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全套)

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浓度 1、表达式:(单位) 举例:欲配制1.00L 1.00mol/L的NaCl溶液, 可将1mol NaCl溶于1.00L水中(× ) 2、注意事项: (1)取出溶液: (2)稀释溶液:
C(浓)V(浓)=C(稀)V(稀)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 (1)托盘天平:①精确度 (0.1g) ②左物右码 (2)容量瓶:一条刻度线,两个数据(容积与 温度) 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②不能将固体或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 释(烧杯); ③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直接转移到容量瓶 中(冷却至室温); ④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思考与交流: 如果要分离提纯此分散系,怎么办? A、过滤 B、渗析(分离提纯胶体) 分散系 能否透过滤 纸 溶液 能 能 胶体 能 不能 浊液 不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 透膜
第二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离子共存 1、离子不共存: (1)生成沉淀; (2)生成气体; (3)生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 (4)氧化还原反应; (5)络合反应; (6)完全双水解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相关计算 1、基本方法及步骤:化合价升降法
(1)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标出 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值;
(3)求总数:求出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 总价数相等(得失电子守恒);
(4)配系数:有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系数 (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
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 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 质(甲)能使上述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 酸性、氧化性 、 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量是 0.6 mol。 (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 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 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NO2生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

( BC )
A.酒精—剧毒品 C.汽油—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 D.烧碱—剧毒品
练习:
D
1、实验安全:“六防”措施
(1)防爆炸 (2)防暴沸 (3)防失火 (4)防倒吸 (5)防堵塞 (6)防污染 防中毒
2、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1)酸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NaHCO3,再用 水冲洗后,用抹布擦干。若酸少量,用湿抹布 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2)酸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3%-5%的NaHCO3溶液。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点击播放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 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 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 手心)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 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 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 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 应用玻璃棒引流。
(9)误食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立即喝牛奶、 豆浆或鸡蛋清解毒。
二、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及其用途
(一) 可加热仪器
常见的可加热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烧杯、 锥形瓶、烧瓶等。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 应容器,在常温或加 热时使用。加热时液 体量不应超过容积的 1/3.可直接加热。
蒸发皿
用于溶液的浓 缩和蒸发提纯结 晶,可直接加热。 盛液体量不应超 过容积的2/3.取放
(3)碱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 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若碱少量,用 湿抹布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4)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适量的硼酸溶液。 (5)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或用沙子覆盖。
A.酒精—剧毒品 C.汽油—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 D.烧碱—剧毒品
练习:
D
1、实验安全:“六防”措施
(1)防爆炸 (2)防暴沸 (3)防失火 (4)防倒吸 (5)防堵塞 (6)防污染 防中毒
2、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1)酸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NaHCO3,再用 水冲洗后,用抹布擦干。若酸少量,用湿抹布 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2)酸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3%-5%的NaHCO3溶液。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点击播放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 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 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 手心)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 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 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 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 应用玻璃棒引流。
(9)误食铜盐、汞盐等重金属盐:立即喝牛奶、 豆浆或鸡蛋清解毒。
二、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及其用途
(一) 可加热仪器
常见的可加热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烧杯、 锥形瓶、烧瓶等。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 应容器,在常温或加 热时使用。加热时液 体量不应超过容积的 1/3.可直接加热。
蒸发皿
用于溶液的浓 缩和蒸发提纯结 晶,可直接加热。 盛液体量不应超 过容积的2/3.取放
(3)碱液流到桌面上:立即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 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若碱少量,用 湿抹布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4)碱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 上适量的硼酸溶液。 (5)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或用沙子覆盖。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专题复习多重平衡体系课件

