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作业 (1)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 (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错因:__如__焰_色__试__验__属__于__物__理__变__化__。______ (2)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错因:__原__子__核__内__部__的__变__化__属__于__核__变__化__。_____ (3)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错因:__如__N_a_H__C_O_3_和__N__aH__S_O_4_反__应__只__生__成__N__a2_S_O__4一__种__新__盐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5)混合物和纯净物 ①纯净物:由 12 __同__种__物__质____组成。
②混合物:由 13 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的__物__质_____组成。
③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14 __有___固定的熔、沸点 15 _无___固定的熔、沸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转换
1.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01 _颜__色__、02状__态___、03 _气__味__、光泽、密度、04 _熔__点__、
05 _沸__点__、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 06 _还__原__性__、酸碱性、金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角度二 物质的分类 3.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 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高考化学同步课件+讲义+习题 (1)

高考化学同步课件+讲义+习题 (1)

第一节脂肪烃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知识梳理]一、烷烃和烯烃1.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2.烷烃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都不发生反应,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如光照或高温)才能发生某些反应。

(2)特征反应——取代反应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

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3)氧化反应——可燃性烷烃可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燃烧的通式为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

(4)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烷烃受热时会分解产生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如:C 16H 34――→催化剂高温C 8H 16+C 8H 18。

3.烯烃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加成反应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2)氧化反应①烯烃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

②可燃性烯烃燃烧的通式为C n H 2n +3n 2O 2――→点燃n CO 2+n H 2O 。

(3)加聚反应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n R 1—CH===CH —R 2――→催化剂。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1.产生原因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2.存在条件每个双键碳原子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3.异构分类(1)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

(2)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两侧。

4.性质特点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自果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

(×)解析碳碳单键可以省略,烯烃中的碳碳双键以及炔烃中的碳碳三键不能省略。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研究课件(1)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研究课件(1)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第四周期第Ⅷ族 (2)①sp3 正四面体形 ②配位键、离子键 ③氨分子和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氨分子和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
(3)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 KCN 溶液能生成配离子[Cu(CN)4]2-,1 mol CN-中含 有的 π 键数目为____________,与 CN-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________(写出一 种即可)。 (4)Cu 与 F 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晶体密度为 a g·cm-3,则 Cu 与 F 最近距离为________ pm(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表达式, 不用化简)。
1.硼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新型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与硼处于同周期且相 邻的两种元素和硼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硼、铝同主族,晶体硼的熔点为2 300 ℃,而金属铝的熔点为660.3 ℃,试 从晶体结构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s22s22p1 C>Be>B (2)铝为金属晶体,晶体硼为共价晶体,原子间靠共价键结合,作用较强,因 此其熔点高于铝(答案合理即可)
(4)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
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u(NH3)2]Cl C.[Zn(NH3)4]SO4
B.[Cu(NH3)4]SO4 D.Na2[Zn(OH)4]
③NaBH4 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NaBH4 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

