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一期)专题22 等腰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三角形(四川专版)(解析卷)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汇编:三角形(四川专版)(解析卷)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四川专版)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8•成都)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CB的是()A.∠A=∠D B.∠ACB=∠DBC C.AC=DB D.AB=DC解:A、∠A=∠D,∠ABC=∠DCB,BC=BC,符合AAS,即能推出△ABC≌△DCB,故本选项错误;B、∠ABC=∠DCB,BC=CB,∠ACB=∠DBC,符合ASA,即能推出△ABC≌△DCB,故本选项错误;C、∠ABC=∠DCB,AC=BD,BC=BC,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不能推出△ABC ≌△DCB,故本选项正确;D、AB=DC,∠ABC=∠DCB,BC=BC,符合SAS,即能推出△ABC≌△DCB,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2.(2018•自贡)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ADE的面积为4,则△ABC的面积为()A.8 B.12 C.14 D.16解:∵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E∥BC,DE=BC,∴△ADE∽△ABC,∵=,∴=,∵△ADE的面积为4,∴△ABC的面积为:16,故选:D.3.(2018•泸州)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中点,且AE+EO=4,则▱ABCD的周长为()A.20 B.16 C.12 D.8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E=EB,∴OE=BC,∵AE+EO=4,∴2AE+2EO=8,∴AB+BC=8,∴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8=16,故选:B.4.(2018•内江)已知△ABC与△A1B1C1相似,且相似比为1:3,则△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A.1:1 B.1:3 C.1:6 D.1:9解:已知△ABC与△A1B1C1相似,且相似比为1:3,则△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1:9,故选:D.5.(2018•泸州)“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9 B.6 C.4 D.3解: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b=×8=4,∴4×ab+(a﹣b)2=25,∴(a﹣b)2=25﹣16=9,∴a﹣b=3,故选:D.6.(2018•南充)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D,E,F分别为AB,AC,AD的中点,若BC=2,则EF的长度为()A.B.1 C.D.解:∵∠ACB=90°,D为AB的中点,∴CD=BD=AD,∵∠ACB=90°,∠A=30°,∴∠B=60°,∴△CBD为等边三角形,∴CD=BC=2,∵E,F分别为AC,AD的中点,∴EF=CD=1,故选:B.7.(2018•达州)如图,△ABC的周长为19,点D,E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N,∠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M,若BC=7,则MN的长度为()A.B.2 C.D.3解:∵BN平分∠ABC,BN⊥AE,∴∠NBA=∠NBE,∠BNA=∠BNE,在△BNA和△BNE中,∴△BNA≌△BNE,∴BA=BE,∴△BAE是等腰三角形,同理△CAD是等腰三角形,∴点N是AE中点,点M是AD中点(三线合一),∴MN是△ADE的中位线,∵BE+CD=AB+AC=19﹣BC=19﹣7=12,∴DE=BE+CD﹣BC=5,∴MN=DE=.故选:C.二.填空题(共3小题)8.(2018•乐山)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AB到点E,使AE=AC,连结CE,则∠BCE的度数是22.5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AB=∠BCA=45°;△ACE中,AC=AE,则:∠ACE=∠AEC=(180°﹣∠CAE)=67.5°;∴∠BCE=∠ACE﹣∠ACB=22.5°.故答案为22.5.9.(2018•南充)如图,在△ABC中,DE∥BC,BF平分∠AB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若AD=1,BD=2,BC=4,则EF=.解:∵DE∥BC,∴∠F=∠FBC,∵BF平分∠ABC,∴∠DBF=∠FBC,∴∠F=∠DBF,∴DB=DF,∵DE∥BC,∴△ADE∽△ABC,∴,即,解得:DE=,∵DF=DB=2,∴EF=DF﹣DE=2﹣,故答案为:10.(2018•广安)如图,∠AOE=∠BOE=15°,EF∥OB,EC⊥OB于C,若EC=1,则OF= 2.解:作EH⊥OA于H,∵∠AOE=∠BOE=15°,EC⊥OB,EH⊥OA,∴EH=EC=1,∠AOB=30°,∵EF∥OB,∴∠EFH=∠AOB=30°,∠FEO=∠BOE,∴EF=2EH=2,∠FEO=∠FOE,∴OF=EF=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共16小题)11.(2018•成都)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首艘国产航母于2018年5月成功完成第一次海上试验任务.如图,航母由西向东航行,到达A处时,测得小岛C位于它的北偏东70°方向,且与航母相距80海里,再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B处,测得小岛C位于它的北偏东37°方向.如果航母继续航行至小岛C的正南方向的D处,求还需航行的距离BD的长.(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sin37°≈0.6,cos37°≈0.80,tan37°≈0.75)解:由题意得:∠ACD=70°,∠BCD=37°,AC=80海里,在直角三角形ACD中,CD=AC•cos∠ACD=27.2海里,在直角三角形BCD中,BD=CD•tan∠BCD=20.4海里.答:还需航行的距离BD的长为20.4海里.12.(2018•泸州)如图,EF=BC,DF=AC,DA=EB.求证:∠F=∠C.证明:∵DA=BE,∴DE=AB,在△ABC和△DEF中,,∴△ABC≌△DEF(SSS),∴∠C=∠F.13.(2018•自贡)如图,在△ABC中,BC=12,tanA=,∠B=30°;求AC和AB的长.解:如图作CH⊥AB于H.在Rt△BCH中,∵BC=12,∠B=30°,∴CH=BC=6,BH==6,在Rt△ACH中,tanA==,∴AH=8,∴AC==10,∴AB=AH+BH=8+6.14.(2018•泸州)如图,甲建筑物AD,乙建筑物BC的水平距离AB为90m,且乙建筑物的高度是甲建筑物高度的6倍,从E(A,E,B在同一水平线上)点测得D点的仰角为30°,测得C点的仰角为60°,求这两座建筑物顶端C、D间的距离(计算结果用根号表示,不取近似值).解:由题意知:BC=6AD,AE+BE=AB=90m在Rt△ADE中,tan30°=,sin30°=∴AE==AD,DE=2AD;在Rt△BCE中,tan60°=,sin60°=,∴BE==2AD,CE==4AD;∵AE+BE=AB=90m∴AD+2AD=90∴AD=10(m)∴DE=20m,CE=120m∵∠DEA+∠DEC+∠CEB=180°,∠DEA=30°,∠CEB=60°,∴∠DEC=90°∴CD===20(m)答:这两座建筑物顶端C、D间的距离为20m.15.