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炒股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合集下载

我的辞职炒股的悲惨下场

我的辞职炒股的悲惨下场

我的辞职炒股的悲惨下场我是6月份辞职在家炒股的,目前输的很惨,准备国庆后出去找工作了。

我说说我的经历吧,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大概6月中旬我辞职的。

当时手上主要是钢钒认购和中化认购,由于那几天认购权证涨的也比较多,所以当时信心还是挺高的,可是当时判断失误,把钢钒认购换成了武钢认购、把中化认购换成了高新张铜,然后就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恶梦,跌的是惨不忍睹。

但是由于当时大环境也不好,所以也还能坚持住。

可是就在7月23日那天开始,失误就开始不断了,当天武权的涨停本来更是激励我的信心,当时我也知道钢铁股的大行情要来了,可是随后的一个多月中武权却始终在振荡,而武钢股份却不断上涨,我在振荡中操作的几次却亏了一塌糊涂。

正股上涨,权证下跌的事情也发生几次的。

期间也操作过云化权证,相信终有回到25元的那天,可是在8月中却始终没怎么涨。

终于下定决心抛弃权证只做股票了(可这是权证却来了一波行情,可是当天我已经买了股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权证上涨却无能为力),同时我在这两个月中养成了恶习。

开始不断的操作,甚至是天天操作,在9月的上半个月还稍微赚了点,可是到了下半个月,也就是这两周却失误连连,总是买在最高点,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在上周五终于心理崩溃了,失去理智,更加疯狂操作,以致于本周亏损了25%,这个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就在昨天周五,大盘狂涨,95%的股票普涨的情况下,当天我居然还亏损4%,追高后就一路下跌。

现在回想可能是想自己由于辞掉了工作,想在股市上赚点,由于整天盯着K线图,往往被庄家所骗,特别是这两周更是如此。

所以大盘从7月份的3600点到现在的5550点,近 2000点的涨幅我完全给错过了。

当然这两周的失误是我心态被破坏,已经承受不了损失造成了,但是往往越是如此,越是操作失误。

买了就怕跌,结果当天就是一买就跌,卖了怕涨,但是就是在我卖了后没多久,股价就一根直线般上升。

有时想想在多等等,可是等一周就跌一周的情况都时有发生。

“史上最牛散户”回国领刑

“史上最牛散户”回国领刑

法治在线·案件聚焦“最牛散户”让一些股民损失惨重“史上最牛散户”回国领刑 文·图/永剑唐汉博,这个股票圈的风云人物曾因操纵股价多次被证监会点名、处罚,后逃往国外。

2018年6月,他回国投案。

2020年3月3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唐汉博等三名被告人进行了判决。

违法操盘1973年出生的唐汉博是湖南省绥宁县人,大学毕业后投身深圳证券机构,先后担任过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基金经理助理、深圳宝盈基金管理公司行业研究员、深圳国诚投资咨询公司研发总监等职务。

多年的证券领域从业经历,让唐汉博深刻感悟到资本的诱惑和魅力。

2012年3月下旬,他被一个大老板请到大户室看K线图,觉察到后续卖盘压力较大。

唐汉博让这个资金雄厚的大老板追加了一笔巨资。

在操作的过程中,这个大老板做了撤单处理,但股价已经大水漫灌般上了一个涨停板。

唐汉博反复琢磨,发现了窍门,即通过先垫单后撤单的方式可以拉升股价,然后再进行反向交易出货,打好这个“时间差”,既能带来巨额利润,又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但是,如此操作需要多个股票账户联动。

作为证券从业人员,他深知不得从事与履行职责相冲突的业务,也不得参与股票买卖。

他所在的公司甚至规定员工不准持有个人名下的股票账户。

于是,他想到了胞弟唐力勤和表弟张晋,他们都热衷于炒股票。

唐力勤有广泛的人脉关系,能借到巨额资金,还能找朋友帮助开设股票账户;张晋自称“操盘手”,只恨手里没有资金,没事时就“模拟炒股”。

唐汉博找他们商量,共谋“发财之道”。

三人很快达成共识,按照唐汉博的授意,唐力勤找了30多人开设股票账户,张晋负责接受指令下单。

2012年5月7日,唐汉博盯上了“XX 实业”的股票。

他和唐力勤利用手里控制的多个自然人账户低位建仓,在下午两点后的一个小时内合计买入845万股,代表股票成交量的柱状线在尾盘突然一飞冲天。

第二天,唐汉博利用资金优势,高价位挂单买入“XX实业”1799万股,这次不但成交量暴涨,日K线也到了涨停板,股票价位向上猛蹿。

炒股家破人亡案例

炒股家破人亡案例

炒股家破人亡案例
在股市中,炒股是一种投资行为,也是一种赌博行为。

很多人因为对股市的热
情和贪婪,而走上了炒股的道路。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股市中获得成功,有些人甚至因为炒股而家破人亡。

