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发展变化概述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聚落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聚落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聚落地理知识点-聚落聚落是人们聚集在一起生活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场所。

在八年级地理课程中,聚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聚落。

一、聚落的定义聚落是指人们聚集在一起生活并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场所。

它是人口密集区域的组成部分,是生产和生活的中心,也是城乡经济联系和社会文化交流的枢纽。

二、聚落的种类聚落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

(1)城市聚落城市聚落是指人口密集、相对繁荣、地位高于周边地区的城市地带。

城市聚落是以城市为中心,周边一定范围内有大量的人口和大批的工商企业。

(2)乡村聚落乡村聚落是指发展不太成熟的地域,其中包括一些农村地带、偏远地区和落后地区,其中聚落的规模比较小,人口数量少,相对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较为简单。

三、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分布会受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有些聚落是在交通枢纽周围形成,例如:沿海城市;而有些则是在物产丰富的地方形成,例如:煤矿和钢铁厂附近的城市。

四、聚落的作用聚落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中心,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聚落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交流和消费的场所,对于一个城市或城市群来说,其中的聚落是城市群的核心,是整个城市群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聚落的演变聚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演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聚落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和城市群,但也有许多聚落逐渐消失甚至被遗忘。

六、聚落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聚落也将逐渐向现代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未来,聚落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聚落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中心,对于现代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文对于您了解聚落这一地理知识点有所帮助。

乡村聚落变迁的总体趋势

乡村聚落变迁的总体趋势

乡村聚落变迁的总体趋势
乡村聚落变迁的总体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乡发展差距缩小: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收入水平、社会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2. 人口外流:城市化进程导致乡村人口外流现象普遍存在,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就业,导致乡村聚落人口减少、老龄化问题加剧。

3.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变。

传统的农耕生产逐渐减少,农村经济逐渐多元化发展,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不断增加。

4. 乡村旅游兴起: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中国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聚落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

5. 乡村建设规划:为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乡村治理,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乡村建设规划,将乡村聚落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和改造,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环境品质。

总体来说,乡村聚落的变迁趋势是城乡发展差距缩小、人口外流、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兴起和乡村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发展。

七年级的地埋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的地埋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聚落
一、聚落的形成
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也有一定规模的工矿
企业形成的聚落。

3.城市聚落的形成: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活动→乡村
变为城市。

二、聚落的分布
1.聚落的分布:有的沿河流分布,有的沿公路分布,有的镶嵌在山
谷里。

2.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

三、聚落的发展变化
1.传统聚落:保留历史时期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聚落。

2.传统聚落的价值:具有重要纪念或教育意义。

3.如何保护传统聚落?答:保持地方特色,合理利用开发,发挥地
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四、聚落的分类
1.乡村聚落:人口规模较小,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2.城市聚落:人口规模较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五、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比较平坦的高地,以
平房或楼房为主,交通便利。

而丘陵地区则不同,往往分布在地势较为开阔的低地,交通不便。

2.气候对聚落的影响:寒冷地区聚落的房屋多采用厚墙、小窗的设
计,以抵御严寒;而在热带地区,房屋则多为通风设计,以保持通风和降温。

3.水源对聚落的影响:许多村落形成的原因与水源有关,如水边人
家多形成河谷型聚落,而沙漠地区的绿洲也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

4.自然灾害对聚落的影响: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影响人
们的居住环境,进而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发展。

聚落的发展变化范文

聚落的发展变化范文

聚落的发展变化范文
第一阶段:原始聚落。

聚落经历了一个从原始聚落到古代聚落的发展过程。

原始聚落由一些简单的住宅建筑组成,以农业为基础的独立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简单,技术水平低,文化水平也低,再加上有限的水资源、缺乏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使得原始聚落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发展速度慢,社会变迁更少。

第二阶段:古代聚落。

聚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古代聚落的发展阶段。

在古代,聚落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服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聚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从而更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此外,随着古代社会发展的加快,社会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发展,使古代聚落的发展得到更大的推动。