(2018•遂宁)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D,BC上的点,且DE=BF,AC⊥EF.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DE=BF,∴AE=CF,∵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C⊥EF,∴四边形AECF是菱形.16.(2018•内江)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F分别是AB,BC上的点,AE=CF,并且∠AED=∠CFD.求证:(1)△AED≌△CFD;(2)四边形ABCD是菱形.(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在△AED与△CFD中,∴△AED≌△CFD(ASA);(2)由(1)知,△AED≌△CFD,则AD=CD.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17.(2018•遂宁)如图,某测量小组为了测量山BC的高度,在地面A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45°,然后沿着坡度为i=1:的坡面AD走了200米达到D处,此时在D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为60°,求山高BC(结果保留根号).解:作DF⊥AC于F.∵DF:AF=1:,AD=200米,∴tan∠DAF=,∴∠DAF=30°,∴DF=AD=×200=100,∵∠DEC=∠BCA=∠DFC=90°,∴四边形DECF是矩形,∴EC=BF=100(米),∵∠BAC=45°,BC⊥AC,∴∠ABC=45°,∵∠BDE=60°,DE⊥BC,∴∠DBE=90°﹣∠BDE=90°﹣60°=30°,∴∠ABD=∠ABC﹣∠DBE=45°﹣30°=15°,∠BAD=∠BAC﹣∠1=45°﹣30°=15°,∴∠ABD=∠BAD,∴AD=BD=200米,在Rt△BDE中,sin∠BDE=,∴BE=BD•sin∠BDE=200×=100,∴BC=BE+EC=100+100(米).18.(2018•乐山)如图,已知∠1=∠2,∠3=∠4,求证:BC=BD.证明:∵∠ABD+∠3=180°∠ABC+∠4=180°,且∠3=∠4,∴∠ABD=∠ABC在△ADB和△ACB中,,∴△ADB≌△ACB(ASA),∴BD=BC.19.(2018•内江)如图是某路灯在铅垂面内的示意图,灯柱AC的高为11米,灯杆AB 与灯柱AC的夹角∠A=120°,路灯采用锥形灯罩,在地面上的照射区域DE长为18米,从D,E两处测得路灯B的仰角分别为α和β,且tanα=6,tanβ=,求灯杆AB的长度.解:过点B作BF⊥CE,交CE于点F,过点A作AG⊥AF,交BF于点G,则FG=AC=11.由题意得∠BDE=α,tan∠β=.设BF=3x,则EF=4x在Rt△BDF中,∵tan∠BDF=,∴DF===x,∵DE=18,∴x+4x=18.∴x=4.∴BF=12,∴BG=BF﹣GF=12﹣11=1,∵∠BAC=120°,∴∠BAG=∠BAC﹣∠CAG=120°﹣90°=30°.∴AB=2BG=2,答:灯杆AB的长度为2米.20.(2018•南充)如图,已知AB=AD,AC=AE,∠BAE=∠DAC.求证:∠C=∠E.证明:∵∠BAE=∠DAC,∴∠BAE﹣∠CAE=∠DAC﹣∠CAE,即∠BAC=∠DAE,在△ABC和△ADE中,∵,∴△ABC≌△ADE(SAS),∴∠C=∠E..(2018•眉山)知识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导航装备的不断更新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某校组织学生乘车到黑龙滩(用C表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车到达A地后,发现C地恰好在A地的正北方向,且距离A地13千米,导航显示车辆应沿北偏东60°方向行驶至B地,再沿北偏西37°方向行驶一段距离才能到达C地,求B、C两地的距离.(参考数据:sin53°≈,cos53°≈,tan53°≈)解:如图,作BD⊥AC于点D,则∠BAD=60°、∠DBC=53°,设AD=x,在Rt△ABD中,BD=ADtan∠BAD=x,在Rt△BCD中,CD=BDtan∠DBC=x×=x,由AC=AD+CD可得x+x=13,解得:x=﹣3,则BC===x=×(4﹣3)=20﹣5,即BC两地的距离为(20﹣5)千米.22.(2018•广安)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为BC上一点,连接AM,延长AD 至点E,使得AE=AM,过点E作EF⊥AM,垂足为F,求证:AB=EF.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90°,AD∥BC,(2分)∴∠EAF=∠BMA,∵EF⊥AM,∴∠AFE=90°=∠B,(4分)在△ABM和△EFA中,∵,∴△ABM≌△EFA(AAS),(5分)∴AB=EF.(6分)23.(2018•宜宾)某游乐场一转角滑梯如图所示,滑梯立柱AB、CD均垂直于地面,点E在线段BD上,在C点测得点A的仰角为30°,点E的俯角也为30°,测得B、E间距离为10米,立柱AB高30米.求立柱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解:作CH⊥AB于H,则四边形HBDC为矩形,∴BD=CH,由题意得,∠ACH=30°,∠CED=30°,设CD=x米,则AH=(30﹣x)米,在Rt△AHC中,HC==(30﹣x),则BD=CH=(30﹣x),∴ED=(30﹣x)﹣10,在Rt△CDE中,=tan∠CED,即=,解得,x=15﹣,答:立柱CD的高为(15﹣)米.24.(2018•广安)据调查,超速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强用所学知识对一条笔直公路上的车辆进行测速,如图所示,观测点C到公路的距离CD=200m,检测路段的起点A位于点C的南偏东60°方向上,终点B位于点C的南偏东45°方向上.一辆轿车由东向西匀速行驶,测得此车由A处行驶到B处的时间为10s.问此车是否超过了该路段16m/s的限制速度?(观测点C离地面的距离忽略不计,参考数据:≈1.41,≈1.73)解:由题意得:∠DCA=60°,∠DCB=45°,在Rt△CDB中,tan∠DCB=,解得:DB=200,在Rt△CDA中,tan∠DCA=,解得:DA=200,∴AB=DA﹣DB=200﹣200≈146米,轿车速度,答:此车没有超过了该路段16m/s的限制速度.25.(2018•达州)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到附近的湿地公园测量园内雕塑的高度.用测角仪在A处测得雕塑顶端点C的仰角为30°,再往雕塑方向前进4米至B 处,测得仰角为45°.问:该雕塑有多高?(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不取近似值.)解:如图,过点C作CD⊥AB,交AB延长线于点D,设CD=x米,∵∠A=30°,AD=AB+BD=4+x,∴tanA=,即=,解得:x=2+2,答:该雕塑的高度为(2+2)米.26.(2018•资阳)如图是小红在一次放风筝活动中某时段的示意图,她在A处时的风筝线(整个过程中风筝线近似地看作直线)与水平线构成30°角,线段AA1表示小红身高1.5米.(1)当风筝的水平距离AC=18米时,求此时风筝线AD的长度;(2)当她从点A跑动9米到达点B处时,风筝线与水平线构成45°角,此时风筝到达点E处,风筝的水平移动距离CF=10米,这一过程中风筝线的长度保持不变,求风筝原来的高度C1D.解:(1)∵在Rt△ACD中,cos∠CAD=,AC=18、∠CAD=30°,∴AD====12(米),答:此时风筝线AD的长度为12米;(2)设AF=x米,则BF=AB+AF=9+x(米),在Rt△BEF中,BE===18+x(米),由题意知AD=BE=18+x(米),∵CF=10,∴AC=AF+CF=10+x,由cos∠CAD=可得=,解得:x=3+2,则AD=18+(3+2)=24+2,∴CD=ADsin∠CAD=(24+2)×=12+,则C1D=CD+C1C=12++=+,答:风筝原来的高度C1D为(+)米.。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经典专题22 等腰三角形

