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箱庭疗法对留守初中生适应不良干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箱庭疗法在初中阶段的运用

浅谈箱庭疗法在初中阶段的运用

浅谈箱庭疗法在初中阶段的运用作者:梅芳罗雁飞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12期〔关键词〕沙盘游戏;箱庭疗法;初中阶段一、沙盘游戏及箱庭疗法简介“箱庭疗法”又称“沙盘游戏疗法”或“沙箱疗法”,是由卡尔夫创立发展的心理治疗方法,基于荣格心理学、世界技术、客体关系理论。

日本著名心理治疗家河合隼雄发现沙盘疗法类似于中国和日本古代的箱庭,即盆景,于是结合东方的意涵,整合东方文化和风格后而在日本实践沙盘,称为“箱庭疗法”,后由北师大张日昇教授引入中国。

沙盘游戏营造了一种“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富有创意的意象中,使无形的心理世界以某种象征性的方式恰当地呈现出来;它反映了沙盘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从而使游戏者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沙盘游戏的本质在于唤醒人的无意识及躯体感觉,碰触最本源的心理内容;以来访者为中心,强调咨访关系、个案的内在心像和自我治愈功能。

通过创造场景来表达自己,直观显示内心世界,从而绕开咨询中的阻抗。

沙盘游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体系,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专业心理分析等各个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箱庭疗法由咨询者和教师引入学校,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心理成长,诊断和治疗、干预的心理治疗工具,被广泛接受。

箱庭疗法能促进儿童的身体、社会、情感和学业能力的发展,它所强调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和“静默的见证”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强调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致的。

二、箱庭游戏在初中阶段的运用1.通过沙盘游戏,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箱庭疗法要求咨询师必须具备两种态度:一种是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使来访者感到自我表达是安全的;另一种是保护来访者的态度,使来访者能够停留在自己自然的界限之内不受到侵犯。

我校将箱庭疗法的技术运用于学生的团队建设中,七年级新生以班级的自然小组(每组六人)为团队,让学生自己为团队命名。

浅析箱庭疗法在农村中学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及价值

浅析箱庭疗法在农村中学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及价值

浅析箱庭疗法在农村中学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及价值摘要本文通过详细地阐述了箱庭疗法的心理技法的应用和理论基础,深刻研究和分析了箱庭疗法在农村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实际运用,指出了箱庭疗法在农村中学心理咨询中广泛应用的价值所在,以期有助于提高箱庭疗法在农村中学心理咨询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箱庭疗法农村中学心理咨询运用及价值箱庭疗法是现代社会中,帮助中学生群体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突破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农村学生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了一系列中学生的相关的心理咨询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箱庭疗法在农村中学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及价值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箱庭疗法的心理技法的运用和理论基础1.箱庭疗法的心理技法的理论基础箱庭疗法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人们广泛的称为沙盘疗法。

同时,因为箱庭疗法又是一种以独特的游戏性质为主要特征的心理治疗方法,因此,箱庭疗法又被人称为是沙盘游戏。

在箱庭疗法这一特殊的治疗方法中,主要的治疗工具就是一个“神奇的箱子”,让人惊奇的是这个箱子中盛满了细软的沙子,学生在箱庭疗法中,能够迅速的和治疗者建立起强烈的信任感,而通过细沙在不同的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干预下,借助于不同的玩具和工具的影响和帮助下,在“自由和保护的空间”机制的氛围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形态和形状来还原出学生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正是因为箱庭疗法的此种特性,让箱庭疗法成为了在治疗中学学生心理方法中的“世界技法”,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及价值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在现代心理咨询治疗方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

2.箱庭疗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在荣格心理学、世界技术、客体关系理论等心理学理论所进行有效的相互融合之后,在实践中逐渐的演变出来的心理治疗方法或者是进行心理治疗的有效,成为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沙盘疗法,最先被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夫所引用。

一名13岁适应性障碍女孩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

一名13岁适应性障碍女孩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

一名13岁适应性障碍女孩的箱庭治疗个案研究发表时间:2018-02-07T11:34:50.1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6期作者:刘兆庆1 郑汉峰1 肖德蓉2 [导读] 适应性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1]。

(1重庆合川康宁医院精神科重庆 401520)(2北碚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重庆 400712)【摘要】本研究使用箱庭治疗对13岁女来访者的适应性障碍进行干预。

从结果来看,箱庭疗法有效的改善了来访者的适应性障碍。

随着治疗的进行,来访者的焦虑症状得到了缓解和消除,并逐渐实现了与自我和他人的和谐相处。

由此可知,本研究表明箱庭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个体的适应性障碍症状。

【关键词】适应性障碍;箱庭治疗;个案研究【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326-04 1.引言适应性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是一种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1]。

