忘了,西瓜也是天然白虎汤,清气分的热,生石膏还是很厉害。

麻杏石甘汤里面也是重要的角色。

春天加青蒿,青蒿,这个药用的少,但是对于小儿,也是常用的清少阳虚热的药物。

类似还有个银柴胡。

秋天加桔梗,秋天应肺,应该是强化下祛痰,咽喉部分清热的效果吧。

有食,积食,枳壳,宽胸理气,使气下行。

有痰,此处白芥子,去寒痰的特效药,大名鼎鼎的三子养亲汤这里其实也可以用的。

泻者,猪苓,利小便,实大便。

吐者,白豆蔻,这个药我也常用,白豆蔻加甘草,就是一个胃寒呕吐的药对,白豆蔻侧重于上焦,砂仁侧重于下焦,这个白豆蔻味道也不重,小儿喝的话没问题。

想起来之前自己给一个孩子暖胃,开理中汤,结果孩子喝了一次再也不喝了,原因就是干姜太辣了。

此处,白豆蔻,高。

后面又说起来,有惊加人参,这个地方,人参不是补气,在于本经里面的用法,养五脏,安神的。

类似朱砂。

附原文:方用柴胡五分,白芍一钱,当归五分,白术三分,茯苓二分,甘草一分,山楂三粒,黄芩三分,苏叶一分,麦冬一钱,神曲三分,水一钟,煎半酒钟服,或分二起服。

冬天加麻黄一分,夏天加石膏三分,春天加青蒿三分,秋天加桔梗三分;有食,加枳壳三分;有痰,加白芥子三分;泻者,加猪苓一钱;吐者,加白豆蔻一粒。

小儿感冒中药外治疗法偏方

小儿感冒中药外治疗法偏方

小儿感冒中药外治疗法偏方简介感冒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中药外治疗法是治疗小儿感冒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些传统的中药偏方通过外用治疗,能够缓解感冒症状、促进康复,并且具有安全、方便、经济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外治疗法偏方。

1. 薄荷鼻膏材料:- 薄荷油 3 滴- 白花油 10 滴制作方法:1. 取一个小,将薄荷油和白花油混合均匀。

2. 使用时,将少量薄荷鼻膏涂抹在小儿鼻孔附近的鼻翼处,并轻轻按摩。

使用效果:薄荷鼻膏能够舒缓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且薄荷油具有清凉的特性,有助于降低小儿的体温。

2. 桂花牛奶材料:- 桂花 10 克- 牛奶 200 毫升制作方法:1. 取一瓶清洁的瓶子,把桂花倒入瓶中。

2. 将牛奶煮沸后稍稍冷却,然后倒入瓶中。

3. 盖上瓶盖,放置一段时间(最好是一整夜)。

使用方法:将桂花牛奶稍稍加热,然后让小儿慢慢喝下去。

使用效果:桂花具有解散寒湿、活血化瘀的功效,牛奶含有营养丰富的成分,这种组合能够缓解小儿的咳嗽、咳痰等症状,促进康复。

3. 羚羊角汤材料:- 羚羊角 6 克- 水 500 毫升制作方法:1. 取一锅清水,将羚羊角放入其中。

2. 开锅后改用小火煮沸,继续煮 20-30 分钟。

使用方法:将羚羊角汤稍稍冷却后,用来给小儿擦身体。

使用效果:羚羊角具有活血化瘀、抗病毒的作用,可以缩短感冒的病程。

将羚羊角汤外用于小儿身体,能够温暖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注意事项1. 使用前请确保小儿对所用中药成分没有过敏反应。

2. 中药外治疗法偏方能够缓解感冒症状,但并不代表能够治愈感冒,如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长,请及时就医。

3. 使用中药外治疗法偏方时,请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结论小儿感冒中药外治疗法偏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外用中药能够缓解感冒症状、促进康复。

然而,使用前请确保小儿对所用中药成分没有过敏反应,并请牢记中药外治疗法偏方只能辅助治疗,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长,请及时就医。

