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员工“过劳死”案例介绍

合集下载

华为的“狼性文化”

华为的“狼性文化”

华为的“狼性文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华为从一个注册资产21000元,员工14人的小型民间企业发展到现在员工24000多人,其中外籍员工3400多人,销售额近500亿元人民币的跨国公司,被业界奉为“神话”。

华为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迅速发展扩大,固然得益于中国快速成长的电讯市场。

但我们知道华为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领头羊的同时,也关注到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

公众在媒体中看到了华为不断增长的销售数字,也了解了《华为宪章》昭示的华为精神;许多公司在关注华为在国际市场寻找机会时,也知道华为的员工在大讨论“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

这不仅使我们要问:在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华为的文化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华为文化?任正非文化?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像许多事业成功的大老板一样,言行低调,不事张扬。

但许多见过他的人对他的评价却又令人回味——过目不忘。

军人出身的任董事长外人看来的特点是作风干练,雷厉风行。

但熟悉他的华为高层管理人员确是另一番描述:他涉猎广泛、具有战略思维头脑;性格坚定、目光敏锐;言谈逻辑严密、出口成章,极富有煽动性、鼓动性;但又不咄咄逼人……。

不论对任正非个人特质评价如何,任作为华为当之无愧的领袖是无人质疑的。

这也是我们了解华为文化先要了解任正非的由来。

《华为宪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是生生不息。

在华为的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要数他们的“狼性文化”的核心理念。

任正非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培养出一批狼。

因为狼有生存下来的三大优势:一是有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敏锐的嗅觉在华为表现的是对市场的快速反馈和对危机的特别警觉。

自喻为尖刀排排长任正非推行“不管过程,只重结果”的管理授权。

过劳猝死案例

过劳猝死案例

过劳猝死案例过劳猝死是指因长时间过度劳累、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突发性死亡事件。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鲜见,尤其是在高压工作环境下的白领人群中更为常见。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过劳猝死的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重视。

案例一:小王,一名IT行业的白领,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到深夜。

一天晚上,他因为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办公室里,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经过调查得知,小王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生活作息紊乱,导致了心脏负荷过重,最终发生了猝死事件。

案例二:小李,一名金融行业的职员,工作繁忙,每天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和压力。

为了完成工作,他常常连续加班,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结果,一天在加班时,他突然昏倒在办公室里,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医生诊断显示,小李是因为长期的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了心脏功能紊乱,最终导致了猝死事件。

案例三:小张,一名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为了让自己的公司尽快成功,经常通宵加班,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在一次重要的项目上线前,他连续加班了三天三夜,最终在公司里倒地不起,送医院后宣告不治。

经过验尸报告显示,小张是因为长时间的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导致了身体机能崩溃,最终发生了猝死事件。

以上案例都是因为长期过度劳累、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猝死事件。

这些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注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要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健康。

工作固然重要,但健康更加重要。

我们应该学会适当的调整工作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的过度劳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适当的工作休息,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都是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手段。

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让过劳猝死的悲剧再次发生。

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

从华为员工劳累致死说起

从华为员工劳累致死说起
给 本刊 来 信 , 述 自 己的 切 身经 历 , 编 讲 小
加上长期 的加班 . 就算身体不 出问题 . 心 的意识都有点 问题。我们 是公 司的一部 分 .不是公司用完就扔的一次性物品。 然后越发觉得 自己还算幸 运 .公 司
特别摘 选 了部 分具有代表性 的故事 ,也 理上 也会 有一种 强 烈的被 隔离 的感觉 .
在 4月底 住 院 前 , 参 与 着一 个 封 闭 项 目 他
造 了很 多辉煌 .那 时的我 们都视身 为华
9年. 9 我选择 了离开 。 这些年来 . 也 继续关注着 华为 .非 常希 望华为 的文化
的研 发 ,经 常在 公 司加班 ,打 地 铺 过 夜 。 为 人 为 莫 大 荣 誉 。 事 情 发 生后 , 华 为新 闻发 言人 傅 军 表示 , 虽 然 加班 与胡 新 宇 死 亡 不 构 成直 接 的 因
读者 wo k ot 开心最重要 r sf :
在网上看到胡新宇事件 .感慨颇 多。
胡 新 宇 的 死 亡 , 引 发 了 大量 的 讨 论 我感觉难 以接受 .更加赞 同德 国人对 工
和 争议 , 也 将 公 司对 程 序 员人 文 关 怀 的
作的看法:工作带来收入 . 让我们拥有更 人世 间的事 竟然有如此 大的差别 :有的
但 是 不 得 不 说 .华 为 的企 业 文 化 对 中 能 渐 渐 多一 些 对 于 员 工 的 关 怀 .毕 竟
员工 的关怀确 实是不够 .这也许也是公 强调付 出.可 以把公司办成一 个适者生
但却很难 办成百 年 果 关系, 但确 实也 有相 关性 , 司高层 已 公 司英雄主义精神 的硬伤 :过于 强调 员工 存 .弱肉强食的丛林 .
身 啊 。既活 动 了 身 体 . 交 流 了感 情 .团 又