(3)不同压强下,按照 n(CO2):n(H2)=1:3 投料,实验测定 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 的平衡产
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CO2 的平衡转化率=
n CO2 初始 n CO2 n CO2 初始
平衡 100%
CH3OH
的平衡产率=
n CH3OH 平衡 n CO2 初始
【例题2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 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H1== -99 kj·mol-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H2==-58kJ·mol-1
【例题3】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
(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
如下:① C3H6(g)+NH3(g)+ O2(g)=C3H3N(g)+3H2O(g) △H=-515kJ/mol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V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CO2 和 3 mol 的 H2,
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g)为 a mol,CO为 b mol。反应③的
平衡常数为
(用a、b、V表示)。
step2:竞争型多重平衡 A
B 生成目标产物的为主反应 C 其余反应为副反应
三、竞争型多重平衡的分析与计算
A.低温、高压
《化学一轮复习》PPT课件

不稳定性酸:如HNO3 HI H2S H2SO3 H2CO3
一元碱:如NH3·H2O NaOH 可电离出OH-分
多元碱:如Ca(OH) 2 可溶性碱:如NH3·H2O NaOH RbOH Ba(OH)2 (4)碱 溶解性
难溶性碱:如Mg(OH)2 Fe(OH)3 强碱:如CsOH KOH
是否完全电离 弱碱:如NH3·H2O
常见的液相混合物:盐酸、浓硫酸、水玻璃、福尔马林、
溶液、胶体、浊液、油(矿物油:石油,动物油,植物油) 、氨 水、氯水、王水、双氧水,天然水、硬水、软水、煤焦油
常见的固相混合物:水泥、玻璃、煤、铁触媒,漂白粉、
肥皂、碱石灰、钢铁(主含Fe、C) 、脂肪、合金[硬铝]、黑火 药(KNO3、C、S)、铝热剂、石蜡、沥青、高分子化合物、普 钙(Ca(H2PO4)2、CaSO4)、黄铜、青铜、白铜
(3)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 Cl2、He、Ne、Ar、Kr、Xe、Rn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4)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②化合态:只存在化合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例.下列关于盐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②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
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A.只有② B.只有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2. 按化学键分类
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化合物
2、稀有气体(分子晶体) 金属单质(应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属金属晶体)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

复习内容回顾:重 点知识点梳理
复习方法总结:有 效复习策略分享
复习成果展示:典 型题目解析与答案
展望未来:二轮复 习计划与目标
明确高考目标:了 解高考化学考试要 求,确定个人学习 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根 据个人情况,制定 详细的学习计划和 时间表
强化薄弱环节:针 对自己的薄弱环节 ,加强练习和巩固
评估标准与方式:介绍评估学生答题情况的标准和方式,包括分值分配、答题时 间、答题规范等方面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针对不同知识点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技巧 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答疑服务 定期进行学习进度和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单元测试目的: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测试内容:涉及本单元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评估方法:根据测试成绩和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薄弱环节
后续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辅导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试题来源与特点:分析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总结出题规律和特点
解题技巧与方法:针对不同题型,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浓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增 大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多,有 效碰撞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加快。
光照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有 些化学反应在光 照条件下进行, 光子可以提供能 量或激发某些分 子从而使其更容
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选择和 使用:选择合适 的催化剂可以加 快反应速率并提 高产率;使用催 化剂时要注意其 用量和温度等条
和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 剂:介绍氧化 剂和还原剂的 概念、性质和
常见实例
电子转移的表 示方法:解释 氧化还原反应 中电子转移的 表示方法和计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件