治疗儿童感冒发热中医处方

治疗儿童感冒发热中医处方

治疗儿童感冒发热中医处方
处方一
处方:大葱、香油。

用法:葱叶切断,取葱管中滴出之涎液,再滴入数滴香油,搅匀。

用手指蘸油摩擦患几手足心、头面及后背等处。

每天多次,注意勿着凉。

作用:降温退热,解毒凉肌。

处方二
处方:葱白2根,豆豉10g,白米40g。

用法:按常法煮作粥,临熟前下葱白及豆豉调匀,稍煮片刻即成。

作用:散风清热。

用治小儿风热感冒之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眼球红赤、鼻流黄涕。

处方三
处方:生姜15至30g,红糖20g。

用法:将生姜洗净,切作片,捣烂,入红糖水煎。

趁热饮用,1次服50至100mL。

作用:散寒祛风。

用治小儿风寒感冒之畏寒、头痛、鼻塞流清涕。

处方四
处方:黄瓜250g,豆腐500g。

用法:黄瓜、豆腐切片,加水煮汤。

每饮1大杯,日用2次。

作用:清热,生津,润燥,用治小儿夏季发热不退、口渴饮水多、尿多。

『儿科集』中药方:小儿发热治疗秘方5则

『儿科集』中药方:小儿发热治疗秘方5则

『儿科集』中药方:小儿发热治疗秘方5则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

又小儿智力未开,往往寒凉不知御,炎热不知避,饥俄无度,因此无论内伤外感,多互结为患,邪从热化,导致发热。

1 .葛根汤治小儿发热【方剂】葛根10-15克,麻黄3 -6克,桂枝6-10克,芍药6 -10克,大枣3枚,生姜9克,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疗效】陈菊仙老中医运用此方治疗小儿发热110 例,疗效满意。

【验证】李某,11 岁,发热1周,体温波动于38℃ -39℃ 之间。

证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咳嗽咯痰,痰质清稀色白,腹胀纳呆,大便干涩,舌淡苔白腻,脉紧滑。

以葛根汤为主方,佐神曲、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服1剂。

是晚遍身微汗出,翌晨大便1次,量多气臭,体温降至36.5 ℃ 。

【备注】此为l-7 岁童,用时可按年龄酌情加减。

兼肺咳或胃肠症,辅以二陈汤或平胃散。

2 .薷膏汤治疗小儿夏季高热【方剂】香薷3 克,生石膏30克(打碎先煎)。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小儿高热良效。

【验证】姚xx ,女,4岁,1953年8月5日初诊。

患儿夜晚纳凉感寒,翌日清晨高热烦躁,注射青毒素及复方安基比林等药,体温未降,遂来就诊。

诊时高热无汗,微恶风寒,口渴引饮,面赤,烦躁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体温40.2℃ 。

血检:白细胞4500/立方毫米、中性50%、淋巴42%。

乃因盛夏之际,署热内蕴,复为寒闭所致。

投以薷膏汤2剂。

1剂后,遍身微微汗出,热度渐退,神情安定。

2剂药毕,体温降至正常。

3 .大剂石膏治疗小儿高热【方剂】生石膏100-150克。

【制用法】水煎服。

【疗效】经本法治疗40例,生石膏用量超过150克9例、150克以下31例,4O例用药后都达到退热的满意效果。

【验证】笔者应用于临床,治疗30例小儿高热,屡试屡效。

【备注】体温在39 ℃ 以上,只要见到高热,汗出、口渴三症,即为大剂石膏使用之例。

尤以高热和汗出为主要指标;若只见高热,不见汗出不在此例。

小儿发热的中医中药验方偏方

小儿发热的中医中药验方偏方

小儿发热的中医中药验方偏方
*导读:小儿发热的中医中药验方偏方方名:山栀外敷剂。

药物:生山栀9克。

用法:上药研碎,浸入少量70%酒精(食用)或白酒中30-60分钟,取其泡液与适……
*小儿发热的中医中药验方偏方
*方名:山栀外敷剂。

*药物:生山栀9克。

*用法:上药研碎,浸入少量70%酒精(食用)或白酒中30-60分钟,取其泡液与适量面粉和匀,作成4个五分硬币大小的饼,临睡前帖于患儿的《源》泉穴(双),内关穴,外包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以患儿皮肤呈青蓝色为佳。

