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1)

合集下载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完整版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完整版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1 什么是状态函数它有什么重要特点2-2 什么叫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符号H 、S 、G 、H 、S 、G 、θf m H ∆、θc m H ∆、θf m G ∆、θr m H ∆、θm S 、θr m S ∆、θr m G ∆各代表什么意义2-3 什么是自由能判据其应用条件是什么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指定单质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皆为零。

(2)298.15K 时,反应 O 2(g) +S(g) = SO 2(g) 的θr m G ∆、θr m H ∆、θr m S ∆分别等于SO 2(g)的θf m G ∆、θf m H ∆、θm S 。

(3)θr m G ∆<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2-5 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形成Hg(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r m H ∆。

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多少?解:HgO= Hg(l)+1/2O 2(g)θr m H ∆=22.7×200.6/50.1=90.89 kJ·mol -1 Qv=Qp-nRT=89.65 kJ·mol -12-6 随温度升高,反应(1):2M(s)+O 2(g) =2MO(s)和反应(2):2C(s) +O 2(g) =2CO(g)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升高的为 (1) ,降低的为 (2) ,因此,金属氧化物MO 被硫还原反应2MO(s)+ C(s) =M(s)+ CO(g)在高温条件下 正 向自发。

2-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变化与热和功的关系。

此关系只适用于:A.理想气体;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敞开系统2-8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A.蒸气压;B.汽化热;C.熵;D.吉布斯自由能2-9 在298K 时,反应N 2(g)+3H 2(g) = 2NH 3(g),θr m H ∆<0则标准状态下该反应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B.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C.高温自发;D.低温自发2-10 298K ,标准状态下,1.00g 金属镁在定压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MgO(s),放热24.7kJ 。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机部分)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机部分)

均为 Na + , K + , Br , Cl 离子各 1mol 。

第十章开链烃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2、NaCl 相同?如将 CH 4 及 CCl 4 各 1mol 混在一起,与 CHCl 3 及 CH 3Cl 各 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 为什么?答: NaCl 与 KBr 各 1mol 与 NaBr 及 KCl 各 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 - -由于 CH 4 与 CCl 4 及 CHCl 3 与 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 物。

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⑴2-甲基丙烷⑵2,4,4-三甲基-5-丁基壬烷⑶己烷⑷3-乙基戊烷⑸3-甲基-5-异丙基辛烷⑹2-甲基-5-乙基庚烷4、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假如某个名称违反系统命名原则,予以更正。

H 3CCH 3 ⑴3,3-二甲基丁烷 H 3CH 2CH 3H 3C错,2,2-二甲基丁烷CH 2CH 3 ⑵2,3-二甲基-2-乙基丁烷 H 3C HC C3错,2,3,3-三甲基戊烷CH 3CH 3⑶2-叔丁基-4,5-二甲基己烷H 3CC CH 3CH 33错,2,2,3,5,6-五甲基庚烷H 3CC H 2CH 3CH 3H 3CCH⑷2,3-二甲基-4-丙基庚烷H 3H CH 2 CC H 2CH 3CH 2CH 2CH 3H 3CH 3CCH 2CH 3H 2⑸2,4,5,5-四甲基-4-乙基庚烷H 3CHC H 2 CH 3CC C 3 32 CH32CH2 3CH 2 3CH 3 3CH 3 2CH 3⑹2,2,3-三甲基戊烷H3CH3CCCH3CH2CH35、写出分子式为C6H14的烷烃的各种异构体,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丙标出伯、仲、叔、季碳原子。

1oCH 32oCH 2 2 o22 oCH2 oCH 21 o己烷1oCH 3oCH 21 o CH32 o CHo1 oCH32-甲基戊烷1 o CH31oCH 32ooCH2 oCH2 1 oCH3 3-甲基戊烷1oCHo3 oCH1 o3 2,3-二甲基丁烷1 o CH31 o1 o CH31oCH2o4 oCCH32,2-二甲基丁烷H3C 1 o 1 o CH36、⑶>⑵>⑸>⑴>⑷7、写出2,2,4-三甲基戊烷进行氯代反应可能得到的一氯代产物的结构式。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吉林大学版)第1_2_3_章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2习题及详解一、判断问题1.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5.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6.δh,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凡δg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δg=0。

