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生兰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不良影响及对策研究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不良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不良影响,并总结预防对策。
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站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所致不良反应23例作研究对象,分析主要不良反应情况,总结相应对策。
结果:月经问题为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下腹痛,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放置时间、末次分娩方式等有关。
结论: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可引起患者月经问题、下腹痛等不良反应,直接危及妇女健康,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不良反应;对策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为临床上常用避孕方法,它具有操作简单、长效、安全特点,在已婚育龄妇女中应用广泛。
受种种因素影响,宫内节育器可引起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避孕率降低,加大避孕风险,对宫内节育器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必须引起重视,加以研究和防范[1]。
此文为研究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不良影响及对策,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站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所致不良反应23例作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站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所致不良反应23例作研究对象,均龄(26.59±2.37)岁,23-32岁,放置时间平均(5.24±0.92)年,3个月-10年,其中,18例有剖宫产史。
1.2 方法分析23例不良反应情况,了解患者放置时间、末次分娩方式等,总结有效预防对策。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平均数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良反应23例中,9例经期延长,占比率39.13%;7例月经量过多,占比率30.43%;5例下腹痛,占比率21.74%;2例节育器下移,占比率8.70%。
月经问题为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使用宫内节育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使用宫内节育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取当地计划生育服务所2012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50例育龄妇女。
对照组未使用宫内节育器,观察组使用宫内节育器。
结果:观察组生殖道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使用宫内节育器不会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感染;宫内节育器;影响女性生殖道感染是指多种致病菌侵入所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或经生殖道感染一系列疾病的总称[1],为妇科常见多发疾病。
若不及时采取治疗,随着女性生殖道感染病情的恶化,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
宫内节育器为我国育龄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措施,临床研究发现,使用宫内节育器后妇女会出现腰腹部疼痛、白带异常及月经失调等现象。
本文为了分析使用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对当地计划生育服务所2012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当地计划生育服务所2012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50例育龄妇女。
对照组:平均年龄(35.53±6.23)岁;平均孕次(2.87±1.10)次;平均产次(2.25±0.82)次。
观察组:平均年龄(36.15±5.71)岁;平均孕次(2.80±1.08)次;平均产次(2.47±0.91)次。
对照组和观察组育龄妇女在年龄,孕次,产次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由专业调查人员采集300例育龄妇女的基本信息、避孕节育史、孕产史,同时详细记录全部育龄妇女妇科检查结果,妇科检查包括视诊、盆腔超声检查、双合诊检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探讨

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探讨作者:李瑞华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20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对育龄妇女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IUD放置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选取本妇幼保健所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的育龄妇女共6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顾分析法对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经调查,66例研究对象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中,出血、分泌物异常及疼痛均为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且主要以疼痛反应为主;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放置后有无用药、剖宫产史及痛经史均为诱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疼痛是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对育龄妇女造成的主要不良反应,节育器放置时间、节育器放置后有无用药治疗、剖宫产史及痛经史均是造成育龄妇女节育器放置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或应通过临床在宫内节育器放置前后对患者病史及预后治疗的询问、管控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关键词】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宫内节育器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类节育手段,可通过将宫内节育器放置在育龄妇女子宫内的方式,借助节育器自身材质性质或所含有的药物对受精卵着床及子宫蠕动造成影响,进而实现有效避孕、节育,且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相较于药物节育,对人体造成的副反应较小,故可长期放置,且在节育器取出后,女性可恢复正常生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但有相关研究指出,育龄妇女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仍存在的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且具体诱发因素仍处于研究阶段[12]。
