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点复习课件13

合集下载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理教材 析考点 悟规律) 第2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理教材 析考点 悟规律) 第2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 是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C.贮存溶液 D.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1 - + - -
[解析] A选项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故A选项错 误。B选项中,虽然58.5g NaCl恰好是1mol,但用的是 1L水,而不是最后形成1 L NaCl溶液,故B选项错误。 C选项中,不论是非电解质还是电解质,体积相同、物 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必相 同,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CaCl2是强电解质,溶 于水电离成Ca2+和Cl-,在1 L 0.5mol· -1CaCl2中, L 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5mol· -1和1mol· - L L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容量瓶用蒸馏 水洗涤后未干燥,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80mol· L
1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还未等

溶液冷却就定容了,则所得溶液浓度___0.80mol· 1。 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 1.84g· -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 cm 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20mL、 50mL的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

(4)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1.84g· 3×V×98%= cm 0.40mol· -1×0.5L×98g· -1,V≈10.9mL,应选用 L mol 15mL的量筒。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3讲铁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3讲铁及其化合物

(3)化学性质 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Fe与Cl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2Fe+3Cl2=====2FeCl3 ; Fe+S==△==FeS 。
②Fe与水蒸气的反应: 高温
3Fe+4H2O(g)=====Fe3O4+4H2 。
完成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体会Fe2+与Fe3+转化条件。 (H1)2将S+H22SF气e3+体=通==入S↓F+eC2lF3溶e2+液+中2产H+生淡。黄色沉淀: (22I)-将+Fe2CFel33溶+=液==滴I2入+K2FI-e淀2+粉。溶液,溶液变蓝: (23F)Fee3+C+l3可Fe溶==解=3铁F片e2+:。 (54F)Fee2+SO+4可Mn使O酸-4+性8HK+M=n=O=45溶Fe液3+褪+色M:n2++4H2O。 (35F)将e2+Fe+CNl2溶O-3+液4滴H入+=到=H=3NFOe33+溶+液N中O,↑+有2无H2色O气。体放出:
(2)可水解 Fe(OH)2是弱碱,含Fe2+的盐(如硫酸亚铁)溶液呈酸性。配制硫酸亚铁溶 液时常加少量 硫酸 抑制Fe2+的水解,加少量 铁屑 防止Fe2+被氧化。 2.铁盐的性质及应用 (1)氧化性:含有Fe3+的溶液呈棕黄色,Fe3+处于铁的高价态,遇Fe、 Cu、HI、H2S等均表现为 氧化性 。 ①Fe3+与 S2-、I-、HS-、SO23- 等具有较强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②Fe3 + 可 腐 蚀 印 刷 电 路 板 上 的 铜 箔 , 反 应 的 离2F子e3+方+程Cu式===为 _C_u_2_+_+__2_F__e2_+___
例2.纯铁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容易生锈? 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中的铁通常含有杂质碳,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原 电池反应(电化学腐蚀),生成氧化铁的水合物。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课件: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整合 38张ppt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名师讲解课件: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整合 38张ppt

+Y 【解析】 分析“ H+ Cl2→ W――→紫色溶液”, 可知“ H + Cl2→ W”为化合反应, 并且考虑到三价铁离子遇苯酚溶液显 紫色。联想到常见的反应: 2FeCl2+ Cl2===2FeCl3,可知 H 为 FeCl2,W 为 FeCl3,Y 为苯酚。由 G+ W(FeCl3)→B(淡黄色固 体 )+ X+ H(FeCl2)知, G 为还原剂, 固体 B 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可联想到 H2S 与 FeCl3 的反应,从而断定 G 为 H2S,B 为 S,X △ +盐酸 为 HCl。“B+ F――→E ――→ H(FeCl2)+ G(H2S)”中的 F 为 Fe, E 为 FeS。 “ A+ X(HCl)→B+ C(气体 )+D” 中的 A 为 Na2S2O3, C 为 SO2, D 为 NaCl。
(对应学生用书 P74)
一、主干知识网络
非金属
非金属
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碳、硅及其化合物
2.氯及其化合物
3.硫及其化合物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其重要化合物
无机框图题的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 无机框图推断题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 于一体,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条件隐蔽性强、思维容量大、试 题区分度高等特点,是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该题型能较 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转换、迁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等。从历年高考考生 答卷情况来看,无机框图推断题仍为考生的“软肋”。
从物质 A 的水溶液出发, 有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参加反 应或反应生成的 H2O 没有表示出来)。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E________, X________, Y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PPT课件

