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22•【字号】酒政发〔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酒泉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改革发展稳定战略高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依法行政和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用实际工作践行“抓法治就是抓改革、抓法治就是促发展”理念,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法治保障。
一、高站位谋划部署,强有力组织推动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重大事项列入党委常委会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形成了守责尽责、失责追责的责任落实工作机制。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酒泉市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法治政府建设8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明确具体要求,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出成果。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
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经常听取法治政府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工作报告,就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出4 条审议意见,并对审议意见进行了全面整改落实。
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先后4次组织33名被任命人员进行了宪法宣誓,不断树牢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宪行政理念。
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90.2%,未发生不尊重、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情形。
中共酒泉市委员会关于明确科级干部有关任免事项的通知-

中共酒泉市委员会关于明确科级干部有关任免事项的通知正文:---------------------------------------------------------------------------------------------------------------------------------------------------- 关于明确科级干部有关任免事项的通知各县(市、区)委,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切实加强科级干部任免管理,推进科级干部任免科学化、规范化,经研究,现将科级干部有关任免事宜通知如下:1、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有关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规定要求,县(市、区)纪委副书记拟任人选,由县(市、区)委研究推荐,书面报告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然后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沟通后,派出联合干部考察组对提名人选进行考察,考察合格的,经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同意,由市委组织部书面批复县(市、区)委,由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任免。
县(市、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拟任人选,由县(市、区)委推荐,书面报告市纪委,市纪委研究决定后,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任免。
2、县(市、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拟任人选,由县(市、区)委推荐提名,书面报告市委组织部,由市委组织部派出干部考察组对提名人选进行考察,经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审议同意后,书面批复县(市、区)委,由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任免。
3、乡镇党政正职拟任人选,由县(市、区)委考察提名,专题书面报告市委组织部,经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审议同意后,书面批复县(市、区)委,由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任免。
4、市直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会议正式研究任免科级干部前,须先报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审议,经审议同意后,书面批复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由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会议研究任免,未经书面批复不得上会研究任免。
市县主职晋升数据与规律

市县主职晋升数据与规律市县主职晋升数据与规律2013-12-14从2006年起,市县、乡镇领导班⼦任期⼀律由3年改为5年。
但现实⽣活中,多数领导实际任职期只有30-36个⽉,有的只有10个⽉。
据公开的资料统计分析,该地级市近届领导晋升规律,不同职位,均有所不同,调研统计⼤概如下:1.县委书记:70%可晋升副厅级领导职务,20%平调⼊市任正处级领导,10%因各种原因被免职或降级。
2.县长:30%左右上升为县委书记,50%平调⼊市任正处级领导,10%交流异地任职,10%左右因故被免职或降级。
3.县委副书记:80%晋升为县⼈⼤主任、县长、政协主席,⼊市任正处级领导,15%为平调交流任职,5%左右因故被免职或降级。
4.组织部长:30%晋升为正处级领导,50%上位⾄县委副书记或常务副县长,20%平调交流异地任职。
5.常务副县长:30%晋升为正处级领导,50%上位⾄县委副书记,20%平调交流异地任职。
6.乡镇党委书记:20%晋升为副处级领导⼲部,10%⼊市任科长,50%⼊城(县城,下同)当局长或党组书记,20%⼊城当副局长。
7.乡镇镇长:5%晋升为副处级领导⼲部,40%上位为镇党委书记,30%⼊城当局长或党组书记,15%⼊城当副局长或⼊市当科长。
8.乡镇⼈⼤主席:5%晋升为副处级领导⼲部,40%上位为镇长、镇党委书记,30%⼊城当局长或党组书记,15%⼊城当副局长或⼊市当科长。
9.乡镇常务副镇长:40%晋升为镇⼈⼤主席、镇长,40%⼊城任党组副书记,20%⼊城当副局长或⼊市当副科长。
10.有边⼈经历的乡镇副镇长,县直副局长:50%晋升为镇长、镇党委书记、县直局长、⼊市任科长,40%⼊城当副局长或党组副书记或改任单位⾮领导职务,10%⼊市上省当副科长。
11.县直局长:10%晋升为副处级领导⼲部,10%下派为镇党委书记,40%交流当局长,30%改任县直党委、党组书记或主任科员,5%⼊市上省当科长。
12.县直党组织书记:5%晋升为副处级领导⼲部,50%上位为县直局长、下派镇党委书记,30%改任主任科员,15%⼊城当副局长或⼊市上省当科长。
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与选拔标准解析

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与选拔标准解析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于很多初入公务员岗位的人来说,晋升是他们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对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与选拔标准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一、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基本原则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公平竞争、能力和业绩优先、职级划分和任职资格要求等。
公平竞争是指在晋升过程中,各公务员具有平等的竞争机会,晋升机会不受个人背景或关系的影响。
能力和业绩优先意味着在职务晋升中,公务员的绩效表现和工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同时,政府还会根据公务员的职级划分和任职资格要求进行晋升评定。
二、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选拔程序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选拔程序一般包括资格审查、考试、考察和面试几个环节。
首先是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公务员进行初步筛选,确保其具备晋升的基本资格。
然后是考试环节,通过笔试、面试或综合评价等方式对公务员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考察是指对入围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工作表现和潜质。