*疗效:次方治小儿发热60例,1-3次均恢复正常。

*来源:中医杂志 1991 。

第1 页。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药煲汤食谱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药煲汤食谱

儿童感冒发烧的中药煲汤食谱儿童感冒发烧时,适当加入中药成分的煲汤是一种传统疗法,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下面介绍几道适合儿童的中药煲汤食谱。

1. 枸杞莲子汤材料:枸杞10克,莲子20克,百合10克,山药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莲子、百合、山药洗净备用。

将枸杞、莲子、百合、山药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1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2. 当归生姜汤材料:当归15克,生姜适量,红枣适量,猪骨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当归、生姜、红枣洗净备用。

将猪骨焯水后捞出,再放入煲汤锅中加入清水。

将当归、生姜、红枣一起加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3. 茯苓杏仁汤材料:茯苓15克,杏仁15克,百合10克,枸杞1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茯苓、杏仁、百合、枸杞洗净备用。

将茯苓、杏仁、百合、枸杞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1小时,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4. 黄芪瘦肉汤材料:黄芪10克,猪瘦肉适量,姜适量,红枣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芪洗净备用。

将猪瘦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后捞出。

将姜切片备用。

将黄芪、猪瘦肉、姜、红枣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5. 五味辣味汤材料:鱼头、虾、生姜、辣椒、葱、蒜、花椒适量,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鱼头、虾洗净备用。

将生姜、辣椒、葱、蒜切片备用。

将鱼头、虾、生姜、辣椒、葱、蒜、花椒放入煲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2小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1. 儿童感冒发烧时,食欲可能不好,请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食用量,尽量让儿童适应口味。

2. 食材的选择要新鲜、干净,杂质和沙粒会影响汤的口感。

3. 制作煲汤时注意火候,煲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汤的味道沉淀。

4. 如果儿童对某些材料过敏或有禁忌,应避免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结:中药煲汤是一种适合儿童感冒发烧时的传统疗法,在合理的食材选择和烹饪方法下,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力。

宝宝发烧中药方子有什么

宝宝发烧中药方子有什么

宝宝发烧中药方子有什么秋冬季节,不少宝宝易患感冒发烧。

一见孩子发烧,可能爸爸妈妈就慌乱了,害怕发烧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甚至是把很多药都用上,很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宝宝发烧中药方子吧,仅供大家参考。

宝宝发烧中药方子一、香糖米汤因芫荽性温,味辛,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之功效,所以用芫荽做汤便可以达到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

红糖具有气虚补血、生发润腑、排毒养颜的功效。

所以这两样搭配在一起给孩子煮汤喝就能很好的治疗孩子的感冒症状。

配方:红糖15克、芫荽(香菜)30克、米汤半碗。

用法:先把米汤煮沸,然后再放入切好的芫荽、红糖,要不断的搅拌,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红糖粘在锅底不熔化。

待红糖全部溶解好后让孩子喝下即可。

功效:这种方法主要就是让孩子疏风驱寒、主治小儿风寒感冒。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症状不妨给她来一碗吧。

二、橘葱汤橘皮别名陈皮、贵老、黄橘皮、红皮。

橘皮能够助热所以能够去除发烧时身体内的寒气。

葱白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所以配合橘皮一起煮汤,就能够使其效果充分达到,以此来使孩子发汗,从而让孩子的风寒赶紧的好。

配方:橘皮30克、葱白5棵。

用法:把橘皮和葱白一起加入锅中,加入三杯水用火煮。

汤好了后趁热喝一杯,半小时后再喝1杯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觉得橘葱汤没有味道,不愿意喝的话,妈妈们在煮汤的时候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这样汤就会变得甜润,孩子更愿意喝。

功效:这个橘葱汤用于疏风、清热、止咳、主治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鼻塞等。

三、白萝卜红糖饮中医理论上认为,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感冒。

《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特别是其有消食、理气、止咳、化痰的食疗功效,因此有“饮白萝卜汁作为感冒辅助治疗”的说法。