+ -
CoCl42 (蓝色);
-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CoCl42-)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Co2+)· c(Cl-) C.将盛有 CoCl2 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 管内溶液为粉红色 D.增大 Cl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 、Cl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
变化表示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化学平衡的本质
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研究的对象必须是________。
(2)动:化学平衡是________平衡,即当
解析:A、B、C的浓度相等及分子数之
比为1∶3∶2是特殊值,不是达到平衡的 标志,故选项B、D错;反应的任何过程 中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 时生成3n mol B”,C错。 答案:A
3.将 CoCl2 溶于盐酸中可以形成 CoCl42 ,在溶液中
-
存在化学平衡:Co2 (粉红色)+4Cl
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浓度 固体、纯液体
1.(2010·广州模拟)汽车尾气净化的反
应:2NO(g)+2CO(g)N2(g)+ 2CO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 中不再含有NO和CO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 温度 C.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究 高效催化剂
解析:设X转化了x,则
X(g)+2Y(g)2Z(g) 起始 1 2 0 转化 x 2x 2x 平衡 1~x 2-2x 2x 故有2x∶(3-3x)=1∶6,解得x=0.2, 即X和Y的转化率为20%,查图像得出对 应温度为100℃。 答案:D
CoCl42 (蓝色);
-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CoCl42-)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Co2+)· c(Cl-) C.将盛有 CoCl2 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 管内溶液为粉红色 D.增大 Cl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 、Cl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
变化表示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化学平衡的本质
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逆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研究的对象必须是________。
(2)动:化学平衡是________平衡,即当
解析:A、B、C的浓度相等及分子数之
比为1∶3∶2是特殊值,不是达到平衡的 标志,故选项B、D错;反应的任何过程 中都存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 时生成3n mol B”,C错。 答案:A
3.将 CoCl2 溶于盐酸中可以形成 CoCl42 ,在溶液中
-
存在化学平衡:Co2 (粉红色)+4Cl
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浓度 固体、纯液体
1.(2010·广州模拟)汽车尾气净化的反
应:2NO(g)+2CO(g)N2(g)+ 2CO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 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 中不再含有NO和CO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 温度 C.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究 高效催化剂
解析:设X转化了x,则
X(g)+2Y(g)2Z(g) 起始 1 2 0 转化 x 2x 2x 平衡 1~x 2-2x 2x 故有2x∶(3-3x)=1∶6,解得x=0.2, 即X和Y的转化率为20%,查图像得出对 应温度为100℃。 答案:D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ppt课件

• A.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提高纯度
• B.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C.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里的固体加洗涤剂,使洗涤剂浸没固体,并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固体,使其与洗涤剂充分接触,待洗涤剂流下
• D.洗净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形成沉淀的该溶液中 的离子
溶解度不同
•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加热、升 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
B 除去碘中的NaCl
华
华
解析:A项,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蒸馏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沸点 不同的液体混合物。A项,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 分离,错误;
C 分离KNO3和NaCl 重结晶 KNO3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 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 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洗 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 气 防止倒吸。故该装置既能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 装 又能防止倒吸。 置
装置图
基点小练
•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 (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 (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 • (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 • 解析 蒸发结晶时,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可停止加热。 • (5)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 •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出水溶液中的溶质。 • (6)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再将下层液体缓缓放入下面的烧杯中( √ ) • (7)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 × ) • 解析 制取无水乙醇可在加CaO反应后蒸馏。
• B.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C.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里的固体加洗涤剂,使洗涤剂浸没固体,并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固体,使其与洗涤剂充分接触,待洗涤剂流下
• D.洗净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形成沉淀的该溶液中 的离子
溶解度不同
•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加热、升 NaCl的熔点高,碘易升
B 除去碘中的NaCl
华
华
解析:A项,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蒸馏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沸点 不同的液体混合物。A项,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 分离,错误;
C 分离KNO3和NaCl 重结晶 KNO3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 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 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洗 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 气 防止倒吸。故该装置既能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 装 又能防止倒吸。 置
装置图
基点小练
•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 (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 • (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 • (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 • 解析 蒸发结晶时,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可停止加热。 • (5)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 •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出水溶液中的溶质。 • (6)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再将下层液体缓缓放入下面的烧杯中( √ ) • (7)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 × ) • 解析 制取无水乙醇可在加CaO反应后蒸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ppt课件

