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衣物的洗涤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 衣物的洗涤

综合实践活动 衣物的洗涤

综合实践活动衣物的洗涤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洗涤衣物的基本常识,掌握科学洗涤衣物的方法。

2、养成着装整洁的良好习惯,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手洗衣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洗涤剂的添加数量。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一件需要洗涤的衣物。

老师准备:
水盆,洗衣粉、肥皂等。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穿的干净整洁的衣服是谁洗的?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引出问题。

(二)、模拟体验,总结方法。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感受,在不用水和洗涤剂的情况下摸拟衣物的手洗衣过程。

老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洗涤衣物的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

展示课件:洗涤用水和选择用洗涤剂的相关知识。

通过进行软水和硬水的实验,引导学生判断本地水属于软水还是硬水。

(三)、示范指导,实践体验
教师示范手洗衣物的步骤,同时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动手洗涤一件衣物,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交流,畅谈收获。

洗涤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检查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洗衣服的过程、获得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等。

(五)、课下延伸,感恩父母。

让学生回到家中后,亲自为父母手洗一件衣服,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衣物的洗涤》教案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衣物的洗涤》教案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衣物的洗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衣物洗涤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2. 培养学生爱护衣物、节约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衣物洗涤的基本知识2. 正确洗涤方法的操作步骤3. 常用洗涤剂的介绍与使用4. 衣物保养小常识5. 团队协作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衣物洗涤方法,了解洗涤剂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衣物洗涤技巧的运用,团队协作活动的开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洗涤剂、衣物、盆子、水、毛巾等。

2. 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衣物是怎样洗白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衣物的洗涤方法。

2. 学习衣物洗涤的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衣物洗涤的基本知识,包括洗涤的原理、注意事项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1.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涤方法,包括浸泡、洗涤、漂洗、脱水等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掌握洗涤方法。

4. 学习常用洗涤剂的使用1. 教师介绍常用洗涤剂的种类及作用。

2. 学生了解并学会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5. 衣物保养小常识1. 教师讲解衣物保养的基本方法,如晾晒、熨烫等。

2. 学生掌握衣物保养技巧。

6. 团队协作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完成衣物洗涤任务。

2. 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7. 总结与反馈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8.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衣物洗涤任务,并向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成员的洗涤习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衣物洗涤方法。

2. 学生能了解洗涤剂的使用及衣物保养小常识。

三年级综合实践《衣物洗涤与保养》劳动技术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衣物洗涤与保养》劳动技术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衣物洗涤与保养》劳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衣物和其洗涤要求。

2. 研究正确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工具的使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衣物保养惯。

教学内容1. 衣物分类:根据材质和用途分类,如棉织品、毛织品、丝织品等。

2. 衣物洗涤要求:介绍不同类型衣物的洗涤要求,包括洗涤温度、洗涤方式、洗涤剂选择等。

3. 洗涤方法:示范正确的手洗和机洗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

4. 洗涤工具的使用:介绍洗涤工具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如洗衣液、洗衣粉、洗衣皂等。

5. 衣物保养: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晾晒、熨烫和折叠衣物,以延长衣物的使用寿命。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衣物,激发学生对衣物洗涤与保养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不同类型衣物的洗涤要求,讲解洗涤方法和洗涤工具的使用。

3. 操作演示:示范正确的手洗和机洗方法,演示洗衣机的使用。

4. 小组实践:分组进行洗涤实践,学生亲自操作洗涤工具进行衣物洗涤。

5. 总结归纳:与学生一起总结衣物洗涤与保养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实践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衣物洗涤与保养的效果。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操作洗涤工具时的熟练程度。

2. 检查学生在洗涤过程中是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3. 收集学生的实践记录和观察结果,评估学生对衣物洗涤与保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不同类型的衣物样品。

2. 洗涤工具和洗涤剂。

3. 洗衣机演示模型。

参考资料1. 《家庭与生活》教材三年级上册。

2. 《劳动技术教学指导大纲》。

以上为三年级综合实践《衣物洗涤与保养》劳动技术教案的内容和安排。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教学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

洗衣物教案(五篇模版)

洗衣物教案(五篇模版)

