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短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楹联(yíng)追溯(shuò)簇新(cù)扣人心弦(xián)B. 婆娑(suō)惩戒(chěng)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 嗔怒(chēn)惬意(qiè)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 召唤(zhāo)山峦(luán)刹那(shà)侃侃而谈(k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贸然春寒料峭雾霭雕粱画栋B. 困厄神采奕奕推崇和言悦色C. 褴褛饥肠漉漉斡旋自圆其说D. 告罄摧枯拉朽藻饰人情世故3. 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

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________、揽________、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________、闻________、恋雨打芭蕉。

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②繁星排空③远山迷蒙④夜风入怀A. ②④③①B. ③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③④①②4.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 房舍如舟。

D.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B. 风从/大地/卷来C.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D.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6.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 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 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D. 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2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墓畔(mò)寂寞(mò)沈尹默(mò)B . 口占(zhàn)漫漫(màn)卞之琳(biàn)C . 芦荻(dí)舵手(duò)风雨吟(yín)D . 装饰(zhuāng)谎言(huǎng)聂鲁达(niè)2. (12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尹________萧________墓________卞________绊________慌________君________箫________暮________卡________畔________谎________3. (2分) (2018九上·永康月考) 下列对话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甲:今年,令妹芳龄儿何?乙:家妹已逾弱冠之年。

B . 甲: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乙:定在寒舍恭侯光临!C . 甲:阔别多日,令堂身体可好?乙:家父一切安好,多谢挂念。

D . 甲:兄台有何见教?乙:见教不敢,然足下有些许肺腑之言奉送与兄。

4. (2分)(2019·广东) 下列句子修改个正硝的一项是()A . 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B . 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

(将“199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C . 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感情操的重要标准。

(在“爱国”前加“是否”)D . 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3短诗五首》课时满分训练及答案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3短诗五首》课时满分训练及答案

第3课短诗五首用时:得分◆基础预学(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霜.风(shuānɡ)寂寞.(mò)湖畔.(pàn)B.房舍.(shè)埋没.(mò)海涛.(tāo)C.装饰.(shì)郊.原(jiāo)舵.(tuó)D.漫.漫(màn)差.异(chā)谎.言(huǎng)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B.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C.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D.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3.《月夜》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4分)(提示: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4.《断章》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哲理性的思考?(3分)5.文学知识填空。

(7分)◆提优助学(2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6.“寂寞”在诗中有哪些内涵?(4分)7.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含蕴的感情最丰富。

请简要赏析。

(3分)8.诗中作者用以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映照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表达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的物象是【】。

(2分)A.丁香B.梅花C.红山茶D.白杨(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风雨吟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10.请赏析“卷”“奔”的表达效果。

(2分)11.谈谈你对最后两句诗含意的理解。

(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统一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12.题目“统一”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分)13.怎样理解“繁多是个谎言”?(2分)◆深度导学(15分)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积累运用 (共6题;共2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墓畔(mò)寂寞(mò)沈尹默(mò)B . 口占(zhàn)漫漫(màn)卞之琳(biàn)C . 芦荻(dí)舵手(duò)风雨吟(yín)D . 装饰(zhuāng)谎言(huǎng)聂鲁达(niè)2. (12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尹________萧________墓________卞________绊________慌________君________箫________暮________卡________畔________谎________3. (2分) (2018八上·白城月考) 选出解释有错的一项()A .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B .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C .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D . 颔首低眉:一会抬起头,一会儿又显得很恭顺的样子。

4. (2分) (2018八下·永州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 .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 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D . 就目前来看,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确切还需要大大提高。

5. (2分)(2019·道里模拟) 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你用手中的橹桨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迎着朝阳劈涛斩浪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穿过暗夜凶险穿过岁月风沙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你是伟大的舵手啊豪迈的远航路上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舵.手()波lán()壮阔苍穹.()(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_____;“写就”中“就”的意思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 (1)(duò)(2). (澜)(3). (qióng)(4). (2)隽刻(5). 镌刻(6). (3)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7). 完成(8). (4)比喻(9). 排比【解析】(1)(2)考查字音字形。

“舵”“穹”不要去半边字的读音。

“澜”不要写成“斓”。

“锦”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

“隽”读作juàn,“镌”读作juān。

(3)喷薄:汹涌激荡;强烈散发、迸发;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这里形容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

“写就”就是写完的意思。

(4)“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运用的是比喻,三个“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构成排比。

2.学校开服东班经典”设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涌】(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情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报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朗诵这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我阅读我分享】(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3 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3 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解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寂寞.( )舵.手( )装饰.( )房舍.( ) 墓畔.( ) 一束.( )郊.原( ) 繁.多( ) 长.途( )2.名句默写。