2018年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分类汇编经典专题22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15威海,第9题4分)【答案】:B【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BC=∠ACB,再求出∠CBD,然后根据∠ABD=∠ABC﹣∠CBD计算即可得解.【备考指导】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015·山东潍坊第11 题3分)如图,有一块边长为6cm的正三角形纸板,在它的三个角处分别截去一个彼此全等的筝形,再沿图中的虚线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直三棱柱纸盒,则该纸盒侧面积的最大值是()A.cm2B.cm2C.cm2D.cm2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如图,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B=∠C=60°,由三个筝形全等就可以得出AD=BE=BF=CG=CH=AK,根据折叠后是一个三棱柱就可以得出DO=PE=PF=QG=QH=OK,四边形ODEP、四边形PFGQ、四边形QHKO为矩形,且全等.连结AO证明△AOD≌△AOK就可以得出∠OAD=∠OAK=30°,设OD=x,则AO=2x,由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AD=x,由矩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表示纸盒的侧面积,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解答: 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A =∠B =∠C =60°,AB =BC =A C .∵筝形ADOK ≌筝形BEPF ≌筝形AGQH ,∴AD =BE =BF =CG =CH =AK .∵折叠后是一个三棱柱,∴DO =PE =PF =QG =QH =OK ,四边形ODEP 、四边形PFGQ 、四边形QHKO 都为矩形.∴∠ADO =∠AKO =90°.连结AO ,在Rt △AOD 和Rt △AOK 中,, ∴Rt △AOD ≌Rt △AOK (HL ).∴∠OAD =∠OAK =30°.设OD =x ,则AO =2x ,由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AD =x , ∴DE =6﹣2x ,∴纸盒侧面积=3x (6﹣2x )=﹣6x 2+18x , =﹣6(x ﹣)2+,∴当x =时,纸盒侧面积最大为.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矩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表示出纸盒的侧面积是关键.3.(2015•江苏苏州,第7题3分)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中点,∠BAD =35°,则∠C 的度数为 A .35° B .45° C .55° D .60°【难度】★【考点分析】考察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往年选择填空也常考察三角形基础题目,难度很 DC B A(第7题)。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全面)压轴题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全面)压轴题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全面)压轴题专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题型一:几何图形1、在△ABC中,AB=AC,∠A=36°.求∠ABC的度数。