过劳死案例总结

过劳死案例总结

过劳死案例总结2012年9月4日,金山集团一员工9月4日上午,被发现在北京办公室猝死,再一次引发网友对“生命、压力、猝死”的讨论。

我们活得有多累?猝死离我们有多远?下面盘点近几年来,上班族群体中因过劳,而引发的“过劳死”事件。

2006年5月28日,深圳华为公司研发人员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被诊断死亡,年仅25岁。

据媒体报道,病发前,胡新宇已经连续加班两周。

“30多天里,他只回家了4次。

”张宝可(胡女友)回忆说,“除此之外,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睡在实验室的床垫上,早上9点又开始工作。

”2012年7月18日一则“淘宝女店主睡梦中猝死”的消息,在微博上引发关注。

逝者是一名年仅24岁的淘宝杭州卖家,是一名美丽的女孩,今年10月她即将举行婚礼。

女孩具体死因尚未知晓,但记者从其朋友处得知,她最近一边忙着经营网店,一边忙着结婚装修房子,同时又在减肥。

淘宝网18日对此事进行网上哀悼,并表态“事业再重要,也不要透支生命”。

2012年7月31日,浙江电台音乐调频动听968主持人郭梦秋于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经急送新华医院抢救无效辞世,年仅25岁。

一时间,网友震动,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花季少女猝死?一场关于“生命、压力、猝死”的讨论在网络上展开。

2011年5月16日,新浪微博@艾薇微发布消息称:聚龙影视传媒副总经理、美女模特艾薇微,因长期工作劳累,积劳成疾,突发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于2011年5月14日凌晨在福建一家医院与世长辞,时年22岁。

薇微生前微博多次称“累”、“不舒服”。

医生称,白血病可能跟辐射、过度疲劳有关。

2012年8月27日,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被发现死于济南一家酒店内。

警方称陶伟是猝死,陈晓虎推断陶伟可能是过劳死,因为陶伟的解说工作需要经常熬夜,造成心脏压力较大,加之饮酒后很容易造成冠脉破裂或闭塞,从而造成心脏停搏,一般1小时内,就可能导致死亡。

23岁的女白领方言2011年12月16日因急性胃溃疡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去世。

过劳死后——华为管理制度的蜕变

过劳死后——华为管理制度的蜕变

过劳死后——华为管理制度的蜕变第一篇:过劳死后——华为管理制度的蜕变过劳死后:华为管理制度的蜕变目前,华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

新员工入职后,首先要在华为大学进行一个星期的入职培训。

为强化华为文化,新员工到华为6点半起来跑操,迟到要扣分,而且还要扣同宿舍员工的分。

新员工看电影也是有讲究的,华为指定的包括《被告山杠爷》这种激发人们对威权治理进行反思的电影。

胡新宇事件后,华为加大了对加班加点的约束,员工需要加班,必须得到批准。

而且员工如果晚上进入公司加班,必须登记。

规定不准在公司过夜规定不准在公司过夜任正非:华为是一群从青纱帐里出来的土八路,还习惯于埋个地雷、端个炮楼的工作方法。

2006年5月28日晚,25岁的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被诊断死亡。

胡新宇2005年硕士毕业后进入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在4月底住进医院以前,他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