最后一环节是面试,主要用于考察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三、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选拔标准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选拔标准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绩效表现和政治素质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能力,即公务员在本专业领域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工作经验是考察公务员在工作中是否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实践能力。
绩效表现是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包括工作成果、业绩贡献等。
政治素质是指公务员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立场和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要求。
四、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影响因素政府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务员的职级和岗位空缺情况、部门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政策环境和个人发展规划等。
公务员的职级和岗位空缺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晋升机会和速度。
部门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则会决定了公务员在不同岗位上的晋升机会。
政策环境和个人发展规划则会对公务员的职业道路产生重要影响。
党政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党政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局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一把手作用进一步发挥,新班子呈现出团结一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大好局面。
现将1年来我局党政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班子配备更加科学年轻。
班子成员都有多岗位锻炼的经历,既能较好的处理“重、难、急、险”等突发问题,又能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所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
二、运行情况分析【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1、抓主线、谋发展。
党政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吃透民情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共议发展思路和对策,形成了团结一心抓建设,共同谋划发展蓝图的良好氛围。
尤其是水电移民和扶贫开发这两个中心,开思路,添举措,与此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讲民主、改作风。
一是科学分工,责任明晰,落实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
及时明确每一位班子成员的分工,坚持分工负责制,按照“不交叉、不重叠、全覆盖”的原则,每一位班子成员的分管工作更具体,职责更明确。
二是扩大民主,科学决策。
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党委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加强沟通交流,对班子成员“三放”,即放心、放手、放权,班子成员对负责或分管的工作更加凸显出驾驭全局、把握方向、推进实施、检查指导的主角职能。
三是强化督办,提高效率。
进一步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成果,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督查督办,工作运行节奏明显加快。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三、进一步抓好班子自身建设1、加强学习,打造“四好班子”。
按照市委常委、组织部领导班子“一流班子、一流队伍、一流业绩”的要求,党委、政府进一步打造“四好班子”,全年组织理论学习12次,积极主动参加市委中心组学习,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学习会。
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状况报告(精选2篇)

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状况报告(精选2篇)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状况报告「篇一」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状况报告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独特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直被视为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在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以确保干部队伍的科学、公正和高效。
本报告旨在总结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状况,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一、工作状况总览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与公正。
通过建立完善的选拔任用制度、加强干部培训与能力评估、推行干部轮岗制度等方式,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逐渐实现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目标。
首先,中国建立了严格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确保了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各级党委都成立了由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政策和方案,规范干部选拔流程。
同时,全面改革考试招聘制度,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候选人进行考核,减少了临时性任命和不公平评价的现象。
其次,干部培训与能力评估得到了加强,提升了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
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养干部的理论水平、组织能力和政策素养。
此外,通过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能力评估更加客观公正。
这种培训与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选拔任用的干部具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干部轮岗制度的推行为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干部轮岗制度实现了干部的定期交流与流动,促进了干部队伍的优化和整合。
通过轮岗,干部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素质。
这种制度的推行进一步确保了从选拔到任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优势与不足分析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我们应该明确优势与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首先,通过建立严格的制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获得了更高的公信力。