第三阶段:现代聚落。

在现代社会,聚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现代聚落的发展阶段。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代聚落的发展有了更新的发展思路和更高的发展水平,以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

聚落的发展变化-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聚落的发展变化-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聚落的发展变化-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知识概述1.1 聚落的概念聚落是指一些人群集居住的地方。

这些人可以是部落或家族,也可以是村庄、城市等地方。

1.2 聚落的类型聚落可以分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农村聚落在区域内有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城市聚落则是由若干城市所组成的,其主要特点是经济发展、交通通讯便利、人口稠密等。

1.3 聚落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可以把聚落的发展变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自然村落阶段:原始阶段,聚落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人口数量较少,社会组织比较简单,物质生活水平较低。

2.宗族聚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一些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组成,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社会生活逐渐变得复杂。

3.集镇聚落阶段:这个阶段聚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数量,经济活动也日益活跃。

人们开始从事各种行业和手工业,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和市场系统。

4.城市聚落阶段:最后就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了不同规模和领域的城市,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系列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完整的社会体系。

二、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聚落发展变化的阶段。

2.理解聚落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3.能够分析聚落发展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聚落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

2.聚落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流程4.1 教学内容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2.聚落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

3.聚落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4.2 教学流程1.知识概述介绍:通过PPT和课件讲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及聚落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

2.影片观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影片,了解不同聚落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针对不同聚落,进行讨论和分析,掌握聚落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影响。

4.思维导图:让学生完成一份聚落发展变化的思维导图,展现聚落的发展过程和变迁,从中深入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变化。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一、聚落的形态类型1. 圆形聚落这是一种古老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圈圈循环排列的房屋构成,中心通常是集市、寺庙或其他公共场所。

这种形态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居民之间的距离更加均匀,也便于集市和其他活动的开展。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可以看到这种形态的聚落,比如云南的哈尼梯田。

2. 直线聚落这是一种沿着河流或道路线性排列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条主干道和两旁的房屋组成。

这种形态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容易被外界所发现。

在古代,许多中国的古镇和古村落就采用这种形态,比如江南的水乡地区。

3. 方形聚落这是一种城市化的聚落形态,通常由规整的方块区域和街道网格构成,建筑物多为砖瓦结构,规模较大,有城墙或围墙作为防御设施。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城市中较为常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和南京的瓦市街区。

4. 融合聚落这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态的聚落,通常由不同的城市元素、农村元素和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和风貌。

这种形态在现代城市和乡村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比如丽江古城和桂林山水。

5. 独立聚落这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聚落形态,通常由山区、荒漠或孤岛上的房屋组成,与外界隔绝,具有较强的自治和封闭性。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西部地区和南海诸岛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

二、聚落的形态特点1. 地理环境聚落的形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因素会影响聚落的位置、布局和建筑风格。

比如山区的聚落往往依山而建,水乡的聚落往往依水而建,沙漠的聚落往往以遮风挡沙为主要考虑。

2. 人口规模聚落的形态也会受到人口规模的影响,人口规模较大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大,通常由多个社区和街道组成,而人口规模较小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小,通常由若干家庭和房屋组成。

3. 经济结构聚落的形态还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不同的聚落由于经济结构不同,其建筑风格、功能布局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农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工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工业和商业为主要产业。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并总结出两个集市的共同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文化遗产:古代人遗留下来的城堡、庙宇、雕塑、壁
画、碑刻、宫殿、园林、陵墓等。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1)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 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制度、民 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学发展水平。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