而白萝卜和红糖搭配不仅可以使汤的味道甜美,而且孩子喝了还可以达到补血的效果。

专治小孩感冒的中药方子

专治小孩感冒的中药方子
水煎服,每日2剂,昼夜不断,6小时喝汤药1次,且多饮水。
小儿上感高热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范畴。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多虚,脾虚湿盛;加之肺气虚卫外不固,极易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且迅速入里化热,湿热交蒸、邪正相争故而高热。
临床上外感高热的卫气症候短暂,常表现为
肺胃湿热同盛,卫气同病,出现高热,舌红起刺,苔黄厚腻,脉滑数。
认识疾病
孩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平衡的时候。阴阳是动态平衡的,当失去动态平衡,而且超过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生病。用药调整一下,机体重新恢复
平衡,自会恢复健康,所以老话儿“孩子病一次,聪明一点,病一次,长一次个儿”。我还认为:
病一次,身体就增加一种抗体,因此,家长不必太过紧张,只要认真对待,防止人为的误治,同时,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及作息即可。
儿童常见病症:
最常见的是着凉,咳嗽,发烧。主要是因为内热和外边的凉不平衡,就导致着凉,着凉后引发感冒、发烧、咳嗽。
治疗方子:
1、三根汤
取芦根、茅根、葛根,茅根清血热,芦根清气份热。葛根通膀胱经,有解肌的作用。当儿童开始有点小咳嗽,开始打点喷嚏、流鼻涕但还不到发烧程度时,三根汤管用,可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白茅根30g,葛根15g,芦根30g
儿科家庭小药箱
1.小儿感冒:
三根汤
2.小儿咳嗽:
太和妙xx加三根汤
3.咳嗽(重):
鹭鸶咯丸加三根汤
4.小儿停食:
“焦三仙”煮水饮用(焦三仙各20g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20g)。伴有大便干用:
“xx”。(一般中根汤
6.儿虫积:
使君子
7.烧便干:
2、太和xx
这个对一岁以下的孩子效果比较好。一岁以下的孩子咳嗽了,把这个太和妙林丸碾碎,拿三根汤兑着给孩子喂进去。一次一丸,一天一丸到两丸。在病初起的时候,就是比喝三根汤时的咳嗽症状还要厉害点的时候,这个药效果很好。症状解除就需要立刻停服三根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感冒发热中药方
小儿感冒发热中药方
儿童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当受到外邪袭扰时,就会发热。