多天的抢救没能挽回这位劳累的工程师年轻的生命。

由于早期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加上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大,华为创业时期,员工经常需要加班加点。

新员工报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公司的小卖部去买垫子。

1997年之前,这一行为在华为十分盛行。

胡新宇事件发生后,一时间,对于这种一直激励着华为人的“床垫文化”,外界颇多责难。

但华为新闻负责人对《商务周刊》表示,早在2000年之后,华为员工就基本抛弃了垫子的加班功能,“垫子的功能已经变成午休了”。

由于深圳四季都比较热,按照华为中午12点吃饭14点上班的规定,华为员工基本是利用垫子来进行午休。

因此,华为最安静的时候除了晚上就是中午。

胡新宇事件后,华为加大了对加班加点的约束,员工需要加班,必须得到批准。

而且员工如果晚上进入公司加班,必须登记。

实际上,现在的华为文化已经很难简单被一种文化所囊括。

在华为自己看来,华为的核心是艰苦奋斗,而比如床垫文化、狼文化等词语都是外界强加的概念。

《华为基本法》出笼外界关于华为文化的最著名论断是狼文化。

一个华为员工之死的反思

一个华为员工之死的反思

一个华为员工之死的反思作者:易水寒来源:《新财经》2007年第09期编者按华为员工张锐的死或许仅仅是个个案,但却折射出了许多现实问题。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这个话题,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

20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施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在新法中均有明确规定。

可以预见,新劳动法在理顺劳资双方关系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仅仅靠一部法律,或许很难协调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劳动者的生存空间需要制度上的保障,更需要劳动和生存环境上的真正和谐,消除劳动者们心灵深处的顾虑和不安。

在这方面,我们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锐的死,将华为再一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善良的网友,好事的媒体,将所有的炮火对准了华为,“床垫文化”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加班沦为“资本主义”的罪恶代名词;张锐摇身一变,扮演了现代“包身工”;华为则成了“血汗工厂”的代名词。

但是,仔细想想,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谁害死了张锐无疑,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并且,竞争还将越来越严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垄断的破除,几乎所有行业都将面临残酷的淘汰赛。

特别是国际大企业不断进入中国,中国企业的企业管理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就显得越发惨烈。

同时,中国真正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才不到十年时间。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社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存压力骤增,有些人的适应能力一时无法快速调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社会并没有给那些调整不及时、不彻底的人留下什么机会。

因为市场根本没有给那些调整不及时、不彻底的企业留下什么机会。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不能全身心投入竞争,不能快速地获得自己的市场地位,不能迅速打造企业的竞争力,那么,这家企业的命运就是被市场无情淘汰。

从职业的角度讲,张锐作为企业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合同交易。

张锐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在入职后,应视为与企业签订了一份合约,用自己的工作、知识和智慧为企业创造价值,并获取企业给付的薪酬。

【推荐】华为公司员工过劳死与超时加班的合法性-精选word文档 (2页)

【推荐】华为公司员工过劳死与超时加班的合法性-精选word文档 (2页)

【推荐】华为公司员工过劳死与超时加班的合法性-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华为公司员工过劳死与超时加班的合法性华为旗下海思公司证实,海思无线芯片开发部部长王劲于7月26日突发昏迷,不幸离世,享年42岁。

据华为公司发布的公告称,王劲于1996年加盟华为,在无线产品奋斗多年,带领海思Balong及Kirin团队从低谷走向成功。

这已经不是华为公司第一次出现类似员工疲劳死亡的意外事件,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 201X年25岁的华为白领胡新宇加班近一个月后猝死。

这几年,华为出现的多起年轻员工意外死亡事件,大多被指责为与华为公司的“床垫文化”有关。

即华为创业之初,每个开发人员都有一张床垫,放在办公桌下面,员工经常几天几夜不出办公室,累了就躺在床垫上休息,醒了爬起来再埋头苦干。

如今,华为不少员工都延续了“床垫文化”的传统。

如此大的工作强度之下,员工疲劳乃至死亡就不算稀奇古怪了。

那么,员工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与工作量导致疲劳死亡的,能否认定为工伤呢?华为公司要求劳动者超强度、超时间加班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关于加班的规定呢?对此问题,笔者将一一进行解答。