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高山、荒漠地区,则少聚落
2、地形条件对聚落的影响及其表现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 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团块状聚落
呈 团 块 状 的 村 落
尼 罗 河
两 河 流 域
印 度 河 流
黄河-长江中下 游地区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流、山麓、谷 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 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
西亚沙漠地区的村庄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 炎热,昼夜温差大,厚 墙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 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 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 漠区吹来的热风。
东南亚民居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 热带,乡村聚落中 常见双层木楼或竹 楼,下层空着或放 杂物、养牲畜,上 层住人,因为上层 通风凉爽,避免潮 湿,还可以躲避毒 蛇、野兽。
欧洲西部平原
极地地区
撒哈拉沙漠
内蒙古草原
喜马拉雅山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世界遗产名录
传统聚落:
法国的“巴黎塞纳河 岸”、 意大利的威尼斯城、 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 云南的丽江古城、 安徽的皖南古村落、 澳门历史城区
大力保护传统聚落
城丽 江 古
开平碉楼与村落
城平 遥 古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建成网眼状的圆壁骨架,上覆伞骨 状圆顶。帐顶留天窗供采光、通风。
蒙古包
夏季搭帆布或柳条以去热,冬季盖
毛毡以防寒。
房子结构简单、轻便,容易 拆卸搬运,适合于牧民的游牧 生活,且人的冰屋
北极地区终年严寒,利用冰雪修 建成半圆形的冰屋,可以抵挡大风 雪。内部贴有海豹皮以防止冰块融 化和保持温暖。

城 密集 市 高耸
密 多 多 多 无 无 无 少 非农

业生 产

肯 尼 亚 的 村 庄
安徽集镇
城镇
日本东京市
聚落的发展演化:
我国划分村城庄市的标准:
❖❖人 50口万大—于1集010镇0万0万:大:特城大市城市 ❖20万—50万:中等城市 ❖20万以小下城:小镇城市 ❖5000—2万:镇或城镇
城市
二、聚落与环境
思考:聚落是人类聚居和
生活的场所。为什么有的聚 落大?有的聚落小?一个聚 落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是 建在那里?这与自然环境有 关系吗?
水源充足 (河、湖、 海滨等地)
土壤肥沃, 适合耕种
地形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公路、铁路、
港口等地)
自然资源丰富 (林、渔、 矿地等)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课外延伸
➢ 社会实践 ➢ 1、你知道“湖熟古文化遗址”吗?你知道
它对研究南京古文化的历史价值吗? ➢ 社会实践 ➢ 2、你参观过富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明清
建筑群——杨柳村吗?
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道 商 学 医 有 有 有 绿 所 其 自然
落 房屋 路 店 校 院 无 无 无 地 从 他 景观

修 的 的 的 农 果 鱼 面 事 差 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县西递、宏村 1
1 23
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县西递、宏村
知识巩固
1 23
一、乡村与城市 1.乡村是主要从事各种_农__业__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可以 有林__场__、牧场、渔__村__等不同的村落类型。 2.城市是主要从事_非__农__业__生__产__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 3.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__落__。从 小型的村庄发展到_集__镇_、小__城__镇__到城市,是聚__落__发展和演变的 过程。
1 23
草原地区的住房——蒙古包 草原地区的牧民主要过游牧生活,追 逐草地而居。蒙古包易于拆迁搬运。
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1 23
利用黄土的特性建窑洞,冬暖夏凉、通风、采光 面宽 。
因纽特人的住所——冰屋
1 23
严寒的气候环境、方便的建筑材料和 生活习惯。就地取材,建造冰屋。
例2:宗教城市梵蒂冈
早期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丰富、交通 便利的地区。如四大文明发祥地,中国黄河中下 游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巴伦两河流域和印 度恒河流域等地区是早期聚落的集中地。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工农业 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集中;在高山、荒 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P89活动1
1 23
• 观察5.17,说出下列聚落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
• 图1:地形 • 图2:河流
长江三峡
1 23
P85活动2
1 23
•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淹没 范围涉及12座县城、114座集镇,合计移民超过百万?
• (1)如果你是当地政府官员,对于下列三种安置移民的方式 ,你会选择哪种?
1 23
例1:雅典卫城
1 23
为了便于防卫,古代雅典人特意将 卫城建在悬崖边。
1 23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无论 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与外界的联系更 密切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减小 ,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聚落发展的 影响日益明显。
如何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1 2 3
1 23
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 的历史文化遗产。
• A处最合适,C处次之,B处最好不选。
热带雨林地区的民居
在全年炎热多雨的 热带雨林乡村聚落常见 双层竹楼,上层住人, 风大凉爽,避免潮湿。 下层放杂物、养牲畜。
1 23
地 区 的 高 架 屋
热带斐济民居
热带地区的印第安人房屋
沙漠地区的村庄
1 23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墙厚、窗 小。厚墙减少进入的太阳热量,窗小减小吹进的热风。
• A 全部就地安排;B全部外迁安置;C部分就地安置,部分外迁。
• (2)假设有1万名移民要到广东某地定居,如果你是该地政 府官员,你认为在图5.19的ABC三个位置,哪个适合安置?解 释理由。
• A处、地势低,山间平原,可用地广;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大型聚 落。B处、地势高,起伏大,平地少,远离河流和交通线。C处、山谷地区 ,起伏大,平地少,远离河流,乡村道路,交通不便。
3.世界的各种民居建筑,大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结 合当地的自__然__环__境___,就地取材,适应当地的气候;二是反映一 定的_生__产__方__式__和_文__化__观__念__。
大小
1 23