解析:由AB=AC,可得∠B=∠C,设∠B=∠C=x,则∠A=180°-2x,又已知∠A=36°,所以180°-2x=36°,解得x=72°,所以∠B=∠C=72°,∠ABC=180°-∠A-∠B=72°。

2、如图(2),BD是△ABC中∠ABC的平分线.①找出图中所有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ABC除外),并选其中一个写出推理过程;②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CDP是以CD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在图(3)中画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并直接写出相应的∠CPD的度数;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①等腰三角形有△ABD、△CBD、△ACD,以△ABD为例,由AB=AD,∠BDA=∠BAD=x,∠ABD=180°-2x,所以∠ABD=∠CBD=∠ACD=72°。

②存在点P,满足△CDP是以CD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3),连接DP,由对称性可知∠BDP=∠ADP,又∠BDP=∠ABC/2,∠ADP=∠ACB/2,所以∠ABC=∠ACB,即△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CD=BC,所以∠CPD=∠CDP=90°-x。

变式一:如图,在△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C出发,按C→B→A的路径,以2cm 每秒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1时,求△ACP的面积.2)t为何值时,线段AP是∠CAB的平分线?3)当t为何值时,△ACP是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解析:(1)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cm,所以△ABC的面积为24cm²,又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3/5,所以AC=3cm,AP=2t,所以△ACP的面积为1/2×3×2t=3t。

2018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11.1.三角形

2018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11.1.三角形

一、选择题1. (2018·南充,8,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D,E,F分别为AB,AC,AD的中点,若BC=2,则EF的长度为A.12B.1 C.32D.3答案:B.解析:EF为△ACD的中位线,∴EF=12CD,∵CD为Rt△ACB斜边上的中线,∴CD=12A B.∠A=30°,∴CB=12AB,∴EF=12BC=1.2.(2018眉山市,5,3分)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A.45°B.60°C.75°D.8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等知识.30°三角板的另一个锐角为60°,将45°角和60°角放在同一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即可求出α=75°.3.(2018·常德,2,3分)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7,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1 B.2 C.8 D.11答案.D,解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知第三边长4<x<10,所以第三边长不可能是11,故选D.4.(2018·聊城市,10,3分)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 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γ=2α+βB.γ=α+2βC.γ=α+βD.γ=180°﹣α﹣β10.A,解析:设DA′交AC于点E,经过折叠,∠A ′=∠A=α,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AED=∠CEA′+∠A ′=α+β,∠BDC=∠A+∠AED =α+α+β,即γ=2α+β,故选A.5.(2018·长沙市,4,3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4cm,5cm,9cmB、8cm,8cm,15cmC、5cm,5cm,10cmD、6cm,7cm,14cm答案.B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只有B 选项满足题意.6.(2018·湖州市,5,3分)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 =AC ,∠CAD =20°,则∠ACE 的度数是( )ED C BA第5题图A . 20°B .35°C .40°D .70°答案.B 解析:∵△ABC 是等腰三角形,AD 是其底边上的中线,∴AD 也是底边上的高线,∴∠ACB =90°-∠CAD =70°.又∵CE 是∠ACB 的平分线,∴∠ACE =12∠ACB =35°. 7.(2018·荆门,5,3分)已知直线a ∥b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C =90°)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5°,则∠2的度数是( )A .80°B .70°C .85°D .75°5.A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可知∠1,∠2,∠B 可集中成下面那个三角形的内角,因此,∠2=180°-(∠1+∠B )=180°-(55°+45°)=80°.故选A .二、填空题1.(2018滨州,13,5分)在△ ABC 中,若∠A =30°,∠B =50°,则∠C =___________.答案.100°,解析:直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C =180°-30°-50°=100°.2.(2018·南充,13,3分)如图,在△ABC 中,AF 平分∠BAC ,AC 的垂直平分线∠BC 于E ,∠B =70°,∠F AE =19°,则∠C = 度.答案:24,解析:设∠EAC =∠C =x .则∠AEB =2x ,∠BAE =110°-2x ,∠BAF =91°-2x ,∵∠BAF =∠F AC ,∴91°-2x =19°+x ,∴x =24°.3.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a ,b 满足27(1)0a b -+-=,c 为奇数,则c = .【答案】7 【解析】∵27(1)0a b -+-=,∴a=7,b=1,∵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7-1<c <7+1,即:6<c <8,∵c 为奇数,∴c=7.4.(2018·泰州市,12,3分)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5,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的长为 . ab BCA1 2 第5题图答案:5,解析:设第三边长为x ,则5-1<x <5+1,解得4<x <6,∵第三边长为整数,∴第三边的长5.(2018·永州市,13,4分)一副透明的三角板,如图叠放,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 、CE 相交于点D ,则∠BDC =____________.答案.75°,解析:∠BDC =∠ADE =180°-∠A -∠AEC =180°-45°-60°=75°.三、解答题1. (2018·山东淄博,19,5分)(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如图,ABC △是任意三角形. 求证:180A B C ∠+∠+∠=︒.CB A思路分析:过三角形的某个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把三角形三个角移到到一起,构成一个平角.证明:如图,过点A 作直线MN ,使MN ∥BC .∵MN ∥BC ,∴∠B =∠MAB ,∠C =∠NAC .∵∠MAB +∠NAC +∠BAC =180°.∴∠B +∠C +∠BAC =180°.2.(2018·宜昌市,18,7)(7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 =40°,△ABC 的外角∠CBD 的平分线B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CBE 的度数;(2)过点D 作DF ∥B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F 的度数.FECAB D思路分析:(1)根据外角定理知∠CBD=∠A+∠ACB,再根据EB是∠CBD的角分线即可求得;(2)在Rt△CBE中,根据(1)中求得的∠CBE的度数求得∠C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F.解:(1)∵在Rt△ABC中,∠ACB=90°,∠A=40°,∴∠ABC=∠ACB-∠A=50°,∴∠CBD=130°,∵BE是∠CBD的平分线,∴∠CBE=12∠CBD=65°.(2)∵∠ACB=90°,∴∠CEB=90°-65°=25°,∵DF∥BE,∴∠F=∠CEB=25°.。

各地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等腰三角形(word,含解析)