常指与适应新环境有关的心理反应。

这些处境包括离婚、工作与居所的重大变化(如升学、移民)。

临床表现包括焦虑、担忧、注意力难以集中、抑郁、易激惹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唤起而出现的躯体症状,如心悸和震颤等。

也可能出现攻击行为,单次或反复的蓄意自伤[2]。

本研究采用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对一名适应障碍女中学生进行心理治疗,考察箱庭疗法的治疗过程特征和效果。

通过对咨询现场的过程记录和分析,为适应性障碍的心理治疗探究新的思路和方法。

2.心理评估与确立治疗方案2.1 心理评估治疗者(小C)在父亲陪伴下来诊,通过第一次咨询及后续的治疗,获得相关背景信息和主诉问题。

背景信息:小C是某重点中学初一女生,性格内向,朋友少,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家境一般,独生女。

团体箱庭缓解中职生学业倦怠效果研究

团体箱庭缓解中职生学业倦怠效果研究

团体箱庭缓解中职生学业倦怠效果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职生学业负担逐渐加重,学业压力也不断增加。

学业倦怠成为了中职生普遍面对的问题。

学业倦怠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健康。

如何有效地缓解中职生的学业倦怠,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一直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一、团体箱庭在教育中的应用团体箱庭是由日本临床心理学家土居健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

它通过搭建一个立体空间,让参与者通过模拟和观察具体情景,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增进互相了解与信任,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调节情绪和促进成长的目的。

团体箱庭可以在教育领域用于学生的心理辅导、情感教育、矛盾处理等领域。

在教育心理辅导中,团体箱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化解内心矛盾、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问题。

在社交情感教育中,团体箱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信任,增强学生的交往技能和情商。

团体箱庭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团体箱庭缓解学业倦怠的理论基础学业倦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或态度,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等。

学业倦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团体箱庭缓解学业倦怠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宣泄和情绪调节团体箱庭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场景来释放内心的焦虑、压力和恐惧等消极情绪,有效减轻学业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箱庭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观察他人的情绪,学会情绪调节的技巧,从而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减轻学业倦怠情绪。

2. 合作与沟通能力团体箱庭是一个集体活动,参与者需要进行合作和协作,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

在箱庭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进而减轻学习压力和学业倦怠感。

3. 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团体箱庭通过模拟具体情景,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导言一、团体辅导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信心,是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预测个体的行为、情绪和认知反应,而且在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寄宿生来说,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尤为重要。

二、团体辅导与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并实现个人成长。

对于寄宿生来说,他们常常需要面对来自学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对于其心理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团体辅导可以通过集体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和活动等方式培养寄宿生的情感表达和应对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团体辅导还可以通过心理技能训练和情感支持等方式提升寄宿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通过参与团体辅导,寄宿生能够建立起和他人共享情感的信任和依恋,增强他们的心理抗挫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为其心理健康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为提升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研究对象选取某市多所初中的寄宿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女生各半,年龄在13-15岁之间。

3.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团体辅导和个案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4. 研究内容(1)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数据,包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等工具的应用。

(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设计并实施团体辅导活动,包括情感交流、角色扮演、团队合作、情感支持和心理技能训练等内容。

(3)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后的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评估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

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团体辅导在提升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研究采用实验方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初中寄宿生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最终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在提升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研究对团体辅导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以期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多关于心理辅导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初中寄宿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团体辅导、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干预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定义、影响因素、重要性、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寄宿生因为长时间离开家庭,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容易出现自我效能感不足和心理韧性不足的情况。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评价,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情绪和心理健康。

而心理韧性则是个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对于初中寄宿生来说,心理韧性的培养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干预效果,以此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团体辅导在初中寄宿生中的应用,可以为学校与家庭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团体辅导在提升初中寄宿生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方面的作用机制,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通过实践的验证和研究结果的呈现,进一步加深对团体辅导对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的认识,为未来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2. 正文2.1 团体辅导的定义团体辅导是一种通过集体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参与者解决个人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个人发展能力的过程。

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可行性分析

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可行性分析

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可行性分析1. 箱庭疗法的特点及优势箱庭疗法是一种通过操纵小型模型和玩具来表达和解决个体内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

疗者可以通过布置模型中的小道具,以及通过对小道具进行移动、排列、组合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体验。

