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简明英《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陈情表原文_翻译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_翻译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_翻译及赏析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愍一作:悯茕茕孑立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宾士,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一作:祖母刘)——魏晋·西晋·李密《陈情表》陈情表魏晋:西晋·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愍一作:悯茕茕孑立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陈情表》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陈情表,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一部以辞章方式写成的文学作品。

该作品由南京国子监直史、宣府通判李时中委托抄写传出。

杨慎执笔时,正逢明代中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差缺促使了杨慎的写作,他利用辞章,表达了他对明朝执政者的忠言逆耳之情。

以下是《陈情表》的原文和译文:陈情表(原文):臣云:臣伏奏。

臣未有官职。

三十年来,祖宗东迁,臣家遭殃。

祖宗在南京时,官员们尽职定夺。

若要收拾政令事务,不管什么事宜,臣家很快能够解决。

明太祖皇帝即位,致令祖父因功授职位,时称“南书房”。

后来他又荐父亲复回南阳,晋升戶部尚书。

多次迁官后,臣的祖父祖母年老,官僚们流言蜚语,加之无子,无后为害。

而今我立下法规,礼制峻密,祭祀庙堂,仪仗备齐,二十余年来祭告严肃,众臣出使勤恳。

万万皆民之所愿,甚得国家之量。

我即位后,管理政务得法,总揽边务。

我对策实能让国家无忧。

时有结交得臣,具有素抱忠贞之名。

皆会议论我殚精竭虑,调玩人间,大臣的事泄露不少。

而家属们缺乏,极困于生计。

我一直想为他们体谅,给他们生活的保障。

于是臣奏答无数次,希望能够封给他们一些荒地,供他们居住。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可以称霸天下,并成功取得手拿曹、刘天下的名誉。

如今年岁将近,我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借此表明忠心与心灵之苦,国家的重担十分令人痛心焦虑。

国家几经波折,兵势憔悴,国十分衰败。

苦恼之情,想让全体忠臣都能够明白。

如若大家能够议决,对此事不再再议论,我愿以生命为赌注,荒地尽给国家大臣们。

借此表明决心与忠贞之情。

陈情表(译文):臣言:臣在此谏言陈情。

臣自古无官职,三十年来,祖庙东迁,臣族困顿。

祖庙迁都南京后,志士相继,政务井然。

如有重要事务须解决,臣族娴熟技能,转眼即能安排妥当。

明太祖皇帝君临天下,致使父亲获得官职,被人封为"南书房"。

后来又荐父亲返回南阳,升为户部尚书。

历任数官,祖父老矣,争议纷纭,愈加无子承继将有祸害。

如今礼制峻备,庙堂之事严谨,祭祀如仪礼整肃,朝臣出使勤奋刻苦。

《陈情表》全文及翻译

《陈情表》全文及翻译

《陈情表》全文及翻译作品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bó),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bó)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1],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假又yòu)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通假又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陈情表》的原文和翻译

《陈情表》的原文和翻译

《陈情表》的原文和翻译《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陈情表》的原文和翻译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陈情表》的原文和翻译篇1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愍一作:悯茕茕孑立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一作:祖母刘)翻译: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陈情表翻译和原文

陈情表翻译和原文

陈情表翻译和原文陈情表翻译和原文《陈情表》简介:《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陈情表》作品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bó),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bó)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1)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1)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陈情表(原文)皇帝诏谕:伏闻阅者:郎中石麒麟至,奉旨对一众官员作陈情表。

此表乃诤言国事重要之辞,故亲自传授给石郎中,并特予读者评鉴。

臣石麒麟奉旨,敢不尽力。

臣闻士为知人之渊海,达人者渊深不测。

臣虽精通文墨,然对于国事知之甚少。

夫国之兴衰,在于人才。

如果国家不运筹帷幄,安排人才,五谷丰登的机会就会丧失。

臣担心国家的重要事务陷入困境,故敢表达忠心。

君臣之义,如父子之情。

父子之情,君之望善。

君之欲美也近焉。

昔者,英、豪、隐、逸,大快朝廷;而新、棘、蠢、庸,多由恶弄权术。

于是,方城之外,往往有民寡处,宁陵之间,民乏食者。

贼生扶贩,而号为达官贵人。

贫穷髹饰,而名为伥蜮者。

贫者去之,富者趋之,积者大趋,大者至诛。

过此者,不得休矣。

则往圣必好之矣,诛尧、舜者,言于夏后之世,犹得审丧乎?诛桀、纣者,言于三代之间,犹备其过乎?然而犹有逆旅之命,易缨之期,无所逃于刃者。

可不戒乎!可不虑乎!顷者,蔡京攘夺神器,抄家籍,流连豪奢,凌淫纵欲,舍亲财而与淫娼力争,余者无所潜藏。

至于奸臣弄势,不使审问者及奸忌人,皆相顾失漫。

姦臣卖至宝之珠,终不避矢石之危,忘大臣之责己,弃人臣之忧国念家。

他日非我所欲见者也。

伏愿陛下察观臣之有年,思臣之忠悫,全忠奉国,如臣愿之诺。

石麒麟顿首再拜。

陈情表(翻译)皇帝陛下:听闻石麒麟郎中到底广阔的门户,奉旨写陈情表给您和其他重要官员。

这份陈情表是一封申述国家重大事务的正式公文,因此我亲自把表交给了石郎中,并特别授予您们评鉴的权力。

我石麒麟奉命,将竭尽全力。

我曾听说士人是洞察人心的深海,人才之深不可测度。

虽然我通晓文学之道,但国事之知识甚浅。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人才。

如果国家不能妥善运筹帷幄,合理配置人才,那么丰收的机会将会逸失。

我担心国家重大事务会陷入困境,因此敢于表达忠心。

君臣之道,如同父子之情。

父子有亲情,君王对臣子也希望能得到很好的辅佐。

我以前的众多文臣耀武扬威地敞开朝廷,而新的奸佞庸人却多得令恶之术。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的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该文章以孝道观念为中心贯穿全文,反复诉说自己终养祖母的请求,化被动为主动。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翻译注解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英《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简明英
原文: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

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

母年逾耄,孤苦特甚。

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

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

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

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译文:
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朝廷不会容忍接纳不孝顺的人做官,用仁爱之心胸怀天下的子民,普通百姓没有谁不感到有所收获。

况且我侍奉过元朝,做过元朝的臣子,侥幸逃脱罪责。

母亲年事已高,尤其孤独苦楚。

更应该担心她,体恤照顾她啊。

希望您能收回之前的诏命,怜悯我照顾母亲之日苦短,答应我奉养母亲,给她养老送终的愿望吧!我和母亲一定擦亮眼睛,感恩清平盛世,给您歌功颂德,感喟皇恩浩荡。

我今年四十九岁,母亲八十一岁,白发深居,多有不便,日落西山,时日不多,如果抛弃亲人就职赴命,不孝顺的罪名更加深重。

如果违背亲情来侍奉主上,陛下您怎么会重用这样的人呢?果真能陪母亲享尽天伦,然后再就职尽忠,不仅仅是成全了作为儿子的私心,也是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