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碱法脱硫工艺简介

合集下载

双碱法湿式脱硫技术

双碱法湿式脱硫技术

双碱法湿式脱硫技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在吸收和吸收液处理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碱,故称为双碱法。

双碱法包括了钠钙、镁钙、钙钙等各种不同的双碱工艺,钠钙双碱法是较为常用的脱硫方法之一。

工艺原理: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1、脱硫反应:Na2CO3 + SO2 →NaSO3 + CO2↑(1)2NaOH + SO2 →Na2SO3 + H2O (2)Na2SO3+ SO2 + H2O →2NaHSO3 (3)其中:式(1)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式(2)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高于9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式(3)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

2、氧化过程(副反应)Na2SO3 + 1/2O2 →Na2SO4(4)NaHSO3 + 1/2O2 →NaHSO4(5)3、再生过程Ca(OH)2 + Na2SO3 → 2 NaOH + CaSO3(6)Ca(OH)2 + 2NaHSO3 →Na2SO3 + CaSO3.1/2H2O +3/2H2O (7)工艺流程图:(示意)工艺特点:1、采用钠碱作为二氧化硫吸收剂,脱硫液在塔外用石灰再生,因此吸收塔内不会出现结垢的现象。

2、适用范围广,适应低、中、高硫烟气。

双碱法工艺简介

双碱法工艺简介
工艺水旳主要用水如下: 系统旳补充水,主要有:除雾器冲洗水、石灰浆液补 充水、泵旳循环水等。 不定时对系统旳某些管路进行冲洗,水量不定。主要
有:循环管路冲洗水、石灰浆液管路冲洗水,石膏排放管 路冲洗水、污泥管路冲洗水等。
(6)电控系统 电气设备选择在满足工艺要求以及确保人身安全旳
前提下,最大程度旳选用操作以便、可靠性高、便于维 护、自动化程度高旳设备,以便使整个电气系统能高效、 可靠旳运营。
(4)石膏脱水系统 氧化池旳石膏浆液经过石膏排出泵送入石膏水力旋
流站浓缩,浓缩后旳石膏浆液进入真空皮带脱水机。进 入真空皮带脱水机旳石膏浆液经脱水处理后表面含水率 不大于10%,由皮带输送机送入石膏储存间存储待运。
石膏旋流站旳溢流浆液进入滤液池,以备吸收塔及
石灰石制浆系统旳循环使用。石膏旋流站浓缩后旳石膏 浆液全部送到真空皮带机进行脱水运营。
双碱法喷淋空塔具有下列优点:
(1)系统简便,投资省; (2)脱硫效率高; (3)不易结垢; (4)液气比低,电耗省,运营成本低; (5)吸收塔采用喷淋空塔,阻力小,运营可靠。 (6)克服了旋流板塔易结垢、阻力大旳缺陷。 (7)以钠碱液为塔内主脱硫剂,以石灰或电石渣为 脱硫液塔外再生剂,能够到达设备和管道不结垢。
1、项目实施条件 烟气脱硫系统旳公用部分在工程中同步实施。脱硫除尘装置旳
外部条件,如施工场地、施工所需水、电、气、交通运送由厂方有关 部门提供;运营所需旳吸收剂、水、电、副产品旳处置等企业统筹落 实。
2、项目实施方法 (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一定旳初步设计及详细设计 周期。 (2)按期做好工程设计,确保合理旳设备订货周期和工程材料 备料周期。建设单位提前做好施工网络图。 (3)本着节省投资和缩短施工周期旳原则,根据各类设备材料 旳订货周期分期投入资金。 (4)遵照基本建设程序,先设计,后施工;先地下,后地上; 先土建,后安装。防止返工损失。 3、项目协作 本项目在进入实施阶段时,根据不同工种将在国内选择优异旳 合作伙伴,确保工程各个环节旳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

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一、引言。

燃煤、燃油、燃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SO2),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保护环境,人们开发了各种脱硫工艺。