各地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等腰三角形(word,含解析)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18•ft东枣庄•3 分)如图是由 8 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 AB 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 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 PA、PB,那么使△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 P 的个数是()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使△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 P 的个数是 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 P 是解题的关键. 2 (2018•ft东枣庄•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 平分∠CAB,交CD 于点E,交CB 于点F.若AC=3,AB=5,则CE 的长为()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 FA=90°,∠FAD+∠AE D=90°,根据角平分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 F=∠CFE,即可得出 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F 作FG⊥AB于点G,∵∠ACB=90°,CD⊥AB,∴∠CDA=90°,∴∠CAF+∠CFA=90°,∠FAD+∠AED=90°,∵AF平分∠CAB,∴∠CAF=∠FAD,∴∠CFA=∠AED=∠CEF,∴CE=CF,∵AF平分∠CAB,∠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BAC,∴=,∵AC=3,AB=5,∠ACB=90°,∴BC=4,∴=,∵FC=FG,∴=,解得:FC=,即CE 的长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 EF=∠CF E.3.(2018•ft东淄博•4 分)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 ABC 内的一点,且 P 到三个顶点 A,B,C的距离分别为3,4,5,则△ABC的面积为()A. B.D.【考点】R2:旋转的性质;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KS: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将△BPC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BEA,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E=BP=4,AE=PC=5,∠PBE=60°,则△BPE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PE=PB=4,∠BPE=60°,在△AEP 中,AE=5,延长 BP,作AF⊥BP 于点 FAP=3,PE=4,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PE 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即可得到∠APB的度数,在直角△APF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 AF 和 PF 的长,则在直角△AB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B 的长,进而求得三角形 ABC 的面积.【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BA=BC,可将△BPC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BEA,连EP,且延长BP,作AF⊥BP于点F.如图,∴BE=BP=4,AE=PC=5,∠PBE=60°,∴△BPE为等边三角形,∴PE=PB=4,∠BPE=60°,在△AEP中,AE=5,AP=3,PE=4,∴AE2=PE2+PA2,∴△APE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APB=90°+60°=150°.∴∠APF=30°,∴在直角△APF AP=,PF=AP=.∴在直角△ABF)2+()2=25+12 .则△ABC •AB2=•(25+12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4.(2018•江苏扬州•3 分)如图,点 A 在线段 BD 上,在 BD 的同侧做等腰Rt△ABC 和等腰Rt△ADE,CD 与BE、AE 分别交于点P,M.对于下列结论:①△BAE∽△CAD;②MP•MD=MA•ME;③2CB2=CP•CM.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 C.①② D.②③【分析】(1)由等腰Rt△ABC 和等腰Rt△ADE 三边份数关系可证;(2)通过等积式倒推可知,证明△PAM∽△EMD即可;(3)2CB2 转化为A C2,证明△ACP∽△MCA,问题可证.【解答】解:由已知:AC=AB,AD=AE∴∵∠BAC=∠EAD∴∠BAE=∠CAD∴△BAE∽△CAD所以①正确∵△BAE∽△CAD∴∠BEA=∠CDA∵∠PME=∠AMD∴△PME∽△AMD∴∴MP•MD=MA•ME所以②正确∵∠BEA=∠CDA∠PME=∠AMD∴P、E、D、A 四点共圆∴∠APD=∠EAD=90°∵∠CAE=180°﹣∠BAC﹣∠EAD=90°∴△CAP∽△CMA∴AC2=CP•CM∵AC=AB∴2CB2=CP•CM所以③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在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中应注意应用倒推的方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进而得到答案.5.(2018·湖南省常德·3 分)如图,已知BD 是△A BC 的角平分线,E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AC=90°,AD=3,则CE 的长为()A.6 B.5 C.4 D.3【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DBC=∠A BD=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ED是BC 的垂直平分线,∴DB=DC,∴∠C=∠DBC,∵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DBC,∴∠C=∠DBC=∠ABD=30°,∴BD=2AD=6,∴CE=CD×cos∠C=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 (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 ABC 中,BC>AB>AC,甲、乙两人想找一点 P,使得∠BPC与∠A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甲)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P 点,则P 即为所求;(乙)作过 B 点且与AB 垂直的直线l,作过C 点且与 AC 垂直的直线,交l 于 P 点,则 P 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分析】甲:根据作图可得 AC=A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C=∠ACP,由平角的定义可知:∠BPC+∠APC=180°,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PC+∠A=180°.【解答】解:甲:如图1,∵AC=AP,∴∠APC=∠ACP,∵∠BPC+∠APC=180°∴∠BPC+∠ACP=180°,∴甲错误;乙:如图2,∵AB⊥PB,AC⊥PC,∴∠ABP=∠ACP=90°,∴∠BPC+∠A=180°,∴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2018•湖北荆门•3 分)如图,等腰Rt△ABC 中,斜边AB 的长为2,O 为AB 的中点,P 为AC 边上的动点,OQ⊥OP交BC 于点Q,M 为PQ 的中点,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 C 时,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为()A.B.C.1 D.2【分析】连接 OC,作PE⊥AB 于 E,MH⊥AB 于 H,QF⊥AB 于 F,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B=45°,OC⊥AB,OC=OA=OB=1,∠OCB=45°,再证明Rt△AOP≌△COQ得到AP=CQ,接着利用△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P=CQ,QF=BQ,所以BC=1,然后证明MH 为梯形PEFQ 的中位线得到,即可判定点M 到AB 的距离为,从而得到点 M 的运动路线为△ABC 的中位线,最后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点 M 所经过的路线长.【解答】解: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于F,如图,∵△ACB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B= ,∠A=∠B=45°,∵O为AB 的中点,∴OC⊥AB,OC 平分∠ACB,OC=OA=OB=1,∴∠OCB=45°,∵∠POQ=90°,∠COA=90°,∴∠AOP=∠COQ,在Rt△AOP和△COQ中,∴Rt△AOP≌△COQ,∴AP=CQ,易得△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AP=CQ,QF=BQ,∴PE+QF=(CQ+BQ)=BC=×=1,∵M点为PQ 的中点,∴MH为梯形PEFQ 的中位线,∴MH=(PE+QF)=,即点M到AB ,而 CO=1,∴点M 的运动路线为△ABC的中位线,∴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C 时,点M AB=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通过计算确定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变的量,从而得到运动的轨迹.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8.(2018•河北•3分)已知:如图 4,点P在线段AB外,且PA =PB.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A.作∠APB的平分线PC交AB于点CB.过点P作PC ⊥AB于点C且AC =BCC.取AB中点C,连接PCD.过点P作PC ⊥AB,垂足为C9.(2018 四川省绵阳市)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 的顶点 A 在△ECD 的斜边 DE 上,若 AE= ,AD= ,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B.C.D.【答案】D【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连接BD,作C H⊥DE,∵△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ADC=∠C AB=45°,即∠A CD+∠DCB=∠A CD+∠A CE=90°,∴∠DCB=∠ACE,在△DCB和△ECA中,,∴△DCB≌△ECA,∴DB=EA=,∠CDB=∠E=45°,∴∠CDB+∠ADC=∠ADB=90°,在Rt△ABD中,∴AB= =2 ,在Rt△ABC中,∴2AC2=AB2=8,∴AC=BC=2,在Rt△ECD中,∴2CD2=DE2= ,∴CD=CE=+1,∵∠ACO=∠DCA,∠CAO=∠CDA,∴△CAO∽△CDA,∴:= = =4-2 ,又∵= CE = DE·CH,∴CH== ,∴= AD·CH=×× = ,∴=(4-2 )×=3- .即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 .故答案为:D.【分析】解:连接 BD,作CH⊥D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ECD=90°,∠ADC=∠CAB=45°,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CB=∠ACE;由 SAS 得△DCB≌△E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 DB=EA= ,∠CDB=∠E=45°,从而得∠ADB=90°,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同理可得AC=BC=2,CD=CE= +1;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CAO∽△CD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二.填空题1.(2018 四川省泸州市 3 分)如图,等腰△A BC 的底边 BC=20,面积为 120,点 F 在边BC上,且 BF=3FC,EG 是腰 AC 的垂直平分线,若点 D 在 EG 上运动,则△CDF 周长的最小值为 18 .【分析】如图作A H⊥BC 于H,连接AD.由EG 垂直平分线段AC,推出DA=DC,推出DF+DC=AD+DF,可得当A、D、F 共线时,DF+DC 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 的长;【解答】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EG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F+DC=AD+DF,∴当A、D、F 共线时,DF+DC 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 的长,∵•BC•AH=120,∴AH=12,∵AB=AC,AH⊥BC,∴BH=CH=10,∵BF=3FC,∴CF=FH=5,∴AF===13,∴DF+DC的最小值为13.∴△CDF 周长的最小值为 13+5=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018•广西桂林•3 分)如图,在Δ ABC 中,∠A=36°,AB=AC,BD 平分∠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答案】3详解:∵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A=36°,∴∠C=∠ABC=72°.BD 平分∠ABC交AC 于D,∴∠ABD=∠DBC=36°,∵∠A=∠ABD=36°,∴△ABD是等腰三角形.∠BDC=∠A+∠ABD=36°+36°=72°=∠C,∴△BDC是等腰三角形.∴共有3 个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O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的面积是.【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C=6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B=2∠C=120°,∴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和圆周角定理,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求得圆心角度数是解题的关键.4.(2018·四川宜宾·3分)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设圆O 的半径为1,若用圆O 的外切正六边形的面积来近似估计圆O 的面积,则S= 2 .(结果保留根号)【考点】MM:正多边形和圆;1O:数学常识.【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可得出△ABO 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 OM 的长度可求出AB 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的值.【解答】解:依照题意画出图象,如图所示.∵六边形ABCDEF 为正六边形,∴△ABO为等边三角形,∵⊙O的半径为1,∴OM=1,∴BM=AM=,∴AB=,∴S=6S△ABO=6× × ×1=2 ., ,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数学常识,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正六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5. (2018·天津·3 分)如图,在边长为 4 中,,分别为的中点 于点,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答案】【解析】分析:连接 DE ,根据题意可得 Δ DEG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DG 的长. 详解:连接 DE ,∵D、E 分别是 AB 、BC 的中点, ∴DE∥AC,DE=AC∵Δ 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 BC=4 ∴∠DEB=60°,DE=2 ∵EF⊥AC,∠C=60°,EC=2 ∴∠FEC=30°,EF=∴∠DEG=180°-60°-30°=90°∵G是EF 的中点,∴EG=.在RtΔ DEG 中,DG=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记住和熟练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8·湖北省武汉· 3 分)如图.在△A BC 中,∠ACB=60°,AC=1,D 是边AB 的中点,E 是边BC 上一点.若DE 平分△ABC的周长,则DE 的长是.【分析】延长 BC 至 M,使 CM=CA,连接 AM,作CN⊥AM 于 N,根据题意得到 ME=E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A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N,根据正弦的概念求出 AN,计算即可.【解答】解:延长BC 至M,使CM=CA,连接AM,作CN⊥AM于N,∵DE平分△ABC的周长,∴ME=EB,又AD=DB,∴DE=AM,DE∥AM,∵∠ACB=60°,∴∠ACM=120°,∵CM=CA,∴∠ACN=60°,AN=MN,∴AN=A C•s in∠ACN=,∴AM=,∴D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确作出辅助性是解题的关键.7.(2018•北京•2 分) 右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BAC∠DAE .(填“ >”,“ =”或“ <”) 【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A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AG = ∠BAC = 45︒,∴ ∠BAC >∠DAE .另:此题也可直接测量得到结果.【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8. (2018•江苏盐城•3 分)如图,在直角 中,,,,、分别为边 、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 是等腰三角形且是直角三角形,则.16.【答案】 或G EBD FCAEBDCA【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当△BPQ 是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B PQ=90 度,∠BQP=90 度。