高中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PPT课件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1 B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中档 题。因为不知道NO和CO具体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求出 其分子数,A错;1.7 g H2O2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每一 个H2O2含有18个电子,所以总的电子数是0.9NA,B项正 确;1 mol Na2O2含有2 mol Na+和1 mol O,所以离子总 数应为3 NA,C项错误;在标准状况下,戊烷不是气态, 所以2.24 L并不是0.1 mol,D项错误。
2.计算摩尔质量的技巧 (1)利用质量和物质的量:M=mn 。 (2)利用相对密度:MM12=ρρ12=D,M1=M2·D。 (3)标准状况下:M=22.4ρ。 (4)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第1讲 │ 要点探究
①对于任何状态的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 M =混合混物合的物总的物总质质的量量gmol ②均相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平均 摩尔质量,可由下式求得: M r=M 甲×甲的物质的量分数+M 乙×乙的物质的量分数 +…… ③对于混合气体还可用下式: M r=M 甲×甲的体积分数+M 乙×乙的体积分数+…… 注意以下两点: ①应用“(1)(2)(3)”可进行气体质量、摩尔质量、标准状况 密度、相对密度、气体体积、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 ②应用“(4)”可进行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体积分数的计算和 气体成分分析。
常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
1.了解物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单位——摩尔(mol)、 知识、物质结构等结合起来考查,考查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 形式为选择题,难度中等。
常数的含义。
2.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
2.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 推论。该考点主要是在题干信息的理解

【快乐考生】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理教材 析考点 悟规律) 第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新人教版

【快乐考生】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理教材 析考点 悟规律) 第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新人教版
[答案] B

析考点· 重Biblioteka 化对应学生用书P2 抓重点 提能力
考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NA)应用的注意事项
1.注意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聚集状态 如在标准状况下H2O固液混合,SO3为固态,碳原子数大 于4的烃类为液态或固态等。 2.注意给出气体体积是否在标准状况下 如11.2 L H2的分子数未必是0.5NA。

的水解,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5.注意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 如Na2O2与H2O的反应,Cl2与碱溶液的反应,Cu 或Fe分别与S、Cl2反应,CuSO4、AgNO3、NaCl等溶 液的电解。 6.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 催化剂 如N2+3H2 2NH3,1 mol N2与3 mol H2反 高温、高压 应,实际生产中得不到2 mol NH3,因反应是可逆反 应。
7.注意分散系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的变化 如FeCl3溶液转化为Fe(OH)3胶体,因为胶体微粒 是分子的集合体,所以胶粒的数目小于原溶液中Fe3+ 的数目。
【例1】
(2012· 江苏高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 目为0.1 N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 目为0.5 NA D.常温常压下,2.24 的碳原子数目为0.1 NA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
+ -
(1)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2.3 g Na中含________mol e ,在跟足量水反应 中失去________mol e 。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注意事项
不同化学键的键能可能不 同,需准确查找。
标准摩尔生成焓法
原理
利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来计 算反应热。
步骤
查找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 成焓,根据盖斯定律进行 计算。
注意事项
确保所查找数据的准确性 和一致性,注意单位换算 。
03
典型例题解析与思路拓展
单一反应热计算问题
直接计算法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数据 ,直接计算反应热。
改进措施
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 施和建议,如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等。
05
知识体系梳理与易错点提示
重要概念、公式回顾总结
01 02
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即如果 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 时的反应热相同。
反应热。
盖斯定律与Hess定律结合应用
03
利用盖斯定律和Hess定律,通过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计算复
杂体系的反应热。
涉及盖斯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利用盖斯定律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以及通过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推导其他相关热化 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结合盖斯定律和热力学数据表,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盖斯定律是指在一个化学方程式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 总能量之差,等于反应过程中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
盖斯定律意义
它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与 物质转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化 学反应热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盖斯定律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 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 持不变。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课件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章 第1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硅课件
必考部分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导 航 高 考
自 我 诊 断
考 点 突 破
随 堂 演 练
课 时 作 业
考纲解

读 1.了解碳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
物、碳酸盐的性质。
2.了解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初步了解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3.了解Si和SiO2的主要性质,了解CO2和 SiO2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4.了解硅酸及常见硅酸盐的性质。

自主检


1.下列物品或设备:①水泥路桥;②门窗 查 玻璃;③水晶镜片;④石英钟表;⑤玛瑙手 镯;⑥硅太阳能电池;⑦光导纤维;⑧计算 机芯片。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是 ( ) A.⑥⑧ B.①②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⑦ D.全部


[答案]C [解析]③、④、⑤、⑦物品或设备的所用材 料为SiO2,生产水泥的原料黏土中含有SiO2, 生产玻璃用到的主要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 SiO2,⑥和⑧所用材料为硅,故C项正确。