酒泉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分类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酒泉市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分类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考核工作,根据中组部、省委关于考核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根本目的,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作为考核评价县(市、区)的重要内容;把执行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考核评价市直部门的重要内容;把完成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作为考核评价事业单位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树立推动转型跨越、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科学发展的导向。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市直部门、事业单位县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其他县处级干部的年度考核。
第二章考核对象分类第四条按照《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规定,结合发展基础、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发展重点和扶贫攻坚任务的差异,将7个县(市、区)分为4种类型。
第一类:肃州区(重点开发区域--酒嘉地区);第二类:敦煌市(限制开发区域--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第三类: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限制开发区域--河西农产品主产区);第四类:肃北县、阿克塞县(限制开发区域--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各县(市、区)按照所属类型,分类设置指标权重,实行差异化考核和扶贫工作附加考核。
第五条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按照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划分为综合部门、经济工作部门、社会发展部门、政法部门4个类别。
第六条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按照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划分为教育教学单位、医疗卫生单位、新闻宣传单位、农林渔牧单位4个类别。
第七条市管领导干部按照岗位职责划分为班子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和其他县处级干部3个类别。
第三章考核评价内容第八条市管领导班子年度分类考核以“六位一体”为主要内容,包括县(市、区)科学发展政绩(部门单位科学发展业绩)、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统战工作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酒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酒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11.22•【字号】•【施行日期】2013.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酒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驻酒有关单位:根据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和〈甘肃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甘食安委发〔2013〕1号)精神,现将调整后的酒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通知如下:一、组成人员主任:王敏副市长副主任:魏炜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振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委员:杨青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斌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振江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吴业民市科技局副局长王超市工信委纪检组长王建平市民宗局副局长于吉星市公安局副政委段平市纪检委执法监察室主任周燕冰市财政局副局长曹卫东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康建华市农牧局副局长孟丽芸市商务局副调研员石进玉市卫生局副局长、市卫生监督所所长田延钦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白志雄市工商局纪检组长韩利民市质监局副局长李琳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建宏市粮食局副局长文锋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高晓强酒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张建平肃州区政府副区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振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委员会成员如有变动,报经主任同意后,由委员单位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补,不另行文。
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一)市委宣传部:按照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原则,指导协调新闻媒体开展食品安全报道;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引导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配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客观曝光食品安全典型违法案件;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泉市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酒泉市党政主官擢升情况分析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
甘肃省名“肃”字由来地。
1949年置酒泉专区。
1955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酒泉、武威专区合并为张掖专区。
1959年,酒泉、金塔两县合并建立酒泉市,地级。
1961撤消地级市改为县级市。
1961年恢复酒泉专区。
1969年专区改置酒泉地区。
2002年6月18日,撤销酒泉地区,设立地级酒泉市。
12年来历4任市委书记;
4任市长除现任市委书记马光明,市长都伟外, 哪些党政主官擢升了?
市委书记
2人擢升副省职
2008.2 - 2011.07 李建华
金昌市委书记、酒泉市委书记;甘肃省副省长;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2005.04 - 2008.02 李沛文
甘肃省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甘肃省酒泉市委书记;甘肃省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厅党组书记。
办公厅主任甘肃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
2002.06.18 - 2005.01 杨育荣
酒泉地区行政公署专员,酒泉地市委书记
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市长1人擢升副省职
2010.03 - 2013.04 康
军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兼省政府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省铁路民航建设办公室主任、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酒泉市委副书记、酒泉市人民政府市长
市政府党组书记。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 2005.04 -
2010.01 陈春明
兰州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共酒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嘉峪关市委常委、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厅长级)2002.11 - 2005.04 李沛文
甘肃省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甘肃省酒泉市委书记;甘肃省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厅党组书记。
办公厅主任甘肃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
2002.06.18—2002.11
李沛文
甘肃省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酒泉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