高考化学第一轮全程复习课件 PPT

高考化学第一轮全程复习课件 PPT

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
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 ③将两小块质量
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
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A.①②
B.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钠与水反应生成的 NaOH 能使石蕊试液变蓝,①不正 确;钠投入稀盐酸中先与盐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②不正 确;Na 与水反应生成 H2 和 NaOH,Al 与 NaOH 会进一步反应产 生 H2,故③不正确。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问题思考: 1.Na2O2 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为什么? 答案: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因为 Na2O2 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 有 O2;另外 Na2O2 中氧元素为-1 价,而碱性氧化物中氧元素均为-2 价。
2.Na2O2 与 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Na2O2+SO2===Na2SO4
4.1 mol Na2O2 与足量 CO2 完全反应时转移 2NA 个电子,对 吗?
答案:不对,应转移 NA 个电子。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问题思考: 1.将 CO2 气体通入到饱和 Na2CO3 溶液中有何现象?原因是 什么?
答案:有沉淀析出,原因是 NaHCO3 的溶解度小于 Na2CO3 的 溶解度,而且反应消耗溶剂水。
熔融 4Na+TiCl4=====4NaCl+Ti(还原性:Na>Ti)。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讲 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课件)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讲 化学常用计量的基础知识(课件)
答案:C
2.(2019·全国卷Ⅱ)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3- 4
数目为
0.1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
()
(3)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
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4)同温同体积条件下,等质量的SO2和O2对应的压强之比为
1∶2
()
答案:(1)× (2)√ (3)√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分子必具有相同的体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
为3n+1,则该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答案:B
3.(2018·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解析: 24 g Mg、27 g Al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1个Mg原子 和1个Al原子所含的质子数分别为12、13,故24 g镁与27 g铝 中含有的质子数分别为12 mol和13 mol,A项错误;等质量的 氧气和臭氧,所含氧原子数相等,故电子数相同,B项正 确;1个D2O分子含有10个中子,1个H2O分子含有8个中子,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C项 错误;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而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 6个共价键,故1 mol乙烷与1 mol乙烯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之 比为7∶6,D项错误。 答案:B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全套  课件

复习内容回顾:重 点知识点梳理
复习方法总结:有 效复习策略分享
复习成果展示:典 型题目解析与答案
展望未来:二轮复 习计划与目标
明确高考目标:了 解高考化学考试要 求,确定个人学习 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根 据个人情况,制定 详细的学习计划和 时间表
强化薄弱环节:针 对自己的薄弱环节 ,加强练习和巩固
评估标准与方式:介绍评估学生答题情况的标准和方式,包括分值分配、答题时 间、答题规范等方面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针对不同知识点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技巧 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答疑服务 定期进行学习进度和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单元测试目的: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测试内容:涉及本单元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评估方法:根据测试成绩和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薄弱环节
后续措施: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辅导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试题来源与特点:分析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总结出题规律和特点
解题技巧与方法:针对不同题型,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浓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增 大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多,有 效碰撞次数增多, 反应速率加快。
光照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有 些化学反应在光 照条件下进行, 光子可以提供能 量或激发某些分 子从而使其更容
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选择和 使用:选择合适 的催化剂可以加 快反应速率并提 高产率;使用催 化剂时要注意其 用量和温度等条
和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 剂:介绍氧化 剂和还原剂的 概念、性质和
常见实例
电子转移的表 示方法:解释 氧化还原反应 中电子转移的 表示方法和计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x
KClO3+6HCl=KCl+3H2O+3Cl2 ↑
思考
2019-10-22
上述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
分别是何物质?电子转移的方向
和数目能标出吗?
感谢你的聆听
15
得10e-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 8H2O
氧化剂 还原剂
失10eKMnO4 HCl
2019-10-22
反应发生,d可防止副反应发生,e污染环境,f可防 止污染环境.
甲装置 乙装置 丙装置
优点
d bf b
缺点
ae c ce
石 灰
2019-10-22
感谢你的聆听
2、实验室制备
(1)反应原理:
2019-10-22
感谢你的聆听
3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 0 +1
(讨论) 实现Cl Cl Cl的转化,分别需 加入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用氧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将负一价 氯氧化成为零价氯。 实验室制取氯气常用MnO2和浓盐酸 为原料(反应需加热)
MnO2+4HCl = MnCl2+2H2O+Cl2↑ 2019M-10-n22O2+4H++2Cl-感=谢M你的n聆听2++2H2O+Cl2 ↑ 4
2
1、工业制备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2NaCl+2H2O===2NaOH+Cl2↑+H2 ↑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通电 2Cl-+2H2O===2OH-+Cl2↑+H2↑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 热点专攻19 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 热点专攻19 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以a mol·L-1醋酸溶液为例,T ℃时,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为b mol·L-1,则有
H++CH3COO-
CH3COOH
起始浓度
-1
(mol·L )
变化浓度
-1
(mol·L )
平衡浓度
-1
(mol·L )
a
0
0
b
b
b
a-b
b
b
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CH3 O-)·(H+ )
2
3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二级电离,则
-7
+的电离平衡常数 =______________。(已知:10
-5.6
4.2×10
H2CO3 HCO−
+H
a
3
1
=2.5×10-6)
解析 常温常压下,碳酸发生电离:H2CO3
a 1 =
(HCO-3 )·(H+ )
(H2 O3 )
液中 H2C2O4、HC2O-4 、C2O24 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
图所示。
则常温下:
-1.2
10
(1)a 1 =______________。
0-4.2
(2)a 2 =______________。
(3)pH=2.7 时,溶液中
2 (HC2 O-4)
1 000
2- =______________。
a 2 =10-6×10-15=c2(OH-),解得 c(OH-)=10-10.5 mol·
L-1,D 正确。
4.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
HC2O-4 +H+ a 1 ,HC2O-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非选择题部分排查练习(六)1.(14分)在1.0 L 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A(g)B(g)+C(g) △H=+85.1kJ·mol -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A 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2)由总压强P 和起始压强P 0计算反应物A 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 。