其中,双碱法脱硫工艺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二、双碱法脱硫工艺概述。

双碱法脱硫工艺是指利用石灰石和碱性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作为脱硫剂,通过反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工艺流程包括石灰石破碎、石灰石浆液制备、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脱硫反应、沉淀、过滤和再循环利用等步骤。

三、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详解。

1. 石灰石破碎。

石灰石是双碱法脱硫工艺中的主要原料,需要经过破碎加工才能达到一定的颗粒度要求。

一般情况下,石灰石会经过初级破碎和细碎两个阶段的破碎加工,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石灰石颗粒。

2. 石灰石浆液制备。

石灰石颗粒需要与水混合制成石灰石浆液,以便后续的脱硫反应。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浆液的浓度、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浆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

在双碱法脱硫工艺中,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是主要的脱硫剂。

它们需要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以便在脱硫反应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混合过程需要控制好剂量和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浓度不均匀或剂量不足的情况。

4. 脱硫反应。

脱硫反应是双碱法脱硫工艺中最关键的环节。

在烟气中喷洒石灰石浆液和氧化钙、氢氧化钠混合液,使其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酸。

脱硫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pH值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反应的完全和高效。

5. 沉淀。

脱硫反应后,生成的硫酸盐或硫酸会与烟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雾,需要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沉淀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沉淀时间和沉淀剂的投加量,以确保沉淀效果和沉淀物的质量。

6. 过滤和再循环利用。

沉淀后的硫酸盐或硫酸可以通过过滤的方式将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得到清洁的烟气。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一、技术原理双碱法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两种不同的碱性溶液进行喷淋吸收,分别是强碱溶液和弱碱溶液。

在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气体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然后与弱碱溶液进行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

通过这种连续喷淋吸收的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脱硫效果。

二、技术步骤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预处理系统,经过除尘处理后,进入脱硫吸收塔。

2.在脱硫吸收塔中,将强碱溶液喷淋到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

3.经过强碱溶液的吸收后的烟气,接着喷入弱碱溶液中进一步吸收。

4.吸收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出去。

5.产生的硫酸盐和硫酸钙沉淀通过后续处理,可以再生利用或者进行安全处理。

三、优势和应用1.高效去除二氧化硫:双碱法脱硫技术通过连续喷淋吸收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高效去除,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2.适应性广:该技术适应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类燃煤锅炉和燃烧设备,对烟气中的硫化物都能够有效去除。

3.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相对于其他脱硫技术,双碱法脱硫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比较低,同时还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4.对环境友好:该技术在脱硫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处理后的废水和废渣可以进行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双碱法脱硫技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燃煤脱硫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去除二氧化硫,适应性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煤燃烧过程中,使用双碱法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排放,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矿山、化工和冶金等行业的气体脱硫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完整版)双碱法脱硫

(完整版)双碱法脱硫

双碱法脱硫技术介绍碱法 , 脱硫 , 技术(一)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介绍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

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

(二)双碱法脱硫技术工艺基本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

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

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脱硫塔洗涤脱除烟气中 SO2 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池还原成氢氧化钠再打回脱硫塔内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主要包括 5 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塔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池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

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 /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 SO2 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 H+和 HSO3- ;使用 Na2CO3 或 NaOH 液吸收烟气中的 SO2,生成HSO32- 、 SO32-与 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一、脱硫反应:Na2SO3 + SO2 → NaSO3 + CO2 ↑ (1)2NaOH + SO2 → Na2SO3 + H2O ( 2) 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 3)其中:式( 1)为启动阶段 Na2CO3 溶液吸收 SO2的反应;式( 2)为再生液pH 值较高时(高于 9 时),溶液吸收 SO2 的主反应;式( 3)为溶液 pH值较低( 5~9)时的主反应。

双碱法脱硫介绍范文

双碱法脱硫介绍范文

双碱法脱硫介绍范文烟气吸收是双碱法脱硫的第一步,该步骤是将脱硫烟气通过吸收塔,并将其与两种碱性溶液接触,使二氧化硫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

通常选择较强碱性的钠碱作为第一碱液,由于其与二氧化硫反应速率较快;而选择较弱碱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作为第二碱液,它可以用来再生第一碱液。

