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考试重点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重点

第一章概论1.1 移动通信及其特点1、移动通信就是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运动中实现通信的通信方式。
2、移动通信的特点: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2、按多址方式可以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
3、按业务类型可以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4、按服务范围可以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
5、按信号形式可以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6、按照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的方法,移动通信可以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双工制3种工作方式和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两种双工制式。
7、多址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模拟式蜂窝移动通信网采用频分多址方式,而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网采用时分多址方式。
8、1G网FDMA 、2G网TDMA/FDMA、3G网CDMA,其中CDMA是唯一使用软切换通信方式。
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1、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是早期采用的,它一般设有一个基站,一般覆盖范围半径30km~50km,用户数约为几十个至几百个。
2、GPRS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GPRS为2.5G网、GSM为2G网。
习题小结单工制:分为单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特点是双方采用“按—讲”的方式。
双工制: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也能听到对方的语言。
模拟或数字式的蜂窝电话系统都采用双工制。
SDMA:空分多址指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别不同的用户。
小区制:将一个大区制覆盖的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Cell)中设立基站(BS),与用户台(MS)间建立通信。
频分复用:在频分制的蜂窝系统中,每个小区占用一定的频道,而且各个小区占用的频道是不同的。
移动通信考试重点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练习一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 TDMA CDMA 。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 DDN ISDN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10、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技术?答:主要技术有话音编码技术、调制技术、跳频技术、交织技术、分集技术、天线等技术。
11、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哪几类?答按工作方式分类---单工双工(TDD,FDD) 半双工按多址方式分类---FDMA,TDMA,CDMA,SDMA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网和数字网按覆盖范围分类---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按业务类型分类---PSTN DDN ISDN等按服务特性分类---专用网公用网练习二一、填空题1、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和工作频率f有关频率f增大一倍时损耗将增加6dB。
2、自由空间电波损耗除了和工作频率有关还和距离有关。
3、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损耗称绕射损耗。
移动通信考试各章重点

第一章移动通信的特点?在移动通信中,终端始终是移动的,传输线路是随终端移动而分配的动态无线链路,网络则是适应动态用户终端、动态线路的动态性交换网络。
(二重动态性、三重动态性、四重动态性)实现个人通信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全球性骨干核心网络平台;二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灵活接入手段。
第二章移动通信信道的3个主要特点?1.传播的开放性2.接收环境的复杂性3.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通信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散射波。
接收信号中的4种效应:1.阴影效应2.远近效应3.多径效应4.多普勒效应三类主要快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克服:空间分集)、频率选择性衰落(克服:自适应均衡和Rake接收)、时间选择性衰落(克服:信道交织技术)第三章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址技术从原理上看,与固定通信中的信号多路复用是一样的,实质上都属于信号的正交划分与设计技术。
不同点是多路复用的目的是区别多个通路,通常是在基带和中频上实现的,而多址划分是区分不同的用户地址,通常需要利用射频频段辐射的电磁波来寻找动态的用户地址,同时为了实现多址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信号之间必须满足正交特性。
其典型例子有FDMA(频分多址:每个信道传送一路电话,带宽较窄,公用设备成本高,连续传输开销小,效率高,同时无须复杂组帧与同步,无须信道均衡),TDMA(时分多址:每个载波最多可提供8个用户;突发脉冲序列传输;每个移动台的发射是不连续的;传输开销大),CDMA(所有用户共享同一时隙、同意频隙;采用扩频通信;抗干扰性强,低功率谱密度;码分多址信噪比受限),SDMA(空分多址:空间角度划分,频率/时间/码共享),OFDMA(小区间干扰协调;同步技术、峰平比抑制技术、分组调度以及信道估计). 扩频序列的相关特性:为什么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多址干扰)性?(利用香农公式分析扩频技术的抗干扰性)第四章语音压缩编码的分类: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
GSM语音编码: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其基本原理基于线性预测编码。
移动通信,考试重点中的重点,必备的简答题

7.9、GSM采取了哪些抗干扰措施?答:采用自适应均衡抵抗多径效应造成的时散现象, 采用卷积编码纠随机干扰, 采用交织编码抗突发干扰,采用跳频技术躲避干扰.