2018年中考压轴题汇编《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含答案

2018年中考压轴题汇编《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含答案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年重庆市中考第题如图,在△中,=°,∠=°,点是∠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作的垂线,过点作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连接,点是的中点,⊥,垂足为,连接,.()如图,若点是的中点,=,求、的长;()如图,求证:=.()如图,连接、,猜想:△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图图例年长沙市中考第题如图,抛物线=++(、、是常数,≠)的对称轴为轴,且经过()和两点,点在该抛物线上运动,以点为圆心的⊙总经过定点(, ).()求、、的值;()求证:在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轴相交;()设⊙与轴相交于(, )、(, )两点,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的纵坐标.图例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题如图,在△中,∠=°,=,=,点为边的中点,⊥交边于点,点为射线上的一动点,点为边上的一动点,且∠=°.()求、的长;()若=,求的长;()记线段与线段的交点为,若△为等腰三角形,求的长.图备用图例年扬州市中考第题如图,抛物线=++经过(-)、(, )、( )三点,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设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求点的坐标;()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例年临沂市中考第题如图,点在轴上,=,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至的位置.()求点的坐标;()求经过、、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例年盐城市中考第题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且与轴交于点.()求点和点的坐标;()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直线轴.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的路线向点运动;同时直线从点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交轴于点,交线段或线段于点.当点到达点时,点和直线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秒.①当为何值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②是否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答案例年重庆市中考第题如图,在△中,=°,∠=°,点是∠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作的垂线,过点作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连接,点是的中点,⊥,垂足为,连接,.()如图,若点是的中点,=,求、的长;()如图,求证:=.()如图,连接、,猜想:△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图图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重庆”,拖动点运动,可以体验到,△与△保持全等,△与△保持全等,△保持等边三角形的形状.思路点拨.把图形中所有°的角都标注出来,便于寻找等角和等边..中点有哪些用处呢?联想到斜边上的中线和中位线就有思路构造辅助线了.满分解答()如图,在△中,∠=°,=,所以=.在△中,∠=°,=,所以=,=.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如图,由∠=°,∠=°,平分∠,得∠=°,∠=°.在△中,=.在△中,=.所以=.因为点是△的斜边上的中线,所以=,∠=∠.所以∠=∠.所以△≌△.所以=.图图图()如图,作⊥于,联结.由,是的中点,得是的中点.因此=,△是等边三角形.又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是等边三角形.考点伸展我们再看几个特殊位置时的效果图,看看有没有熟悉的感觉.如图,如图,当点落在边上时,点与点重合.图图如图,图,点落在边上.如图,图,等腰梯形.图图图图例年长沙市中考第题如图,抛物线=++(、、是常数,≠)的对称轴为轴,且经过()和两点,点在该抛物线上运动,以点为圆心的⊙总经过定点(, ).()求、、的值;()求证:在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轴相交;()设⊙与轴相交于(, )、(, )两点,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圆心的纵坐标.图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长沙”,拖动圆心在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圆与轴总是相交的,等腰三角形存在三种情况.思路点拨.不算不知道,一算真奇妙,原来⊙在轴上截得的弦长=是定值..等腰三角形存在三种情况,其中=和=两种情况时,点的纵坐标是相等的.满分解答()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所以=.所以=,=.将代入=,得.解得(舍去了负值).()抛物线的解析式为,设点的坐标为.已知(, ),所以>.而圆心到轴的距离为,所以半径>圆心到轴的距离.所以在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轴相交.()如图,设的中点为,那么垂直平分.在△中,,,所以=.所以=.因此=,为定值.等腰△存在三种情况:①如图,当=时,点为原点重合,此时点的纵坐标为.图图②如图,当=时,在△中,=,=,所以=.此时==.所以点的纵坐标为.③如图,当=时,点的纵坐标为也为.图图考点伸展如果点在抛物线上运动,以点为圆心的⊙总经过定点(, ),那么在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直线=-相切.这是因为:设点的坐标为.已知(, ),所以.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也为,所以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在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直线=-相切.例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题如图,在△中,∠=°,=,=,点为边的中点,⊥交边于点,点为射线上的一动点,点为边上的一动点,且∠=°.()求、的长;()若=,求的长;()记线段与线段的交点为,若△为等腰三角形,求的长.图备用图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虹口”,拖动点在射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与△保持相似.观察△,可以看到,、可以落在对边的垂直平分线上,不存在=的情况.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虹口”,拖动点在射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与△保持相似.观察△,可以看到,、可以落在对边的垂直平分线上,不存在=的情况.思路点拨.第()题=分两种情况..解第()题时,画准确的示意图有利于理解题意,观察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第()题探求等腰三角形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转化为探求等腰三角形.满分解答()在△中,=,=,所以=.在△中,=,所以,.()如图,过点作⊥,⊥,垂足分别为、,那么、是△的两条中位线,=,=.由∠=°,∠=°,可得∠=∠.因此△∽△.所以.所以,.图图图①如图,当=,在上时,=.此时.所以.②如图,当=,在的延长线上时,=.此时.所以.()如图,如图,在△中,.在△中,.所以∠=∠.由∠=°,∠=°,可得∠=∠.因此△∽△.当△是等腰三角形时,△也是等腰三角形.①如图,当==时,=-=-=(如图所示).此时.所以.②如图,当=时,由,可得.所以=-=(如图所示).此时.所以.③不存在=的情况.这是因为∠≥∠>∠(如图,图所示).图图考点伸展如图,当△是等腰三角形时,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也是等腰三角形,=.在△中可以直接求解.例年扬州市中考第题如图,抛物线=++经过(-)、(, )、( )三点,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设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的周长最小时,求点的坐标;()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扬州”,拖动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落在线段上时,+最小,△的周长最小.拖动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观察△的三个顶点与对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到,点有次机会落在的垂直平分线上;点有次机会落在的垂直平分线上;点有次机会落在的垂直平分线上,但是有次、、三点共线.思路点拨.第()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点在线段上时△的周长最小..第()题分三种情况列方程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满分解答()因为抛物线与轴交于(-)、(, )两点,设=(+)(-),代入点( ),得-=.解得=-.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当点落在线段上时,+最小,△的周长最小.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轴的交点为.由,=,得==.所以点的坐标为(, ).图()点的坐标为(, )、(,)、(,)或().考点伸展第()题的解题过程是这样的:设点的坐标为().在△中,=,=+(-),=+.①如图,当=时,=.解方程+=+(-),得=.此时点的坐标为(, ).②如图,当=时,=.解方程+=,得.此时点的坐标为(,)或(,).③如图,当=时,=.解方程+(-)=,得=或.当(, )时,、、三点共线,所以此时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图图图例年临沂市中考第题如图,点在轴上,=,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至的位置.()求点的坐标;()求经过、、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临沂”,拖动点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和⊙以及的垂直平分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有一个共同的交点,当点运动到⊙与对称轴的另一个交点时,、、三点共线.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临沂”,拖动点,发现存在点,使得以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思路点拨.用代数法探求等腰三角形分三步:先分类,按腰相等分三种情况;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并检验..本题中等腰三角形的角度特殊,三种情况的点重合在一起.满分解答()如图,过点作⊥轴,垂足为.在△中,∠=°,=,所以=,.所以点的坐标为.()因为抛物线与轴交于、(,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代入点,.解得.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设点的坐标为(, ).①当==时,=.所以=.解得.当在时,、、三点共线(如图).②当==时,=.所以.解得.③当=时,=.所以.解得.综合①、②、③,点的坐标为,如图所示.图图考点伸展如图,在本题中,设抛物线的顶点为,那么△与△是两个相似的等腰三角形.由,得抛物线的顶点为.因此.所以∠=°,∠=°.例年盐城市中考第题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且与轴交于点.()求点和点的坐标;()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直线轴.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的路线向点运动;同时直线从点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交轴于点,交线段或线段于点.当点到达点时,点和直线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秒.①当为何值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②是否存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盐城”,拖动点由向运动,从图象中可以看到,△的面积有一个时刻等于.观察△,可以体验到,在上时,只存在=的情况;在上时,有三个时刻,△是等腰三角形.思路点拨.把图复制若干个,在每一个图形中解决一个问题..求△的面积等于,按照点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事实上,在上运动时,高是定值,最大面积为,因此不存在面积为的可能..讨论等腰三角形,按照点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点的每一种位置又要讨论三种情况.满分解答()解方程组得所以点的坐标是(,).令,得.所以点的坐标是(,).()①如图,当在上运动时,≤<.由,得.整理,得.解得=或=(舍去).如图,当在上运动时,△的最大面积为.因此,当=时,以、、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图图图②我们先讨论在上运动时的情形,≤<.如图,在△中,∠=°,∠>°,=,,所以>.因此∠>∠>∠.如图,点由向运动的过程中,==,所以轴.因此∠=°保持不变,∠越来越大,所以只存在∠=∠的情况.此时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我们再来讨论在上运动时的情形,≤<.在△中,为定值,,.如图,当=时,解方程,得.如图,当=时,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解方程,得.如,当=时,那么.因此.解方程,得.综上所述,=或或或时,△是等腰三角形.图图图考点伸展当在上,=时,也可以用来求解.。