(√)kt??(ph2o/p?)4(ph2/p?)49.反应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3Fe(s)+4H2O(g)为10。

2No+O2反应速率方程→ 2no2是:v?kc2(no)?c(o2)。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二.选择题1.气体系统通过路径1和路径2扩展到相同的最终状态,两个变化过程产生的体积功相等,没有非体积功,则两个过程(b)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b.δh相等c、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不等于D。

上述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cucl2(s)+cu(s)→2cucl(s)δrhmθ(1)=170kj?mol-1cu(s)+cl2(g)→cucl2(s)δrhmθ(2)=-206kj?mol-1则δfhmθ(cucl,s)应为(d)kj.mol-1a、 36b.-36摄氏度。

18d.-十八3.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hmθ的是(b)a.ag(s)+1/2br2(g)→agbr(s)b.ag(s)+1/2br2(l)→agbr(s)c.2ag(s)+br2(l)→2agbr( s)d.ag+(aq)+br-(aq)→agbr(s)在4.298k下,在下面对参考状态元素的描述中,正确的一个是(c)aδfhmθ≠0,δfgmθ=0,smθ=0b。

大学化学课后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1.de Bloglie 关系式:hmv λ=又 22J kg m s -=⋅⋅ 已知319.109510m kg -=⨯;615.010v m s -=⨯⋅;346.62610h J s -=⨯⋅;代入,34342210316131616.62610 6.62610 1.45510145.59.109510 5.0109.109510 5.010J s kg m s sm pm kg m s kg m sλ--------⨯⋅⨯⋅⋅⋅===⨯=⨯⨯⨯⋅⨯⨯⨯⋅2. (1) 3d ;n=3, l=2, m=0,±1, ±2,共5个轨道,每一轨道至多两个电子,即:3,2,0, ±1/2;3,2,1,±1/2;3,2,-1, ±1/2;3,2,+2, ±1/2;3,2,-2, ±1/2; (2) 4s ;n=4, l=0, 即4,0,0 (±1/2);(3) 氧原子中的4个p 电子:n=2, l=1, m=0, ±1, 即2,1,0, ±1/2;2,1,1, +1/2(或-1/2);2,1,-1,+1/2(或-1/2);(4) 4s 1电子,4,0,0,+1/2或4,0,0,-1/2。

3.根据周期数、族序数和主、副族规律:(1)第3周期,零族,主族;(2)第5周期,ⅣA 族,主族;(3)第4周期ⅣB ,副族; (4)第4周期,ⅠB ,副族。

5. (1)②, (2)③;②;④, (3)①②, (4)⑤6. (1)Ga 价电子构型为4s 24p 1,价电子数为3; (2)W 原子的电子构型为[Xe] 4f 145d 46s 2; (3)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元素应为ⅥA ;(4) Sb 原子的电子构型为[Kr]4d 105s 25p 3,未成对电子数为3。

7.(1)该元素属于ⅡA ;(2)金属性强,电负性小;(3)一般氧化值为+2,其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O 。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1. 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试举几例说明化学和医学的关系。

解因为现代化学几乎与所有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相关联,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科学和技术促进了化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化学又反过来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展,而且很多科技进步以化学层面的变革为突破口。

因此,化学是一门中学科学。

化学和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制药、生物材料、医学材料、医学检验,还是营养、卫生、疾病和环境保护,乃致对疾病、健康、器官组织结构和生命规律的认识,都离不开化学。

2. SI 单位制由哪几部分组成?请给出5个SI 倍数单位的例子。

解国际单位制由SI 单位和SI 单位的倍数单位组成。

其中SI 单位分为SI 基本单位和SI 导出单位两大部分。

SI 单位的倍数单位由SI 词头加SI 单位构成。

例如mg 、nm 、ps 、μmol、kJ 等等。

3. 下列数据,各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 2.0321 g (2) 0.0215 L (3) p K HIn =6.30 (4) 0.01﹪ (5) 1.0×10-5 mol解 (1) 5位,(2) 3位,(3) 2位,(4)1位,(5)2位。