7、TDMA的特点。
答:以频率复用为基础的蜂窝结构,小区内以时隙区分用户;每个时隙传输一路数字信号时隙动态配置依靠软件;系统需要严格的系统定时同步,但对功控要求不严格;系统是时隙受限和干扰受限。
8、TDMA方式特点
答:每载波多路 突发脉冲序列传输 传输开销大
共用设备成本低 移动台较复杂
1、简述交织的基本原理。
答:概括地说,交织就是把码字的b个比特分散到n个帧中,以改变比特间的邻近关系,因此n值越大,传输特性越好,但传输时延也越大,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必须作折衷考虑。
3、什么是跳频?
答:简单来说跳频就是在传送信息时不断的改变无线电波的频率。
4、跳频目的。
7.11、GPRS系统在GSM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功能单元? 基于电路交换的GSM网络与基于分组交换的GPRS网络传输用户信息的过程有何不同?答:增加了SGSN(GPRS服务支持节点)和G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两个主要单元.GPRS仅在实际传送和接收时才使用无线资源,在一个小区内上百个用户可以分享同一带宽,多个用户共享一条无线信道,多个用户将数据分组打包在信道中传送.在GSM中将每个人的信息以帧的形式传输.
9、什么是码分多址。
答:以扩频信号为基础,利用不同的码型实现不同用户的信息传输。
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所对应的多址方式为直扩码分多址(DS-CDMA)。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题型和试题分布二、复习重点第一部分概述1. 发展史:(1).萌芽阶段:(2).开拓阶段:1935年,阿姆斯特朗发明了FM方式无线电,是移动通信中的第一个大分水岭。
(3).商业阶段: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12月底首先开通了G S M数字移动网。
2. 蜂窝小区系统设计目的:频率复用,解决大容量需求与有限频谱资源的矛盾。
3. ITU 通过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标准:WCDMAcdma200Q TDSCDMA DECT4.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容:技术体制标准化、网络设备标准化、测试方法标准化。
5. 常用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1). 寻呼系统:给用户发送简单消息(数字、字母、声音)的系统;通过基站将携带寻呼信息的载波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到整个覆盖区。
每个基站为了能有最大的覆盖围,就需要采用大的发射功率(以千瓦计)和低的数据速率。
(2). 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当移动台通话时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时,移动交换中心自动将呼叫从原基站的信道转移到新基站的信道上,叫越区切换。
⑶.无绳系统:简单的无绳系统分为座机和手机两部分。
无绳系统是使用无线链路来连接便携手机和基站的全双工系统,是一种以有线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
第一代模拟无绳(CT0,CT1)是模拟系统。
第二代数字无绳系统(CT2)只有单向呼叫能力,不能被叫。
第三代无绳系统(DECT)可实现双向呼叫,漫游及切换功能。
蜂窝移动通信具有自己独立的组网能力,无绳系统强调其接入能力,依附于其他通讯网(公用网,蜂窝移动网,数据通信网等 )。
2. 了解双工方式1,双工方式:频分双工 (FDD )、时分双工(TDD )。
间 * 10 dBW* 10W. lUdll 曲差)I EgF = 101^( I"叩E 瓦相甘于1瓦的分旻瓦微、 所以.10 dliW.1OW,IOdEi< 相对值绝到■值Lt* >第二部分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1.了解电波的传播方式1. 电波的传播方式: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散射波。
移动通讯考试知识点汇总

移动通讯考试知识点汇总移动通讯考试知识点汇总1、集群系统与蜂窝式通信系统的差异。
①集群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在各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合用)中间进行调度和指挥,对网中的不同用户常常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
蜂窝通信系统属于公众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各阶层和各行业中个人之间的通信,一般不分优先等级。
②集群通信系统根据调度业务的特征,通常具有一定的限时功能,一次通话的限定时间大约为15~60s(可根据业务情况调整)。
蜂窝通信系统对通信时间一般不进行限制。
③集群通信系统的主要服务业务是无线用户和无线用户之间的通信,蜂窝通信系统却有大量的无线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话业务。
④集群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半双工(现在已有全双工产品)工作方式,因而,一对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只需占用一对频道。
蜂窝通信系统都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因而,一对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占用两对频道。