5.5等腰三角形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1部分)-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5.5等腰三角形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1部分)-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第五部分图形的性质5.5 等腰三角形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知识点清单1、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图-基本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二】分类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8年青海省-第19题-3分)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B=30°,B点的坐标为(0,2),将△ABO沿着斜边AB翻折后得到△ABC,则点C的坐标是()A.(4)B.(2,C.3)D.【知识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思路分析】过点C作CD⊥y轴,垂直为D,首先证明△BOA≌△BCA,从而可求得BC的长,然后再求得∠DCB=30°,接下来,依据在Rt△BCD中,求得BD、DC的长,从而可得到点C的坐标.【解答过程】解:∵∠OAB=∠ABC=30°,∠BOA=∠BCA=90°,AB=AB,∴△BOA≌△BCA.∴OB=BC=2,∠CBA=∠OBA=60°,过点C作CD⊥y轴,垂直为D,则∠DCB=30°.∴DB=BC=1,DC=BC=.∴C(,3).故选:C.【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018年福建省A卷/B卷-第5题-3分)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D,点E 在线段AD上,∠EBC=45°,则∠ACE等于()A.15°B.30°C.45°D.60°【知识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思路分析】先判断出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进而求出∠ECB=45°,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过程】解:∵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BD=CD,即: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点E在AD上,∴BE=CE,∴∠EBC=∠ECB,∵∠EBC=45°,∴∠ECB=45°,∵△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CE=∠ACB﹣∠ECB=15°,故选:A.【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CB是解本题的关键.3.(2018年新疆-第5题-5分)如图,AB∥CD,点E在线段BC上,CD=CE.若∠ABC=30°,则∠D 为()A.85°B.75°C.60°D.30°【知识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思路分析】先由AB∥CD,得∠C=∠ABC=30°,CD=CE,得∠D=∠CE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D+∠CED=180°,即30°+2∠D=180°,从而求出∠D.【解答过程】解:∵AB∥CD,∴∠C=∠ABC=30°,又∵CD=CE,∴∠D=∠CED,∵∠C+∠D+∠CED=180°,即30°+2∠D=180°,∴∠D=75°.故选:B.【总结归纳】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再由CD=CE得出∠D=∠CED,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二、填空题1.(2018年天津-第17题-3分)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EF⊥AC于点F,G为EF的中点,连接DG,则DG的长为.【知识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思路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而得出DE=2,且DE∥AC,再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G以及DG的长.【解答过程】解:连接DE,∵在边长为4的等边△ABC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2,且DE∥AC,BD=BE=EC=2,∵EF⊥AC于点F,∠C=60°,∴∠FEC=30°,∠DEF=∠EFC=90°,∴FC=EC=1,故EF==,∵G为EF的中点,∴EG=,∴DG==.故答案为:.【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确得出EG 的长是解题关键.2.(2018年重庆A卷-第16题-4分)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点C都与点A重合,折痕分别为DE,FG,得到∠AGE=30°,若AE=EG=则△ABC的边BC的长为厘米.【知识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思路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过程】解:∵把三角形纸片折叠,使点B、点C都与点A重合,折痕分别为DE,FG,∴BE=AE,AG=GC,∵∠AGE=30°,AE=EG=2厘米,∴AG=6,∴BE=AE=2,GC=AG=6,∴BC=BE+EG+GC=6+4,故答案为:6+4,【总结归纳】此题考查翻折问题,关键是根据折叠的性质和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3.(2018年山西-第14题-3分)如图,直线MN∥PQ,直线AB分别与MN,PQ相交于点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交AB于点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NAB内交于点E;③作射线AE交PQ于点F.若AB=2,∠ABP=60°,则线段AF的长为.【知识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解直角三角形.。

【精品】2018版中考数学:4.2-三角形(含答案)

【精品】2018版中考数学:4.2-三角形(含答案)