再生是双碱法脱硫的第二步,该步骤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硫与碱溶液中的硫代硫酸盐反应,生成亚硫酸盐。

具体操作是将第一碱液与空气接触,使硫代硫酸盐中的硫化物氧化生成亚硫酸盐。

亚硫酸盐可以用于再生第一碱液,并将亚硫酸盐溶液再次注入吸收塔中继续脱硫反应。

脱硫产物处理是双碱法脱硫的最后一步,该步骤是对脱硫产物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

脱硫产物主要包括由钠碱溶液中生成的硫代硫酸盐和由亚硫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亚硫酸盐。

这些产物可以用于其他工业过程,例如制备硫酸或者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品。

1.高效脱硫:双碱法脱硫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使排放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大幅降低,符合环境排放标准。

2.碱液再生循环:通过再生亚硫酸盐,双碱法脱硫实现了对碱液的再生循环利用,减少了碱液的消耗和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灵活性:双碱法脱硫技术适用于不同煤种和煤质的烟气脱硫处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

4.除硫效果稳定:由于双碱法脱硫同时采用了强碱和弱碱,碱度互补,因此可以保证脱硫效果的稳定性。

然而,双碱法脱硫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操作复杂:双碱法脱硫工艺流程相对复杂,操作和管控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2.需要较大投资:双碱法脱硫设备和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吸收塔、再生系统、再生风机等,这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

3.碱液腐蚀问题:由于双碱法脱硫涉及到碱液的使用,存在腐蚀问题。

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来解决腐蚀问题,增加了工程的技术难度和成本。

总之,双碱法脱硫作为一种重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具有高效脱硫、碱液循环利用等优势。

双碱法脱硫工艺

双碱法脱硫工艺

双碱法脱硫工艺钙钠双碱法脱硫工艺,简称双碱法。

该法主要是脱除气体中的SO2 气体。

适用于锅炉烟气、焦炉气、锅炉生产废气等的脱硫。

一、工艺特点钙钠双碱法是先用钠碱性吸收液进行烟气脱硫,然后再用石灰粉再生脱硫液,由于整个反应过程是液气相之间进行,避免了系统结垢问题,而且吸收速率高,液气比低,吸收剂利用率高,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

1、以NaOH(Na2CO3)脱硫,脱硫液中主要为NaOH(Na2CO3)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缓解腐蚀、冲刷及堵塞,便于设备运行和维护。

2、钠基吸收液对SO2 反应速度快,故有较小的液气比,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一般》90%。

3、脱硫剂的再生及脱硫沉淀均发生于塔体避免塔内堵塞和磨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4、以空塔喷淋为脱硫塔结构,运行可靠性高,事故发生率小,塔阻力低,△P W 600P&二、工艺原理1 、反应原理SO2 吸收反应:Na2CO3+ SO2—Na2SO3+ CO2 T吸收剂再生反应:CaO+ H2O-Ca(OH) 2Ca(OH) 2+ Na2SO3+ H2O—2NaOH + CaSO3+ H2O2、工艺流程采用锻钢炉的烟气经换热降温至W 200r,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

在脱硫塔内布置若干层数十支喷嘴,喷出细微液滴雾化均布于脱硫塔溶积内,烟气与喷淋脱硫液进行充分汽液混合接触,使烟气中SO2 和灰尘被脱硫液充分吸收、反应,达到脱尘除SO2 的目的。

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塔顶除雾器脱水,经脱硫塔上部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脱硫循环液经塔内气液接触除SO2 后,经塔底管道流入沉淀池在此将灰尘沉淀下来,清液经上部溢进入反应再生池,在池内与石灰乳液制备槽引来的石灰乳进行再生反应,再生液流入泵前循环槽补入Na2CO3,由泵打入脱硫塔顶脱除SO2循环使用。

其中再生产出的CaSO3及烟气中过剩氧生成的CaS04于沉淀池中沉淀分离三、工艺优势1、烟气系统来自锻钢烟气经烟道引风机直接进入脱硫塔。

双碱法脱硫工艺简介

双碱法脱硫工艺简介

双碱法脱硫装置技术工艺简介一、常用脱硫法简介目前主要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按形式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大类。