而治疗师则通过观察、倾听和引导来帮助疗者理解和解决问题。

箱庭疗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帮助个体表达情感:箱庭疗法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情境,让个体可以通过操纵小道具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体验,有助于个体释放压抑的情感;(2) 能够促进个体自我认知和情感调节:通过参与箱庭疗法,个体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体验,有助于个体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认知和调节;(3) 能够帮助个体解决内心问题:箱庭疗法可以让个体通过模拟情境来思考和解决内心问题,有助于个体找到内在冲突的解决方法。

2.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与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危机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关于学生自杀、欺凌、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这些事件给学校、家长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学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通常需要依靠心理咨询师、心理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士的干预,但是目前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挑战:(1) 专业人才不足:由于心理卫生领域在中国的发展相对较晚,目前学校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教育专业人才不足,导致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有限;(2) 干预方法不够多样化:目前学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方法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方式进行干预,但是这些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干预方式;(3) 效果评估不够科学:目前学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效果评估相对不够科学和系统,学校缺乏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来评估干预效果。

面对这些挑战,学校需要积极探索更加多样化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增强心理咨询师的干预能力:箱庭疗法能够增强心理咨询师的干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样化的干预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2)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箱庭疗法能够通过模拟情境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体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 有利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评估:箱庭疗法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箱庭情境中的表现,然后据此来评估干预效果,有利于学校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一例留守儿童敌对心理的箱庭干预报告

一例留守儿童敌对心理的箱庭干预报告

一例留守儿童敌对心理的箱庭干预报告摘要:箱庭疗法又称沙盘游戏法,是心理咨询的辅助方法。

本案例以箱庭疗法为主对一例敌对心理的留守初一男生进行系列心理干预。

对来访者进行了6次箱庭疗法干预。

在箱庭“自由且受保护的空间”里,来访者的情绪得到合理有效的宣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心理状态有了良好的干预效果。

箱庭疗法可有效缓解或消除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关键词:留守儿童;箱庭疗法;敌对心理一、个人情况小K,初一年的男孩(实际是初二年级,因身体发育迟缓申请重读初一),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一五岁妹妹,从小父母生意忙长期在外地工作,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后寄读学校,在家中很少跟父母交流。

小学二年级被诊断为多动症,服药三年后,症状缓和,能正常生活学习,学习较慢,存在困难,自卑。

但小学时与同学关系较为融洽。

上初中后人际关系紧张,因服药,身高发育较晚,初二年申请重读初一,因此同学们也对他另眼相看。

在班级里,同学都不肯跟他玩,自己也觉得和同学没有话题可谈,经常自己看书,虽住校但喜欢回家。

平时同学的评价,他自己忍受,表现为咬牙齿,颤抖等行为,不能和同学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近期因同学给他取绰号,在班级扬言要自杀。

班主任劝其父母带其回家,劝退。

第一次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十大因子中,成阳性因子的是敌对,分值为2.67,评估显示来访者对一些给自己打击的人或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产生敌对情绪,认为有些人总是居心叵测或者有意针对自己,防范心理相对较严重。

可能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与人发生口角,甚至摔物或争斗。

情绪容易激动,不易控制,存在一定人际关系。

二、家庭情况小K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小时候寄养爷爷奶奶家,后来便送来学校寄宿。

周末回爷爷奶奶家,父亲为人较为严厉,平时很少言语;对小k的学习不太关心,也较少与小K交流,经常严厉责骂小K。

而母亲在孩子诊断出多动症后就经常抽空回老家照料孩子,小K对母亲过度依赖,甚至与五岁妹妹一起争宠,撒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 儿童 , 一般 指父母 外 出工作 , 自己留在家 乡 生 活学 习 的未满 1 8周 岁并 处 于 义 务 教育 阶段 的 儿 童[ 1 ] 。在 农村 , 留守 儿 童 是 _ 个 人 数 众 多 的群 体 , 由于父 母在 外打 工 , 造 成 了亲情 缺失 , 导致 留守儿 童 极 易 出现生 理 、 心理 、 行 为及 社 会 适 应 的 问题 。 初 中阶段 的农 村 留守 儿 童 , 处 在 特殊 的心 理 发 展 时
预效果 。结果
前测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 , 箱庭组、 对照
理健 康 问卷调 查 , 选 取 了社会 适 应 不 良量 表 ( S o c i a l
Ma l a d j u s t me n t , S O C ) 、 青少 年 心 理 适应 性 量 表 ( A d o -
l e s c e n c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d a p t a b i l i t y S c le a , A P A S ) 进行
摘要 目的 探讨团体箱 庭疗法 对农村 留守初 中生适应 不

