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的置入与护理
在鼻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配合及护理

在鼻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配合及护理空肠上端滴注营养液是完全胃肠内营养的方法之一,可通过肠道吸收提供人体各种必需的营养。
胃肠道营养可获得与胃肠外营养相同的疗效,但它比较符合生理状态、费用低、监护简便,又有助于胃肠道功能和形态的恢复,因而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
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在鼻胃镜引导下成功放置空肠营养管15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5~80岁,平均59.2岁;其中急性胰腺炎8例、脑外伤2例、大手术后消化功能差2例、脑出血1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静脉分流术后1例;神志清醒14例、昏迷1例。
1.2 结果本组15例在鼻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均一次成功,肠道内营养(EN)支持时间为3~14d,无腹痛腹泻、穿孔、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手术配合及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心理护理意识清醒的患者对肠内营养有畏惧心理,尤其是经鼻插管的不适感,使患者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1],另外,有的患者对肠内营养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这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对安全有效地施行肠内营养十分不利,因此应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清置管的目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等,以取得同意及配合。
2.1.2 器械准备采用日本富士能EG-470N5、外径5.9毫米电子超细口鼻两用胃镜,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TN-QF-96/26-B医用非血管腔道导丝,荷兰纽迪西亚公司生产的螺旋形空肠营养管,专用活检钳、手术肠线(约5厘米)、二甲基硅油,心电监护仪及各种抢救用品。
2.1.3 术前常规准备患者术前8小时禁食。
询问患者有无鼻部手术及鼻衄病史,清洁鼻腔,检查前10分钟使用鼻血管收缩剂1%麻黄碱向两侧鼻腔喷雾,预防鼻出血,使鼻甲收缩,便于内镜与空腔营养管通过。
检查前5分钟向比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缓慢注射2%的盐酸利多卡因约3毫升。
由胃镜活检孔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护理

由胃镜活检孔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护理钟晓琪 方英 陈韶华 季峰 徐萍 厉有名 中图分类号:R 47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0931(2009)0120087202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3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易行,比较符合生理状态、且费用较低,所以,肠内营养管饲方法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对2001-2006年100例患者开展经胃镜活检孔放置经鼻空肠营养管进行研究。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001-2006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经胃镜活检孔放置经鼻空肠营养管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
年龄20~84岁,中位数年龄46岁。
其中急性胰腺炎4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25例,Whipple 术后8例,胆管癌术后7例,食管癌伴狭窄6例,食管气管瘘4例,脑出血2例。
2 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 经口插胃镜至十二指肠水平部,并拉直镜身。
导丝预先插入空肠营养管,石蜡油润滑营养管前端后,经胃镜活检孔插入营养管至十二指肠水平部或空肠近段,缓慢退出胃镜及导丝。
将引导管从鼻腔插入并从口腔拉出,将空肠营养管套入引导管中,再将引导管从鼻腔拉出,空肠营养管也随之被引出鼻腔外,再用胶布妥善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见图1。
3 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25例营养管达十二指肠水平部,75例营养管已达空肠近侧端。
置管后均没有咽痛、呛咳及呕吐等症状,无腹痛、穿孔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置管后即可滴入营养液。
置管时间10~90d ,留置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经临床观察置管患者鼻腔黏膜及食管黏膜无明显破损。
所有患者在营养管放置过程及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均有很好的医从性。
图1 经胃镜活检孔放置空肠营养管示意图 讨 论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危重患者,除病因治疗外,维持良好的营养支持是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2019年文档资料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营养支持是临床上一种比较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胃手术患者通过治疗后,对胃部的损伤比较大,消化结构和消化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
围术期必须对患者进行较好的营养支持护理,减少患者术后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传统的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治疗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康复。
近几年,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辅助一定的术中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研究,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1.02±3.25)岁;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血液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
1.2方法1.2.1术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护理人员要首先准备好手术相关仪器,胃管采用Olympus-XQ260型胃管,FG-50L-1型异物钳,另外还要准备空肠营养管、手术缝线等。
并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管的放置的必要性、作用、目的以及置入后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术前用对患者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实施局部麻醉,以便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1.2.2术中配合手术过程中患者取左侧卧位,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吸氧等处理。
护理人员将胃管经患者鼻腔插入患者胃腔约45~50 cm,并嘱咐患者深呼吸。
然后做胃镜活检,从胃镜处插入异物钳,以便链接营养管头端的线结,而后轻柔推送胃镜带营养管至十二指肠降部远端后,然后利用异物钳将胃镜推送到至第2、3个线结处,松开异物钳至胃腔,然后固定体外营养管,拔除胃镜及异物钳。
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术中配合及体会。
方法对30例需行肠内营养(EN)的患者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空肠营养管,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予以配合及指导,观察置管成功率。
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深度(85±3)cm。
结论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掌握技巧,更好地配合医生顺利置入空肠营养管,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有利于提高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胃镜;空肠营养管;护理配合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已成为共识。
尤其近几年经胃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术用于临床治疗的疾病愈来愈多,效果明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这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均具良好作用[1],逐渐成为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我院对30例上消化道狭窄(包括良、恶性狭窄)、营养不良的危重患者行经胃镜下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34~76岁,其中重症胰腺炎12例、食管癌伴狭窄2例、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4例、胃癌术后胃空肠吻合口狭窄2例;本组30例患者的心脏及血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意识清醒,完全能沟通并能积极配合胃镜下置管。
1.2方法1.2.1术前准备选择奥林巴斯GIF-H 260胃镜、异物钳、空肠营养管。
向患者讲解放置肠内营养管的目的、作用、置管后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其重要性,主观上给予配合。
术前使用1%盐酸丁卡因胶浆5 g喷洒咽后壁,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减轻患者不适,以更好地配合置管。
1.2.2术中配合患者取左侧卧位,用石蜡油润滑营养管前端,用下胃管的方法将营养管置入胃内,尽量做到动作轻柔,避免对食道及胃黏膜造成损伤。
通过电子胃镜放置鼻-空肠喂养管应用相关护理论文