塘改

P87活动2
1 23
• 2、在图5.14、图5.15中,你能判断出A、B、C、 D分布是城市还是乡村,为什么?
• A :楼房少,但交通便利,周围没有农田等乡村 景观,属于小街区。
• B:楼房密集、绿地稀少、交通密集,是城市
• C和D:房屋稀疏,道路少,周围是农田和果园 ,是乡村。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的恶化,许多传统聚落受到了不同程度 的破坏。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 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在,许多传统 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 23
巴黎塞纳河岸
世界文化遗产——水城威尼斯
1 23
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1 23
北京
1 23
四合院
1 23
1 23
二、聚落与环境 1.早期的聚落大多数分布在地___形__平__坦__、土壤肥沃、水__源__充__足__、
气候温暖湿润、_自__然__资__源__丰__富__、交通便利的地区。 2.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或_沿__海__平__原___地区,工农业生产
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__集__;在高__山__、_荒__漠_地区,少有或没 有聚落。
聚落的发展变化
1 23
1 23
乡村与城市
P81 活动1
1 23
1观察图片,说说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区别
城市
乡村
1 23
乡村的 房屋大多低 矮,散落分 布,周围是 大片农田。
城市里 高楼林立, 大街小巷纵 横交错,到 处是来来往 往的行人和 车辆。
乡村与城市
大小 无有 无有
无有 较较 较多 较少 较多 较少 密多 稀少 集高 少低
总结
1 23
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的
出现。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 城市具有乡村不具有的一些职能,例 如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业区和金融区 。城市里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 业。1 23Biblioteka 聚落与环境聚落与环境
1 23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各种不同聚落景 观,它们既反映了各自的自然环境特点,又体现 了不同时期居民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和经济发展 水平。
聚落
1 23
越来越多的居所聚集起来,并建有各种公共 设施,人们在这里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就 构成了我们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的分类
1 23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每个聚落都有自己的特色,具备不同的职能,形成不 同类型的聚落。
乡村聚落里有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城市聚落中有 工业重镇 文化之城 商贸中心
牧村
1 23
渔村
1 23
农村
1 23
林场
1 23
1 23
攀枝花
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新兴的钢铁工 业城市。以资源开发累累硕果闻名世界 。是我国重要的钢铁、能源、钒钛基地 。
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1 23
• 读 图5.16聚落的发展和演变,思考: • 聚落的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乡村和城市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从小型的村庄发展到集镇、小城镇到城市,是聚落的 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