因此,本文作者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对育龄妇女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有效预防IUD放置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妇幼保健所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的育龄妇女共6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科接诊的因放置宫内节育器所致副作用和并发症妇女150例,综合分析本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结果: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妇女比较容易发生出血、疼痛等副作用和节育器脱落、嵌顿、感染、带器妊娠等并发症。
结论:女性在放置宫内节育器之后需定期到正规医院中接受检查,以有效减少其疼痛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并发症;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035-02在节育措施当中,宫内节育器具有可逆性、安全、不良反应小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育龄妇女中[1]。
可尽管如此,也有不少女性在放置宫内节育器之后出现了副作用及并发症,从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双重创伤,对此,临床在对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之时,需要严格掌握其禁忌症以及适应症,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2]。
此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科接诊的因放置宫内节育器所致副作用和并发症妇女150例,年龄为20~49岁,平均(30.97±4.13)岁;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为0.2~19年,平均(8.1±1.9)年;于产后哺乳期放置者,41例;月经结束后放置者,87例;剖宫产术后半年放置者,22例。
1.2 方法对本组150例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经分析后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n (%)]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使用宫内节育器女性生殖道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探讨

使用宫内节育器女性生殖道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器女性生殖道感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0例使用IUD的已婚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探讨IUD使用者患RTI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有13例患有阴道炎,占总数的32.50%;有19例患有宫颈炎,占总数的47.50%;有8例患有盆腔炎,占总数的20.00%。
孕次越多感染率越高、IUD使用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有尾丝节育器的感染率较高、异常子宫出血的感染率较高、不含铜材质的IUD感染率较高。
结论:使用宫内节育器会给女性带来较高的生殖道感染风险,且所造成的感染类型也较为多样;此外,孕次、IUD使用时间、有尾丝节育器、异常子宫出血、IUD材质不含铜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095-02女性生殖道感染(RTI)是妇科常见病,多由病原微生物导致;而病原微生物的来源渠道则是多样化的,其中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则是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原因之一。
受到人们生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国家相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我国育龄妇女中使用IUD的比例达到约50%左右,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较为靠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农村妇女的避孕手段较少,因此使用IUD的比例远高于城市居民[1]。
现有研究表明IUD的使用与RTI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此,进一步分析IUD的使用对RTI所造成的影响;能够为更好的保障女性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放置IUD的40例已婚育龄妇女。
为确保研究的规范性、伦理性以及符合相关组织机构的要求,在研究开展前均与所有参与本次科学试验观察的参与者或其家属进行了试验目的、过程、影响等情况的说明,在获得参与者本人及其家属自愿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后续研究。
围绝经期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对生殖健康的影响研究

I D ( o t l ru )d r gp r —m n p u a p r d h a eea a zd wt g t ut l rge— U c n o go p u n e r i i e o a s e o .T ed t w r n l e i l i i m l p rs l i a y h o sc ie e
间对 月 经 周 期 、 量 无 影 响 ( 经 P>00 ) .5 。结 论 : 绝 经 期 妇 女 使 用 I D未 增 加 月 经 改 变 、 绝 经 期 症 围 U 围
丁兆平
山东省 日
照市计划生育科
研 所 丁翠元 山东省 日
照市计划生育科
李
研 所 艳 山东省 日
状、 妇科疾病及贫血的发生 , 不同种类 I D对 围绝经期妇女 月经异常有一 定影 响, 但 U 应对 围绝经 期妇
研 所
徐友涛
杨 玉 洁 吕明 云 王 蒙 祝 青
许
从
韩 爱 华 王世礼
王桂 民
潘 芹 苗文 云 卢晓婷
要 目的 : 探讨围绝经期使用宫 内节 育器 (U ) I D 避孕对生殖健康 的影响 。方法 : 采用分层整 群随
机抽样方法 , 对围绝经期使用 I D避孕妇女( 1 U 6 5例 , D组 ) 围绝经期采用其他方法避孕妇女 ( 3 I U 和 58 例 , 照组) 对 进行生殖健康 和围绝经期症状问卷调 查 , 进行相 应 的健康 检查 ; 并 采用 lg t 多元 回归 oii sc
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