4. 某物理量的真实值T = 0.1024,实验测定值X = 0.1023,测定值的相对误差RE 是多少?运用公式T T X RE -=,以百分率表示。

解%1.0001.01024.00001.01024.01024.01023.0-=-=-=-=RE 5. 关于渗透压力的Va n ′t Hoff 公式写作cRT Π=,式中,c 是物质的量浓度,R 是摩尔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

通过量纲分析证明渗透压力Π的单位是kPa 。

解kPa}){}{}({m N 10}){}{}({dm m N }){}{}({ L J }){}{}({K mol K J L mol }){}{}({ ])[][]([}){}{}({][}{][}{][}{2331111-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R c T T R R c c cRT Π⨯⨯=⋅⨯⨯⨯=⋅⋅⨯⨯=⋅⨯⨯=⨯⋅⋅⨯⋅⨯⨯=⨯⨯⋅⨯⨯=⋅⨯⋅⨯⋅==-----式中,花括号代表量的值,方括号代表量的单位。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无机部分)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无机部分)


-2

-4
⑺ 1.1×10
1
⑻ 5.0×10-15
+
5.0×10
6.3×10
1.8×10
-5
1.1×10
-11
6.3×10
-8
1.0
[OH ] 2.0×10-13 1.6×10-11 5.5×10-10 8.7×10-4 1.6×10-7 1.0×10-14 8.9×10-16 2.0 3、 [OH-]=1.3×10-3 mol·L-1 α=1.3% 4、HOAc:[H+]=1.9×10-3mol·L-1 α=0.94% HCN:[H+]=9.9× -6 -1 + 10 mol·L α=0.0050% c 相同,Ka 越大,[H ]与 α 越大 5、⑴0.1mol·L-1HCl>HF>H2S>HCN>1.0× 10-5mol·L-1HCl ⑵ HF 最大,HCN 最小 ⑶0.1mol·L-1HCl 6、HOCN:[H+]=3.5×10-3 mol·L-1 HCN: + -6 -1 -5 -1 3 [H ]=7.0×10 mol·L HOCN>HCN 7、1.3×10 mol·L 8、⑴2.0×10 ⑵7.65 9、445mL 10、⑴9.03 ⑵4.97 ⑶7.00 ⑷9.28
2
1 ⑷m = 0 2
5、 n ≥ 3 、 l = 0,1 、 l = 0 、 m = 0 、 m s = ±
2
1 2
2s
n 2 2
m 0 0
ms +1/2 -1/2
2p3

2 2 2
1 1 1
0 +1 -1
+1/2 +1/2 +1/2

大学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gJ g m o lg m o l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molkJ mol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2)生成1.00mol 的HClH 2(g)+Cl 2(g) 2HCl(g)(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 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一章课后作业答案1-4.判断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它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电子、质子、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3)4g H2和4g O2所含分子数目相等;错误4g H2含有2mol氧气分子。

氢气相对分子质量2,4g/(2g/mol)=2mol。

4g O2含有0.125mol氧气分子。

氧气相对分子质量32,4g/(32g/mol)=0.125mol。

所以分子数目不相等。

(4)0.5mol的铁和0.5mol的铜所含原子数相等;正确铁和铜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金属,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相同,即摩尔数相同,就表示原子数相同。

(5)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错误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物质的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而改变,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6)化合物的性质是元素性质的加合。

错误化合物的性质是由组成该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决定的,例如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性质却不同。

1-5.硫酸铵(NH4)2SO4、碳酸氢铵NH4HCO3和尿素CO(NH2)2三种化肥的含氮量各是多少?哪种肥效最高?答:①硫酸铵(NH4)2SO4,含氮量为(14*2)/(14*2+1*8+32*1+16*4)≈0.212②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为14/(14+1*5+12+16*3)≈0.177③尿素CO(NH2)2,含氮量为(14*2)/(12+16+14*2+1*4)≈0.467综上,0.177<0.212<0.467,这三种肥料中,尿素的含氮量最高,所以尿素的肥效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1)大学基础化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1 什么是状态函数?它有什么重要特点? 2-2 什么叫热力学能、焓、熵和自由能?符号H 、S 、G 、∆H 、∆S 、∆G 、θfmH ∆、θcmH ∆、θfmG ∆、θrmH ∆、θmS 、θr mS ∆、θrmG ∆各代表什么意义?2-3 什么是自由能判据?其应用条件是什么? 2-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指定单质的θfmG ∆、θfmH ∆、θmS 皆为零。