1.干法干法常用的有炉内喷钙(石灰/石灰石),金属吸收等,干法脱硫属传统工艺,脱硫率普遍不高(<50%),工业应用较少。

2.半干法半干法使用较多的为塔内喷浆法,即将石灰制成石灰浆液,在塔内进行SO2吸收,但由于石灰奖溶解SO2的速度较慢,喷钙反应效率较低,Ca/S比较大,一般在1.5以上(一般温法脱硫Ca/S比较为0.9~1.2)。

应用也不是很多。

3.湿法湿法脱硫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脱硫方法,占脱硫总量的80%。

漫法脱硫根据脱硫的原料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金属氧化物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以及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化镁法使用较为普遍。

3.1石灰石/石灰法石灰石法采用将石灰石粉碎成200~300目大小的石灰粉,将其制成石灰浆液,在吸收塔内通过喷淋雾化使其与烟气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工艺需配备石灰石粉碎系统与石灰石粉化浆系统,由于石灰石活性较低,需通过增大吸收液的喷淋量,提高液气比,来保证足够的脱硫效率,因此运行费用较高。

石灰法是用石灰粉代替石灰石,石灰活性大大高于石灰石,可提高脱硫效率,石灰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塔内容易结垢,引起气液接触器(喷头或塔板)的堵塞。

3.2氨法氨法采用氨水作为SO2的吸收剂,SO2与NH3反应可产生亚硫酸氨、亚硫酸氢氨与部分因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氨。

根据吸收液再生方法的不同,氨法可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氨法和氨——硫酸氨法。

氨法主要优点是脱硫效率高(与钠碱法相同),副产物可作为农业肥料。

由于氨易挥发,使吸收剂消耗量增加,脱硫剂利用率不高;脱硫对氨水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氨水浓度太低,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而且水循环系统庞大,使运行费用增大;浓度增大,势必导致蒸发量的增大,对工作环境产生影响,而且氨易与净化后烟气中的SO2反应,形成气溶胶,使得烟气无法达标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碱法脱硫装置技术工艺简介一、常用脱硫法简介目前主要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按形式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大类。

1.干法干法常用的有炉内喷钙(石灰/石灰石),金属吸收等,干法脱硫属传统工艺,脱硫率普遍不高(<50%),工业应用较少。

2.半干法半干法使用较多的为塔内喷浆法,即将石灰制成石灰浆液,在塔内进行SO2吸收,但由于石灰奖溶解SO2的速度较慢,喷钙反应效率较低,Ca/S比较大,一般在1.5以上(一般温法脱硫Ca/S比较为0.9~1.2)。

应用也不是很多。

3.湿法湿法脱硫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脱硫方法,占脱硫总量的80%。

漫法脱硫根据脱硫的原料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金属氧化物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碱法、钠钙双碱法以及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化镁法使用较为普遍。

3.1石灰石/石灰法石灰石法采用将石灰石粉碎成200~300目大小的石灰粉,将其制成石灰浆液,在吸收塔内通过喷淋雾化使其与烟气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工艺需配备石灰石粉碎系统与石灰石粉化浆系统,由于石灰石活性较低,需通过增大吸收液的喷淋量,提高液气比,来保证足够的脱硫效率,因此运行费用较高。

石灰法是用石灰粉代替石灰石,石灰活性大大高于石灰石,可提高脱硫效率,石灰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塔内容易结垢,引起气液接触器(喷头或塔板)的堵塞。

3.2氨法氨法采用氨水作为SO2的吸收剂,SO2与NH3反应可产生亚硫酸氨、亚硫酸氢氨与部分因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氨。

根据吸收液再生方法的不同,氨法可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氨法和氨——硫酸氨法。

氨法主要优点是脱硫效率高(与钠碱法相同),副产物可作为农业肥料。

由于氨易挥发,使吸收剂消耗量增加,脱硫剂利用率不高;脱硫对氨水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氨水浓度太低,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而且水循环系统庞大,使运行费用增大;浓度增大,势必导致蒸发量的增大,对工作环境产生影响,而且氨易与净化后烟气中的SO2反应,形成气溶胶,使得烟气无法达标排放。