7.(2018·四川南充,13,3 分)如图,点 D 在△ABC 边 上,CE 平分∠ACD,∠A =80 °,∠B=40°,则 是________度.
解析
∵∠ACD=∠B+∠A ,而∠A=80°,∠B=40°,∴∠ACD=80°+40°=120°.
∵CE 平分∠ACD,∴∠ACE=60°. 答案 60 示的方式放置, 尺的一条直角边
6.(2018·四川巴中,13,3 分)若 a,b,c 为三角形的三边,且 a,b 满足 a2-9+(b-2)2=0, 则第三边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 答案 由题意得,a2-9=0,b-2=0,解得 a=3,b=2.∵3-2=1,3+2=5,∴1<c<5. 1<c<5 BC 的 延 长 线 ∠ACE 的大小
1 1 ∴S△CGE=S△AGE= S△ACF,S△BGF=S△BGD= S△BCF. 3 3 1 1 ∵S△ACF=S△BCF= S△ABC= ×12=6, 2 2 1 1 1 1 ∴S△CGE= S△ACF= ×6=2,S△BGF= S△BCF= ×6=2, 3 3 3 3 ∴S 阴影=S△CGE+S△BGF=4.6+4=13. 答案 A
二、填空题 5.(2018·广东东莞,16,4 分)如图,△ABC 三边的中 CF 的公共点为 G,若 S△A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 ________. 解析 ∵△ABC 的三条中线 AD, BE, CF 交于点 G, 线 AD , BE , 的 面 积 是
∵1+2<4,∴1,2,4 不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4+5=9,∴4,5,9 不可能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4+6>8,∴4,6,8 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5+5<11,∴5, 5,11 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 答案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18•山东枣庄•3分)如图是由8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AB的端点都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P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PA、PB,那么使△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使△A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个数是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是解题的关键.2 (2018•山东枣庄•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FA=90°,∠FAD+∠AED=90°,根据角平分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F=∠CFE,即可得出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F作FG⊥AB于点G,∵∠ACB=90°,CD⊥AB,∴∠CDA=90°,∴∠CAF+∠CFA=90°,∠FAD+∠AED=90°,∵AF平分∠CAB,∴∠CAF=∠FAD,∴∠CFA=∠AED=∠CEF,∴CE=CF,∵AF平分∠CAB,∠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BAC,∴=,∵AC=3,AB=5,∠ACB=90°,∴BC=4,∴=,∵FC=FG,∴=,解得:FC=,即CE的长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EF=∠CFE.3. (2018•山东淄博•4分)如图,P为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到三个顶点A,B,C 的距离分别为3,4,5,则△ABC的面积为()A.B.C.D.【考点】R2:旋转的性质;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KS: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BEA,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E=BP=4,AE=PC=5,∠PBE=60°,则△BPE为等边三角形,得到PE=PB=4,∠BPE=60°,在△AEP中,AE=5,延长BP,作AF⊥BP于点FAP=3,PE=4,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PE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即可得到∠APB的度数,在直角△APF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AF和PF的长,则在直角△AB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进而求得三角形ABC的面积.【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BA=BC,可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BEA,连EP,且延长BP,作AF⊥BP于点F.如图,∴BE=BP=4,AE=PC=5,∠PBE=60°,∴△BPE为等边三角形,∴PE=PB=4,∠BPE=60°,在△AEP中,AE=5,AP=3,PE=4,∴AE2=PE2+PA2,∴△APE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APB=90°+60°=150°.∴∠APF=30°,∴在直角△APF中,AF=AP=,PF=AP=.∴在直角△ABF中,AB2=BF2+AF2=(4+)2+()2=25+12.则△ABC的面积是•AB2=•(25+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4. (2018•江苏扬州•3分)如图,点A在线段BD上,在BD的同侧做等腰Rt△ABC和等腰Rt△ADE,CD与BE、AE分别交于点P,M.对于下列结论:①△BAE∽△CAD;②MP•MD=MA•ME;③2CB2=CP•CM.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C.①② D.②③【分析】(1)由等腰Rt△ABC和等腰Rt△ADE三边份数关系可证;(2)通过等积式倒推可知,证明△PAM∽△EMD即可;(3)2CB2转化为AC2,证明△ACP∽△MCA,问题可证.【解答】解:由已知:AC=AB,AD=AE∴∵∠BAC=∠EAD∴∠BAE=∠CAD∴△BAE∽△CAD所以①正确∵△BAE∽△CAD∴∠BEA=∠CDA∵∠PME=∠AMD∴△PME∽△AMD∴∴MP•MD=MA•ME所以②正确∵∠BEA=∠CDA∠PME=∠AMD∴P、E、D、A四点共圆∴∠APD=∠EAD=90°∵∠CAE=180°﹣∠BAC﹣∠EAD=90°∴△CAP∽△CMA∴AC2=CP•CM∵AC=AB∴2CB2=CP•CM所以③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在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中应注意应用倒推的方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进而得到答案.5.(2018·湖南省常德·3分)如图,已知BD是△ABC的角平分线,ED是BC的垂直平分线,∠BAC=90°,AD=3,则CE的长为()A.6 B.5 C.4 D.3【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DBC=∠ABD=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答】解:∵ED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C=∠DBC,∵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DBC,∴∠C=∠DBC=∠ABD=30°,∴BD=2AD=6,∴CE=CD×cos∠C=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 (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BC>AB>AC,甲、乙两人想找一点P,使得∠BPC与∠A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甲)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作过B点且与AB垂直的直线l,作过C点且与AC垂直的直线,交l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分析】甲:根据作图可得AC=A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C=∠ACP,由平角的定义可知:∠BPC+∠APC=180°,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PC+∠A=180°.【解答】解:甲:如图1,∵AC=AP,∴∠APC=∠ACP,∵∠BPC+∠APC=180°∴∠BPC+∠ACP=180°,∴甲错误;乙:如图2,∵AB⊥PB,AC⊥PC,∴∠ABP=∠ACP=90°,∴∠BPC+∠A=180°,∴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2018•湖北荆门•3分)如图,等腰Rt△ABC中,斜边AB的长为2,O为AB的中点,P 为AC边上的动点,OQ⊥OP交BC于点Q,M为PQ的中点,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C时,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A.B.C.1 D.2【分析】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于F,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C=BC=,∠A=∠B=45°,OC⊥AB,OC=OA=OB=1,∠OCB=45°,再证明Rt△AOP ≌△COQ得到AP=CQ,接着利用△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PE=AP=CQ,QF=BQ,所以PE+QF=BC=1,然后证明MH为梯形PEFQ的中位线得到MH=,即可判定点M到AB的距离为,从而得到点M的运动路线为△ABC的中位线,最后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点M所经过的路线长.【解答】解:连接OC,作PE⊥AB于E,MH⊥AB于H,QF⊥AB于F,如图,∵△ACB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AB=,∠A=∠B=45°,∵O为AB的中点,∴OC⊥AB,OC平分∠ACB,OC=OA=OB=1,∴∠OCB=45°,∵∠POQ=90°,∠COA=90°,∴∠AOP=∠COQ,在Rt△AOP和△COQ中,∴Rt△AOP≌△COQ,∴AP=CQ,易得△APE和△BFQ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E=AP=CQ ,QF=BQ , ∴PE+QF=(CQ+BQ )=BC=×=1, ∵M 点为PQ 的中点,∴MH 为梯形PEFQ 的中位线,∴MH=(PE+QF )=,即点M 到AB 的距离为,而CO=1,∴点M 的运动路线为△ABC 的中位线,∴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C 时,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AB=1.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通过计算确定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变的量,从而得到运动的轨迹.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8. (2018•河北•3分)已知:如图4,点P 在线段AB 外,且PA PB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 )A .作APB ∠的平分线PC 交AB 于点CB .过点P 作PC AB ⊥于点C 且AC BC =C.取AB 中点C ,连接PCD .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C9. (2018四川省绵阳市)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 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若AE= ,AD= ,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B.C.D.【答案】D【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连接BD,作CH⊥DE,∵△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ADC=∠CAB=45°,即∠ACD+∠DCB=∠ACD+∠ACE=90°,∴∠DCB=∠ACE,在△DCB和△ECA中,,∴△DCB≌△ECA,∴DB=EA= ,∠CDB=∠E=45°,∴∠CDB+∠ADC=∠ADB=90°,在Rt△ABD中,∴AB= =2 ,在Rt△ABC中,∴2AC2=AB2=8,∴AC=BC=2,在Rt△ECD中,∴2CD2=DE2= ,∴CD=CE= +1,∵∠ACO=∠DCA,∠CAO=∠CDA,∴△CAO∽△CDA,∴:= = =4-2 ,又∵= CE = DE·CH,∴CH= = ,∴= AD·CH= × × = ,∴=(4-2 )× =3- .即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 .故答案为:D.【分析】解:连接BD,作CH⊥D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ECD=90°,∠ADC=∠CAB=45°,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CB=∠ACE;由SAS得△DCB≌△E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DB=EA= ,∠CDB=∠E=45°,从而得∠ADB=90°,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同理可得AC=BC=2,CD=CE= +1;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CAO∽△CD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二.填空题1.(2018四川省泸州市3分)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20,面积为120,点F在边BC 上,且BF=3FC,EG是腰AC的垂直平分线,若点D在EG上运动,则△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8 .【分析】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由EG垂直平分线段AC,推出DA=DC,推出DF+DC=AD+DF,可得当A、D、F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的长;【解答】解:如图作AH⊥BC于H,连接AD.∵EG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F+DC=AD+DF,∴当A、D、F共线时,DF+DC的值最小,最小值就是线段AF的长,∵•BC•AH=120,∴AH=12,∵AB=AC,AH⊥BC,∴BH=CH=10,∵BF=3FC,∴CF=FH=5,∴AF===13,∴DF+DC的最小值为13.∴△CDF周长的最小值为13+5=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 (2018•广西桂林•3分)如图,在ΔABC中,∠A=36°,AB=AC,BD平分∠A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答案】3详解:∵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A=36°,∴∠C=∠ABC=72°.BD平分∠ABC交AC于D,∴∠ABD=∠DBC=36°,∵∠A=∠ABD=36°,∴△ABD是等腰三角形.∠BDC=∠A+∠ABD=36°+36°=72°=∠C,∴△BDC是等腰三角形.∴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 (20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O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的面积是.【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圆周角定理可得扇形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C=60°,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B=2∠C=120°,∴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和圆周角定理,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求得圆心角度数是解题的关键.4. (2018·四川宜宾·3分)刘徽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逐步逼近圆来近似计算圆的面积,设圆O的半径为1,若用圆O的外切正六边形的面积来近似估计圆O的面积,则S= 2.(结果保留根号)【考点】MM:正多边形和圆;1O:数学常识.【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定义可得出△ABO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OM 的长度可求出AB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的值.【解答】解:依照题意画出图象,如图所示.∵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ABO为等边三角形,∵⊙O的半径为1,∴OM=1,∴BM=AM=,∴AB=,∴S=6S△ABO=6×××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数学常识,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正六边形的边长是解题的关键.5. (2018·天津·3分)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中,,分别为,的中点,于点,为的中点,连接,则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连接DE,根据题意可得ΔDEG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DG的长.详解:连接DE,∵D、E分别是AB、BC的中点,∴DE∥AC,DE=AC∵Δ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C=4∴∠DEB=60°,DE=2∵EF⊥AC,∠C=60°,EC=2∴∠FEC=30°,EF=∴∠DEG=180°-60°-30°=90°∵G是EF的中点,∴EG=.在RtΔDEG中,DG=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记住和熟练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8·湖北省武汉· 3分)如图.在△ABC中,∠ACB=60°,AC=1,D是边AB的中点,E是边BC上一点.若DE平分△ABC的周长,则DE的长是.【分析】延长BC至M,使CM=CA,连接AM,作CN⊥AM于N,根据题意得到ME=E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DE=AM,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N,根据正弦的概念求出AN,计算即可.【解答】解:延长BC至M,使CM=CA,连接AM,作CN⊥AM于N,∵DE平分△ABC的周长,∴ME=EB,又AD=DB,∴DE=AM,DE∥AM,∵∠ACB=60°,∴∠ACM=120°,∵CM=CA,∴∠ACN=60°,AN=MN,∴AN=AC•sin∠ACN=,∴AM=,∴DE=,EDCB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确作出辅助性是解题的关键.7.(2018•北京•2分) 右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BAC ∠________DAE ∠.(填“>”,“=”或“<”) 【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G FABCD EA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FAG BAC ∠=∠=︒,∴BAC DAE ∠>∠.另:此题也可直接测量得到结果.【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8. (2018•江苏盐城•3分)如图,在直角 中,,,, 、 分别为边 、上的两个动点,若要使是等腰三角形且是直角三角形,则________.16.【答案】或【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当△BPQ是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BPQ=90度,∠BQP=90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