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_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①由总压强p 和起始压强p 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 总和反应物A 的物质的量n (A ),n 总= mol ,n (A )= mol 。

②下表为反应物A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是 , 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 时反应物的浓度c (A )为 mol·L-1【解析】考察化学平衡知识,涉及平衡移动,转化率、平衡常数、平衡计算、反应速率、表格数据分析。

(1)根据反应是放热反应特征和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特征,要使A 的转化率增大,平衡要正向移动,可以采用升高温度、降低压强的方法。

(2)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10mol ,令A 的转化率为α(A),改变量为0.10α(A) mol,根据差量法,气体增加0.10α(A)mol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列出关系:0.100.10+0.10α(A)=p O p α(A)=( p p o -1)×100%;α(A)=(9.534.91-1)×100%=94.1% 平衡浓度C(C)=C(B)=0.1×94.1%=0.0941mol/L,C(A)=0.1-0.0941=0.0059mol/L,K=0.094120.0059=1.5(3)①0.10n =p O p n=0.1×p p o ;其中,n (A )=0.1-(0.1×p p o -0.1)=0.1×(2-p p o) ②n(A)=0.1×(2-7.314.91)=0.051 C(A)=0.051/1=0.051mol/L 每间隔4小时,A 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

当反应12小时时,C(A)=0.026/2=0.013mol/L【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α(A)=( p p o -1)×100%;94.1%;K=0.094120.0059=1.5; (3)①0.1×p p o ;0.1×(2-p p o); ②0.051;每间隔4小时,A 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

0.0132.(14分)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 2.5(直径小于等于2.5m μ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 2.5、SO 2、NO x 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PM 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 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 。

(2)为减少SO 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 2(g ) △H =-241.8kJ·mol -1C (s ) △H =-110.5kJ·mol -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SO 2的烟气。

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 .Ca(CH)2b .Na 2CO 3c .CaCl 2d .NaHSO 3(3)汽车尾气中NO x和CO的生成及转化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H>0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1300o C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

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 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③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答案】(1)酸性,43、(本题共8分)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

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a)Ni(S)+4CO(g)Ni(CO)4(g)+Q(b)Ni(CO)4(g) Ni(S)+4CO(g)完成下列填空:(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1)中Ni(CO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的2L密闭容器中制备Ni(CO)4,粗镍(纯度98.5%,所含杂质不与CO反应)剩余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Ni(CO)4在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反应(2)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

a.平衡常数K增大b.CO的浓度减小c.Ni的质量减小d.v逆[Ni(CO)4]增大(4).简述羰基法提纯粗镍的操作过程。

.【答案】(1)增大压强、从反应体系中移走Ni(CO)4(g) ;(2)0.05mol/(L·min) (3)b c (4)在封闭的玻璃管一端放入粗镍,控制温度在50℃,通入CO气体,一点时间后在玻璃管的另一端加热至230℃,即可在该端获得纯净的镍。