我所知道的一个炒股家破人亡的案例就是我的朋友小明。

小明是一个普通的上
班族,他对股市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研究股票行情,也经常参与短线交易。

起初,小明在股市中赚了一些钱,于是他越发地对股市充满了信心,开始进行更大额度的交易。

然而,股市的波动性很大,小明的一些交易很快就亏损了,于是他开始不断地加大赌注,想要通过炒股来弥补之前的亏损。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小明的计划发展。

股市的波动性让小明很快就陷入了恶
性循环之中,他不断地加大赌注,结果却是越来越大的亏损。

小明的妻子发现了他的交易记录,开始对他进行劝阻,然而小明已经沉迷于炒股之中,根本无法听进去任何劝阻。

最终,小明在一次交易中亏损了所有的积蓄,甚至还借了一大笔高利贷进行交易,结果还是亏损了个精光。

小明的家庭因此陷入了破产的境地,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他的孩子因为无法支付学费而辍学,小明本人也因为巨额的债务而陷入了绝望之中。

这个案例让人深思。

炒股虽然有赚钱的可能,但是风险同样也很大。

很多人因
为贪婪和盲目而在股市中赔得一无所有,甚至失去了家庭和未来。

因此,我们在炒股时一定要理性对待,不要被贪婪冲昏了头脑,更不要拿生活的家庭的未来去赌博。

对于那些已经陷入炒股泥沼的人,也应该及时清醒过来,停止赌博,寻求专业
的帮助和支持,重新规划人生的方向。

家庭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让炒股成为你生活的噩梦。

炒股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炒股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炒股,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投资方式,也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炒股的最终结局是什么?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在我看来,炒股的最终结局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炒股的最终结局可能是亏损。

炒股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股市波动大,投资者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如果投资者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没有正确的投资策略,很可能会亏损。

事实上,许多投资者在炒股中亏损了大量的资金,有的甚至破产。

炒股的最终结局可能是收益。

虽然炒股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但是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如果投资者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有正确的投资策略,就有可能获得高额的收益。

有些投资者通过炒股赚到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了富豪。

第三,炒股的最终结局可能是平淡。

除了亏损和收益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炒股的最终结局是平淡。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没有亏损,但也没有获得很高的收益。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感到失望,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不管是亏损、收益还是平淡,炒股的最终结局都需要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总结和反思。

如果投资者亏损了,需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次犯错;如果投资者获得了收益,需要把握好时机,及时退出市场,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如果投资者的最终结局是平淡,需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投资技能,为以后的投资打下基础。

炒股的最终结局是多种多样的,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和决策。

无论是亏损、收益还是平淡,都需要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投资挑战。

雷立刚:万物枯荣,一个普通股民15年炒股

雷立刚:万物枯荣,一个普通股民15年炒股

雷立刚:万物枯荣——一个普通股民15年炒股经历及其对股市的浅见现在,我给你们讲述一个普通股民跌宕起伏的人生。

我习惯于以第一人称写作,所以你们会以为我写的是我,但其实,那是另外一个人,或者,我以写另外一个人的心境,来写我自己。

怎么理解都可以,但这并不重要。

1,1996年1996年7月,我大学毕业,考公务员进入四川省委某部,其实家里没有任何关系,但周围的人却推论为有,世界就是如此荒诞如此的想当然,但多数时候你没有办法辩解。

甚至,我当过学生会主席这个其实很偶然的事实,使我无法向朋友们辩解自己其实根本就不是个有政治欲望的人,中国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普遍有着浓郁的权欲,我相信我在其中算权欲相对很少的。

我天性喜欢过那种不被别人管但也不必去管别人的生活,喜欢当闲云野鹤,甚至喜欢当一个漂泊者,也许正是这个天性,使我与股票一旦相遇,就产生了相对于他人严重得多的后果。

1996年底,大牛市向纵深继续发展,成都是一个地处内地但在各方面都紧跟时尚的奇怪的城市,炒股之风自然也不甘落后,相当比例的普通市民都炒股,甚至在我们这个严谨的机关单位,竟有大约70%左右的干部都悄悄炒股,而且流传着一些很真实的致富故事。