通过电子胃镜放置鼻-空肠喂养管的应用及相关护理[摘要] 目的观察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探讨其相关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通过电子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操作步骤,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 25例患者放置过程顺利,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经电子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保证病人的营养,可以减少住院期间肺部的并发症,提高治病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 电子胃镜;鼻-空肠营养管;护理[中图分类号] r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临床上有很多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需要,通常要借助放置空肠喂养管进行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有利于危重患者恢复胃肠道功能和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返流后误吸引起的肺部感染,同时总的住院费用大大降低,今年来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我院的25例病人经鼻利用电子胃镜技术将空肠管从鼻腔放置到空肠,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 25例患者均是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8-89岁,其中胃癌晚期5例,胃大切术后吻合口瘘9例,急性胰腺炎9例,胰腺癌2例,以上病人均长期不能进食,故需采取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方式。
1.2 手术方法1.2.1 器械 gif-q180型胃镜,螺旋性空肠营养管,长150cm,外径为0.33cm。
心电监护,异物钳、50ml注射器、生理盐水、石蜡油等。
1.2.2 置管方法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生命体征暂时平稳床旁监护。
患者常规静脉推注眯哒唑仑镇静治疗以减轻病人的不适,25例患者采用有利于操作的左侧位或平卧位,患者采用左侧位困难时可将右侧抬高,床头抬高。
检查并清洁鼻腔,先将鼻-空肠喂养管前段润滑,由鼻孔插入至咽喉部,在电子胃镜直视下,用异物钳夹住鼻-空肠管的头端,与胃镜同步下送到胃腔,观察食管、胃及十二肠有无病变和梗阻,然后推送到十二指肠降段,此时固定住鼻-空肠管,异物钳夹住管保持原位,然后胃镜退出十二指肠到胃腔,后放松异物钳并后退至胃腔。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目的探讨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的术中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情况等。
结果1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无吻合口瘘,并发症率为4.00%;术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48.23±6.03)h。
结论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配合全面的术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尽快恢复患者肠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护理营养支持是临床上一种比较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胃手术患者通过治疗后,对胃部的损伤比较大,消化结构和消化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
围术期必须对患者进行较好的营养支持护理,减少患者术后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传统的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治疗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康复。
近几年,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辅助一定的术中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研究,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1.02±3.25)岁;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血液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
1.2方法1.2.1术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护理人员要首先准备好手术相关仪器,胃管采用Olympus-XQ260型胃管,FG-50L-1型异物钳,另外还要准备空肠营养管、手术缝线等。
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管的放置及护理

[ 2]陈芳.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 中毒患者 的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学 杂
志 ,07 4 : 0 20 ( ) 3 5—36 0.
坏性大 , 不利 于药物 和液体 的输 入 , 不利 于疾病 的康 复 。对
医学创新
21 年 1 月 箍 7 第 3 00 1 卷 2
!
0 n: f a
!: Q ! ! :
:
・2 15・
25 对 重 度 一 氧 化 碳 中 毒 者 笔 者 采 取 适 当延 长 吸 氧 时 间 , .
察穿刺部位 的皮肤有无红肿及渗透 。 29 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 . 应 给予高 热量 、 高蛋 白、 易消化
( 文编辑 : 旭然 ) 本 程
重症 患 者 空肠 营养 管 的放 置及 护 理
杨红梅
【 关键词】 空肠营养管 ; 置管方法 ; 护理
危重患者早期 启动 胃肠道 系统可有 效地 防止 肠黏 膜萎 缩 、 障功能障碍、 道 菌群移 位。启动 肠 内营养 可 以激活 屏 肠
肠道神经 一内分泌 系统 , 促进肠 蠕动 和黏 膜生 长 , 维持肠 壁 局部免疫系统及 细胞 功能 , 从而 维持机体 的免疫 功能。肠 内 营养可视为一种处理严重代谢紊 乱的手段 , 于预防应 激性 用 溃疡 、 感染及肠衰竭 。胃管虽然是 目前 危重患者 最常用 的肠 内营养途径 , 但实施肠 内 营养 效果 较差 , 有效 的途 径是 空 最 肠造瘘管 和螺 旋 胃肠 管 。空肠 上端滴 注 营养 液是完 全 胃肠
发生。 参 考 文 献
[ ]何绍红 , 1 余贞梅 , 谢海燕. 急性一氧 化碳 中毒采 用高压氧 治疗 4 3
空肠营养管的护理完整版