2.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 ) ①硅与NaOH溶液 ②硅与盐酸 ③硅与氢 氟酸 ④二氧化硅与碳酸钠 ⑤二氧化硅与 NaOH溶液 ⑥二氧化硅与浓硝酸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物质 化学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硅酸和硅酸盐 1.硅酸 (1)溶解性:溶解度很小。 (2)化学性质——弱酸性:酸性比________还 弱:Na2SiO3+CO2+H2O===Na2CO3+ H2SiO3↓。 (3)制备:可用硅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用途:硅胶可用作________的载体和袋装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章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 [答案]C
• • • •
2.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答案]C
• 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H2O得到 1 mol电子的是( ) • A.Cl2+H2O===HCl+HClO • B.2Na2O2+2H2O===4NaOH+O2↑ • C.2Na+2H2O===2NaOH+H2↑ • D.3NO2+H2O===2HNO3+NO • [答案]C • [解析]在A、B、D项中H2O既不作氧化剂 又不作还原剂;C项中H2O为氧化剂,1 mol H2O得1 mol e-。
• 4.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 5.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
• 考向 • 1.本讲高考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分析
规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 原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题型有选择 和填空两种,以填空为主。 • 2.本讲内容与能量变化、电化学有较强的 关联性,与他们 • 一起考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氧化还原方 程式书写的命题趋势也较强。
5.(1)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 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 点燃 发生爆炸时, 反应如下: 2KNO3+3C+S=====K2S+N2↑+ 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 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 (2)在反应 SiO2+2C+2Cl2=====SiCl4+2CO 中,氧化 剂是 ________,当 12 g C 参与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是 ________。
Fe2+
SO2、SO、 H2O2 H2SO3
还原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考纲展示] 1.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 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组成
(3)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及相互关系 ①质子数(Z)=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1.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 )
2.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规律对任
何微粒都成立。
(× )
3.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 )
4.186 O2与188 O2互为同位素。
(× )
5.K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 )
1.掌握原子中各粒子数目之间的4个关系: (1)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4)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2.区别3个概念的研究对象: (1)同位素→原子。 (2)同素异形体→单质。 (3)同分异构体→化合物。
考点一 原子的构成及几个概念的比较 1.构成原子的粒子
2.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及相互关系
(1)原子或分子: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比较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解析】
238 94
Pu和
240 94
Pu的质量数之差为2,A错误;
238 94
Pu和
240 94
Pu的质子数均为94,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属 94
Pu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50,C错误;
238 94
Pu和
240 94
Pu互
为同位素,D错误。
【答案】 B
1.已知:①为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国际纯粹与应用化
学联合会将112号元素的符号定为“Cn”,汉语名为“金哥”;②合
理利用核能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235 92
U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
料;③锂被誉为“高能金属”,制取锂的原料是β­锂辉矿(主要成分
是LiAlSi2O6和少量钙、镁杂质)。下列有关对上述表述所涉及元素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11727Cn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5 B.29325 U和29328 U是同位素,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40Ca2+与18O2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Si2O46-中质子总数为80
3.牢记表示电子层的4个字母: 第1层-K,第2层-L,第3层-M,第4层-N。 4.熟记10种10e-粒子和18e-粒子: 10e-粒子:HF、H2O、NH3、CH4、Na+、Mg2+、Al3+、 NH+ 4 、H3O+、OH-、O2-。 18e-粒子:HCl、H2S、SiH4、C2H6、CH3OH、H2O2、S2-、Cl -、K+、Ca2+。
同分异构 体
对象
原子
单质
无机、有 有机化合物
机化合物
①质子数相 同 特点 ②中子数不 同 ③原子之间
①符合同一通
式 ①属同一元
②结构相似 素
③组成相差一 ②单质之间
个或若干个
① 分子式相 同
② 结构式不 同
CH2原子团
H、D和T; 实例
O3和O2;金 甲烷、乙烷
35Cl和37Cl 刚石和石墨
正戊烷、异 戊烷、新戊 烷
据2012年2月6日中新网报道,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 了7 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该月球探测器使用钚元素的同位素电 池来提供稳定、持久的能源。下列关于29348Pu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9348Pu和24904Pu的质子数之差为2 B.29348Pu和24904Pu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29348Pu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44 D.29348Pu和24904Pu互为同素异形体
【特别提醒】 (1)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原子 不易出错,对于阴、阳离子容易出错。应清楚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少 于质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多于质子数。
(2)元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关 键是描述的对象。如:
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和H2O。 ②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两微粒不一定互为同位素,如 14N2和13C16O。 ③2H2和3H2既不是同位素,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
质子和一定数目 中子
的一种原子。可用符号
A Z
X

示。
3.同位素
(1)概念: 质子数 相同而 中子数 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原子 互
称为同位素。
(2)特征
①具有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解析:这类题型通常比较基础。
277 112
Cn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和核外
电子数分别为165、112,两者之差为53,A错误;核反应是物理变
化,B错误;40Ca2+和18O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不变。
三、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
电子层数
由内向外
数字表示法 1 2 3 4 5 6 7
字母表示法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电子能量
――由―低―到――高→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 能量最低 的电子层里。 (2)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个。 ①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②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
2.相互关系 (1)电性关系:质子数=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 中) (2)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3)阳离子中:阳离子质子数(Z)=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的电荷数 (4)阴离子中:阴离子质子数(Z)=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 的电荷数 (5)质量数近似等于该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