(1)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卞之琳《断章》)(3)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芦荻《风雨吟》)(4)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聂鲁达《统一》) 3.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B.风从/大地/卷来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4.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关于新诗的“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

B.在韵律上,没有严格规定,都不讲究押韵。

C.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D.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5.下列对作家作品的整理,不匹配的一项是()A.沈尹默,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

代表作《秋明长短句》。

B.卞之琳,江苏海门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

C.戴望舒,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望舒草》,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D.芦荻,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6.模仿下面诗句的格式,另写一组句子。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7.(2019·浙江衢州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妈妈和文文在江边散步。

文文瞧,我们的城市多美呀!妈妈(笑)那你就背两句应景的诗吧。

文文我想到了白居易的“(1) ,(2) ”。

妈妈要是站在那叶小舟上,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想起什么诗句呢?文文王湾的“(3) ,(4)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_短诗五首》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8)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_短诗五首》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8)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8)一、积累运用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你用手中的橹桨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迎着朝阳劈涛斩浪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穿过暗夜凶险穿过岁月风沙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你是伟大的舵手啊豪迈的远航路上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舵手________波lán________壮阔苍穹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________;“写就”中“就”的意思________。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

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

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

仿写句子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你”指的是读者。

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D.《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其对未来感到茫然。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A.③⑤①④②B.①②④③⑤C.⑤③①④②D.②①⑤④③综合性学习。

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答案)3 短诗五首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楹联(yíng)追溯(shuò)簇新(cù)扣人心弦(xián)B. 婆娑(suō)惩戒(chěng)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 嗔怒(chēn)惬意(qiè)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 召唤(zhāo)山峦(luán)刹那(shà)侃侃而谈(k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贸然春寒料峭雾霭雕粱画栋B. 困厄神采奕奕推崇和言悦色C. 褴褛饥肠漉漉斡旋自圆其说D. 告罄摧枯拉朽藻饰人情世故3.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诫子书》是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

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B. 明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 《萧红墓畔口占》是我国现代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即兴创作的一首情思隽永的短诗。

D. 雨果是19世纪法国作家。

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萧红墓畔口占》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其诗《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C.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分别写到了“雨水”“霜降”两个节气。

5. 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两练·提素养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A.差.异(chā)墓畔.(bàn)整.片大地(zhěnɡ)B.舵.手(duò)吟.诵(yín)长夜漫.漫(màn)C.寂.寞(jì)霜.风(shuānɡ) 房舍.如舟(shě)D.卧.听(wò)海涛.(tāo)一束.山茶(sù)2.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

《断章》通过几组意象营构了丰富的诗境、诗趣、诗思,又通过意象的顶真旋复在意象之间搭设了一架“天堑变通途”的飞桥,在其逻jí辑结构的关联之下,意象的单薄骨架立即在人的视野中变得充yínɡ盈与丰富,并不断pénɡ膨胀连接,最终形成了无限丰富、完整、饱满的艺术世界。

全诗一共四句,每句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态意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shì饰了别人的梦”。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C )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萧红墓畔口古》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4. (2018·恩施州中考)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D )A.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

B.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天鹅湖》欧洲之旅今天完美收官,连续演出40场,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创造了一个演出奇迹。

D.骗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5.(2018·益阳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 )A.长时间的航海生活,难免不使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也特别思念亲人。

B.“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经过7年的发展和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品牌。

C.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

D.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6.(2018·白银中考)下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答:李明,你乘坐的兰州到陇南的K9876次列车于2018年6月16日15:30由兰州站发车,座位是4车厢59号,限乘当日当次车。

(答出任意4点即可)类文阅读·对点练(2018·潍坊中考)目光里的松阳彭程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

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

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

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

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

③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

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

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④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

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

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

⑤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

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

⑥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

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

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⑦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

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

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第③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2.第④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①雕刻、彩绘等内容的教化作用。

②匾额、楹联语句的熏陶作用。

③先人文魂的引领作用。

3.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

答:①主语部分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增强语势,表意丰富。

②把“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喻为“无形巨网”,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4.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答:①古村落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文化价值,要注意保护,不能一拆了之。

②古村落保护要注重人文关怀,考虑人居环境。

③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存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现代社会弥足珍贵。

《短诗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过程】月夜——沈尹默一.新课导入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

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二.作者简介【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

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细读感悟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3.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

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4. 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一.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相关介绍:【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二.整体感知1.读出节奏;体会情感。

2. 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

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背景链接】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

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

”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

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

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细读感悟】1. 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