方法:自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之日起,到放置后的1、3、6个月各到站(或电话)随访1次,以后每年至少到站随访1次,并做好随访记录。
结果:在参与随访的3400例育龄妇女中,出现放置后异常情况及不适症状156例(459%)。
结论: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部分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及异常情况,这与节育器的选择、手术操作、放置时机等诸多因素有关。
关键词女生殖健康宫内节育器影响因素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育龄妇女最常用的避孕方法这一,特别是农村已生育一孩妇女已广泛采取此方法进行避孕,它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及可逆性等优点,因其手术操作简便,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取环后能很快恢复生育能力而成为计划生育工作者信赖的避孕节育方法,其放置后出现的异常情况及不适症状已引起政府、医务人员及受术者的共同关注。
资料与方法2007~2011年收治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妇女3533例,年龄22~45岁,平均291岁,均为婚后生育1孩或2孩育龄妇女。
方法:自来我站放置宫内节育器之日起,到放置后1、3、6个月到站(或电话)各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至少1次,随访时由医务人员询问受术史,术后异常及不适症状,并做详细随访记录。
结果各年度随访的差异率变化不大,根据行×列表x2检验法,计算得x2=044,而当自由度u=4时,x2005=949,本组资料的x2005,差别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1。
t型环与母体乐两种宫内节育器的异常率差异显著,存在这两种因素时,根据行×列表x2检验法,计算得x2=13326,而当自由度u=8时,x2001=2009,本组资料的x2>x2001,所以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余7种节育器虽有差异,但显著性不高,t型环与母体乐发生异常情况的概率高,影响权重大。
见表2。
讨论放置宫内节育器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①宫内节育器与月经异常:月经异常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点滴状或不规则出血,但症状大多较轻,多见于放环后半年内。
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生殖道微生态的影响

2018年3月第5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临床研究文章编号:WHR201H11058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生殖道微生态的影响吕晓兰丁燕玲陈玉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柳州545000【摘要】目的:评估使用宫内节育器妇女的生殖道微生态状况,探讨生殖道微生态检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病例组选取在本院放置宫内节育器且术后3个月来院复诊的妇女共441例,对照组选取采取其他方式避孕的600例健康育龄妇女。
检查项 目包括清洁度、霉菌、滴虫、线索细胞、乳酸杆菌比例、Nug e n t评分、AV评分、pH、唾液酸香酶、白细胞酯酶等。
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清洁度、乳酸杆菌比例、pH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05);病例组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前后清洁度、线索细胞、乳酸杆菌比例、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05),其他项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0.05)。
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生殖道微生态状况多项指标有异常,检测生殖道微生态对临床治疗和恢复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节育器;生殖道微生态;生殖道感染;阴道炎为了调查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生殖道微生态的影响1,笔 者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来本院放置宫内节育器 的育龄妇女441例作为研究对象,从阴道内菌群的构成、优 势菌的分布、微生态平衡等角度综合分析病原体的感染情况,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 1材料病例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来本院放置宫 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共441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2 岁;选取600例采取其他避孕方式的体检健康妇女对照组, 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9岁。
各组妇女均须符合下列条 件:既往健康,无引起检测项目结果改变的疾病。
本研究不 涉及伦理学问题,所有测试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标本采集与测定所有样本用无菌棉签在阴道后穹隆阴道皱褶内取分泌 物装于无菌管中并立即送检,分别制成湿片和干片待检,同时用五联板检测干化学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李生兰
发表时间:2018-08-02T11:56:05.7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作者:李生兰[导读] 育龄妇女的不良反应和妇女自身的状况、节育器的种类、手术过程及预后的恢复等等都有关。
朔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036002 【摘要】目的研究育龄妇女子宫内放置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68例在我院进行生殖节育器放置手术的患者研究对象,随即对其进行了定期的随访调查,了解女性节育器的使用情况,研究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因素。
结果随访调查发现,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子宫病变、月经异常、盆腔炎等不良反应。
结论育龄妇女的不良反应和妇女自身的状况、节育器的种类、手术过程及预后的恢复等等都有关。
【关键词】放置宫内节育器;女性生殖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前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避孕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大多数拥有一个孩子的现代女性都增加了避孕的机会。
而放置宫内节育器具有安全性高、经济负担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它已成为育龄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首选避孕方法。