氨法的回收过程也是较为困难的,投资费用较高,需配备制酸系统或结晶回收装置(需配备中和器、结晶器、脱水机、干燥机等),系统复杂,设各繁多,管理维护要求高。

3.4金属氧化物法常用的金属氧化物法是氧化镁法,氧化镁与SO2反应得到亚硫酸镁与硫酸镁,它们通过锻烧可重新分解处氧化镁,同时回收较纯净的SO2气体,脱硫剂可循环使用。

由于氧化镁活性比石灰水高,脱硫效率也较石灰法高。

它的缺点是氧化镁回收过程需锻烧,工艺较复杂,但若直接采用抛弃法,镁盐会导致二次污染,总体运行费用也较高。

3.5钠钙双碱法二、双碱法脱硫工艺1、什么是双碱法脱硫双碱法脱硫是指采用NaOH和石灰(氢氧化钙)两种碱性物质做脱硫剂的脱硫方法。

2、双碱法脱硫工艺原理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溶剂制成氢氧化钠脱硫液(循环水),用泵打入脱硫除尘器进行脱硫。

3种生成物均溶于水。

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湿润而捕集进入循环水,从脱硫除尘器排出的循环水变为灰水(稀灰浆)。

一起流入沉淀池,烟道灰经沉淀定期清除,回收利用,如制内燃砖等。

上清液溢流进入反应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可以回收,是制水泥的良好原料。

因此可做到废物综合利用,降低运行费用。

用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

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为保证脱硫除尘器正常运行,烟气排放稳定达标,确保脱硫剂有足够使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脱硫剂用量计算如下:脱硫反应中,NaOH的消耗量是SO2和CO2与其反应的消耗量。

用量需要过量5%以上(按5%计算)。

前面计算的10 t/h锅炉烟气中SO2排放量为42 kg/h,CO2排放是为2 161 kg/h。

SO2和CO2中和反应用氢氧化钠量为:(80×42÷64+80×2 161÷44)×105%=4 180 kg脱硫过程由于NaOH的转换实际消耗是石灰。

折算成生石灰消耗量56×4 180÷80=2 926 kg生石灰日消耗量为70 224 kg综上所述,脱硫过程的碱消耗量是很大的。

但要保证脱硫效率,就必须要保证碱的用量,通过比较双碱法脱硫可以实现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相对比较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废渣可综合利用。

所以改进后的双碱法脱硫工艺是值得推荐和推广应用的。

3、优势钠钙双碱法(Na2CO3/Ca(OH)2)是在石灰法基础上结合钠碱法,利用钠盐易溶于水,在吸收塔内部采用钠碱吸收SO2,吸收后的脱硫液在再生池内利用较廉价的石灰进行再生,从而使得钠离子循环吸收利用。

该工艺综合石灰法与钠碱法的特点,解决了石灰法的塔内易结垢的问题,又具备钠碱法吸收效率高的优点。

脱硫副产物为亚硫酸钙或硫酸钙(氧化后)。

亚硫酸钙配以合成树脂可生产一种称为钙塑的新型复合材料;或将其氧化后制成石膏;或者直接将其与粉煤灰混合,可增加粉煤灰的塑性,增加粉煤灰作为铺路底层垫层材料的强度。

与氧化镁法相比,钙盐不具污染性,因此不产生废渣二次污染。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

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尽量避免用钙基脱硫剂的不利因素,钙法脱硫工艺大都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制氧化系统(曝气系统),从而增加初投资及运行费用,用廉价的脱硫剂而易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单纯采用钠基脱硫剂运行费用太高而且脱硫产物不易处理,二者矛盾相互凸现,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应运而生,该工艺较好的解决了上述矛盾问题。

石灰石/石膏法的原理是:将石灰石粉加水(或石灰石磨制为石灰石浆)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