常规护理:
鼻空肠营养管的原则
营养液的选择: 滴注:无渣,低浓度 自制:牛奶,果汁,鱼汤,米汤等,确
保无渣
滴注遵循:浓度从低到高 量由少到多
速度从慢到快
管道护理:四度三冲洗
1
浓度
不能过高:渗 透压
2
3
速度
不能过快: 100-
120ml/h
温度
.
不能过低: (37℃左右)
插管前准备:
置管前:用 200ml生理盐水 或温开水浸泡2- 3分钟,激活尖端 的水活性润滑剂, 无需再用润滑剂
操作步骤
静推10mg胃复安
等待10 min
固定导丝 关闭侧孔
预测量置管 到胃的长度 200ml生理盐水
浸泡导管
向管腔注入20ml 生理盐水
抬高床头30º 置右侧卧位
插管至 预测量长度
听诊法 确认是否在胃
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呼 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若有,应立即停止鼻饲, 及时吸痰及口鼻腔分泌 物。
误吸 反流
鼻饲前吸痰,鼻饲 后30min内不吸痰,
防呛咳,反流
观察患者腹围情况,腹围增
大,腹胀明显,听诊胃区有 振水音,应抬高床头45-60 度,停止输注2-8h,气囊充
气,防误吸。
检查管道位置,有无 脱出,及时报告,必 要时x
拔出,用插管导丝缓慢,轻柔通进
管道脱出最常见原因
1固定不善, 牵拉 2患者躁动,吐,腹胀, 腹泻最常见
护理:三度 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
跟医生多沟通
误吸,反流
最严重的并发症 好发于昏迷,老年患者 鼻饲期间移动或姿势不当
输注时抬高床头30- 45度,鼻饲后1h内不 移动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观察患者血 糖变化,防止出 现低血糖
观察患者口腔情 况,避免出现口 腔溃疡
试题
胃空肠营养管的置管 流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
2
死、肠穿孔、
严重肠道吸收障碍
4
3
严重腹胀或腹泻间隙综
合征等
2.用物准备
胃镜、空肠营养管、异物钳,二甲基硅油、黄斑马导丝、注射器、纱布
等
置管流程
将空肠营养管经鼻插入胃腔,行常规 胃镜检查,将异物钳经活检孔道送至 胃腔,夹住空肠营养管的头端,推送 胃镜及异物钳,将其送至Teritz韧带以 下后松开异物钳,退胃镜至胃腔,调 整并确定鼻空肠营养管位置合适后退 出胃镜即可拔出鼻空肠营养管内置导 丝,固定营养管。
空肠营养管并发症
腹胀、腹泻、恶心呕吐 胃潴留
便秘:下床活动Biblioteka 励 患者空肠营养管堵塞:空肠营养管没 有定期冲洗,使用前后,更换病 人体位时冲洗、营养液黏稠、尽 量使用液体营养液及药物
1
2
3
病情观察
关注患者腹部体 征变化,有腹胀 、腹泻、恶心呕 吐,及时调整营 养液的品种、量 、速度
正确记录出入量 、观察患者有无 口渴、皮肤黏膜 弹性及尿量变化
经胃镜空肠营养管置管护理规范
内镜中心 韩小龙
目录
置管适应症 禁忌症 置管流程 护理规范 病情观察
适应症
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急性胰 腺炎、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 病、高代谢状态、慢性消耗性疾病、纠正和 预防手术前后营严不良、特殊疾病的病人等
禁忌症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出血
1
肠梗阻、肠道缺血、肠坏
空肠营养管的护理
1、 目的
预防和及时发现导管性并发 症,预防营养管的移位,脱 出,保持管道通畅
空肠营养管护理
2
3
空肠营养管的体外部分 应在鼻翼及脸颊做好双 固定,且应在每次鼻饲 后予以无菌纱布包裹并 予胶布缠绕固定。
嘱患者在活动及翻身时 幅度要小,用手扶空肠 营养管,以免脱出
4
保持空肠营养管的通畅 ,避免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