(2)298.15K 时,反应 O 2(g) +S(g) = SO 2(g) 的θr mG ∆、θrmH ∆、θr mS ∆分别等于SO 2(g)的θfmG ∆、θfmH ∆、θmS 。

(3)θrmG ∆<0的反应必能自发进行。

2-5 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形成Hg (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rmH ∆。

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多少? 解:HgO= Hg(l)+1/2O 2(g)θr mH ∆=22.7×200.6/50.1=90.89 kJ·mol -1Qv=Qp-nRT=89.65 kJ·mol -12-6 随温度升高,反应(1):2M(s)+O 2(g) =2MO(s)和反应(2):2C(s) +O 2(g) =2CO(g)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升高的为 (1) ,降低的为 (2) ,因此,金属氧化物MO 被硫还原反应2MO(s)+ C(s) =M(s)+ CO(g)在高温条件下 正 向自发。

2-7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热力学能变化与热和功的关系。

此关系只适用于:A.理想气体;B.封闭系统;C.孤立系统;D.敞开系统2-8 纯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气化,该过程中增大的量是:A.蒸气压;B.汽化热;C.熵;D.吉布斯自由能2-9 在298K 时,反应N 2(g)+3H 2(g) = 2NH 3(g),θr mH ∆<0则标准状态下该反应A.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B.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C.高温自发;D.低温自发 2-10 298K ,标准状态下,1.00g 金属镁在定压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MgO(s),放热24.7kJ 。

则θfmH∆(MgO ,298K )等于 600.21 kJ·mol -1 。

已知M(Mg)=24.3g ﹒mol -1。

2-11 已知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1) Cu 2O(s) +1/2O 2(g)2CuO(s)θm r H ∆= -146.02kJ·mol -1(2)CuO(s)+Cu(s)Cu 2O(s)θm r H ∆= -11.30kJ·mol -1求(3) CuO(s)Cu(s) +1/2O 2(g)的θmr H ∆解:θrmH∆=-[(1)+(2)]=157.32 kJ·mol -12-12 已知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1)Fe 2O 3(s) +3CO(g) =2 Fe(s) +3CO 2(g)θr mH ∆= -24.77 kJ·mol -1(2 ) 3Fe 2O 3(s) + CO(g) = 2 Fe 3O 4(s) + CO 2(g)θr mH ∆= -52.19 kJ·mol -1(3 ) Fe 3O 4(s) + CO(g) = FeO(s) + CO 2(g) θr mH ∆= -39.01 kJ·mol -1求(4)Fe(s) + CO 2(g) = FeO(s) + CO(g) 的θrmH ∆。

解:θr mH ∆=[(3)×2+(2)-(1)×3]÷6=-9.32kJ·mol -12-13 甘氨酸二肽的氧化反应为C 4H 8N 2O 3(s) + 3O 2(g) = H 2NCONH 2 (s) +3CO 2(g) +2 H 2O(l)已知θfmH ∆(H 2NCONH 2, s )=-333.17 kJ·mol -1,θf mH ∆(C 4H 8N 2O 3, s )=-745.25 kJ·mol -1。

计算:(1)298.15K 时,甘氨酸二肽氧化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θrmH ∆= -1340.15 kJ·mol -1。

(2)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1g 固体甘氨酸二肽氧化时放热多少?10.15 kJ·g -12-14 由θfmH ∆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298.15K 和标准状态下的θrmH ∆。

(1) 4NH 3(g) + 5O 2(g) = 4NO(g) +6H 2O(l)θr mH ∆= -1169.78 kJ·mol -1 (2 ) 8Al(s) + 3Fe 3O 4(s) = 4Al 2O 3(s) +9Fe(s)θr mH ∆= -6327.86kJ·mol -1(3) CO(g) +H 2O(l) = CO 2(g) + H 2(g) θr mH ∆=2.88kJ·mol -12-15 液态乙醇的燃烧反应:C 2H 5OH(l) +3O 2(g) = 2 CO 2(g) +3 H 2O(l)利用附录提供的数据,计算298K 和标准状态时,92g 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θr mH ∆=-393.51×2-285.85×3-(-276.98)=-1367.59 kJ·mol -1 -2735.18 kJ·mol -12-16 由葡萄糖的θcmH ∆和水及二氧化碳的θfmH ∆数据,求298K 和标准状态下葡萄糖的θfmH ∆。