小儿发热时面红唇红,或者五心热,或者小便少,
或者烦躁不安。

根据病因,小儿热分为表、里、虚、实、壮、昼、夜、潮、惊、积、余、烦、骨蒸、五脏以及表
里俱热或半表半里热等各种不同表现,情况复杂。

感冒发热是由外部风邪袭侵导致,可伴有呕吐、惊风等风寒,
风热症状。

小儿感冒后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就会出现发热。

高烧不退还可能导致腮腺炎。

风疹、肺炎、哮
喘,甚至转移为肝炎等其他病毒性疾病。

1.芥末面外涂治疗小儿感冒
[配方] 芥末面(即普通食用之芥末面)不拘量。

[制用法] 用开水冲调,摊在布上,贴于喉部、胸上部及背部,用棉花盖好,20分钟后取去,以棉花十层盖上皮
肤,再用热毛巾拧干盖在棉花上。

轻症1次,重者2次。

[功效] 用于小儿感冒、发烧。

2.醋调白矾贴脚心治疗小儿感冒咳嗽
[配方] 生明矾30克,米醋适量。

[制用法] 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贴足心。

[功效] 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多痰。

3.荞面姜汁饼贴囟门治疗小儿感冒
[配,方] 荞麦面、生姜各适量。

[制用法] 先将生姜捣碎取汁,用姜汁和荞麦面成薄饼片贴囟门上。

[功效] 可治疗小儿感冒、鼻塞。

4.南星雄黄饼敷脚心治小儿感冒发烧
[配方] 生南星、雄黄各12克。

[制用法] 共研末做成2个饼,敷在脚心,用布扎住。

做药饼须用醋调,如药量少,可加面粉,冷天可将饼放在火
上焙热。

[功效] 治疗小儿感冒,发烧。

5.麻黄治风寒感冒
[配方] 麻黄、苏叶、葱白、白芷、姜汁各等量。

[制用法] 麻黄、苏叶、白芷研粉,葱白捣如泥,姜汁调敷脐。

[功’效] 疏风解表,发散风寒。

治风寒感冒。

6.生姜大葱白治小儿感冒{配方] 生姜、大葱白、芫荽各10克,鸡蛋2个,煮熟后去黄。

[制用法] 药混匀蒸熟,干净纱布包裹后熨擦全身,取微汗为度。

[功效] 治风寒感冒。

7.葱头治婴儿感冒
[配方] 葱头7个,姜1片,淡豆豉7粒。

[制用法] 上药共捣烂,蒸热,摊在敷料上,待温度适宜时贴于婴儿囟门上,再用热水袋加温片刻。

[功效] 治婴儿感冒发热鼻,贴药后便可出汗退热。

8.青蒿治小儿感冒
[配方] 青蒿(后下)6—9克,白薇9~12克,连翘6-9克,淡竹叶8—12克,滑石9—12克,麦芽15~20克,钩
藤6~9克;蝉衣3~6克。

[制用法] 以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3次温服。

[功效] 清热解表,利水消食。

用治小儿感冒发热。

9.葱白豆豉汤治疗小儿感冒
[配方] 淡豆豉9克,葱白5个。

[制用法] 将以上两味水煎后,趁热服下。

[功效] 发散风热,解表、和胃。

用于治疗小儿夏日感冒。

10.金银花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配方] 金银花12克,赤芍12克,连翘6克,栀子6克,黄芩6克,牛蒡子6克,花粉6克,胆草6克,六一散6 克,枳壳3克,青黛3克,薄荷4.5克,芥穗4.5克。

[制用法] 每日1剂,两煎,共煎成100毫升,分2-3次温服,年长儿可1次顿服。

[功效] 疏风清热解毒。

用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11.生石膏治外感发热
[配方] 生石膏18克,薄荷4克,鲜芦根20克,地骨皮9 克,
银花15克,连翘9克,白薇9克,板蓝根9克。

[制用法] 上药除薄荷外,加水浸泡,浓煎10分钟,下人薄荷,继煮5分钟,去渣取清汁备用。

每日l剂,每剂分
2-3次服。

[功效] 用治外感发热。

12.瓜皮白茅根退烧
[配方] 西瓜皮100克,白茅根3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2~3次。

[功效] 清热凉血。

用于小儿发烧。

13.柴胡野菊花退烧
[配方] 柴胡12克,野菊花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2次。

[功效] 用于小儿发烧。

14.芦根竹叶汤退高烧
[配方] 鲜芦根100克,鲜竹叶50克。

[制用法] 将芦根、竹叶煎水1碗。

服下即退热。

[功效] 用治高烧不退。

15.蜜渍桑叶汤治小儿热病
[配方] 桑叶(不拘多少),生蜜适量。

[制用法] 用生蜜涂桑叶,线串阴干,搓碎。

水煎内服。

[功效] 用治小儿热病、烦渴。

16.黄连粉敷肚脐退热
[配方] 黄连粉、牛黄粉各适量。

[制用法] 用黄连粉、牛黄粉敷在肚脐上。

[功效] 用治退热。

17.鸡蛋绿豆饼外贴治疗小儿高烧
[配方] 绿豆125克,鸡蛋数个。

[制用法] 绿豆研粉,炒热,加蛋清调和,捏成小饼贴胸部,3岁左右患儿敷30分钟,不满周岁的敷15分钟。

[功效] 用于治疗小儿发烧。

18.黄瓜叶白糖退烧
[配方] 鲜黄瓜叶1000克,白糖500 克。

[制用法] 将黄瓜叶洗净水煎1小时,去渣以小火煎煮,浓缩至将要干锅时停火,冷却后拌入白糖混匀晒干,压碎
装瓶备用。

每次10克,以开水冲服,每天3次。

[功效] 退热,用于小儿发烧。

19.空心莱荸荠退烧
[配方] 空心莱500克,荸荠55克。

[制用法] 水煎,代茶饮。

[功效] 用于小儿发烧。

20.竹沥退烧
[配方] 竹沥50毫升。

[制用法] 将竹沥煎煮数沸,1次服下,每天2~3次。

[功效] 用于小儿发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