这种方法是可逆的,基于其取出后可恢复正常的生育功能,备受广大育龄妇女欢迎,但手术后的不良症状对女性的生殖健康也会形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本文探讨了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器而影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因素,并详细介绍了以下几点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随即选取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共68例生殖节育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为(24.19±5.16)岁。
纳入标准:没有其他心脑、肝肾疾病的育龄妇女(生产过1名儿童或2名儿童的)。
所有人员年龄和其他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v1.2方法
当手术开始,就对所有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记录。
随访术后1、2、4个月的情况,然后进行逐年调查。
随访期间,护理人员应建立随访记录,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身体恢复情况,查找相关信息,探讨不良症状的影响因素。
1.3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2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进行测量。
采用χ检验,差异明显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在育龄妇女子宫内放置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 2.1在女性子宫内放置避孕器后,月经不正常已经成为子最常见的不良症状
本研究中有20例月经不调的患者。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加、并且连续不断;经期不规律并且会出现不规则出血现象,且带有白带异常现象;手术后6个月以后,以上的情况经常发生,因为子宫内膜本身比较脆弱,容易受避孕器连续长期摩擦而出现创伤,受伤的部位很容易被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炎症,由于炎症导致子宫内膜血管大范围扩张,从而形成血容量增加,血流加速,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的凝作用降低,最终形成了月经不调等现象产生。
2.2育龄妇女放置避孕用具后易发生宫颈病变。
本研究报告中有5例患者宫颈病变
术前节育器选择不当、术中操作不当以及术后的不适当护理都是导致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
因此,术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节育器和手术方式,术后护理要严格,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康复进行指导。
2.3子宫疼痛:在这项研究中,5名患者患有严重的子宫疼痛,包括腰部和腹部严重疼痛
由于节育器的形状和大小和子宫不符合,放置子宫壁时间久了会刺激子宫出现频繁收缩,使患者感到腹痛胀痛。
发生这种现象后,医务人员应立即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常用甲灭酸等消炎药减轻疼痛。
2.4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最常见的不良症状就是盆腔炎
本研究中,38例育龄妇女存在盆腔炎,发病率很高。
这类疾病往往是在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同时还发现盆腔炎症和避孕器长期摩擦子宫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从而引发感染并伴有阴道出血有关;同时还发现,育龄妇女性生活不良也是出现盆腔炎的原因;有的研究还表明,和节育器是否带尾丝也有关,是因为细菌可以通过尾丝感染到子宫,且手术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3讨论
最近一些年,社会经济的展也带动了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此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女性大多选择避孕的方式都是子宫内放置节育器。
然而,这样的手术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使女性的生殖健康严重受到威胁。
所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子宫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育龄女性子宫放置避孕器后所产生的不适,使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月经的不调。
节育器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导致炎症产生,促进纤溶原酶激活剂的释放,扩张血管和血流量,使月经血流量增加;此外,腰腹部疼痛也是放置节育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子宫颈受到避孕装置的剧烈化学刺激,促使子宫内膜分泌前列腺素。
使子宫收缩频率提高,从而出现剧烈疼痛;同时,腔炎也是常见的不良症状之一,一方面由于刮宫手术或医疗人员操作不当、操作错误的流产手术会产生盆腔炎,此外,手术的育龄妇女不洁的性生活也会导致盆腔炎出现;经过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避孕节育器是减少女性并发症的关键,所以,医护人员选择的避孕器的形状和大小应需要和病人的子宫腔大小相适应,以降低避孕器移位的现象。
结束语
总之,育龄妇女避孕的首选依然是子宫内方式节育器,对节育器的选择和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子学珍.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101-102.
[2]姚春燕.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320):291-292.
[3]孙莉莉,李爱琴.宫内节育器小良反应报告1000 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86-87.
[4]杨莉.试论宫内节育器避孕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J].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134-135.
[5]邵玉琳.宫内节育器、皮下避孕埋植剂及输卵管避孕材料特点及避孕效果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2):181-182.
[6]李世广,陈桂芳,余廖长,等 .MCu 记忆合金与 Mcu375 两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比较析[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4):183-185.
[7]郝月兰,安茂伟丁兆平,等.围绝经期宫内节育器滞留对生殖健康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1):143-144.
[8]子学珍.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