洗衣物教案(五篇模版)第一篇:洗衣物教案洗衣物Lj07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2.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3.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洗衣物,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几件不同质地的衣物、各种洗涤用品。

2、学生准备:绸红领巾、羊毛手套、尼龙袜教学过程:一、歌曲回放,激发兴趣播放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片断),这首歌曲都是我们在幼儿园时就已听过甚至会唱了,现在听到了,就使我们想到,从小我们就懂得了要热爱劳动,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知道了能逐渐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衣服等,但是你们知道吗?洗衣服中还有多少学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有关洗衣服的一些学问。

二、探究学习,掌握洗涤方法。

(一)学习正确的洗衣步骤1、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是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学生充分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概括洗衣过程的名词。

2、PPT出示:根据洗衣服的步骤,填上正确的序号。

()浸泡()擦肥皂(或加入洗衣粉、洗衣液)()冲洗()晾干()搓洗过渡:洗衣服过程中有哪些知识技能需要学习掌握呢?学好这一课后,你就会变得更加能干,能更好地帮父母分担家务了。

3.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厚薄学生讨论交流,老师板书:硬软粗糙精细PPT出示知识窗一,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小结:质地不同的衣物放在一起洗涤,不仅洗不干净,还会损伤衣物。

有些衣物会褪色,更应该分开单独洗涤。

过渡:怎样辨别衣服的质地呢?一般衣物可通过眼看、手摸初步确定它的质地。

衣物上的标识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定衣物的质地。

(二)、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小衣物的洗涤实践》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小衣物的洗涤实践》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小衣物的洗涤实践》一、教学目标1. 了解衣物的洗涤方法和原则。

2. 学会正确使用洗衣粉和洗衣液。

3.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洗衣粉、洗衣液、水池、洗衣板、净水桶、晾衣架等。

2. 学生准备:手套、围裙、洗衣篮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件脏衣服,让学生们观察衣服上的污渍,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衣服洗干净。

2. 洗涤方法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演示,向学生们介绍衣物的洗涤方法,包括手洗和机洗两种方式,并重点讲解正确使用洗衣粉和洗衣液的方法。

3. 动手实践:学生们分组进行洗衣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洗涤一件衣物,学生们按照教师的指导,先将衣物浸泡在洗衣液中,然后用洗衣板轻轻刷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整理和晾晒:学生们将洗涤干净的衣物放入净水桶中漂洗,然后挂在晾衣架上晾干。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们回顾整个洗涤过程,总结衣物的洗涤原则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们回家观察并记录自己家中的洗衣方法和洗涤用品,并写一份心得体会。

四、教学重点1. 学会正确使用洗衣粉和洗衣液。

2. 掌握衣物的洗涤方法和原则。

五、教学扩展1. 学生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洗涤用品的使用方法,如柔顺剂、漂白剂等。

2. 学生们可以探讨环保洗涤的方法,如节水洗衣、使用天然洗涤剂等。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洗涤实践中的表现和操作是否正确。

2. 教师评价学生对洗涤方法和原则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完成的作业记录和心得体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洗衣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洗衣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洗衣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洗衣物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一项常见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洗衣物。

通过学习洗衣物,小学生能够了解到衣物的基本护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1. 活动目标本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洗衣物,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学会清洗衣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了解不同衣物的洗涤要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活动准备- 准备洗衣物的工具和材料:洗衣粉/液、水桶、洗衣板、洗衣刷等;- 准备一些不易损坏的旧衣物,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分组准备,每组学生配备一套洗衣工具。

3. 活动步骤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衣物的基本分类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衣物的基本分类,例如:上衣、裤子、内衣等。

向学生解释衣物分类的重要性,不同种类的衣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步骤2:学习洗衣物的基本步骤讲解和演示洗衣物的基本步骤,包括预处理、浸泡、搓揉、清洗、漂洗和晾干等。

确保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步骤3:划分小组,分工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其他学生分配到不同的任务:浸泡衣物、搓揉衣物、清洗衣物、漂洗衣物等。

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工作,并确保每个任务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

步骤4:实践操作将准备好的旧衣物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学生按照之前学到的步骤进行操作。