类人 群 的心理 、 行 为 问题 方 面 有 一定 效 果 。笔 者 选
良的干预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 5 8 2名农村初 中生 , 采 用社
择 了团体 箱庭疗 法对 留守 初 中生适 应不 良开展 心理 干预, 探讨 该方 法 的干预 效果 。
1 . 2 j : 由 Wi g g i n g ’ S 根据 明
尼 苏达 多项 人格 测 验 ( MMP I ) 反 映 与缺 乏社 会 交 往 技 能 有关 的 同质 性 条 目编制 的量 表 , 主要 测量 个 体
的社 交技 能 和 自我 态度 及 与 异性 交 友 能 力 。共 2 7 题, 为二级 计 分 , 答 案为 : “ 1 : 是、 0 : 否 ”, 有反 向计 分
次; 对照组 2 O名 , 实验过 程 中不予 干预。干预 结束后 , 对 两 组被试进行 S O C和 A P A S测 试 。 比 较 两 组 被 试 前 后 测 的 干
1 . 1 研 究对 象
本 研究 于 2 0 1 1 年 3月对 安徽 省 寿
县农村 中心学校 初 中部 的 5 8 2名 在籍学 生 开展 了心
究者 在 安 徽 省 某 县 农 村 中 心 学 校 , 对 该 校 初 中 部
5 8 2 名在籍学生进行 了心理健康 问卷调查 , 调查结 果显示 , 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显著低于非 留守 儿童 , 急需 心理 干 预 。箱 庭 疗 法是 指 来 访 者 在治 疗
者 的帮助 之下 , 运用 沙盘 、 沙、 玩具创 作箱 庭作 品 , 并 在完 成 之后对 作 品进行 描述 、 讨论 , 从而 达 到心理 治 疗作 用 的一种 方 法 ] 。研 究 - 8 证实, 箱 庭 疗 法 在 各
期, 上述 问 题 更 为 严 重 。本 课 题 前 期 研 究 中 , 研
1 . 2 . 1 实验设计
采 用前 测后测 实 验设计 , 于 干 预
前 1周进 行 S O C 、 A P A S量 表前 测 , 干 预后 1周 内进 行 量表后 测 。两次 量表 施测 时 间相隔 为 l O周 。

4 7 4・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3 Ma y ; 4 8 ( 5 )
团体 箱庭疗法对 留守初 中生适应不 良干预效果研究
章鸣 明 , 曹 召伦 , 顾 晨龙 , 汪
组 S O C得分 、 A P A S总分及各 因子得分 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 义。前后测结果配对样本 t 检验结果显示 , 箱庭组 S O C干 预
后得分低于 干预前 , A P A S总分及 各因子分 干预后得分高 于
干预前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1 ) ; 对照组 除 A P A S考试 焦虑因子得分低于干 预前 ( P< 0 . 0 5 ) 外, S O C、 A P A S总分 及 各 因子分前后测差异 均无统计 学意义 。结论 团体箱庭 疗 法对 留守初 中生 的适应不 良问题具有积极 的干预效果 。 关键词 团体箱庭 ; 留守儿童 ; 适应不 良 ; 心理干预
R 3 9 5 . 5 中 图分 类 号
测 验 。并 在调 查 完 成后 , 筛选出 S O C得分 ≥2 0分 、
A P A S得分 ≤5 9分 , 自愿参 加 心理 干 预 并 获得 家 长
及学 校 同意 , 无 肢体 残 疾 及 其 他影 响干 预 效 果 的躯 体疾 病 的 留守 初 中生 4 0名 , 随机 分成 箱 庭 组 2 0名
( 男1 0名 、 女 1 0名 ) 、 对照组 2 0名 ( 男 1 2名 、 女 8 名) 进行 处理 。两 组 被试 无 性别 差 异 , 干预过程 中, 无 被试 退 出 。
1 . 2 方法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3 ) O 5— 0 4 7 4— 0 4
1 材料 与方 法
会 适 应 不 良量 表 ( S O C ) , 青少年 心理适 应性 量表 ( A P A S ) 进
行测试 。根据 自愿原则选取 S O C得分 I >2 0分 、 A P A S得分 ≤
5 9分的留守初中生 4 0名 , 随机分为 2组开展心理干预 : 箱庭 组2 0名 , 使用 团体 箱庭疗 法进 行 干预 , 每周 干 预 1 次, 共 8
2 0 1 2—1 2—1 4接 收
题, 满分 2 7分 , 得分越高提示社会适应能力越 低。 ② A P A S _ 1 :由陈会 昌教 授 编 制 , 问卷 由 4个 因子 组成 : 因子 1 : 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 ; 因子 2 : 陌生情 景与 学 习情 境 适 应 ; 因子 3: 考试焦虑情景适应 ; 因 子 4: 群 体 活 动 适 应 。共 2 0题 , 为五级计分 , 答 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