【解析】(1)反应(1)是气体体积减少的放热反应,因此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增大体系压强、从反应体系中移走Ni(CO)4(g)等措施均可使反应正向进行,提高Ni(CO)4的产率。

(2)随反应进行,粗镍减少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a)消耗的镍的质量,在0~10min,生成Ni(CO)4的物质的量=(100g-41g)/59g·mol-1=1mol,故在0~10min,v[Ni(CO)4]=1mol/(2L ×10min)=0.05mol/(L·min)。

(3)由反应(a)为放热反应可知反应(2)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b)达到平衡后,降温,平衡逆向进行,反应平衡常数K变小、CO的浓度与Ni 的质量均减小、因温度降低,v逆[Ni(CO)4]减小。

(4)利用信息可知,可采取在低温(50℃)时让粗镍和CO作用,使生成的Ni(CO)4在230℃时分解即可得到纯镍。

4.(14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趁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1) 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3—还原为N2,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 由7变为12。

①N2的结构式为。

②上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其平均反应速率v(NO3—)为mol ∙L—1∙min—1③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2—,写出3种促进NO2—水解的方法。

(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题11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g。

【答案】11.(1)①N≡N ②2NO3-+5H2N2+2OH-+4H2O 0.001 ③加酸,升高温度,加水(2)①A,2NO3-+6H2O+10e-=N2+12OH-②14.4【解析】(1)①N2分子中氮原子间通过氮氮三键结合,因此其结构式为N≡N;②利用溶液pH变化可知有OH-生成,再结合原子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利用离子方程式知v(NO3-)=v(OH-)=(10-2-10-7)/10=0.001mol/(L·min);③水解是吸热反应,NO2-水解使溶液中c(OH-)变大,因此可促进NO2-水解的措施有加热、加水或加酸等。

(2)①由图示知在Ag-Pt电极上NO3-发生还原反应,因此Ag-Pt电极为阴极,则B为负极,A为电源正极;在阴极反应是NO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2,利用电荷守恒与原子守恒知有H2O参与反应且有OH -生成;②转移2mol 电子时,阳极(阳极反应为H 2O 失电子氧化为O 2和H +)消耗1mol 水,产生2molH +进入阴极室,阳极室质量减少18g ;阴极室中放出0.2molN 2(5.6g ),同时有2molH +(2g )进入阴极室,因此阴极室质量减少3.6g ,故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 左-△m 右)=18g-3.6g =14.4g 。

5.(14分)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227K Cr O 。

光照下,草酸224()H C O 能将其中的2-27Cr O 转化为3+Cr 。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2442()24Al Fe SO H O 即可对该反应堆起催化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1)在25°C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 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2-27Cr O 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 (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 ;实验①中1~o t 时间段反应速率υ(3+Cr )= 11min mol L --(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队铁明矾[]2442()24Al Fe SO H O 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2+Fe 起催化作用;假设二: ;假设三: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244242432243()24()K SO FeSO K SO Al SO H O Al SO 、、、、等。

溶液中2-27Cr O 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答案】(2)CO 2(3)PH 越大,反应的速率越慢(4)Al 3+期催化作用;Fe 2+和Al 3+起催化作用(5)取PH=5的废水60ml ,加入10ml 草酸和30ml 蒸馏水,滴加几滴FeSO 4,测定反应所需时间预期现象与结论:与②对比,如果速率明显加快,故起催化作用的为Fe 2+【解析】该反应为探究重铬酸根与草酸反应过程中的催化作用,该反应为一比较熟悉的反应,草酸被氧化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3)考查了从图像中获取数据并分析的能力。

图像越陡,反应速率越快(4)对于假设可以从加入的物质铁明矾中获取,故为Fe 2+和Al 3+,然后根据上面的过程,进行对比实验,即可以得到答案。

【考查定位】考察化学实验探究基本能力和化学反应基本原理6.(本题共12分)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