一、华为员工疲劳致死能否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职工能够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该《条例》第15条规定了几种可以视同工伤的情形,包括: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从华为员工自杀事件谈起

从华为员工自杀事件谈起

从华为员工自杀事件谈起作者:章晓明杨东来源:《软件工程师》2008年第10期2007年7月18日下午,年仅26岁的华为员工张锐在深圳梅林某小区的楼道内自缢身亡。

进入华为只有60多天的他,生前曾多次向亲人表示工作压力太大。

2007年8月11日,在长春市国联小区,华为长春办事处员工赵炳与人在电话里争吵20分钟后,纵身从7楼跳下身亡。

2007年12月5日上午,在深圳华为工作的乔向英起床后进入洗手间梳洗时突然倒下猝死。

2008年2月26日,位于天府软件园的成都华为研发中心的员工李栋兵从8楼纵身跳下,当场死亡。

2008年3月6日,华为深圳坂田基地员工张立国在研发基地餐厅跳楼身亡。

近几年来,华为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华为老总任正非也曾在内部承认,“员工中患忧郁症、焦虑症的不断增多,令人十分担心……”华为是我国IT行业的翘楚,我们不排除华为因为“树大招风”而在员工自杀事件上成了众矢之的。

我们反对恶意炒作华为员工自杀事件,但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应该深入地思考:是什么造成华为在员工心理问题上陷于被动局面,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对于同样处于巨大经济环境变化中的其他企业来说,又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工作压力是罪魁祸首?是什么造成华为员工的心理健康出现令人担忧的问题使企业陷于被动局面呢?是否是华为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我们的回答是: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华为的员工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这表现在多个方面:在企业文化方面,华为的“地铺文化”、“狼文化”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汇;在工作量方面,华为的员工经常加班……但是,这是不是就能说明工作压力过大是华为员工自杀的罪魁祸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压力过大是导致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为什么同样大的压力情况下,只有少数人会选择自杀,而大多数人没有选择自杀呢?第二,工作压力过大是不是足以导致个人的自杀?实际上,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于大多数真正由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自杀的情况,必然需要伴随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个是个体的人格特征有问题,或心理素质状况比较差,这点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同样的压力有的人选择自杀,有的人不选择自杀的问题;另外一个条件是,多种负性生活事件和工作压力一起在某个时间点都集中到了自杀者的身上,换句话说,自杀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工作,还包括了其他的一些负性生活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员工“过劳死”案例介绍
—胡新宇的悲剧
2006年5月28日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5岁的胡新宇因
病毒性脑炎被诊断死亡。

多天的抢救仍无法挽回胡新宇的年轻生命,他的全身多个器官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不断衰竭,直至最后一刻。


业于四川大学1997级无线电系二班的胡新宇,2002年考上成都电
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硕士,2005年毕业以后直接到深圳华为公司从
事研发工作。

在4月底住进医院以前,他从事一个封闭研发的工作,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

“公司十分痛心。

”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表示,虽然过度劳累与
胡新宇死亡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确实也有相关性,公司高层
已经高度重视对此事的处理,公司也重申了加班政策,晚上十点以
后加班要经过批准,不准在公司打地铺过夜。

胡新宇之殇
“如果不是长期过度劳累,小胡不会变成这样。

”胡新宇的一个
同学表示,长期超过身体负荷的工作削弱了他的免疫系统,让他的
生命变得危险和脆弱。

胡新宇在华为日常的作息习惯是:晚上坐上
公司近22点的班车,从坂田基地颠簸到关内的家中,到家时间已超
过23点钟,然后早上7点起床去赶公司的班车上班。

今年4月初开始,胡新宇所在的接入网产品线(原为固网产品线)
接入网硬件集成开发部进行一个封闭研发的项目,项目内容被严格
保密。

这个项目开始后,胡新宇开始经常在公司过夜,甚至长时间
在实验室的地上依靠一个睡垫打地铺,加班时间最长到次日凌晨2
点左右。

早上依旧早起,8点钟吃早饭,9点钟打卡上班。

在身体不
适之前,胡新宇已经连续加班两个多星期。

“他身体非常好”
一个胡新宇的同学回忆说:“2001年我们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约定2006年如果还在一个城市,就一起看世界杯。