经洗涤脱出二氧化硫的烟气经加热(或不加热)由烟囱排入大气。

氨法脱硫工艺是以氨水为吸收剂,副产硫酸铵化肥。

锅炉排出的烟气经烟气换热器降温到90-100℃,进入预洗涤器经洗涤后除去HCI和HF,洗涤后的烟气经过液滴分离器除去水滴进入前置洗涤器中。

在前置洗涤器中,氨水自塔顶喷淋洗涤烟气,烟气中的SO2被洗涤吸收除去,经洗涤的烟气排出后经液滴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水滴,进入脱硫洗涤器。

在该洗涤器中烟气进一步被洗涤,经洗涤塔顶的除雾器除去雾滴,进入脱硫洗涤器。

再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经烟囱排放。

洗涤工艺中产生的浓度约30%的硫酸铵溶液排出洗涤塔,可以送到化肥厂进一步处理或直接作为液体氮肥出售,也可以把这种溶液进一步浓缩蒸发干燥加工成颗粒、晶体或块状化肥出售。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由吸收剂制备、吸收塔、脱硫灰再循环、除尘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工艺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也可采用其它对二氧化硫有吸收反应能力的干粉或浆液作为吸收剂。

由锅炉排出的未经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

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并在此与很细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剧烈摩擦,形成流化床,在喷入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 和CaSO4。

脱硫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进入再循环除尘器,被分离出来的颗粒经中间灰仓返回吸收塔,由于固体颗粒反复循环达百次之多,故吸收剂利用率较高。

双碱法脱硫是指采用NaOH和石灰(氢氧化钙)两种碱性物质做脱硫剂的脱硫方法。

双碱法脱硫一般只有一个循环水池,NaOH、石灰与除尘脱硫过程中捕集下来的烟灰同在一个循环池内混合,在清除循环水池内的灰渣时烟灰、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钙、硫酸钙及石灰渣和未完全反应的石灰同时被清除,清出的灰渣是一种混合物不易被利用而形成废渣。

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溶剂制成氢氧化钠脱硫液(循环水),用泵打入脱硫除尘器进行脱硫。

3种生成物均溶于水。

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湿润而捕集进入循环水,从脱硫除尘器排出的循环水变为灰水(稀灰浆)。

一起流入沉淀池,烟道灰经沉淀定期清除,回收利用,如制内燃砖等。

上清液溢流进入反应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可以回收,是制水泥的良好原料。

脱硫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主要的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湿法(CaCO3)、石灰法(也就市氧化钙法CaO)、氨法(NH3)、双碱法(NaOH/CaCO3)、氧化镁法(MgO)。

生石灰是CaO 熟石灰是Ca(OH)2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CaCO3=CaO+CO2 反应条件是高温主要工艺过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溶剂制成氢氧化钠脱硫液(循环水),用泵打入脱硫除尘器进行脱硫。

3种生成物均溶于水。

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湿润而捕集进入循环水,从脱硫除尘器排出的循环水变为灰水(稀灰浆)。

一起流入沉淀池,烟道灰经沉淀定期清除,回收利用,如制内燃砖等。

上清液溢流进入反应池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可以回收,是制水泥的良好原料。

因此可做到废物综合利用,降低运行费用。

用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

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为保证脱硫除尘器正常运行,烟气排放稳定达标,确保脱硫剂有足够使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脱硫剂用量计算如下:脱硫反应中,NaOH的消耗量是SO2和CO2与其反应的消耗量。

用量需要过量5%以上(按5%计算)。

前面计算的10 t/h锅炉烟气中SO2排放量为42 kg/h,CO2排放是为2 161 kg/h。

SO2和CO2中和反应用氢氧化钠量为:(80×42÷64+80×2 161÷44)×105%=4 180 kg脱硫过程由于NaOH的转换实际消耗是石灰。

折算成生石灰消耗量56×4 180÷80=2 926 kg生石灰日消耗量为70 224 kg综上所述,脱硫过程的碱消耗量是很大的。

但要保证脱硫效率,就必须要保证碱的用量,通过比较双碱法脱硫可以实现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相对比较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废渣可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