⑤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频道再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而在集群系统中,主要是以改进频道共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的。
集群系统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专用控制信道的集中控制方式和随路信令的分部控制方式。
按通信占用频道的方式,集群系统可分为消息集群、传输集群和准传输集群等三种方式。
2、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分类:按照多址方式分类,移动通信可以分为FDMA、TDMA、CDMA、SDMA等。
按工作方式分类,移动通信可以分为单工、双工、半双工方式。
按信号形式分类,移动通信可以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按业务分类,移动通信可以分为无线电寻呼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分组无线网。
移动通信系统考试知识点总结

移动通信系统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论1.IMT-2000的3个3G主流标准:欧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美国提出的CDMA2000;中国提出的TD-SCDMA2.一个最简单的蜂窝系统由移动台(MS)、基站(BS)和移动交换中心(MSC)3部分组成。
MSC除了完成交换功能外,还要增加移动性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的功能;移动台包括收发器、天线和控制电路;基站和移动台之间通过空中无线接口进行联络,它也由收发信机、天线和基站控制电路等组成。
3.切换控制策略的过程控制方式有3种:移动台控制、MSC控制、移动台辅助控制(MAHO),2G采用移动台辅助的越区切换。
4.在2G中,位置管理采用两层数据库,即: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分别记录移动台注册位置信息和实时位置信息。
5.移动通信中常采用的多址技术有三类:FDMA、TDMA、CDMA6.电波信号衰落包括:多径传播带来的多径衰弱和扩散损耗等带来的慢衰弱。
7.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和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2)是两家经ITU授权的具体负责3G标准制定的组织。
3GPP成立于1998年,负责WCDMA、TD-SCDMA的标准制定;3GPP2成立于1999年,负责CDMA2000标准的制定。
个人补充:2G标准有:美国的DAMPS、IS-95CDMA和欧洲的GSM;越区分位:硬切换和软切换,软切换相比硬切换掉话率更低,是一种无缝切换;分级技术是一种补偿信道衰弱的技术,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级和时间分集。
第二章2G通信系统1.GSM系统是采用FDMA和TDMA混合接入方式。
2.在GSM系统中,每个载频在时间上被定义为一个TDMA帧,每个TDMA帧包括8个时隙(TS0~TS7),每个时隙占用576.9us,相当于承载156.25bit数据,一帧时间为4.615ms。
3.复帧结构包括:26帧(包含26个TDMA帧,用于传输业务信息)和51帧(包含51个帧,用于传输控制信息)。
移动通信考试要点

1.工作频段:VHF:30-300MHz; UHF:300-3000MHz1.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抗衰落技术,组网技术。
2.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考虑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调制技术,抗干扰措施等基本技术)(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考虑多址方式)(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考虑组网技术)(5).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操作简便,维修方便,耐震动、冲击、高低温,体积小,重量轻,省电)3. 移动通信采用VHF (30~300MHz )、UHF (300~3000MHz )频段无线电波传播。
4. 影响直射波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传播机制为反射、绕射和散射。
当电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此时接收信号为直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成信号。
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有尖利边缘的物体阻挡时发生绕射,电波打到阻挡体边缘时产生漫反射成为新的点源,无线信号能到达阻挡体的后面,此为费涅尔效应。
当电波穿行的介质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且单位体积内阻挡体的个数非常多时发生散射。
5.移动通信信道的三个主要特点1).传播的开放性2).接收地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3).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6.移动通信的主要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技术。
7.电台接收灵敏度 :达到一定输出性能的最小输入信号电压称为电台接收灵敏度。