他非常喜欢
踢球,球技很好,身体也很好,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常常连续踢五
六个小时的足球,晚上还要玩通宵。

这样的身体,在华为工作了短
短的一年时间就垮掉,真的让人很难过。

”“想起他年轻的女朋友
没有人疼爱,年迈的父母没有人去孝奉,再想起他曾经奔跑、微笑
的样子,心里好像堵着一块石头。

我现在只是想,小胡,你要走好,在天国的某个角落,你要好好地休息,不要再操劳,也不要加班……”胡新宇的同学们在悼念他的网页上写下这样的话。

噩耗传
出后,胡新宇的同学和同事,自发地在网上聚集,对其进行哀悼,
并发起了捐款。

胡新宇的家人出于种种原因,至今保持沉默。

同事有不同看法
胡新宇的死亡,在华为员工中间引发了较大规模的争论。

经过记
者的采访和调查,对于胡新宇的死,华为内部员工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胡新宇没有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没有量力而行,
造成这个结果有他个人的原因。

有人提出疑问:“公司是家吗?为
了公司这样不要命地加班,图什么呀?”“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做
的一切,只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像他这种以健康换来的所谓华为
考评A有什么意义?”
有人表示,无法理解,一个25岁的正常人,竟然经常性在办公室
加班到半夜2点,而周围竟然没有人劝解。

也有部分员工认为华为对胡新宇的死负有责任,并质疑华为不合
理的加班制度,甚至绩效考评和企业文化。

一些华为的员工通过邮
件等各种形式向记者反映了华为内部的相关情况,其中抱怨居多。

一位华为研发部的员工表示,华为把员工的加班算作绩效考核的
一部分,整个公司的文化就是鼓励加班。

据介绍,华为一直有业界
闻名的加班制度,尽管没有成文的硬性规定,但是流传着一些口头
的加班制度,比如是否继续加班一个小时,是否晚上九点钟才走,
这些都是考核华为新技术员工的一项隐性规定。

一位离开了华为的技术员工称:“加班很正常,新到的技术研发
人员好像大部分都要加班。


每人的办公桌下都有一个床垫
事实上,“床垫文化”伴随着华为从1988年成立一直到现在。


为员工每人的办公桌下都有一个床垫用于休息。

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盈月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爬起来再干。

深圳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许明达有一篇著名的总结华为为何
成功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华为的总裁任正非有一个越出常规的思
维,认为企业需要狼的精神,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
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人力资源有没有替代品
一个正常的人力资源的消失,给我们职场中人很多刺激:究竟是
不是过劳死导致了胡新宇的死亡?为什么企业如此无视人力资源?
过劳死或许是一个倡导“狼性文化”的企业必然导致的结果,因
为他们的用人理念就是:必须把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现阶
段很多公司都有这种狼性,除了它合理的一面,更多的是对人性的
不尊重。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不可再生性资源
同样也有替代品。

例如,铜和锡过去主要是制造各种生活用的器皿的,当铜和锡的价格上升时,制器皿材料就被大量塑料制品替代;
同样,铜和其他制造电线的金属价格上升,也刺激了人们开发出替
代铜的光导纤维。

可惜,中国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人力资源的价格非
但没有上升,可能还越来越便宜了,不是说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吗?
如此说来,人力资源的替代品还是人力资源,所以才有加班加点
评A、不然就遭淘汰这样一些属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产生。


度的、合理的竞争机制,将激励人的潜能,然而,过度的、残酷的
竞争体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本性的剥削和掠夺。

说到底,之所以
会发生胡新宇的“典型悲剧”,与一些“狼性企业”为了节约人力
资源的成本、追求更大规模的利润是分不开的。

现在西方国家人口增长已经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力资源变
为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必要条件了,科研经费中用于“物”的部分
越来越少,而用于“人”的部分越来越多。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
的物理性、生物性和社会性,没有了这些,何谈以人为本?人力资
源的替代品将永远都是人力资源,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每个员工的
可持续性发展,关注生活与工作的和谐平衡,创造一个人文的公平
竞争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