老师和助教人员在一旁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步骤5:总结讨论洗衣物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

要求学生回顾洗衣的每个步骤,并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体会。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交流,加深他们对洗衣物的理解。

4. 活动延伸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洗衣物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观察和讨论不同材质衣物的洗涤要求;- 分析不同洗衣粉/液的成分和效果;- 制定衣物洗晒的合理时间和环境。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衣物的洗涤》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衣物的洗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衣物的洗涤方法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衣物的洗涤方法:手洗、机洗。

2.衣物的洗涤注意事项:分批洗涤、分类洗涤、选择合适的洗涤剂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a.引入话题:你们家每周会洗几次衣服?你们是怎么洗衣服的?b.展示一些被深色衣物染色或收缩的样品衣物,引发学生对衣物洗涤的注意事项的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a.向学生介绍衣物的洗涤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解释每一项内容的重要性。

b.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手洗和机洗的区别。

3.实践操作(30分钟)a.预先准备好一些需要洗涤的衣物样品和洗涤用具。

b.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衣物样品。

c.指导学生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

d.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洗涤操作,包括加水、加洗涤剂、搓揉、漂洗等。

e.指导学生观察洗涤后衣物的变化,比较不同洗涤方式的效果。

4.实践总结(20分钟)a.引导学生讨论衣物洗涤的注意事项和洗涤方法的选择。

b.让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洗涤过程和观察结果。

c.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整理出衣物洗涤的几个主要原则,如分批洗涤、分类洗涤、选择合适的洗涤剂等。

5.拓展延伸(15分钟)a.邀请学生分享自家经验,如何处理衣物上的污渍或去除异味等。

b.分享一些有趣的洗涤小技巧,如如何防止衣物掉色、如何避免衣物变形等。

6.课堂总结(10分钟)a.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b.强调衣物洗涤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c.鼓励学生在家中实践所学内容并与家长分享。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能否正确分类、选择合适的洗涤方式和洗涤剂等。

2.听取小组报告,评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衣物样品(包括深色、浅色、纯棉、化纤等不同材质的衣物)。

三年级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清洁衣物、洗衣物》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清洁衣物、洗衣物》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清洁衣物、洗衣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衣物清洁与洗涤的重要性。

2. 学会简单的衣物清洁和洗涤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衣物清洁的步骤和方法。

2. 衣物洗涤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关于衣物清洁和洗涤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新课: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讲解衣物清洁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把脏衣物分类,比如颜色深的和颜色浅的衣物要分开洗。

其次,我们要使用洗衣液,然后用手轻轻揉搓衣物。

最后,我们要清洗干净,挤干水分,晾晒衣物。

2.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讲解衣物洗涤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把衣物放进洗衣机,然后加入适量的洗衣液。

再然后,我们要设置好洗衣机的洗涤程序。

最后,我们要取出衣物,清洗干净,挤干水分,晾晒衣物。

3. 学生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衣物清洁和洗涤实践活动,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4.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强调衣物清洁和洗涤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步骤和方法。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实际操作一次,洗涤自己的一件衣物,记录下操作的步骤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衣物清洁和洗涤的重要性,学会了简单的衣物清洁和洗涤技能,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衣物的洗涤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洗涤衣物的基本常识,掌握科学洗涤衣物的方法。

2、养成着装整洁的良好习惯,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手洗衣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洗涤剂的添加数量。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一件需要洗涤的衣物。

老师准备:
水盆,洗衣粉、肥皂等。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问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穿的干净整洁的衣服是谁洗的?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引出问题。

(二)、模拟体验,总结方法。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洗涤衣物的方法和感受,在不用水和洗涤剂的情况下摸拟衣物的手洗衣过程。

老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洗涤衣物的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

展示课件:洗涤用水和选择用洗涤剂的相关知识。

通过进行软水和硬水的实验,引导学生判断本地水属于软水还是硬水。

(三)、示范指导,实践体验
教师示范手洗衣物的步骤,同时说明每一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动手洗涤一件衣物,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交流,畅谈收获。

洗涤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检查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洗衣服的过程、获得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等。

(五)、课下延伸,感恩父母。

让学生回到家中后,亲自为父母手洗一件衣服,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