不同体积的KCl溶液 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溶液
c(溶质)
相同
相同
ρ(溶液)
相同
不同
n(溶质)
不同
相同
m(溶质)
不同
不同
c(Cl-)
相同
不同
11
一、溶液的浓度
例: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 正确的是: D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偏大的有___A_C____。
18
三、一定物质的浓度溶液的配置
例:以配制48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为例 (1)所需容量瓶规格:__5_0_0__m_L_容__量__瓶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搅__拌__,__加__速__溶__解__。 (3)移液 ①移液前需要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引__流__。 ③移液时需要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中溶液注入容量瓶, _将__烧__杯__和__玻__璃__棒__洗__涤__2_~__3_次__,__并__将__洗__涤__液__注__入__容__量__瓶__中_,轻 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4)定容 ①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_1_~__2__c_m_时改用_胶__头__滴__管__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直到_溶__液__凹__液__面__与__刻__度__线__相__切__。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8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数:Ne、N2、O3、P4 最简式相同: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 摩尔质量相同:如N2、CO、C2H4等
5.结构与化学键:SiO2、SiH4、P4、CnH2n 6.转移的电子数:Na2O2/NO2+H2O、Cu+S、电解Cu(NO3)2 Cl2与H2O、NaOH、Fe反应
7.电离、水解、胶粒 8.可逆反应、平衡:NO2与N2O4 9.基团:甲基、羟基
4
二、有关NA的说法
(2011·海南)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A.1molAl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个数为2NA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个数为NA
(2012·全国新课标)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D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 数为2NA
1
第一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三年14考 高考指数:★★★★ 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 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
二、有关NA的说法
(2011·全国新课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
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
1.00L水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B.25℃时,1kg气体A与1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m∶n
【变式训练】(2012·宝鸡)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H2、CH4、O2, 已知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密度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课件打包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A.三种气体质量相等 B.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C
C.三种气体压强比为16∶2∶1
D.三种气体体积比为1∶8∶16
9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06四川)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 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7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多少、大小、间距
2.气体摩尔体积:
①定义、公式、单位 ②Vm的影响因素:T、P ③标况、1mol、任何、气体、约、22.4L
④n为核心的几个关系
N △H
V
n
m
8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PM=ρRT
【典例2】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及进行方向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 盐类的水解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原电池,化学电源 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烃(含选修) 烃的衍生物(含选修)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 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 物质的制备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原子结构与性质(选修) 分子结构与性质(选修) 晶体结构与性质(选修)
现有两种溶液:①1 mol·L-1 KCl溶液,②1 mol·L-1 BaCl2溶液。请用“相同”或“不同”填写下表:
不同体积的KCl溶液 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溶液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
23.0g金属钠
6
二、有关NA的说法
例:判断以下关于NA的说法是否正确 1.标状,22.4LNO和11.2LO2混合后,分子总数为NA 2.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 为8×22.4NA
3.1molFe完全转化成Fe(OH)3胶体,便有NA个Fe(OH)3胶粒 4.质量为mg的AZXn-中共含有的电子数为(Z+n)mNA/A 5.1mol十七烷分子中共价键数为52NA 6.6g13C含有的中子数为7NA 7.0.1L0.1mol/LNa2S溶液中,S2-数目为0.01NA 8.amolCl2与足量烧碱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aNA 9.1mol甲基含有10NA电子
2
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1.定义:七个基本物理量
2.符号与单位:n≠mol 3.摩尔:标准、描述的对象 4.阿伏加德罗常数:定义、符号、近似值、单位 5.摩尔质量:定义、符号、单位、数值
二、有关NA的说法
1.状态
①SO3 ②烃 ③H2O ④卤代烃:CH2Cl2 2.想到数字22.4,必须想到标况、气体 3.同位素的摩尔质量:D2O、T2O、H37Cl、18O2
10
第二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三年7考 高考指数:★★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1
一、溶液的浓度
1.质量分数 2.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公式/单位 ②注意:溶液的体积;体积不能直接相加;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