其中一个令当时的我瞠目结舌的炒股至富故事,就是经常与我接触的我们处离休干部老田的。

2,时间我们的生命并不是由血和肉构成,而是由时间构成。

同理,股票其实也并非由那些经典教科书所讲述的要素构成,而也是由时间构成。

你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比你进入哪只股票,其实更为重要。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讲,一切股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几百年前它们不存在,几百年后它们可能消失,它们仅仅以一个金融符号的形式,短暂存在于人类漫长的时间长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迟,它们终将消失。

这就是股票,一个符号而已,从这个角度讲,对股票的投资从本质上讲只能是对符号的趋势投资,而所谓价值投资,也只不过是趋势投资的一种,即:在某些时间段里,以价值分析作为趋势投资的主要方式。

而过了那个特定时间段,在那之前或在那之后,价值投资就什么都不是。

炒股破产家破人亡实例

炒股破产家破人亡实例

炒股破产家破人亡实例引言炒股是一种投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买卖股票来获得利润。

然而,由于股市的波动性和风险性,炒股也可能导致家庭财务破产,甚至造成个人生命的悲剧。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深入探讨炒股破产家破人亡的现象。

案例背景某年某月某日,小张(化名)是一位普通工薪阶层,在工作之余对股市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听说朋友通过炒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于是,小张决定尝试自己也加入到这个看似能够轻松赚钱的行业中。

炒股初期小张开始在网上学习关于股市和投资的知识,并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他开立了一个证券账户,并用自己辛苦赚来的积蓄购买了几只自认为有潜力的股票。

在最初的几个交易中,小张赚了一些钱,这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炒股能力。

他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并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了股市中。

炒股盈利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张的投资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他交易的股票价格逐渐上涨,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这让他对自己的判断能力非常有信心,并且逐渐迷失在了炒股的快乐中。

由于盈利,小张开始逐渐放松警惕。

他开始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甚至借钱进行杠杆交易。

他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市场规律,并且可以通过短期操作获取更大利润。

然而,市场并不总是按照小张所预期的那样运行。

随着时间推移,股市开始出现波动,并且价格下跌。

小张原本以为可以通过及时卖出来规避损失,但事实证明他错得离谱。

炒股亏损期由于市场波动剧烈,小张原本赚取的利润很快就被抹去了。

他的股票不断下跌,而他却无力止损。

他陷入了恐慌和焦虑中,但仍然相信市场会反弹,并且坚持着不卖出股票。

然而,市场并没有按照小张所希望的那样运行。

股票价格继续下跌,使得小张的亏损越来越大。

他开始借钱补充资金,希望可以逆转局面。

然而,这只是让他的处境更加糟糕。

炒股破产与家庭财务危机由于连续亏损,小张不得不将自己积攒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到股市中。

尽管如此,他仍然无法扭转局面。

最终,在一次交易中,他亏损了巨额资金,并且完全破产了。

46岁炒股到倾家荡产,如今他是全球最富有的第51位华人

46岁炒股到倾家荡产,如今他是全球最富有的第51位华人

46岁炒股到倾家荡产,如今他是全球最富有的第51位华人2016-01-28文〡华商名人堂主编毕亚军灾难是上天给你的礼物。

这句话,用在杜纪川与他的搭档孙大卫身上殊为合适。

如果要评选全世界最应该感谢股灾的人,杜纪川和孙大卫一定会名列前茅,甚至并列榜首。

曾经,股灾让人生步入中年的他们一夜倾家荡产。

而今,被股灾逼迫、激发,再次创业的他们,双双名列2015《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第51位。

◆◆◆一◆◆◆大陆出生的杜纪川,在台湾长大。

在台湾读完高一后,杜纪川从高雄搭舢板船偷渡到香港,再以大陆难民身份取得香港居民证,1962年转赴德国,在TechnicheHochschule Darmstadt攻读电机工程学位,1972年移居美国,从房地产销售工作起步谋求发展。

干房产销售期间,杜纪川在篮球场上遇见了一生的挚友,后来的创业搭档孙大卫。

相投的兴趣,让二人相见恨晚,时常一起交流,盘算追求美国梦的机会。

当时,孙大卫在一家科技公司做硬件工程师。

他常常和杜纪川提起,公司做一块电脑主机板成本200美元,售价却高达2000美元,而且根本不愁卖,赚钱效应实在惊人。

学工科出身,又在地产销售中有了销售自信的杜纪川从中听出商机:不如我们也来干这样的生意,你来设计主板,我来负责销售。

1982年,二人同时辞职,在杜纪川家里的车库创办了专门做服务器内存的公司:Camintonn。

因为赶上了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生意出奇的好,常常是产品还没出来,人家就已把货款交到他们手上。