8.自由空间概念:自由空间指无限大真空,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9.接收信号中的三类损耗:1、路径传播损耗2、慢衰落损耗3、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又可分为:空间选择性快衰落---在不同的地点(空间)位置衰落特性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练习一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 TDMA CDMA 。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 DDN ISDN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10、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技术?答:主要技术有话音编码技术、调制技术、跳频技术、交织技术、分集技术、天线等技术。
11、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哪几类?答按工作方式分类---单工双工(TDD,FDD) 半双工按多址方式分类---FDMA,TDMA,CDMA,SDMA按信号形式分类---模拟网和数字网按覆盖范围分类---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按业务类型分类---PSTN DDN ISDN等按服务特性分类---专用网公用网练习二一、填空题1、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和工作频率f有关频率f增大一倍时损耗将增加6dB。
2、自由空间电波损耗除了和工作频率有关还和距离有关。
3、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损耗称绕射损耗。
4、在某一电波传输路线上存在一山丘阻挡由山坡顶点向下作垂线直至电波发射到接收的直射电波上距离为82米则非涅尔余隙为-82米端到此垂线的距离为5公里接收端到此垂线的距离为10公里工作频率为150Mhz 则第一非涅尔区半径为81.7米。
二、简答题2、无线电波在空中有几种传播方式各是什么答:无线电波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可通过多种方式直达波、地波、对流层反射波。
3、什么叫自由空间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如何定义答:自由空间无任何衰减、无任何阻挡、无任何多径的传播空间。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单位面积中的能量会因为扩散而减少。
这种减少称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S= 32.44 + 20 lg f(MHz)+20 lg d(km)dB三、计算题2、试比较10dBW,10w和30dBm的大小。
解:10dBW=10w>30dBm练习三一、填空题1、在移动通信信号传输中由于信号到达接收端走过多条路径最后叠加而造成的衰落称为多径衰落。
2、人们把在传播路径上地形剖面图上地面起伏高度不超过20米且起伏缓慢峰点与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起伏高度的地形称为中等起伏地地形。
3、若基站天线顶点的海拔高度为50米天线设置地点开始沿着电波传输方向的3公里到15 公里之内的地面平均海拔高度为20米则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为30米。
4、按照地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地区市区、郊区和开阔地。
5、人们测量出的市区中等起伏地的损耗中值都是在基准天线高度情况下测得的即基站天线高度为200米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米。
二、简答题1、什么叫中等起伏地形答:人们把在传播路径上地形剖面图上地面起伏高度不超过20米且起伏缓慢峰点与谷点的水平距离大于起伏高度的地形称为中等起伏地地形2、什么叫不规则地形答:丘陵、孤立山岳、斜坡和水陆混合地形等统称为不规则地形。
三、计算题练习四一、填空题1、如果GSM手机的峰值功率为2W那么平均功率为0.25w 。
2、我国电磁辐射标准分二级一级标准为安全区二级标准为中间区。
3、对于300MHz~300GHz的微波一级标准为10 w/cm2 二级标准为40 w/cm2。
二、简答题1、移动通信工作方式。
答:有三种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3、GSM900系统频段分配。
答:上行890—915MHz下行935—960MHz7、什么叫上行什么叫下行答:把移动台向基站传输信号的方向称为上行。
把基站向移动台传输信号的方向称为下行。
8、为什么在GSM900系统中双工间隔45MHz答:足够的双工间隔主要目的是防止上下行之间的干扰。
9、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怎样来分配GSM900和GSM1800两个系统的频段的答中国移动GSM900 MHz GSM1800 MHz890~909(上行) 1710~1725 (上行)935~954(下行) 1805~1820(下行)中国联通GSM900 MHz GSM1800 MHz909~915 (上行) 1745~1755 (上行)954~960 (下行) 1840~1850(下行)10、小灵通使用什么样的双工方式答:使用TDD的双工方式。
练习五一、填空题6、通常我们把两个干扰信号产生的三阶互调称为三阶Ⅰ型互调把三个干扰信号产生的三阶互调称为三阶Ⅱ型互调。
7、移动通信为了保证相互干扰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除了相邻的小区不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若干相邻的小区都不可以使用相同的频道把这些若干小区不使用相同的频率的小区称为一个区群。
8、当用户增多并达到小区所能服务的最大限度时如果把这些小区分割成更小的蜂窝状区域并相应减小新小区的发射功率和采用相同的频率再用模式这种过程称为小区分裂。