解:θr mH ∆=-393.51×6+(-285.85)×6-(-2815.8)=-1260.36kJ·mol -12-17 已知298K 时,下列反应BaCO 3(s) = BaO(s) + CO 2(g)θf mH ∆ (kJ·mol -1) -1216.29 -548.10-393.51θr mH ∆=274.68θmS (J·mol -1·K -1) 112.13 72.09213.64 θmS =173.60求298.15K 时该反应的θrmH ∆,θr mS ∆和θrmG ∆,以及该反应可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解:θr mG ∆=222.95kJ·mol -1T≥274680/173.6=1582K2-18 将空气中的单质氮变成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反应叫固氮反应。

利用附录提供的θfmG ∆数据计算下列三种固氮反应的θrmG ∆,从热力学角度判断选择哪个反应最好?(1)N 2 (g) + O 2 (g) = 2NO (g)θr mG ∆=173.38kJ·mol -1(2) 2 N 2 (g) + O 2 (g) = 2N 2O (g) θr mG ∆=207.32kJ·mol -1 (3)N 2(g)+3H 2(g)=2NH 3(g)θr mG ∆=-32.24kJ·mol -12-19 已知298.15K 时和标准状态下,θmS (S,单斜)=32.6 J·mol -1·K -1,θmS (S,正交)=31.8J·mol -1·K -1。

S(S,单斜) + O 2 (g) = SO 2(g)θr mH ∆=-297.2 kJ·mol -1S(S,正交) + O 2 (g) = SO 2(g)θr mH ∆=-296.9kJ·mol -1计算说明在标准状态下,温度分别为25℃和95℃时两种晶型硫的稳定性。

解:S(s,单斜)= S(s,正交)θr mH ∆=-0.3kJ·mol -1θmS =-0.8 J·mol -1·K -125℃时θr mG ∆=-0.3-298.15×(-0.8)/1000=-0.06 kJ·mol -1 正交硫稳定。

95℃时θr mG ∆=-0.3-368.15×(-0.8)/1000=-0.0kJ·mol -12-20 已知 2NO(g)+O 2(g) = 2 NO 2(g)θf mG ∆/kJ ﹒mol -186.57 51.30计算298K 时,上述反应的θrmG ∆,并说明NO 2气体的稳定性。

解:θrmG ∆=(51.30-86.57)×2=-70.54kJ·mol -1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1 什么是反应的速率常数?它的大小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3-2 什么是活化能?3-3 在1073K 时,测得反应2NO (g )+2H 2(g )=N 2(g )+2H 2O (g )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N 2的生成速率如下表:(1)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并指出反应级数; (2)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速率常数 (3)当c (NO)=4.00×10-3 mol·L -1,c (H 2)=4.00×10-3 mol·L -1时,计算该反应在1073K 时的反应速率。

解:(1)22(NO)(H )v kc c(2)k=8.4×104mol -2·L 2 ·s -1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mol·L -1 生成N2的初始速率/C (NO)C (H 2)mol·L -1·s -11 2.00×10-3 6.00×10-3 1.92×10-32 1.00×10-3 6.00×10-3 0.48×10-33 2.00×10-3 3.00×10-3 0.96×10-3(3) v=8×104×(4.00×10-3)2×4.00×10-3=5.12×10-3mol ·L -1·s -13-4 已知反应N 2O 5(g)===N 2O 4(g)+1/2O 2(g)在298K 时的速率常数为3.46×105s -1,在338K 时的速率常数为4.87×107s -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在318K 时的速率常数。

解:72125112()(338.15298.15)4.8710ln ln 4.953.46108.314338.15298.15a a E T T E k k RTT --⨯====⨯⨯⨯E a =103.57k J ·mol -1K=4.8×106s -13-5 反应A+B==C ,若A 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反应速率也为原来的2倍;若B 的浓度为 原来的2倍,反应速率为原来的4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