两年后,一家计算机公司希望收购Camintonn。

深感创业艰辛,也没什么宏图大志的两个人,觉得钱赚到这样已经差不多了,于是卖掉公司,把各自分到的100多万美金交给股票经纪人去做投资,开始了安逸闲淡的生活。

◆◆◆二◆◆◆1987年10月17日,美国股市在屡创新高后突然崩盘。

道指一天跌幅高达22.6%,很多股票从上百块跌到几块钱。

几小时内,美国股票总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很多投资者输掉了全部身家。

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成功的?

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成功的?

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有多少成功的?不工作,靠投资股票生活的人,在身边比较少见,更多的还是以工作为主,股票投资作为业余和副业的比较多。

而专业做股票的人,成功的也是有的。

但是成功概率比较少,也存在成功多年一朝失败回到解放前的案例。

我的同学里,有一个做股票比较成功,成功到什么程度?在厦门有四套海景房,大约700-1000万一套的价值,并且还持有大约2000万流动资金专业炒股。

我和她联系过,知道她炒作股票,主要是联合一些资金体量大的投资者,一起炒作某一些个股和主题性机会。

具体到这个公司股票做什么行业的,盈利状况和未来前景如何,她倒不是非常了解也不关心。

和我的风格不太一样,也就联系少了。

还有一个是深圳的朋友,他炒股规模比较大,通常发信托产品和私募来投资。

在14-15年牛市通过网络认识的。

后来电话联系多,但是从未谋面。

15年指数在5000点时,他比较频繁电话我,警告我要及时撤退,他的信托,私募以及配资都已经撤退完毕,产品也都清算了。

这给了我一些警示,开始收缩战线,基本是不开新仓,只卖不卖,但是,仓位依旧比较重,还有融资。

而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就是股zai崩盘,他在指数跌到3600点时又联系我,告诉我政府救市了,形势会逆转。

他的几个信托产品已经重新建立仓位,并且加满杆杠,准备大干一场。

再后来,我因为逐步解套而退出市场,而他则因为就是重注入场后,再也没有联系了。

我也不知道,投资股票成功的人有多成功,按照我15年之后经历的教训,目前我是平时只投入约100万在股市,只有在市场出现稳定和非常明显的行业增长逻辑时才会调动资金入市。

比如,今年年初1-2月,就调集了近一千万资金进入5g 里的信维(20元的成本,30元左右退出)和深南电路(80元的成本,120多退出),持有到6月前后,完成了50%以上盈利后退出资金,依旧只留100万左右。

我一般的操作都是以保持“盘感”作为目标,通常都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态看待市场以及市场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认识炒股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一个带我炒股的老师,两套房子都是炒股赚的(两套大概在一千万左右),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锻炼,然后就是看盘,晚上吃过饭就是看盘,坚持写交易日记,属于价值投机型的,熊市赚了就跑,牛市一般翻倍才考虑卖出,他非常有耐心,一般散户达不到这种心态,稳如泰山又无比滑头的感觉,刚有点熊市预兆,他就开始空仓,他能空仓一年多久,所以他在牛市赚的钱全保留住了,然后就投资其他的比如房子,耐心等待。

炒股也是需要学习的,而且比其他专业更加需要学习,这个行业你学不好就是直接亏钱,有些呆货什么都不懂,就借钱炒股,背上各种债务,这其实犯了三个错误。

1.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在平时生活中并不会让你有多大损失,但是在股市中这种损失将非常大,不要认为自己借了钱一定会赚。

2.心理负担,借的钱会成为你的负担,这种负担会让你的心理失去理性的判断,过度在乎成本,在乎亏钱,你的心理将承受不了本来可以承受的波动,
3.冲动交易,从你借钱的行为来看,已经能看出你是个容易冲动的人,冲动交易对你来说基本是家长便饭了。

在我学习的期间第一个克服的就是冲动交易,很多新手也容易在这个问题上亏钱,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说心里存在成本等等行为偏差,都会让别人成为收割你的工具,其实股市是炒到最后就是心理博弈,别人会利用你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弱点来收割你,你根本就不知道被人摆了一道,散户只能让自己变成稳如泰山的磐石和变成泥鳅一样的滑头才能在这个市场生存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