二、简答题三、计算题练习六一、简答题2、什么叫三阶一型互调干扰?答:假设有两个信号同时作用于非线性器件即u=AcosωAt+ BcosωBt ic式失真项为an(AcosωAt+ BcosωBt)n n=2,3,4,5,? 在n=3 三阶失真项中会出现2ωA-ωB≈ω0 2ωB-ωA≈ω0 这两种组合干扰对接收机的影响比较大并称为三阶Ⅰ型互调干扰。
二、计算题练习七一、简答题2、什么叫服务区答:移动台可获得服务的区域即PLMN、PSTN等网络用户无须知道MS实际位置而可与之通信的区域。
3、什么叫小区答:一个基站或该基站的一部分扇形天线所覆盖的区域。
4、什么叫基站区答:由一个基站所有小区所覆盖的区域。
5、什么叫区群答:由采用不同信道的若干小区组成的覆盖区域。
6、什么叫频率复用答:将相同的频率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小区中重复使用。
7、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答:在一个服务区域内只有一个或几个基站天线架设得高发射机输出功率大200W)服务区内所有频道都不能重复覆盖半径大约为30km至50km。
采用分集接收站10、服务区如何分类答:带状服务区铁路、公路和海岸线城市等面状服务区城市在四个方向上都有很大的覆盖范围11、小区的形状为什么选择正六边形答:在服务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用它覆盖所需基站最少也最经济。
正六边形构成的网络形同蜂窝因此称为蜂窝网13、区群组成应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答:由采用不同信道的若干小区组成。
区群附近若干小区不能用相同信道区群组成应满足的两个条件a.区群间可以相邻且无空隙、无重叠覆盖b.保证各相邻小区之间的距离相等。
14、小区制有什么优点答:①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最大的优点②基站的功率减小使相互间的干扰减少③小区的服务范围可根据用户的密度确定定组网灵活。
15、信道配置方式主要有哪两种答:分区分组配置法和等频间距配置法16、分区分组配置法配置原则是什么答:配置原则1尽量减少占用的总频段2同一区群内不能使用相同的信道3小区内采用无三阶互调相容信道。
17、分区分组配置法缺陷。
答:分区分组配置法缺陷由于出发点是避免三阶互调干扰没考虑同一信道组的频率间隔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邻道干扰。
18、等频距配置法是如何配置频道的答:等频距配置法按等频率间隔来配置信道。
19、空闲信道的选取主要分哪两类答:空闲信道的选取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专用呼叫信道方式公共信令信道另一类是标明空闲信道方式其中又可分成循环定位和循环不定位等多种方法。
二、计算题1、假设一区群有七个小区组成试画出区群的结构。
3、设某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小区辐射半径为8公里根据同频干扰抑制的要求同频道小区之间的距离应大于40公里问该网的区群应如何组成试画出区群的结构图。
解:N=9练习八一、简答题1、么是多址技术答:实现不同地点、不同用户接入网络的技术。
4、采用FDMA特点答:单路单载波传输即每个频道只传输一路信息载频间隔必须满足业务信息传输带宽的要求。
信号连续传输各多址信号在时间和空间重叠频率分割。
5、FDMA缺点。
答:频率分配工作复杂重复设置收发信道设备。
多频道信号互调干扰严重。
频率利用率低容量小。
6、什么是时分多址答:在无线频道上按时间分割为若干时隙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发时隙这种多址方式称为时分多址时隙划分,时隙独占,频率共享9、什么是码分多址。
答:以扩频信号为基础利用不同的码型实现不同用户的信息传输。
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所对应的多址方式为直扩码分多址(DS-CDMA)。
基于码型结构分割信道频率、时间共享。
16、简述根据区群内小区的数目寻找同频小区的方法。
答:根据N=i2+ij+j2 求出i,j.然后自一小区出发先沿边的垂线方向跨i个小区再向左或向右转60度再跨j个小区这样就到了出发小区的同信道小区。
17、为什么说小区的最佳形状是正六边形:答课本139页。
二、填空题2、根据形状的不同服务区有带状服务区和面状服务区。
3、如果一个小时内不断地占用一个信道则其呼叫话务量为1Erl是一个信道具有的最大话务量。
7、移动通信网的服务区域覆盖可分为两类大区制和小区制。
练习九一、填空题1、我国GSM蜂窝网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是GMSK 。
2、数字信号调制的基本类型分幅移键控ASK、FSK 和PSK。
二、简答题13、什么叫调制答:把要传输的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14、目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制技术主要有哪两大类答:⑴连续相位调制技术⑵线性调制技术练习十一、简答题1、简述基站功能。
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2、什么是全向站和定向站答:全向站指整个基站只有一个小区进行360度范围内的覆盖定向站把基站分成几个小区GSM系统一般分A、B、C 3个小区.3、基站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答:BTS、BSC二、填空题练习十一一、简答题10、移动通信中工作带宽是如何定义的答:就是当天线的输入驻波比≤1.5时天线的工作带宽。
二、填空题8、天线从方向性来分类全向天线、定向天线。
练习十二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网大概可以认为是由四部分基本功能实体组成分别是移动台、NSS BSS 和O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